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提升訓練(十二)(時間:40分鐘滿分: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禮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說:“不以規則,不能成方圓。”《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韓非子》中說:“言無二貴,法不兩適。”這反映當時的學者們()A.相互競爭、百家爭鳴 B.強調變革和法律C.維護君主專制統治 D.重視規則和秩序解析:選D。從題干材料中可以看出,當時學者在某些問題上有著相同的見解,并不是強調百家爭鳴,故A項錯誤;強調變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見,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君主專制統治秦朝才建立,故C項錯誤;從題干材料中可以看出,當時學者們的共同見解是重視規則和秩序,故D項正確。2.商鞅師承儒家,卻轉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書·畫策》中說:“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于人,而不能使人愛。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這說明當時()A.儒家與法家追求的目標相悖B.儒法在實踐中出現融合傾向C.法家意識到教化作用的局限D.以仁義治天下成為主流意識解析:選C。據材料商鞅在否定儒家時只是說儒家“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追求的目標都是“治天下”,故A項錯誤;據材料“是以知仁義之不足以治天下”可知商鞅否定儒家治國思想,二者并沒有融合,故B項錯誤;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義者能愛于人,而不能使人愛”說明儒家在教化上的不足,故C項正確;D項與史實不符,錯誤。3.(2024·河南鄭州一模)兩漢時,司法官員常常引用《公羊春秋》《詩》《禮記》《尚書》等作為判案量刑的依據;到魏晉時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罰的條文。這說明()A.儒法并用成為漢魏時期的主流觀念B.法律深受社會主流思想的影響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時的隨意性D.儒家經典保證了司法的公正性解析:選B。依據材料可知以禮(儒家)入刑(法家)不斷深化發展,不是儒法并用,故A項錯誤;兩漢和魏晉時期,儒學已經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儒學的經典著作和尊卑原則影響了法律的實施,故B項正確;材料主要闡述了儒學對法律實施的影響,并未涉及法律制度化的內容,故C項錯誤;因法律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儒學中“禮”的影響,確定程度上造成判案時缺乏公正性,故D項錯誤。4.(2024·寧夏育才中學模擬)有學者指出,西漢時期,儒學事實上并沒有成為唯一的正統思想。《漢書·元帝紀》中漢宣帝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這體現了()A.漢代治國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B.漢宣帝對儒家治國理念的無情抨擊C.西漢時法家思想得到統治者的重視D.漢代統治者兼采百家之長的治國理念解析:選A。漢家制度“霸王道雜之”說明漢代治國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故A項正確;漢宣帝強調“霸王道雜之”,并非抨擊儒家思想,故B項錯誤;西漢時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只是兼用法家思想,C項不符合史實,錯誤;材料僅體現漢代統治者兼用儒法思想,并沒有兼采百家之長,故D項錯誤。5.(2024·湖南長郡中學模擬)有學者認為,從漢代起,先秦儒家高標入世的姿態及對世界冷靜理性的思索始有缺失。這種缺失()A.導致儒家逐步脫離社會實際B.使儒學統治地位進一步減弱C.與儒學政治地位的改變有關D.表明儒家亟須重建信仰理論解析:選C。漢代儒家思想成為正統學說并干脆影響官員的選拔標準說明儒家思想未脫離實際,故A項錯誤;漢代起先,儒家學說處于統治地位,體現了儒家政治地位的提高,故B項錯誤;漢代儒學為政治服務對先秦儒學思想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如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等思想實際就是對冷靜理性思索世界的某種背離,故C項正確;漢代儒學是在先秦儒家學說的信仰基礎上發展而來,故D項錯誤。6.(2024·安徽宣城聯考)南朝道士張融臨死時遺命入殮“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小品般若經》)、《法華經》”。這主要反映了()A.南朝人熱衷探討中外文化典籍B.道士集儒、釋、道三教于一身C.儒、釋、道三教出現調和之勢D.佛教已與儒學、道教鼎足而立解析:選C。材料中說的是個例,故A項錯誤;道士張融只是對儒、釋文化有所認同,而非集三教于一身,故B項錯誤;《孝經》是儒家的經典,《老子》是道家的經典,《小品》《法華經》是佛教的著作,故材料體現了儒、釋、道三教出現調和之勢,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儒、釋、道三教并存、三教調和的內容,沒有突出佛教的地位改變,故D項錯誤。7.(2024·四川德陽模擬)宋理宗讀了朱熹的書后,感慨地說,“讀之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并追封朱熹為“太師”,還把他的牌位放進孔廟從祀。宋理宗的言行()A.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 B.表明理學得到普遍認同C.擴大了科舉考試的內容 D.強化了理學的教化功能解析:選D。確立儒學的正統地位是在漢朝,故A項錯誤;宋理宗的言行表明理學得到統治者的認同,不是普遍認同,故B項錯誤;宋理宗對理學和朱熹的確定與擴大科舉考試的內容無關,故C項錯誤;宋理宗對理學和朱熹的確定,有利于發揮理學的教化功能,故D項正確。8.(2024·山東日照期中)無論是晉代謝氏的家訓,還是明清時《朱子格言》處世治家的勸誡,抑或曾國藩的“八本”“八字”的訓導,都不外乎修身、敬長、勤儉、戒奢、睦里、重教等行為規范,或忠君愛國、孝悌友愛、團結睦鄰、奉公遵守法律等。這表明“家訓”的主旨是()A.強化血緣紐帶,維護宗族特權B.規范家族行為,追求政治同等C.凝合家族力氣,穩定社會秩序D.推崇忠孝節義,教育禮義廉恥解析:選D。材料中側重于家族成員的品德,不是維護宗族特權,故A項錯誤;材料未涉及追求政治同等,故B項錯誤;C項是家訓實行的作用,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可以得出家訓的核心思想是推崇忠孝節義,教育禮義廉恥,故D項正確。9.(2024·四川宜賓一模)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版本頗多,明末《警世通言》第28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這一版本敘述,當時官宦小姐白素貞主動向藥鋪店員許仙求婚,結婚后許仙得知白娘子為蛇妖,便從法海處借得缽盂,與法海一起收治了她。這種敘述反映了作者當時()A.顯露出新舊思想沖突的特征B.崇尚道德,強調人性自我約束C.沖破了傳統儒學的倫理范疇D.因循守舊,重男輕女的等級觀念解析:選A。明末,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材料正反映了在商品經濟發展狀況之下,新舊思想出現了沖突,故A項正確。10.(2024·山西晉城一模)顏元(1635-1704年)針對宋明鏡花水月的理學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視孔門“六藝”之學的思想。據此可知,他()A.反對佛學思想 B.主見復古先秦儒學C.提倡經世致用D具有離經叛道性格解析:選C。材料強調的是宋明理學,而非佛學,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重視六藝,即古代的六種基本技能,而非復古先秦儒學,故B項錯誤;由材料“針對宋明鏡花水月的理學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視六藝”可知,材料強調經世致用的思想,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經世致用的思想,而非反對封建統治經典和教條的離經叛道,故D項錯誤。11.(2024·山東濟南模擬)南宋后期,在荊州和建康設有火藥兵器制作院。荊州每月能制鐵火炮一兩千支,建康在兩年多造出了三萬八千多件火藥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鐵炮殼。這說明()A.南宋大規模制造火藥武器B.火藥最先是在南宋獨創的C.南宋火藥起先應用于軍事D.火藥武器確保了南宋的平安解析:選A。依據材料“荊州每月能制鐵火炮一兩千支,建康在兩年多造出了三萬八千多件火藥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鐵炮殼”反映出南宋火藥武器產量大,質量精良,可得出南宋大規模制造火藥武器,故A項正確;隋唐時期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火藥,并非南宋獨創,故B項錯誤;火藥起先應用于軍事是在唐末,并非南宋,故C項錯誤;材料闡述的是南宋火藥武器制造的狀況,沒有涉及火藥武器對南宋平安發揮的作用,故D項錯誤。12.(2024·安徽十校聯盟摸底)字形歧異,的確是戰國時期文字發展演化的一個突出問題。一個“馬”字,齊有三種寫法,楚、燕、三晉各有兩種寫法;一個“安”字,齊、燕各有兩種寫法,三晉竟有四種寫法。這反映出()A.書寫材料發生改變 B.文化的發展具有多樣性C.百家爭鳴局面出現 D.政治分裂影響文化整合解析:選D。材料反映的是戰國時期文字發展演化過程中字形歧異的問題,沒有提到書寫材料的改變,也沒有說明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故A、B兩項錯誤;C項與材料關系不大;材料中戰國時期文字發展演化之所以會出現字形歧異的問題,是因為戰國時期政治分裂影響文化整合,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13題25分,14題12分,共37分)13.(2024·湖南長郡中學模擬)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自漢武帝以來的正統思想,這一思想體系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5分)材料一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為君而覆露之,地為臣而持載之。……地事天也,猶下之事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新哲學的創立者必需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論、倫理學和學問論的體系,以宇宙論說明宇宙的創生,以倫理學探討整個人類問題以及確立人生行事的價值,以學問論確定實然和應然學問的基礎。這個新哲學叫作“理學”。——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歸納孟子對于“忠君”的看法。(5分)(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改變?這種改變是為了適應何種政治須要?(8分)(3)依據所學學問,列舉材料三中所述理學在“宇宙論”“倫理學”和“學問論”上的理論分別是什么。分析理學對中國歷史的影響。(12分)解析:本題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化。(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可知孟子反對臣子弒君,認為臣子應當忠于君主;據材料一“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可知假如君主不施行仁義,臣子可以誅殺君主。(2)第一小問改變,據材料一“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和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結合董仲舒新儒學的史實可知,強調君權神授,主張君為臣綱;其次小問政治須要,結合新儒學的背景可知,董仲舒新儒學適應了西漢加強中心集權、強化大一統局面的須要。(3)第一小問內容,據“以宇宙論說明宇宙的創生,以倫理學探討整個人類問題以及確立人生行事的價值,以學問論確定實然和應然學問的基礎”并結合理學的措施回答即可;其次小問影響,結合理學的影響回答即可。答案:(1)看法:臣子應當忠于君主;臣子有權抗拒不施行仁義的君主。(2)改變:神化君權,強化忠君思想。政治須要:西漢加強君主專制中心集權的要求。(3)宇宙論:理是宇宙的本原。倫理學:三綱五常。學問論:格物致知、先知后行。影響:鞏固了中心集權君主專制;鑄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壓抑人性、扼殺自然欲求。(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4.(2024·云南師范高校附中質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統理群生,諸侯背叛,殘賤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于下,怨惡畜于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摘編自《漢書·董仲舒傳》依據材料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其思想形成的背景。解析:本題考查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旨在考查學生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鋁資本及所屬公司社會招聘1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以德掩言以行見理-【2022年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移鐵通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社會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2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六章 第一節 北京教學設計1 中圖版
- 初中浙教版第十課 表格的應用表格教案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 12.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教學設計1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中國葛洲壩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社會成熟人才公開招聘4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23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培訓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GB∕T 14527-2021 復合阻尼隔振器和復合阻尼器
- 航運系統組成和航運企業組織結構及特點
- 煤礦安全規程執行說明
- 喪假證明模板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Q∕GDW 12106.4-2021 物聯管理平臺技術和功能規范 第4部分:邊緣物聯代理與物聯管理平臺交互協議規范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