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_第1頁
“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_第2頁
“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_第3頁
“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_第4頁
“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字建造聚合超級醫院智慧生態”—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BIM技術應用天津天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及項目簡介BIM組織體系建立高效能協作架構BIM應用體系賦能數字化項目管理智慧建造體系打造全過程信息生態總結與展望IntroductiontoenterpriseandprojectBIMorganizationsystemestablishesanefficientcooperationstructureBIMapplicationsystemenablesdigitalprojectmanagementIntelligentconstructionsystemtobuildthewholeprocessinformationecologySummaryandProspect0102030405目錄Introductiontoenterpriseandproject企業及項目簡介企業介紹/項目概況/項目特點及重難點分析01天津市浙江·義烏陜西·西安廣東·廣州華東區域事業部華西區域事業部華南區域事業部天一建設總部天一控股集團天一建設: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設計雙甲級資質、以及市政公用工程、鋼結構工程等七項一級資質,已獲得省部級榮譽1600余項。下設華東、華南和華西區域事業部,專注于教育醫療、航空航天、體育場館等公建領域及住宅領域。醫療商業教育

航空航天體育場館企業介紹項目概況企業及項目簡介項目特點及重難點分析天一建設天一資本綠海地產天一控股天一物業01醫技樓(A區):17303㎡博鰲超級醫院(原有建筑)住院樓(A區):18135㎡國際交流中心+倒班宿舍(B區):10005㎡住院樓二(B區):10450㎡項目名稱:博鰲成美國際醫學中心項目建設地點:海南省瓊海市博鰲樂成醫療先行區康祥路結構形式:地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整體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項目概述:A區醫技樓和住院樓總建筑面積:49496㎡,其中地下14058㎡,地上35438㎡;B區倒班宿舍樓和住院樓二總建筑面積:33416㎡,其中地下14372㎡,地上19044㎡。企業介紹項目概況企業及項目簡介項目特點及重難點分析01

主體結構、二次結構、機電工程、幕墻工程、精裝工程等多專業協同深化,降低質量控制風險,避免返工,提升建造效率是重點。里程碑節點控制

本項目裝配率大于50%,其裝配構件分模排版、預留預埋、多專業協同深化以及生產工期管控、運輸安裝組織是項目協同管理的重點。裝配構件協同管控多方協調組織管理臨河靠海富水量大

本項目東側距萬泉河距離約50米,地下水位較高(-3.71m),基礎底板墊層底標高為-7.2m,地下室建成后長期處于富水環境中,基坑降水及地下室防水是重點。

本項目通過數字建造,信息化集成解決方案,以打造醫院智慧生態為目標,建立集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運維的一體化智慧醫養服務平臺。質量創優目標智慧生態信息統籌曲面幕墻造型獨特海南省優質結構工程海南省優質工程“綠島杯”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多專業協同深化

異型曲面幕墻對于先置埋件位置準確控制要求高,確保外檐曲面弧狀造型平滑、通順是本項目施工的重點和難點。

醫院項目專業性強,涉及的專業多,交叉作業面廣,各專業協調組織成本高。各專業間界面劃分、協同配合、合理組織協調各參建方是確保工程順利建造的關鍵因素。

項目總工期806日歷天,里程碑節點管控嚴格。項目建立專業管理團隊,充分應用BIM協同管理,嚴格把控進度風險,保證計劃工期的落實,確保項目如期竣工。0102030405060708企業介紹項目概況企業及項目簡介01EIR項目特點及重難點分析ExchangeInformationRequirements需求信息BIMorganizationsystemestablishesanefficientcooperationstructureBIM組織體系

管理理念/組織體系/保障機制/BIM應用策劃02BIM組織體系

“C+3+PDCA”——基于BIM應用體系,提出以BIM為核心的項目管理理念:以設計與施工的BIM協作為內核,以PDCA作為管控模式,將線性的封閉發展模式轉變為循環的開放發展模式,實現基于BIM技術的全專業深化、全過程管控、全人員覆蓋的產業系統。全專業深化

運用BIM技術對工程結構、鋼筋、鋼結構、疊合板、隔墻板、幕墻等全專業進行深化設計;全過程管控集成BIM5D數字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招采平臺、NC管理平臺等項目管理系統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數字化信息管控覆蓋;全人員覆蓋

制定針對于公司、項目管理人員及BIM專員等不同人群的培訓管理方案,培養全員BIM應用的意識和能力;提升項目管理效益。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理)

“PDCA循環管控”是以BIM策劃為主導,以項目管理為主體,集團部門輔助管控的管理模式。通過不斷的檢查改進,確保BIM技術發揮成效。PDCA-循環管控對于設計階段的BIM模型,建立統一的應用標準,確保設計階段到施工階段模型傳遞質量。搭建實時協作平臺,提高溝通效率,提升圖紙設計質量。C-設計與施工BIM協作

Cooperation(設計與施工BIM協同)3

(全專業、全過程、全人員)++管理理念組織體系保障機制BIM應用策劃02BIM實施PDCABIM中心BIM中心信息化組華南事業部信息化策劃員信息化軟件員信息化硬件員BIM技術組BIM策劃專員BIM應用專員BIM建模專員BIM實施組BIM策劃專員BIM應用專員BIM建模專員項目部項目BIM專員BIM主管建設總部天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BIM應用人員架構管理理念組織架構保障機制BIM應用策劃

BIM中心致力于構建基于BIM技術的智慧建造體系,以數字賦能建造,以智慧賦能項目。

建設總部BIM中心配置BIM工程師30人,同時各事業部設置分中心,項目部設置BIM專員崗位,具備實操能力的人員近60余人,持證率在85%以上。02BIM組織體系管理理念組織架構保障機制BIM應用策劃安全質量進度成本技術項目部工程技術部安全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計劃經營部施工員采購員民管員收料員質量員測量員資料員實驗員安全員預算員BIM專員華南事業部BIM中心質安部安裝部工程部經營部BIM應用管理架構

圍繞技術、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等管理環節,建立基于BIM技術的協同職能部門管控與項目管理實施的BIM應用管理架構,確保BIM技術與項目管理的有效融合,促進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02BIM組織體系P-D-C-AP-D-C-A管理理念組織體系保障機制BIM應用策劃02

通用數據環境(CDE-CommonDateEnvironment)-軟件協同BIM組織體系Revit2018模型搭建鋼筋云翻樣鋼筋模型搭建TEKLA鋼結構搭建Navisworks模型瀏覽Magicad支吊架計算CAD20203DSmax施工模擬動畫GlodonBIM5D模板腳手架軟件斑馬進度計劃Fuzor2018建模大師LUMION圖紙處理、查看配模深化、腳手架布置輔助建模插件漫游動畫、效果圖渲染模型瀏覽展示進度計劃動態管理質量、進度及成本管理MIDASGEN有限元分析軟件配置私有服務器助力工作協同化桌面管理后臺遠程登錄服務器架構拓撲圖管理理念組織體系BIM應用策劃02保障機制

通用數據環境(CDE-CommonDateEnvironment)-硬件配載BIM組織體系數據集中存儲、備份授權用戶訪問特定的桌面和池合理分配桌面資源配置支持單點登錄、遠程登錄隨時提取查看模型、資料文件并發桌面、統一維護信息互通、數據唯一、實時共享序號硬件名稱參數1移動工作站處理器:IntelCorei7-4910MQ@2.90GHz四核

、內存:32G、顯卡:NvidiaQuadro2GB2臺式工作站處理器:IntelXeonE5-1650v2@3.50GHz六核、內存:32G、

顯卡:ATI1GB3服務器30License、處理器:2顆XeonE5-2667v33.2G8核、內存:256GBDDR42133MHz、顯卡:2塊NvidiaGRIDK28GB(R2L)GPU卡4VR設備VIVE-VR-H5無人機悟Inspire163D打印機Z300

為充分發揮BIM技術在工程管理體系下的應用效益,集團建立并不斷完善人員培養體系、標準和管理制度;基于BIM的管理體系和全員應用意識,集中資源、統籌謀劃,有效保障BIM技術的順利實施。BIM技術宣貫人員培訓交流與學習項目溝通培養體系管理規定管理制度體系管理理念組織體系BIM應用策劃2016.52017.52017.112018.112019.62019.8模型建模與交付標準建筑信息模型管理規定鋼筋精細化管理規定智慧工地管理規定中心臺賬管理規定BIM積分考核管理規定BIMBIM成果分類編碼標準BIM應用綜合考評管理規定BIM智慧工地技術手冊智慧工地應用指南設計應用標準應用指南2019.112021.4BIM2017.32017.102019.32015.12天津市2020.10正向設計手冊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標準2022.202保障機制

管理保障體系表格BIM組織體系

技術保障體系管理理念組織體系BIM應用策劃02保障機制BIM組織體系企業項目樣板項目瀏覽器定制參數數據化定制圖紙出圖定制編制企業模型建模與交付標準參編天津市設計標準、應用指南BIMapplicationsystemenablesdigitalprojectmanagementBIM應用體系03

以實現智慧生態的建設為應用目標,編制BIM應用實施方案,制定總體技術路線與信息交互模式。03BIM應用策劃總策劃實施策劃1、組織架構2、BIM策劃說明3、階段建模深度4、模型拆分規則6、樣板文件管理7、模型出圖標準8、信息錄入范圍9、文件存儲管理5、構件命名及顏色規則1、專項應用點確定2、BIM深化標準6、實施進度計劃7、過程管理控制措施8、模型與信息交付標準

BIM應用實施策劃(BEP-BIMExecutionPlan)4、信息錄入標準5、平臺應用管理規定3、應用實施控制要點BIM總體實施流程

前期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項目歸檔業主BIM中心設計施工階段參建方BIM可行性分析

BIM應用目標

編制設計階段BIM應用方案

創建設計階段BIM模型接受問題報告創建施工圖校核圖紙并優化接收施工圖并更新模型編制施工BIM實施方案圖紙變更成果會審各專業模型深化成果施工深化模型是否竣工模型及成果整理交付歸檔項目建設目標與部署執行整理問題報告及優化建議模型維護03BIM應用策劃

BIM應用總體技術路線圖紙校核03

排水出戶標高-1.5米,樓板標高-1.2米,板厚0.4米,預留套管與頂板重合。根據室外管網標高,將排水管道套管標高下降至板底200mm處,避免管道與樓板碰撞。樓梯間梯柱與門位置優化1#車庫坡道口處梁底距離坡道板過小,影響正常使用功能,通過三維空間設計,建議將此處兩根梁進行上翻處理,使梁底與板底平齊。坡道口梁做法優化屋頂女兒墻位置優化優化前優化后優化前優化后機電預留洞口優化

地下室消防水池內吸水坑、消防出戶管道與承臺碰撞,通過協同優化,將吸水坑與消防管道向下移動1600mm避免碰撞。

醫技樓R/25軸機房層屋頂與排風井女兒墻間距較近,施工不方便,且需做大單獨雨水管,所以建議將此部位整體連接。優化后優化前優化后優化前

通過BIM模型搭建,校核施工圖紙,提前解決施工問題,

截止目前共出變更圖紙7套,其中包括施工圖4版,精裝圖3版,先后累計共出問題報告246條,其中包括土建問題184條,機電62條。BIM應用策劃03總平面優化部署機電工程基礎與主體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場地布置內部漫游項目全景運用BIM技術對場地進行布置,并通過全景漫游進行體驗,進一步分析優化,保證場地布置的科學性、合理性,確保施工安全有序。場布設置要點:①環形道路寬度4.5m;2個出入口;消防通道凈寬大于4m;②分析危險源,臨邊防護欄桿設置;③原材堆放、鋼筋加工、鋼筋成品堆放設置,減少二次搬運;④配電箱設置位置,減少臨時用電電纜長度;BIM應用體系

本項目工程地基為砂質土體層,臨河靠海(臨近萬泉河最近距離約75米),富水量大,地下水位標高為0.79~1.59m(相對標高-6.41~-7.21m),基坑降水設計方案采用基坑周邊拉森鋼板樁阻水維護1道+φ500大孔徑超深管井降水結構,通過2道措施達到降水目的。利用BIM技術進行可視化模擬,輔助施工。

由于地下車庫距離現有建筑較近,為拆除鋼板樁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通過在三維模型中的策劃,制定鋼板樁施工方案。方案定制采用振動錘與起重機共同拔除鋼板樁

拔樁時,先用振動錘將鎖口振活以減小與土的粘結,然后邊振邊拔。較難拔的樁,可選用柴油錘先振打,然后再與振動錘交替進行振打和振拔。超級醫院(現有建筑)A地塊B地塊03總平面優化部署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基礎與主體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03場地降水方案:1.縮小井點布置間距,加快降水周期:

通過計算分析,當布置井點管間距為1m時,得出Q涌=364m3/d,井點管數為80根,Q出=420m3/d,則改變井點布置間距可達到縮短時間需求。2.調節流量控制:

由于傳統輕型井點管體為單一單向的排水方式,且整體降水管件全部預埋基礎底部,因此增加控壓閥體,控制管中水量回流倒灌、阻隔地下水因潮汐而上涌。3.點位的布置:

對各超深部位電梯基坑進行井點布置,并將終端水泵前移至降水臨邊部位,減少降水點與泵體中間部件管件體量。綜上所述:

通過三維可視化模型搭建,研制具有控壓閥體的輕型井點降水系統。

由于降雨頻繁,且受潮汐影響,基坑水位短時間內上升較快,原設計基坑降水設計方案局部超深部位無法滿足基坑降水要求及工期要求(Q出<Q涌)。因此,通過BIM技術并結合輕型井點降水系統,對局部超深部位降水進行方案策劃。方案定制具有控壓閥體的輕型井點降水系統現場實施圖剖面圖示意圖點位布置圖總平面優化部署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基礎與主體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

本項目所有臨時道路均設為八米寬雙車道,為保證施工現場各工序有序進行,合理制定地下車庫土方開挖方案。為提高施工效率,將車庫分為A、B、C、D四個區塊,由邊緣向中心進行開挖,并且在地下施工階段采用后澆帶法按ACBD區塊的順序交錯進行施工。土方開挖方案

為滿足施工需求,現場布置三臺7020平頭塔吊,實現百分百覆蓋。極大程度提高塔吊運送效率,并加裝塔吊防碰撞設備,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塔吊噴淋聯動裝置有效控制現場揚塵。方案定制塔吊部署方案03總平面優化部署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基礎與主體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按設計要求,樁身進入第4層中砂層的深度不得小于10米。采用傳統方式統計樁長精確度較低,因此,通過地質勘探資料,地勘波動情況,建立地質模型,結合樁基模型,精確統計樁底伸入中砂層10米的底標高,從而確認樁身長度,便于工程量的控制,合理組織施工。三維地質還原統計樁身長度地形與模型結合中砂層表面中砂層內10m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粗砂中砂樁身剖面

地下車庫樁身底標高樁身頂標高地下水位線-3.71m樁進入中砂層內10m中砂層表面樁身長度統計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磚胎膜深化03

采用預制水泥板代替傳統基礎磚胎膜,作為承臺側模使用,無需進行砌筑和抹灰,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時使用預制板胎膜可節約較大人力成本,若傳統磚胎膜需要15人或以上的連續砌筑,板材胎膜則只需要約5個工人連續安裝即可,比傳統磚胎膜可以節約一半左右的工期。

本項目承臺側??偯娣e為5457.56㎡,采用預制板胎膜可節約成本約38萬元。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價用量金額(元)說明傳統磚胎膜頁巖多孔磚240*190*90mm1.29元/塊52塊67.08240厚磚胎膜水泥砂漿M5.0512元/m30.06m330.72包括抹灰等人工工日300元/工日0.22工日66材料吊運+砌筑+抹灰小計:163.8元/㎡(240厚磚胎膜)預制水泥板胎膜預制板90*600*2800mm65元/㎡1㎡65包括粘結劑等木方墊塊廢舊方木3.6元/m0.3m1.08人工工日300元/工日0.09工日27.7材料吊運+木工安裝小計:93.78元/㎡綜合節約成本節約約70元/㎡現場實景圖模型對比、工程量統計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三維模型圖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基礎板防水防水施工質量管控措施1、現場作業人員不得穿戴尖銳或鐵質鞋子,且基礎施工時穿戴鞋套,以免防水層破損;2、現場材料吊運時,采用吊裝帶以免破壞防水層,并安排專人項目管理人員現場協調,避免防水層破壞;3、鋼筋綁扎扎絲尾全部朝向構件內側,集水坑、電梯井等墊塊采用高強度混凝土墊塊,以免破壞防水保護層。優化防水材料:原圖紙設計防水材料為4mm高分子粘接型防水卷材,從防水質量角度出發,通過市場調研后,與設計、監理、建設單位溝通,原防水卷材變更為1.5mmCPS-CL預鋪反粘型防水卷材。

本項目基礎底板墊層底標高-7.2米,東側距萬泉河距離約50米,地下水位較高,地下室建成后長期處于富水環境中,因此地下防水質量至關重要。通過制作施工工藝視頻,為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可視化交底,完善每一道工序,保證施工質量。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模板、腳手架深化

利用BIM模板腳手架軟件,對模架的精細化建模及搭設方案進行分析驗算,得出較為科學合理的模架施工方案,最后導出計算書,并統計模架工程量,為項目施工提供技術支持。按照規范要求設置腳手架及模板模型,指導現場施工,同時快速提取周轉材料及各構件加工料表,用于三維技術交底。根據施工進度合理調整進場材料的時間和數量以及周轉批次,做到精確把控.一次澆筑二次澆筑腳手架布置模型模板深化模型模板安全計算書模板及腳手架材料量統計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梁柱節點深化

醫技樓及住院樓多處位置梁柱節點鋼筋排布密集,交錯復雜,存在多處碰撞。通過精確建立梁柱節點模型,以梁筋定位為準,模擬柱筋排布位置。通過對柱筋的深化排布,解決碰撞問題,為施工現場提供便利。梁柱節點模型梁柱節點現場圖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預制裝配式深化

本次裝配式建筑總實施面積達35000㎡,裝配構件為預制疊合樓板、預制外圍護墻板(ALC板)、預制輕質空心混凝土條板,采用BIM技術協調管理預制裝配式施工,協同各專業生產,以此滿足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的需求。疊合板與隔墻板整體排布模型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疊合板排布深化

通過對疊合板模型深化排布,逐一編號。為避免后期二次開孔,結合各專業系統統一定位預留孔洞,協同加工廠標準化生產,并采用二維碼進行信息跟蹤。

本項目共計導出疊合板生產加工圖約5000余張。疊合板整體深化排布編碼、預留孔洞生產加工圖現場實際圖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二維碼管理流程

采用二維碼管理能夠實現疊合板自生產、驗收、吊裝的全過程信息化管控。同時,通過二維碼后臺信息查詢能夠及時了解疊合板的進場及吊裝情況。

進場驗收和吊裝校核功能權限設置:只允許管理人員進行填寫并查看動態檔案,確保信息錄入的真實性、可靠性。構建深化出圖生產加工附二維碼二維碼信息錄入進場掃碼驗收安裝定位校核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二次結構深化-隔墻板預排布內隔墻連接節點外隔墻連接節點連接節點細部做法

依據《內隔墻-輕質條板10J113-1》圖集,進行內隔墻板的預排布,確定排布方式、搭接長度、連接做法等施工方法,共計提出深化意見157條。選用預制隔墻板規格為600*3000的作為標準板,墻高采用標準板與切割板兩塊拼接,相鄰隔墻板拼接應錯縫400mm。門窗洞口上方隔墻板采用標準板橫放,兩端各伸出120mm;水平墻長超過6米需加構造柱,尺寸與墻同寬;當使用標準板排布后墻長剩余小于200mm時,采用構造柱代替。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

結合現場情況與現場技術負責人、業主和分包單位反饋的意見,最終確定隔墻板深化排布方案。二次結構深化-隔墻板深化選用預制隔墻板規格為600*3000和600*2700,墻高采用標準板與切割板兩塊拼接,相鄰隔墻板拼接應錯分縫300mm。門窗洞口兩側立板與門同高,上方隔墻板采用橫板滿搭于立板上方,避免多次對立板進行邊角的切割,在橫板上繼續采用立板排布,方便施工;完成排版,經現場審核無誤后,導出施工圖共計365張,其中平面圖20張,剖面節點詳圖345張。隔墻板參數化構件局部排布圖導出施工圖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二次結構深化-隔墻板深化立板遇結構梁時,梁位置盡量處于一塊板的邊緣,或處于兩塊板的中間,方便墻板切割,同時避免有窄條出現;對于門窗洞口部位,橫板上邊緣距離頂板底或梁底的距離小于1.2米時,依舊采用橫板排布;門窗洞口兩側立板與門同高,上方隔墻板采用橫板滿搭于立板上方,避免多次對立板進行邊角的切割,在橫板上繼續采用立板排布;深化前深化后深化前深化后深化前深化后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二次結構深化-預留洞

整合土建與機電模型,分析各防火分區管線繁多、密集區域位置,結合管線排布方案優化局部隔墻板用定制預留洞的水泥預制板替換。并依據此深化點適用范圍廣,操作簡單方便,易于推廣的特點,申報“一種預制式管廊防火封堵隔板”專利。軸網7/N軸空間定位CT室外走廊軸網12/N軸空間定位B超區走廊水泥預制板水泥預制板03BIM融合施工應用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鋼結構深化

本項目醫技樓二、三層及連廊均為鋼結構,搭接節點較多,二維圖紙很難直觀表達,因此我們選擇部分復雜節點,利用三維進行全方位展示,并將各專業模型整合,向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可視化交底,從而更好的把控現場施工質量。細部節點GL2與GL2剛接連接節點GL1與GL2鉸接連接節點GL1與牛腿搭接節點GL2與預埋構件連接節點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連廊鋼結構安裝定位03

本項目各單體間均采用鋼結構兩廊相連,點位放線精確度要求高,為確保鋼結構連廊的精準吊裝定位,通過模型核準點位數據,避免誤差影響后期吊裝。鋼連廊①鋼連廊②鋼連廊③鋼連廊④吊裝完成圖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吊裝過程圖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排版深化03

住院樓、醫技樓及倒班宿舍樓屋面均為防滑地磚(150mm*150mm)鋪設,由于屋面設備機房、風道口、設備基礎、排水溝等繁多,屋面形狀不規則,因此提前對屋面進行分隔縫劃分及排版,同時結合機電專業進行協同優化,確定地漏及設備基礎等位置,確保屋面整潔美觀,一次成優,提升施工效率。排水溝形狀優化

原設計給出的屋面排水溝為蝶形排水溝,其側壁為雙向坡,鋪設防滑地磚后完成面不平整,且施工難度大,經與設計溝通后,將其改為矩形排水溝,使側壁磚縫與平面進行通縫,提升感官效果。蝶形排水溝(優化前)矩形排水溝(優化后)醫技樓屋面排版模型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排版深化03排水溝定位

初步確定屋面排版分格縫及排水溝位置后,結合主體結構梁柱位置,進行排水溝路由精確定位,避免地漏排水立管與結構主體碰撞的問題,從而確定管道排布方案及預留孔洞定位。住院樓屋面排版模型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局部節點模型出具施工圖紙:

共計出圖12張,其中A區平面圖7張,B區平面5張。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03A地塊管線綜合模型本項目A、B地塊機電總深化面積8.3萬平米,大型設備機房11個。其中地庫及醫技樓專項管線眾多,除常規機電管線外還有大量醫用專項系統,管線密集,排布空間狹小,管線最多達8層,裝飾層節點多、吊頂標高要求高,同時為實現智慧化醫院,模型精度及管綜難度較高、施工協調難度大。利用BIM模型進行管線綜合排布優化,出具BIM施工圖,使各管道協調一致、錯落有序,有效節約工期避免返工,提高整體施工質量。制冷機房醫技樓手術室走廊消防水泵房地庫行車道凈化機房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凈高分析03住院樓一層凈高分析醫技樓一層凈高分析地下室凈高分析

在精裝圖紙確定前,對A地塊所有需要精裝吊頂區域進行綜合管線排布深化,各走廊及功能區進行凈高分析,生成凈高分析圖,將排布結果與甲方、精裝設計方進行交底,協同各設計單位完成精裝設計出圖。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底凈空僅為1.8米03管綜深化后管綜深化前以醫技樓四層凈化空調機房外側走廊為例,四層層高4.2米,最大梁高0.75米,走廊寬度2.1米且此區域存在降板,降板高度0.2米,梁下凈空僅為3.4米,同時此區域的精裝吊頂高度要求為2.75米。對此區域進行初步排布后管底凈空僅為1.95米,經過與甲方及設計溝通,對管綜排布進行深化,將排煙風管及排風風管移至房間內部,同時改變風管截面尺寸以及支管路由,優化后走廊管底標高2.9米,滿足精裝吊頂要求,通過BIM技術精確建模、確定管線安裝位置及標高,在滿足精裝吊頂要求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管底凈空僅為1.95米管底凈空為2.9米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管綜深化-凈高分析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支吊架受力分析03

本項目管道繁多,支吊架的受力情況分析尤為重要。運用BIM技術并參考設計規范,對地庫及地上主體管線綜合支吊架的選型與布置進行方案設計,基于規范及荷載分析的情況,確保支吊架布置方案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醫技樓一層走廊支吊架布置醫技樓一層走廊綜合支吊架受力分析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支吊架布置03地庫支吊架安裝醫技樓一層支吊架安裝綜合支吊架BIM圖紙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本項目采用綜合支吊架施工,將排布整齊有序的綜合支吊架取代傳統支吊架形式,減少了支吊架的數量,且使管線走線更清晰、明朗,同時對綜合支吊架深化實行“一架一圖”形式,在模型上精準定位綜合支吊架位置及形式,同時對不同形式的綜合支架進行受力分析,對每一個綜合支架剖面進行管線的定位,管線信息、支架定位、支架型號的標注,確保支架加工和安裝精度的準確性。本項目共計出支吊架剖面1249個。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

由于傳統鋼結構管道支架的掛點形式,僅適用于鋼結構內管道荷載小且路由簡單的情況,本項目醫技樓綜合大廳懸挑區域設備眾多,為確保鋼結構的穩定性,避免二次焊接,為此經研究分析,增加鋼結構支吊架掛點的受力面積,提升承載能力,研發兩種鋼結構下掛槽型鋼管道支架掛點的在審發明專利。專利說明:

鋼結構下掛槽型鋼管道支架掛點(一):當鋼結構主梁外邊緣帶有翼緣時,需要檁條相應位置生產中預留Φ16的孔洞,再懸掛定制的槽型配件(槽型鋼板)上,由高強螺栓穿對應的孔洞進行固定。電氣橋架掛檁條連接示意圖1現場成品圖管綜深化-支吊架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專利說明:

鋼結構下掛槽型鋼管道支架掛點(二):鋼結構主梁邊緣無翼緣時,只需將定制的槽型配件(槽型鋼板)與角鋼焊接,再安裝時通過螺栓使角鋼相對固定即可(注:也可通過電焊加固方式進行固定)。本專利在不破壞鋼結構屋面檁條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極大的承載較重的懸掛設備和管道,安裝操作便捷且施工質量更加容易保證。壓制槽鋼構件與檁條連接示意圖現場成品圖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豎向排布水管井三維電井三維水井排布電井剖面電井平面水管井剖面水管井平面電井排布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

利用BIM技術三維可視化的特點,考慮水表、閥門安裝位置和管道保溫厚度等因素,對A地塊所有管井進行管綜排布,同時對A地塊電井的豎向橋架、配電箱以及母線位置進行排布,確定配偶電箱安裝高度及位置,并出具最優方案供現場施工,大大提升了安裝進度,節省施工工期,節約成本。共計出管井及電井圖13張。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結構預留孔洞03根據碰撞檢查結果,調整優化管線排布,在模型中可直觀和準確的定位管線的安裝位置,對結構預留洞進行復核。本項目地下室共出預留洞平面圖2張,預留洞剖面圖24張,套管共計221個。結構預留洞剖面標注圖結構預留洞平面標注圖結構預留洞三維圖預留洞現場施工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管綜深化-設備用房03機房深化方面,在主體結構施工前利用BIM技術對本項目11個機房設備進行定位,同時對集水坑、排水溝、閥門儀表安裝間距進行優化調整,在滿足檢修空間、安裝空間和施工驗收規范要求的同時,通過機房漫游動畫,沉浸式體驗機房優化效果,確定最終方案,提升機房整體觀感效果。深化后剖面深化前剖面機房漫游深化后三維模型150mm消防水泵房B地塊制冷機房高低壓配電室空調凈化機房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BIM機電出圖03本項目基于BIM模型,輔助現場管線安裝以及管綜深化工作,機電工程涵蓋暖通、給排水、電氣、消防、凈化工程、醫療氣體、氣動物流等專業。管綜深化完成后,對模型進行精細化出圖,應用到現場施工。

本項目A地塊共計出平面圖及剖面圖183張。醫技樓管井出圖地庫剖面出圖住院樓平面圖出圖管綜優化交底出圖文件記錄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鋼結構工程屋面工程幕墻預埋件深化

通過在模型中放置幕墻預制埋件和幕墻豎框,發現41處問題,如埋件與結構主體碰撞,埋件位置標高不正確,預埋件節點剖面圖與結構外檐詳圖不一致,幕墻豎框與埋件錯位等問題。經與設計溝通,在三維空間進行埋件位置的調整,并直接導出圖紙,規避二維平面設計缺陷。埋件優化前埋件優化后Revit出圖

梁下及板下預埋件與結構梁碰撞。

梁下預埋件與幕墻豎框錯位。

預埋件布置標高有誤導致懸空

解決梁板下方預埋件與結構碰撞問題

調整預埋件位置使其與幕墻豎框兩端對應

通過模型中外檐造型,確定預埋件位置標高

在模型中精確定位,優化各類預埋件問題后,導出醫技樓預住院樓各層平面圖共計8張、剖面節點詳圖共計96張。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

深化幕墻外飾面鋁板,進一步調整預埋件的位置,并在三維中直觀預覽幕墻設計效果,調整錯縫及分格不均等問題,確保幕墻工程一次成優。幕墻深化-外飾面鋁板深化1#:調整分格產生的小角與下方鋁板合并為一塊;2#:調整為鋁板上檐起弧位置,處于鋁板中間,后調整其位置到鋁板分縫處。圓弧形轉角位置兩側的鋁板大小不一致,調整整體圓弧處鋁板大小,使其兩端對稱,分格均勻。多處鋁板分縫與幕墻豎框錯位,調整下部幕墻豎框位置,使其上下通縫。對于鋁板存在高差的位置無明確銜接做法,通過模型補充并優化封邊節點做法。2#1#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裝飾裝修排版深化-普裝區域03

利用BIM技術三維可視化特點,對樓梯間內飾面磚進行排版,使休息平臺與梯段踏步磚縫居中或通縫,從而確定瓷磚規格,確保完工后的美觀,同時避免材料浪費,提高施工效率。

對室內普裝區域地磚、墻磚、吊頂、燈具設備等進行標準化排版,三維對縫,直觀感受成型效果。并出具施工平面圖21張,立面圖65張。樓梯排版三維導出施工平面圖共計27張衛生間排版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高低壓配電室排版裝飾裝修方案深化-精裝區域03

根據精裝圖紙,對裝飾裝修部位進行模型搭建,直觀展示每個房間排版效果,針對不符合設計意圖及裝修效果欠佳的區域,進行深化調整選定方案,針對復雜的室內環境進行效果圖的渲染,提前規避設計缺陷,提高施工效率,節省工期。醫技樓醫療主街住院樓病房走廊醫技樓綜合大廳室內渲染圖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醫療專項房間深化03MRI室標準手術室急診診室標準病房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BIM+VR/AR應用VR平臺,用戶可以輕松的進入到VR場景當中,移動到模型的任意位置,可以查看任意構件屬性,有效提高溝通效率。運用AR管理平臺,添加標準樣板模型及資料信息,通過信息識別,實現現實與模型的實時交互。

BIM+VR/AR技術深化設計、方案展示、施工流程模擬等多方面的沉浸式應用,改變溝通方式。AR交底VR體驗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3D打印

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堅守科技創新的理念,積極探索。3D打印技術制作構件實體模型,對于體現其構造并進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360度全視角觀察,可以輔助技術人員更為直觀的理解方案內容,另外在測試樣品制作中也為工廠構件加工提供參考依據。分段式組合地漏消防水泵構件可調自由端支撐核心構件3D打印機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無人機遠程實時監控

遠程監控/三維實景模型重建/進度記錄。利用無人機采集各階段施工現場影像資料,對工程進度進行記錄。利用無人機實時直播功能,遠程傳輸工程形象進度,便于集團掌握工程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管理措施,提高決策效率。03總平面優化部署基礎與主體工程裝飾裝修工程BIM+應用BIM應用體系機電工程屋面工程鋼結構工程Intelligentconstructionsystemtobuildthewholeprocessinformationecology智慧建造體系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智慧醫院運維平臺04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本項目通過OA平臺,集成整合i8系統、財務平臺的項目建設過程數據信息與招標采購平臺的各類合同信息,將業務審批流進行流程化設置。通過移動化辦公的便利性使流程快速響應,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i8平臺招標采購平臺財務平臺OA系統04智慧建造體系智慧醫院運維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將模型上傳至BIM平臺進行輕量化處理,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能夠通過電腦端、網頁端和移動端進行模型應用和協同工作,最大化方便項目全人員的BIM應用需求。基于數字平臺的輕量化模型數據應用電腦端瀏覽器端移動端04智慧建造體系智慧醫院運維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基于數字平臺的技術管理-數據協同項目根據建設需求,采用數字項目管理平臺,通過技術、進度、成本、生產、質量、安全等管理模塊應用,將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和協作方式集成在BIM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提升項目效益。

項目建設過程中,管理平臺共流轉處理各種圖紙問題246條、變更40余處、各階段施工方案123份、上傳樣板模型和節點模型85個、相關文檔材料86份。

變更文件管理

方案清單管理

施工日志管理

可視化交底

圖紙管理臺賬管理04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建造體系智慧醫院運維平臺

依據《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實施手冊》的場地布置要求,從工程項目管理實踐出發,遵循“以統一標準為基礎、以工程實踐為主導”的指導思想,實現場地布置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04智慧建造體系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基于數字平臺的技術管理-電子樣板集智慧醫院運維平臺

利用BIM技術其三維、直觀的特點,制作質量、施工標準實施手冊電子樣板,實現數字化、虛擬化,結合現場工程實體樣板進行展示。明確構造做法及施工要求,提高交底效率,同時作為施工質量校核驗收的標準進行質量管控,保證施工質量及成型效果,最終實現PDCA管控模式的閉環。構造柱樣板馬鐙筋樣板U形扣固定板底鋼筋屋面防水保溫樣板現澆梯段樣板04智慧建造體系基于數字平臺的技術管理-電子樣板集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醫院運維平臺施工工藝二維碼輔助項目施工查看企業質量便利性操作簡單天一建設施工工藝視頻庫利用三維模擬技術創建企業工藝標準庫,使施工人員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掌握施工要點、技術要求。搭建企業標準工藝庫,利用VMware云平臺,方便管理人員隨時隨地調取,輔助現場施工。一般立墻抹灰施工工藝衛生間防水涂膜施工工藝屋面防水施工工藝04智慧建造體系基于數字平臺的技術管理-企業工藝標準庫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醫院運維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施工模擬、進度對比、平臺監管、例會分析等方式對工期進度進行全面把控,有效分析實際與計劃偏差原因,為現場及時調配工程資源、進度計劃校核提供依據。通過BIM平臺進行工期管控,最終施工任務順利完成,確保項目如期交付使用。進度計劃編制監理例會平臺任務派發施工進度模擬現場進度航拍記錄進度對比分析進度周報計劃調整及管理優化信息化管理平臺04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建造體系基于數字平臺的進度管理智慧醫院運維平臺施工總進度計劃進行模擬

在項目開工前期逐步細化施工進度計劃,結合BIM技術模擬施工方案,校核計劃工期的合理性,通過動態進度管理,優化資源配備,降低進度風險。動態進度管理04智慧建造體系基于數字平臺的進度管理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醫院運維平臺

利用BIM模型快速提取混凝土、疊合板、隔墻板及砌體等主材工程量,對比施工圖算量、BIM模型工程量、工程實際用量,形成主材用量對比記錄表,統計數據、分析原因,把控成本,通過精細化管理手段提升項目效益。分區提取混凝土工程量精細化管控機制精準把控降本增效隔墻板規格統計表混凝土工程量對比03BIM融合施工應用基于數字平臺的成本管理平臺整合數據分析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醫院運維平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04數字項目管理平臺智慧建造體系基于數字平臺的質安管理

基于數字平臺進行質量安全的協同管理,快速記錄和查看日常工作中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極大地促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