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平涼市重點中學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二)-高考歷史試題仿真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872年,在上海創辦了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中文報紙是A.《申報》 B.《時務報》 C.《蘇報》 D.《民報》2.1921年3月頒布《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法令,規定農民交納糧食稅后,剩余的糧食等農產品可以到市場交換物品。1922年《土地法令大綱》允許農民自由使用土地。蘇聯這一調整A.促進了蘇維埃的成立 B.有利于向社會主義過渡C.推動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臨時政府的基礎3.原國民政府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在回憶錄中寫道:民國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窯洞里的、朱德,最讓人佩服之處,是他們的政治遠見,他們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打一場合適的仗,依我看,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斑@一仗”A.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B.推動了抗戰進入相持階段C.取得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D.粉碎了日軍速亡中國的企圖4.下列三幅圖分別表示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它們所揭示的共同問題是A.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爭奪B.法西斯勢力的猖獗C.大國之間結盟威脅和平D.冷戰局面的形成5.商業廣告是促銷的重要手段。據史料記載: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廣告起始于鴉片戰爭后,民國初年得到顯著的發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現。材料中廣告業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困難,物資匱乏B.企業熱衷產品直銷C.三大改造,政府取締D.國家實行計劃經濟6.有學者指出,蘇聯的現代化不可能是一個自然的社會演變過程,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國和適應世界環境。該學者意在強調A.蘇聯與其他國家的工業化路徑不同B.蘇聯的現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選擇C.蘇聯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極大成就D.蘇聯當時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7.1952年6月,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鍛煉身體”的口號成為這一時期的熱詞。這反映出A.人們建設新中國的美好愿望 B.工業化建設對身體素質要求高C.鍛煉身體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D.雙百方針得到了全面貫徹執行8.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這兩人一樣富足,一個擁有大量白銀和黃金,盛產麥子的田地及騾馬,另一個只擁有這樣一些東西:健壯的胃口,腰背和腿腳,這些才是世人的財富。盡管有比這些更多的錢財也帶不進冥土,沒有任何贖金能讓人逃避死亡和重病,逃過那越來越近的老年之苦。”據此可知,梭倫A.反對奴隸制度 B.具有人文精神 C.抨擊貧富差別 D.主張權利平等9.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甚至連紂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許繼續管理殷商遺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區。這表明西周初期A.對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構成分封制的主要內容B.統治者對于前朝殘余勢力的威脅缺乏充分認識C.分封制中包含著對舊有地方勢力的變相承認D.實行分封制有效地擴大了中央政府的統治區域10.為了醫治滯脹和刺激經濟復蘇,里根政府實行大規模減稅,其中個人所得稅從原來的最低11%、最高50%的14檔累進稅率改成15%、25%、28%三檔。這體現了里根政府A.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徹底解決了美國社會矛盾C.旨在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 D.經濟思想進行了重大調整11.下圖所示的陰影部分是古代的哪一帝國?A.羅馬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奧斯曼帝國12.湯因比說:“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笨梢娮髡哒J為A.歷史本身不具有客觀性 B.歷史學家必須具有自我批評糖神C.歷史作品都帶有主觀性 D.歷史學家應該帶著偏見研究歷史13.孫中山在《中國之現狀及國民黨改組問題》中寫道:“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這里的俄國“革命”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 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C.十月革命 D.蘇聯解體14.有學者說“在樹立法國的國際威望方面,《人權宣言》所起的作用勝過了法國軍隊所打的一切勝仗?!痹撚^點強調《人權宣言》A.克服了英國《權利法案》的局限性B.超越了美國《獨立宣言》C.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D.極大地推動了民主思想的傳播15.認真閱讀上海外白渡橋通行交通工具變化表(引自《上海研究資料》)年份

人力車

馬車

轎子

自行車

摩托車

汽車

公共汽車

有軌電車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數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數字則是2天平均所得該表不能反映近代上海()A.汽車制造業有所發展 B.交通工具的種類增加C.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D.公共交通有一定的發展16.1946年1月,《申報》登載了一則律師陳慶豐代表余桂林、錢毓娥聲明協議離婚的啟事:“我倆結婚已逾五載,以雙方意志不恰,難偕白首,兩方愿協議離婚。以后男婚女嫁,各聽自由,互不干涉,除已立據各執外,再委登報聲明等語?!睋丝芍?,這時的上海A.傳統婚姻觀念已經消除 B.政府保護個人民主權利C.男女社會地位實現平等 D.民眾自由法治意識增強17.讀表——賈國雄《論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對表中信息的合理解釋是A.國家優先發展農業經濟 B.計劃經濟更加注重效率C.政府抑制工業過快增長 D.兩階段的增長基數不同18.“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變革,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文中“議會的國王”對應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級制 B.等級君主制C.君主專制制 D.君主立憲制19.1902年,梁啟超認為“史館中數十萬之著錄,其資格可以養吾所欲,給吾所求者,殆無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梢?,他倡導的史學革命著眼于A.喚醒民族意識B.復興傳統史學C.發動群眾革命D.推進維新變法20.錢穆在《中國歷史政治得失》一書中說:“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這也是中國傳統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項表述中,最能體現錢穆這一觀點的是A.秦朝創立皇帝制度和郡縣制 B.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C.隋唐時期實行的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時期中央設置的軍機處21.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火是最圣潔的東西,最圣潔的東西應該位于宇宙的中心。這一觀點最有可能成為哪一學者的思想根源A.哥白尼 B.開普勒 C.伽利略 D.牛頓22.1368年,明太祖宣布,各處百姓外出逃避戰亂,拋下土地為他人所耕墾者,即由耕者占為己業,原主還鄉復業者,由官府于旁近荒田中如數撥給耕種。這一規定有助于A.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 B.促進自耕農經濟成長C.遏制土地兼并的蔓延 D.解決尖銳的人地矛盾23.明代中后期,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旅游普及到普通百姓。每逢佳節眾人成群結隊,就近選擇風景美妙之處盡情游覽。這反映出,明代中后期A.政府戶籍管理寬松 B.民眾個體意識增強C.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4.明代統治者認為,商賈以通有無,并采取過一些利商的措施,比如“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又說“凡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魚蔬雜果非市販,俱免稅”。這反映了明朝前期()A.放棄重農抑商政策 B.商品經濟迅速發展C.商人社會地位提高 D.政府重視民生經濟25.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根本任務是要穩步地促進相互聯系的兩個轉變。其中一個轉變是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另一個轉變則是A.由半殖民地向獨立自主的轉變 B.由專制獨裁向民主政治的轉變C.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 D.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26.下列一組圖片,說明雅典民主政治A.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維護了奴隸主的統治地位和利益C.只適合小國寡民的城邦D.促進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7.史學家認為:“古代社會,尊祖敬宗祭祀祖先是生活中的兩件大事之一,不敬祖先是極其可恥可怕的。主祭祀權牢牢地不可分割地掌握在大宗手里,大宗的地位因主祭祀權被突出了,通過宗法系統,血緣關系政治化、等級化了。”材料試圖說明的是A.等級制通過血緣政治體現 B.大小宗的地位反應等級制C.祭祀權力掌握在大宗手中 D.等級高低體現出宗法關系28.1933年3月德國國會通過了《授權法》,規定政府有權不經國會和聯邦參議院同意即可頒布法律。這項法案的實施A.為納粹黨上臺執政鋪平了道路 B.使希特勒獲得獨裁統治權力C.使《凡爾賽和約》失去約束力 D.使“魏瑪憲法”進一步完善29.《申江百詠》描述某一景色為“火樹千株照水明,終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鐵管通街市,真個銷魂不夜城。”此景最早應該出現于A.18世紀50、60年代B.19世紀40、50年代C.19世紀70、80年代D.20世紀30、40年代30.仔細觀察下圖,從中得出新航路開辟后的最準確的信息是A.世界市場開始形成B.世界歷史從此開始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完全形成D.亞歐非之間開始出現經濟聯系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上帝的腳盆”地中海宛如一個水槽鑲嵌在亞、歐、非三大洲之間,有人戲稱它為“上帝遺忘在人間的腳盆”,她浸潤過許多古老的文明。地中海的地理意義在于它將歐洲和非洲分隔開來;就文明的傳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區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礎。問題:(1)地中?!敖櫋边^哪些古老的文明?(2)造成地中海區域早期文明呈現不同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古代地中海文明在哪些方面“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礎”?32.材料1940年6月,法國崩潰后,占領歐洲大片領土的希特勒認為英國會趨向媾和,但遭到首相丘吉爾斷然拒絕。7月,希特勒要求制訂入侵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對此,德國最高統帥部毫無準備,陸軍將領們也深感憂懼。為了掌握制空權,為實施“海獅計劃”提供條件,德國發動不列顛空戰,給英國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消滅英國空軍和摧毀英國人心士氣的目標均未實現。10月,“海獅計劃”正式延期到次年春季,到了1942年1月,希特勒又命令無限期延遲。希特勒認為蘇聯是英國最想依靠的國家,應先攻下蘇聯,再解決英國。1941年6月22日,德軍大舉進攻蘇聯?!獡畹隆す亍兜诙问澜绱髴饝鹗贰返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德國“海獅計劃”事實上破產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德國“海獅計劃”事實上破產的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傳統醫學自成體系。伴隨著中華文化在東亞地區影響力的擴大,外國來華使團在回國時帶走了大量的醫學書籍和藥物,甚至延請名醫傳醫授道,效法我國建立了醫事制度。鄭和七下西洋,隨船醫生也與所經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等地的人民進行交流,用中國的醫術治病救人,并帶回一些藥材,豐富了中醫藥的內涵。中醫還隨著個體行醫、旅行、商貿等途徑對外傳播。除了中外的直接交流外,中醫藥還經由第三國外傳,惠及了更多國家的民眾,獲得了更多國家人民的認可?!幾灾旖ㄆ健缎轮袊闪⒁詠碇嗅t外傳歷史、途徑與海外發展》材料二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天津被迫開埠通商,西醫亦隨之傳入。西方教會設立醫院,招收華人學徒,興辦醫學校,發行中文報刊以及翻譯西方醫學書籍等。西醫由于自身的優勢,逐漸為國人所接受。在這種背景下,李鴻章創辦了北洋醫學堂,成為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官方西醫學校,培養了最早的一批西醫專業人才。面對西醫西藥的傳入,名醫張錫純主張把中西醫匯通思想應用于臨床,中西藥物并用,產生重大影響。經施今墨、程價三等名醫的不斷努力,天津中醫藥界交融互通中西醫,創造了中西醫結合的新醫學派,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危重病等方面結出了碩果。——摘編自謝敬《近代天津的中西醫交融》(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醫學外傳的特點,并簡析其廣泛傳播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醫傳入對中國醫學發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申報》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在上海創刊,1949年5月27日???,是近代中國發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代報紙開端的標志,故A符合題意;《時務報》1896年8月在上海創刊,《蘇報》于1896年創刊于上海,《民報》于1905年創刊于東京,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B【解析】

材料中的措施“允許農民自由使用土地”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而提高糧食產量,為蘇聯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物質基礎。B正確;1917年蘇維埃政府已經成立,時間不符,A錯誤;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十月革命已經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C錯誤;1917年十月革命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D錯誤。故選B。3、A【解析】

根據材料“民國二十九年”可知,這是1940年,涉及到的人物“國民政府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的秘書”“、朱德”,由此可以判斷這是國共合作背景下的一次戰役。根據材料“這一仗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它的軍事意義”,結合所學可知,這次戰役的百團大戰,堅定了全民族抗戰的信心,選項A正確;選項B是武漢會戰的影響,排除;臺兒莊戰役取得正面戰場最大勝利,排除C;選項D是淞滬會戰的意義,排除。解題關鍵是通過題干信息判斷出這是百團大戰,之后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即可。4、C【解析】圖片顯示兩大軍事集團對峙、軸心國和“鐵幕”說明大國之間的結盟威脅著世界和平,C正確;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5、D【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廣告業存在的目的是推廣市場宣傳,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力;1956年廣告業消失是因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基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通過行政計劃和指令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管理,市場自由競爭不復存在,排除BC,D項正確。1956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排除A。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6、B【解析】

據材料“蘇聯的現代化……,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國和適應世界環境”可知,由于當時蘇聯面臨的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這說明蘇聯的現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選擇,B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其他國家的工業化道路,A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蘇聯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極大成就”,C錯誤;據材料“蘇聯的現代化……,外部形勢決定它只能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國和適應世界環境”可知,由于當時蘇聯面臨的外部形勢,決定它的工業化道路,沒有體現其“當時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D錯誤。7、A【解析】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鍛煉身體”體現了人們建設新中國的美好愿望,故A正確;工業化建設是從1953年開始,排除B;C錯在“主旋律”,排除;D雙百方針是1956年提出的,排除。8、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梭倫認為真正的富有在于健康,而非金錢,否定金錢萬能,關注人本身,體現了人文精神,故B項正確;梭倫并不反對奴隸制度,排除A項;題干未抨擊貧富差別,排除C項;材料中未體現權利平等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B。9、C【解析】

周代分封的主要對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項;雖然周武王分封了紂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圍還設有周王室的諸侯進行監視,且題意中并沒有體現統治者對于前朝殘余勢力的威脅缺乏充分認識的內容,故排除B項;西周對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當于對這些舊有地方的變相承認,故選C項;分封制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但不是擴大了中央政府的統治區域,故排除D項。10、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里根政府進行大規模減稅,體現其改變凱恩斯主義,運用供給學派理論解決經濟滯脹問題,故D項正確;里根政府是減少對經濟的干預,排除A項;減稅并未徹底解決美國社會的矛盾,排除B項;由政府的階級屬性可知目的不是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排除C項。故選D。11、D【解析】

奧斯曼帝國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之大部分領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亞,故答案為D項;該地圖沒有包括意大利半島,不是羅馬帝國,排除A項;阿拉伯帝國主要是在阿拉伯半島,且占有的歐洲部分是西班牙,排除B項;拜占庭帝國主要是在巴爾干半島,極盛時領土還包括意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排除C項。12、C【解析】

從材料中的”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其實,這是在說,以為優秀的歷史學的作品,不可能做到完全還原歷史,它始終帶有歷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理念。故選C。13、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保俳Y合所學,中國革命指的是應該是“辛亥革命”加上6年即可得出。故C正確??键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與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詳解】14、D【解析】

試題分析:《人權宣言》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具有歷史性和世界性的意義。D正確??键c: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詳解】15、A【解析】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建國之后中國的汽車制造業才有所發展,表格顯示出交通工具的多樣化足以證明交通工具的種類的確是在增加的,汽車、摩托車的出現證明了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表格中也有公共汽車則證明了公共交通有一定的發展,所以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A??键c: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交通工具變化16、D【解析】

“意志不恰”“協議離婚”“各聽自由,互不干涉”體現了自由意識,“律師”立據各執體現了法治觀念,故選D項;材料只是提供了一個案例,無法反映傳統婚姻觀念和男女社會地位的整體狀況,排除AC兩項;材料沒有體現政府的態度,排除B項。抓住關鍵信息“協議離婚”“各聽自由,互不干涉”“律師”分析解答。17、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前三十年間工業產品產量增長倍數高于改革開放后三十年的主要原因在于,兩階段的增長基數不同,D項正確;改革開放前國家優先發展工業,A項錯誤;比起計劃經濟,改革開放后實行的市場經濟更加注重效率,B項錯誤;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并未抑制工業過快增長,C項錯誤。18、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英國實行的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故D正確。19、A【解析】

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強調的是利用史學來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意識,A項符合題意;復興傳統史學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項排除;梁啟超主張的改革,C項排除;維新變法在1898年9月21日被頑固勢力鎮壓,與材料時間不符合,D項排除。20、D【解析】

材料中“皇室的權,總是逐步升,政府的權,總是逐步降”,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上君主專制不斷加強的趨勢。清軍機處的設立,使軍政大權進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故選D;秦朝時君主專制才正式確立,郡縣制體現中央與地方,不符合題意,A錯誤;B體現了中央加強對地方的管理,不是君權趨勢加強,排除;三省六部起到加強了皇權的效果,但是皇權沒有到達頂峰,排除C。21、A【解析】

據材料“火”“宇宙的中心”結合所學知識聯系太陽系中太陽通過散發熱量使萬物生長,這對哥白尼“日心說”的形成具有定的啟迪作用。故A正確;開普勒提出行星運行規律,伽利略制造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牛頓經典力學,均與材料無關,排除BCD。22、B【解析】

明太祖這一規定旨在保證田地不拋荒,農民有地可耕,這有利于小農經濟的發展,B正確;從背景來看,當時大量農戶流亡,存在土地拋荒現象,在人少地多情況下,多采取粗放模式,而非精耕細作,A排除;這一規定實質上認可了土地兼并,排除C;根據題干可知,這一時期人口流亡,人地矛盾并不尖銳,排除D。23、B【解析】

材料“民眾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表明民眾個體意識逐漸增強。B正確;依據所學可知,明朝未放松對人民的控制,A錯誤;材料未體現出雇傭關系,C錯誤;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才逐步解體,與材料時間不符,D錯誤。故選B。24、D【解析】

減輕商稅以及對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給予免稅,反映出明朝初期政府重視民生經濟,故D正確;明朝沒有廢棄重農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商品經濟的發展狀況,排除B;明初依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并沒有提高,排除C。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凡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魚蔬雜果非市販,俱免稅”,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25、C【解析】

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在政治報告中指出全國勝利后,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C正確;A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排除;B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意義,排除;D是三大改造的意義,排除。材料中的關鍵詞是“兩個轉變”,考查的是學生對七屆二中全會內容的掌握。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在政治報告中指出全國勝利后,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26、D【解析】

雅典戲劇及神廟這些的出現都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影響,故D正確。27、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大宗地位通過主祭祀權而體現,以祭祀權的大小高低形成政治化、等級化的血緣宗法關系,故D項符合題意;A項,題干并未強調血緣政治對等級劃分的影響,排隊;B項,題干中以祭祀權體現大小宗地位,并非以大小宗地位反映等級制度,排隊;C項,題干強調的是大宗掌握主祭祀權,并非所有祭祀權都在大宗手中,排除。28、B【解析】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標志著納粹黨統治的開始,但由于當時政府和議會中力量對比的現狀,希特勒還不能立即實現其獨裁統治。《授權法》是納粹德國歷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法令,是希特勒上臺執政后獲得獨裁權力的標志,故排除A,B符合題意;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使《凡爾賽和約》失去約束力,故C不符合題意;魏瑪憲法是1919年到1933年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民主憲法,《授權法》的實施意味著魏瑪憲法的廢止,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9、C【解析】

根據“《申江百詠》”描述的應該是上海,材料中的情景最早應該出現在19世紀的70、80年代,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得到了較快發展,故選C項;18世紀50、60年代上海尚未對外開放,排除A項;19世紀40、50年代上海剛剛作為通商口岸開放,不可能出現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排除B項;20世紀30、40年代與“最早”不符,排除D項。故選C。30、A【解析】由圖中信息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亞洲、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聯系越來越密切,這說明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故A項正確;B項從圖中體現不出,故錯誤;C項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故錯誤;亞歐非之間開始出現經濟聯系早在漢唐時期就已經有了,故D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文明:古代希臘文明(或愛琴文明)、古代羅馬文明,邁錫尼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猶太教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兩河文明等)(說明:希臘、羅馬文明是核心知識,其它任一)(2)原因:主要與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有關,古代希臘和羅馬位置瀕臨海洋,陸地狹??;古代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尼羅河河谷地帶和三角洲,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說明,若從地理環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特征表述,也可給分)(3)古希臘文明:民主政治,人文精神(文史哲藝)等;古羅馬文明:羅馬法治精神與制度,城市建設,文化傳統與價值觀念等(任二);基督教文明:契約精神、平等意識、博愛思想等;或回答西歐中世紀成就:西歐中世紀城市建設(復興與自治)、基督教與大學所創建的契約、自由與平等思想與制度(說明:本題賦分,可從不同層面或把握??臻g,概述希臘、羅馬;時序:希臘、羅馬、中世紀;按照不同視角:政治、法律、思想、文化;但是一定要論述如何奠定近代西方文明基礎)【解析】

(1)文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圍繞地中海地區形成的古代文明有古代希臘文明、古代羅馬文明,邁錫尼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猶太教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兩河文明等)(2)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希臘羅馬臨近海洋,屬于海洋文明,其陸地狹小;而古代埃及臨近地中海,同時其具備尼羅河河谷地帶和三角洲,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屬于大河文明。(3)古希臘文明:根據所學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