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檢測一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_第1頁
單元檢測一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_第2頁
單元檢測一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_第3頁
單元檢測一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_第4頁
單元檢測一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單元檢測一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2·廣東省廣州市八區聯考]考古專家對新石器時代晚期某文化遺存研究后,認為當時階級分化明顯。下列考古發現中最能夠支持此結論的是()A.遺存物品中發現刀杼、骨梭等B.墓葬中發現大量的牲畜遺骸C.隨葬品的種類、數量差異明顯D.墓葬中發現一些農作物遺存2.[2022·山東省質量監測聯合考試]下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366座墓地的隨葬品統計表。隨葬品墳墓占全部分布比例31~40件1座0.3%21~30件3座0.8%11~1247座12.8%1~10件270座73.8%0件45座12.3%上表反映的根本性問題是()A.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貧富分化B.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C.階級的產生D.墓葬規格的擴大3.[2022·廣東省佛山市期末考試]據考古發現,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區(今河南洛陽)發掘了一批與殷人習俗相同的墓葬,其隨葬品中,青銅禮器種類繁多,這說明()A.青銅器最早出現在西周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傳承C.西周加強對殷人的控制D.西周王朝社會等級明顯4.[2022·山東省濰坊市模擬考試]西周貴族更加重視青銅器對維護自身地位的作用,往往在青銅禮器上銘鑄長篇文字,頌揚先祖、家族、自己的權位、恩寵和功績,企求垂之永久。這一現象()A.提高了青銅鑄造技藝B.使金文成為官方文字C.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D.緣于宗法分封制推行5.[2022·安徽省滁州市期末考試]周公東征勝利后,對殷貴族改用分散遷移的辦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東方夷族地區和北方戎狄地區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諸侯,以便加強控制,并圖謀進一步對東、北兩個方向開拓和開發。這表明分封制()A.維護了貴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鞏固了西周政權D.增強了地方實力6.[2022·浙江省A9協作體期中考試]對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學者認為:“每一個小宗的宗族內部,其成員只服從自己的直接宗主,而不是再上一層的諸侯國君,更不是周天子。這在事實上法定了小宗臣民可以不理睬大宗君主的命令,最終導致對上級君主集權分散和削弱?!痹摬牧现荚谡f明()A.早期國家族權與政權結合的特點B.血緣宗法制下森嚴的等級結構C.宗法分封制無法解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與沖突D.上古宗法政治弱點是難以實現中央集權7.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被中原人稱為“荊蠻”,但楚人卻公認炎黃聯盟的祝融為其祖先,并把楚人起源地河南新鄭稱為“祝融之墟”。這反映出楚人()A.重視傳承華夏文明B.豐富了中原文化的內涵C.對華夏文明的認同D.推動了不同文明的融合8.在春秋前中期,諸侯要想成為霸主,就必須打出“尊王”的旗號,爭取政治上的主動權。這表明()A.分封制度嚴格遵循B.諸侯權勢惡性膨脹C.周王權威影響尚存D.統一趨勢逐漸增強9.[2022·福建省寧德市期末考試]西周至春秋時期“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但到了戰國時“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一變化反映當時()A.世襲制瓦解B.社會的轉型C.士階層崛起D.律法的嚴苛10.[2022·沈陽市質量監測]春秋戰國時期,上起王公貴族,下至普通士人多言“天下”?!独献印芬粫小疤煜隆倍殖霈F六十多次,《韓非子》中“天下”之辭達三百多處。這一時期的“天下”觀念()A.目的是維護分封與宗法制度B.有利于民族交融與國家統一C.促進中央集權的形成與發展D.加劇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11.[2022·安徽省合肥市期末考試]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绷谠@段話實際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縣制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統一貨幣的制度D.肯定了秦統一文字的政策12.[2022·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試]近代歷史學家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說:“秦始皇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監御史,掌監察。這種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這說明秦朝()A.開創三權分立體制B.實行君主專制政體C.官僚政治較為成熟D.“三公”分工明確13.瞿同祖在《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指出:官僚系統越完備,對君主個人的品德、才能要求就越低,“君主”也就愈表現為一個純粹的權力符號,只靠他一人的血緣身份便可以推動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瞿同祖意在說明,官僚制度()A.密切了君臣之間的關系B.維護了封建國家的統治C.加強了社會治理的力量D.提高了官員的辦事效率14.有學者認為秦漢之際存在必待解決的四個問題:一種大一統的學說;一個極自然的尊君理論;一種均富安民的政策;對有才之士予以正當的出路。秦漢之際這些問題的解決()A.標志著中央集權制度的初步確立B.有利于加強相權以抗衡皇權C.奠定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基礎D.強化了貴族政治的社會局面15.[2022·天津市濱海新區期末考試]下表是西漢不同時期存在的諸侯王。西漢分封諸侯王前后發生變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元前202年時存在的諸侯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韓王信、衡山王吳芮公元前195年時存在的諸侯王齊王劉肥、楚王劉交、吳王劉濞、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淮陽王劉友、梁王劉恢、趙王劉如意、燕王劉建A.消除地方分裂割據的基礎B.確?;蕶鄠鞒蟹€固C.實踐郡國并行的治國方略D.擴大王朝統治疆域16.[2022·江蘇省常州市期末考試]漢代《九章算術》中有“方田”“粟米”“均輸”(計算賦稅)等章節,其內容多是與農業社會相關的計算問答。這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的()A.理論性B.實用性C.復雜性D.文學性二、非選擇題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城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初置?!薄稘h書·鄭言傳》載:“自元狩(漢武帝年號)之際,張騫始通西域;至于地節,鄭吉建都護之號。”材料二漢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西域的莎車(西域諸國之一)等國在天山南道發動叛亂。《漢書·馮奉世傳》記載,都護鄭吉、漢使馮奉世等“遂以節(古代使節的權力憑證)諭告諸國王,因發其兵,南北道合萬五千人進擊莎車,攻拔其城。”材料三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發生內亂,《漢書·西域傳》載:“其后日逐王畔(叛)單于,將眾來降,護鄭善(西域諸國之一)以西使者鄭吉迎之……是歲,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也。乃因使吉并護北道,古號曰都護。都護之起,自吉置矣。”(1)對比《漢書》不同篇目對西域都護設置的相關記載,指出其異同,并談談你對記載差異的看法。(6分)(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分析西域都護設置的作用與意義。(8分)18.(12分)圖1、圖2、圖3分別為西周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列國形勢示意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根據圖1、圖2、圖3的信息,從兩個角度得出歷史認識,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其進行闡釋。單元檢測一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2·廣東省廣州市八區聯考]考古專家對新石器時代晚期某文化遺存研究后,認為當時階級分化明顯。下列考古發現中最能夠支持此結論的是()A.遺存物品中發現刀杼、骨梭等B.墓葬中發現大量的牲畜遺骸C.隨葬品的種類、數量差異明顯D.墓葬中發現一些農作物遺存2.[2022·山東省質量監測聯合考試]下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366座墓地的隨葬品統計表。隨葬品墳墓占全部分布比例31~40件1座0.3%21~30件3座0.8%11~1247座12.8%1~10件270座73.8%0件45座12.3%上表反映的根本性問題是()A.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貧富分化B.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C.階級的產生D.墓葬規格的擴大3.[2022·廣東省佛山市期末考試]據考古發現,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區(今河南洛陽)發掘了一批與殷人習俗相同的墓葬,其隨葬品中,青銅禮器種類繁多,這說明()A.青銅器最早出現在西周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傳承C.西周加強對殷人的控制D.西周王朝社會等級明顯4.[2022·山東省濰坊市模擬考試]西周貴族更加重視青銅器對維護自身地位的作用,往往在青銅禮器上銘鑄長篇文字,頌揚先祖、家族、自己的權位、恩寵和功績,企求垂之永久。這一現象()A.提高了青銅鑄造技藝B.使金文成為官方文字C.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D.緣于宗法分封制推行5.[2022·安徽省滁州市期末考試]周公東征勝利后,對殷貴族改用分散遷移的辦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東方夷族地區和北方戎狄地區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諸侯,以便加強控制,并圖謀進一步對東、北兩個方向開拓和開發。這表明分封制()A.維護了貴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鞏固了西周政權D.增強了地方實力6.[2022·浙江省A9協作體期中考試]對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學者認為:“每一個小宗的宗族內部,其成員只服從自己的直接宗主,而不是再上一層的諸侯國君,更不是周天子。這在事實上法定了小宗臣民可以不理睬大宗君主的命令,最終導致對上級君主集權分散和削弱。”該材料旨在說明()A.早期國家族權與政權結合的特點B.血緣宗法制下森嚴的等級結構C.宗法分封制無法解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與沖突D.上古宗法政治弱點是難以實現中央集權7.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被中原人稱為“荊蠻”,但楚人卻公認炎黃聯盟的祝融為其祖先,并把楚人起源地河南新鄭稱為“祝融之墟”。這反映出楚人()A.重視傳承華夏文明B.豐富了中原文化的內涵C.對華夏文明的認同D.推動了不同文明的融合8.在春秋前中期,諸侯要想成為霸主,就必須打出“尊王”的旗號,爭取政治上的主動權。這表明()A.分封制度嚴格遵循B.諸侯權勢惡性膨脹C.周王權威影響尚存D.統一趨勢逐漸增強9.[2022·福建省寧德市期末考試]西周至春秋時期“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但到了戰國時“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一變化反映當時()A.世襲制瓦解B.社會的轉型C.士階層崛起D.律法的嚴苛10.[2022·沈陽市質量監測]春秋戰國時期,上起王公貴族,下至普通士人多言“天下”。《老子》一書中“天下”二字出現六十多次,《韓非子》中“天下”之辭達三百多處。這一時期的“天下”觀念()A.目的是維護分封與宗法制度B.有利于民族交融與國家統一C.促進中央集權的形成與發展D.加劇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11.[2022·安徽省合肥市期末考試]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柳宗元這段話實際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縣制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統一貨幣的制度D.肯定了秦統一文字的政策12.[2022·湖北省十堰市期末考試]近代歷史學家張蔭麟在《中國史綱》中說:“秦始皇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監御史,掌監察。這種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边@說明秦朝()A.開創三權分立體制B.實行君主專制政體C.官僚政治較為成熟D.“三公”分工明確13.瞿同祖在《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指出:官僚系統越完備,對君主個人的品德、才能要求就越低,“君主”也就愈表現為一個純粹的權力符號,只靠他一人的血緣身份便可以推動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瞿同祖意在說明,官僚制度()A.密切了君臣之間的關系B.維護了封建國家的統治C.加強了社會治理的力量D.提高了官員的辦事效率14.有學者認為秦漢之際存在必待解決的四個問題:一種大一統的學說;一個極自然的尊君理論;一種均富安民的政策;對有才之士予以正當的出路。秦漢之際這些問題的解決()A.標志著中央集權制度的初步確立B.有利于加強相權以抗衡皇權C.奠定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基礎D.強化了貴族政治的社會局面15.[2022·天津市濱海新區期末考試]下表是西漢不同時期存在的諸侯王。西漢分封諸侯王前后發生變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元前202年時存在的諸侯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韓王信、衡山王吳芮公元前195年時存在的諸侯王齊王劉肥、楚王劉交、吳王劉濞、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淮陽王劉友、梁王劉恢、趙王劉如意、燕王劉建A.消除地方分裂割據的基礎B.確?;蕶鄠鞒蟹€固C.實踐郡國并行的治國方略D.擴大王朝統治疆域16.[2022·江蘇省常州市期末考試]漢代《九章算術》中有“方田”“粟米”“均輸”(計算賦稅)等章節,其內容多是與農業社會相關的計算問答。這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的()A.理論性B.實用性C.復雜性D.文學性二、非選擇題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城都護,加官,宣帝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初置?!薄稘h書·鄭言傳》載:“自元狩(漢武帝年號)之際,張騫始通西域;至于地節,鄭吉建都護之號。”材料二漢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西域的莎車(西域諸國之一)等國在天山南道發動叛亂?!稘h書·馮奉世傳》記載,都護鄭吉、漢使馮奉世等“遂以節(古代使節的權力憑證)諭告諸國王,因發其兵,南北道合萬五千人進擊莎車,攻拔其城。”材料三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發生內亂,《漢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