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教育家長教育妙招除了懲罰我們還能怎么做_第1頁
小學心理教育家長教育妙招除了懲罰我們還能怎么做_第2頁
小學心理教育家長教育妙招除了懲罰我們還能怎么做_第3頁
小學心理教育家長教育妙招除了懲罰我們還能怎么做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除了懲處,我們還能怎么做?導語:愛孩子,他很快沒有規則;管孩子,他很快感覺到父母不愛他。怎么辦?用愛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才能感受到規則是愛的一部分;用懲處的方式去給孩子規則,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非規則。怎樣找到替代懲處的方法?

生活中,“懲處”已經成了許多家長最常用、最愛用的殺手锏了,的確很好用,也很省事,好像身邊全部的家長都是這么做的。大家都認可的選擇就肯定是最科學的嗎?

當然不是,只是因為這是大家最無奈的選擇,除了這“招”我們的確想不出什么好“招”了,這里告知你一些可以代替懲處的好方法!

一、對于懲處的相識

1、懲處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敵意、仇恨、抗拒、罪惡感、沒有價值感、自憐;

2、孩子在懲處中會把精力分散到如何報復家長上面,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悔以及思索修正錯誤的機會,不利于孩子發自內心地相識和改正錯誤;

3、懲處作為一種行為是會被孩子效仿的,“以強欺弱”會成為他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懲處,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內疚感,他們認為“懲處”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復自己的錯誤;

5、專家認為一個孩子應當經驗自己不當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罰。讓他感到,在一個相互關切的親子關系中,是沒有懲處的。二、代替懲處的七個技巧及案例

1、轉移留意力:把孩子對“問題”行為的留意力轉移到幫助家長做事或者好玩的事情上:

適合:不太嚴峻或者偶然性的問題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隨意拿貨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長):“你再亂拿,看你爸爸來了,怎么整理你!”

正例(家長):“珍寶,你來幫我挑三個最紅的蘋果吧!”

2、明確表達劇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讓孩子了解問題本身的影響:

適合:行為的后果比較嚴峻,須要剛好訂正、明確看法的問題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來跑去

反例(家長):“你太魯莽了,晚上不許看電視!”

正例(家長):“我不喜愛你這樣!小孩在過道亂跑會干擾別人購物!”

3、表明你的期望:對于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并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適合:問題影響不大,屬于主觀上非有意的行為

案例:孩子把從家里帶出去的玩具弄丟了

反例(家長):“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丟了,以后不許你帶玩具出去了!”

正例(家長):“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讓它和你一起回家!”

4、供應選擇:供應應孩子合理的、且我們能接受的選擇,給他被敬重感,而不是被強迫感。

適合:行為相對頑固,但有可替代的選擇的問題;也可以用于引導孩子起先某種行動的建議。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來跑去

反例(家長):“你再亂跑,我就不帶你回家了!”

正例(家長):“齊齊,別跑!給你個選擇,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購物車里,你來確定。”

案例:孩子在看電視不情愿洗澡

反例(家長):“抓緊洗澡,你再不過來,我就關電視了!”

正例(家長):“你是情愿現在洗澡、一會兒講兩個故事聽,還是現在看電視,洗澡后沒時間講故事。你來選吧!”

5、告知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適合:由于無知而導致的失誤,須要補充孩子相關常識的事務

案例:孩子用水彩筆畫畫時,把沒蓋筆帽的筆放在沙發上,染了一大片顏色。

反例(家長):“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別用水彩筆了!”

正例(家長):“看沙發都花了,以后記得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桌上。”

6、實行行動:對于反復建議多次的問題仍舊沒有改正,可以實行適當行動。

適合:相對嚴峻的原則性問題,特殊是“屢教不改”的問題,需表明正確的原則

案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反復玩弄桌上的物品

反例(家長):“你再不用心吃飯,就干脆別吃飯了!”

正例(家長):“珍寶,用心吃飯!”,數次勸告未果,可以把桌上旁邊的東西拿遠,說:“吃飯時候應當用心,吃完飯你可以隨意玩這些東西。”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后果。

適合:孩子存在肯定的主觀意識的行為,即“明知故犯”的行為,須要擔當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車

反例(家長):“別在上面玩,都是油!聽見沒!是不是要我沒收才行!”

正例(家長):“桌子上還有許多吃飯灑的湯和油,把小汽車都弄臟了,你要負責把它們洗干凈!”三、針對特殊頑固且不易改正的習慣,實行相對困難的措施

案例:孩子晚上總想玩耍、說話,不情愿睡覺

反例(家長):呵斥、發脾氣:“再不睡覺就出去!我都累死了,沒時間陪你折騰!”

正例(家長):

第一步:探討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問問孩子睡覺前都喜愛做什么?

其次步: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知孩子媽媽每天上班很累,須要早點睡覺、得到休息。

第三步: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全部的想法都寫下來(不帶任何評論)。

一邊探討,一邊將雙方全部的想法逐一記錄,讓孩子有受敬重感和參加確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動的主動性。

如:(孩子)聽三個故事、看會電視、翻跟頭、十點睡覺……

(家長)一個小時的嬉戲時間、九點上床后可以聊會天、九點半打算睡覺……

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議你們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須要付諸行動。(家長應賜予適當讓步,會帶動孩子主動讓步)

如:分別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雙方達成共識的方法上畫“五角星”

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方法,總結達成共識的看法,雙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們都同意每天八點半到九點自由活動,可以講兩個故事、九點半睡覺(可以寫在紙條上,貼在冰箱上)四、最終請記住這幾點

1、當我們發生沖突時,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對抗,或者擔憂誰輸誰贏。而是把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找尋一種方法,讓家長和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敬重;

2、在氣頭上時,短暫不要起先“解決問題”,當自己足夠冷靜時再起先用科學的語言,假如是在叉腰瞪眼的狀況下說的都是不會有效果的;

3、選擇建議時,不要評價“辦法不好”、“那不行”,而是記錄每個想法,讓想法得到敬重;

4、當一個安排執行一段時間后,貫徹不下去,可以選擇回到老路,也可以選擇再做安排;

5、假如孩子不情愿坐下來商議解決問題,可以用便條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適合相對較大的孩子)

“敬愛的孩子,我想聽一聽關于這個問題,你是怎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