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含課后作業設計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含課后作業設計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含課后作業設計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含課后作業設計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含課后作業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琥珀

授課

課題琥珀課型講讀課文課時

時間2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琥、珀”等12個生字,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

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怒吼、松脂、拂拭、滲出、半晌、推測、

教學

目標蜘蛛、熱辣辣”等詞語。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理解領會琥珀的形成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推測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

重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理解領會琥珀的形成過程。

教學

難點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第一課時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琥、珀”等11個生字,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

教學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怒吼、松脂、拂拭、滲出、半晌、推測、

蜘蛛、熱辣辣”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菊n件出示2-31

1.我們先來欣賞幾件美麗珍貴的琥珀藝術品。出示琥珀藝結合學生課下搜集的

術品圖片。有關琥珀的資料,老師

2.揭題,板書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出示琥珀圖片,使學生

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對于本不熟悉的事物

導入

3.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菊n件出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

分鐘示4】出示琥珀有關資料

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樹脂滴落,掩埋在地

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內部包

有蜜蜂等小昆蟲,奇麗異常。琥珀大多數由松科植物的樹

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及內部常保留著當初樹脂

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梢姎馀菁肮爬侠ハx、動物

或植物碎屑。

2016年3月6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至今為止世界上

最為古老的琥珀礦石,其年齡在9900萬年左右。

4.介紹作者【課件出示5】

柏吉爾(1804-1882),德國科學家、科普作家。作品

集《烏拉波拉故事集》等。本文就選自這本書。從大體

上看,本文屬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

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

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剁?/p>

珀》是根據《烏拉波拉故事集》改寫的。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一)提出自學要求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要求:【課件出示6】

1.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借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和同學。

2.邊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結合語言環境加以理解。

3.把課文讀得準確、流利。充分發揮學生識字的

新課

教學(二)匯報檢查預習情況主動性,鼓勵學生用多

(

1.讀準字音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

)分鐘

出示本課生字【課件出示7】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

琥珀嗡脂拭滲俯扎番埋澎湃和交流,激發學生自主

怒吼餐劃晌辣掙刷測詳識字的興趣。

指名讀,師生及時更正:

注意讀準平舌音“餐測”,翹舌音“脂拭滲晌掙刷”

等。

2.書寫指導【課件出示8】

重點指導“拭餐滲”的書寫

師范寫,并講解:

“拭”左窄右寬,左邊的“才”注意第三筆是提,右邊的

最后一筆斜勾寫的長一些,落筆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線

上,不要多寫最后一筆撇。

“餐”上下結構,注意上面有三個部分組成,下面是“食”,

撇捺要寫得舒展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滲”左窄右寬,注意右邊的“參”的寫法,下面的“鄉'

的寫法,三撇要寫在一條豎線上,第二筆、三筆起筆位置

要記?。憾荚谇耙黄驳娜种惶幤鸸P。

3.理解詞語【課件出示9、10]

松脂:針葉樹的樹干上流出的膠狀液體,是制造松香和松

節油的原料。

拂拭:指撞掉或擦掉。

粘稠:形容液體的粘性很強。

檢查預習情況,理

颯颯:風的聲音。

清文章思路,整體感知

琥珀:古代松柏樹脂的一種化石,淺黃色、褐色或紅褐色

課文,激發學生表達的

的透明固體??捎盟圃炱?、裝飾品等。

欲望。

斷絕:指原來有聯系的失去聯系,原來連貫的不再連貫。

推測:根據已知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澎湃:形容濤聲互相撞擊。

前俯后仰:形容身體前后晃動。俯,頭向下;仰,臉朝上。

約摸:估計,大概的意思。這一環節是為了

怒吼:原指猛獸發威吼叫。課文中比喻水的風浪聲很大。教學生抓住重點語句

熱辣辣:形容熱得像火燙著一樣。理解文章,這是理解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章的一個重要方法。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檢查自讀課文情況。

指名讀課文,正音。師生評述是否正確、流利。

3.給課文分段:

再次讀文看看課文如何分段?

根據學生回答,展示如下:【課件出示11】

第一部分(1自然段):琥珀的形成時間。

第二部分(2-9自然段):松脂球的形成。

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琥珀的形成。

第四部分(13-18自然段):琥珀被發現的過程及琥珀的

價值。

4.1課件出示12】默讀課文,看看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

個怎樣的故事?

(提示:課文主要講了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

象這塊琥珀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

值。)

四、圖文結合,了解琥珀特點。

1.圖文對照,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

塊琥珀?!菊n件出示13】

預設1:里面有一只小蒼蠅和一只蜘蛛。

預設2:這塊琥珀是金黃色的。

預設3:這塊琥珀是透明的。

(2)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最后一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

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

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課

件出示141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

者想象的部分?【課件出示15】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

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

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p>

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

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課堂小五、課堂總結,鞏固提高【課件出示16]

結及拓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欣賞了琥珀的美麗和神奇,

展延伸

()我想大多數同學可能都有一種沖動,都想知道琥珀是怎樣

分鐘形成的?下節課我們就來研究。

課堂作業新設計【課件出示17、18]

一、讀拼音,寫漢字。

晌午的太陽熱Idld()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sh?n()出厚厚的松zhl

()o一只小蒼蠅停在一棵老松樹上,拂Shi()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忽然

有個蜘蛛慢慢爬過來,想把那只蒼蠅當作一頓美can()o

二、仿照例子寫詞語。

1.例:前俯后仰(含反義詞)

2.例:熱辣辣(ABB式)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測()透明()詳細()澎湃()拂拭()

四、寫出下面句子中主要運用的描寫方法。

1.一個夏日,太陽暖暖地照著,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綠葉在樹上颯颯地響。()

2.它伸起腿來撐撐翅膀,拂拭著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

3.“爸爸,您看!”他快活地叫起來,“這是什么?”()

【答案】

一、辣滲脂拭餐

二、1.天羅地網古往今來左思右想

2.綠油油黃澄澄樂呵呵

三、推測(推斷)透明(透亮)詳細(詳盡)澎湃(洶涌)拂拭(擦拭)

四、1.景物描寫2.動作描寫3.語言描寫

第二課時

教學

標1.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理解領會琥珀的形成過程。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本環節既是為了與

1.檢查字詞【課件出示20】上節課做好銜接,又是

導入

琥珀松脂拂拭滲出前俯后仰一番澎湃讓學生重溫琥珀的美

()分

鐘怒吼美餐晌午熱辣辣掙扎沖刷推測詳細麗,激發情感,為學習

指名讀,賽讀。新課做好準備。

2.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

預設:課文主要講了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

珀想象這塊琥珀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

科學上的價值。

3.談話導入新課:根據這塊罕見的珍貴的琥珀,作者

推測想象出一個十分生動的故事,告訴我們琥珀的形

成過程。那么,作者是怎樣推測、怎樣想象的呢?讓

我們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測,一起想象。

二、品讀課文:還原推測過程,品味文章語言。

(一)默讀課文,大膽質疑?!菊n件出示211

默讀課文,做批注,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對學生提出的第一個

1.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問題,作簡單處理,只

2.它們是怎樣成為化石的?

告訴他們通過科學鑒

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

3.定,了解它的成分。而

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

第二至三個問題是教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

A.松脂球的形成(2-9自然段)

過閱讀,發現琥珀形成

1.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的條件,培養學生的探

新課里?【課件出示22】

教學究能力。

引導學生發現:天氣熱,太陽猛;松樹滲出松脂;蜘

()

分鐘蛛正要抓到蒼蠅;松脂剛好滴到蜘蛛和蒼蠅上。(板

書:蒼蠅蜘蛛巧遇)

2.作者把這個故事寫得非常生動有趣,讓人感覺很真通過想象畫面、有感情

實,很形象。再讀課文,想象畫面。朗讀,以及復述故事,

(1)找到描寫太陽和松脂的句子,讀句子,想象畫使學生感受課文形象

面,感受天熱,松脂多而美。【課件出示23】生動的語言,培養學生

一個夏日,太陽暖暖地照著。對語言的欣賞感悟能

那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力。

聞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

滲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

(板書:太陽光:暖暖的、火熱、熱辣辣

松脂:厚厚的)

(2)作者又是怎樣記敘松脂包裹蜘蛛和蒼蠅的過程

的呢?【課件出示24】

①找到句子,讀一讀,并在腦子里形成畫面。

②說說你看到的畫面。(在學生介紹過程中,老師通

過追問,引導學生講清細節,把故事講生動;同時,

抓住“剛、正好、一齊”引導學生感受事情的“巧合”)

③課文中還有一個句子,也能說明這真的是一種巧

合,一種偶然,能找出來嗎?有感情地讀一讀。

【課件出示25】(成千上萬只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

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

兩只小蟲子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

上。)

(3)就這樣,松脂不停地滴落在兩只小蟲子上,結

果一一【課件出示26】

(出示句子:小蒼蠅不能撞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

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黏稠的黃色淚

珠里。它們前俯后仰地掙扎了一番,終于不動了。)

(抓住"不能……也不再……,者終于”指導有感

情地朗讀。)

3.師生共同歸納松脂球形成的條件【課件出示27】

第一,炎熱的夏天正晌午。因為只有在這一時間松柏

才滲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二,要有松樹、柏樹。依據是琥珀是松樹樹脂形成

通過語言品味,感情朗

讀,培養學生品詞析句

第三,蒼蠅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

的能力,體會語言文字

大滴松脂正巧滴下來把它們包在里面。

的魄力。

4.賞析課文,感情朗讀?!菊n件出示28、29]

①,,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下快樂

地飛舞。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保▽懗隽?/p>

小蒼蠅的快樂勁兒)

②“忽然,有個蜘蛛慢慢爬過來,想把那只蒼蠅當作

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

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小心翼翼)

③“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

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

蜘蛛一齊包在里頭?!保ㄊ虑榘l生得巧極了)

④“小蒼蠅不能撐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

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保ㄕZ句

幽默,讓人感覺兩只小動物很可憐;同時也寫出了老

松樹的不忍心但又無可奈何。)(板書:被淹沒)

B.探究琥珀的形成(10—12自然段)

師過渡:看來,大家對松脂球的形成過程了解清楚了,

按照作者的推測,蜘蛛

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應該是古代松樹脂的化

和蒼蠅不可能被包裹

石,松脂球又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在松脂球的中間,而只

1.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

能包裹住一面。這個問

預設一:【課件出示30】

題的設計,旨在培養學

“成千上萬只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

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探

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

究、想象的能力。

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p>

(時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

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事情發生得太巧了,這顆琥

珀太少見了。)

預設二:【課件出示31】“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

漸漸漫上來,”“水把森林淹沒了,樹腐爛了,”“剩

下的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辩甑男纬墒且环N地

殼運動、滄海桑田巨變的結果。

師提問:如果說松脂滴落到兩只小蟲上純屬巧合的

話,那么,包裹著蜘蛛和蒼蠅的松脂球變成化石又是

一個怎樣的過程呢?【課件出示32】(課件出示:1.

時間漫長。2.陸沉水漫。3.松樹腐爛。4.泥沙掩埋。)

2.作者是怎樣寫出漫長的?(引導學生抓住“幾十年,

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又是幾千年

過去了”進行體會。通過時間“長”“短”的相對性,

體會化石形成時間的漫長。)(板書:松脂球化石時

間長)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進一步感受漫長。

4.最后,松脂球化石一一琥珀又是怎么被發現的?

C.琥珀價值(13-18自然段)

1.琥珀的發現有什么價值?【課件出示33】(從那塊

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

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

蒼蠅和蜘蛛了。)

(1)“推測”是什么意思?

預設:“推測”意思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

不知道的事情”。

(2)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

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

預設1:因為透過琥珀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小東西一一

一只蜘蛛和一只蒼蠅,可以想象它們兩個如何相遇,

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

預設2:從它們“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可以猜測出它們如何拼命掙扎的情形。

2.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科學家還有哪些大膽的推

測?

根據學生回答,展示:【課件出示34】

(1)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

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

金黃的光。

這個猜測的依據是什么?

預設:因為只有太陽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樹上的厚厚

的松脂曬化,才能滴下一大滴松脂。

(2)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

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這個推測的依據又是什么?

預設:因為能把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同時包住的一定

是一大滴松脂,小的松脂是包不住兩只小動物的。

3.除了課文中寫到的,你還能想到會這塊琥珀還有哪

些價值。用“從那塊琥珀的發現,我們可以推測……”

說話。

三、課堂總結,布置作業?!菊n件出示35】

1.總結延伸:尋找前后聯系,質疑形成過程。

(1)再讀全文,我們還可以發現,課文很多句子都

是有相互的內在聯系的,你能一一找出來嗎?(如對

海的描寫;對小蟲的描寫;漫長時間與第一自然段的

照應……)課堂總結延伸使

(2)作者對這塊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測,你有什么疑學生又一次回顧了課

課堂小結

及拓展延問嗎?文中琥珀形成的過程,

(如,為什么我們通過琥珀,推測到幾千萬年前的故進一步推測琥珀可能

()

事的詳細情形?)

分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

那么對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測合理想象的能力。

呢?

(如,蒼蠅和蜘蛛也許在幾千萬年前是一對好朋友,

相會的時候被包裹在松脂里了。)

2.作業

把你對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想寫一篇想象作文,想

象要合理。

5琥珀【課件出示36】

「太陽光:暖暖的、火熱、熱辣辣

板書松脂球形成土松脂:厚厚的、繼續滴

內容【蒼蠅、蜘蛛:巧遇

時間長

松脂球變成化石1

[被淹沒

課堂作業新設計【課件出示37、38、39]

一、我會查字典。

1.“餐”,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在查音節—;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畫。

2.“拭”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_____畫,組詞是

二、形近字組詞。

珀()楓()試()扔()

柏()颯()拭()仍()

三、仿照例句,寫句子。

一只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陽光下快樂地飛舞。

這句話運用了()修辭手法,請再寫一個擬人句:

四、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

根毫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

圈黑色的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

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1.這塊琥珀的特點是什么?

2.這塊琥珀的發現有什么科學價值?

【答案】

一、1.Ccan食72.6擦拭

二、珀(琥珀)楓(楓樹)試(考試)扔(扔掉)

柏(柏樹)颯(颯颯)拭(拂拭)仍(仍然)

三、擬人寧靜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竊竊私語。

四、1.透明,里面有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

2.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

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別具一格的設計

《琥珀》采用了“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法和電化教學手

段,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

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

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課件的運用

通過幻燈投影,使學生初步感知,繼而默讀全文,給予材料的復現,加深感性認識,

再通過表達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理解了琥珀形成的過程這個重點。

不足之處:

本節課時間比較緊,拓展部分沒能按計劃讓學生進行寫作與點評。

可以再用半節課,抽查學生的寫作情況。

備課素材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也可稱作科學小品。作者柏吉爾用極其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筆和充

分的想象力,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假想了這塊琥珀的形成、發現的過程,評判了它

在科學上的價值。由于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課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介紹變得生動

有趣,吸引小讀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記敘,又有科學的說明,因此是一篇富有

情趣、引人遐想的課文。

【作者介紹】

柏吉爾(1804-1882),德國科學家、科普作家。作品集《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

的代價》。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琥珀:

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實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樹脂化石。樹脂

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內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蟲,

奇麗異常。琥珀大多數由松科植物的樹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及內部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

氣泡及古老昆蟲、動物或植物碎屑。

常見琥珀種類:金珀,金藍珀,綠茶珀,紅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紅珀,藍珀,綠

珀,蟲珀,蜜蠟,珀根,緬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至今為止世界上最為古老的琥珀礦石,其年齡在9900

萬年左右。

松脂是松樹樹木分泌出來的樹脂,剛從樹干流出時,無色透明,松節油含量可達30%以

上,與空氣接觸后,松節油逐漸揮發,加上外界水分的侵入,因而使其中的部分樹脂酸呈結

晶狀態析出,松脂逐漸變成蜂蜜狀的半流體。

【與課文相關的其他資料】

有趣故事

琥珀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裝飾藝術品,風靡全球。琥珀是由千萬年前植物所分泌出來

的樹脂,經過地殼運動而深埋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化石。品種有金珀、蟲珀、香

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透明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蟲或植物的琥珀為

珍貴。中國古代稱琥珀為“虎魄”“光珠”“紅珠”“江珠”“頓牟”“遺玉”,被視為珍

寶。

課后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熟讀課文,用“畫出文中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1.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zlzhl)的香味。

2.它們前俯(住fii)后仰地掙扎了一番,終于不動了。

3.有兩只小蟲被埋(maiman)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

二、辨字組詞。

詳()側()番()響()滲()

祥()測()蕃()晌()參()

三、詞語搭配

()地照著()地響()地飛舞

()的綠翅膀()的松樹()的松脂

四、根據要求改寫句子。

(1)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淚珠里。(縮句)

(2)一大滴松脂把兩只小蟲重重包裹在里面。(改為被字句)

閱讀能力大比拼

五、讀課文片斷,完成練習。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

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

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千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

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1.用“”畫出科學家看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畫出科學家由這塊琥

珀產生的推測、想象的句子。

2.用“\”給這一自然段分層,寫出層意。

3.“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它們”指,“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

圓環”是因為O

4.這塊琥珀在科學上的研究價值是。

思維創新大拓展

六、那么對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測呢?

參考答案:

一、1.脂(zhl)2.俯(ft!)3.埋(mdi)

二、詳(詳細)側(側面)番(一番)響(響亮)滲(滲出)

祥(吉祥)測(猜測)蕃(番茄)晌(晌午)參(參加)

三、暖暖颯颯快樂

柔嫩高大厚厚

四、1.小蟲淹沒在淚珠里。2.兩只小蟲被一大滴松脂重重包裹在里面。

五、1.事物:”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每一根毫毛?!薄八鼈兺鹊乃闹茱@出好幾圈黑色的

圓環?!?聯想:“還可以想象它們……怎樣掙扎,”“我們可以推測……已經有蒼蠅和蜘

蛛了”。

2.第一層:從“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到“黑色的圓環”,寫了這塊琥珀的樣子。,

第二層:最后一句話,寫了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3.蒼蠅和蜘蛛,蒼蠅和蜘蛛掙扎時在松脂里劃動留下了痕跡。

4.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六、示例:一個炎熱的夏天,太陽熱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樹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從樹上滴下

來,有一只蒼蠅從此路過,正好又有一滴松脂從上面落下來,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

正好想把蒼蠅當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這里趕,快到蒼蠅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來,把

蜘蛛罩住了,一滴、兩滴、三滴……把它倆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授課

課題飛向藍天的恐龍課型講讀課文2課時

時間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鈍、僅”等13個生字,會寫“笨、鈍”等15個生字,

教學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笨拙、遲鈍、毫不相干、隧道”等詞語。

目標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背誦自己感興趣

的語段。

3.有條理地復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學生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

興趣。

教學

重點弄懂課文內容,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教學

難點領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第一課時

自主學習字詞,會認“鈍、僅”等個生字,會寫“笨、鈍”等個生字,

教學1.1315

標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笨拙、遲鈍、毫不相干、隧道”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一、課件出示,引入課題【課件出示2】

()出示書上恐龍圖,引入課題。談話導入,質疑問

分鐘

1.以前,同學們觀看過恐龍展覽,剛才屏幕上又再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

現了活靈活現的恐龍。下面,我們來學習關于恐龍的課文。極性。

2.讀課題質疑

(1)齊讀課題,并板書課題。(板書:飛向藍天的

恐龍)

(2)質疑

讀了課題,你產生了疑問嗎?請舉手。如有的學生沒

產生,就讓他們再讀讀課題想想。

產生了什么疑問?分別說說。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

同的說法:我們知道的恐龍沒翅膀,怎么能飛向藍天呢?

恐龍怎么能飛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龍還會飛呀!

3.初步釋疑

①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問?

請舉手,請再讀讀想想。不知道的請讀課文找答案。(給

一定的時間讀書)

②范讀、生邊聽邊想。

③分別抽說(說得不對的,全班讀書、爭議、再說)

遼西發現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菊n件出示3】

師講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過程。

4.作者簡介【課件出示4】

徐星,男,祖籍江蘇,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

物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古生動物學

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國科學院副主委,英國《皇

家學會學報-生物輯》和《中國地質學報英文版》編委。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出示生字新詞?!菊n件出示5】

遲鈍不僅描繪隧道繁衍十噸公斤腦顱膨大敏捷

樹棲開辟嶄新笨重談起鴿子毫不相關描繪末期

新課

教學形態各異前肢鳥翼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

2.1課件出示6】自學要求:學生字的音形,根據課文內記生字、理解詞語,體

)分鐘

容理解新詞意思?;停翰欢脑~意,查字詞典和同學商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量。教師巡視,對差生加以引導。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

3.分別抽讀生字,說形和詞意?!菊n件出示7】提高自學能力。

注意讀準平舌音“隧”,翹舌音“嶄肢”等。

4.讀生字新詞(抽讀、齊讀、去掉音節讀)

5.指導書寫【課件出示8】

重點指導“隧翼”的書寫。

“隧”左窄右寬,注意左邊的“B”兩筆寫成:橫撇斜勾、

豎;右邊的部分“遂”是個半包圍結構,先寫上邊的部分,

再寫“:L",“L”是三筆寫成:點,橫折折撇,捺。

“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組成:羽、田、共。其中“羽”不

帶勾。這個字寫扁一些。

三、讀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1.自讀課文,讀出不懂的詞。

2.自查字、詞典,不懂的同學商量,教師巡視參與引導。

【課件出示9、10]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飛。

遲鈍:(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活。本文指

白門溪龍(見圖或形)

敏捷:動作等迅速靈敏。本文指一些獵食性的恐龍,身體

逐漸變小,越來越像鳥類,行動迅速靈敏。

色彩斑斕:顏色燦爛多彩。

親緣關系:血緣關系。如:你和爸爸、媽媽或親妹妹,有

血緣關系。

后裔:已經死去的人的子孫。本文指鳥類可能是小型恐龍

的子孫。

欣喜若狂:非常的歡喜快樂。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們發現

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能證明恐龍演化成鳥類,而非

常歡喜快樂。

演化:演變。本文指恐龍演變鳥類。

繁衍:逐漸增多

毋庸置疑:無需懷疑。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此環節的設計是

過渡:下面讓我們讀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教師幫助學生找到梳

【課件出示11】自由讀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理結構的方法,幫助學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量的化石顯示,鳥兒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內容,學習作者組織材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學家們假想恐龍是如何演化料的方法。

成鳥兒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學家們希望能從化石中重現

這一歷史過程。

五、精讀重點,領悟寫法

1.字詞、句子都能讀準確了,現在可以來解決大家剛

才提出的問題?!菊n件出示12](出示:“恐龍是如何飛這一環節是為了

向藍天的呢?”)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哪個自然段能回教學生抓住重點語句

答這個問題?(第四自然段)理解文章和體會作者

2.閱讀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方情感而設計的,這是理

法:解文章的一個重要方

(1)先自己讀。法。

(2)再討論。

(3)匯報:

①第一種大約出現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其中,一些……長得……像鳥類……

④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

備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終能夠主動飛行。

六、課堂小結【課件出示131

課堂小本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語,讀懂了課文,把握了課文

的脈絡層次,究竟恐龍的一支是如何變成鳥類的呢?下節

課我們接著學。

課堂作業新設計【課件出示14、15]

一、寫出加點詞語的近義詞。

1.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懣化。()

2.頓時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芳旺。()

3.有些恐龍動作跳建。()

4.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個形態各異的摩木家族。()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霸王龍()的馬門溪龍

()的鴿子()的孔雀

()的演化()的鳥兒

三、根據意思寫詞語。

1.指反應遲緩;腦子不靈敏。()

2.立刻、一下子。()

3.反應迅速快捷。()

4.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答案】

一、1.(演變)2.(歡欣鼓舞)3.(靈敏)4.(巨大)

二、(兇猛)(遲鈍)(輕盈)

(五彩斑斕)(漫長)(凌空翱翔)

三、1.(遲鈍)2.(頓時)3.(敏捷)4.(欣喜若狂)

四、1.(兩億四千萬)(狗)(后腿)(形態各異)(兩足)(四足)(兇猛異常)

(溫順可愛)2.(鳥類),(嶄新)

7納米技X七就在我們身邊

授課

課題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型講讀課文2課時

時間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兵、乓”等12個生字,會寫“納、擁”等15個生字,

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納米擁有冰箱除臭隱形健康預防病灶

教學疾病細胞”等詞語。

目標

2.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3.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體體現。

4.領會納米的神奇所在,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教學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重點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

教學1.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難點2.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

第一課時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兵、乓”等12個生字,會寫“納、擁”等15個生字,

學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納米擁有冰箱除臭隱形健康預防病灶

疾病細胞”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導語:大家還記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隨意消失變化納米和納米技術,

的人嗎?還記得在神話世界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現對學生來說很陌生、很

在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在瘋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抽象。教師出示關于納

神話里,而是在離我們也許只有幾年之遙的納米時代!那米和納米技術的圖片,

么什么是納米?什么是納米技術?大家想不想了解有關可以增加直觀感,能較

這方面的知識?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

2.展示圖片:【課件出示2】興趣。

圖1.納米機器人(描述的是一個納米機器人在清理血

管中的有害堆積物。由于納米機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

導入

中自由地游動,對于像腦血栓、動脈硬化等病灶,它們可

()

分鐘以非常容易地予以清理,而不再用進行危險的開顱、開胸

手術。)圖文結合了解納

圖2.納米技術制作的中國地圖(這是中國科學院化學米技術,有助于學生理

所的科技人員,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在石墨表面,通過搬遷解課文,感受納米的神

碳原子而繪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國地圖。這幅地圖到底奇。

有多小呢?打個比方吧,如果把這幅圖放大到一張一米見

方的中國地圖大小的尺寸,就相當于把該幅地圖放大到中

國遼闊的領土的面積。)

3.板書課題:簡述:這篇科學小品文向我們簡單而準

確地介紹了納米、納米技術等科學知識,展示了納米技術

美妙的前景。(板書: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4.出示目標。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出示課件3】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

鼓勵學生多種方

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法識記生字、理解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

(1)檢查并指正讀音

體性、主動性和自覺

【出示課件4:本課生字新詞】

性,可以提高自學能

乒乓球擁有殺菌防臭蔬菜癌癥死亡率疾病病灶

力。

納米冰箱鋼鐵隱形健康細胞預防需要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注意讀準平舌音“灶”,翹舌音“殺臭疏”等。

(2)指導書寫【出示課件5、6]

新課重點指導“臭蔬健康”。

教學

“臭”上下結構,上面是個“自”下面是個“犬”,不要

(

)分鐘少寫“自”里的一橫和“犬”上的一點。

“蔬”上窄下寬,下面是“疏”,不要多寫橫撇下的一撇,

也不要少寫了撇折右邊的一點。

“健”左窄右寬,注意中間是“心”不是“L”。

“康”半包圍結構,注意里面的部分,最后四筆分別是:

點、提、撇、捺。

(3)檢查詞語理解。

【出示課件7、8、9]

(1)微米:微米是長度單位。1微米相當于1米的一百萬

分之一。

(2)直徑:是指通過一平面圖形或立體(如圓、圓錐截面、

球、立方體)中心到邊上兩點間的距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