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普通高中2024屆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

A.NH3仰NthH0HNO3B.AlNaOH<aq)NaAIO2(aq)NaAlO2(s)

C.Fe^f?Fe2Oj-j?^JrFeD.AgNO3(aq)NHx[Ag(NH3)2OH(aq)]-^!LAg

2、下列實驗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現象結論

向裝有濱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

A下層為橙色裂化汽油可萃取濱

油,充分振蕩,靜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酸性:

B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H2SO.AHC1O

分別向相同濃度的ZnSO4溶液和

C前者無現象,后者有黑色沉淀生成Ksp(ZnS)>Ksp(CuS)

CuSOj溶液中通入H2s

向雞蛋清溶液中滴加飽和

D有白色不溶物析出NazSOj能使蛋白質變性

Na2sO」溶液

B.BC.CD.D

3、下列對裝置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占雙氣水

A.實驗室中可用甲裝置制取少量。2

可用乙裝置比較C、Si的非金屬性

若丙裝置氣密性良好,則液面a保持穩定

可用丁裝置測定鎂鋁硅合金中Mg的含量

4、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為方便運輸可用鋼瓶儲存液氯和濃硫酸

B.食鹽可作調味劑,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劑

C.用淀粉溶液可以直接檢驗海水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D.化石燃料的脫硫脫氮、S(h的回收利用和NO、的催化轉化都是減少酸雨產生的措施

5、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圖1,a點表示的溶液通過升溫可以得到b點

B.圖2,若使用催化劑Ei、E2、AH都會發生改變

圖3表示向Na2c03和NaHCCh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產生C(h的情況

D.圖4表示反應aA(g)+bB(g)^scC(g),由圖可知,a+b>c

6、在指定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3

A.無色透明溶液:NH4\Fe\SOF、NO/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Na\Ca2\Cl\CH^COO

C.c(C10)=0.1mol?L」的溶液:K\Na\SO?\S2"

D.由水電離產生的c(H+)=1X10"3mol?I只的溶液:K+、Na+>Cl>NOy

7、COCh的分解反應為:(:0。29)=。2值)+€:0⑴)4口=+1080?11101?1。某科研小組研究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改變外

界條件,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0.14

0.12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02468101214

z/min

A.第4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是升高溫度

B.第6min時,V正(COCh)>V逆(COCL)

C.第8min時的平衡常數K=2.34

D.第lOmin到14min未標出COCh的濃度變化曲線

8、下列變化中化學鍵沒有破壞的是

A.煤的干懦B.煤的氣化C.石油分儲D.重油裂解

9、三容器內分別裝有相同壓強下的NO、NO2、O2,設三容器容積依次為H、V2、V3,若將三氣體混合于一個容積為

W+V2+V3的容器中后,倒立于水槽中,最終容器內充滿水。則V]、V2、V3之比不可能是()

A.3:7:4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粗銅電解精煉時,粗銅、純銅依次分別作陰極、陽極

B.5.6gFe在足量CL中充分燃燒,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2X6.02X1(^

C(NH3.H,O)

C.室溫下,稀釋0.1mol/LNH4cl溶液,溶液中c(NH'j增大

e(CO;j

1).向BfiCG、BaSCX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b,溶液中減小

c(SO:)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B.SO2使溪水褪色證明SCh有還原性

C.某溶液中加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SO3?-

D.某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SO」?一

12、下列物質中所有的碳原子均處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是()

A.〈~>5B.H3C-C=C-CH3C.CH2=CH-CH3D.CH3-CH2-CH3

13、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1molC6H12中含碳碳鍵的數目一定小于6NA

B.18g果糖分子中含羥基數目為0.6NA

,8,6

C.4.0g由H2O與D2O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為2NA

D.50g質量分數為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目為0.25NA

1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的NO2和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4NA

B.密閉容器中,46gN(h和N2O4的混合氣體所含分子個數為NA

C.常溫常壓下,22.4L的液態水含有2.24X1NNA個OH

D.高溫下,16.8gFe與足量水蒸氣完全反應失去0.8NA個電子

15、使用石油熱裂解的副產物中的甲烷來制取氫氣,需要分兩步進行,其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留所示:

CHXAH,O(g)

……f

\叩>103.3kJ/mol

3H2(?M?O(g)

第I步反應過程

則甲烷和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A.CH4(g)+H2O(g)=3H2(g)+CO(g)AH=-103.3kJ/mol

B.CH4(g)+2H2O(g)=4H2(g)4-CO2(g)AH=-70.IkJ/mol

C.CH4(g)+2H2O(g)=4H2(g)+CO2(g)AH=70.1kJ/mol

D.CH4(g)+2H2O(g)=4H2(g)+CO2(g)AH=-136.5kJ/mol

16、2()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他們于1972年提出“搖椅式“電池

(Rockingchairbattery),1980年開發出LiCoCh材料,下圖是該電池工作原理圖,在充放電過程中,1萬在兩極之間

“搖來搖去”,該電池充電時的總反應為:LiCoO2+6C(石墨)=Li(i.x)Co02+LixC6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時,Cu電極為陽極

B.充電時,1萬將嵌入石墨電極

C.放電時,A1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

D.放電時,負極反應LiCoO2—xe=Li(i.x)CoO2+(1-x)+xLi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羅氟司特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效藥物,其合成中間體F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I)M?(HUD

AH*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為,D的分子式為

(2)由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o

(3)E-F的反應類型為,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4)上述合成路線中,有3步反應都使用NaOH溶液來提高產率,其原理是_

Br

(5)的鏈狀同分異構體有種(不包括立體異構),寫出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的結構簡式:

(6)設計以對甲基苯酚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18、艾司洛爾是預防和治療手術期心動過速或高血壓的一種藥物,艾司洛爾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丙二酸的結構簡式為;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o

(2)D生成E的反應類型為0

(3)C的結構簡式為o

(4)A遇FeCh溶液發生顯色反應,ImolA和Imol丙二酸在嗽咤、苯胺中反應生成1molB、1molH2O和1molCO2,

B能與濱水發生加成反應,推測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一。

(5)X是B的同分異構體,X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結構共有一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五組峰的結構簡式為—。

①可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②遇FeCh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③除苯環外不含其他環

COOH

⑹寫出以苯甲醇和丙二酸為原料制備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19、有機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國人李比希提出的,某實驗室模擬李比希法測定某種氨基酸[GHyOzNp)的分子

組成。取一定量的該氨基酸放在純氧氣中燃燒,燃燒后生成的水用裝置D(無水氯化鈣)吸收,二氧化碳用裝置C(KOH

濃溶液)吸收,Nz的體積用E裝置進行測量,所需裝置如下圖(夾持儀器的裝置及部分加熱裝置已略去):

D

(1)該實驗裝置的合理連接順序為:A、_、Eo(部分裝置可以重復選用)

(2)實驗開始時,首先打開止水夾a,關閉止水夾b,通一段時間的純氧,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o

(3)A中放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裝置B的作用是o

(4)為了確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除了準確測量Nz的體積、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外,還需得到的數據有

(5)在讀取E裝置中所排水的體積時,液面左低右高,則所測氣體的體積—(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6)已知分子式為C2H4。2的有機物也含有氨基酸中的某個官能團,請設計實驗證明該官能團(試劑任選):一。

20、連二亞硫酸鈉(Na2s20。俗稱保險粉,是工業上重要的還原性漂白劑,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劑。某學習小組模

擬工業流程設計實驗制取保險粉。

r4

已知:Na2s2。4是白色固體,還原性比Na2sCh強,易與酸反應(2S2O4+4H=3SO2f+SI+2H2O)o

(一)鋅粉法

步驟1:按如圖方式,溫度控制在40?45C,當三頸瓶中溶液pH在3?3.5時,停止通入SCh,反應后得到Z11S2O4

溶液。

步驟2:將得到的Z11S2O4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過濾,濾渣為Zn(OH)2,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食鹽,立即析出

Na2S2O4*2H2O晶體。

步驟3:,經過濾,用乙醇洗滌,用120?140℃的熱風干燥得到NazSOi。

(-)甲酸鈉法

步驟4:按上圖方式,將裝置中的Zn粉和水換成HCOONa、Na2cO3溶液和乙醇。溫度控制在70?83℃,持續通入

SO2,維持溶液pH在4?6,經5?8小時充分反應后迅速降溫45?55C,立即析出無水Na2s2O4。

步驟5:經過漉,用乙醇洗滌,干燥得到Na2s2。4。

回答下列問題:

(1)步躲1容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o

(2)步驟2中“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食鹽,立即析出Na2s2。4?2比0晶體”的原理是(用必要的化學用語和文字說明)

(3)兩種方法中控制溫度的加熱方式是<,

(4)根據上述實驗過程判斷,Na2s在水、乙醉中的溶解性為:

(5)甲酸鈉法中生成Na2s2。4的總反應為o

(6)兩種方法相比較,鋅粉法產品純度高,可能的原因是o

(7)限用以下給出的試劑,設計實驗證明甲酸鈉法制得的產品中含有Na2so4。

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AgNCh溶液、BaCb溶液o

21、燃燒黃鐵礦(主要成分為FeSz)所得的礦渣中含FC2O3.SiO2>AI2O3、MgO等.用該礦渣可制備鐵紅(FC2O3).完

成下列填空:

(1)燃燒黃鐵礦的化學方程式—,反應過程中被氧化的元素—.

(2)礦渣中屬于兩性氧化物的是寫出Fe2O3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Al(OH)3的堿性比Mg(OH)2的堿性—(選填“強”或“弱”);鋁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一.

(4)SiOz的熔點—FezCh的熔點(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

(5)已知礦渣質量為wkg,若鐵紅制備過程中,鐵元素損耗25%,最終得到鐵紅的質量為mkg,則原來礦渣中鐵元

素質量分數為(用表達式表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B

【解析】

A.NH3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是N。,無法直接得到NO2,故A錯誤;

B.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偏鋁酸鈉溶液為強堿弱酸鹽溶液,水解產物不揮發,蒸發會得到溶質偏鋁

酸鈉,所以AINa()H?吶;NaAlO2(aq)NaAQG),能夠在給定條件下實現,故B正確;

C.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不是生成氧化鐵,故C錯誤;

D.硝酸銀溶液和一水合氨反應生成氫氧化銀沉淀,繼續加入氨水沉淀溶解生成銀氨溶液,蔗糖為非還原性的糖,不

能和銀氨溶液反應,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故D錯誤;

答案選B。

2、C

【解析】

A.裂化汽油含不飽和燒,與溟水發生加成反應,則不能作萃取劑,故A錯誤:

B.Ba(QO)2溶液中通入S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領,不能比較酸性大小,故B錯誤;

C.Ksp小的先沉淀,由現象可知Ksp(ZnS)>Ksp(CuS),故C正確;

D.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Na2s04溶液,發生鹽析,為可逆過程,而蛋白質的變性是不可逆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o

3、A

【解析】

MnO、

A.甲中H2O2,在Mn(h作催化劑條件下發生反應2H2O2^^2H20+OzT生成02,故A正確;

B.乙中濃鹽酸具有揮發性,燒杯中可能發生的反應有2HCI+Na2SiO3=2NaCl+H2SiO3,故B錯誤;

C.丙中橡皮管連接分液漏斗和圓底燒瓶,氣壓相等,兩儀器中不可能出現液面差,液面a不可能保持不變,故C錯

誤;

D.丁中合金里Al、Si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112,根據出體積無法計算合金中Mg的含量,因為Al>Si都能與NaOH

溶液反應生成H2,2Al+2Na()H+2H2O=2NaAlO2+3H2t,Si+2NaOH+H2O=Na2SiO3+2H2t,故D錯誤;

答案選A。

【點睛】

鎂和硅都可以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釋放出氫氣。

4、C

【解析】

A.常溫下Fe與液氯不反應,Fe與濃硫酸發生鈍化,則用鋼瓶儲存液氯或濃硫酸,選項A正確;

B.食鹽腌制食品,食鹽進入食品內液產生濃度差,形成細菌不易生長的環境,可作防腐劑,食鹽具有咸味,所以食

鹽可作調味劑,也可作食品防腐劑,選項B正確;

C、海水中的碘元素是碘的化合物,不能直接用淀粉溶液檢驗是否含有碘元素,選項C不正確;

D.SO2和NOx的排放可導致酸雨發生,則燃料的脫硫脫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轉化都是減少酸雨產生的

措施,選項D正確;

答案選C

5、D

【解析】

A.a點未飽和,減少溶劑可以變為飽和,則a點表示的溶液通過升溫得不到b點,故A錯誤;

B.加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歷程,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但是反應熱不變,故B錯誤;

C.碳酸鈉先與氯化氫反應生成碳酸氫鈉,開始時沒有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反應完全之后碳酸氫鈉與氯化氫反應生

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需要的鹽酸的體積大于生成碳酸氫鈉消耗的鹽酸,故C錯誤;

D.圖4表示反應aA(g)+bB(g)n=cC(g),由圖可知,Pz先達到平衡,壓強大,加壓后,A%減小,說明加壓后平衡正

向移動,a+b>c,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

本題考杳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溶解度、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等,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讀羽能力,注意把握

物質之間發生的反應,易錯點A,a點未飽和,減少溶劑可以變為飽和。

6、D

【解析】

A.Fe3+的水溶液顯黃色,與“無色溶液”矛盾,A錯誤;

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顯酸性,此時H+、CH3cOO?會發生反應產生CH3coOH,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CIO?具有強的氧化性,與具有還原性的微粒S??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D.選項離子之間不能發生任何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o

7、C

【解析】

A選項,第4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是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Cb濃度減小,故A正確;

B選項,第6min時,平衡正向移動,因此V正((:0。2)>丫逆(COC12),故B正確;

O11XO85

C選項,第8min時的平衡常數K=;°=0.234,故C錯誤;

D選項,第lOmin移走了一氧化碳,平衡正向移動,氯氣,一氧化碳濃度增加,COCb濃度減小,因此COCb濃度變

化曲線沒有畫出,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8、C

【解析】

A.煤干謠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屬于化學變化,化學鍵被破壞,故A錯誤;

B.煤的氣化是將其轉化為可燃氣體的過程,主要反應為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Hz、CO等氣體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

屬于化學變化,化學鍵被破壞,故B錯誤;

C.石油的分儲是根據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屬于物理變化,化學鍵沒有破壞,故c正確;

D.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生成小分子,屬于化學變化,化學鍵被破壞,故D錯誤.

故選:Co

9、B

【解析】

NO、NO2與O2、FhO反應后被完全吸收,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O+3O2+2H2O

=4HNO3X4N02+02+2H20=4HN03O從反應方程式可以得出:n(O2)=-Xn(NO)+-Xn(NO2)<>

44

用此關系式驗證備選答案。

31_

A.—x3+—x7=4,A不合題意;

44

31

B.—x5+—x7/6,B符合題意;

44

31

C.—x7+—x3=6,C不合題意;

44

31

D.—xl+—xl=l,D不合題意。

44

故選B。

10、C

【解析】

A.電解精煉銅,粗銅作陽極,純銅作陰極,含銅離子的電解質溶液,A錯誤;

B.5.6gFe物質的量為0.ImoL足量Cb中完全燃燒生成氯化鐵,轉移電子數為0.3NA,B錯誤;

c(NHjHQ)

C.氯化鐵溶液中錢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加水稀釋促進鐵根的水解,溶液中c(NH)增大'故C正確;

c(conK(BaCO3)

2-

D.BaCCh、BaSCh的飽和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BaCO3(s)+SO4^BaSO4(s)+CO3(aq),△/―個〃1.C二,

c(SO:)Ksp(BaSO4)

溶度積常數隨溫度變化,溫度不變,比值不變,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o

11、B

【解析】

A項、pH<5.6的降水叫酸雨,故A錯誤;

B項、SO2有還原性,能與溟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溟水褪色,故B正確;

C項、溶液中加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溶液中也可能含有HCO3一或HSO3一,故C錯誤;

D項、某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鋼、也可能是氯化銀,故D錯誤;

故選B。

【點睛】

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領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銀沉淀是易錯點。

12、B

【解析】

A、山中碳原子全部共平面,但不能全部共直線,故A錯誤;

B、H3CC三C?CH3相當于是用兩個甲基取代了乙塊中的兩個H原子,故四個碳原子共直線,故B正確;

C、CH2=CH?CH3相當于是用一個甲基取代了乙烯中的一個H原子,故此有機物中3個碳原子共平面,不是共直線,

故C錯誤;

D、由于碳碳單鍵可以扭轉,故丙烷中碳原子可以共平面,但共平面時為鋸齒型結構,不可能共直線,故D錯誤。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了原子共直線問題,要找碳碳三鍵為母體,難度不大。

13、C

【解析】

A.C6H12可能為己烯或環己烷,Imol己烯含有4molC-C鍵和lmolC=C鍵,共5mol碳碳鍵,但環己烷含6molC-C鍵,

則ImolC6H12中含碳碳鍵的數目不一定小于6N\,A項錯誤;

B.果糖的摩爾質量為180g/mol,則18g果糖為O.lmol,一分子果糖含有5個羥基,則18g果糖含有羥基數目為0.5NA,

B項錯誤;

,816

c.H2O的摩爾質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18-8=10,D2O的摩爾質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

4g

=1x2+16-8=10,則4.0g由H,XO與D,6O組成的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0.2mol,則所含中子數為0.2molxl0

2220g/mol

NA=2NA,C項正確;

D.50g質量分數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質的量為斐05moi,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滿足以下關系

46g/mol

式:2C2HSOH~H2,則由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物質的量為0.25mol,而水也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則50g質量分數為

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目大于0.25NA,D項錯誤;

答案選C。

14、D

【解析】

A、等物質的量時,NO2和CO2中含有氧原子數目是相同的,因此標準狀況下,22.4L的NO2和CXh混合氣體中含有

氧原子物質的量為2mol,故A錯誤;B、假設全部是NCh,則含有分子物質的量為46g/46gzmol=lmoL假設全部是

N2O4,含有分子物質的量為46g/92g/moI=0.5moL故B錯誤;C、常溫常壓下不是標準狀況,且水是弱電解質,無法

計算OH-微粒數,故C錯誤;D、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F.O4,因此16.8g鐵與水蒸氣反應,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

16.8x8/(56x3)mol=0.8mol,故D正確。

15、D

【解析】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圖象分析能力與推理能力。

【詳解】

左圖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CH4(g)-H2O(g)=3H2(g)+CO(g)-103.3kJ/mol,右圖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g)+H2O(g尸H2(g)+COz(9)AH=33.2kJ/mol;兩式相加即可得相應的熱化學方程式D.CH4(g)+2H2O(g)=4H2(g)

+CO2(g)AW=-136.5kJ/mol,故D符合題意;

答案:Do

【點睛】

根據兩圖都為放熱反應,完成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再根據蓋斯定律進行分析即可。

16、B

【解析】

根據充電時的總反應,鉆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因此鉆為陽極,石墨為陰極,則在放電時鉆為正極,石墨為負極,據此

來判斷各選項即可。

【詳解】

A.根據分析,銅電極以及上面的石墨為陰極,A項錯誤;

B.充電時整個裝置相當于電解池,電解池中陽離子移向陰極,B項正確;

C.放電時整個裝置相當于原電池,原電池在工作時負極被氧化,C項錯誤;

D.根據分析,含鉆化合物位于電源的正極,D項錯誤;

答案選B。

【點睛】

不管是不是鋰電池,都遵循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即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鋰離子電池只不過是換成了Li'

在正、負極間移動罷了,換湯不換藥。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醯鍵、孩基減小生成物濃度,使平衡正向移動8BrCH=C(CH3)2

【解析】

A中苯環上有兩個處于鄰位的酚羥基,習慣上叫做鄰苯二酚,在NaOH溶液作用下,A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B與Bn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C在NaOH溶液作用下酚羥基發生取代生成D(

D經過取代、酯化兩個反應后得到E(),最后E中的酯基經堿性條件下水解再酸化生成合成羅氟

司特的中間體F()。根據以上分析解答此題。

【詳解】

(1)X中苯環上有兩個處于鄰位的酚羥基,叫做鄰苯二酚;D為,分子式為CuHnOzFzBr;

,r

答案為:鄰苯二酚;GiHuChFzBr。

⑵由圖示可知與Bn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根據原子守恒寫出反應方程式:

06z6

答案為:V。

刀一丁/入/晦

(3)E到F的反應中只有酯基發生水解,生成竣酸鹽后再進行酸化,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F中的含氧官

能團為配鍵、粉基。

答案為;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醯鍵、叛基。

(4)上述合成路線中,AfB、C-D、E-F這三個反應中都使用了NaOH溶液,有機反應的特點是反應比較慢,副反

應多,很多還是可逆反應,在上面三個反應中NaOH溶液都可以與反應后的生成物發生反應,使生成物的濃度減小,

促使平衡向正向移動,提高了反應的產率,最后還可再經酸化除去官能團里的鈉離子。

答案為:減小生成物濃度,使平衡正向移動。

,

(5)〉_/的分子式為C4H7Br,不飽和度為1,寫成鏈狀可以考慮為丁烷里面增加一條雙鍵,正丁烷里加一條雙鍵

有兩種寫法:CH2=CHCH2cH3、CH3CH=CHCH3,異丁烷里加一條雙鍵只有一種寫法:CH2=C(CH3)2C在

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2里面分另IJ有4、2、2種等效氫,所以CH2=CHCH2cH3、

CH3CH=CHCH3.CH2=C(CH3)2的一溟代物即的鏈狀同分異構體(不包括立體異構)有4+2+2=8種。其

中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也就是結構式中有兩種氫的為:BrCH=C(CH3)2.

答案為:8;BrCH=C(CH3)2o

(6)根據題中信息,以為原料合成有兩個方向的反應,一個是酚羥基上的取代,另一個是甲

基鄰位的取代,酯化,仿照題中C-D的條件可實現酚羥基的取代,得到,再與Bn發生取代生成

然后仿照題中D-E的條件可實現甲基鄰位溟原子的取代,酯化得到。故以對甲基苯酚為原料制備

Y

的合成路線為:

18、HOOC-CHz-COOH酸鍵、酯基取代反應H(CH2—C(X)11

C(N)H

(XX)H

H(f^^CHO+CH?-曳明■/胺?H(I^^>-CH-CHC(X)H+H?O+C(%f15

?X)H

OH

BrBe

I

CHOHCII-)HCW—(H-<(X)H

丙二*,為家化的需液

吐發,*佚'

66-6喂化

)

6CH—CH-axH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合成綜合推斷以及逆向合成。合成路線分析:由E的結構簡式以及D的分子式可推斷出D的結構簡

CHzCH^COOH

,由C與甲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D,可推斷出C的結構簡式為,B與氫氣發生

加成反應生成C,結合B的分子式與第(4)問中“B能與溟水發生加成反應”,可推斷出B的結構簡式為

CH=CHCOOH

,A與丙二酸在哦咤、苯胺中反應生成B,結合A的分子式以及第(4)問中“A遇FeCb溶液發生顯

色反應,1molA和1mol丙二酸在口比噓、苯胺中反應生成1molB、1molH2O和1molCO2%可推斷出A的結構簡

CHO

(1)丙二酸的結構簡式為:HOOC-CH.-COOH;觀察E結構簡式可知,所含含氧官能團有:酸鍵、酯基;

CHJCHJCOOCHJCHaCHjCOOCH,

(2)D生成E的方程式為:.'~故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

OHOCHjCH—^CH2

CH2cHicOOH

(3)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結構簡式為::

(4)根據化學方程式配平可寫出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

C(X)H

H()-^^^CH()+CH2'''笨胺AHiI^^^CH=CHC(X)H+H?()+C(灰石

C(X)H

(5)條件①:該結構簡式中含有段基;條件②:該結構簡式中含有酚羥基;條件③:除苯環外,不含有其它雜環;可

CH=CHCOOH

以酚羥基作為移動官能團,書寫出主要碳骨架,再進行判斷同分異構體總數,(1)中酚羥基有2個

CH2

取代位置(不包含本身),(2)中酚羥基有3個取代位置,(3)中酚羥基有

COOH

4個取代位置,(4)2段Ch=CH2中酚羥基有4個取代位置,中酚羥基有2個取代位置,故同

分異構體一共有2+3+4+4+2=15種;核腦共振氫譜有五組峰的結構簡式為

OH

COOH

(6)對比苯甲醇和Z人/結構簡式,根據題干信息,需將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再模仿A生成B的方

CH=CHCOOHOH

程式生成6,再根據碳硬雙鍵與鹵素單質加成再取代合成0^/co°H,故合成路線為:

BrBr

II

CFLOUCHOCH-CH—(WHCH—CH—C(X)1I

0?_丙二酸、個%乙氫氣化鈉溶液/

Cu/A*哦/、苯胺"、/"一?7酸化'

6OHOH

II

CH—<'H—C(X)H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有機物的推斷與合成,采用正推和逆推相結合的方法,逐步分析有機合成路線,可推出各有機物的結構

簡式,然后分析官能團推斷各步反應及反應類型。官能團是決定有機物化學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有機反應絕大多數

都是圍繞官能團展開,而高中教材中的反應原理也只是有機反應的一部分,所以有機綜合題中經常會出現已知來推斷

部分沒有學習過的有機反應原理,認識這些反應原理時可以從最簡單的斷鍵及變換的方法進行,而不必過多追究。

19、DCDB將裝置中的N2(或空氣)排除干凈將未充分燃燒的產物CO轉化為COX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轉

化為CO2)除去多余的02,保證E裝置最終收集的氣體全為N2該氨基酸的摩爾質量偏小取該有機物

少許于試管中,滴加NaHCCh溶液,有氣泡產生(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用燃燒法測定某種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組成,用氧氣氧化氨基酸(CxHyOzNp)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氮氣,利用裝置D(無水氯化鈣)測定水的質量,利用裝置C(KOH濃溶液)測定二班化碳的質量,利用E裝置測

量Nz的體積,從而求出氨基酸中含有的C、H、O、N的質量,進而求出該氨基酸的分子組成,據比解答。

【詳解】

(1)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吸收CO2、出0及測量N2體積的順序為,先吸收水,再吸收CO2,最后測量N2體積,裝

置B加熱的銅網可除去多余的02,保證E裝置最終收集的氣體全為N2,所以該實驗裝置的合理連接順序為:A、D、

C、D、B、E,

故答案為DCDB:

(2)裝置內的空氣中含有Nz、和HzO,需通一段時間的純氧,將裝置中的N?(或空氣)排除干凈,減小試驗誤

差,

故答案為將裝置中的N2(或空氣)排除干凈;

(3)CuO的作用是將氨基酸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證氨基酸中的碳都轉化為CO2,根據(D的分

析,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02,保證E裝置最終收集的氣體全為N2,

故答案為將未充分燃燒的產物CO轉化為COM或使氨基酸中的碳完全轉化為CO2);除去多余的02,保證E裝置最終

收集的氣體全為N2;

(4)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為了確定此疑基酸的分子式,除了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生成水的質量、準確測量

N2的體積外,還需測出該氨基酸的摩爾質量,

故答案為該氨基酸的摩爾質量;

(5)如果液面左低右高(廣口瓶中液面低于量筒中液面)廣口瓶中的氣體收到的壓強除大氣壓強外還有液面高度差造

成的壓強其實際壓強大于標準大氣壓,氣體體積被壓縮,實際測得的氣體體積偏小,

故答案為偏小;

(6)根據分子式為C2H4。2,及氨基酸中的官能團可知,該分子中有段基,實驗證明該官能團的方法為取該有機物少

許于試管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氣泡產生,

故答案為取該有機物少許于試管中,滴加NaHCCh溶液,有氣泡產生。

【點睛】

本題考杳學生利用燃燒法確定有機物分子組成的知識,涉及實驗方案設計、根據原子守恒法來解答,關鍵在于理解實

驗原理。

20、H2(HSO2=H2SO3,Zn+2H2sO3:ZnS2O4+2H2O或Zn+2sO2;ZnS2O4增大氣體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加快氣體的吸

++

收速率溶液中存在:Na2s2C)4(s)?Na2s2<)4(aq)2Na(aq)+S20j'(aq)Na2SzO4(s)2Na(aq)+S2O4'(a(|)],

增大c(N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水浴加熱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較大,在酒精中溶解度較小

2HCOONa+4SO2+Na2co3=2Na2s2O4+EhO+3CO2Zn(OH)2難溶于水,易與Na2s2O4分離取少量產品配成稀溶液,加入

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B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