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_第1頁
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_第2頁
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_第3頁
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_第4頁
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氣、有限空間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第一節煤氣種類和特性〔一〕煤氣的概念煤氣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我國作業場所最高允許濃度為30毫克每立方米〔24ppm〕〔二〕煤氣種類1、高爐煤氣一氧化碳含量20%——30%2、轉爐煤氣一氧化碳含量50%——70%3、焦爐煤氣一氧化碳含量10%左右4、發生爐煤氣一氧化碳含量20%——30%〔三〕煤氣的三大特性1、易中毒性各種煤氣中均含有一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是一種

〔1〕氧氣和一氧被吸入體內〔2〕氧氣和一氧化碳進入血液在正常氧氧氣與血紅蛋白化作用結合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阻礙了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使人體缺氧窒息第二節我廠煤氣生產與凈化工藝簡介及特點

〔一〕高爐煤氣高爐煤氣是高爐冶煉過程中的副產品。高爐冶煉生鐵的主要原料是鐵礦,主要燃料是冶金焦,再參加一些煉鐵爐料。在冶煉過程中,預熱后的高溫空氣〔鼓風〕進入高爐后,與熾熱的焦炭相遇,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響,生成CO、H2、CO2等氣體,沿爐體上升到爐頂部的氣體即高爐煤氣。高爐煤氣主要成分:CO〔~30%〕CO2〔~10%〕H2〔~2%〕N2〔~57%〕二、發生爐煤氣第三節煤氣操作知識和技能一、停煤氣吹掃作業1、組織準備。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提出作業方案,確定人員,組織分工,進行平安教育,申請煤氣危險作業手續。2、作業準備 〔1〕煤氣管道停氣后的供氣方式及生產安排?!?〕煤氣來源的切斷方式及保障平安措施,如需要堵盲板作業,應在事前檢查堵盲板的周圍環境,提出保障平安的應急措施。準備盲板、墊圈、備用螺栓、焊支撐、架設操作平臺及通道等?!?〕準備好置換煤氣的介質〔蒸汽或氮氣〕及連接管道。 〔4〕根據停氣后的施工內容和要求,準備好消防器材和檢測儀器?!?〕吹掃放散管及閘閥的功能檢查?!?〕準備好消防器材等。3、停煤氣操作步驟〔1〕負責人作業前發動及強調平安本卷須知。〔2〕全線作業前準備工作及平安措施檢查?!?〕具備停煤氣條件后關閉閘閥?!?〕堵盲板。〔5〕開末端放散管并監護放散管〔6〕通蒸汽或氮氣?!?〕如人員需要進去,可進行空氣置換,化驗含氧量20.5%為合格。且需有人監護。4、簡化程序 可靠切斷煤氣來源——泄壓為零〔煤氣放散管翻開〕——置換〔用蒸汽或氮氣〕——檢測一氧化碳含量〔小于25ppm〕如需進入,還應用空氣置換氮氣——檢測氧氣含量〔氧氣含量大于等于20.5%〕5、停煤氣本卷須知〔1〕停煤氣要用可靠的切斷裝置。常用有二道閥門:閘閥+密封蝶閥、閥門+水封、閥門+盲板、水封+盲板、預壓式插板閥等。眼鏡閥和扇形閥不宜單獨使用。 正在生產的煤氣設備和不生產停運或新建的煤氣設備之內必須可靠斷開。〔2〕通氮氣或蒸汽前應關閉或斷開計量器導管?!?〕翻開末端放散管前應將蝶閥打在全開部位?!?〕依靠蒸汽置換煤氣時,進氣口必須在最低處,排出口在最高處。

〔2〕全線準備工作及平安保障檢查?!?〕按方案翻開末端吹掃放散管?!?〕監視作業區周圍環境變化情況。〔5〕監視和控制作業煤氣壓力。〔6〕抽盲板或翻眼鏡閥?!?〕從煤氣管道始端通入氮氣以置換內部空氣,在末端放散管附近取樣試驗,至含氧量小于2%。關末端放散管后停止通氮氣?!?〕翻開管道閘閥,以煤氣置換氮氣,在管道末端放散管取樣并做爆發試驗,至合格后關閉放散管?!?〕全線檢查管道工作情況。〔10〕正式投入供氣運行。(11)送煤氣后,應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漏氣。3、送煤氣程序 〔1〕氮氣〔蒸汽〕置換空氣——檢測合格〔含氧量小于2%〕

〔2〕煤氣置換氮氣——爆發實驗合格〔做3次〕 送氣后,吹掃用的氣〔蒸汽或氮氣〕管道與主管道必須斷開。第四節煤氣設施的操作與檢修4.1.7煤氣系統的各種塔器及管道,在停產通蒸汽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工時,假設用蒸汽置換空氣合格后,可送入煤氣,待檢驗煤氣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但不應在設備內存在蒸汽時聚然噴水,以免形成真空壓損設備。4.1.8送煤氣后,應檢查所有連接部位和隔斷裝置是否泄漏煤氣。4.1.9高爐值班室、主抽風機室、煤氣加壓站和煤氣區域的崗位,應設置固定式的煤氣監測報警系統和便攜式的煤氣監測儀,報警系統和監測儀要定期進行檢驗。4.2.2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檢測一氧化碳及氧氣含量。經檢測合格后,允許進入煤氣設施內工作時,應攜帶一氧化碳及氧氣監測裝置,并采取防護措施,設專職監護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30mg/m3(24ppm)時,可較長時間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過50mg/m3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不超過100mg/m3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在不超過200mg/m3時,入內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分~20分。工作人員每次進入設施內部工作的時間間隔至少在2h以上。質量濃度與體積濃度對照CO濃度mg/m3(PPM)作業時間人體反應30(24PPM)較長時間50(40PPM)1小時100(80PPM)0.5小時200(160PPM)15-20分鐘4.2.10加壓機或抽氣機前的煤氣設施應定期檢驗壁厚,假設壁厚小于平安限度,應采取措施后,才能繼續使用。4.2.11在檢修向煤氣中噴水的管道及設備時,應防止水放空后煤氣倒流。第五節

煤氣中毒事故的預防與急救5、煤氣設備管道翻開人孔時,要側開身子,防止煤氣中毒。6、加強煤氣監護和檢測工作,在煤氣區域工作時,要兩人以上,攜帶監測儀。7、嚴禁在煤氣地區停留、睡覺或取暖。高爐洗滌區域排水溝,是極易發生泄漏煤氣的地方,因此禁止在排水溝周圍停留。8、加強平安防護措施①在生產、操作、施工中,如一氧化碳含量超過160mg/m3時,應采取通風或佩戴防毒面罩的措施。②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或煤氣設備和管網發生泄漏時,搶救人員須佩戴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等隔絕式防毒面具。嚴禁冒險搶救或進入泄漏區域。③進行煤氣設備檢查或危險作業,必須有防護人員在場監護二、煤氣中毒事故的救護1、及時報告和組織指揮①發生煤氣中毒后要立即打通知廠調度、煤氣防護站,將中毒的人數、時間、地點、中毒程度匯報清楚。②煤氣防護站應盡快組織好搶救人員,攜帶救護工具、設施,迅速趕赴現場;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先關閉閥門切斷毒源,防止毒氣擴散;同時要翻開門窗和通風裝置,排除過量的一氧化碳氣體。注意:禁止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盲目指揮和進行搶救,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③同時現場還要立即通知附近醫院、衛生所或保健站派醫護人員趕到現場。④監測人員要趕赴現場,采集空氣樣品,分析一氧化碳濃度,為醫師診斷搶救患者提供依據。⑤煤氣中毒事故的現場搶救,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指揮者應是企業領導人、車間主任或值班負責人。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搶救人員應絕對服從統一指揮和紀律要求;2、準確救護①發生煤氣中毒后,在及時報告的同時,應立即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危險區域外上風側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②對于輕度中毒,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病癥的,吸人新鮮空氣或進行適當補氧,其病癥即可消失。經觀察有異常表現時,可送附近醫院或門診所治療。③對中度中毒患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病癥的,應立即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醫務部門到現場急救。并采取以下措施:將中毒者雙肩墊高15cm,四肢伸開,頭部盡量后仰,面部轉向一側,利于呼吸暢通;適當保暖,以防受涼;在中毒者有自主呼吸的情況下,使中毒者吸氧氣,使用蘇生器的自主呼吸功能調整好進氣量,觀察中毒者的吸氧情況。在煤氣防護站人員未到前,可將崗位用的氧氣呼吸器的氧氣瓶卸下,緩慢翻開氣瓶開關對在中毒者口腔、鼻孔部位,讓中毒者吸氧,無氧條件下可以啟用現場風源。3、中毒人員的搬運搶救煤氣中毒患者,應禁止采用大聲呼叫、用力搖撼、生拉硬搬等不正確的搬運方法,這樣不僅無助于搶救,而且可使病情加重。常采取雙人拉車式、雙人平托式、單人肩扛式等方法進行搬運,有條件話,可采用擔架運送法?!?〕雙人拉車式(見以以下圖)①將中毒者面部向上,并使其兩臂在胸前交叉。②將中毒者上半身扶起,兩名搶救人員各架一只手臂將其架起,其中一人迅速轉至身后將中毒者腰部抱緊。③另一人站于中毒者兩腿之間,從膝關節上將其兩腿夾于自己兩腋下,迅速將中毒者抬出煤氣危險區域。④從高處向下搬運時,前后兩人要配合好。2〕雙人平托式(見圖)①將中毒者平放,使其面部向上,以免摔倒和撞傷。②兩名搶救人員站于中毒者一側或兩側,分別將雙臂伸人中毒者頸背部和臀部下,同時將其平托起,離開煤氣危險區域?!?〕單人肩扛式①將中毒者平放,面部向上并使其兩小臂胸前交叉。②將中毒者上身扶起,右手抓住其左小臂,頭部從其腋下鉆進,將其拱起,左臂將其腿抱在懷里,將中毒者扛起運離煤氣區域。③搬運中不要壓住氧氣呼吸器軟管并要防止撞傷。三、心肺復蘇法簡介煤氣中毒現場急救,是減少中毒者傷害程度、減少死亡、降低煤氣中毒死亡率的根本性措施。對中毒、觸電、溺水等引起的猝死(假死),必須立即采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使之心肺復蘇。而對于真死、猝死的判斷,應以醫生的診斷為準。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以維持中毒者生命的三項根本措是:〔1〕通暢氣道;〔2〕人工呼吸;〔3〕胸外心臟按壓。我們主要說一下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法1.人工呼吸正常的呼吸是由呼吸中樞神經支配的,由肺的擴張與縮小,排出一氧化碳,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呼吸停止,機體不能建立正常的氣體交換,最后使導致人的死亡。人工呼吸就是采用人工機械的強制作用維持氣體交換,并使其逐步地恢復正常呼吸。人工呼吸有口對口(鼻)式、壓背式、振臂式和蘇生器法。人工方法最好采用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它的優點是:換氣量大,比其他人工呼吸法多幾倍,簡單易學,便于和胸外心臟擠壓配合,不易疲勞無禁忌。1〕口對口(鼻)式:①在保持氣道暢通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中毒者額上那只手捏住其鼻翼,深深地吸足氣后,與中毒者口對口接合并貼近吹氣,然后放松換氣、如此反復進行(如以下圖)。開始時(均在不用氣情況下)可先快速連續而大口地吹氣4次(每次用1~1.5s)。經4次吹氣后觀察中毒者胸部有無起伏狀,同時測試其頸動脈,假設仍無搏動,便可判斷為心跳已停止,此時應立即同時施行胸外按壓。②除開始施行時的4次大口吹氣外。此后正常的口對口吹氣量均不需過大(但應達800~1200mL),以免引起胃膨脹。施行速度約每分鐘12~15次,對兒童為每分鐘20次。吹氣和放松時,應注意中毒者胸部要有起伏狀呼吸動作。吹氣中如遇有較大阻力,便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氣道不暢,需及時糾正。四、煤氣救護裝置1、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在呼吸的整個循環過程中,其面罩內始終處于正壓狀態,因而,即使面罩略有泄漏,也只允許面罩內的氣體向外泄漏,而外界的染毒氣體不會向面罩內泄漏,具有比負壓式空氣呼吸器高得多的平安性。而且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可按佩戴人員的呼吸需要來控制供給氣量的多少,實現按需供氣,使人員呼吸更為舒暢。正壓式空氣呼吸器,該種空氣呼吸器有高壓空氣瓶,輸氣管、減壓器、壓力表、面罩等部件組成?!踩缫砸韵聢D〕2、使用前的準備身體健康并經過訓練的人員才允許佩戴呼吸器,使用前準備時應有監護人員在場,準備工作的內容如下。①從快速接頭上取下中壓管,觀察壓力表,讀出壓力值。假設氣瓶內壓力小于28MPa時,那么應充氣。②佩戴人員必須把胡須刮干凈,以防止影響面罩和面部貼合的氣密性。③擦洗面罩的視窗,使其有較好的透明度。④做2~3次深呼吸,感到暢通,可進入煤氣地區。3、佩戴和使用①背氣瓶。將氣瓶閥向下背上氣瓶,通過拉肩帶上的自由端調節氣瓶的上下位置和松緊,直到感覺舒適為止。②扣緊腰帶。將腰帶公扣插入母扣內,然后將左右兩側的伸縮帶向后拉緊,確保扣牢。③佩戴面罩。將面罩的上五根帶子放松,把面罩置于使用者臉上,然后將頭帶從頭部的上前方向后下方拉下,由上向下將面罩戴在頭上。調整面罩位置,使下巴進入面罩下面凹形內,先收緊下端的兩根頸帶,然后收緊上端的兩根頭帶及頂帶,如果感覺不適,可調節頭帶松緊。④面罩密封。用手按住面罩接口處,通過吸氣檢查面罩密封感是否良好。做深呼吸,此時面罩兩側應向人體面部移動,人體感覺呼吸困難,說明面罩氣密良好,否那么再收緊頭帶或重新佩戴面罩?!あ菅b供氣閥。將供氣閥上的接口對準面罩插口,用力往上推,當聽到咔嚓聲時,安裝完畢。⑥檢查儀器性能。完全翻開氣瓶閥,當壓力降至4~6MPa時,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