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國在幾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穩固的鄉土社會。鄉土是一個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積淀之所在,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與命脈。文學意義上的鄉土,既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形態,也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一種文化象征與文化信念的組合。鄉土文學有其特定的含義,指的是表述人類普遍的鄉村情感、以人類覺醒的文化意識和哲學眼光審視特定鄉土歷史文化的民族文學形態。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形成了兩大基本敘事傳統:一是鄉土寫實傳統,從魯迅到韓少功,以知識分子立場、文化批評形成啟蒙傳統;二是鄉土浪漫傳統,從廢名到汪曾祺,以知識分子立場、人性審美形成詩化傳統。魯迅堪稱現代鄉土文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魯迅是最早以小說的方式關照鄉土的現代作家,他的小說創作多來自病態社會中疾苦不幸、麻木不仁的人民,先將他們的病痛找出,然后暴露在陽光底下,以引起救治的注意,以魯迅為代表的鄉土文學派以人文主義情懷和現代意識,確立起“改造國民性”的基本主題,試圖以強大的人性和人道主義力量拯救那些處于水深火熱中鄉土國民的靈魂,以達到改造國民性的目的。現代鄉土小說的第二種敘事傳統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京派作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當魯迅等鄉土小說家“隱現著鄉愁”時,廢名卻以簡樸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橫吹出我國中部農村遠離塵囂的田園牧歌。”廢名的作品是一首似寫實、似浪漫的田園詩,描繪的多是遠離近代啟蒙的宗法式農村中的人事片斷,著力表現宗法式鄉村中天真無邪、白璧無瑕的人情人性之美,流露出對故鄉父老以及古老淳樸民風、文化的熱愛與挽留。魯迅的鄉土敘事立足于各種社會矛盾與文化沖突,廢名的鄉土敘事則立足于和諧寧靜,以詩意審美的眼光打量中國的鄉土世界,那些在魯迅等鄉土小說家筆下視之為文化批判目標的落后因素,卻在廢名筆下變成了審美元素。與魯迅鄉土文學敘事傳統不同的是,廢名鄉土文學敘事立足于人性觀照,懷著回到農業文明、原始人性,以及早期和諧人際關系的“戀美”情結,以理想化的筆墨對鄉土社會進行田園牧歌式描寫,充滿鄉土風俗之美以及鄉民人情、人性之美的頌揚。當下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鄉土文學的根基及其鮮活的生命力仍然強大,現代鄉土文學的敘事傳統依然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的鄉土文學創作。探討中國鄉土文學的內涵及其敘事傳統便成為一個“文學富礦”,有重要的意義和學術價值。(摘編自白忠德《淺析中國鄉土文學內涵及其敘事傳統》)材料二:鄉土原型,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型。鄉土原型所顯現出的主題群,幾乎像繁星一樣布滿了中國文學史,尤其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鄉土原型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內容,是一種“戀鄉情結”。所謂“戀鄉情結”,就是指縈繞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眷戀和偏愛故鄉的情感因子。中華民族誕生在原始農業社會的搖籃里,從遠古時期開始,生命的繁衍和發展便牢牢維系在腳踏的土地上,因此,“戀鄉情結”在我們的民族心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強化,從而形成我國的民族心理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鄉土原型的主題群大體上分為這樣兩種:一種是“浪漫主義的”,一種是“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的”重在寄寓一種“理想的感情”,而“現實主義的”則體現為一種“批判的感情”。鄉土的理想化,總是在與標志現代文明的城市的對比思維中實現。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沈從文的小說創作。沈從文滿懷深情地創造出了寄寓著自己的生活理想的“湘西世界”,作為城市世界的對立面而出現在他的藝術思維中,從而獲得了“湘西”的生命。“批判的感情”作為鄉土原型的一種變體,既與“理想的感情”同為這一原型的兩個層面,同時又是一種充滿了現代意識的主題群,這是鄉土原型的一次歷史性飛躍。從此以后,“批判的感情”和“理想的感情”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幾乎全部的關于鄉土主題的作家作品中,便成了同一個金幣的正反兩面。“五四”新文化運動更是打破了中國文人的傳統思維,使他們獲得了一種審視自己民族的世界性眼光。此時,中國作家發現,與世界格局比較起來,原來文人眼中溫暖寧靜的鄉土,竟然是如此落寞和荒涼,于是,他們對中國鄉土的愛,便由一種“理想的感情”轉化為一種“批判的感情”,鄉土原型的主題群,便回蕩著這樣一種時代的濤聲,絕大多數作家,便都把批判的筆鋒指向自己那一片積淀著厚厚的歷史塵垢的鄉土,把它和社會歷史的進程聯系起來思考。這一歷史性的轉折,始于魯迅的小說。此時的鄉土,在魯迅的目光中,顯現出了其歷史真面目:“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看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作者滿含悲憤地希望人們在這片“蕭索的荒村”的鄉土上走出一條新的路來。繼魯迅之后,臺靜農、許飲文等一大批作家便紛紛替自己的鄉土進行控訴和批判。這樣一個鄉土主題群的共同旋律,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時代之聲。(摘編自羅強烈《鄉土意識:現當代文學中的一個主題原型》)1.單選題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鄉土文學派試圖以強大的人性和人道主義力量,拯救那些處于水深火熱中鄉土國民的靈魂,達到改造國民性的目的。B.魯迅的鄉土敘事立足于各種社會矛盾與文化沖突,把廢名筆下和諧寧靜的鄉土世界視為文化批判目標的落后因素。C.“戀鄉情結”是縈繞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眷戀和偏愛故鄉的情感因子,是鄉土原型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內容。D.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以鄉土為題材的作家作品,其鄉土原型的主題群要么屬于“理想的感情”,要么屬于“批判的感情”。2.單選題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土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形態、文化象征與文化信念的組合,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與命脈。B.鄉土浪漫傳統派作家立足于人性觀照,懷著“戀美”情結,以理想化的筆墨對鄉土社會進行描寫。C.鄉土原型無論是“浪漫主義的”,還是“現實主義的”,其中一個的重要的主題內容是一種“戀鄉情結”。D.“五四”新文化運動打破了中國文人的傳統思維,他們對鄉土的愛,由“理想的感情”轉化為“批判的感情”。3.單選題下列作品,不能體現鄉土浪漫敘事傳統的一項是(
)A.廢名的《桃園》《橋》等作品描繪的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景象,洋溢著和諧的詩意和寧靜的禪味。B.趙樹理《小二黑結婚》饒有趣味地講述了農村青年戀愛婚姻的故事,從中透露出民主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C.沈從文在《邊城》中的湘西世界如一首美好的抒情詩,展現了鄉土風俗之美以及鄉民人情、人性之美。D.孫犁在《荷花淀》中創造了自然美與人物美相結合的境界,它寫出了荷花淀濃郁的生活氣息,明麗的地方色彩。4.簡答題從論證結構上來看,兩則材料結尾段的作用有什么不同?5.簡答題請結合材料,分別概括鄉土原型兩大主題群的情感傾向和創作目的。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為奴隸的母親(節選)柔石她的丈夫在窮的生病以后,全身便變成枯黃色,臉孔黃的和小銅鼓一樣,連眼白也黃了。別人說他是黃疸病,孩子們也就叫他“黃胖”了。“再也沒有辦法了,這樣下去,連小鍋子也都賣去了。我想,還是從你的身上設法罷。你跟著我挨餓,有什么辦法呢?”他對妻子說。“我的身上?……”他的妻坐在灶后,懷里抱著她的剛滿三周歲的男小孩——孩子還在啜著奶,她訥訥地低聲地問。“你,是呀,”她的丈夫病后的無力的聲音,“我已經將你出典了……”“什么呀?”他的妻幾乎昏去似的。屋內是稍稍靜寂了一息。他氣喘著說:“三天前,王狼來坐討了半天的債回去以后,我也跟著他去,走到了九畝潭邊,我很不想要做人了。但是坐在那株爬上去一縱身就可落在潭里的樹下,想來想去,總沒有力氣跳了。貓頭鷹在耳邊不住地囀,我的心被它叫寒起來,我只得回轉身,但在路上,遇見了沈家婆,她問我,晚也晚了,在外做什么。我就告訴她,請她代我借一筆款,或向什么人家的小姐借些衣服或首飾去暫時當一當,免得王狼的狼一般的綠眼睛天天在家里閃爍。可是沈家婆向我笑道:“‘你還將妻養在家里做什么呢,你自己黃也黃到這個地步了?’“我低著頭站在她面前沒有答,她又說:“‘兒子呢,你只有一個了,舍不得。但妻——’“我當時想:‘莫非叫我賣去妻了么?’“而她繼續道:“‘但妻——雖然是結發的,窮了,也沒有法。還養在家里做什么呢?’“這樣,她就直說出:‘有一個秀才,因為沒有兒子,年紀已五十歲了,想買一個妾;又因他的大妻不允許,只準他典一個,典三年或五年,叫我物色相當的女人:年紀三十歲左右,養過兩三個兒子的,人要沉默老實,又肯做事,還要對他的大妻肯低眉下首。這次是秀才娘子向我說的,假如條件合,肯出八十元或一百元的身價。我代她尋了好幾天,總沒有相當的女人。’她說:現在碰到我,想起了你來,樣樣都對的。當時問我的意見怎樣,我一邊掉了幾滴淚,一邊卻被她催的答應她了。“昨天,沈家婆到過秀才底家里,他說秀才很高興,秀才娘子也喜歡,錢是一百元,年數呢,假如三年養不出兒子,是五年。沈家婆并將日子也揀定了——本月十五,五天后。今天,她寫典契去了。”這時,他的妻簡直連腑臟都顫抖,吞吐著問:“你為什么早不對我說?”“昨天在你的面前旋了三個圈子,可是對你說不出,不過我仔細想,除出將你的身子設法外,再也沒有辦法了。”“決定了么?”婦人咬著牙齒問。“只待典契寫好。”“倒霉的事情呀,我!一點也沒有別的方法了么?春寶的爸呀!”春寶是她懷里的孩子的名字。“倒霉,我也想到過,可是窮了,我們又不肯死,有什么辦法?今年,我怕連插秧也不能插了。”“你也想到過春寶么?春寶還只有三歲,沒有娘,他怎么好呢?”“我領他便了。本來是已經斷了奶的孩子。”他似乎漸漸發怒了。也就走出門外去了。她,卻嗚嗚咽咽地哭起來。“春寶,寶寶!”“媽媽明天要去了……”“唔。”孩子似不十分懂得,本能地將頭鉆進他母親底胸膛。“媽媽不回來了,三年內不能回來了!”“我也去。”“寶寶去不得的。”“呃!”孩子反抗地,又吸著并不多的奶。“你跟爸爸在家里,爸爸會照料寶寶的:同寶寶睡,也帶寶寶玩,你聽爸爸的話好了。過三年……”她似要還想對孩子說話,她的丈夫踏進門了。他走到她的面前,一只手放在袋里,掏取著什么,一邊說:“錢已經拿來七十元了。還有三十元要等你到了后十天付。”停了一息說:“也答應轎子來接。”這一晚,她和她的丈夫都沒有吃晚飯。第二天,春雨竟滴滴淅淅地落著。轎是一早就到了。可是這婦人,她卻一夜不曾睡。她先將春寶的幾件破衣服都修補好;春將完了,夏將到了,可是她,連孩子冬天用的破爛棉襖都拿出來,移交給他的父親——實在,他已經在床上睡去了。春寶醒了,她給他穿衣服的時候,向他說:“寶寶好好地在家里,不要哭,免得你爸爸打你。以后媽媽常買糖果來,買給寶寶吃,寶寶不要哭。”而小孩子竟不知道悲哀是什么一回事,張大口子“唉,唉”地唱起來了。她在他的唇邊吻了一吻,又說:“不要唱,你爸爸被你唱醒了。”沈家婆忙碌似的在屋內旋了幾個圈,對孩子的父親說了幾句話,意思是討酬報。因為這件契約之能訂的如此順利而合算,實在是她的力量。“說實在話,春寶的爸呀,再加五十元,那老頭子可以買一房妾了。”她說。于是又轉向催促她——婦人卻抱著春寶,這時坐著不動。沈家婆聲音很高地:“轎夫要趕到他們家里吃中飯的,你快些預備走呀!”可是婦人向她瞧了一瞧,似乎說:“我實在不愿離開呢!讓我餓死在這里罷!”轎夫也在門首催起身了,他們嚕蘇著說:“又不是新娘子,啼啼哭哭的。”小小的孩子也哭了,手腳亂舞的,可是沈家婆終于給他拉到小門外去。當婦人走進轎門的時候,向他們說:“帶進屋里來罷,外邊有雨呢。”她的丈夫用手支著頭坐著,一動沒有動,而且也沒有話。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妻子得知丈夫把自己“出典”后,幾乎昏過去,雖然很窮,妻子也不愿離開這個家,更不愿離開春寶。B.聽到丈夫要在她身上掙錢的時候,她“訥訥”“低聲”詢問,一個沒有地位、逆來順受的女子形象躍然紙上。C.典妻并不是丈夫的本意,表面上看,是因受到沈家婆的勸說誘導,實際上是為窮所迫,完全出于無奈。D.“春雨竟滴滴淅淅地落著”,絲絲春雨,無聲無息,渲染了離別的氣氛,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7.關于文中沈家婆的表述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沈家婆在文中是次要人物,與妻子形成鮮明對比,具有敘述和見證的作用,增加小說的真實性。B.“兒子呢,你只有一個了,舍不得。但妻——”,沈家婆言外之意是說妻子可以作為賺錢的工具。C.“再加五十元,那老頭子可以買一房妾了”,沈家婆這句話表明她提高了妻子的價格,有炫耀之意。D.沈家婆與魯迅《祝福》中的衛老婆子相似,是奔走于大戶人家和窮困潦倒人家之間的婦人的形象。8.小說中反復寫到小孩“春寶”,有何用意?9.有人為小說設計了兩種結尾:①妻子為秀才生了兒子后被趕了回來,家里最困難的時期總算度過,夫妻、母子終得團圓;②妻子為秀才生了兒子后被趕了回來,家里依舊貧窮,丈夫對她很冷淡,兒子則已經忘記她了。這兩種結尾哪一種表達效果更好?請結合小說主題談談你的理解。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初,孝文時,吳太子入見,得侍皇太子飲、博。吳太子博,爭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遣其喪歸葬。至吳,吳王①慍曰:“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復遣喪之長安葬。吳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禮,稱疾不朝。京師知其以子故,系治驗問吳使者。吳王恐,始有反謀。后使人為秋請,文帝復問之,使者對曰:“王實不病。漢系治使者數輩,吳王恐,以故遂稱病。夫‘察見淵中魚,不祥’。唯上棄前過,與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吳使者歸之,而賜吳王幾杖,老,不朝。吳得釋其罪,謀亦益解。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②,輒與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他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訟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晁錯數上書言吳過,可削。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景帝即位,錯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齊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吳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幾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反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雜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隙。(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七國之叛》)文本二: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后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節選自柳宗元《封建論》)【注】①吳王:劉濤,漢高祖侄子,公元前195年封為吳王,其封地為吳國,后聯合楚、趙等七國發動叛亂,失敗后,逃到東越被殺。②踐更:受錢代人服徭役。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誘A天B下C亡D人E謀F作G亂H今I削J之K亦L反M不N削O亦P反Q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系治,囚禁審其罪,“系”與《過秦論》中“俯首系頸”的“系”意思不同。B.幾杖,指坐幾和手杖,皆為老者所用,故常用作敬老之物,也可以借指老人。C.存問,問候的意思,“存”與《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意思不同。D.陵遲,也作“凌遲”,既是一種殘酷刑罰,也指漸趨衰敗,在文中意指后者。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吳國太子侍奉皇太子飲酒、下棋,走棋路時與之發生了爭執,態度不恭敬,被皇太子用棋盤打死了,這件事成為吳王意圖謀反的誘因。B.因吳太子之事,吳王稱病不再朝見文帝,此舉有違藩臣的禮節,不過文帝在聽了使者的解釋后,未追究吳王過錯,特許吳王不再上朝。C.晁錯多次上奏文帝,陳述吳王過失,建議削減他的封地,文帝于心不忍;景帝即位后,晁錯仍力主削藩,他認為吳王最終會發動叛亂。D.面對吳國的威脅,削藩已成朝臣共識;柳宗元也認為,西漢時由于謀臣獻策,才分散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并由朝廷自己管理諸侯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吳得釋其罪,謀亦益解。(2)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14.唐朝中后期藩鎮割據嚴重,請結合文本二,分析柳宗元《封建論》的創作目的。三、古代詩歌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暑旱苦熱王令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①?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②。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注】①河漢:銀河。②昆侖、蓬萊:古代傳說中的仙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用清風無力來襯托暑旱之甚,酷熱難當,緊扣詩題中的“苦”字。B.頷聯把“人已懼”與“天不惜”形成對比,暗含對老天爺的怨恨之情。C.頸聯所寫“昆侖雪”“蓬萊寒”,體現了詩人身不能至的苦悶與無奈。D.詩人最后盡情抒發了愿與天下人共苦難的豪情,顯示了其博大的胸襟。16.有人評價此詩“構思新奇,造語精辟,充滿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對此你怎樣理解?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傳》中“,”兩句,司馬遷通過兩組反義詞強調了《離騷》的言淺意深、耐人尋味。(2)“風”經常撩動文人的情思。杜甫《登高》中“”一句渲染悲涼氣氛,引發詩人無盡愁緒;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一句牽引出詞人的故國之思。(3)曾經“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如今卻毫無音信,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發出了“,”的怨嘆。五、語言文字運用(本大題共2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刻意練習是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提出的概念,指A,再有目的地進行大量重復練習。以彈奏鋼琴為例,演奏者先把整首樂曲分解成若干段,每次彈奏一段,在此過程中精益求精,專注于修正某個具體的錯誤或完善某個技巧,這就是刻意練習。在刻意練習過程中,演奏者的思想高度集中,與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帶休閑色彩的練習完全不同。短時間內的反復練習,可以讓小腦不斷完善運動指令,直到完美的程度。如果練琴時不是在自己尚未熟練掌握的技巧上反復磨練,B,那么相同時間里,①真正迫使小腦進行運動編程的時間少之又少,②大部分時間只是在調用已編好的程序,③相當于固步自封。④只有在不熟練處反復磨練,⑤才是真正技能升級的時刻。⑥各種樂器演奏、體育活動都離不開小腦的運動編程,⑦刻意練習就格外顯得重要。18.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19.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那種棚戶的雜弄是全面敞開的樣子,牛毛氈的屋頂是漏雨的,板壁墻是不遮風的,門窗是關不嚴的。這種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鱗次櫛比,擠擠挨挨,燈光是如豆的一點一點,雖然微弱,卻是稠密,一鍋粥似的。它們還像是大河一般有著無數的支流,又像是大樹一樣,枝枝杈杈數也數不清。它們阡陌縱橫,是一張大網。①它們表面上是袒露的,實際上卻神秘莫測,有著曲折的內心。黃昏時分,鴿群盤桓在上海的空中,尋找著各自的巢。屋脊連綿起伏,橫看成嶺豎成峰的樣子。站在制高點上,它們全都連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東南西北有些分不清。②它們還是如水漫流,見縫就鉆,看上去有些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的。它們又遼闊又密實,有些像農人撒播然后豐收的麥田,還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滅的。它們實在是極其美麗的景象。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牛毛氈的屋頂漏雨,板壁墻不遮風,門窗關不嚴。”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都包含“是……,實際上……”的結構,很有表現力。請任選一句簡要分析。22.外國友人對老上海的弄堂很感興趣。請根據材料寫一段文字,向他簡要介紹老上海的棚戶雜弄。六、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23.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尼采: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認為那些跳舞的人瘋了。面對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要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答案】1.C
2.A
3.B
4.①材料一的尾段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和引申,指出探討鄉土文學的內涵及敘事傳統在當下的意義和價值。②材料二的尾段是對上文內容的深化,在前文基礎上闡明“批判的感情”主題群產生的歷史背景時代意義。
5.①“現實主義的”主題群的情感傾向體現為對病態社會“批判的感情”,創作目的是找出病痛,引起救治的注意,最終改造國民性;②“浪漫主義的”主題群的情感傾向是在傳統鄉土社會中寄寓“理想的感情”,創作目的是頌揚鄉土風俗之美以及鄉民人情、人性之美。【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鄉土文學派……”錯,根據原文“以魯迅為代表的鄉土文學派以人文主義情懷和現代意識,確立起‘改造國民性’的基本主題,試圖以強大的人性和人道主義力量拯救那些處于水深火熱中鄉土國民的靈魂,以達到改造國民性的目的”可知,原文是指“以魯迅為代表的鄉土文學派”,“鄉土文學派”和“以魯迅為代表的鄉土文學派”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不能混同。B.“把廢名筆下和諧寧靜的鄉土世界視為文化批判目標的落后因素”錯,原文是“那些在魯迅等鄉土小說家筆下視之為文化批判目標的落后因素,卻在廢名筆下變成了審美元素”中的“之”指代的內容不完全等同于“廢名筆下和諧寧靜的鄉土世界”。D.“要么……要么……”不準確,根據原文“從此以后,‘批判的感情’和‘理想的感情’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幾乎全部的關于鄉土主題的作家作品中,便成了同一個金幣的正反兩面”可知,原文有“幾乎全部”的限制語。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鄉土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形態、文化象征與文化信念的組合”錯,根據原文“鄉土是一個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積淀之所在,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與命脈。文學意義上的鄉土,既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形態,也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一種文化象征與文化信念的組合”可知,選項混淆了“鄉土”和“文學意義上的鄉土”這兩個概念。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B.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屬于“鄉土寫實敘事傳統”,因為“鄉土寫實敘事傳統”立足于各種社會矛盾與文化沖突。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材料一的論證結構是總分總式。第一段先提出觀點“文學意義上的鄉土,既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形態,也是一種精神現象,是一種文化象征與文化信念的組合”;第2—5段分析論證了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兩大基本敘事傳統:鄉土寫實傳統和鄉土浪漫傳統的特點;最后一段總結上文“現代鄉土文學的敘事傳統依然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的鄉土文學創作。探討中國鄉土文學的內涵及其敘事傳統便成為一個‘文學富礦’,有重要的意義和學術價值”,所以尾段中“現代鄉土文學的敘事傳統依然深刻地影響著當下的鄉土文學創作”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探討中國鄉土文學的內涵及其敘事傳統便成為一個‘文學富礦’,有重要的意義和學術價值”是對全文內容的引申,指出探討鄉土文學的內涵及敘事傳統在當下的意義和價值。材料二的論證結構是遞進式。第一部分,由“鄉土原型,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型”“鄉土原型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內容,是一種‘戀鄉情結’……‘戀鄉情結’在我們的民族心理中得到了充分的強化,從而形成我國的民族心理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可知,第一二段先指出鄉土原型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原型,以及其重要特點;第二部分3—5段,由“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鄉土原型的主題群大體上分為這樣兩種:一種是‘浪漫主義的’,一種是‘現實主義的’”可知,第二部分分析論證了鄉土原型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主題群的特點;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由“‘五四’新文化運動更是打破了中國文人的傳統思維,使他們獲得了一種審視自己民族的世界性眼光。中國作家發現,與世界格局比較起來,原來文人眼中溫暖寧靜的鄉土,竟然是如此落寞和荒涼,于是,他們對中國鄉土的愛,便由一種‘理想的感情’轉化為一種‘批判的感情’”可知,這是闡明“批判的感情”主題群產生的歷史背景;由“鄉土原型的主題群,便回蕩著這樣一種時代的濤聲,絕大多數作家,便都把批判的筆鋒指向自己那一片積淀著厚厚的歷史塵垢的鄉土,把它和社會歷史的進程聯系起來思考”“這樣一個鄉土主題群的共同旋律,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時代之聲”可知,這是闡明“批判的感情”主題群的時代意義。所以材料二的尾段是對上文內容的深化。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據材料二“‘浪漫主義的’重在寄寓一種‘理想的感情’,而‘現實主義的’則體現為一種‘批判的感情’”可知,“浪漫主義的”主題群寄寓“理想的感情”,“現實主義的”主題群體現“批判的感情”。根據材料一“廢名的作品是一首似寫實、似浪漫的田園詩,描繪的多是遠離近代啟蒙的宗法式農村中的人事片斷,著力表現宗法式鄉村中天真無邪、白璧無瑕的人情人性之美,流露出對故鄉父老以及古老淳樸民風、文化的熱愛與挽留”可知,“浪漫主義的”主題群的創作目的是頌揚鄉土風俗之美以及鄉民人情、人性之美。根據材料一“他的小說創作多來自病態社會中疾苦不幸、麻木不仁的人民,先將他們的病痛找出,然后暴露在陽光底下,以引起救治的注意,以魯迅為代表的鄉土文學派以人文主義情懷和現代意識,確立起‘改造國民性’的基本主題,試圖以強大的人性和人道主義力量拯救那些處于水深火熱中鄉土國民的靈魂,以達到改造國民性的目的”可知,“現實主義的”主題群的創作目的是找出病痛,引起救治的注意,最終改造國民性。【答案】6.D7.A8.①強調主人公“母親”的身份和形象。她愛子如命,為了孩子和家庭犧牲了一切。②增強小說的悲劇色彩。母親與孩子依依不舍的場面強化了悲劇氛圍,震撼人心。③突出小說的主題。一個母親舍棄自己的孩子去為別人生孩子,表現了作者對那個黑暗社會的控訴。9.第二種結尾表達效果更好。①小說旨在批判封建社會腐朽丑陋的“典妻”現象,揭示女性沒有地位和尊嚴、淪為生育工具的悲劇命運;②按照第二種結尾,妻子為了家庭犧牲了一切,最終還要遭受家人的冷遇,這就更加突出了妻子的悲劇命運,從而更能突出主題;③第一種結尾讓一家人團圓,生活改善,淡化和削弱了小說的批判性主題。【解析】6.D項,“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析錯誤,“春雨”在文中只起到了渲染離別時的凄涼氛圍的作用,并沒有“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7.A項,“與妻子形成鮮明對比”“增加小說的真實性”理解錯誤,沈家婆在文中是次要人物,只是線索人物,沒有“與妻子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沒有起到“增加小說的真實性”的作用。8.首先,從人物形象上來說:春寶的反復出現,說明主人公“母親”的身份,依據原文中母親對孩子的反復叮嚀以及“可是這婦人,她卻一夜不曾睡。她先將春寶的幾件破衣服都修補好;春將完了,夏將到了,可是她,連孩子冬天用的破爛棉襖都拿出來,移交給他的父親”可以看出她是一個疼愛孩子,但由于生活的貧窮,而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家庭做出犧牲的婦女形象。其次,從藝術效果上來說:春寶反復出現的場景大部分都是和母親在一起的場景,母親出走前的反復叮嚀,春寶對母親的戀戀不舍,這些場面增強了小說的悲劇色彩,同時給讀者以深深的心靈震撼。最后,從小說主題上來說:小說主要敘說了一位母親為了孩子和家庭而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孩子去為別人生孩子的故事,文中春寶反復出現,凸顯了母親對孩子的不舍和無奈,從而表達了作者對那個萬惡的黑暗社會的控訴,使得小說主題更加鮮明。9.文章的主旨是表達作者對封建社會“典妻”現象的批判,通過描寫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女性地位、尊嚴全無,只是作為生育工具而存在的現象,揭示了封建女性的悲慘命運。據此分析:第一種結尾是一種大團圓的結局,雖然體現出對人物的關懷,但這種大團圓的結局大大削弱了文章的批判性。第二種結尾卻不一樣,文章主體部分中母親孩子之間的戀戀不舍已經讓人痛心,這種結尾,母親為了家庭和孩子已經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最后還遭受家人的冷遇和親人的不相認,這使得悲劇更悲,從而使小說主題更加鮮明。由此可知,第二種結尾表達效果更好。【答案】10.EHM11.C12.D13.(1)吳王能夠被赦免他的罪名,他謀反的意圖也漸漸消解了。(2)糾正秦朝偏頗的做法,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來確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14.①以西漢削藩的史實,論證了郡縣制的優越性;②諷諫唐王朝要削弱藩鎮勢力。【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斷句的能力。句意:招誘天下逃亡人,陰謀叛亂。現在,削減他的封地會反叛,不削封地,他也會反叛。如果現在削減他的封地,反得快,禍害還小;不削減他的地,反得慢,禍害會更大。“誘天下亡人”中,“天下亡人”是動詞“誘”的賓語,其中“天下”修飾“亡人”,因此應在“人”后斷開,即E處;“謀作亂”省略了主語“吳王”,是完整的句子,前后斷開,即H處;“削之”和“不削”是假設的兩種情況,各自斷開,即M處。11.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一詞多義,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系”含義相近但不同。“系”:系上,囚禁。句意:因吳國幾批使者被朝廷拘留又被治罪/低下頭,用繩子拴著脖子。B.正確。C.錯誤,“存”相同。“存”:都是問候的意思。句意:每年按時慰問茂才/(賓客)屈駕前來探望我。D.正確。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削藩已成朝臣共識”錯誤。據文本一“獨竇嬰爭之”可知,削藩一事仍有人反對。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釋”,赦免;“益”漸漸;“得釋其罪”,被動句式。(2)“矯”,糾正;“徇”,遵循;“剖”,分割。1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中柳宗元說“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說明漢朝開始恢復封建制的時候,諸侯國和郡縣各占一半疆域,那時只有反叛的諸侯國而沒有反叛的郡縣,秦朝郡縣制的正確性也已經明白清楚了。繼漢朝而稱帝的,就是再過一百代,郡縣制比封建制優越,也是可以知道的。而結合唐王朝因安史之亂及藩鎮割據而由盛轉衰的史實可知,柳宗元運用西漢削藩的史實,是為了充分論證郡縣制的優越性,從而諷諫唐王朝要削弱藩鎮勢力。參考譯文:文本一:當初,在孝文帝時,吳國太子入宮朝見皇上,侍候皇太子飲酒、下棋。吳太子走棋時與皇太子發生爭執,態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盤猛打吳太子,吳太子被打死,靈柩送回安葬。到了吳國,吳王怨恨地說:“天下都同是一家,死在長安就埋在長安,為什么要送回來呢!”吳王又把吳太子的靈柩送回長安。吳王從此漸漸違背藩臣的禮節,聲稱有病,不再朝見皇上。京師知道吳王是因兒子的緣故,便拘留、審理、查問吳國的使者。吳王害怕,開始有了反叛的想法。后來,在長安行秋季朝見禮時,吳王派人參加,文帝再次問起吳王不來朝見的原因,使者說:“吳王其實沒病,因吳國幾批使者被朝廷拘留又被治罪,吳王害怕,所以才借口生病。前人說‘查看深淵中的魚,是不吉祥的’。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過失,讓他悔改自新。”于是文帝釋放了使者,讓他們回國,并特意賞給吳王坐幾和手杖,表示照顧他年老多病,特許不必進京朝見。吳王能夠被赦免他的罪名,他謀反的意圖也漸漸消解了。可是,因吳國內能冶銅、制鹽,百姓不繳納賦稅,服兵役時,吳王發給代役金,雇人服役;每年按時慰問茂才,賞賜百姓;其它封國的官吏來吳國搜捕逃犯,吳王都阻止保護。這樣持續了四十多年。晁錯多次上奏陳述吳王的過失,認為應削減他的封地。文帝寬厚,不忍心懲罰他,所以吳王更加驕縱。到景帝即位,晁錯對景帝說:“以前高帝剛平定天下,兄弟少,諸子年幼,大封同姓諸侯王,封給齊國七十多個城、楚國四十多個城、吳國五十多個城。這三個非嫡親諸侯王的封地,占去天下的一半。現在,吳王因先前太子死亡而生出嫌隙,謊稱有病不來朝見,依古法應處死。文帝不忍心,賞賜他幾案和手杖,對他的恩德深厚,本該悔改自新才對,但他卻更加驕橫放肆。利用礦山采銅鑄錢,煮海水制鹽,招誘天下逃亡人,陰謀叛亂。現在,削減他的封地會反叛,不削封地,他也會反叛。如果現在削減他的封地,反得快,禍害還小;不削減他的地,反得慢,禍害會更大。”景帝下令公卿、列侯、宗室共同討論這件事,沒人敢和晁錯爭辯,唯獨竇嬰有爭議,從此竇嬰與晁錯有了矛盾。文本二:漢朝統一了全國之后,糾正秦朝偏頗的做法,遵循周朝的制度,分割天下來確立、分封宗族子弟和功臣。但沒有幾年,為了平息諸侯國的叛亂便聞命奔赴鎮壓,以至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漢高祖劉邦被圍困在平城,被飛箭射傷,如此衰落不振達三代之久。后來由于謀臣獻策,才分散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并由朝廷命官管理諸侯國。但是漢朝開始恢復封建制的時候,諸侯國和郡縣各占一半疆域,那時只有反叛的諸侯國而沒有反叛的郡縣,秦朝郡縣制的正確性也已經明白清楚了。繼漢朝而稱帝的,就是再過一百代,郡縣制比封建制優越,也是可以知道的。【答案】15.C16.①首聯將清風、熱、落日擬人化,清風無力屠熱,落日著翅飛上山,生動地突出了天氣酷熱的特征。②頷聯使用反問的方式,指斥上天任旱情肆虐,不顧人間黎民,形象地表達了對上天的怨恨、無奈的情緒。③后兩聯由實轉虛,由人間苦熱聯想到“有積雪、常遺寒”的仙境,表達了愿與天下人共苦難的情懷。【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C.“體現了詩人身不能至的苦悶與無奈”錯。頸聯“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意思是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其中的“昆侖雪”“蓬萊寒”是人們心目中無暑旱酷熱之苦的理想化的清涼世界,表達了詩人的向往與愿望。故選C。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①首聯“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意思是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據此看出,將清風、熱、落日擬人化,清風無力屠熱,落日著翅飛上山,生動地突出了天氣酷熱的特征。②頷聯“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意思是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據此看出,使用反問的方式,指斥上天任旱情肆虐,不顧人間黎民,形象地表達了對上天的怨恨、無奈的情緒。③后兩聯“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意思是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據此看出,詩人由“暑旱苦熱”想到昆侖、蓬萊等現實與傳說中的清涼世界,據此看出,由實轉虛,由人間苦熱聯想到“有積雪、常遺寒”的仙境,表達了愿與天下人共苦難的情懷。17.【答案】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風急天高猿嘯哀小樓昨夜又東風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指、邇、嘯、鴻雁、文。【答案】18.A處:先把復雜任務拆解成一系列小任務
B處:而是從頭到尾地演奏19.③修改為:相當于原地踏步
⑤修改為:才能迎來真正技能升級的時刻(或:才能實現真正的技能升級/才能真正升級技能)
⑦修改為:刻意練習就顯得格外重要【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根據后文“以彈奏鋼琴為例,演奏者先把整首樂曲分解成若干段”,可知“刻意練習”的第一步是將復雜任務拆解為小任務,因此可填“先把復雜任務拆解成一系列小任務”。B處:根據前文“如果練琴時不是在自己尚未熟練掌握的技巧上反復磨練”,可知此處應填與“反復磨練”相反的行為,因此可填“從頭到尾地演奏”。1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固步自封”詞語使用不當,“固步自封”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語境說的是在熟悉的范圍內行走,無法取得進步,可改為“原地踏步”⑤“只有在不熟練處反復磨練,才是真正技能升級的時刻”搭配不當和成分殘缺,關聯詞“才是”和“只有”搭配不當,并且缺少謂語動詞,可改為“才能迎來真正技能升級的時刻(或:才能實現真正的技能升級/才能真正升級技能)”⑦“刻意練習就格外顯得重要”語序不當,“格外”是用來修飾“重要”的程度副詞,應放在“重要”之前,應改為“刻意練習就顯得格外重要”【答案】20.①原文連用三處“是……的”結構,起強調作用,強化了棚戶雜弄全面敞開的特點;②加強了停頓感與重復感,舒緩了節奏,和整個文段的節奏更和諧。21.示例:第①句:雜弄表面上是“袒露的”,實際上卻“神秘莫測”,看似矛盾,實則由表及里表現了雜弄的特征,很有張力。第②句:局部看,雜弄的布局很隨意,還有些亂,實際上卻“錯落有致”,看似矛盾,實則由局部到整體表現了雜弄的特征,很有張力。22.老上海的棚戶雜弄是一種很特殊的小街巷,它們規模很大,連成一片,像一張大網;雜弄的密度很大,房子挨著房子;雜弄破舊、雜亂,又錯落有致,很有味道,值得一看。【解析】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①從句式上看,原句運用了排比結構,“是……的”多次出現,起到了強調作用。它突出了棚戶雜弄全面敞開的整體模樣,以及屋頂漏雨、板壁墻不遮風、門窗關不嚴這些具體特征,讓讀者對棚戶雜弄的狀況有更深刻的印象。②在節奏方面,這種重復的結構帶來了停頓感和重復感,使語句節奏變得舒緩,與整個文段那種緩緩描述弄堂景象的節奏相契合,讀起來更加自然流暢,富有韻律感。2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式結構,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第①句:弄堂里房屋緊密相連且全面敞開,從外表看似乎沒有什么隱藏的,所以說“表面上是袒露的”。然而,弄堂如同大河有無數支流、大樹枝杈繁多,內部結構復雜,有著不為人輕易了解的一面,即“實際上卻神秘莫測”。這種看似矛盾的表述,從外在直觀印象深入到弄堂的內在特質,使弄堂的形象更加立體、豐富,增強了表達的張力和層次感。第②句:從局部觀察,弄堂的分布形態隨意,仿佛水一樣四處蔓延、見縫就鉆,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但當從整體角度去看時,會發現這些看似隨意的布局其實有著一定的規律和秩序,呈現出錯落有致的美感。這種從局部到整體的不同視角觀察,以及前后反差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弄堂布局的獨特特點,使讀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弄堂的獨特魅力,讓表達更具感染力。2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概括要點的能力。從文本中找出描述棚戶雜弄特點的語句,如“那種棚戶的雜弄是全面敞開的樣子,牛毛氈的屋頂是漏雨的,板壁墻是不遮風的,門窗是關不嚴的”體現其房屋破舊簡陋;“它們阡陌縱橫,是一張大網”表明規模大且布局如網狀;“房屋看上去是鱗次櫛比,擠擠挨挨”可看出雜弄密度大;“它們還是如水漫流,見縫就鉆,看上去有些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的”說明其看似雜亂實則有序。將提取的信息按照一定邏輯整合。先點明老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癌護理科普
- 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個人總結模版
- 護士行業實習心得體會模版
- 新疆吐魯番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學生旅游活動方案
- 18 文言文二則《囊螢夜讀》課件
- 2025屆山東省招遠市八下數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調經止痛護理方案
- 仁愛英語七年級上知識點短語總結模版
- 特應性角結膜炎的臨床護理
- 社保補繳保密協議
- 華為經營管理-華為的研發管理(6版)
- 酒駕延緩處罰申請書
- 基于單片機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外文翻譯
- 帶狀皰疹護理查房
- 新員工入職廉潔從業教育培訓PPT模板
- 康復臨床決策與計劃研討
- 傲骨賢妻第一季臺詞(中英對照)The Good Wife S01E20
- 廣東省勞動合同電子版(六篇)
- 新時代好教師標準PPT爭做“四有”“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好老師PPT課件(帶內容)
- 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