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DB36T-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DB36T-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DB36T-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DB36T-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1.任務來源根據江西省中醫藥標委會下達的2020年度第一批標準化項目,對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提出,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申請的地方標準立項,批準了制定《千斤拔規范化種植技術規程》地方標準。2.起草單位、協作單位起草單位: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別職務/職稱工作單位任務分工王小青男副所長/副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總負責蔡妙婷女助理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技術總負責熊尚肆男董事長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調查與試驗虞金寶男副院長/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調查總結袁源見男助理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實施、調查盧信男經理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驗調查總結曾慧婷女助理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實施、調查李晶女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實施、調查王永鑫男經理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驗實施何小群男主管藥師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鄭明敏男研究實習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實施、調查楊海燕女研究實習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李雪微女研究實習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實施、總結胡慧心女研究實習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陳超男助理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文萍女副研究員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王亞敏女主管中藥師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試驗實施盧峰男農藝師上高縣農業農村局試驗實施胡華根男中級技術員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驗實施胡勇光男中級技術員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驗實施冷加琪女行政專員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試驗實施二、制定(修訂)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千斤拔是我國南方地區一種常見常用的中藥材,生長于山坡草叢中。主要分布福建、臺灣、廣西、廣東、湖北、貴州、江西等地。《嶺南采藥錄》記載其“味辛,性溫祛風去濕。治手足痹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南寧市藥物志》也記載:“千斤拔性甘,平,無毒,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藥智網查詢可知,有關千斤拔的中成藥處方有32條,藥材標準有26條,中藥飲片炮制規范32條,其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國內對千斤拔規劃化種植技術的研究方興未艾,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0年起就開始了該領域的研究工作,并于2014年申請了“一種千斤拔催芽方式及種植技術”的發明專利,經過十余年的不斷探索,已在該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野生資源的日益枯竭,人工種植的千斤拔已成為絕對市場主力,但是由于目前江西區域還未形成一整套科學完整的種植方案,導致市面上千斤拔品質參差不齊,泥沙俱下,這不僅極大的影響了藥農、企業等種植群體的經濟效益,更是對我省建設中醫藥強省戰略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研究并推廣一套高效可持續的種植方案勢在必行,刻不容緩。該地方標準的實施提高有利于減少野生中藥資源的浪費,為市場提供優質穩定的藥材,推動千斤拔種植產業向規模化、規范化、集約化轉型,提升企業、種植戶、藥農的經濟效益,強化我省中藥材綠色生態種植,打造產業特色,促進中藥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三、主要起草過程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及江西省鑫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承擔項目間,總結十余年千斤拔種植經驗,進一步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查閱文獻資料,再通過走訪調查3~5個代表性的較大規模千斤拔種植基地,采納目前一些生產實踐中先進成熟的成功經驗,對千斤拔栽培技術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和總結,開展該標準的編制工作。四、制定(修訂)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一)標準的編制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一部)的有關規定、外經貿部頒布的《藥用植物及制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及有關研究文獻資料,參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結合江西千斤拔種植實踐與實際,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可靠性、可操作性、規范性、程序性等原則制定本標準。1、科學性:在標準編制中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和先進技術,制訂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指標與技術措施。2、系統性:千斤拔種植技術要求較高、操作環節多,在標準編制過程堅持各個環節協調一致,保持良好的相容性。3、可靠性:堅持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大量科研試驗數據和豐富實踐證明的數據編制標準,堅持各項指標與措施來源于實地數據的分析與測算。4、可操作性:力求標準的條款表述明確無歧義,簡便明了易理解和操作,排除人為的隨意性。5、規范性:標準內容的編寫順序、編排格式、章節劃分以及編號等力求符合GB/T1.1-2009給出的規則。6、程序性:按照標準編制過程要求的先后次序有序實施。(二)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關系本標準是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框架下制訂的,同時注意與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之間的銜接。五、主要條款的說明(一)主要條款1、種植技術本部分明確了千斤拔栽培的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施冬肥等種植技術及管理要求。江西千斤拔種植時間較長,具有長期生產實踐經驗,采納已經形成較成熟的成功經驗和開展相關試驗結果提出。千斤拔病蟲害防治應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治理措施,使用農藥時按照符合國家《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要求執行。2、采收加工本部分明確了千斤拔采收時間及加工方法,人員設備要求。3、包裝儲運本部分明確了包裝要求與儲存環境等內容。(二)主要論據以參與編制單位對千斤拔進行規范化種植研究,建立了規范化種植基地為基礎,結合參編單位于2015年被授權的發明專利《一種千斤拔的催芽方法及種植方法》,查閱文獻資料,再通過走訪調查具有代表性的較大規模千斤拔種植基地,采納目前一些生產實踐中先進成熟的成功經驗而編制本標準。1、種植環境選擇千斤拔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據調查統計,千斤拔的產區降雨量充足,生長期內平均溫度在18~36℃之間,生長環境濕度達50%以上,土壤pH值6.0~6.9。千斤拔為典型的陽生植物,一般生長于向陽中下坡,并以濕度較大的溪邊、路旁雜灌叢中、丘陵為多。千斤拔的花期為6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盛花期為8月上旬;果期為7月中旬至12月下旬,果實成熟期為10月上旬。通常低海拔、低緯度地區千斤拔的花果期較高海拔、高緯度地區有所提前,花果期較長。千斤拔植株3月下旬開始萌芽,5月拔節,6月開花,8月開始為盛花果期,12月枯萎。在調查中發現,千斤拔主要分布于田基、空曠地、緩坡、路邊、林邊、河邊等地,坡度一般不大,坡向以向東、南、西為主。(施力軍等2018)2、最佳采收期研究千斤拔的最佳采收期應在種植兩年半以上,其產量及質量可達到最佳。千斤拔的最佳采收期為次年的10月后,此期間采收的千斤拔藥材質量最高。圖1不同生長期千斤拔根部產量性狀動態變化千斤拔隨著生長時間的推移,其根部產量隨生長期的延長呈遞增走勢,4—8月根部產量增長比較快,10月至次年2月增長較為緩慢。圖2不同生長期千斤拔總黃酮含量千斤拔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根部總黃酮含量不斷增加,生長期與總黃酮含量呈S形遞增走勢。每年4—10月,其含量增長較快,10月至次年4月增長較為緩慢。圖3不同生長期千斤拔根部浸出物含量的測定千斤拔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根部浸出物含量呈緩慢遞增趨勢。在每年4—12月根部產量增長較快,12月至次年4月增長較為緩慢。(李楠2019)參考文獻:施力軍,覃景莊,蒲祖寧,韋榮昌,吳慶華.廣西蔓性千斤拔資源調查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5(05):951-956.李楠,施力軍,陳彩姻,高麗霞.蔓性千斤拔最佳采收期及根部總黃酮含量提取工藝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20):143-146+156.六、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依據和結果無。七、作為推薦性或強制性標準的建議及其理由本標準總結生產實踐經驗和開展試驗研究成果,對江西省千斤拔種植技術方法的規范和科技水平提升有指導和參考作用,對全省發展千斤拔種植非常有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