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_第1頁
DB36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_第2頁
DB36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_第3頁
DB36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_第4頁
DB36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ICS號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2019FORMTEXT?????FORMTEXT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FORMTEXTColorsteelplatecombinationwarehousestorage-Technicalguideofricestorage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FORMDROPDOWNFORMTEXT2019-04-10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36/XXXXX—XXXX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與定義 14彩鋼板組合倉建設要求 15入倉前準備 16入倉要求 27稻谷儲存情況檢測 28稻谷儲存情況記錄 29害蟲防治 310通風要求 311自然通風 312機械通風 313稻谷儲存品質檢測 4附錄A(規范性附錄)糧情檢測記錄表 5前??言本標準根據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江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西省糧油科學技術研究所、江西省標準化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志明、何勝軍、易軍萍、宋軍、程人俊、蘭波、陳亞茹。彩鋼板組合倉稻谷儲存技術規程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農戶利用彩鋼板組合倉儲存稻谷的基本要求、入倉前準備、入倉要求、稻谷儲存情況檢測和記錄、害蟲防治、通風要求、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稻谷儲存品質檢測。本標準適用于農戶自產稻谷的儲存。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54彩色涂層鋼板及鋼帶GB/T20569稻谷儲存品質判定規則GB/T29890糧油儲藏技術規范LS/T1202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LS/T8005農戶小型糧倉建設標準江西省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實施細則術語與定義彩鋼板組合倉assembledsmall-scalefarmbinmadeofprepaintedsteelsheet采用單層彩鋼板材料制作,能夠層疊安放和收攏的,存糧規模≤1噸的農戶小型糧倉。引自LS/T8005—2009中2.0.2的定義。彩鋼板組合倉建設要求倉體材料應符合GB/T12754的規定。技術指標應符合LS/T8005中4.1和4.2.1的要求。倉體大小規格為:直徑1.1m,三圈高度為1.5m左右。應配備倉蓋,以及稻谷貯存期間溫度、濕度的檢測設備。通風系統的設計和配置應符合LS/T1202的要求,可滿足倉內稻谷機械通風及其他通風的需要。入倉前準備糧倉準備糧倉應放置在地勢較高、通風良好、排水通暢的室內,并確保地面堅固干燥、屋頂不漏雨,擺放時應距離門窗、墻角0.5m以上。空倉的倉壁(內外)、倉底和倉蓋應清潔、干燥、無破損。檢查并確保通風罩、通風管等與倉體連接完好、穩固。若2個及以上糧倉放于同一室內,應各自在倉外壁進行標記,并相互保持距離0.5m以上。稻谷儲存品質要求入倉前稻谷儲存品質應符合GB/T20569中第5章表1“宜存”的各項指標要求,同時應達到“干、凈、飽”。干:稻谷成熟后宜選擇在晴天收割,收后及時曬干或烘干;若收割時遇雨潮濕或連續陰雨無法晾曬,可用小型烘干機烘干稻谷再儲存,以使稻谷達到安全儲存要求。一般要求秈稻谷含水量<13.5%,粳稻谷<14.5%,低于當地安全水分。凈:入倉前用手揚、風車、過篩等方法將雜質清除干凈,應去除稻谷中的雜草、秕殼、沉渣、砂粒、土塊等雜質,使雜質含量≤1%。飽:稻谷儲藏前盡可能除掉糧食中的未熟粒,如稻谷的“青頭”、破損顆粒和“二道秕”。入倉要求按照《江西省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實施細則》規定,農戶應根據收獲年份、品種、等級、收獲時天氣的不同,對稻谷進行分倉存放,保證稻谷的原始儲存質量,從而保障稻谷后期加工和經營的質量安全。選晴朗有風天將稻谷倒入倉內,裝完后將稻谷抹平,對應的平面高度應為倉體高度的90%。稻谷儲存情況檢測溫度檢測谷內溫度應根據GB/T29890的要求設置檢測點,上層、下層及四周檢測點應分別設在距糧面、底部、倉壁0.3m處,然后將1個簡易測溫設備插入各檢測點檢測谷堆溫度。夏季應7d~15d檢測1次,冬季應15d~30d檢測1次,春秋季應15d左右檢測1次,發現谷內溫度超過30℃應及時處理。濕度檢測利用酒精溫濕度計等檢測農戶稻谷儲存場所內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害蟲檢測檢測周期按照GB/T29890的要求,根據糧溫確定檢測周期。蟲糧取樣點根據溫度異常變化點、以前發生蟲害部位等情況,設置取樣點至少2個,位于糧面至以下0.5m之間;每個取樣點取樣量≥1kg。檢測方法采用GB/T29890中的篩檢法,用于蟲糧等級判定。稻谷儲存情況記錄檢測結果及時登記在糧情檢測記錄表(檢測項目和記錄格式參照附錄A),并對檢測結果進行月度分析,掌握糧情變化規律,及時處理異常情況。根據檢測結果判斷稻谷是否宜存,不宜存的稻谷應盡快出倉利用。害蟲防治防治原則應以防控為主,做到安全、方便、衛生、經濟、有效。防控措施稻谷全部裝入倉內后,在距糧面0.3m~0.5m深處均勻施拌食品級惰性粉,用量一般為150g/t,可根據蟲量自行調整。施粉后應及時蓋好倉蓋,防止外界濕氣進入倉內,影響防控效果。基本無蟲糧和一般蟲糧的等級劃分和防治要求應按照GB/T29890中的相關規定。通風要求機械通風采取壓入式通風,外界空氣從倉底壓入糧堆向上流動,穿過糧層后排出倉外。機械通風采用功率100W及以上的離心風機,利用單管通風道,連續通風。彩鋼板組合倉稻谷通風時必須取下倉蓋。稻谷進倉后,在秋冬季節應可利用空氣溫度較低的有利時機,采用自然或機械通風措施將糧溫逐步降低。糧溫相差超過5℃的兩批以上的稻谷儲存在一起時,應采取通風措施均衡糧溫。在氣溫上升季節,糧溫升高時采取機械通風,將平均糧溫控制在15℃以下,實施低溫儲糧,或將平均糧溫控制在20℃以下,實施準低溫儲糧。通風時要注意防止因氣溫低于糧堆露點溫度而引起的局部結露。自然通風為降低倉內稻谷溫度、水分或防止結露,在倉外大氣溫度低于糧溫、倉外大氣濕度低于糧堆平衡相對濕度、風力3~7級時可利用糧堆內設的通風道進行自然通風。機械通風降溫通風當稻谷水分高于當地儲糧安全水分進行降溫通風時,允許和結束降溫通風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應符合LS/T1202中7.1的規定。其他功能通風為排除谷堆內異味和倉內空間積熱,保證稻谷的加工品質,在稻谷出倉前也可利用通風機械將高于糧堆平衡絕對濕度的空氣送入糧堆進行調質通風。

稻谷儲存品質檢測應隨時注意觀察儲存期間稻谷的色澤、氣味等感觀品質變化情況。儲存過夏的稻谷應在進倉后、出倉前和每年春、秋季各檢測一次,不儲存過夏的應在進倉后出倉前各檢測一次。儲存品質檢測指標和方法應按照GB/T20569執行。

(規范性附錄)

糧情檢測記錄表稻谷儲存糧情檢測記錄表農戶姓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