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_第1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_第2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_第3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_第4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第二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目錄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情境導入“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笔澜缟蠜]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相結合,把理論和實踐不斷推向新的高度。那么,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圍繞這一主題我們黨有哪些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這節課我們就來回答這些問題。探究分享欣賞視頻《關鍵抉擇》,思考: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理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探索過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論創新成果思考:改革開放以來黨所有的理論和實踐都是緊緊圍繞哪一主題展開?全國黨代會黨代會報告題目及主題十二大1982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三大1987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十四大1992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十五大1997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十六大200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十七大2007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十八大2012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十九大2017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的。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所有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什么?鄧小平在十二大上致開幕詞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囆∑皆谑笊现麻_幕詞P36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P36P36思考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代背景,此時我們面臨怎樣的問題?文化大革命結束。我們需要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進行改革開放。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1978),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主要內容: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地位: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P36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P36-37思考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代背景,此時我們面臨怎樣的問題?國際:蘇聯解體、蘇工垮臺、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曲折國內:改革開放:改革從農村到城市;開放經濟特區、14個沿海港口城市、海南??;3步走已經實現了第一步(達到溫飽水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2.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1989),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內容: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地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P36-37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P37思考21世紀初的時代背景,此時我們面臨怎樣的問題?國際: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內:改革開放: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加入世貿)。3步走已經實現了第二步(達到總體小康水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3.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大以后(2002),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科學發展觀:主要內容: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地位: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P37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P37思考21世紀10年代的時代背景,此時我們面臨怎樣的問題?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國際: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日益施壓,國際局勢緊張國內:三步走的第三步目標提前15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審視國際國內新的形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內容: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堅持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地位: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P37-38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問: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基礎上,不斷研究解決問題、推動理論創新的結果。是在這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堅持和發展歸納應用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成果小結理論成果形成時間代表人物主要內容(主題)作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黨的十六大以后黨的十八大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捍衛、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形成總體布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同點:都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黨的指導思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堅持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政治穩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社會人民由滿足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標邁進文化中國“軟實力”受全球關注經濟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情景探究: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偉大成就,迎來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思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根本原因是?P38探究分享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點、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理論和實踐,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將繼續取得成功。我們的國權,我們的國格,我們的民族自尊心,我們的民族獨立,關鍵是道路、理論、制度的獨立。”“中國近代以來的全部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的事情必須按照中國的特點、中國的實際來辦,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正確之道。”一、改革開放取得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P38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地位: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性質: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P38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地位: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特點:既堅持又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P39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內涵:是黨領導下治理國家的制度體系,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制度:包括黨的領導制度,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之上的關于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重要制度和法律體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重要性: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地位: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本質特征: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結合的產物,是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的產物;展現出了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也沒有止境。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P40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地位: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如何發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P40-4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關系: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P41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語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P41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問:為什么:“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用根本原因+4個方面的地位+自信來源于實踐來回答)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