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500.13-2025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13部分:綜合管廊_第1頁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13部分:綜合管廊_第2頁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13部分:綜合管廊_第3頁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13部分:綜合管廊_第4頁
DB15-T 500.13-2025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第13部分:綜合管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第13部分:綜合管廊Technicalspecificationssystem——Part13:Utalitytunnel2025-03-28發布2025-04-28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前言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一般規定 25檢測內容及要求 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是DB15/T500《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的第13部分。DB15/T500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第2部分:煤化工;——第3部分;光伏發電站;——第4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第5部分:云計算中心;——第6部分:輸油管道系統;——第7部分:戶外電子廣告設施;——第8部分:加油加氣站;——第9部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第10部分:城市照明設施;——第11部分:城市橋梁;——第12部分:空管設施;——第13部分:綜合管廊。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內蒙古自治區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M/TC23)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包頭市氣象局、內蒙古自治區氣候中心、呼和浩特市氣象局、巴彥淖爾市氣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建民、王宇寧、王敏、張凱欣、侯鴻濱、張馨元、張東、馬云海、張嵐晶、劉翠。——第1部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目的在于為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第2部分:煤化工。目的在于為煤化工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3部分:光伏發電站。目的在于為光伏發電站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4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目的在于為城市軌道交通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5部分:云計算中心。目的在于為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6部分:輸油管道系統。目的在于為輸油管道系統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7部分:戶外電子廣告設施。目的在于為戶外電子廣告設施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第8部分:加油加氣站。目的在于為加油加氣站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9部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目的在于為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第10部分:城市照明設施。目的在于為市政照明設施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11部分:城市橋梁。目的在于為城市橋梁的防雷裝置檢測提——第12部分:空管設施。目的在于為空管設施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13部分:綜合管廊。目的在于為綜合管廊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第14部分:人員密集場所。目的在于為人員密集場所的防雷裝置檢測提供技術指南。1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第13部分:綜合管廊本文件規定了綜合管廊防雷裝置檢測的一般規定、檢測內容及要求。本文件適用于綜合管廊防雷裝置的檢測。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23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32937-2016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174-201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838-2015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綜合管廊utility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城市工程管線urbanengineeringpipeline城市范圍內為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的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線,不包含工業管線。艙室compartment由結構本體或防火墻分割的用于敷設管線的封閉空間。[來源:GB50838-2015,2.1.12]24.5設備要求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3的規定。35.1.1.1檢測接閃器的材料和規格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1.3的規定。5.1.1.2檢測接閃器的安裝工藝和現狀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1.4的規定。5.1.1.3檢測接閃器的截面銹蝕不應超過初始截面的1/3,且滿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規定。5.1.1.4測試接閃器固定支架應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裝平面)。5.1.1.5接閃器上不應附著電氣、通信、信號或其他線路。5.1.1.6測試接閃器與引下線、建筑物外露的金屬物的過渡電阻不應大于0.2Q。5.1.2.1建筑物應利用其結構鋼筋或鋼結構柱作為自然引下線;當無結構鋼筋5.1.2.2檢測引下線的材料和規格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2.3的規定。5.1.2.3檢測引下線的安裝工藝和現狀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2.4的規定。5.1.2.4檢測引下線的截面銹蝕不應超過初始截面的1/3,且滿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規定。5.1.2.5測試明敷引下線固定支架應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裝平面)。5.1.2.7檢查各類信號線路、電源線路與引下線之間距離。水平凈距不應小于1m,交叉凈距不應小于0.3m。5.1.2.8斷接卡設置和保護措施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2.8的規定。5.1.2.9防接觸電壓和旁側閃絡電壓措施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2.9的規定。5.1.3.1驗收檢測時,應查看接地裝置的設計、施工資料,檢查接地材料、規格和防腐措施的材料和規格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3.3的規定,焊接和防腐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3.4的規定。5.1.3.2測試接地裝置與引下線的過渡電阻不應大于0.2Q。5.1.3.3測試接地電阻應符合GB/T21431-2023中表5的規定。5.1.3.4當與引下線連接的接地裝置為獨立接地體時,應打開斷接卡并確保引下線和接地線間絕緣后5.1.4.1檢查SPD的布置,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6.1的規定。5.1.4.4檢查并記錄各SPD的數量、型號、標于0.5m。5.1.4.5電源SPD的測試應符合GB/T21431-2023中5.5.6的規定。45.1.5.1測試控制中心監控與報警系統的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絕緣體的靜電電位不應大于1kV,供電電源零地電壓不應大于2V,防靜電地板、地面的表面電阻或體積電阻值應為2.5Q×10?Q~1.0Q×網格,網格設置應符合GB50174-2017中8.4.6的規定。5.1.5.5等電位連接帶之間的過渡電阻不應大于0.2Q,測試以下部位:a)配電柜(盤)內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屬導體;5.2.1艙室內的接地系統應形成環形接地網,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9。5.2.2檢測艙室接地網材料、規格、工藝應符合GB50838-2015中7.3.8的規定。5.3.1各類管線應與艙室采用共用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5.3.2測試各金屬構件、電纜金屬套、金屬管道以及電氣設備金屬外殼與接地網的5.3.3檢查天然氣艙室平行管道凈距小于100mm時,應進行跨接,跨接點不應大于30m,檢查交叉測試其過渡電阻不應大于0.2Q。等處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Q。5.3.5測試電源和信號線纜的金屬屏蔽層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9。5.3.6檢查電力電纜敷設安裝應符合GB50838-2015中6.6.3的規定。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9。5.4.2檢測附屬設施與艙室接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