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高二生物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高二生物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高二生物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高二生物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高二生物課件(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第3節種群的影響因素溫故知新:“J”和“S”曲線的比較種群的“J”形增長種群的“S”形增長資源和空間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等資源和空間有限種群密度增大,種內競爭加劇K種群數量時間0時間(t)NtN0種群數量資源、空間、氣候等因素都能影響種群數量變化,你能具體說一說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嗎?問題探討在我國北方的原野上,各種草本植物在春夏時節種群密度越來越高,在秋冬時節則相反。問題探討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討論:導致這些植物種群數量出現季節性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什么?春夏時節,草木繁盛,植食性動物食物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秋冬時節則相反。植食性動物的種群數量變化,又會影響肉食性動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討論:這些植物種群的數量變化對當地動物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影響?

自然界的種群總是有盛有衰,數量處于不斷變動中。直接決定種群密度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等。凡是影響種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會影響種群的數量變化。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種內種間種間競爭捕食寄生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通過以上的學習,請總結出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并歸類?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響種群數量,請嘗試舉出具體實例。思考·討論教材P13閱讀【思考討論】并思考相應問題。林冠層遮蔽地面的程度。郁閉度:郁閉度大郁閉度小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思考·討論郁閉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黃花10.49.56.15.63.01.2刺兒菜3.74.38.54.42.21.0分析人工林調查數據(幾種草本植物種群密度平均值,單位:株/m2)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黃花刺兒菜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思考·討論郁閉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黃花10.49.56.15.63.01.2刺兒菜3.74.38.54.42.21.0影響該地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陽光在同樣的非生物因素的影響下,刺兒菜的種群密度變化與另外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有較大差異,這是為什么?不同植物對光照條件的適應性不同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思考·討論郁閉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黃花10.49.56.15.63.01.2刺兒菜3.74.38.54.42.21.0除上述因素外,種群數量的變化還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響?除光照外,還受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請嘗試分析光照、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思考·討論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林冠層的

,即主要取決于林下植物受到的

。林冠層郁閉度低影響光合作用強度郁閉度光照強度1.陽光:林下植物種群密度高林下光照強度高林冠層郁閉度高林下植物種群密度低林下光照強度低一、非生物因素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溫度常常通過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響種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種子春季萌發蚊類等昆蟲無法越冬鳥類秋季開始南遷2.溫度:一、非生物因素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需要水的參與,影響滲透壓3.水分:

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和孵化。干旱時,蝗蟲的天敵,如青蛙、蟾、鳥類等數量減少,就更容易爆發蝗災。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_______的。綜合性熱帶雨林(1)如春夏時節動植物種群普遍迅速增長,除氣溫升高外,日照延長、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2)對于動物來說,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導致種群增長的重要因素;一、非生物因素

在自然界,種群的數量變化受到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陽光溫度水陽光溫度水分一、非生物因素小節因素舉例影響方式陽光溫度水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林冠層的郁閉度光照強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溫帶和寒溫帶地區,許多植物種子在春季萌發;氣候干旱可使東亞飛蝗種群爆發式增長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水的參與;土壤濕度會影響蝗蟲產卵和孵化,同時會使青蛙等天敵死亡率上升。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機理蚊類等昆蟲死亡主要是受氣溫降低的影響。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干旱缺水使許多動植物種群的死亡率升高;一、非生物因素小節蚊類等昆蟲在寒冷季節到來時一般會全部死亡。種子萌發主要是受氣溫升高的影響;一.非生物因素1.在自然界,種群的數量變化受到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陽光溫度水陽光溫度水分一.非生物因素因素舉例影響方式陽光溫度水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林冠層的郁閉度光照強度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溫帶和寒溫帶地區,許多植物種子在春季萌發;種子萌發主要是受氣溫升高的影響;氣候干旱可使東亞飛蝗種群爆發式增長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水的參與;土壤濕度會影響蝗蟲產卵和孵化,同時會使青蛙等天敵死亡率上升。2.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機理蚊類等昆蟲在寒冷季節到來時一般會全部死亡。蚊類等昆蟲死亡主要是受氣溫降低的影響。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干旱缺水使許多動植物種群的死亡率升高;二、生物因素隨著種群的增長,________會加劇,從而使種群的增長_________,這說明種群數量的變化受到種群內部生物因素的影響;種內競爭受到限制1.種群內部生物因素

種內競爭源于種群內部個體對有限食物和空間等資源的爭奪,食物和空間等資源越有限、種群密度越大,則種內競爭越激烈、種群增長率越小。二、生物因素資料1:1934年,生態學家高斯選用了兩種形態和習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蟲進行了以下實驗:取相等數目的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以一種桿菌為飼料,放在某個容器中培養。結果發現:討論:1.怎樣解釋資料1中的實驗結果?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之間是競爭關系,競爭力弱的數量會不斷下降。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思考·討論(1)種間競爭二、生物因素資料2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員在90多年的時間里,對猞猁和雪兔的種群數量做了研究。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思考·討論(2)捕食條件對于猞猁猞猁種群出生率猞猁種群死亡率雪兔雪兔食物充足食物缺乏怎樣解釋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變化的同步周期性?(2)捕食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思考·討論二3.猞猁和雪兔種群的數量變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條件對于雪兔條件對于猞猁猞猁種群出生率猞猁種群死亡率猞猁種群數量雪兔↑食物充足

上升下降上升雪兔↓食物缺乏下降上升下降猞猁↑捕食壓力增大猞猁↓捕食壓力減小雪兔增多猞猁增多雪兔減少猞猁減少食物

充足大量吃雪兔食物

缺乏少量吃雪兔如此循環,二者的種群數量相互影響,是循環因果的關系。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思考·討論(2)捕食如此循環,二者的種群數量是相互影響的,是循環因果的關系。條件對于猞猁猞猁種群出生率猞猁種群死亡率猞猁種群數量雪兔↑食物充足↑↓雪兔↓食物缺乏↓↑↓↑條件對于雪兔猞猁↑捕食壓力增大猞猁↓捕食壓力減小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變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影響種群數量的其他生物因素思考·討論(2)捕食生物因素外部的生物因素內部的生物因素種間競爭捕食寄生種群增長種群密度增大種內競爭加劇種群增長受限遺傳變化生理變化行為變化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內部的生物因素遺傳變化生理變化行為變化種群中繁殖能力高低是兩種基因型,種群密度在較高的情況下,種群內繁殖能力較低的個體較多,在低密度情況下,種群內繁殖能力較高的個體較多。種群數量上升時,種群內部個體之間的心理“緊張”,加強了對動物神經內分泌的刺激,影響垂體功能,導致其他激素分泌發生變化。種群中的個體通常選擇一定大小有利地段作為自己的領域,個體為爭奪一定的自然資源而產生領域行為,領域行為對種群密度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二、生物因素拓展請依據左圖曲線變化,在右圖括號中填寫獵物和捕食者種群數量的變化,思考兩者變化的關系。(注:“+”表示增加,“-”表示減少。)二、生物因素拓展請依據左圖曲線變化,在右圖括號中填寫獵物和捕食者種群數量的變化,思考兩者變化的關系。(注:“+”表示增加,“-”表示減少。)二、生物因素循環因果關系

在生物學上,許多生理或生態過程的因果關系是循環性的,也就是說,一定的事件作為引起變化的原因,所導致的結果又會成為新的條件,施加于原來作為原因的事件,使之產生新的結果,如此循環往復。二、生物因素除猞猁外,影響雪兔種群數量變動的還有其他因素嗎?

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動物的競爭、作為食物的植物、非生物因素……除頂級捕食者外,每種動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種生物的捕食對象,每種動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為食。如果食物匱乏,動物種群會出現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現象。(2)捕食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捕食:除頂級捕食者外,每種動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種生物的__________,每種動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為食。如果___________,動物種群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捕食對象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食物匱乏(2)捕食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

作為宿主的動物被______寄生,_____或_____引起傳染病,也會影響種群的_______________等特征,進而影響種群的數量變化。寄生蟲細菌病毒出生率和死亡率螨蟲菟絲子寄生在大豆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3)寄生二、生物因素2.種群外部生物因素項目密度制約因素非密度制約因素概念舉例

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密度是相關的。

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無關,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種群密度自然災害。

同樣是缺少食物,種群密度越高,該種群受食物短缺的影響就越大。

在遭遇寒流時,有些昆蟲種群不論其密度,高低所有個體都會死亡。通過前面的學習,請大家總結一下種群數量制約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三、種群的制約因素小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分類一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等生物因素: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分類二密度制約因素:食物,天敵,傳染病等非密度制約因素: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制約種群數量因素,那么研究種群的特征和數量變化規律有什么意義呢?在生產生活中都有什么應用呢?1.瀕危生物的保護:調查了解預測采取種群數量特征影響因素生存狀態種群數量變化趨勢保護措施四、種群研究的應用四、種群研究的應用2.生物資源的利用——指導漁業捕撈(1)中等強度的捕撈(捕撈量控制在K/2左右),有利于持續獲得較大的魚產量。(2)漁網網目不應過小,否則會影響來年漁業產量。(3)“休漁期”和“禁漁區”。K/2K漁網的網目不能過小,否則會影響來年魚產量。這是為什么?請從種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釋。漁網網目過小,許多幼魚被捕撈上來,影響魚種群的年齡結構,從而影響種群出生率,造成來年魚的產量。年份魚塘密度/尾網目大小四、種群研究的應用K值與K/2值在實踐中的應用:實踐1:為了保護魚類資源不受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什么水平?為什么?K種群數量時間0BCDEt1t2AK/2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K/2水平,因為在這個水平上種群增長速率最大漁業捕撈應在

。K/2以后——“黃金開發點”四、種群研究的應用二、生物因素3.有害生物的防治(1)采用化學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現存害鼠的種群數量,通過減少其獲得食物的機會降低其環境容納量,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2)有效保護或引入天敵生物,則有利于將農林害蟲數量控制在較低的水平。K/2時間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種群數量變化生物因素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非生物因素光照強度溫度水無機鹽等天敵競爭者食物等決定(內因)(外因)通過課堂小結1.種群數量變化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據此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林下光照較弱會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種群數量下降。(

)(2)只有影響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環境因素才能影響種群數量。

5.1概念檢測??2.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種群和獵物種群的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的波動,如下圖所示模型。請分析該圖所示二者數量變化的關系及影響因素。(1)對這種現象合理的解釋或概括是(

)A.與種內競爭無關B.二者總是此消彼長C.與植物種群數量無關D.二者相互制約、互為因果1.3概念檢測D獵物種群和捕食者種群數量隨時間而變化(2)捕食者種群和獵物種群的數量變化并不都符合該模型,對此不合理的解釋是(

)A.該捕食者種群有多種獵物B.該獵物種群有多種捕食者C.獵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顯提高D.捕食者種群數量過小,不足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