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造林技術合理選擇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創新研究_第1頁
桉樹造林技術合理選擇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創新研究_第2頁
桉樹造林技術合理選擇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創新研究_第3頁
桉樹造林技術合理選擇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創新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最近幾年,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愈加重視,使得桉樹造林在其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以及相關部門對桉樹造林技術的不斷研發,使得我國桉樹造林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但是,病蟲害問題作為桉樹造林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想要保證桉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就應當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本文將從桉樹的特點、桉樹造林技術以及桉樹病蟲害防治策略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進而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支持。關鍵詞:桉樹造林;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策略桉樹作為一種在短時間內具有較快生長速度的樹木,其在各個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目前,隨著桉樹使用需求的不斷增加,桉樹種植規模和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桉樹造林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也成為了桉樹造林中人們關注的重點。在我國林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想要使桉樹造林工作更加穩定的開展,就需要對桉樹造林技術進行合理地選擇與適當的創新,使桉樹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且還需要根據病蟲害類型以及嚴重程度的不同,科學的采取病蟲害防治措施,使桉樹造林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1桉樹的特點桉樹作為一種常綠且較為高大的喬木,其在一年的生長中會存在周期性枯葉脫落的情況。桉樹適宜生長在光照較為充足的平原地區、山坡或是道路兩側,因其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其經常被應用為木材。此外,桉樹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如果對桉樹進行大面積的種植,那么則會使得其地下水位下降,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如果該地區長時間重視桉樹,則可能會出現表面板結或是沙漠化的情況。所以,在種植桉樹的時候,需要合理控制桉樹的種植數量,才能夠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第二,桉樹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肥力和營養的吸收速度較快,吸收量也比較大,普遍來講,種植過桉樹的區域,無論次年種植哪種植物,都會出現缺少水分和營養的情況,長期下來就會造成山體滑坡、洪澇災害等情況。此外,桉樹作為世界范圍內較為典型的速生樹種,其對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生長發育的周期相對比較短,不僅僅是優良的行道樹,在木材市場也得到廣泛的應用[1]。2桉樹造林技術2.1制定造林方案在桉樹造林經驗的支持下,科學的造林方案作為保障桉樹造林工作的順利實施,在制定桉樹造林方案的時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適宜性原則。在對桉樹造林方案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當地實際農業發展需求,并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的支持下進行林業調查,主要對當地森林覆蓋率、森林種植品種以及桉樹種植產生的生態效益進行詳細的調查與分析,并按照當地森林資源發展戰略的需求進行桉樹造林方案的規劃與設計,這樣才能夠保證桉樹造林方案的科學性,提升桉樹造林的有效性;第二,科技性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是指在對桉樹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加大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力度,使桉樹種植的質量、效率等得到提升,提高桉樹的存活率,加快桉樹的生長速度,使桉樹造林朝著信息化、智能化的角度不斷發展,為桉樹造林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2]。2.2加強幼苗培育種苗作為影響桉樹生長的重要因素,其對于桉樹的生長速度、抗逆性、堅韌度等否存在著一定的影響。所以,為了保證桉樹的穩定生長,確保桉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將桉樹幼苗培育工作落實到位。第一,在對桉樹種苗進行選擇的時候,應當結合當地的溫度、降水量、濕度等對種苗進行合理的選擇,在此基礎上,盡可能選擇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品質較好的桉樹品種,為其日后的生長發育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在對桉樹種苗進行培育的時候,需要選擇合適的培育方式,目前較為常用的桉樹種苗培育方式有組培法、扦插法兩種。組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基因技術,通過檢測其細胞、組織等方式,選擇出抗旱、抗寒、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扦插法主要是指通過截取壯年桉樹新枝條的方式,將其扦插到土壤當中,使其生根發芽。與組培法不同的是,扦插法受土壤土質的影響較大,使采用這一方法種植的種苗成活率比較低,需要培育的時間比較長,其并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3]。2.3選擇種植區域在開展桉樹造林工作的時候,合理選擇種植地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保證種植地能夠滿足桉樹基本的生長需求和條件。首先,在選擇桉樹種植地的時候,應當保證當地地勢較為平坦,土壤土質較好,排水灌溉便捷,光照時間充足,確保桉樹能夠健康的生長;其次,在選擇桉樹種植地的時候,還需要保證當地具有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方便開展桉樹運輸、銷售等方面的工作,提升桉樹造林的經濟效益。2.4科學整地科學整地是指根據桉樹生長特點和立地條件,對造林地進行必要的清理和處理,改善立地條件,提高桉樹成林和生長速度,預防或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達到速生豐產目的的一種造林技術措施。根據各地經驗桉樹栽培的整地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全面整地:適用于荒地、新墾地、緩坡地等。深翻土壤25~30厘米,將土地翻松、整平、壓實。第二,帶狀整地:適用于坡度較大的山地。沿等高線挖水平帶,帶寬1~1.5米,帶間距離1.5~2米。挖帶時將表土與底土分開,回填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第三,穴狀整地:適用于坡度較大、地形復雜的山地。根據造林密度,在地面上挖植樹穴,穴徑60~80厘米,深50厘米。第四,塊狀整地:適用于山脊、山坡、陡坡等地形復雜的地方。根據造林密度,將種植地劃分成若干塊狀,然后在塊狀地上挖植樹穴。第五,梯田整地:適用于陡坡或地形復雜的山地。在坡面上沿等高線修建水平臺面,臺面寬1~1.5米,臺面間距離2~3米。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桉樹的生長環境。選擇合適的整地方法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桉樹的生長發育。2.5適時移栽桉樹一般來講,通常會在氣候溫暖、濕度較高的季節中對桉樹進行移栽定植。而在移栽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完成好以下工作:第一,控制移栽密度,通常按照每667平方米150株左右的密度定植,這樣能夠防止桉樹密度過小,使得其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營養不足、水分不足、生長空間不足等情況,也能夠防止其種植密度過大,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第二,在移栽桉樹之后,需要立刻灌溉定植水,且需要保證灌溉的徹底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桉樹緩苗過程中具有充足的水分;第三,在移栽桉樹的15天之內,需要工作人員定期觀察桉樹緩苗的生長狀況,如果出現死苗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補栽[4]。2.6加強水肥管理水分和肥料作為桉樹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可以加快桉樹的生長速度,保證其健康生長。第一,如果桉樹造林區域出現干旱或是降水分布不均的情況時,可以結合當地地形情況,在地勢高的區域進行水庫的建設,實現“雨季儲水,旱季灌溉”;第二,為了保證桉樹生長所需水分的充足,工作人員需要在桉樹高根系周圍進行滴灌、噴灌等現代化灌溉管道的建設,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桉樹根系、樹干、枝葉的精準灌溉,使水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避免出現水資源不足的情況,還能夠防止含有病原菌的水源被使用,導致桉樹出現病蟲害;第三,工作人員需要在桉樹林內進行排水渠的建設,保證在雨季的時候能夠及時將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桉樹根系出現腐爛的情況;第四,在秋季末、冬季初期間,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對氮肥、鉀肥、磷肥進行補充,使桉樹抗寒能力得到提升;第五,在早春季節,工作人員可以使用水肥一體機施加復合肥,滿足桉樹枝干生長所需養分。2.7合理修剪桉樹在桉樹造林工作中,合理修剪也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其不單單可以使營養物質流往桉樹的主干,還能夠使桉樹林的通風條件變得更加通暢,保證桉樹獲得充足的光照。第一,工作人員需要對桉樹下部側枝進行及時的修剪,并對周圍的側芽進行采摘,避免其吸收更多的養分,影響桉樹主干的生長;第二,工作人員需要在修剪傷口區域進行生長激素以及百菌靈等殺菌劑的涂抹,使傷口快速的愈合,也能夠防止病原菌入侵[5]。2.8注意桉樹保暖如果在冬季較為寒冷的區域進行桉樹的種植,那么工作人員需要在冬季做好桉樹的保暖工作。第一,在氣溫下降之前,工作人員需要采用樹干綁草、根系覆蓋雜草的方法,為桉樹保溫,使其安全的度過寒冷的冬季;第二,如果在初春出現倒春寒的情況,那么可以通過灌溉澆水的方式,使低溫降低,能夠延遲桉樹嫩芽發芽的時間,使其避免受到霜凍的影響。3桉樹病蟲害防治策略在桉樹造林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病蟲害現象作為影響桉樹健康生長的重要因素,在開展桉樹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將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重點,盡可能減少或避免桉樹出現病蟲害現象。根據桉樹產生病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植株病害、枝干病害以及葉片病害,植株病害主要有莖腐病、焦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等,枝干病害主要有梢枯病、潰瘍病等,葉片病害主要有紫斑病、葉斑病等。而桉樹蟲害也可根據其侵襲位置的不同進行劃分,主要分為地下害蟲、食葉害蟲以及蛀干害蟲,地下害蟲主要有白蟻、蟋蟀等,食葉害蟲主要有卷葉蛾、尺蛾、樹袋蛾、尺蠖等,蛀干害蟲主要有吉丁蟲、松褐天牛等。本篇文章主要是以常見的青枯病、焦枯病病害以及白蟻、樹袋蛾蟲害為主,對桉樹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分析[9]。3.1常見病害的防治策略3.1.1青枯病在桉樹造林工作中,青枯病是其中較為常見的病害,也是其中的主要病害,工作人員需要做好青枯病的防治工作,這樣才能夠避免青枯病對桉樹的健康造成影響。青枯病的主要發病部位是在桉樹的樹干和葉片上,在桉樹發病之后,用刀將其發病部位切開則會出現菌膿的情況,因為青枯病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如果在發病之后不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則會出現青枯病大面積傳染的情況,進而導致患病植株死亡。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加強青枯病的防治。在對桉樹青枯病進行預防的時候,應當盡可能選擇抗病性較強的桉樹品種,這樣能夠避免其受到青枯病病菌的侵襲。此外,如果工作人員發現桉樹出現青枯病,那么可以采用1∶100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和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對桉樹樹穴進行消毒處理,還可以將患上青枯病的桉樹進行拔除,并將其進行燒毀,避免病菌的傳播[7]。3.1.2焦枯病焦枯病也是桉樹造林工作中比較常見的病害問題,工作人員需要有意識的對其進行防治,才能夠避免焦枯病對桉樹的樹干以及葉片產生影響,甚至導致桉樹死亡。焦枯病作為一種全年性的病害現象,其爆發周期甚至能夠延續一整年。工作人員在開展焦枯病預防工作的時候,需要按照1∶50的比例將甲基托布津和滑石粉進行混合,并在小雨天氣施灑在桉樹林中,在預防桉樹焦枯病上具有顯著效果,還可以采用退菌特800倍液對病枝和病苗進行浸泡處理。如果發現桉樹林出現焦枯病,那么工作人員可以在發病較輕期間,將病害的枝干、葉片進行清除,避免有害病菌的傳播,對其進行有效防治。3.2常見蟲害的防治策略3.2.1桉樹尺蠖桉樹尺蠖是尺蠖蛾科昆蟲的一種,幼蟲體表光滑,無毛,頭部棕色,胸部和腹部為白色;成蟲翅展27-38毫米。防治方法如下:農業防治:按照林木采伐、撫育和間伐標準合理采伐,秋冬季砍伐病蟲木,科學合理間伐,盡量減少林間空地,發現占木及時人工剝皮,降低蟲口密度。物理防治:桉樹尺蠖有很強的趨光性,于成蟲出現期于燈光下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另外,對老熟幼蟲可以人工捕捉。化學防治:幼蟲危害較嚴重時,噴施含量為16000IU/mg的Bt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者向林地噴灑25%滅幼脲懸浮劑800倍液,每公頃用量600-900克;也可以向林地施放白僵菌粉劑,每公頃用量30-60千克。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學藥物防治害蟲時,應該嚴格遵守用藥安全規定,并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3.2.2桉樹白蟻桉樹白蟻是一種危害桉樹的害蟲,主要危害桉樹的樹根、樹皮、枝條和樹葉。防治桉樹白蟻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物理防治:可以使用誘殺劑、捕殺器等工具來捕捉和消滅桉樹白蟻。生物防治:可以引入天敵來捕食桉樹白蟻,如螞蟻、黃蜂等。化學防治:可以使用殺蟲劑來消滅桉樹白蟻,如滅蟻靈、氯氰菊酯等。栽培措施:可以選擇抗白蟻的桉樹品種進行種植,同時要注意保持桉樹周圍的環境衛生,避免吸引白蟻。以上方法需要綜合使用,才能有效地防治桉樹白蟻。3.2.3桉樹樹袋蛾桉樹樹袋蛾是一種常見的林業害蟲,它的幼蟲會在桉樹的樹枝、樹干和葉子上形成蟲袋,對桉樹的生長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防治桉樹樹袋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生物防治:桉樹樹袋蛾的天敵有鳥類、寄生蜂、寄生蠅等,可以通過保護和增加天敵的數量來控制桉樹樹袋蛾的數量。化學防治:可以使用化學農藥來防治桉樹樹袋蛾,例如使用敵百蟲、馬拉硫磷等農藥噴霧。物理防治:可以使用燈光誘殺、人工捕捉等方法來防治桉樹樹袋蛾。營林措施:可以通過合理的營林措施來控制桉樹樹袋蛾的發生,例如合理施肥、修剪樹枝、清理落葉等。需要注意的是,桉樹樹袋蛾的防治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在使用化學農藥時,需要注意安全和環保,避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