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高鉀血癥危害及血鉀監測人群管理策略及頻率_第1頁
臨床高鉀血癥危害及血鉀監測人群管理策略及頻率_第2頁
臨床高鉀血癥危害及血鉀監測人群管理策略及頻率_第3頁
臨床高鉀血癥危害及血鉀監測人群管理策略及頻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高鉀血癥危害及血鉀監測人群管理策略及頻率高鉀血癥是一種電解質平衡紊亂,通常定義為血鉀離子濃度>5.0mmol/L。高血鉀癥與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對高鉀血癥進行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危害大、易反復,高鉀血癥疾病負擔沉重高鉀血癥是臨床常見的離子代謝紊亂之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RAASi)、β

受體阻滯劑、保鉀利尿劑的應用,以及低鈉高鉀飲食以及相關合并癥的存在均可增加高鉀血癥的發生[2]。因此,高鉀血癥在我國門診患者中并不少見。高鉀血癥可影響心肌細胞興奮性、傳導性,誘發多種多類型心律失常,急性重度高鉀血癥可引起弛緩性麻痹、致死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等嚴重后果[1,2]。此外,高鉀血癥多發生于慢性腎臟病(CKD)、心力衰竭(HF)、糖尿病(DM)等腎臟排鉀障礙患者,這類患者通常需要接受RAASi治療,以延緩CKD進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而RAASi可能會引發或加劇高鉀血癥。為預防高鉀血癥,臨床通常需要調整或停止RAASi治療,但這卻會對患者的心腎預后產生不良影響。更為棘手的是,高鉀血癥還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高達55.6%的患者在1年內復發輕度以上的高鉀血癥(血鉀>5.0mmol/L),19.9%的患者在1年內復發中重度高鉀血癥(血鉀>5.5mmol/L)。高鉀血癥的反復發作不僅增加了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及死亡率,還顯著增加了相關治療成本。由此可見,高鉀血癥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及時診治和長期管理對于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明確血鉀監測人群,重視不同人群的血鉀監測頻率首先,應明確需要進行血鉀監測的人群。根據《高鉀血癥管理規范——多科室合作全流程管理模式》(2024版):需要定期檢測血鉀的人群:CKD、HF、DM患者及RAASi、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使用者需要常規檢測血鉀。急性腎損傷(AKI)、腎功能惡化的危重癥住院或急診搶救患者(如重癥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也屬于院內高鉀血癥高危人群,這些患者還可能使用多種引起血鉀升高的藥物,更應密切監測血鉀。若患者持續出現高鉀血癥,則建議動態監測血鉀。需要緊急檢測血鉀的人群:患者主訴四肢和唇周圍麻木、四肢軟癱、胸悶、氣短、疲乏、腹脹、惡心、嘔吐等高鉀血癥臨床表現,尤其是合并CKD、HF、DM、高血壓的患者。其次,應掌握不同人群的血鉀監測頻次。《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鉀管理實踐專家共識》(2020版)建議:CKD患者應在初診及之后每次復查時均監測血鉀。高危人群在出現首次血鉀異常之后,應增加血鉀監測頻率(至少每月1次),直到誘發因素評估明確并已糾正。CKD患者在開始RAASi給藥或增加劑量之前及之后1~2周內,復查血鉀,預防高鉀血癥的發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常規每1~3個月復查血鉀,尤其是開始透析時間不長的患者,如有低鉀或高鉀風險或已發生過一次低鉀血癥或高鉀血癥,建議增加監測頻率(至少每月1次),直到誘發因素評估明確并已糾正。《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管理專家共識》(2020版)建議:所有慢性HF患者都應主動定期監測血鉀:RAASi、

MRA

啟動和滴定期間應1次/1~2周監測血鉀和腎功能,達到最大滴定劑量1~2周后復查,之后監測頻次為1次/1月,至穩定后1次/3~6月。使用袢利尿劑、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更密切地監測血鉀,建議1次/1~2月。對于血鉀>5.0mmol/L或正在服用有血鉀升高風險藥物的患者,啟動袢利尿劑后應密切監測血鉀水平。《高鉀血癥管理規范——多科室合作全流程管理模式》(2024版)建議:CKD患者應在初診及每次復診時均監測血鉀。透析患者建議每月復查血鉀,同時參考當地質控標準。出現過1次高鉀血癥的患者至少每月監測1次。門診起始使用RAASi或進行加量的患者需監測血鉀(見下表)。起始使用RAASi或加量患者的血鉀監測頻次高鉀血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具有較大危害的離子代謝紊亂,它不僅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還限制了RAASi的使用,與患者不良預后密切相關,其高復發率進一步加重了疾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