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政治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政治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政治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政治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課

第二框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政治認同

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認同中華文化,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堅定文化自信。

責任意識核心素養目標通過加強對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解,進一步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與內容?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自學探究探究與分享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各學派大放異彩。儒家以仁為本,道家崇尚無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法家倡導以法治國。這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首次解放運動,各學派彼此碰撞交融,奠定傳統文化根基,影響深遠。結合諸子百家爭鳴,請你談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1.核心思想理念的產生和內容?P54筆記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

今天,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形成內容

孔子將仁的含義概括為“愛人”,主張尊重人、關心人,把人當人看,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后世將仁愛從社會人倫推廣到宇宙萬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認為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共處于一個家園,故見到同類危難而有惻隱之心,見到鳥獸哀鳴而有不忍之心,見到草木摧折而有憫恤之心,見到瓦石毀壞而有顧惜之心。

1.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仁愛的理解。2.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踐行仁愛?P54探究與分享:認識:“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A.形成:B.內容: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筆記】1.核心思想理念的產生A,內容B?P54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P54)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為具有主導性、根本性意義的核心思想理念。“天地萬物一體之仁”

后世將仁愛從社會人倫推廣到宇宙萬物,小愛升華為大愛。愛自己:成就自我愛動物:請勿濫殺愛花草:請勿踐踏愛祖國:維護利益愛家人:幸福美滿愛朋友:共同進步愛地球:請勿破壞(1)講仁愛①講仁愛,要求我們“親親”“仁民”“愛物”,即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②我們應當孝敬父母、關愛親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實現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議一議:上述信息中,你能體會到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重民本這句話后來演變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習近平多次引用這句古語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環節二——荀子的民本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在治國理政中的核心地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環節二:核心思想理念如何踐行?議一議生活中的我們該如何做到像曾子一樣守誠信呢?真實無欺、言行一致。。知識小結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P54)(3)守誠信的具體要求(P55)

①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②我們應當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與孟子---文天祥對話“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文天祥戰敗被俘后,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最后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至仁。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思考:孟子和文天祥在道義面前有何抉擇?崇正義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我們應當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我們的言行合乎道義。原因:弘揚社會正氣,崇尚社會正義,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堅守民族大義,才能讓每個人有尊嚴地生活。社會生活中有哪些符合正義的例子?為什么需要崇正義?中方發聲:“加沙就是人間煉獄”,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升級行動。思考:1.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先賢堅守道義的理解。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點撥:中華民族先賢堅守道義,就是在面對個人利益選擇時,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讓自己的言行合乎道義,堅守民族大義。探究與分享

文天祥戰敗被俘后,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最后從容就義。其絕命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文天祥的浩然正氣為后世所傳頌。孟子(舍生而取義)文天祥(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材料一

道家學派的開創者,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認為萬物都包含著陰陽兩個對立的方面,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和諧,共同構成了宇宙的和諧秩序。他還主張“無為而治”,讓事物按照自然的規律和諧發展,不加以過多的人為干涉。材料二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兼愛”要求人們無差別地愛一切人,“非攻”反對戰爭,倡導和平。他希望通過人們之間的相互關愛、互助互利,消除戰爭和沖突,實現一個人人平等、互愛互利的社會。情境五:1.讀材料一,請你談談老子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主張?我們該如何踐行這種理念?2.對材料二,對話墨子,請你談談我們該如何做到天下大同?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5)尚和合作用:①只有多樣性的東西相互作用并努力達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發展壯大;②完全相同的東西簡單相加,事物則會失去生機,難以維系。要求:①尚和合,要求我們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②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議學小結】(筆記)思考:如何理解費孝通說的“天下大同”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點撥:“天下大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和諧世界和美好生活的自覺建構。名言賞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

中方愿同各國一道,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設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習近平知識小結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P54)(5)尚和合的原因和具體要求(P56)原因:①只有多樣性的東西相互作用并努力達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發展壯大;②完全相同的東西簡單相加,事物則會失去生機,難以維系。要求:①尚和合,要求我們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②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堅持多樣性統一,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議一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傳承核心思想理念有何啟示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演講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今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對這一思想的傳承和升華。這一理念強調各國人民同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體現了對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追求。環節六——走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知識小結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P54)(6)求大同的具體要求(P56)①求大同,要求我們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②我們應當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貢獻。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P54-56筆記區③守誠信:要求去我們做到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⑤尚和合:要求我們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①講仁愛:要求我們“親親”“仁民”“愛物”。②重民本:要求我們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⑥求大同:要求我們我們胸懷天下,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貢獻。④崇正義: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形成:地位:內容守誠信:尚和合:講仁愛:重民本:求大同:崇正義:漫長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凝結主導性、根本性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真實無欺,言行一致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追求和諧,堅持多樣性統一胸懷天下,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課堂小結1.“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地萬物一體之仁”這些古語啟示我們(

)。①人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共處于一個家園②要將心比心、推已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③要努力將仁愛從社會人倫推廣到宇宙萬物④要踐行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閃爍著思想與智慧的光芒。下列名言警句及解讀對應合理的是①“單則易折,眾則難摧”——要遵守社會規則,正確對待競爭②“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以善意的態度對待他人,為他人著想③“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尊重別人,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3.

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上榜好人中,有捐獻遺體幫助兩人重見光明的26歲女孩殷斐然;有誠信為本帶動村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