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XXXXX—XXXX
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現場檢測儀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現場檢測儀(以下簡稱檢測儀)的術語和定義、基本構成、技
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志、包裝等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新制造的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現場檢測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IEC60068-2-1:
2007,IDT)
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IEC60068-2-2:
2007,IDT)
GB/T2423.4—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Db:交變濕熱(12h+12h
循環)(IEC60068-2-30:2005,IDT)
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IEC60529:2013,IDT)
GB/T5169.11—201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1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品的灼
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GWEPT)
GB/T17215.211—2006交流電測量設備通用要求、試驗和試驗條件第11部分:測量設備(IEC
62052-11:2003,IDT)
GB/T17626.2—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EC61000-4-2:2008,
IDT)
GB/T17626.4—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IEC61000-4-4:
2012,IDT)
GB/T17626.8—200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IEC61000-4-8:2001,
IDT)
GB/T18487.1—2015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2—2017電動汽車傳導充電外殼第2部分:非車載傳導供電設備電磁兼容要求
GB/T20234.3—2015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第3部分:直流充電接口
GB/T29317—2012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術語
GB/T34657.1—2017電動汽車傳導充電互操作性測試規范第1部分:供電設備
GB/T34658—2017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一致性測試
NB/T33001—2018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技術條件
3術語和定義
4
GB/TXXXXX—XXXX
GB/T18487.1—2015、GB/T18487.2—2017、GB/T29317—2012、NB/T33001—2018界定的以及下
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現場檢測儀testingequipmenton-siteforoff-boardchargerof
electricvehicle
用于現場測試非車載充電機性能的裝置。
4基本構成
接口、控制單元、人機交互模塊、時鐘單元及波形及協議分析模塊等,見圖1。
整合檢測設備
檢測儀
電能脈沖功率接口
車
車輛直流充電接口輛
電路模擬器
插負載
直流標準
座
車電池電壓電流計量模塊
非輛模擬器
L1車插時鐘單元
L2載座
交流電源L3充控制導引控制單元
N電
機人機交互模塊
絕緣BMS模擬輔助
檢測軟件
波形及協議供電
分析模塊
GND1
輔助信號
圖1檢測儀基本構成圖
5技術要求
5.1環境條件
檢測儀正常使用的環境條件規定如下:
a)使用環境溫度:-20℃~50℃;
b)使用環境濕度:相對濕度不超過90%;
c)海拔高度不大于2000m;
d)在特殊環境條件下,需與檢測儀廠家協商確認或采取相應措施。
5.2機械要求
5.2.1外殼
外殼要求如下:
5
GB/TXXXXX—XXXX
a)檢測儀外殼應承受30N的靜態推力,檢測儀外殼應能承受5J的沖擊力;
b)檢測儀應能耐受6.2.1.3中的振動試驗后能正常使用;
c)檢測儀應經過6.2.1.4中的跌落試驗,外觀完好。
5.2.2耐熱與阻燃
檢測儀應經受灼熱絲試驗,采用6.2.2方法測試后不應著火。
試驗嚴酷度為試驗溫度:650℃±10℃,作用時間:30s±1s。
5.2.3外殼防護等級
應不低于GB/T4208-2017中IP30的要求。
5.2.4接地端子
應有保護接地端子且有明顯的接地標志,并與可觸及的金屬外殼有可靠的電氣連接。端子導電桿應
為銅質,應有表面防腐處理,螺紋直徑應不小于5mm。
5.3電氣要求
5.3.1供電電源
交流電源要求如下:
a)額定電壓:單相220V,允許偏差:-15%~+10%;
b)頻率:50Hz,允許偏差:±0.5Hz;
c)波形:正弦,波形畸變≤5%。
直流電源要求如下:
a)額定電壓:12-24V
5.3.2絕緣電阻
非電氣連接的各帶電回路之間、各獨立帶電回路與地(金屬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0MΩ。
5.3.3介電強度
檢測儀應能經受6.3.3的試驗,而無擊穿、閃絡及元器件損壞現象。
5.4電磁兼容性要求
5.4.1靜電放電抗擾度
檢測儀應能承受GB/T17626.2—2018中表1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的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試驗后,檢
測儀應正常工作,且準確度應符合5.5.1的要求。
5.4.2工頻磁場抗擾度
檢測儀應能承受GB/T17626.8-2006中表1規定的嚴酷等級為5級的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試驗過程
中及試驗后,檢測儀應正常工作,且準確度應符合5.5.1的要求。
5.4.3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
6
GB/TXXXXX—XXXX
檢測儀應能承受GB/T17626.4—2018中表1規定的嚴酷等級為3級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要求,試驗后,檢測儀應正常工作,且準確度應符合5.5.1表1的要求。
5.5測量性能要求
5.5.1計量基本誤差
檢測儀按計量準確度等級分為0.05級、0.1級和0.2級。
在表8參比條件下各準確度等級檢測儀電能測量的百分數誤差不應超過表1的規定。
表1電能基本誤差限值
準確度等級
測量電壓a測量電流b0.2級0.1級0.05級
誤差限(%)
Umin≤U≤UmaxImin≤I≤Imax±0.2±0.1±0.05
a
Umin和Umax分別是檢測儀電壓測量范圍下限和上限。
b
Imin和Imax分別是檢測儀電流測量范圍下限和上限。
5.5.2測量重復性
檢測儀的測量重復性用實驗標準偏差表示,進行不少于10次的測量,電能的試驗標準差不應超過表
2的規定。
表2電能測量的試驗標準偏差限值
準確度等級0.2級0.1級0.05級
實驗標準偏差限值(%)0.020.010.005
5.5.3電能影響量
由影響量引起的誤差改變量不應超過表3的要求。
表3影響量引起的誤差改變量限值
各準確度等級檢測儀平均溫度系數(%/K)
序號影響量電壓值電流值
0.2級0.1級0.05級
1環境溫度Umin≤U<UmaxImin≤I≤Imax0.010.0050.0025
各準確度等級檢測儀的誤差改變量限值(%)
2外部工頻磁場UmaxImax/20.20.10.05
3射頻電磁場輻射UmaxImax/20.20.10.05
射頻場感應的傳
4UmaxImax/20.20.10.05
導騷擾抗擾度
5.5.4時鐘
檢測儀時鐘示值誤差不應超過1s。
7
GB/TXXXXX—XXXX
5.5.5控制導引測量要求
控制導引測量不確定度應優于被測量允許誤差的1/3。被測量允許誤差見表4。
表4測試點電壓誤差限值
符號單位標稱值最大值最小值
U1aV1212.811.2
測試點1電壓
U1bV66.85.2
U1cV44.83.2
U2aV1212.811.2
測試點2電壓
U2bV66.85.2
5.6接口要求
5.6.1電能脈沖輸入接口
檢測儀應具有用于電能計量校準的電能脈沖輸入接口,脈沖信號低電平為0V~0.7V,高電平為3.5
V~24V。輸入阻抗應大于10kΩ,接口宜兼容無源脈沖信號。
5.6.2電能脈沖輸出接口
檢測儀應具有用于電能計量校準的電能脈沖輸出接口,輸出脈沖信號低電平為0V~0.4V,高電平
為4.75V~24V。
5.6.3輔助接口
可具備充電通信(S+、S-)、低壓輔助電源(A+、A-)、充電連接確認(CC1、CC2)信號、PE信號
引出接口;可具備直流電源(DC+、DC-)引出接口;如果具備直流電源引出接口,接口應具備防誤碰保
護功能。
5.7功能要求
5.7.1控制導引電路模擬
檢測儀應具有車輛控制導引電路模擬功能,電氣元件包括等效電阻R4、R5以及上拉電壓U2,其中等
效電阻R4阻值可調。電路應符合GB/T18487.1-2015附錄B中B.1的要求。
5.7.2連接回路通斷狀態模擬
檢測儀應具有連接回路通斷狀態模擬功能,帶有PE、S+、S-、CC1、CC2、A+、A-回路通斷開關以及
車輛接觸器K5/K6,可模擬車輛充電控制時序以及開關斷開等異常狀態。滿足GB/T34657.1-2017規定的
連接確認、充電連接控制時序、車輛接口斷開等測試要求。
5.7.3信號采集
檢測儀應具有對各路信號的采集功能,在DC+、DC-、PE、S+、S-、CC1、CC2、A+、A-回路通斷開關
充電樁側和DC+、DC-通斷開關車輛側應設有電壓信號采集接口,在DC+、DC-直流主回路和A+、A-輔助電
源回路應設有電流采集接口,滿足GB/T34657.1-2017對充電樁直流輸出電壓、直流輸出電流、CAN信號
電壓、輔助電源電壓、輔助電源電流、檢測點1電壓、檢測點2電壓、車輛電池電壓等信號的采集要求。
8
GB/TXXXXX—XXXX
5.7.4絕緣狀態模擬
檢測儀應具有絕緣狀態模擬功能,具備充電主回路絕緣狀態模擬功能。至少可模擬在充電直流回路
DC+與PE之間或DC-與PE之間非對稱絕緣故障、DC+與PE之間和DC-與PE之間對稱絕緣故障。滿足GB/T
34657.1-2017規定的絕緣故障測試要求。
5.7.5電池電壓模擬
檢測儀應具有電池電壓模擬功能,滿足GB/T34657.1-2017規定的自檢階段測試、充電準備就緒測
試、輸出電壓超過車輛允許值測試等要求。
5.7.6車輛BMS模擬
檢測儀應具有車輛BMS模擬功能,車輛BMS模擬軟件的通訊協議應符合GB/T27930-2015中對BMS的規
定,互操作性測試用例應滿足GB/T34657.1-2017標準測試要求,協議一致性測試用例應滿足GB/T
34658-2017標準測試要求。
6試驗方法
6.1環境試驗
6.1.1高溫試驗
將檢測儀放入環境實驗箱,按照GB/T2423.2-2008的“試驗方法Bd:散熱試驗樣品溫度漸變的高溫
試驗”要求,試驗溫度為50±2℃,在實驗樣品溫度達到穩定后通電,設備應正常工作,測量準確度應
符合5.5.3表3的要求。
6.1.2低溫試驗
將檢測儀放入環境實驗箱,按照GB/T2423.1-2008的“試驗方法Ad:散熱試驗樣品溫度漸變的低溫
試驗”要求,試驗溫度為-20±3℃,在實驗樣品溫度達到穩定后通電,設備應正常工作,測量準確度應
符合5.5.3表3的要求。
6.1.3耐濕熱性能試驗
將檢測儀放入環境實驗箱,按照GB/T2423.4-2008的“試驗方法Db:交變濕熱(12h+12h循環)”
要求,試驗溫度為40℃,循環次數2次,在濕熱試驗結束前2h進行絕緣電阻和介電強度復試,絕緣電阻
不應小于1M,介電強度按要求的75%施加測量電壓。試驗結束后,恢復正常環境條件,通電后檢查設備
應能正常工作。
6.2機械性能試驗
6.2.1外殼試驗
6.2.1.1靜態推力
設備應牢固固定在剛性支承面上并承受30N的推力,通過直徑12mm硬棒上的半球面端部來施加。
該硬棒應施加在當準備使用設備時其可觸及的以及其變形可能會引起危險的外殼的每一部分。
9
GB/TXXXXX—XXXX
6.2.1.2動態沖擊
設備應牢固固定在剛性支承面上,用直徑50mm、重量(500±25)g的鋼球,從高度1m自由墜落。最多
施加3個點,應選擇正常使用時可能觸及的以及如果損壞可能會引起危險的表面的任何位置進行。
6.2.1.3振動試驗
設備應在非工作狀態且無包裝的條件下,經受下列嚴酷等級的振動試驗,試驗后設備應能正常工作,
不應出現損壞和發生信息改變。
——頻率范圍:10Hz~150Hz;
——交越頻率:60Hz;
——頻率小于60Hz時,恒定的位移振幅為0.075mm;
——頻率大于60Hz時,恒定加速度為10m/s2(1.0g);
——掃頻循環數:10。
6.2.1.4跌落試驗
對于非金屬外殼的設備,如果額定最低工作環境溫度低于2°C,則使設備冷卻到最低工作環境溫度,
然后在10min內完成試驗。
將設備以其正常使用的方式從相應的高度跌落到50mm厚的堅硬木板或水泥地上。
設備根據自重決定產品的跌落高度按表5選擇,自由跌落4次。
表5跌落高度選擇表
跌落高度(mm)設備未包裝質量(kg)
50質量(kg)>50
10010<質量(kg)≤50
2505<質量(kg)≤10
5002<質量(kg)≤5
1000質量(kg)≤2
試驗后產品外觀應完好,外殼無變形,并應符合5.5.1表1的規定。
6.2.2耐熱與阻燃試驗
按GB/T5169.11—2016進行試驗。
6.2.3外殼防護等級試驗
按GB/T4208—2017第11章的方法進行試驗。
6.2.4接地端子試驗
應按5.2.4的要求,目測檢查檢測儀的接地端子的標記、材料、防腐處理、連接,使用卡尺測量接
線端子螺紋直徑。
6.3電氣性能試驗
6.3.1供電電源試驗
10
GB/TXXXXX—XXXX
用可編程電源給檢測儀供電,在5.3.1的供電條件下,檢測儀能正常工作。
6.3.2絕緣電阻試驗
在非電氣連接的各帶電回路之間、各獨立帶電回路與地(金屬外殼)之間施加表6的試驗電壓后,
測試絕緣電阻,其結果應符合5.3.2要求。
表6絕緣試驗的試驗電壓
單位為伏特
額定輸入電壓Ui絕緣試驗的試驗電壓
Ui≤60250
60<Ui≤300500
300<Ui≤7001000
700<Ui≤9501000
注:Ui為檢測儀正常工作時的額定電壓。
6.3.3介電強度試驗
在標準大氣條件下,在非電氣連接的各帶電回路之間、各獨立帶電回路與地(金屬外殼)之間施加
頻率為50Hz的試驗電壓(見表2),歷時1min。試驗后應符合5.3.3要求。
注:若需要,也可采用直流試驗電壓。試驗電壓值按表7進行選擇。
表7介電強度試驗電壓
單位為伏特
介電強度試驗電壓
額定輸入電壓Ui
交流電壓直流電壓
Ui≤6010001400
60<Ui≤30020002800
300<Ui≤70024003360
700<Ui≤9502Ui+10002.8Ui+1400
6.4電磁兼容性試驗
6.4.1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試驗按GB/T17626.2—2018的規定進行,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a)嚴酷等級:3級;
b)接觸放電試驗電壓:6kV,空氣放電試驗電壓:8kV;
c)直接放電施加部位:在操作人員正常使用時可能觸及的外殼和操作部分,包括通信接口;
d)間接放電施加部位:對于臺式設備,在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對于落地式設備,在垂直
耦合板。垂直耦合板應正對檢測儀的各個側面;
e)如檢測儀的外殼為金屬材料,則直接放電宜采用接觸放電;如檢測儀的外殼為絕緣材料,則
直接放電宜采用空氣放電;
f)每個試驗點放電次數:正負極性各大于10次,每次放電間隔至少為1s;
11
GB/TXXXXX—XXXX
g)檢測儀處于工作狀態。
6.4.2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試驗按GB/T17626.8—2006的規定進行,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a)嚴酷等級:5級,連續磁場100A/m;
b)磁場持續時間:60s;
c)磁場頻率:50Hz;
d)磁場方向:X、Y、Z;
e)檢驗方法:浸入法和鄰近法;
f)檢測儀處于工作狀態。
6.4.3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試驗按GB/T17626.4—2018的規定進行,并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用耦合/去耦網絡直接耦合騷擾試驗電壓在輸入端口、輸出端口上。
a)嚴酷等級:3級;
b)試驗電壓:2kV;
c)重復頻率:5kHz或100kHz;
d)持續時間:1min;
e)施加電壓次數:正負極性各3次;
f)檢測儀處于工作狀態。
用容性耦合夾將騷擾試驗電壓耦合至信號/控制端口和通信端口上。
a)嚴酷等級:3級;
b)試驗電壓:1kV;
c)重復頻率:5kHz或100kHz;
d)持續時間:1min;
e)施加電壓次數:正負極性各3次;
f)檢測儀處于工作狀態。
6.5測量性能試驗
6.5.1試驗參比條件
試驗參比條件見表8。
表8參比條件
各準確度等級檢測儀參比條件的最大允許偏差
序號影響量參比值
0.2級0.1級0.05級
1環境溫度23℃±2℃±2℃±2℃
2相對濕度50%R.H.±20%R.H.±20%R.H.±20%R.H.
3紋波等于0±2%±2%±2%
4供電電源電壓允許偏差額定電壓±5%
5供電電源頻率允許偏差標稱值±1%
12
GB/TXXXXX—XXXX
序號影響量參比值各準確度等級檢測儀參比條件的最大允許偏差
6外部工頻磁場等于0<0.05mT
7高頻電磁場30kHz~3GHz等于0<1V/m
8射頻場的傳導干擾150kHz~80MHz等于0<1V
6.5.2基本誤差試驗
應在表8規定的參比條件下進行。
試驗前,試驗標準應按照制造商規定的時間進行預熱,達到熱穩定。
試驗標準應至少比被試檢測儀高一個準確度等級,若高一個等級時應將試驗標準的已定系統誤差值
加在檢測儀的誤差計算結果中。
使用標準表法檢測基本誤差限制,比較試驗標準電能值與檢測儀電能值應符合表1的規定。
6.5.3測量重復性試驗
進行電能重復性試驗時,每項試驗的重復次數不少于10次,并按式(1)計算檢測儀的電能標準差
估計值S:
n
2
(1)
SEiEn1····························
i1
式中:
S——電能標準差估計值,單位為秒(s);
Ei——第i次測量時檢測儀的基本誤差(%);
E——n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即EE1E2Enn(%);
n——重復測量的次數,n≥10。
計算結果應符合表2的規定。
6.5.4影響試驗
6.5.4.1一般試驗條件
只應對單一影響量分別進行試驗,所有其它影響量應符合表8的規定。
6.5.4.2環境溫度影響試驗
見6.1.1與6.1.2。
6.5.4.3外部工頻磁場影響試驗
在6.5.1的參比條件下,測試檢測儀基本誤差。然后施加5.4.2規定的工頻磁場,其他量保持參比條
件,再次測試誤差,計算影響量,其結果應符合表3要求。
6.5.4.4射頻電磁場輻射影響試驗
13
GB/TXXXXX—XXXX
在6.5.1的參比條件下,測試檢測儀基本誤差。然后按GB/T17215.211—2006中7.5.3施加射頻電磁
場,其他量保持參比條件,再次測試誤差,計算影響量,其結果應符合表3要求。
6.5.4.5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影響試驗
在6.5.1的參比條件下,測試檢測儀基本誤差。然后按GB/T17215.211—2006中7.5.5施加嚴酷等級
3的射頻場感應,其他量保持參比條件,再次測試誤差,計算影響量,其結果應符合表3要求。
6.5.5時鐘要求試驗
檢測儀與標準時鐘測試儀同時記錄其指示時間,按(2)式計算檢測儀時鐘示值誤差ΔT,即:
TT'T····························(2)
式中:
T——標準時鐘測試儀的顯示時刻,單位為秒(s);
T′——被檢檢測儀的顯示時刻,單位為秒(s)。
試驗結果應符合5.5.4的規定。
6.5.6控制導引測量試驗
從充電接口(或等效其它接口)給檢測儀測試點1、測試點2施加電壓,使其電壓滿足5.5.5中的要
求,檢查測試儀顯示值,與施加電壓值比較應符合5.5.5的測量不確定度要求。
6.6接口試驗
6.6.1功率接口試驗
測量功率接口尺寸,并檢查是否符合5.6.1規定的要求。
參照附錄A的要求,采用S+、S-作為CAN通信線,試驗通信速率為250kbps。試驗前,應確認負載通
信功能正常。
至少進行負載建立連接(A.4.2)和版本抄讀(A.4.7)兩項試驗,通訊過程和協議內容應滿足協議
要求。
6.6.2電能脈沖輸入接口試驗
使用直流電壓源輸出低電平及高電平電壓信號,檢測儀的脈沖檢測應符合5.6.2的規定。
6.6.3電能脈沖輸出接口試驗
使用測量裝置檢測電能脈沖輸出接口低電平及高電平電壓信號應符合5.6.3的規定。
6.6.4輔助接口試驗
使用測量裝置對輔助接口進行測試試驗,檢測儀的輔助接口應符合5.6.4的規定。
6.7功能要求
14
GB/TXXXXX—XXXX
6.7.1控制導引電路模擬試驗
使用萬用表對檢測儀進行檢查,調整檢測儀控制導引電阻R4在上下限范圍調節,使用標準電壓表測
量CC1回路電壓調整范圍,滿足5.7.1控制導引電路模擬功能要求。
6.7.2接口回路通斷狀態模擬試驗
使用萬用表檢查檢測儀接口各回路,滿足5.7.2接口通斷狀態模擬功能要求。
6.7.3信號采集試驗
檢查檢測儀采集接口,滿足5.7.3信號采集功能要求。
6.7.4絕緣狀態模擬試驗
使用萬用表和絕緣測試儀對檢測儀進行檢查,滿足5.7.4絕緣狀態模擬功能要求。
6.7.5電池電壓模擬試驗
調整檢測儀輸出電壓上下限范圍,使用標準電壓表測量,滿足5.7.5電池電壓模擬功能要求。
6.7.6車輛BMS模擬試驗
使用檢測儀對標準樣樁通信協議一致性和互操作性進行測試,保存所有的報文并進行數據幀格式、
內容、周期、時序進行分析,對每一測試用例執行環節進行核查,滿足5.7.6車輛BMS模擬功能要求。
7檢驗規則
7.1檢驗分類
檢測儀的檢驗分為型式檢驗與出廠檢驗。
7.2型式檢驗
凡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定型鑒定前;
b)產品轉廠生產定型鑒定前;
c)正式投產后,如設計、工藝材料、元器件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d)產品停產1年以上又重新恢復生產時;
e)國家技術監督機構或受其委托的技術試驗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
f)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批產品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g)合同規定時。
型式檢驗項目見表9。
7.3出廠檢驗
每臺檢測儀出廠前須經制造廠的質量試驗部門進行出廠檢驗,檢驗在基準條件下進行,檢驗項目見
表9。
表9檢測儀試驗項目
15
GB/TXXXXX—XXXX
序號檢驗項目名稱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1環境試驗Δ5.16.1
2外殼試驗Δ5.2.16.2.1
3耐熱與阻燃試驗Δ5.2.26.2.2
4外殼防護等級試驗Δ5.2.36.2.3
5接地端子試驗Δ5.2.46.2.4
6供電電源試驗ΔΔ5.3.16.3.1
7絕緣電阻試驗ΔΔ5.3.26.3.2
8介電強度試驗ΔΔ5.3.36.3.3
9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Δ5.4.16.4.1
10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Δ5.4.26.4.2
11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Δ5.4.36.4.3
12基本誤差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學考后總結與反思試題及答案
- 納米激光技術研究試題及答案
- 藥劑類考試合理規劃方案及試題及答案
- 藥劑分類與特性試題及答案
- 繼續前行衛生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如何評估行業內專利競爭環境對業務發展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深入研究2024年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的調查研究
- 心理咨詢師2024年科學的心理評估工具探討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對職業發展的影響考題
- 高二下學期《家校攜手凝共識齊心協力創輝煌》家長會
- (二模)滄州市2025屆高三總復習質量監測 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四川蓬安相如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建筑材料供應商采購合同模板2
- 機械基礎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4年農藝師考試實務考核試題及答案
- 餐飲合伙協議合同范本
- 人教鄂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晝夜與四季單元教學教案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五四制)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泉州交發集團招聘考試真題
- 深度學習入門試題及答案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