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江蘇卷01)(考試版A3)_第1頁
語文(江蘇卷01)(考試版A3)_第2頁
語文(江蘇卷01)(考試版A3)_第3頁
語文(江蘇卷01)(考試版A3)_第4頁
語文(江蘇卷01)(考試版A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裝………………○………………訂………………○………………線………………○………………○………………內………………○………………裝………………○………………訂………………○………………○………………外………………○………………裝………………○………………訂………………○………………線………………○………………○………………內………………○………………裝………………○………………訂………………○………………線………………○………………此卷只裝訂不密封試題第=PAGE4*2-17頁(共=SECTIONPAGES4*28頁)試題第=PAGE4*28頁(共=SECTIONPAGES4*28頁)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01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互聯網不僅是網絡文學的載體和傳播媒介,還是它的“產床”和交互平臺。因文學趣好而聚集的“文學鐘情族”在這里完成“交往”儀式,而“批評”就是這眾聲喧嘩的“趣緣儀式”中不經意間完成的“公共產品”,這便是網絡文學的線上批評景觀,它構成了網絡文學批評空間結構的一元。網絡文學的在線批評,于廣大網絡寫手有普及文學創作常識的作用,促使他們提高文學創作與創新意識;同時作為評家自己,也可以通過及時的文學批評鍛煉藝術感悟力,在文學文本與文學接受者之間起到中介、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以增加接受者審美快感的強度和深度。另一種批評存活空間是為傳統學人更熟悉的線下批評,即由批評家在平面媒體(書報刊)發表的網絡文學批評,或者是由政府職能部門和學術社團機構組織的網絡文學研討活動和理論批評會議。這一批評空間不僅享有行政、學術、傳媒之話語權力,還背靠千百年文學傳統的觀念積淀,理論資源十分豐富,形成了自己的評價標準和批評范式。僅就中國的文學理論批評史而言,已經體系化為一個獨立的文學批評理論學科,并植根于傳統文學批評家的觀念圖式,成為他們的思維工具。《當代中國網絡文學批評史》按學術資歷和“入網”先后,把網絡文學批評的“學院派”概括為三股力量:“‘拓荒者’的理論探索”“‘集團軍’的縱深研究”“‘后備隊’的新銳批評”,認為“學院派是一群有層次、有規模、有潛力的精英知識分子,他們的學理建樹在網絡文學的發展中發揮著規制和指向的作用”。在理論特色上,“他們的文學批評更注重學理邏輯和思辨性,善于透過作品和文學現象進行本體考察,探尋問題的根據,并以此建立批評標準或理論體系,行文帶有學術規范和專業化特征,其成果常見于學術期刊、學術著作與學術會議論文中”。從這一描述中我們看到,在學源和學理的意義上,學院派的線下批評無疑是網絡文學批評的“執牛耳者”,它們構成了網絡文學批評空間結構中無以替代的另外一元。線上與線下“二元結構”構成了網絡文學批評的整體格局,也形成了以“線”分陳的“空間并峙”。那么,為了進一步增強批評的有效性,能否在“二元結構”的必然性和“功能分殊”合理性的語境中,促進“二元”與“功能”的有效互動以實現二者的互補融通?這是一個需要回應的有意義的話題,也代表著網絡文學批評的未來走向。(摘自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批評:“線上與線下”識辨》)材料二:如果說,20年網絡文學創作走過的是一條爆發式增長、“馬鞍形”上揚之路,網絡文學批評則是在低調起步、艱難前行中日漸發聲的。盡管與繁盛的創作相比,批評的滯后和微弱有著鮮明反差,但小眾的批評話語依然在中國網絡文學20年的快速崛起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的成就和不足都已成為20年網絡文學發展的一部分。從批評主體的身份看,20年網絡文學批評主要由三股力量構成:一是關注網絡文學的傳統批評家,特別是那些關注文學發展、回應現實問題的批評家,他們以學院派的身份或職業批評家的眼光看待新興的網絡文學,及時調整思維聚焦,敏銳地面對新興媒體中的文學發聲,構成學理化批評最具實力的一派。第二股力量是面向文化市場的媒體批評者,它們主要由記者、編輯、作家和關注網絡媒體的文化學人構成。這類批評者善于從媒體傳播的角度,在網絡文學中發現具有新聞價值的文學現象,找到一個切入點進行導向性文化點評,或者以敏感的“新聞鼻”將其納入某個“議程設置”予以輿論引導,以形成廣泛的文化關注。還有一類是文學網民的在線批評,批評主體是關注并閱讀網絡文學作品的態度型網民、跟風追讀型粉絲、論壇灌水型刷屏者、創作與評論的交互型聊友、匿名上網的評論型鑒賞者,甚或作為文學幕后推手的商業型“馬甲”、“水軍”等。這三股力量各有其陣地,又各具其功能,雖角色不同卻彼此互補,共同打造了20年網絡文學批評多維互動的開放式格局。許多傳統批評家視網絡文學批評為“小道”和邊緣,不屑于介入,年輕的學者還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在傳統的觀念中,網民的聲音在評論界得不到重視,他們的點贊或吐槽往往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職業批評家習慣于在傳統媒體特別是學術理論刊物發表成果,不屑于網絡發聲,無形中失去了批評與創作即時互動、彼此交流的契機,回避了批評對創作的干預力量,削弱了批評對文學現實的敏銳回應功能。(摘編自歐陽友權、張偉頎《中國網絡文學批評20年》)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互聯網不僅是網絡文學的載體和傳播媒介,也是網絡文學線上批評的重要載體。B.傳統學人的線下批評,主要表現為在平面媒體或相關活動上對網絡文學的批評。C.20年網絡文學創作與批評走了不同的路,一是爆發式增長之路,一是上揚之路。D.小眾網絡文學批評的不足,并不影響它成為20年中國網絡文學崛起的重要因素。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兩則材料都以網絡文學批評為談論對象,行文思路清晰,嚴謹中不乏文學味,多種表現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可讀性。B.兩則材料都突出了“學院派”批評的體系化、學理化,都認為“學院派”批評在網絡文學批評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C.材料一與材料二在論證時各有側重,材料一基于線上線下批評者的比較,材料二立論基于網絡文學二十年的發展歷程。D.兩則材料都認同網絡文學批評雖主體各異卻可以彼此互補,網絡文學批評多維互動開放式格局的形成是具有可能性的。3.下列選項的觀點與材料一觀點一致的一項是(

)(3分)A.網絡文學發展二十多年來,其批評隊伍也隨之壯大,先后經歷了網絡作者“自說自話”、學術研究者“眾聲喧嘩”和普通讀者“一家獨大”的三個階段。B.網絡文學批評與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相比,兩者的主要差異并不僅僅在于批評的對象,更為關鍵的在于“互聯網”——即媒介因素,網絡文學批評的合理性根本便在此處。C.網絡文學批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抱擁主要在于兩種角度:一是繼承中國文學傳統在網絡文學中的表現形式;二是網絡文學評價標準對傳統精英文學評價標準的部分受容。D.線上、線下的兩種批評都只是整個批評話語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都必須切身地參與到網絡文學創作活動和消費環節中去,共同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繁榮發展。4.線上與線下“二元結構”的“空間并峙”,對線上網絡文學批評者有哪些積極意義?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5.2023年“網絡文學批評者的擔當”活動主辦方擬邀請你作主題演講,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演講要點。(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狩獵師陀孟安卿有滿腔壯志,年輕時候是個大空想家。在剛剛過了二十歲的那一年上,突然離開祖輩世居的果園城——他出發了,開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獵。孟安卿確乎下了決心,決心不再見果園城了。試想他回來何干?看那座城頭上的塔嗎?塵土極深的街道嗎?奸惡的臉嗎?還是去看一去不回的河水?果園城里他的姨表妹,氣惱加上悲痛,為他哭了,甚至為這個狠心人病了。“你沒良心。走就走吧,誰攔著你了?可是總該、總該……”傷心的把臉埋在枕頭上,她在床上想。朱太太——那個姨母,“為他難過呢!什么好東西?……像他這種人,我們擠上眼也找得來!”她光火有充分理由。兩個小兒女在她眼中長大,正像兩棵花兒。所有看見過他們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們當做夫婦,全以為他們終有一天要結婚的,在這長久的期待中,她在他們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陣狂風,所有的美夢給吹散了。說真話,她流的眼淚比她的女兒更多。看看她的女兒——這個生了長長的黑臉蛋的美貌小姐,她的兩只大眼看人時候從下面滾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閃;破顏一笑,小鼻子鼓動得多逗人愛;①常常,她常常穩重的坐著,眉整起來,嚴密的閉著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頑固的小花骨朵。從這種特別表情,誰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見。她的樣子仿佛說:“你瞧我多有本事?我準備好了,我在等待著了。”她顯著的傾向實際方面,最后兩年母親幾乎把家務全交給她,很快就練成了能手。她比母親處治的更有條理。可惜正為她處治的更有條理,孟安卿想起這是個愛用秤桿子教育姑娘,專門出產能干老婆的城市,幻夢才深深受了傷。并不是他不愛她了;恰恰因為他仍舊愛她,她的每一個小動作仍舊能牽動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這種打擊?怎么能眼看著他的幻象破碎,看著他的偶像躍倒下來,將來看著她專門爭斤論兩,計算柴米和油鹽哪?孟安卿離開果園城十二年,沒有給過果園城消息。年輕人全有這種氣度,青春跟雄心支持著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從不動搖。最后他成了個肖像兼風景畫家,他大狩獵的結果。但是最初的興奮——由工作順手激起的興奮和快樂過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漸漸空虛,終于成了一片荒涼,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來,回果園城來了。他在車站下面的旅館里訂了個房間,在里頭關兩小時,仔細的從鬢角上拔掉幾根白頭發,隨后他走出來,一直上了河堤。郊野上好風光,天色澄藍,陽光充沛的照耀著新犁起的田地、樹林和大路,仿佛向人報告好運。而鳥兒在柳樹上鳴唱著,在堤岸旁邊,孟安卿沒有想到,它們看見他驚駭的飛開了——過去他跟它們那么親密過的,現在它們不認識他了!就是這個孟安卿,當他做孩子時,他在堤岸上奔跑著,額上出滿了汗;再大一些,為偶然跟姨表妹發生口角,哀愁地坐在柳蔭下望著河水吹笛……接著他進城,在果園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們曾游玩過的,現在果樹大半都衰老卷禿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樹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舊是塵土,仍舊是狗和豬。“看起來只有這里沒有變動,”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響著,腳踏籮的撞擊聲一直傳到外邊。藥鋪里的舂藥聲仍舊是老調子,叮咚叮當,藥臼的鳴聲活潑而又清脆。②終于他站在那個一直深埋在記念中的門前,手按在門環上,他遲疑不決。既然已經回來,既然不久就要看見想念的人,何不把這種好心情多保存一會兒?③一個熟人湊巧解救了他。正在這時候,一個賣紙煙的湊巧從那邊走過來。“賣香煙的!”他走過去。賣紙煙的原先賣梨糕,他自己小時候是個買零食的好主顧。“你不賣梨糕了?”“不,不賣了。現在沒有人做了。”賣紙煙的驚異地看著他。“你可知道朱太太還住在這里?”賣紙煙的說她仍舊住在老地方,壓根兒就沒有搬過。“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來,氣色變了,臉紅了。他本來想問另外一個女人,朱太太的女兒,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那么,這城里有個孟安卿,你認識嗎?”“不,不認識。”他說他根本不相信有這個人,他以為只是愛開玩笑的捏造來騙人的傳說。一陣失望壓倒了孟安卿,突然間他感到興亡變遷,時間加到人身上的變化。他想起他在旅館里拔掉的白頭發,他的終于無可遮掩的皺紋。現在果園城人更進一步告訴他,他們認為根本沒有他這么個人,只在人家的笑談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動彈的站著,腳踏籮藥臼照樣響著,——其實連它們也變動過了;狗和豬從旁邊走過去,他也不再感到親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見賣紙煙的還等著他,他搭訕著買了一包。他沒有再詢問他的姨表妹。他珍重的將在果園城買的香煙塞進口袋,然后向車站那邊走去。④火車在等候他,一切旅館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選自《果園城記》,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開頭講孟安卿有“滿腔壯志”,年輕的時候就離開祖輩世居的果園城,開啟他的“離鄉”之旅,也為后文“還鄉”張本。B.在這個專門爭斤論兩的城市,姨表妹被培養成了“生活能手”,這也是年輕的孟安卿離鄉開始生活大狩獵的原因之一。C.“孟安卿離開果園城十二年,沒有給過果園城消息”的原因除了“青春”“雄心”,還因為他對故鄉的情感淡漠。D.孟安卿在旅館里拔白頭發的細節,既暗示了時間的流逝,也表明了他希望以良好的狀態呈現在故鄉人面前的心理。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句子①描寫人物筆觸細膩,“頑固的小花骨朵般”的嘴唇,細致入微地刻畫了一個有性格有主見的少女形象。B.句子②通過孟安卿動作等細節的刻畫揭示了他歸鄉時的遲疑心理,制造合理的懸念,增加了故事的張力。C.句子③寫賣紙煙的“熟人”,說明孟安卿并沒有忘卻故鄉和故鄉的人,和“熟人”忘了自己形成了對比。D.句子④“按月出租”意在暗示外出狩獵是另一種版本的“爭斤論兩”,他鄉與故鄉,孟安卿無處可逃。8.有評論說,孟安卿是理想的化身,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本文和《祝福》都有一個“歸鄉”模式,文章是怎樣敘述這個“歸鄉”模式的?請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順人而明賞罰。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順人,則刑罰省而令行;明賞罰,則伯夷、盜跖不亂。如此,則白黑分矣。治國之臣,效功于國以履位,見能于官以受職。人臣皆宜其能勝其官而莫懷余力于心莫負兼官之責于君。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訟;使士不兼官,故技長;使人不同功,故莫爭。爭訟止,技長立,則強弱不般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傷,治之至也。(節選自《韓非子·用人》)材料二:閏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上曰:“徵、珪盡心所事,故我用之。然徵每諫,我不從,我與之言輒不應,何也?”魏徵對曰:“臣以事為不可,故諫;陛下不從而臣應之,則事遂施行,故不敢應。”上曰:“且應而復諫,庸何傷!”對曰:“昔舜戒群臣:‘爾無面從,退有后言。’臣心知其非而口應陛下,乃面從也,豈稷、契事舜之意邪!”上大笑曰:“人言魏徵舉止疏慢,我視之更覺嫵媚,正為此耳!”上問魏徵曰:“群臣上書可采,及召對多失次,何也?”對曰:“臣觀百司奏事,常數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況諫者拂意觸忌,非陛下借之辭色,豈敢盡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辭色愈溫。十二月,癸丑,帝與侍臣論安危之本。中書令溫彥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貞觀初,則善矣。”帝曰:“朕比來怠于為政乎?”魏徵曰:“貞觀之初,陛下志在節儉,求諫不倦。比來營繕微多,諫者頗有忤旨,此其所以異耳。”帝拊掌大笑曰:“誠有是事。”上謂侍臣曰:“朕比來決事或不能皆如律令,公輩以為事小,不復執奏。夫事無不由小以致大,此乃危亡之端也。公輩常宜為朕思煬帝之亡,朕常為公輩念關龍逢[注]之死,何患君臣不相保乎!”上謂魏徵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對曰:“然。天下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則非才行兼備不可用也。”[注]關龍逢,夏桀之臣,桀荒淫無道,遂進諫,桀囚而殺之。(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十》)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人臣A皆宜B其能C勝D其官E而莫懷F余力G于心H莫負I兼官之責J于君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乙卯,文中以干支來紀日,與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中“乙卯”用法不同。B.何傷,意為妨礙什么,“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中“何之”表示到哪里去,兩者結構相同。C.造次,意為輕率、隨便,與《紅樓夢》中“寶玉自知說得造次了”中“造次”意思不同。D.“小人競進矣”與“萬類霜天競自由”“念往昔,繁華競逐”三句中的“競”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韓非認為明君使臣下的職事不擾、職責分明,能夠各展所長、各立其功,那么就不會爭斗角力、互相傷害,從而達到治世的最高境界。B.太宗在丹霄殿大宴近臣時提到魏徵每次進諫時,太宗如果不聽從,魏徵就不應答,魏徵認為臣子不可以當面順從,背后卻說另一套。C.在討論國家安危根本所在時,群臣怕忤旨不敢行諫,唯獨魏徵直言相諫,指出太宗在貞觀初能躬行節儉,近來卻漸漸開始大興土木。D.太宗希望臣下不要因為事情小就不再啟奏,隋煬帝滅亡的教訓、關龍逢死諫的忠誠無畏都應彼此念及,這樣君臣才能相互保全。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治國之臣,效功于國以履位,見能于官以受職。(2)況諫者拂意觸忌,非陛下借之辭色,豈敢盡其情哉!14.選官用人是歷朝歷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問題,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韓非、唐太宗與魏徵三者在選官用人方面不同的觀點。(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觀濤朱慶馀木落霜飛天地清,空江百里見潮生。鮮飆①出海魚龍氣,晴雪噴山雷鼓聲。云日半陰川漸滿,客帆皆過浪難平。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注】①鮮飆:少見的狂風。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木落霜飛”“丹葉黃花”以及“晴雪”,點明觀濤正是秋末初冬時節。B.“魚龍氣”“雷鼓聲”分別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寫出漲潮時的磅礴氣勢。C.“川漸滿”寫出潮勢之大,“浪難平”則突出浪潮之多,一浪接著一浪。D.尾聯詩人的視角由觀濤轉向城郭,目之所及,秋意無限,生出無限遐思。16.宋劉克莊《后村詩話后集》云:“朱慶馀詩,清麗淺切,而巧思動人,字意清遠。”請結合劉克莊的評價賞析這首詩。

(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蘇軾在《赤壁賦》中以“,”兩句,寫出了婉轉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2)自古而今,中華民族對“為官先為人”的品質要求一以貫之。我們黨堅持“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也說明黨對領導干部做人的嚴格要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樹木、清泉為喻,對執政者提出了“,”的要求,(3)青年承擔著國家社會興盛的重責,應當志向遠大,正如《論語·泰伯》篇中所說的“,”。三、古代詩文閱讀(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勢”是一種客觀存在,標示著事物發展的形勢、態勢、趨勢,察勢在于審時度勢,____①____。身處變動不居的時代環境,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因勢而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任何新事物從發端、興起到發展、壯大,____②____,而是需要持續積累,進而積厚成勢,最終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回望____③____,從小崗村的紅手印拉開農村改革大幕,到自貿區在上海啟航后推而廣之,改革漸進式,不僅是一個從小到大、從點到面的積勢過程,更是一個發現問題、總結規律的探索過程。當信息化的快車加速到5G時代,我們要合乎規律取勢,占得先機順勢,讓新事物健康成長,讓新動能加速壯大,才能將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