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提升訓練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提升訓練第2頁
一、選擇題1.(2024課標全國Ⅲ,24)“教民敬愛,莫擅長孝;教民禮順,莫擅長悌;移風易俗,莫擅長樂;安上治民,莫擅長禮。”這一思想產生的制度淵源是()A.宗法制 B.禪讓制 C.郡縣制 D.察舉制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宗法制的影響。題干材料反映了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突出了孝、悌、樂、禮,強調了血緣關系,這是中國古代宗法制產生的影響,故A項正確。2.〔2024江蘇海門一模(改編)〕在西周分封的過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諸侯在治理諸侯國過程中“啟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實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針,廣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穩定政局,鞏固統治B.阻礙了西周勢力的拓展C.導致了諸侯獨立,王權衰弱D.不利于文化的溝通和認同答案:A解析:材料“啟以商政,疆以周索”表明周王接著殷商的法律,敬重殷商的傳統,實行懷柔政策,圖求殷商舊族的合作與歸順,故A項正確;“啟以商政,疆以周索”有利于穩定政局,有利于西周勢力的拓展,故B項錯誤;材料說明分封制有利于穩定政局,沒有涉及諸侯獨立,故C項錯誤;材料表明分封制有利于文化的溝通和認同,故D項錯誤。3.秦以郡縣治東方最終激起東部的抗拒。漢初,這種區域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又顯現出來,且仍以楚、齊、趙三地最為明顯。劉邦一方面必需“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需敬重東方社會之習俗。這反映出()A.漢朝時中華文化尚未出現交融的趨勢B.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有其合理性C.秦朝未從俗而治導致滅亡D.漢承秦制才是長治久安的保證答案:B解析:題干提及秦朝實行郡縣制而激起東部的抗拒,漢朝實行郡國并行制,而封國主要在東方,故選B項;A項說法錯誤,解除;秦朝滅亡的主要緣由是暴政,解除C項;依據題干材料“另一方面又必需敬重東方社會之習俗”,可知漢朝秉承秦制有肯定的彈性,解除D項。4.(2024安徽“江淮十校”聯考)秦朝時,在地方設置的鄉、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卻規定,要由地方推選當地的富庶人家的適齡人員充當。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士紳是其基層治理的基礎B.各級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輕視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襲先秦的行政管理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秦朝時,在地方設置的鄉、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卻規定,要由地方推選當地的富庶人家的適齡人員充當”,可知這一時期,地主士紳照舊是秦王朝基層政權的根基,故A項正確;依據材料,可知富庶家族僅僅是占據著鄉、里、亭這些基層政權而非各級政權,故B項錯誤;依據所學學問,可知秦朝特別注意基層政權的建設,故C項錯誤;依據所學學問,可知秦朝完全廢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郡縣制,故D項錯誤。5.(2024安徽“皖南八校”聯考)杜佑在《通典》中寫道:“(安)祿山稱兵內侮,未必素蓄兇謀,是故地逼則勢疑,力侔則亂起,事理不得不然也。”據此,杜佑認為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緣由是()A.邊疆軍事力氣強大 B.統治階層更迭頻繁C.中心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體系不當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安)祿山稱兵內侮,未必素蓄兇謀,是故地逼則勢疑,力侔則亂起,事理不得不然也”強調安祿山在地方擁兵自重造成叛亂的局面,故選D項。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6.(2024天津新華中學期末)有學者認為:“科舉考試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其中合理因素與之俱亡。它所體現的很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指()A.分科考試 B.以文治國C.學而優則仕 D.公允競爭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科舉制與以往的選官制度相比,最重要的改變是打破了血緣關系的影響,采納相對公正客觀的考試方式進行選拔,所以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指的是公允競爭。分科考試、以文治國和學而優則仕都不是科舉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解除A、B、C三項。故選D項。7.唐玄宗時規定,“京官不曾任州縣官者,不得擬為臺省(中心)官”;宋朝有一條規定,“舉非州縣之職,則毋以臺諫選焉”。由此可知,當時的高層官員選拔()A.強調對中心政令的聽從 B.注意出身和門第C.以官員的德和才為標準 D.注意基層實踐閱歷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沒有提及高層官員對中心政令的看法問題,故A項錯誤;題干材料沒有涉及高層官員的出身和門第問題,故B項錯誤;題干材料論述的是高層官員的選拔標準,但不是強調以德和才為標準,故C項錯誤;依據題干材料,可知唐玄宗時期的高層官員必需有擔當州縣官的經驗,在宋朝,高層官員必需從“州縣之職”中產生,這說明在唐朝和宋朝,中心高層官員必需有基層經驗,故D項正確。8.(2024課標全國Ⅲ,26)北宋實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較為優厚,應募者以此養家糊口,兵員最多時達120多萬人。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 B.提升了軍隊的戰斗力C.弱化了對地方的限制 D.加劇了社會貧富分化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宋朝的募兵制。題干材料描述了宋朝募兵制的狀況,即士兵待遇優厚、兵員數量多,這就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故A項正確;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解除;宋朝軍隊中的精銳力氣都干脆限制在中心手中,這一措施強化了對地方的限制,故C項錯誤;題干中的軍費是政府支出,與社會上貧富分化現象無干脆關系,故D項錯誤。9.明朝內閣無定員,品級也沒有限制,其選派或出于皇帝“欽定”,或是儲君在東宮時的舊僚,或由閣臣隱私舉薦,或由吏部舉薦,經皇帝批準任用。這說明明朝內閣()A.決策機制具有隨意性 B.沒有固定的職責權限C.無法對皇權形成制約 D.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強調的是內閣成員選拔的隨意性,即內閣無定員,品級無限制。據此,可知內閣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而是僅供皇帝顧問的內侍機構,故選D項;題干材料沒有強調內閣的決策機制問題,解除A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內閣的職責權限,解除B項;內閣無法對皇權形成制約,內閣的設置是君主專制加強的表現,但材料未涉及這方面,解除C項。10.(2024天津一中月考)洪武年間,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親閱。永樂年間,明成祖常常召內閣要員密議,批答則由其親筆。正統年間,起草對六部大臣奏章的批復看法成為內閣的專職。這表明()A.內閣漸漸取得決策權B.六部漸漸成為內閣下屬機構C.內閣影響力不斷增加D.皇權事實上受到內閣的制約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正統年間,起草對六部大臣奏章的批復看法成為內閣的專職”,可知內閣影響力不斷增加,C項符合題意。內閣不是中心一級的法定機構,無決策權,A項錯誤。內閣無決策權,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不能統帥六部,B項錯誤。內閣是皇權專制加強的產物,不能對皇權形成制約,D項說法錯誤。11.(2024安徽“江淮十校”聯考)中國古代的朝會制度歷史悠久,皇帝上朝與否歷來被當作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標記,與王朝興衰治亂關系親密。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卻持續了276年,壽命僅次于唐朝。這主要得益于()A.政府運行機制日益完善B.皇權專制空前加強C.“無為而治”的治國模式有效D.宋明理學迅猛發展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學問,隨著明朝廢丞相、裁撤中書省,實現權分六部以及設內閣,古代中國政府統治和運行機制日益完善,方才出現材料中“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卻持續了276年,壽命僅次于唐朝”的現象,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12.(2024天津楊柳青中學月考)我國古代中心集權制度不斷調整與變革,下列措施中反映強化中心集權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即姜尚)于齊營丘。東就國……”B.“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C.“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議,宰相籌劃,于事穩便,方可奏行。”D.“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之以行中書省,郡縣又遠于省,若有邊徼之事者,則置宣慰司以達之。”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A項反映的是周朝的分封制,B項反映的是宗法制,都不是強化中心集權的措施;C項反映的是隋唐三省六部制下發揮大臣集體的作用,集思廣益,不涉及中心與地方的關系;D項反映的是元朝地方制度行省制度,這一制度有利于強化中心集權。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13.在中國古代,“家”(家族、宗族)與“國”(國家政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圖材料二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左傳》材料三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圖(1)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在“家”“國”關系上有何特點。(2)在“家”“國”關系上,材料三、材料四與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有何持續性和改變?分析以上改變的緣由。參考答案:(1)分封制與宗法制緊密結合(或政權與族權緊密結合、政治制度與血緣關系緊密結合);周王獲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貴族通過嫡長子繼承制(世襲制或世卿世祿制)獲得政治特權。(2)持續性:皇位世襲制持續了“家天下”的格局。改變: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員任免制取代了貴族世襲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緣由: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而分封制不利于統一;郡縣制適應了秦始皇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14.(2024江蘇海門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儒生參政帶來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舉制因而成立,但這并不是制約察舉選官的唯一因素。自東漢光武帝始,察舉實施中“授試以職”,舉主對秀才、孝廉先委以肯定職務,以此檢驗其是否“便習官事”,合格者方舉至中心。陽嘉元年又建立“諸生試家法”制度,從而出現了一個新環節,構成了察舉制向科舉制演進的初階。——摘編自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二在察舉制中,起確定作用的是舉薦;在科舉制中,起確定作用的是考試成果。所以舉人可以“投牒自進”,不必非得他人舉薦不行。到了北宋,封彌成為貢舉考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考試官在評定試卷時,看不到舉人的姓名、鄉貫等,也就很難作弊了。隋唐以來,科舉出身的官員在高級官員中的比例漸漸增加,到宋朝已占有肯定優勢。——摘編自張希清《中國科舉考試制度》材料三宋廷對于在任官員的課績,以對德行、才能、勞效的綜合檢驗為主要內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對于才能的核驗,宋廷要求官員申報時填寫特別詳細的“實跡”“實績”,以便日后核對。在宋朝,課績與監察各為獨立系統,但在現實政治生活中關系親密。宋廷對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樣:有課績定等、有廉訪會問等,考察結果向本人公開,以求得多種信息來源的相互印證。——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察舉制出現的緣由。概括東漢察舉制的新發展。(2)依據材料二,概括科舉制的發展趨勢。科舉制的發展是古代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氯氣瓶閥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數字信號處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探索營養奧秘》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旋轉窯垃圾焚燒爐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掛墻/窗夾式浴室換氣扇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壁掛式殺菌空氣凈化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噴干烏龍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化學工程項目建設流程》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餐飲用調味包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配花材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
- 勞動合同(模版)4篇
- 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教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5.15鋼鐵長城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 客觀題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試卷二)試卷及解答參考(2025年)
- 公司法涉稅實務手冊-北京律協-2024-WN8
- 137案例黑色三分鐘生死一瞬間事故案例文字版
- 2024-2030年中國蝦青素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預警與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直播電商策劃與運營 課件 項目1 認識直播電商、項目2 主播人設打造與能力塑造
- 杭州臨平事業單位筆試真題及答案2024
- 四川省202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預賽)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