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_第1頁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_第2頁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_第3頁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_第4頁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課件專題1教材基礎實驗

一覽縱橫·概念圖1.鑒定類實驗思路中的注意點(1)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試劑,并注意試劑使用的特殊要求。①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選取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組織,不宜選擇甜菜、甘蔗等,因其主要含有的是非還原糖。②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選取新鮮、顏色深綠的葉片。要用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提取,不能用蒸餾水。③檢測蛋白質的材料一般用雞蛋清,因其較黏稠,故使用時需稀釋。

突破1教材實驗中注意點、歸類總結(2)要注意各種試劑的成分、濃度和使用原理、方法。

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的成分相同,但濃度、使用方法、原理不同。斐林試劑實質是新配制的Cu(OH)2

溶液,在(水浴)加熱條件下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雙縮脲試劑實質是在堿性環境下,Cu2+與肽鍵作用形成紫色絡合物,不需要加熱。(3)注意檢測原理。①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如多肽和蛋白質),還有雙縮脲本身,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顯色反應。②鑒定脂肪利用的蘇丹Ⅲ染液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機溶劑、更易溶解于脂肪中,使脂肪呈現出染液的顏色。

突破1教材實驗中注意點、歸類總結

(4)注意在不同實驗中操作步驟的差異,如是否水浴加熱等;注意實驗操作過程可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如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實驗中,注意剪去濾紙條兩角,畫濾液細線時要多畫幾次,同時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5)實驗結論一般根據特定的顏色反應來確定。

定量檢測指標有:還原糖、蛋白質、淀粉——顏色的深淺;CO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程度或速度;色素——色素帶的寬窄。

(6)有些可不設置對照實驗,若需設置,應增設一組加入已知的待檢測物質,如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對照組可加入稀釋的雞蛋清溶液。

突破1教材實驗中注意點、歸類總結

深度指津高中生物實驗中常見“顏色”的總結顏色原

理紅①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②染色體(質)+醋酸洋紅液→紅色;③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黃①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②綠葉中色素分離結果的濾紙條: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綠①酒精+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灰綠色;②綠葉中色素分離中的濾紙條:葉綠素b→黃綠色,葉綠素a→藍綠色

深度指津高中生物實驗中常見“顏色”的總結顏色原

理藍①淀粉+碘液→藍色;②DNA+二苯胺試劑→藍色紫①染色體(質)+甲紫溶液→紫色;②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③綠葉中的4種色素→主要吸收藍紫光2.

觀察類實驗操作中的注意點(1)根據不同材料,不同的觀察對象,做不同的材料處理如浸泡、染色、解離、保持生活狀態等。比如,有些動植物組織和大多數細胞的細胞結構是無色透明的,必須經染色才能在顯微鏡下清楚地觀察。(2)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①裝片法:把整個實驗材料制成裝片,如用黑藻觀察葉綠體。②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觀察,如用花生作材料進行脂肪鑒定。③壓片法:把材料壓碎成一薄層,以便觀察,如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

突破1教材實驗中注意點、歸類總結(3)根據細胞結構特點選擇視野觀察可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主要有:細胞壁(植物細胞)、細胞質、細胞核,此外還有染色體(需用堿性染料染色);細胞器主要有葉綠體、線粒體(需染色)和液泡,其他大部分細胞器需在電鏡下才能觀察到。

突破1教材實驗中注意點、歸類總結1.

洋蔥在實驗中的“一材多用”

突破2

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總結取材部位實驗名稱取材原因葉鱗片葉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外表皮細胞含紫色大液泡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多樣性細胞較大,外表皮細胞有大液泡,內表皮細胞有明顯的細胞核管狀葉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色素含量多根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材料易得,且分生區細胞分裂能力強,染色體數目少,易于觀察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材料易得,低溫(4℃)下根尖也能分裂生長,誘導染色體變異率較高2.

教材實驗中藥品的應用(1)酒精

突破2

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總結酒精濃度實

驗作

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脂肪鑒定中洗去多余浮色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溶液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用于消毒無水乙醇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提取綠葉中的色素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觀察細胞有絲分裂解離液[酒精(體積分數為95%)和鹽酸(質量分數為15%)按1∶1混合]DNA的粗提取與鑒定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2.

教材實驗中藥品的應用(2)鹽酸

突破2

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總結實驗名稱鹽酸濃度鹽酸的作用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物質的量濃度為0.01mol·L-1的鹽酸改變pH,提供酸性環境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即解離(3)NaOH溶液①在鑒定組織中蛋白質的存在時,質量濃度為0.1g·mL-1的NaOH

溶液作為雙縮脲試劑的成分之一,為該實驗提供堿性環境。②在鑒定組織中還原糖的存在時,質量濃度為0.1g·mL-1的NaOH

溶液作為斐林試劑的成分之一。③在測定細胞呼吸速率的實驗中,用NaOH溶液吸收裝置中的CO2,以保證裝置中沒有CO2存在,通過氣壓變化檢測裝置中O2量的變化。④在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pH)時,用物質的量濃度為0.01mol·L-1的NaOH溶液來調節pH。⑤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中,用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

來吸收空氣中的CO2,以保證檢測到的CO2是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生的。

突破2

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總結(4)其他常用試劑

突破2

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總結試劑名稱作用實驗應用質量濃度為0.3g·mL-1的蔗糖溶液使植物細胞剛好發生質壁分離且對細胞無傷害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層析液溶解并分離色素綠葉中色素的分離二氧化硅(石英砂)使研磨充分綠葉中色素的提取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

1.(2024·廣東卷)銀杏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其葉片變黃后極具觀賞價值。某同學用紙層析法探究銀杏綠葉和黃葉的色素差別,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選擇新鮮程度不同的葉片混合研磨B.研磨時用水補充損失的提取液C.將兩組濾紙條置于同一燒杯中層析D.用過的層析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考能提升C

【解析】

本實驗目的是用紙層析法探究銀杏綠葉和黃葉的色素差別,選擇新鮮程度不同的葉片分開研磨,A錯誤;

色素溶于有機溶劑,提取液為無水乙醇,光合色素不溶于水,B錯誤;

由于濾紙條不會相互影響,層析液成分相同,兩組濾紙條可以置于同一個燒杯中層析,C正確;

用過的層析液含有石油醚、丙酮和苯,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錯誤。

考能提升

2.(2023·廣東卷)“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基本過程是:裂解→分離→沉淀→鑒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裂解:使細胞破裂釋放出DNA等物質B.分離: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質等C.沉淀:可反復多次以提高DNA的純度D.鑒定:加入二苯胺試劑后即呈現藍色

考能提升D

【解析】

裂解是使細胞吸水破裂,釋放出DNA等物質,A正確;

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其能溶于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1的NaCl溶液,

將溶液過濾,即可將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質等與DNA分離,B正確;

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可以反復多次用酒精沉淀出DNA,提高DNA純度,C正確;

將DNA溶于NaCl溶液,加入二苯胺試劑,需沸水浴5min,待冷卻后,方能呈現藍色,D錯誤。

考能提升

3.(2022·廣東卷)用洋蔥根尖制作臨時裝片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如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根尖解離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離過度B.

根尖染色后置于載玻片上搗碎,加上蓋玻片后鏡檢C.

找到分生區細胞后換高倍鏡并使用細準焦螺旋調焦D.

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可將分裂中期細胞移至視野中央

考能提升C【解析】根尖解離后需要先用清水漂洗,以防解離過度,再進行染色,A錯誤;將已經染色的根尖置于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鑷子將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后需要用拇指輕輕按壓蓋玻片,使細胞分散開,再進行觀察,B錯誤;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后,再換用高倍鏡進行觀察,此時為使視野清晰,需要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焦,C正確;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據圖可知,圖示中期細胞位于左上方,故需要向左上方移動裝片,將分裂中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

考能提升考向1教材基礎實驗1.(2024·安徽卷)下列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中如果將研磨液更換為蒸餾水,DNA提取的效率會降低B.利用DNA和蛋白質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差異,可初步分離DNAC.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該原理可用于純化DNA粗提物D.將溶解的DNA粗提物與二苯胺試劑反應,可檢測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雜質

考能提升D【解析】研磨液有利于DNA的溶解,若換為蒸餾水,DNA提取的效率會降低,A正確;DNA不溶于酒精,但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可利用此差異分離DNA,B正確;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著NaCl濃度的變化而改變,因此可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對DNA進行粗提取,C正確;在沸水浴的條件下,DNA遇二苯胺試劑會變成藍色,二苯胺試劑用于鑒定DNA,而不是蛋白質,D錯誤。

考能提升2.(2024·深圳一模)“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裝片的制作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下列相關操作及目的的敘述,錯誤的是()A.解離:用藥液使DNA和蛋白質分離開B.漂洗:用清水進行漂洗防止解離過度C.染色:用醋酸洋紅液能使染色體著色D.制片:用拇指按壓蓋玻片使細胞分散

考能提升A【解析】使用鹽酸和酒精1∶1混合液進行解離,作用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A錯誤;漂洗時使用清水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便于染色,B正確;使用堿性染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使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C正確;制片時,用拇指輕輕按壓蓋玻片,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有利于觀察,D正確。

考能提升3.(2024·深圳二模)某興趣小組合作完成“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主要步驟包括:色素的提取→濾紙條制備→畫濾液細線→色素的分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色素的提取:用無水乙醇和層析液進行色素提取B.濾紙條制備:濾紙條一端剪去兩角并在另一端底部畫細線C.畫濾液細線:防止濾液細線過粗,一般只畫一次D.色素的分離:離濾液細線最遠的是橙黃色的條帶

考能提升D【解析】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常用無水乙醇提取光合色素,而層析液用于色素分離,A錯誤;制備濾紙條時,將干燥的定性濾紙一端剪去兩角,并在距此端底部1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橫線,B錯誤;為保證更多的光合色素沉積在濾液細線處,畫濾液細線時,應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畫一條直的濾液細線,待濾液干后,再重復畫一兩次,C錯誤;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隨著層析液擴散的速度不同,距離濾液細線最遠的為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橙黃色的胡蘿卜素,D正確。

考能提升考向2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材料、試劑4.(2024·南粵名校聯考)“任何實驗的價值和效用,取決于所使用材料對于實驗目的的適合性。”下列關于實驗材料的選擇,正確的是()A.選用紫葡萄汁進行還原糖的檢測B.選用家鴿成熟的紅細胞提取細胞膜成分C.選用黑藻觀察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現象D.選用洋蔥根尖排列緊密的長方形細胞觀察有絲分裂

考能提升C【解析】紫色葡萄汁容易對實驗現象造成干擾,因此不能選來進行還原糖的檢測,A錯誤;家鴿成熟的紅細胞中含有細胞核及眾多細胞器,故不能選用家鴿成熟的紅細胞提取細胞膜成分,B錯誤;成熟的黑藻葉片具有大液泡,且含有葉綠體,可選用黑藻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C正確;根尖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伸長區細胞呈長方形,伸長區的成熟細胞不會再分裂,故不能選用洋蔥根尖排列緊密的長方形細胞觀察有絲分裂,D錯誤。

考能提升考向3實驗操作和結果分析5.(2023·北京卷)高中生物學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能達成所述目標的是()A.用高濃度蔗糖溶液處理成熟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B.向泡菜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形成內部無菌環境C.在目標個體集中分布的區域劃定樣方調查種群密度D.對外植體進行消毒以杜絕接種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考能提升A【解析】成熟的植物細胞有中央大液泡,用高濃度蔗糖溶液處理,細胞會失水,成熟植物細胞能發生質壁分離,A正確;向泡菜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形成內部無氧環境,不能創造無菌環境,B錯誤;在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應該做到隨機取樣,而不是在目標個體集中分布的區域劃定樣方調查種群密度,C錯誤;對外植體進行消毒可以減少外植體攜帶的微生物,但不能杜絕接種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D錯誤。

考能提升1.(2024·廣東二調)下列實驗中,選用新鮮菠菜葉作實驗材料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

B.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C.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D.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配套熱練B【解析】新鮮菠菜葉具有大液泡,故可用于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A不符合題意;新鮮菠菜葉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細胞不再分裂,故不能用于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B符合題意;新鮮菠菜葉中富含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可用作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材料,C不符合題意;新鮮菠菜葉含有DNA,可用作DNA的粗提取與鑒定的材料,D不符合題意。

配套熱練2.(2024·貴州卷)為探究不同光照強度對葉色的影響,取紫鴨跖草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分組栽培,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獲取各組光合色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法(一束單色光通過溶液時,溶液的吸光度與吸光物質的濃度成正比)分別測定每組各種光合色素含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葉片研磨時加入碳酸鈣可防止破壞色素B.

分離提取液中的光合色素可采用紙層析法C.

光合色素相對含量不同可使葉色出現差異D.

測定葉綠素的含量時可使用藍紫光波段

配套熱練D【解析】提取光合色素時加入碳酸鈣可以中和有機酸,防止色素被破壞,A正確;由于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效果,該方法是紙層析法,B正確;不同光合色素顏色不同,因此光合色素相對含量不同可使葉色出現差異,葉綠素多使葉片呈現綠色,而秋季葉綠素分解導致類胡蘿卜素相對增多,使葉片呈黃色,C正確;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都可以吸收藍紫光,所以不能用藍紫光波段測定葉綠素含量,D錯誤。

配套熱練3.NaOH溶液是生物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時,NaOH溶液主要用來去除空氣中的水分B.

斐林試劑甲液是質量分數為0.1g·mL-1的NaOH溶液,其使用時需先與乙液混合后現配現用C.

雙縮脲試劑A液是質量分數為0.01g·mL-1的NaOH溶液,使用時先加入A液,再滴加B液D.

探究NaOH溶液對酶活性的影響,應該在酶與底物混合后第一時間加入NaOH溶液

配套熱練B【解析】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時,NaOH溶液主要用來去除空氣中的CO2,保證石灰水檢測的CO2來自酵母菌的呼吸作用,A錯誤;斐林試劑甲液是質量分數為0.1g·mL-1的NaOH溶液,其使用時需先與乙液混合后現配現用,兩者產生的溶解狀態的Cu(OH)2能和還原糖反應,B正確;雙縮脲試劑A液是質量分數為0.1g·mL-1的NaOH溶液,使用時先加入A液,再滴加B液,C錯誤;探究NaOH溶液對酶活性的影響,應該在酶與底物混合前加入NaOH溶液,保證先調節底物的酸堿度再加入酶,D錯誤。

配套熱練4.(2024·湖南卷)以黑藻為材料探究影響細胞質流動速率的因素,實驗結果表明新葉、老葉不同區域的細胞質流動速率不同,且新葉比老葉每個對應區域的細胞質流動速率都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自變量包括黑藻葉齡及同一葉片的不同區域B.細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越高,細胞質流動速率越快C.材料的新鮮程度、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強度是實驗成功的關鍵D.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速率可作為細胞質流動速率的指標

配套熱練B【解析】通常來說,細胞內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細胞的代謝就越旺盛,細胞質流動速率越快,B錯誤;選擇新鮮的葉片,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強度下,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率較快,實驗容易取得成功,C正確;觀察細胞質的流動時,常以細胞質中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D正確。

配套熱練

5.(2024·揭陽二模)實驗小組用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表皮為實驗材料,進行了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用低倍顯微鏡就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的情況

B.處于平衡時,細胞液的滲透壓與外界溶液的相等

C.細胞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其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D.細胞有中央液泡是進行該實驗的基礎之一

配套熱練B【解析】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體積較大,用低倍顯微鏡就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的情況,A正確;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對細胞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但伸縮性較小,質壁分離與復原處于平衡時,細胞壁的存在使細胞無法再吸收水分,細胞液的滲透壓可能大于外界溶液,B錯誤;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由于失水而濃度升高,其吸水能力逐漸增強,C正確;質壁分離的“質”指原生質層,而原生質層由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故葉肉細胞必須有大液泡才可以形成原生質層,然后可以通過液泡中顏色和液泡體積的變化來判斷細胞處于失水還是吸水狀態,D正確。

配套熱練

6.(2024·湖北卷)模擬實驗是根據相似性原理,用模型來替代研究對象的實驗。比如“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實驗一)中用小桶甲和乙分別代表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用不同顏色的彩球代表D、d雌雄配子;“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模擬實驗(實驗二)中可用橡皮泥制作染色體模型,細繩代表紡錘絲;DNA分子的重組模擬實驗(實驗三)中可利用剪刀、訂書釘和寫有DNA序列的紙條等模擬DNA分子重組的過程。下列實驗中模擬正確的是()A.實驗一中可用綠豆和黃豆代替不同顏色的彩球分別模擬D和d配子B.實驗二中牽拉細繩使橡皮泥分開,可模擬紡錘絲牽引使著絲粒分裂C.實驗三中用訂書釘將兩個紙條片段連接,可模擬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D.向實驗一桶內添加代表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彩球可模擬兩對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配套熱練C【解析】實驗一中小球的大小、質地應該相同,使抓摸時手感一樣,以避免人為誤差,而綠豆和黃豆的大小、手感不同,A錯誤;實驗二中牽拉細繩使橡皮泥分開,可模擬紡錘絲牽引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染色體,而著絲粒的分裂不是紡錘絲牽引的,是酶在起作用,B錯誤;實驗三目的是模擬DNA分子重組,DNA連接酶可連接兩個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鍵,故用訂書釘將兩個紙條片段連接,可模擬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C正確;實驗一中,需另加兩個桶,桶內添加代表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彩球,才可模擬兩對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D錯誤。

配套熱練7.(2024·吉林卷)關于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PCR產物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瓊脂糖凝膠濃度的選擇需考慮待分離DNA片段的大小B.凝膠載樣緩沖液中指示劑的作用是指示DNA分子的具體位置C.在同一電場作用下,DNA片段越長,向負極遷移速率越快D.瓊脂糖凝膠中的DNA分子可在紫光燈下被檢測出來

配套熱練A【解析】瓊脂糖凝膠的濃度會影響DNA分子在凝膠中的遷移率和分辨率,瓊脂糖凝膠的濃度通常是根據所需分離的DNA片段大小來選擇的,A正確;凝膠載樣緩沖液指示劑通常是一種顏色較深的染料,可以作為電泳進度的指示分子,

當溴酚藍到凝膠2/3處時(可看藍色條帶),則停止電泳,B錯誤;在瓊脂糖凝膠電泳中,當電場作用時,DNA片段實際上是向正極遷移的,同時,DNA片段的遷移速率與其大小成反比,即DNA片段越長,遷移速率越慢,C錯誤;瓊脂糖凝膠中的DNA分子需染色后,才可在波長為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出來,D錯誤。

配套熱練8.(2024·廣東四校第三次聯考)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選材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現有以下實驗材料:①菠菜葉、②小球藻、③黑藻、④蘚類葉片、⑤水綿。下列有關實驗材料或相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

用①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可用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和無水碳酸鈉提取B.

用③觀察植物細胞失水和吸水時,葉綠體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C.

①④均可觀察葉綠體,要在載玻片上滴生理鹽水以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D.

②⑤的細胞中有葉綠體,卡爾文用②證明葉綠體能吸收光能并釋放氧

配套熱練A【解析】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一般用無水乙醇,也可用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和無水碳酸鈉,以防止溶于水的液泡中的色素被同時提取出來影響實驗結果,A正確;質壁分離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葉綠體呈綠色,可作為觀測的指標,B錯誤;①④均可觀察葉綠體,植物細胞有細胞壁,不會吸水漲破,因此不需要用生理鹽水維持其滲透壓,C錯誤;②⑤的細胞中有葉綠體,恩格爾曼用⑤證明葉綠體能吸收光能并釋放氧,D錯誤。

配套熱練9.(2024·廣州二模)某同學使用血細胞計數板估算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總數。在實驗操作無誤的情況下,他所選的5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分別為1、0、7、0、2。則該同學下一步操作最合理的是()A.

將酵母菌培養液稀釋10倍后,重新制作裝片觀察計數B.

計數5個小方格中酵母菌數量的平均值,直接進行估算C.

重新選取酵母菌數量相對較多的小方格進行計數和估算D.

改為計數5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數量,再決定后續的操作

配套熱練D【解析】他所選的5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偏少,若稀釋10倍,計數時酵母菌數量更少,無法計數,A錯誤;5個小方格中酵母菌數量太少,若直接計數估算,誤差較大,B錯誤;選擇樣方時還是需隨機取樣,C錯誤;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偏少,可改為計數5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數量,再決定后續的操作,D正確。

配套熱練10.(2024·江門大灣區二模)為驗證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小組進行了實驗,實驗方案和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對①~④的判斷錯誤的是()

配套熱練培養液葡萄糖溶液濃度是否通入氧氣BTB檢測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酵母菌培養液5%①黃色④酵母菌培養液5%②③灰綠色注:BTB為溴麝香草酚藍溶液。A.

①為“是” B.

②為“否”C.

③為“藍色” D.

④為“橙色”C【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在酸性條件下與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產生灰綠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為驗證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有氧氣,由于第二組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成灰綠色,說明第二組為無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物為酒精和CO2,有氧呼吸的產物為CO2和水,所以①為“是”

,②為“否”

,③為“黃色”,

④為“橙色”。

配套熱練11.(2024·湛江三模改編)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操作或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

檢測待測液是否含有蛋白質,對照組應加入等量蒸餾水和斐林試劑B.

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時,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C.

剪取洋蔥根尖,解離、染色和漂洗后制成臨時裝片D.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酵母菌是否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

配套熱練B【解析】檢測蛋白質的試劑為雙縮脲試劑而非斐林試劑,A錯誤;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時,需要在低倍鏡下觀察,B正確;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所以漂洗應在解離之后、染色之前,C錯誤;重鉻酸鉀溶液能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反應變成灰綠色,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可用來檢測二氧化碳的生成,D錯誤。

配套熱練12.(2024·廣州二模)甲試管中裝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酶①溶液;乙試管中裝有2mL蔗糖溶液、2mL酶①溶液;丙試管中裝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酶②溶液。利用上述試管驗證酶的專一性。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

驗證酶的專一性時,只需要考慮自變量的影響,不需要考慮無關變量B.

若酶①為淀粉酶,則甲、乙試管進行對比時可選用碘液作為檢測試劑C.

若酶①為淀粉酶,酶②為蔗糖酶,則甲、丙試管進行對比時可選用斐林試劑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