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色及計算機配色(第一二節)_第1頁
測色及計算機配色(第一二節)_第2頁
測色及計算機配色(第一二節)_第3頁
測色及計算機配色(第一二節)_第4頁
測色及計算機配色(第一二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

4

4日

i

認對

識外

的客界

開觀現

端象

世和

界事

知物

識產

的生

源認

泉識

口視覺是感覺中重要的一種

口眼睛是一種高級的光學系統,能夠反映外界物體的形狀和顏色

口人的眼睛僅對380?780nm的光波敏感

口顏色視覺決定于光源(illuminant)>

物體(object)、觀測者(observer)

y

現象

每個人對色彩的感受不樣

錯覺現象

被觀察物體的背景、物體的大小和形

狀等常常引起人們對顏色的錯覺

I

口眼前的色環顏色相同嗎?

口眼前的色環顏色相同嗎?

色彩視覺測試

色彩視覺測試

世界上超過2億人在判別顏色時有視

覺上的障礙

□超過8%的男性有這方面的障礙

□僅有0.5%的女性有這方面的障礙

□不同的測試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

西

9.31%

本6.15%

洲4.50%

6.00%

在生產和貿易過程中,如何避免

視覺上的錯誤呢?

我們需要一種可靠評定顏色的方式,

請看“NEXT”是如何運作的?

顏色的數字信息

?NEXT顏色標準

4^------31組反射率值1

11

[/一

織物樣品

//▲

/1j

NEXT

反射率數據

波譜曲線

反射率數據

根據

CMC色差公式

AE=O完美匹配

NE=0.3剛可察覺以色差值

判斷顏色的視覺差異

AE<0.8可接受

卜EN12拒絕

NEXT

>

(colorimetry)

研究人的顏色視覺規律、顏色測量)

理論與技術的科學。

物理光學、視覺生理、視覺心理、

心理物理學現

代工業技術

?以統一的標準,對顏色做定量的描述

和控制。|

可見光與電磁波波長的關系

?可見光波長范圍

物理學意義:380~78011nl

人的顏色視覺意義:400~700nm

口比視感度

不同人的比視感度曲線

1

o8

?

o6

—偏色人A?

一正常視力o4

?

-偏色人B

O2

?

o

紅色480~560nm400500600700

波K/nm

:、光的色散

可見光譜

物理學概念:

?復色光:由不同波長的光組合在一起的光。

。單色光:單一波長的光,如激光。

顏色測量中光的概念與物理學概念的區別:

較窄波長范圍內的光(物理學中仍然認為是不

同波長的光組成的復色光)在顏色測量中通常被看

成是單色光。

物體顏色的決定因素:

口物體的色澤決定于吸收光的波長,如吸收400?420nm的光,顯)

示黃色;吸收560nm左右的綠光,則顯示紫色。|

口顏色的純度決定于反射率曲線的形狀。|

口物體顏色的深淺決定于反射率的高低,這與物體中的有色物|

質濃度和有色物質的狀態、物體的表面積大小、表面性質、照

明光源以及入射角大小等物理因素有關。

光照射至物體會產生:

□鏡面光反射

□散射光反射

□固定式的穿透

□散射式的穿透

)

散射光反射

略平滑光澤面

低光澤表面物體或略粗糙的物體表面

時光反射

織物紋路表面

光照射至透明物體后,光波會穿透

此物體而透射出光線。

正常的穿透

透射一吸收

一般的傳送方式

射——半透明物體

光照射至半透明物體后,某些波

長會穿透此物體,有些色光會散射出

而無法經此半透明物體透射出。

散射式的穿透

O

四、人的視覺系統

上直肌

視網膜

前房角?狀臾J

上眼酚后房視網膜中央靜脈

0玻

8

狀視神經乳頭(

體1視神經

88狀體懸韌帶視網膜中央動脈

毛一

金狀體

Schlemm管

脈絡膜

下限檢

瞼結膜下直肌

球結展

眼角膜

透視膜

的視覺特性:

1.視角

視角為被觀察對象的大小對人眼睛形成的

張角。其大小決定視網膜上投影的大小。

CIE觀測者

-----------------------------------o2°視角

旦尸^--------------J91931

10°視角

1964

視角二的特征:

A

/tan——a=A:物體面積的大小;

22D

D:物體與眼睛之間的距離。)

因此,視角的大小決定于:(1)物體面積的大小;I

(2)物體與眼睛的距離I

距離一定,物體大,則視角大;

同一物體,距離眼睛越近,視角越大。

視角與顏色視覺有關系嗎?

有!!

因為感受顏色的視覺細胞在

視網膜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2.明視覺、暗視覺

明亮條件下,人們可以分辨物體的細節

和顏色。

黑暗條件下,人們只能分辨物體的大致

輪廓,分辨不出物體的細節和顏色。

原因:人眼的視網膜中,有兩種不同的

感光細胞分別在不同條件下執行不同的視覺

功能,運是視覺的二重性,或稱明視覺、暗

視覺特性。

界于明視覺和暗視覺之間,此時人的視覺功能最

差,兩種細胞均只有微弱的視覺功能。

F

解剖學和神經生出嬴明,視網膜中存在桿體細胞

(黑暗中分辨輪廓)和錐體細胞(明亮條件下分辨顏色和細

-H-\P

下)o覺也稱微明視覺。

桿體細胞錐體細胞

的中央窩/\!

■II麗視網麗膜確■■

體細胞和桿體細胞在視網膜上的分布

口錐體細胞(約650萬個):

■布滿在視網膜中心處(14萬?16萬/mm?)。

當視角為2。時,物體像落在該處。

■是判斷色彩變化的感應細胞。

■在日光下感應非常敏銳。

口桿體細胞(約1億個):.

■布滿在視網膜周圍。.

■判斷明與暗變化的感應細胞。

■在昏暗光源下特別敏銳。

3.光譜光視效率函數1/(4)

明視覺與暗視覺的光譜光視效率曲線

明視覺

A:或A

光Y1日兒Y

視效率

V(70

暗視覺

無詔兒

視效率

V(2)

波長/nm

?

4.顏色視覺

(1)顏色辨認

V視網膜的顏色區(見右

*顏色辨認(視力正常的人

可以辨認400?700nm的各種顏色)

紅700nm640?750nm

橙620nm600?640nm

黃580nm550?600nm

綠510nm480?550nm

藍470nm450?480nm1—中央窩

紫420nm400?450nm

2—中間區或紅綠盲區

3—全色盲區

?貝措德?呂克效應(Bezold-Briickeeffect)

人的視覺對不

同波長光的顏

色辨認精度

不同,除了

黃(572nm)、

綠(503nm)、

藍(478nm)

外,其他波長

的顏色隨光的

強度而變化。675650625600575550525500475450

A/nm

下寸顏色對比

>視場中,相鄰區域的兩個不同顏色的

相互影響叫做顏色對比。

每種顏色都可以在其周圍誘導出其補色,I

如紅—綠、黃—藍等。因此,在一種顏色的背I

景上,觀察另一種顏色,由于顏色對比,兩顏色3

相互影響,色調會向另外一種顏色的補色方向變

化。如果兩種顏色互為補色,則彼此加強飽和度⑥

觀察紡織品顏色時,應避免對比效應的干擾。

K3)顏色適應

I

人眼在顏色的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顏色視覺變

化稱為顏色適應。

對某一顏色的光適應后,再觀察另外一種顏色,

后者的顏色會發生變化。

顏色適應規律:

口對某一顏色光適應后,再觀察其他顏色,明度會降低)

口飽和度變化與兩顏色的色相有關。兩顏色互為補色時,

飽和度會提高,否則飽和度降低。

口研究顏色適應規律在實際中的意義

①先后在兩種不同的光源下觀察顏色,必須考慮

前一光源對視覺顏色適應的影響。

②在同一光源下觀察顏色,周圍還有其他顏色的

光時,要考慮周圍光顏色適應的影響。

口顏色匹配的恒定性

如果兩種顏色用眼睛看來是一樣的,

即兩種顏色相匹配。

如果兩種相匹配的顏色,即使在不同

的顏色適應下觀察,兩種顏色仍然始終一

樣,這種現象叫做顏色匹配的恒定性。

顏色的分類和特征

,、顏色的分類

自然界的顏色可以簡單地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

類。(

1.無彩色I

口無彩色(消色):只有明度,無色相和彩度的顏色,I

包括白(最高)、灰、黑(最低)三種顏色。I

口測色學中,將理想的“白”和絕對的“黑”也歸入無

彩色之列。I

口無彩色對可見光各個波長的吸收都沒有明顯的選擇性;

(圖1T2所示)o

口白色:各波長的反

)

射率均大于80%。

純白——理想的完全

反射物體,反射

%

率為1。會

口黑色:各波長的

反射率均小于4%。

純黑—理想的完全

無反射物體,反

A/nm

射率為0。

21有彩色

無彩色以外的各種顏色,

都稱為有彩色

口有彩色都對可見光內某一%

/

<

部分波長有比較明顯的吸找

收(如右圖)。

口可以用反射率曲線表示有

彩色吸收和反射的特征。Z/nm

?tew率是指在可見光譜內光照射于物體

上后所反射出的光量與標準白板反射光量的比率。

■實際測試的反射率值是根據分光光度儀測量色樣I

與積分球壁的反射光量后,比較并計算出的一種)

數據。II

■色樣的反射率值就如同每個人的身份證號碼,無)

法仿冒。I

色樣經分光測色儀器解析后,可得到不同波長

下的反射率值(以%表示)。

力nmRI%力rnnRI%

4006.255603.26

4203.35SSU7.34

反射率值可視4401.9616.25

為色樣的身份4601.4062。30.50

證明文件4801.2264(47.47

5001.2166063.72

5201.3468076.26

L7870082.48

反射率曲線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4oo4oo55o6oo6o7

5o55oo

nm

曲線

1009O.0O0O

8O■OO黃色杵由紜

7O■OO

6O■OO

5O■OO

4O■OO

3O■OO

2OOO

1OOO

OaOO

o

4045500550600650700

長/nm

反射率曲線

9OOO

8O■OO

7O■OO

6O■OO

5O■OO

4OOO

3OOO

2OOO

1OOO

O■OO

o

40450500550600650700

長/nm

反射率曲線

100.00

90.00

80.00

樂70.00

/

爵60.00

50.00

"雙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400450500550600650700

的特征

客觀地研究顏色的特征,首先要排除干擾

因素(物體形狀、大小、性質、用途、背景)

等)的影響_非相關色(例如測色儀對顏色i

的測量,更客觀)。I.

孟塞爾卡集是在特定背景下,以人眼的視I

覺觀察結果為依據制定的,更接近人的感覺

但是容易受到人種、個體、情感、習慣等的影I

響,更主觀些。

常人們對色彩的描述

□飽滿(Fuller)或稀薄(Thinner)

□較深(Darker)或較淺(Lighter)

□較明亮(Brighter)或較平淡(Flatter)|

□較鮮艷(Brighter)或較暗淡(Duller)

□飽和度高(MoreSaturate)或飽和度底|

(LessSaturate)

口色相(Hue)I

1

d一色彩的描述

標準樣

太深

太淺

標準樣

標準樣

偏綠偏紅

'十論是主觀的觀察,還是客觀的

測試,共同的研究結果是:自然界的所有顏色可以

用:,

明度(lightness)

色相(hue)

飽和度(saturation)

三個屬性來描述。

顏色的三維空間描述

色相

紅或黃

明度

明亮或暗淡

濃或淡

L*

顏空網

i.明度

表示物體明亮程度的一種屬性。

彩色光的亮度越高,人眼就越感覺明

亮。在物理上表現為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

越高,明度就越高。

顏色的第一維度一明度s

2.色相

色彩的描述

口色布(Hue)

■紅:偏藍(bluer)或偏黃(yellower)

■黃:偏紅(redder)或偏綠(greener)

■綠:偏黃(yellower)或偏藍(bluer)

■藍:編綠(greener)或偏紅(redder)

色相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分的特性。

在物理學中表現為可見光的光譜波長不同。在

視覺上表現為紅、橙、、綠、藍、紫等各種色調。

在人的視覺中,物體表面色的色相決定于三方面:

?:?照明體光源的光譜組成;

?:?物體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不同觀察者的差異。

反射率/%

‘顏色的第二維度

色相

h飽和度

飽和度是指彩色的純度(純潔度)。

□可見光中的單色光是最飽和的彩色,飽和度為1。)

□單色光中摻入白光成分越多,飽和度就越低。|

□物體色的飽和度決定于該物體表面反射光譜的選I

擇程度。對光譜某一較窄波段的反射率越高,而對I

A

其他波長無反射或反射率很低,表明有很高的光譜(

選擇性,這一顏色的飽和度就越高。I

反射率/%

事度T和度

f色相、飽和度三者之間

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例如明度決定顏色的濃淡;而飽和度和顏色

的鮮艷度有關。但是鮮艷度不能代表飽和度,因

為飽和度是色度學概念,是客觀的;而鮮艷度則

是主觀的,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響較大。

3顏色的混合

兩束不同波長的光疊加在一起,與兩

種不同顏色的顏料混合在一起,混合的規

律一樣嗎?I

光的直接混合一加法混色一用于顏)

色測量。I

顏料「油漆了染料「濾光片的飛經過選“!

'擇性吸收后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混合或疊加:;

工工減法混色7—可以用于染色"印.花配X:

色。1

一、加法混色

加法混色即各種不同顏色光的加和。三

個原色光為紅、綠、藍。I

■紅、綠、藍三種色光混色后會形成加和反應,愈混愈I

白,且使用這三種色光的不同能量混合會產生出各種j

不同的色彩。I

■紅、綠、藍三種色光的能量相同時產生白色。I

1854年由格拉斯曼(H.Grassmann)將顏色混合現|

象總結成顏色混合定律。

加法混色

紅色光與綠色光

加法混色

紅色光、綠色光、藍色光

加法混色

紅色光、綠色光、藍色光

I格拉斯曼顏色混合定律:

1.人的視覺只能分辨顏色的三種變化,即明

度、色相、飽和度。

2.在由兩個成分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個成分連

續地變化,混合色的外貌也連續地變化。并據此J

V

■,

導出兩個定律。I

f

□補色定律:每種顏色都有一種相應的外貌。如果

某一顏色與其補色以適當比例混合,便產生白色

或灰色;如純度高+補色=純度低E近似比(

重大的顏色成分的品梟I色。

□中間色定律:任何兩個非補色相混合,便產

生中間色,其色相決定于兩顏色的相對數量,

其飽和度決定于兩者在色相順序上的遠近。

存在同色異譜現象

3.顏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其光譜組成足否一樣,在顏色

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并由此定律導出顏色的代替

律:相似色混合后仍然相似。

即若在6;C=D則N+C二分〃

或A+8=C#仁£則/+木?六C

[4.亮度相加定律:混合色的總亮度等于組成

混合色的各顏色光亮度的總和。

加法混色方式:)

□光的直接混合。(

□觀察距離很小的兩個顏色時,由于人眼不能分辨I

而產生的混色。|

□兩個顏色頻繁交替作用于人眼,如轉盤式混色裝I

置、彩電等。I

?:?紡織印染實例:熒光增白=藍紫光(吸收

紫外線轉化而來)+黃光

(c)熒Q

(a)化學漂白(b)上籃

-£>姿40

\\\///20

00

80入射光為白光,織物對藍紫光

60

40

%有弱選擇吸收,因而反射光顯

/20

船黃色,而且強度因吸收而減弱

公O

電??.?WWW

KIIIIIIV

■\

20的+

原布熒

40吸紫

色染料二吸劑

60收外

■收線

吸收白光中的黃光,而出現

藍色,因對入射光有吸收而)500700300500700

損失強度,故亮度下降L/nm

二、減法混色

使入射光減弱的混色過程稱減法混色。

口光照射在物體上,通常會吸收部分色光,因此

某些色光將不會反射或透射。

口透明物體在色彩減法混色中會包含穿透性與吸

收性,但不包含散射性,如濾光片。

口非透明物體在色彩減法混色中有吸收性與散射性,

如紡織品染色。

通過藍色濾光片Oo

的藍色+通過I9O

色濾光片的黃

色=什么效果?

藍色濾光片

根據加法規律:

4o

應該是白色。3O

2o

實際呢?1o

綠色。因此此時O

4OO

混色規律是減法

性。

減法混色三原色:

減法混色

減法混色

品紅色與黃色

減法混色

品紅色、黃色、青色

減法混色特點:

□混合后樣品的亮度與加法混色相反,

是降低的。

□減法混色的結果不容易預測(不直

觀)。

減法混色的應用:

濾光片疊加——攝影

染料混合—染色

第二節CIEXYZ表色系統

CIE

口Q正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其最主要的工作是

研究顏色的科學表達以及彼此之間的色差比<

色方法,也從事照明體的研究工作。I

口CIE的全名為CommissionInternationale

de1'Eclairage.又稱之為國際照明體委員

會。

2.1引B

如何科學表達描述顏色?

人在大腦中產生的視知覺可以分為明暗知覺和顏色

知覺。

一般把引起顏色知覺的光稱為色刺激(color

stimulus)o

表示由于色刺激而產生的色知覺的體系稱作表色系

統(colorspecificationsystem)。

色度學是從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

)它主要以顏色的表示、測量、計算為主要研究內容。

色度學可以把顏色用一組特定的參數定量地表示出來。而依

據這些相關參數,又可以反過來把相應的顏色復制出來。從

此使顏色的評價實現了定量化。這樣在對顏色的準確評價、I

人與人之間在顏色方面的交流、顏色的遠程傳遞等諸多方面J

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CIEXYZ表色系統,正是適應這樣的要求而建立的,它

是色度學中顏色的表示以及顏色相關參數計算的基礎。

色度學是研究顏色測量的一門涉及面很廣的新興科學,

它是包括物理學、視覺生理學、視覺心理學、心理物

理學在內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jTTCIE1931—RGB表色系統

現代色度學采用的是CIE所規定的一套顏色測量原理、

數據和計算方法,統稱為CIE標準色度學系統。1

這一系統以兩組基本視覺實驗數據為基礎。|

.:?CIE1931標準色度觀察者,適用1。?4。視場的顏色測|

量。j

CIE1964補充標準色度學觀察者,適用大于4。視場的顏J

色測量。j

'十;(色匹配實驗

顏色的匹配即把兩個顏色調節到視覺上相同或

相等的方法。I

根據格拉斯曼顏色混合定律,相互代替的顏色(

可以通過顏色匹配實驗找到。I

顏色匹配實驗方法:

□顏色光的匹配實驗。

□顏色轉盤實驗—傳統方法。

顏色轉盤實驗傳統方法

A—調節明度

B一藍

R—紅]

G—綠

C—被匹配顏色

顏色光的匹配實驗

光譜

單色光鏡

(實驗結果表明:

□紅、綠、藍不是唯一的三原色,只要三個顏色

中任何一個都不能由其余兩個顏色相加混合得到,

三個顏色就可以是三原色。

□紅、綠、藍組成的三原色產生的顏色范圍最

廣,是最優的三原色。

□三原色組成顏色的光譜組成與匹配顏色的光譜

組成可能不一致——同色異譜的顏色匹配。

藍敏感的三種視覺細胞

對紅、黃、

視覺化的三原色原理

感覺器官

白色物體藍

視覺化的三原色原理

感覺器官

視覺化的三原色原理

感覺器官大腦

黃色物體藍

眼睛——色彩在大腦中之處理過程

錐體細胞

L

觀測者(人眼)

口眼睛無法描述出顏色的波長范圍。

口人眼對光的感受基本上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組合I

而成的。I

口人眼會將Y-B、R-G與明暗編碼后,再由視覺神經j

將此訊號傳送至大腦。上)

口大約有8%的男性與0.5%的女性對判色有困難,無

法正確判定顏色。

色系統的提出

根據顏色匹配實驗,三原色不是唯一的,這為

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帶來了混亂,為了統一色度數)

據,CIE根據大量的實驗材料,選定了三色系統的I

三原色。(

□紅:波長700nm,位于可見光譜長波末端。I

□綠:波長546.Inm,水銀光譜。)

□藍:波長435.8nni,水銀光譜。

上述三種單色光都容易精確產生。

波長/nm

&能白光E:

一種連續光譜的標準白色,并且其輻射功率對

于各波長均相等(E光源,色溫5500K)。I

將等能白光E作為標準,用上述三原色混合,)

按照下列條件調整其光通量(亮度比率),P@G、I

也得到與等能白光E相匹配的白光。.I

@R@G◎B=14.5907Q.0601

w

混合色的總亮度等于組成混合色的各顏色光亮度的總

和,則混合白光的亮度為:

1+4.5907+0.0601-5.6508(Im)

Im:光通量單位

1向的頻率為540X1012Hz、輻通量為1/673W的單色輻

射的光通量。

分別把(冷=1Im;

(G)=4.5907Im;QB)=0.0601Im作為單位量'T

來看。則:

白光的光通量。

E=1(7?)+1(G)+1(8)

對于任一待匹配的顏色亮度a

eR(A)+G(G)+BQB)

其中:R、久8為混色比例,表示匹配。](R)、(G)、")

單位。完《盡管這時三原色的亮度值并不等,但CIE卻把|、G、夕稱三刺

每一原色的亮度值作為一個單位看待?所以紅、

激值。即-綠、藍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結果為白光

公式:C=R(R)+G(G)+B(B)稱為

顏色方程式。

其中R(R)、G(G)、B(B)稱

為顏色分量。R、G、8稱為三原色亮度系

數。

g、色度坐標

在顏色匹配實驗中,為了表示R、G、B三原色

各自在〃+G+夕總量中的相對比例,我們引入色度

坐標八g、bo

r-R/Kg-G/Kb-B/K

由于K=R+G+B

故r+0■樂1

這樣將原來的三維空間直角坐標,變成了二

維平面直角坐標。知道其中兩個,第三個就可以

知道。將不值對g作圖,得T-抱度圖。

:四、CIE1931一RGB表色系統

物體顏色決定于什么?

□首先是物體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即決定

于反射光在可見范圍內的分布(客觀的)。

□還要決定于人眼的視覺特性(主觀的)。

研究色度學是為了科學表達顏色,且要符合

人眼觀察結果,而不同人的視覺特性又有差異,

我們應當如何辦?

;標準色度觀察者

標準色度觀察者是一組數據,主要用于描述人眼

對于色彩感知變化情況,它是根據w.D.Wright在

1928年與J.Guild在1931年人眼對顏色的實驗發展

出來的理論。I

此實驗是將各種波段的目標測色光源投射在白幕I

上,找約100個判色能力正常的人做實驗,再依照每個

人的判色能力讓判色者自己調整R、G、B三種色光,

得到觀測者認為目標測色光與自己所調出的光最吻合

的色光,最后收集這些人所判定出的各種不同光源的

能量值而定義出人眼的三刺激值〔爪為、g(X)、|

’測試實驗

調整R、G、B光源,¥

到與左圖的藍光色對色

為止

一口萊特的實驗條件:

三原色波長650nli1、530nm>460nm;10名觀

察者;2°視場

□吉爾德實驗條件:)

濾光片產生三原色波長630nm、542nm>460nm;7名觀察

者;2°視場。|

口CIE將兩人實驗中的三原色轉換成波長700nm、546.Inm

435.8nm作為標準,選若干視力正常人對等能光譜逐一!

進行顏色匹配,得出了現在正式公布的"CIE1931—RGBJ

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教材中表2-1)|

□“CIE1931—RGB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代表)

了人眼睛的平均視覺特性,作為標準,可以用于色度

計算。1

波長400nm

的紫色三刺

激值為

r(A)

廠=0.00030灰④

^=-0.00014

Z?=0.01214

波長500nm

的藍色三

刺激值為

E

E

廠=-0.07173.

4

g=0.08536ES

500600700

b=0.04776A/nm

光譜三刺激值與光譜色色度坐標的關系:

r(A)=r(^)/[r(A)++b(2)]

四)=團)心(力+孑⑶+&)]

b(X)=5(A)/[r(A)+i(A)+B(A)]

例如:波長660nm紅色在「二"g色度圖上的色度坐標:

因為尸=0.05932g=0.00037^^0.00000所以b=0

r=0.05932/(0.05932+0.00037+0.00000)=0.99380

g-0.00037/(0.05932+0.00037+0.00000)=0.00620

2.3CIE1931—XYZ表色系統

CIE1931—RGB表色系統的特點:

□尸([)\方(1)、萬(|八W的估nlS由i立o哈X狙iS至hMH市ttDHI吉W墳

用于顏色計算。值(_0.08901),實驗時需要

將紅光加在被匹配光上。

□計算過程出現負值,計算復雜,不容易理解。

因此,CIE通過了新的用于色度學計算的系

統——CIE1931—XYZ表色系統。

E1931—XYZ表色系統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將CIE—RGB系統中的光譜三刺激值r(2)、_g(4)、/(4)和色度坐標

八g、6均變為正值。

?充分發揚g色度圖中540~700nm段的直線關系,使計算

變簡單;另外,要將光譜軌跡內的真實顏色都落在假想的三刺激值

所包圍的三角形內,并減少三角形內假想色的數量。

。用一個值直接表示亮度,計算時更方便。

]、CIE—RGB表色系統與CIE—XYZ表色系統的轉換關

要建立滿足上述條件的CIE1931—XYZ系統,就需1

要在RGB系統的基礎上,用數學方法,選用三個理想)

的原色來代替實際的三原色,從而將CIE—RGB表J

色系統中的光譜三刺激值7(/1)、9(/0、萬(/)和色度I

坐標八g、5均變為正值。

選擇的三個理想的原色(三刺激值)乂KZ,I

X代表紅原色,Y代表綠原色,Z代表藍原色,這三個原

I

色不是物理上的真實色『而是虛構的假想色

—g色度圖中540~700nin段的直線關系。

其在Lg坐標體系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