(一模)湛江市2025年高三普通高考測試(一)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1頁
(一模)湛江市2025年高三普通高考測試(一)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2頁
(一模)湛江市2025年高三普通高考測試(一)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3頁
(一模)湛江市2025年高三普通高考測試(一)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4頁
(一模)湛江市2025年高三普通高考測試(一)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密★啟用前

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測試(一)

歷史2025.3

本試卷共8頁,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號等填寫

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貼條形碼區”。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

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

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距今約6000年的仰韶文化中期,城已經開始修筑,主要目的是軍事防御、防洪、防野

獸、防盜等。距今5000年前后,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大量石城、夯土城,城墻寬厚、城

壕寬深,有城門和甕城結構,防御功能顯著加強。這反映了當時該地區

A.階級分化開始出現B.農耕經濟長足發展

C./專制集權雛形形成D.社會競爭壓力加劇

2.據漢簡記載,西北地區吏民可兼營商業,“為家私市”,參與區域間的物資交流,近者可

在河西四郡,遠者可到長安。還可以通過中間人,簽訂買賣契約,在貨物交易后的一定時

期內付清債務;交易方式上,有以物易物,有貨幣交易,還有勞務頂替。據此可知,當時

A.政府摒棄了抑商政策B.商業經營方式較為靈活

C.跨區域商品貿易繁榮D.商品生產呈現區域分工

3.有學者統計,魏晉詩歌中“我”字直接入詩共涉及92位詩人的449首詩,累計858句

“我”除了少數指詩人之外的他人他物外,多數均指詩人自我,如曹丕的“向風長嘆息斷

絕我中腸”。這一現象可以用來佐證魏晉時期

A.個人主體意識高揚B.詩歌風格奮發激昂

C.文化政策多元包容D.賦體文學發展完善

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

4.唐朝后期,朝廷在諸道藩鎮皆置監軍院,派宦官監軍,以鉗制藩鎮的行動。但在一般的藩鎮動亂

中,或兵士嘩變,或將校作亂,或藩帥殺其部下,都很少屠戮監軍,為了獲得朝廷旌節,還得

“嚴奉監軍,厚遺敕使”。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藩鎮

A.具有游離性與依附性雙重屬性B.注重維護中央政府的政治權威

C.相互制約延續了唐王朝的統治D.呈現出凌上性與嗜利性的特點

5.元代西域子弟“舍弓馬而事詩書”,高昌像氏家族,畏兀兒族世家,有“一門九進士”之稱。現

存元代戲曲劇目中含有的蒙古語詞匯近200個,如“卯兀”(壞)、“胡同”(水井)、“曲律”(駿

馬、俊杰)、“茶迭兒”(廬帳)等等,不一而足。這反映出元代

A.民族隔閡逐漸消解B.文化交流具有雙向性

C.重視吸收漢族文化D.不同民族習俗的趨同

6.下表是清代贛州鈔關稅收表(部分)。

(單位:銀兩)

年號時間定額實收

乾隆十八年1753年—90680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8547093048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547082711

咸豐五年1855年—40000

贛州鈔關設立于贛粵走廊上,主要負責征收過往商旅的關稅,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稅關之一。贛州

鈔關稅收收入趨勢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水陸交通工具的重大改進B.太平天國運動的沖擊

C.列強經濟侵華主要方式的轉變D.對外貿易中心的轉移

7.19世紀60年代,國人對埃及歷史的認知興趣集中于埃及古史與古典文化的特征,T將其近代被

侵略的歷史一筆帶過。20世紀初,國人更加關注埃及的被殖民史,埃成為國內所作亡國史中涉

及最多的國家,且作品中大多加上作者對埃及衰亡原因總結。這一變化表明當時

A.制度變革成為朝野共識B.維新派重視營造改良的氛圍

C.救亡圖存成為時代強音D.民主革命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8.1919年初,藍公武發表《破除錮蔽思想之偶像》一文,“彼數千年禮教之偶像,固足為吾文化進步之梗;

即新自西方輸入之學說,轉瞬亦化而為錮蔽思想之桎梏”。更甚者,“摭拾兩方斷片之議論,奉為神明而不

深求其理,甚或舉其名而遺其實……有害于思想界之發展”。據此可知,藍公武

A.主張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B.認識到東西文明存在著嚴重對立

C.強調了“以俄為師”的必然性D.指出了近代思想多元化的必要性

9.1948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多次發布文件和指示,要求全黨要把城市工作和農村工作、工業生產任務和農業

生產任務放在領導工作的適當位置,不要因為領導土地改革工作和農業生產工作,而忽視或放松對于城市

工作的領導。這些要求的落實

A.為開啟戰略進攻準備了條件B.推動了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C.適應了工作重心轉移的形勢D.促進了民主革命勝利進程

10.新中國成立后的某一時期,河北省張家口地區沽源縣將原有的19個公社劃分成180個“小社”,后來又

推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把基本核算單位從社、生產大隊下放到生產隊,張家口全區有2278個生產

大隊實行了核算單位下放,占總數的59.6虬此舉旨在

A.推進國民經濟調整工作B.完成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

C.改善優化國民經濟布局D.貫徹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11.古埃及第四王朝時期,越來越多的國王自稱“拉”之子,由神的化身轉變為神的代理,可以隨意更換各

州長官,嚴密控制各州的經濟活動。波斯帝國每個省的總督“升遷只能是優點得到國王承認的結果,而

優點本身又是根據忠誠的程度界定的"。這共同折射出

A.中央集權的特點B.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C.早期國家的形成D.古代區域文明的擴張

12.1128年,法國小城拉昂從路易六世手中得到特許狀。其中第一條規定:“任何人如果沒有法官的干預,都

不得以任何不法行為的罪名逮捕任何一個人。”第九條規定:“有納貢義務的人應向其領主繳納應繳納的

租賦,但不能多繳。”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

A.城市贏得了完全自治B.教會的權威受到沖擊

C.蘊含社會轉型的因素D.國家權力中心的轉移

歷史試題第3頁(共8頁)

13.一位學者以全球視角研究世界歷史,將全球史分為七個時代,下圖是其中一個時代的具體目錄:

第22章跨年交流與全球聯系

第23章歐洲的變革

第24章新世界:灸洲和大洋洲

第25章非洲與大西洋世界

第26堂東亞的傳統和變革

第27率伊斯蘭帝國

由此可以推斷這一時代主題是

A.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發展B.全球一體化的緣起

C.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D.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4.1893和1895年,提拉克先后發起了紀念象頭神甘奈希的民族節慶日和反抗莫臥兒帝國的民族英雄西瓦吉

的群眾大會。1896年,馬哈拉斯特拉發生饑荒,提拉克和戰友們分赴災區,“了解他們,組織他們”,領

導農民進行抗稅斗爭。由此可見,提拉克領導的斗爭

A.以本國封建主義為主要斗爭對象B.強調運用非暴力方式實現斗爭目標

C.主張凝聚民眾力量實現國家獨立D.具有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雙重性質

15.一戰后,法國長期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政策。1934年,法國向蘇聯提出東方公約草案,主張

邀請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中東歐國家參加集體安全體系。9月,在法國的支持下,蘇聯加入國

際聯盟并獲得行政院常務理事國席位。法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A.說明歐洲意識形態觀念淡化B.旨在應對法西斯主義的威脅

C.加速了西方綏靖政策的破產D.意在集體應對經濟危機沖擊

16.20世紀50年代,英國文化委員會每年都組織英國的戲劇公司和樂團等到海外巡演,不遺余力地對外推廣

足球和板球等英國傳統體育項目,還舉辦倫敦國際電影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讓世界各國的藝術工

作者有機會把他們國家的文化帶到英國。英國此舉旨在

A.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B.推行“和平演變”戰略

C.促進世界多極化的進程D.提升國家的“軟實力”

歷史試題第4頁(共8頁)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17.在從“民族振興”到“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學校體育工作發揮著獨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4分)18

材料一洋務派興辦的洋務學堂,一般都開設體育課。/天津水師學堂“學生入堂,慮其或失文弱,

授之槍,俾習步伐;樹之桅,俾習升降”。/《光緒政要》載:“蓋自開堂以來,一日間中學西學文

事武事,量零分時,兼程并課。”學校的正式體育課,包括擊劍、刺棍、木棒、啞鈴、足球、跳欄、

跳高等項,此外還有游泳、滑冰、平臺、木馬、單雙杠及爬山運動等。1903年的《奏定學堂章程》

規定:各級各類學堂均開設“體操課”,小學每周三小時,中學二小時,高等學堂三小時。章程還

對各級學堂體操課的內容、目的作了具體的說明。

一■摘編自崔樂泉《中國近代體育史話》等

材料二陜甘寧邊區政府明確規定學校“課程內容都以抗戰為中心教材”,要求體育教學必須與軍

事化相結合,“要求行動軍事化——集會、解散迅速,在山野、田間隨時隨地可以上課……”“加

強軍事學習——如爬山、賽跑、擲手榴彈、射擊、野戰、刺擊技術、防空防毒演習等。”邊區學校

體育盡管基礎較差,但都能堅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延安保小的象棋、

跳棋、對角棋、老虎棋等棋子都是同學們從延河邊撿來的石頭、小圓球、石塊磨成的。邊區學校

體育不是少數人壟斷的選手體育,每個學生都有享受體育活動的權利,人人參加體育活動,讓體

育在學校普遍化。

——摘編自黨挺《延安體育之研究(1935—1948)》

材料三1949年10月,在全國體育工作者代表大會上,朱德指出:“現在我們的體育事業一定要

為人民服務,要為國防和國民健康的利益服務。”1979年,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經驗交流會確

立了學生堅持,,三好”的方針,即正確處理好德、智、體三者之間的關系。同年,國際奧委會執委

會通過《名古屋決議》,中國體育正式合法地進入國際體壇。各級體委在大中城市推進建立由基層

運動隊(中小學)、普通業余體校、重點業余體校和優秀運動隊層層銜接的青訓體系,以激發中國體

育發展活力。

——摘編自張守冬、王朝軍《中國共產黨百年體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學校體育教育的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延安時期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意義。(4分)

歷史試題第5頁(共8頁)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79年前后新中國學校體育教育理念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6

分)

18.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19世紀的最后30年,列強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一戰后,在承認殖民國家宗主權的前提下,英法

等國恢復那些被殖民統治者消滅或廢除的非洲人傳統首領的地位。/殖民政府勾結當地的統治者,在非洲殖

民地強迫非洲農民放棄原來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傳統農作物,大量種植專供出口的經濟作物,如棉花、橡

膠等工業原料。西歐殖民者在非洲投資建設礦山、種植園和基礎設施,以高價向非洲傾銷工業制成品,同

時壓低非洲初級產品的收購價格。有學者把西方殖民國家的這些行為稱為“隱蔽的經濟掠奪”。

——摘編自舒運國《試析非洲經濟的殖民地化進程(1890—1930年)》等材料二20世紀60年

代,非洲新興民族國家大多都把銀行、鐵路和航空等交通運輸部門、礦山、重要工廠等外資企業逐步收歸

國有,并投資建立了一批國營企業,一些國家還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但由于非洲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原料生

產國,它們的工業發展不得不從發展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入手,在非洲國家的商品出口總額中,農礦原料、

礦物燃料和食品所占比重達95%o但總體來說這一時期非洲工業增長速度是比較快的。

——摘編自陳宗德《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問題研究》等

材料三20世紀70年代后期,非洲經濟發展出現了逆轉,許多國家主動對發展戰略進行調整。非洲國家對

虧損嚴重的國營企業采取關閉、出賃或私營的方法,鼓勵和發展民族私營經濟。普遍增加農業投入,并大

力發展制造業、服務業。1980年,非洲國家通過《拉各斯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區域性的共同市場,1991

年,非洲國家簽署了《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條約》,決定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合作

也日益密切。

-----摘編自李延長《二戰后非洲經濟發展的歷程及問題淺析》等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一戰后西方殖民國家“隱蔽的經濟掠奪”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其出現的原

因。(8分)

(2)結合材料二、三,指出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措施變化的主要趨勢。(6分)

壓擊試題第6頁(共8頁)

19.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中國古代自《禹貢》起,逐漸形成一套關于天下山脈的宏觀認知的學說。

中國傳統山脈學說簡表

時期山脈學說概要

《禹貢》認為天下諸山皆起源于陜西、甘肅一帶,從北至南分成三條進入中

戰國后期

原,形成北到河北碣石山,南到衡山的山脈系統

天下山脈起自昆侖,分三條大干進入中原,開枝散葉,形成北至燕山,中為嵩

明代

山、泰山,南至南嶺的山脈系統

《皇輿全覽圖》將全國山脈分為南北兩大干:一干自昆侖東北,歷西番境,至

興安嶺,達于盛京,南折入朝鮮境入海;一干自昆侖東南,歷云、貴、廣西、

康熙年間湖廣、江西境,或東或北,折至閩、浙入海。強調清朝發祥地長白山、興京在

山脈格局中的特殊地位,歷代名都長安、洛陽、開封、南京都遠離南北兩大

干。康熙帝認為泰山之脈系從長白山渡海而來

《西域圖志》以岡底斯山為天下山脈發源之所,并將西域之山描述成連接西藏

乾隆年間

與中原北部諸山的中間環節,將西藏、西域、漠北和中原的山脈連成一體

魏源認為蔥嶺“據大地之中”“以萬山之祖當萬國之中“,西域、西藏等西部地

道光咸豐年間區的山脈及漠北是真正的北干。何秋濤則認為必須先明了俄羅斯諸山脈絡,方

能真正理解中國山川形勢

將以西域為中心的山脈系統擴展至亞洲乃至全世界的想法在近代相當普遍O

光緒宣統年間“昆侖為五大洲之冠冕,尤為亞細亞一洲之初祖”,至稱帕米爾高原上的“大

龍池當五洲王氣,非類居之,我固可危,俄亦非計也”

——據錢基博《中國輿地大勢論》等整理

從材料中提取兩條或兩條以上信息,擬定一個論題,并對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正確,史

論結合,邏輯清晰)

歷史試題第7頁(共8頁)

20.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其實在地理大發現之后,就悄然揭開了序幕。中國在這一進程中曾經是

游離者、被動者、被排擠者;而隨著改革開放偉業的啟動和勝利推進,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一次

次的轉變,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

——摘編自劉海軍、王峰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角色及其歷史依據》材料二2005年,

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出版《世界是平的》一書,迅速火遍全球。該書主要論述了技術的進步

使人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世界平坦化趨勢在21世紀來臨時悄然發生,全球化趨勢是不可阻擋的。201

8年,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專家顧問簡世勛出版了《世界不是平的》一書,

認為世界并非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平坦,指出了全球化進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并強調這些因素如何阻

礙了世界的真正平坦化。該書被評為《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摘編自李慧敏《世界是“平”的還是“不平”的》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推動者”、

“引領者”的歷史依據。(6分)

(2)就材料二所示的一種觀點進行論述。(要求:說明觀點,論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晰)(6分)

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測試(一)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3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1.D【解析】由材料可知,黃河中下游地區出現大量石城、夯土城,有較強的防御功能,表明當時

存在較為劇烈的軍事活動,這反映了當時該地區的社會競爭壓力加劇,故D項正確。階級分化開始

出現一說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新石器時代晚期到夏朝之前,我國北方農業沒有出現大的發展,

排除B項;材料沒有專制集權的信息,排除C項。

2.B【解析】由材料可知,吏民可兼營商業,“為家私市”,而且可通過中間人簽訂買賣契約,付清

債務有一定的時間寬限,交易方式也較為多元,表明漢代西北地區商業經營方式較為靈活,故B項

正確。政府摒棄了抑商政策一說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跨區域商品貿易,但繁榮一

說無法體現,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商品流通及交易方式,而不是商品生產,排除D項。

3.A【解析】“我”在魏晉詩歌中的大量出現反映了時代風尚,呈現了詩人真實而復雜的心靈世界,

代表著魏晉詩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展現了個人主體意識高揚的時代風采,表明儒家思想等傳統觀

念受到沖擊,故A項正確。從示例可知魏晉詩歌有抒情化方向特點,詩人更加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

無法得出詩歌風格奮發激昂的結論,排除B項;文化政策多元包容一說與魏晉時期階段特征不符,

排除C項;魏晉詩歌不屬于賦體文學,排除D項。

4.A【解析】藩鎮動亂表明其無視中央政府權威,動亂者很少屠戮監軍,為了獲得朝廷旌節,還得

“嚴奉監軍,厚遺敕使”又表明其對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認可與需求,表明這一時期的藩鎮具有游離

性與依附性雙重屬性,故A項正確、B項錯誤。藩鎮相互制約延續了唐王朝的統治一說與材料主旨

不符,排除C項;兵士嘩變、將校作亂體現出凌上性,藩帥殺其部下不能體現凌上性,材料中沒有

藩鎮動亂因嗜利而起的信息,排除D項。

5.B【解析】從材料信息可知西域子弟學習漢學,而元代戲劇語匯中也有蒙古語詞匯,體現了文化

的雙向交流,故B項正確。民族隔閡逐漸消解一說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重視吸收漢族文化一說

不能全面涵蓋材料信息,排除C項;不同民族習俗的趨同與材料主旨及史實不符,排除D項。

6.D【解析】贛州鈔關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鴉片戰爭后五口通商取代廣州一口通商,導致對外貿易

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國內商業通道發生重大變化,故D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沖擊、近代水

陸交通工具的改進對梅關古道的衰落與凋零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兩項;甲午戰后

列強經濟侵華主要方式發生變化,排除C項。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1頁(共4頁)

7.C【解析】國人對埃及歷史的認知興趣從集中于埃及古史與古典文化的特征,到轉為關注埃及的被殖民

史、亡國史,其目的是促使民眾覺醒,服務于民族救亡圖存運動,故C項正確。制度變革成為朝野共識一

說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從材料不能得出維新派、革命派的相應信息,排除B、D兩項。

8.A【解析】從材料可知,藍公武呼吁既要打破國內數千年禮教之偶像,也不能為西方輸入之學說所桎梏,

表明其主張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故A項正確。認識到東西文明存在著嚴重對立一說與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以俄為師”的信息,排除C項;指出了近代思想多元化的必要性一說在材料中沒

有體現,排除D項。

9.D【解析】1948年上半年,要求全黨要重視城市工作,適應了解放戰爭發展新形勢,這些要求的落實,

促進了民主革命勝利進程,故D項正確。戰略進攻開啟于1947年6月,排除A項;第二條戰線形成于194

6年,排除B項;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提出工作重心轉移,排除C項。

10.A【解析】材料內容體現的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其目的是解決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問題,

其目的是推進國民經濟調整工作,故A項正確。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于1956年底,此時人民公社化

運動尚未展開,排除B項;改善優化國民經濟布局的是三線建設,排除C項;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于

1958年,反映了當時廣大人民群眾要求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但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

規律,材料現象是對此的調整,排除D項。

11.A【解析】由材料可知埃及國王可以隨意更換各州長官,嚴密控制各州的經濟活動,波斯國王掌控著

總督的任命權及升遷,表明君主權力強大,有中央集權的特點,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了埃及王權與神

權緊密結合,但材料中沒有波斯的相應信息,排除B項;波斯帝國建立于公元前6世紀,不能說明早期國

家的形成,排除C項;材料沒有古代區域文明的擴張的信息,排除D項。

12.C【解析】材料中特許狀的基本內容是界定領主與市民的義務與權利及市民的人身權,這體現了城市

市民在法律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封建領主的權力,反映了封建社會內部新興

市民階層力量的成長和對封建經濟秩序的突破,是社會轉型期的特征之一,故C項正確。西歐中世紀城市

雖然獲得了一定自治權,但仍需在名義上服從國王或領主,城市法律不能完全獨立于封建法律之外,城市

需要向國王或領主繳納賦稅,不能說是完全自治,排除A項;教會的權威受到沖擊一說與史實不符,排除

B項;材料無法體現國家權力中心的轉移,排除D項。

13.B【解析】從材料可知這一時期是新航路開辟時期,加強了世界的聯系和一體化進程,故B項正確。

“民族國家”材料無法體現,且A項也無法囊擴材料目錄全部內容,排除;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于17、18

世紀,排除C項;世界經濟體系形成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排除D項。

14.C【解析】由材料可知提拉克主張利用傳統文化和民族意識,并聯合人民群眾的力量推翻殖民統治,

實現國家獨立,故C項正確。提拉克領導的斗爭以英國殖民統治為主要斗爭對象,排除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2頁(共4頁)

A項;提拉克主張進行一切形式的斗爭,反對英國殖民統治,排除B項;材料內容突出地反映了提

拉克領導的抗英斗爭具有民族主義性質,但其不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排除D項。

15.B【解析】20世紀30年代,法國改變對蘇政策主要原因是德國的崛起構成了對法國國家安全的威

脅,其希望通過構建集體安全體系,應對法西斯主義的威脅,而不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沖擊,故B項

正確、D項錯誤。歐洲意識形態觀念淡化一說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20世紀30年代,綏靖政策日

益泛濫,排除C項。

16.D【解析】英國每年都組織英國的戲劇公司和樂團等到海外巡演,對外推廣足球和板球等英國傳

統體育項目,還舉辦倫敦國際電影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其目的是通過文化交流增強英國的文化

向心力和影響力,提升國家的軟實力,故D項正確。英國這些做法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但其主旨是服務英國的政治目的,排除A項;“和平演變”戰略是指西方國家通過宣傳資產階級的思

想意識和生活方式,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滲透,促進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和平演

變”,排除B項;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材料內容與此無關,排除C項。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14分)

(1)政府高度重視;軍事色彩濃厚;學習西方近代體育(或內容豐富、覆蓋面廣、體操課地位突出);

制度化發展。(每點2分,共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滿分)

(2)提升了學生的政治覺悟和軍事技能,適應了民族革命戰爭的需要;培養和弘揚了艱苦奮斗精神,

支持了抗日根據地建設;為新中國學校體育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每點2分,共4分,答出

其中兩點即可滿分)

(3)變化:從增強體質,保衛祖國,關注國內體育事業到全面發展,激發活力,關注參與國際體育事

業。(2分)

原因: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解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

性偉大轉折;改革開放為中國體育體制改革提供了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