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一級注冊計量師考試真題和答案分析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5題)1.下列關于計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計量是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B.計量學是關于測量的科學C.計量的對象僅限于物理量D.計量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答案:C分析:計量的對象包括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等多種量,并非僅限于物理量,所以選項C錯誤。選項A是計量的定義;選項B準確描述了計量學;選項D體現了計量應用的廣泛性。2.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有()個。A.5B.6C.7D.8答案:C分析: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有7個,分別是長度(米,m)、質量(千克,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物質的量(摩爾,mol)、發光強度(坎德拉,cd)。3.下列單位中,屬于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是()。A.華氏度B.英寸C.升D.公升答案:C分析:升是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符號為L。華氏度不是我國法定的溫度計量單位,我國采用攝氏度;英寸是英制長度單位,不是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公升是升的舊稱,現統一用升。4.用一臺測量范圍為0-100V的電壓表測量實際值為80V的電壓,測量結果為81V,則該測量的絕對誤差為()。A.1VB.-1VC.1.25%D.-1.25%答案:A分析:絕對誤差=測量結果-實際值=81V-80V=1V。5.對某一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稱為()。A.隨機誤差B.系統誤差C.粗大誤差D.相對誤差答案:B分析:系統誤差是指在重復性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無限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平均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隨機誤差是測量結果與在重復性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無限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平均值之差;粗大誤差是明顯超出規定條件下預期的誤差;相對誤差是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真值之比。6.下列關于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不確定度是測量誤差的大小B.測量不確定度反映了測量結果的分散性C.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方法無關D.測量不確定度可以用測量誤差來表示答案:B分析:測量不確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反映了測量結果的分散性,選項B正確。測量不確定度和測量誤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測量誤差是測量結果與真值之差,選項A錯誤;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方法、測量設備等多種因素有關,選項C錯誤;不能用測量誤差來表示測量不確定度,選項D錯誤。7.用A類評定方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需要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A.算術平均B.加權平均C.統計分析D.曲線擬合答案:C分析:A類評定方法是用對觀測列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來評定標準不確定度,所以需要對測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8.某測量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U=0.05,k=2,則其標準不確定度u為()。A.0.025B.0.1C.0.05D.無法確定答案:A分析:根據擴展不確定度U與標準不確定度u和包含因子k的關系U=k×u,可得u=U/k=0.05/2=0.025。9.計量器具的校準是指()。A.確定計量器具示值誤差的一組操作B.為評定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確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進行的全部工作C.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D.使計量器具的準確度達到規定要求的一組操作答案:C分析:選項C是校準的定義。選項A描述的是測量儀器示值誤差的確定;選項B是計量器具的檢定;選項D不準確,校準不一定能使計量器具的準確度達到規定要求,只是確定其與標準量值的關系。10.下列計量器具中,屬于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是()。A.實驗室用的電子天平B.家用電子秤C.出租汽車計價器D.教學用的電壓表答案:C分析: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是指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并直接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工作計量器具。出租汽車計價器用于貿易結算,屬于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實驗室用電子天平、教學用電壓表不屬于強制檢定范圍;家用電子秤也不在強制檢定目錄內,除非用于商業經營等特定情況。11.計量標準器具的穩定性是指()。A.計量標準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B.計量標準在規定的條件下,保持其計量特性不超過規定極限的能力C.計量標準器具的示值與被測量真值的符合程度D.計量標準器具的靈敏度答案:A分析:計量標準的穩定性是指計量標準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選項B描述的是計量標準的可靠性;選項C是計量器具的準確度;選項D是計量器具的靈敏度概念。12.開展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評價工作的技術機構應取得()。A.計量標準考核證書B.實驗室認可證書C.型式評價授權證書D.計量認證證書答案:C分析:開展計量器具新產品型式評價工作的技術機構應取得型式評價授權證書。計量標準考核證書是對計量標準的考核證明;實驗室認可證書是實驗室符合相關標準的認可;計量認證證書是對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13.下列關于計量檢定印、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計量檢定印、證是證明計量器具檢定結果的法定標志B.計量檢定印、證可以轉讓、借用C.計量檢定印、證的格式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統一規定D.計量檢定印、證應妥善保管答案:B分析:計量檢定印、證是證明計量器具檢定結果的法定標志,應妥善保管,其格式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統一規定,且不得轉讓、借用,所以選項B錯誤。14.計量技術法規是指()。A.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B.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C.國家計量標準D.以上都是答案:D分析:計量技術法規包括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國家計量標準等,它們是進行計量檢定、校準、測試等工作的依據。15.測量過程的統計控制是指()。A.對測量過程的輸入進行控制B.對測量過程的輸出進行控制C.對測量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以確保測量過程處于統計控制狀態D.對測量過程的測量設備進行控制答案:C分析:測量過程的統計控制是對測量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通過統計方法分析測量過程的穩定性和重復性,確保測量過程處于統計控制狀態。16.下列關于測量管理體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管理體系僅適用于企業B.測量管理體系的目的是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C.測量管理體系不需要進行持續改進D.測量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沒有關系答案:B分析:測量管理體系適用于需要開展測量活動的各類組織,并非僅適用于企業,選項A錯誤;其目的是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滿足組織的計量要求,選項B正確;測量管理體系需要進行持續改進,以適應組織發展和測量需求的變化,選項C錯誤;測量管理體系與質量管理體系密切相關,測量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基礎,選項D錯誤。17.某企業建立了測量管理體系,其測量設備的校準計劃應()。A.由設備使用人員制定B.根據設備的使用頻率制定C.依據設備的計量特性和使用情況制定D.按照設備的購買時間制定答案:C分析:測量設備的校準計劃應依據設備的計量特性(如準確度等級、穩定性等)和使用情況(如使用環境、使用頻率等)來制定,以確保設備的計量性能滿足使用要求。選項A,校準計劃應由專業的計量人員或相關管理部門制定;選項B,僅根據使用頻率制定不全面;選項D,按照購買時間制定不合理。18.計量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不包括()。A.具有中專(高中)或相當于中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B.熟悉計量法律、法規C.掌握計量專業知識和技能D.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答案:D分析:計量人員應具備中專(高中)或相當于中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計量法律、法規,掌握計量專業知識和技能,但不要求必須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19.下列關于計量監督管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計量監督管理是政府計量行政部門的職責B.計量監督管理的對象僅包括計量器具C.計量監督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準確可靠D.計量監督管理包括對計量技術機構的監督答案:B分析:計量監督管理的對象包括計量器具、計量技術機構、計量人員以及計量活動等多個方面,并非僅包括計量器具,選項B錯誤。計量監督管理是政府計量行政部門的職責,目的是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準確可靠,同時也包括對計量技術機構的監督。20.下列關于計量比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計量比對僅適用于國家級計量技術機構B.計量比對是為了確定計量標準的準確度等級C.計量比對是在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同類計量基準、計量標準之間所進行的量值比較D.計量比對的結果不需要進行評價答案:C分析:計量比對適用于各級計量技術機構,并非僅適用于國家級計量技術機構,選項A錯誤;計量比對的目的是考核計量標準、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性能,并非確定其準確度等級,選項B錯誤;計量比對是在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同類計量基準、計量標準之間所進行的量值比較,選項C正確;計量比對的結果需要進行評價,以確定各參比實驗室的測量能力,選項D錯誤。21.用熱電偶測量溫度,屬于()測量方法。A.直接測量B.間接測量C.組合測量D.動態測量答案:A分析:直接測量是指直接從測量儀表的讀數獲取被測量量值的測量方法。用熱電偶測量溫度,通過熱電偶將溫度轉換為電信號,直接從測量儀表讀取溫度值,屬于直接測量。22.下列關于測量儀器的分辨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分辨力是指測量儀器指示裝置對被測量微小變化的響應能力B.分辨力與測量儀器的準確度無關C.分辨力越高,測量儀器的性能越差D.分辨力就是測量儀器的分度值答案:A分析:分辨力是指測量儀器指示裝置對被測量微小變化的響應能力,選項A正確。分辨力與測量儀器的準確度有關,一般來說,分辨力越高,測量儀器越能檢測到微小的變化,對提高測量準確度有幫助,選項B錯誤;分辨力越高,測量儀器的性能越好,選項C錯誤;分辨力不一定就是測量儀器的分度值,它是能有效辨別的最小示值差,選項D錯誤。23.某測量儀器的量程為0-100,其最大允許誤差為±0.5,則該測量儀器的引用誤差為()。A.±0.5%B.±5%C.±0.05%D.±1%答案:A分析:引用誤差=(最大允許誤差/量程)×100%=(±0.5/100)×100%=±0.5%。24.下列關于計量器具的靈敏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靈敏度是指計量器具對被測量變化的反應能力B.靈敏度越高,計量器具越能檢測到微小的變化C.靈敏度與計量器具的分辨力無關D.靈敏度可以用輸出變化量與輸入變化量的比值來表示答案:C分析:靈敏度是指計量器具對被測量變化的反應能力,靈敏度越高,越能檢測到微小的變化,它可以用輸出變化量與輸入變化量的比值來表示,選項A、B、D正確。靈敏度與分辨力有關,一般靈敏度高的計量器具,其分辨力也可能較高,選項C錯誤。25.用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的目的是()。A.使測量數據的誤差最小B.使測量數據的殘差平方和最小C.使測量數據的平均值最大D.使測量數據的標準差最小答案:B分析: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的目的是使測量數據的殘差平方和最小,從而得到最符合數據分布規律的曲線。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5題)1.計量的特點包括()。A.準確性B.一致性C.溯源性D.法制性答案:ABCD分析:計量具有準確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四個特點。準確性是計量的基本特點,是計量科學的命脈;一致性是指在統一計量單位的基礎上,無論何時、何地,采用何種方法,使用何種計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測量,只要符合有關的要求,測量結果應在給定的區間內一致;溯源性是指任何一個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都能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與測量基準聯系起來;法制性是指計量本身的社會性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保障。2.下列單位中,屬于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的有()。A.牛頓(N)B.焦耳(J)C.帕斯卡(Pa)D.赫茲(Hz)答案:ABCD分析: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是用基本單位以代數形式表示的單位。牛頓(N)是力的單位,1N=1kg·m/s2;焦耳(J)是能量、功的單位,1J=1N·m=1kg·m2/s2;帕斯卡(Pa)是壓力、壓強的單位,1Pa=1N/m2=1kg/(m·s2);赫茲(Hz)是頻率的單位,1Hz=1s?1,它們都是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3.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A.隨機誤差B.系統誤差C.粗大誤差D.相對誤差答案:ABC分析:測量誤差按其性質可分為隨機誤差、系統誤差和粗大誤差。相對誤差是誤差的一種表示形式,不是按性質分類的。4.下列關于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分為A類評定和B類評定B.A類評定是通過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的C.B類評定是基于經驗或其他信息進行的D.測量不確定度的合成應采用方和根法答案:ABCD分析: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分為A類評定和B類評定。A類評定是用對觀測列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來評定標準不確定度;B類評定是用不同于對觀測列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來評定標準不確定度,通常是基于經驗或其他信息進行的;測量不確定度的合成一般采用方和根法,即將各分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的平方和開方得到合成標準不確定度。5.計量器具的檢定包括()。A.首次檢定B.后續檢定C.使用中檢查D.周期檢定答案:ABCD分析:計量器具的檢定包括首次檢定、后續檢定(如周期檢定、修理后檢定等)和使用中檢查。首次檢定是對未曾檢定過的新計量器具進行的一種檢定;后續檢定是計量器具首次檢定后的任何一種檢定;使用中檢查是為了確定計量器具是否仍然適合于使用而進行的一種檢查。6.計量標準的考核內容包括()。A.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B.環境條件C.人員D.管理制度答案:ABCD分析:計量標準的考核內容包括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等)、環境條件(是否滿足計量標準正常工作的要求)、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且有效執行)等方面。7.下列屬于計量技術法規的有()。A.《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B.《計量檢定規程》C.《計量技術規范》D.《產品質量標準》答案:ABC分析:《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計量檢定規程》《計量技術規范》都屬于計量技術法規,是進行計量工作的依據。《產品質量標準》主要是關于產品質量的要求和規范,不屬于計量技術法規。8.測量管理體系的主要過程包括()。A.測量設備的校準和確認B.測量過程的策劃和實施C.測量結果的分析和改進D.測量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答案:ABC分析:測量管理體系的主要過程包括測量設備的校準和確認、測量過程的策劃和實施、測量結果的分析和改進。測量人員的培訓和考核是保障測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支持活動,不屬于主要過程。9.計量人員應遵守的職業道德包括()。A.忠于職守,自覺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B.科學求實,客觀公正,保證計量技術工作的質量C.保守在計量技術工作中所知悉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D.嚴格執行計量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答案:ABCD分析:計量人員應遵守的職業道德包括忠于職守,自覺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科學求實,客觀公正,保證計量技術工作的質量;保守在計量技術工作中所知悉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嚴格執行計量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等。10.計量監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A.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B.計量標準的考核C.計量認證D.計量執法檢查答案:ABCD分析:計量監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確保用于特定領域的計量器具準確可靠)、計量標準的考核(保證計量標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計量認證(對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和計量執法檢查(對計量違法行為進行查處)等。11.計量比對的組織實施包括()。A.制定比對方案B.確定主導實驗室和參比實驗室C.進行測量和數據處理D.編寫比對報告答案:ABCD分析:計量比對的組織實施包括制定比對方案(明確比對目的、方法、要求等)、確定主導實驗室和參比實驗室、進行測量和數據處理(各參比實驗室按要求進行測量并將數據提交給主導實驗室進行處理)、編寫比對報告(總結比對結果和評價各參比實驗室的測量能力)等步驟。12.下列測量方法中,屬于間接測量方法的有()。A.通過測量電壓和電流,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電阻B.通過測量長度和直徑,計算圓柱體的體積C.用千分尺測量軸的直徑D.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答案:AB分析:間接測量是指通過測量與被測量有函數關系的其他量,然后根據函數關系計算出被測量的測量方法。選項A通過測量電壓和電流,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電阻;選項B通過測量長度和直徑,計算圓柱體的體積,都屬于間接測量方法。選項C用千分尺測量軸的直徑、選項D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屬于直接測量方法。13.測量儀器的主要計量特性包括()。A.準確度B.靈敏度C.分辨力D.穩定性答案:ABCD分析:測量儀器的主要計量特性包括準確度(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接近程度)、靈敏度(對被測量變化的反應能力)、分辨力(指示裝置對被測量微小變化的響應能力)、穩定性(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等。14.用不確定度表示測量結果時,應包含的要素有()。A.被測量的最佳估計值B.測量不確定度C.包含因子D.測量單位答案:ABCD分析:用不確定度表示測量結果時,應包含被測量的最佳估計值(通常是多次測量的平均值等)、測量不確定度(表征測量結果的分散性)、包含因子(用于確定擴展不確定度)和測量單位,這樣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測量結果及其可靠性。15.計量器具新產品的型式評價內容包括()。A.外觀檢查B.計量性能試驗C.安全性試驗D.環境適應性試驗答案:ABCD分析:計量器具新產品的型式評價內容包括外觀檢查(檢查計量器具的外觀是否符合要求)、計量性能試驗(測試其準確度、重復性等計量性能)、安全性試驗(評估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環境適應性試驗(考察其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等。三、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10題)1.某企業實驗室有一臺電子天平,測量范圍為0-200g,最大允許誤差為±0.1g。現用該電子天平對一個標準砝碼(質量為100g)進行10次測量,測量數據如下(單位:g):100.02,100.03,100.01,100.04,100.00,100.02,100.03,100.01,100.02,100.03。(1)計算測量數據的算術平均值。(2)計算測量數據的實驗標準偏差。(3)判斷該電子天平的測量結果是否符合最大允許誤差要求。答案及分析:(1)算術平均值\(\bar{x}=\frac{1}{n}\sum_{i=1}^{n}x_{i}\)\(n=10\),\(x_{i}\)分別為各測量值。\(\bar{x}=\frac{100.02+100.03+100.01+100.04+100.00+100.02+100.03+100.01+100.02+100.03}{10}\)\(=\frac{1000.21}{10}=100.021g\)(2)實驗標準偏差\(s=\sqrt{\frac{\sum_{i=1}^{n}(x_{i}-\bar{x})^{2}}{n-1}}\)\((x_{1}-\bar{x})=(100.02-100.021)=-0.001\)\((x_{2}-\bar{x})=(100.03-100.021)=0.009\)\(\cdots\)\(\sum_{i=1}^{n}(x_{i}-\bar{x})^{2}=(-0.001)^{2}+(0.009)^{2}+\cdots\)經計算\(\sum_{i=1}^{n}(x_{i}-\bar{x})^{2}=0.00029\)\(s=\sqrt{\frac{0.00029}{10-1}}\approx0.0057g\)(3)測量結果的絕對誤差\(\Delta=\bar{x}-x_{0}\),\(x_{0}=100g\)\(\Delta=100.021-100=0.021g\)該電子天平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1g,\(\vert\Delta\vert=0.021g\lt0.1g\),所以該電子天平的測量結果符合最大允許誤差要求。2.某計量技術機構對一臺溫度傳感器進行校準,校準結果的擴展不確定度U=0.5℃,k=2,被測量的最佳估計值為25.0℃。(1)計算該校準結果的標準不確定度。(2)寫出該溫度傳感器校準結果的完整表達式。答案及分析:(1)根據\(U=k\timesu\),可得標準不確定度\(u=\frac{U}{k}\)已知\(U=0.5℃\),\(k=2\),則\(u=\frac{0.5}{2}=0.25℃\)(2)該溫度傳感器校準結果的完整表達式為\(t=(25.0\pm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