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治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政 治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政 治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政 治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政 治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前導入思考:(1)你們知道屈原有哪些著名的作品?(2)從屈原的作品及其故事中,你領悟到怎樣的人文精神?憂國憂民,愛國等離騷、九歌、天問等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7.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7.2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體會中華人文精神強大的精神力量,認同中華文化,傳承中華人文精神,堅定文化自信。道德修養:感受中華人文精神的魅力,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樹立自覺傳承中華人文精神的積極態度。健全人格: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中華人文精神,樹立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的優秀品質。責任意識:明確將中華人文精神傳承弘揚下去,這是當代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011.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022.如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033.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的要求。自學導航

P62-64044.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要求。

在2024年4月20日舉行的首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聽大會上,各類傳統文化節目紛紛獲獎,其中《典籍里的中國》獲得最佳作品獎。思考:視頻中盧小波總導演談到制作《典籍里的中國》的初衷是“讓思想之光穿越古今”,你認為“思想之光”指的是什么?中華人文精神課堂筆記——中華人文精神的作用:P59-61

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詩書禮樂:指先秦的《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四部儒家的經書。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為因長期接觸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響道法詩書禮樂精神文明創造中,發揮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詩》即《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等,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儒家教育中培養人的情感、審美和道德觀念的重要教材。《書》指《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記錄了虞、夏、商、周時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學、藝術、法令、天文、地理、軍事等諸多領域,通過學習《書》,可以了解古代圣王的治國之道和政治智慧。《禮》包含《周禮》《儀禮》《禮記》。《周禮》主要記載了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和官制體系;《儀禮》詳細規定了各種禮儀的具體儀式和行為規范;《禮記》則是對禮的闡釋和論述,強調禮的精神和意義。禮在古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行為、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準則。“詩書禮樂”原指古代儒家六經中的《詩經》《尚書》《禮儀》(《周禮》《儀禮》《禮記》)《樂經》

,是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習經典故事《六尺巷》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處理問題體現了什么人文精神?你還知道哪些與之相關名言或故事?人文精神①家和萬事興;②禮之用,和為貴;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④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⑤四海之內皆兄弟;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⑦將相和(廉頗與藺相如)……生在新時代的我們,有責任為社會和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人文精神促進和諧我踐行遇到以下情境你會怎么做?周末出游/在家學習vsvs手抄報/短視頻vs廣場舞/打籃球人文精神促進和諧我踐行vsvsvs1.

小明和媽媽的需求分別是什么?2.

如何用“換位思考”和“協商合作”化解矛盾?3.

和諧的家庭關系需要哪些品質?1.

小紅和小剛的想法各有什么優點?2.

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3.

小組和諧合作需要哪些技巧?分組思考如何解決矛盾1.

廣場舞群體和年輕人的需求分別是什么?2.

有沒有滿足雙方需求的處理方式?3.

社會和諧需要哪些共同意識?以上探究告訴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要用什么方法促進和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人文精神議學小結促進社會和諧: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尚和合(核心思想理念)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李智琳、李慧琳的事跡:李智琳、李慧琳是臨泉縣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在爸爸突發疾病失去行動能力、家里只靠媽媽苦苦支撐的情況下,姐妹倆從小就學會照顧自己、陪伴爸爸、處理家務,在學習上比學趕幫、連創佳績,業余時間還積極融入社會參加志愿服務,成為老師和同學眼里的好孩子、好榜樣。探究與分享思考:談談他們的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精神品質:①孝親敬長、勇于擔當;②熱心公益、無私奉獻;③敢于面對挫折,自強不息;④助人為樂,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熱愛祖國,報效祖國;⑥勇于創新;等等。立已達人,兼善天下。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2)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擇善而行,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課堂筆記:如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P63-64“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萬物共同生長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時并行而互不沖突。這句話強調了和諧共處、包容并蓄的重要性。這是中國古人通過對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觀察而總結出的規律性認識,體現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指親如一家。后人常用“四海之內皆兄弟”表達只要真誠相待,無論遠近都可以成為親如兄弟的朋友。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知識鏈接知識鏈接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萬物競相生長繁育,但是彼此之間并不妨害;日月運行、四時更替各有各的規律,但相互之間不沖突。這是中國古人通過對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觀察而總結出的規律性認識,體現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指親如一家。后人常用“四海之內皆兄弟”表達只要真誠相待,無論遠近都可以成為親如兄弟的朋友。人文精神課堂總結促進社會和諧: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向上向善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議學反饋1.廣東省新時代好少年梁恩語,熱心公益重擔當,連續三年帶領志愿服務團隊參加“守望母親河”環保志愿服務,她把發現的環保問題加以科創研究,在農村“生活污水”水生植物凈化系統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她的行為(

)①是愛人利人,擇善而行的表現②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的體現③是促進社會和諧思想文化的體現④是踐行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表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議學反饋2.志愿者王小菲在采訪中說:“我的志愿活動親身經歷告訴我,青年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無論對個人心智成長,還是技能提高,都是大有益處的。”這啟示我們中學生要(

)①走出校園,勇于實踐②立己達人,兼濟天下③愛人利人,擇善而行④放棄學習,參與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議學反饋3.2024年3月27日,在山東省美德少年發布儀式上,來自全省各地的美德少年齊聚一堂,他們中有的是學習成績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