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34校中考歷史聯考試卷(3月份)一、第1卷(本卷共計34分)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計34分)1.(2分)尼羅河在埃及被稱為“水的原始頌歌”;印度河和恒河打開了古印度文明之門,被稱為“永恒的涅槃”;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被譽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奔騰不息的黃河,成就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這些可以用來說明()A.世界文明呈現出交融特征 B.自然環境決定文明特征 C.人類文明產生具有相似性 D.農耕文明擁有擴張潛能2.(2分)如圖。公元前8至前6世紀,古希臘人進行了大范圍的殖民活動。據此可知,古希臘人()A.擴張勢力至黑海沿岸 B.實現希臘城邦的統一 C.建立起亞歷山大帝國 D.征服整個意大利半島3.(2分)在亞歷山大龐大的軍隊中“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這一現象表明,亞歷山大東征客觀上()A.推動希臘民主制度的擴展 B.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 C.加速亞非自然經濟的解體 D.導致希臘羅馬文明的消亡4.(2分)據艾琳?鮑爾《中世紀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一天早晨,(農奴)波多早早趕去修道士的農場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莊園找到管家,獻上從自己家帶來的雞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農場工作。由此可知()A.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 B.管家是莊園的主人 C.農奴要為領主服勞役,繳納租稅 D.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5.(2分)有史學家認為:“11和12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其“活力”表現為()A.封君封臣制度出現及王權加強 B.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辟 C.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產生 D.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開始6.(2分)“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 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7.(2分)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指出了()A.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 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C.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 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8.(2分)法國史學家索布爾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包括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可以用來說明這一觀點的是,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大革命()A.創建了民主共和政體 B.以暴力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專制復辟危險 D.以社會平等為首要目標9.(2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取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造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A.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 B.是唯一科學的理論 C.指導了各國無產階級革命 D.推動巴黎公社建立10.(2分)1687年,物理學家牛頓在其劃時代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用大量數據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F=G)從而解釋了一些貌似不相干的現象,比如潮汐運動是由月亮引起的。這一發現()A.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B.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C.豐富了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 D.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11.(2分)孫中山說:“有了俄國革命,世界人類便生出一個大希望。”“大希望”是指十月革命()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C.宣告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D.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2.(2分)如表是一戰后各方對某條約的看法,此條約是()德國魏瑪共和國首任總理謝德曼:誰要是簽署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這不是和平,不過是20年的休戰A.《凡爾賽條約》 B.《國際聯盟盟約》 C.《九國公約》 D.《慕尼黑協定》13.(2分)《列寧社會主義探索的得與失》一書中提到:“與其說是一種退卻的政策,倒不如說是一種回歸的政策,即回歸到正常的經濟秩序中來的政策,回歸到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軌道上來的政策。如果從更深層面來講,可以說是回歸市場經濟的政策。”這一政策是()A.新經濟政策 B.農業走集體化道路 C.推行工業化 D.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4.(2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國大黨領袖提拉克提出“我要做自己房子的主人……我們不想成為書記員”,反對溫和派“祈禱”(Pray)、“請求”(Please)和“抗議”(Protest)的“三P政策”主張,在全國贏得眾多追隨者。據此可知()A.英國對印度的控制有所放松 B.印度的民族民主意識已經覺醒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高漲 D.爭取獨立已成為印度各派共識15.(2分)《羅斯福新政如何解決失業問題》一文中寫道:“當人與觀念或制度發生沖突時,羅斯福總是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加以考慮。”羅斯福甚至以政府大量財政赤字為代價來推進就業政策的實施,并頒布新稅法以縮小不同階層的貧富差距。材料表明新政()A.以改善人民生活為宗旨 B.遵循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C.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民意 D.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16.(2分)二戰前后,資本主義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新的法令或措施(如表)。這些法令或措施()1932年瑞典推行“福利國家”政策1948年英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二戰后法國、聯邦德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20世紀50年代美國修訂《社會保障法》擴大受益群體,提高最低工資,資助貧困學生A.徹底改變資本主義國家性質 B.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 C.結束了工人階級的罷工斗爭 D.奠定東西方對峙的物質基礎17.(2分)有學者指出,盡管經濟全球化對第三世界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等無疑有正面效應,但從第三世界的角度看,東歐劇變后資本主義全球化在理論和實踐上最轟轟烈烈的近10年間,實質上是對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過程。該學者意在說明()A.第三世界國際地位弱化 B.國際經濟新秩序亟待建立 C.冷戰思維意識依然存在 D.政治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二、第Ⅱ卷(本卷共計36分)非選擇題(本題共2題,共計36分)18.(16分)俄烏戰爭,敘利亞戰爭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以史為鑒,某班圍繞“戰爭與和平”開展探究式學習,請你參與完成。【探究任務一探“一戰”之源】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的比重(%)國家時間英國美國德國法國1870年31.82313.2101913年1438166【探究任務二究“二戰“之果】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的最后失敗,其決定因素在于,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軍事合作……此外,全民的擁護,充分的精神動員,高度的愛國主義與無畏精神的發揚,則為反法西斯同盟奪取勝利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保證。——羅榮渠《輝煌、苦難、艱辛的勝利歷程——第二次世界大戰若干問題的再認識》【探究任務三思維和之舉】維和部隊士兵頭戴有“UN”英文縮寫的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中國維和部隊在圓滿完成各種維和任務的同時,還積極傳播友誼,為駐地建設勤奮工作。在經歷14年內戰的利比里亞,他們主動幫助駐地修建了數條主要道路,手把手地教老百姓種植水稻等,許多當地人把中國軍人當作了親人。——摘編自2017年7月3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維和部隊:10支維和分隊部署在4個任務區》【探究任務四談和平之路】相互尊重是和睦相處之道,公平正義是持久安全之基。正如埃及《金字塔報》文章指出的,對正義、外交和人權的支持可以為一個更加穩定的中東鋪平道路,現在的真正考驗在于國際社會是否愿意采取行動。國際社會應共同推動中東各方摒棄前嫌,化解恩仇。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負責任大國,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道正義一邊,繼續為推動中東局勢降溫、推動實現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摘自2024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02版《推動中東局勢降溫刻不容緩》請回答:(1)根據探究任務一,該班小紅同學認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請根據探究任務二,概括羅榮果認為戰勝法西斯軸心國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證明(中外史實皆可)。(3)請根據探究任務三,回答維和部隊所代表的國際組織的首要宗旨是什么?結合材料,指出中國維和部隊是如何踐行這一宗旨的。(4)請根據探究任務四,談談你認為中國應怎樣“為推動中東局勢降溫、推動實現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19.(20分)某歷史社團開展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完成。【項目名稱】創新?前行【項目目標】通過舉辦策展活動,搜集相關歷史史料,跨越歷史長河,共同感受創新推動歷史前行。【項目任務】任務一第一組同學整理了下列信息,準備布展。雅典衛城公共活動空間有雅典廣場,那里設有公民陪審法庭及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五百人議事會、十將軍委員會等重要權力機構。任務二第二組同學收集如下人物圖片,準備布展。任務三第三組同學整理了下列信息,準備布展。《西方近現代科技成就簡表(部分)》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1825年新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使同流水線生產汽車20世紀4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請回答:(1)請根據任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雅典和美國政治制度的特點。(2)請根據任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如果你是布展員,從圖片中任選一位人物,對其進行介紹。(3)請根據任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蒸汽機的應用有什么影響?達爾文提出什么觀點?(4)從以上三個任務中,任選一個角度,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價值觀正確)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34校中考歷史聯考試卷(3月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7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ABDCACDACD題號121314151617答案AABCBB一、第1卷(本卷共計34分)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計34分)1.(2分)尼羅河在埃及被稱為“水的原始頌歌”;印度河和恒河打開了古印度文明之門,被稱為“永恒的涅槃”;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被譽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奔騰不息的黃河,成就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這些可以用來說明()A.世界文明呈現出交融特征 B.自然環境決定文明特征 C.人類文明產生具有相似性 D.農耕文明擁有擴張潛能【解答】據題干“尼羅河在埃及被稱為‘水的原始頌歌’;印度河和恒河打開了古印度文明之門,被稱為‘永恒的涅槃’;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倫文明,被譽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奔騰不息的黃河,成就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可知,這說明人類文明產生具有相似性,大多出現于大河流域。故C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世界文明呈現出交融特征,排除A;自然環境決定文明特征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提高了不能體現農耕文明擁有擴張潛能,排除D。故選:C。2.(2分)如圖。公元前8至前6世紀,古希臘人進行了大范圍的殖民活動。據此可知,古希臘人()A.擴張勢力至黑海沿岸 B.實現希臘城邦的統一 C.建立起亞歷山大帝國 D.征服整個意大利半島【解答】公元前8至前6世紀,古希臘人進行了大范圍的殖民活動。據此可知,古希臘人擴張勢力至黑海沿岸。古希臘人沒有實現希臘城邦的統一,亞歷山大帝國建立于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人沒有征服整個意大利半島,排除BCD。故選:A。3.(2分)在亞歷山大龐大的軍隊中“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這一現象表明,亞歷山大東征客觀上()A.推動希臘民主制度的擴展 B.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 C.加速亞非自然經濟的解體 D.導致希臘羅馬文明的消亡【解答】A.題干沒有涉及希臘的民主制度,排除。B.根據題干“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遠征客觀上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帝國開始東征,歷經10年征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地跨歐亞非的空前龐大的帝國,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符合題意。C.題干和自然經濟的解體無關,排除。D.亞歷山大東征與羅馬文明無關,排除。故選:B。4.(2分)據艾琳?鮑爾《中世紀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一天早晨,(農奴)波多早早趕去修道士的農場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莊園找到管家,獻上從自己家帶來的雞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農場工作。由此可知()A.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 B.管家是莊園的主人 C.農奴要為領主服勞役,繳納租稅 D.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解答】根據題干可知,波多和他的妻子在莊園中有各自的工作,并且波多的妻子還向莊園的主人獻上雞蛋,這反映了莊園內的經濟活動和政治關系(農奴與領主的關系)。農奴在莊園內工作并生活,這說明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故D正確;題目描述的是農奴波多和他的妻子在莊園中的日常活動,不能說明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排除A;管家通常是領主雇傭來管理莊園的人員,不是莊園的所有者,排除B;題目描述沒有明確提及“繳納租稅”這一行為,只是提到了獻上雞蛋,排除C。故選:D。5.(2分)有史學家認為:“11和12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其“活力”表現為()A.封君封臣制度出現及王權加強 B.經濟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開辟 C.城市的興起和市民階層的產生 D.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開始【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1和12世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地主對市民的剝削加緊,城市市民開始了與封建主的斗爭,在城市的興起和商業的發展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這是其“活力”的表現,C項正確;封君封臣制度出現,并不是其“活力”的表現,排除A項;世界市場的開辟,與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16世紀)相關,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于17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6.(2分)“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 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的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通過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故選:A。7.(2分)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沖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指出了()A.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 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C.新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 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解答】A.“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不能體現出題干所列“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地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全部條件,排除。B.題干體現的是新航路開辟的背景,而非“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排除。C.據材料西歐“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可知講的是新航路開辟原因和條件,符合題意。D.題干體現的是新航路開辟的背景,而非“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排除。故選:C。8.(2分)法國史學家索布爾認為,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包括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可以用來說明這一觀點的是,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大革命()A.創建了民主共和政體 B.以暴力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專制復辟危險 D.以社會平等為首要目標【解答】法國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最典型、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從某種角度而言,法國大革命大大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革命,包括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可以用來說明這一觀點的是,在啟蒙思想的指導下,法國大革命以社會平等為首要目標。故選:D。9.(2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取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造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A.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 B.是唯一科學的理論 C.指導了各國無產階級革命 D.推動巴黎公社建立【解答】根據材料“在廣泛吸取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可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離不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工人運動經驗的總結,也不離開兩人對人類優秀思想成果的吸收和創新,它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A項正確;“唯一”說法夸大,排除B項;材料強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沒有突出其指導作用,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馬克思主義對巴黎公社的指導,排除D項。故選:A。10.(2分)1687年,物理學家牛頓在其劃時代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用大量數據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F=G)從而解釋了一些貌似不相干的現象,比如潮汐運動是由月亮引起的。這一發現()A.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B.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C.豐富了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 D.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解答】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領域都有杰出貢獻。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頓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C項正確;啟蒙運動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排除B項;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排除D項。故選:C。11.(2分)孫中山說:“有了俄國革命,世界人類便生出一個大希望。”“大希望”是指十月革命()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C.宣告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D.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答】據材料“有了俄國革命,世界人類便生出一個大希望”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D項正確;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排除A項;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排除B項;二戰后主要殖民國家力量削弱,推動了殖民體系的瓦解;而十月革命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開展,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12.(2分)如表是一戰后各方對某條約的看法,此條約是()德國魏瑪共和國首任總理謝德曼:誰要是簽署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這不是和平,不過是20年的休戰A.《凡爾賽條約》 B.《國際聯盟盟約》 C.《九國公約》 D.《慕尼黑協定》【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1月到6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會議被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的總統威爾遜操縱。會議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定,對德國加以限制。1919﹣1920年,協約國分別同德國的盟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熙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A項正確;《國際聯盟盟約》是《凡爾賽和約》的一部分,為建立國際聯盟而制定的規則,經26次修改,于1919年4月在巴黎和會上通過,于1920年1月正式生效,排除B項;在美國的發起下,1921﹣1922年間,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國在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簽訂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排除C項;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A。13.(2分)《列寧社會主義探索的得與失》一書中提到:“與其說是一種退卻的政策,倒不如說是一種回歸的政策,即回歸到正常的經濟秩序中來的政策,回歸到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軌道上來的政策。如果從更深層面來講,可以說是回歸市場經濟的政策。”這一政策是()A.新經濟政策 B.農業走集體化道路 C.推行工業化 D.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解答】根據材料“回歸到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軌道上來的政策。如果從更深層面來講,可以說是回歸市場經濟的政策”可知,這一政策承認市場的作用,利用市場來發展經濟,與新經濟政策相符合,A項正確;農業走集體化道路、推行工業化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排除BC兩項;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否定市場經濟,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A。14.(2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國大黨領袖提拉克提出“我要做自己房子的主人……我們不想成為書記員”,反對溫和派“祈禱”(Pray)、“請求”(Please)和“抗議”(Protest)的“三P政策”主張,在全國贏得眾多追隨者。據此可知()A.英國對印度的控制有所放松 B.印度的民族民主意識已經覺醒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高漲 D.爭取獨立已成為印度各派共識【解答】題干中并沒有任何信息表明英國對印度的控制有所放權,提拉克的主張及追隨者情況與英國是否放權無關,A錯誤。提拉克提出要做自己房子的主人,反對溫和抗爭方式且得到眾多追隨者,這充分體現出印度人民不再愿意受英國殖民統治束縛,民族民主意識已經覺醒,B正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甘地領導的,且在20世紀20年代才大規模開展,與題干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拉克的主張不相關,C錯誤。題干僅表明提拉克的主張獲得眾多追隨者,但不能就此得出爭取獨立已成為印度各派共識,“各派共識”說法過于絕對,D錯誤。故選:B。15.(2分)《羅斯福新政如何解決失業問題》一文中寫道:“當人與觀念或制度發生沖突時,羅斯福總是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加以考慮。”羅斯福甚至以政府大量財政赤字為代價來推進就業政策的實施,并頒布新稅法以縮小不同階層的貧富差距。材料表明新政()A.以改善人民生活為宗旨 B.遵循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C.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民意 D.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解答】羅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緩解經濟危機,并非以改善人民生活為宗旨。雖然采取了一些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如解決失業問題等,但這只是手段,不是根本宗旨,A錯誤。自由主義強調自由放任,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而羅斯福新政是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并非遵循自由主義原則,B錯誤。材料中提到羅斯福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加以考慮,以財政赤字為代價推進就業政策,還頒布新稅法縮小貧富差距。這些舉措都表明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關注民眾需求,順應了民意,C正確。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羅斯福新政在解決失業等與民眾相關問題上的舉措,并沒有提及新政使美國擺脫經濟危機,D錯誤。故選:C。16.(2分)二戰前后,資本主義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新的法令或措施(如表)。這些法令或措施()1932年瑞典推行“福利國家”政策1948年英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二戰后法國、聯邦德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20世紀50年代美國修訂《社會保障法》擴大受益群體,提高最低工資,資助貧困學生A.徹底改變資本主義國家性質 B.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 C.結束了工人階級的罷工斗爭 D.奠定東西方對峙的物質基礎【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調整政策,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1948年,英國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不久,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國也宣布成為福利國家,這有利于減少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故B正確;社會保障制度是福利國家推行某些政策法令,緩和社會矛盾,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排除A;社會保障制度可以緩和階級矛盾,但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工人階段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也依舊存在,排除C;新法令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沒有奠定東西方對峙的物質基礎,排除D。故選:B。17.(2分)有學者指出,盡管經濟全球化對第三世界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等無疑有正面效應,但從第三世界的角度看,東歐劇變后資本主義全球化在理論和實踐上最轟轟烈烈的近10年間,實質上是對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過程。該學者意在說明()A.第三世界國際地位弱化 B.國際經濟新秩序亟待建立 C.冷戰思維意識依然存在 D.政治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解答】題干“盡管經濟全球化對第三世界引進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等無疑有正面效應,但從第三世界的角度看,東歐劇變后資本主義全球化在理論和實踐上最轟轟烈烈的近10年間,實質上是對第三世界重新殖民化的過程”強調的是經濟全球化中第三世界面臨重新殖民化的經濟狀況,并非單純國際地位弱化,A排除。由于第三世界在經濟全球化中面臨重新殖民化等不利情況,這就凸顯出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緊迫性,B正確。題干討論的是經濟全球化中第三世界的經濟處境,未涉及冷戰思維,C排除。題干主要圍繞經濟全球化對第三世界的影響展開,未提及政治多極化趨勢,D排除。故選:B。二、第Ⅱ卷(本卷共計36分)非選擇題(本題共2題,共計36分)18.(16分)俄烏戰爭,敘利亞戰爭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以史為鑒,某班圍繞“戰爭與和平”開展探究式學習,請你參與完成。【探究任務一探“一戰”之源】英、美、德、法四國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的比重(%)國家時間英國美國德國法國1870年31.82313.2101913年1438166【探究任務二究“二戰“之果】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的最后失敗,其決定因素在于,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軍事合作……此外,全民的擁護,充分的精神動員,高度的愛國主義與無畏精神的發揚,則為反法西斯同盟奪取勝利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保證。——羅榮渠《輝煌、苦難、艱辛的勝利歷程——第二次世界大戰若干問題的再認識》【探究任務三思維和之舉】維和部隊士兵頭戴有“UN”英文縮寫的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中國維和部隊在圓滿完成各種維和任務的同時,還積極傳播友誼,為駐地建設勤奮工作。在經歷14年內戰的利比里亞,他們主動幫助駐地修建了數條主要道路,手把手地教老百姓種植水稻等,許多當地人把中國軍人當作了親人。——摘編自2017年7月3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維和部隊:10支維和分隊部署在4個任務區》【探究任務四談和平之路】相互尊重是和睦相處之道,公平正義是持久安全之基。正如埃及《金字塔報》文章指出的,對正義、外交和人權的支持可以為一個更加穩定的中東鋪平道路,現在的真正考驗在于國際社會是否愿意采取行動。國際社會應共同推動中東各方摒棄前嫌,化解恩仇。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負責任大國,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道正義一邊,繼續為推動中東局勢降溫、推動實現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摘自2024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02版《推動中東局勢降溫刻不容緩》請回答:(1)根據探究任務一,該班小紅同學認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請根據探究任務二,概括羅榮果認為戰勝法西斯軸心國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證明(中外史實皆可)。(3)請根據探究任務三,回答維和部隊所代表的國際組織的首要宗旨是什么?結合材料,指出中國維和部隊是如何踐行這一宗旨的。(4)請根據探究任務四,談談你認為中國應怎樣“為推動中東局勢降溫、推動實現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解答】(1)觀點、理由: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可知,小紅同學的觀點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競爭,特別是英德之間的矛盾。雖然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矛盾加劇的一個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2)決定性因素、史實:根據材料“其決定因素在于,以美、英、蘇、中為首的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軍事合作”可知,羅榮果認為戰勝法西斯軸心國的決定性因素是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使得各國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法西斯勢力,從而加速了戰爭的勝利。例如,諾曼底登陸、斯大林格勒戰役等都是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合作的結果。(3)首要宗旨、中國做法:根據材料“中國維和部隊在圓滿完成各種維和任務的同時”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和部隊所代表的國際組織的首要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國維和部隊通過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執行維和任務,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和平解決沖突,從而踐行這一宗旨。(4)做法:本題是開放性試題,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中國應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多邊主義,加強與各國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推動實現地區性挑戰,為推動國際局勢降溫、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故答案為:(1)觀點:不準確。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競爭,特別是英德之間的矛盾。雖然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導致矛盾加劇的一個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2)決定性因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史實:例如,諾曼底登陸、斯大林格勒戰役等都是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合作的結果。(3)首要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中國做法:中國維和部隊通過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執行維和任務,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和平解決沖突,從而踐行這一宗旨。(4)做法:中國應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多邊主義,加強與各國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推動實現地區性挑戰,為推動國際局勢降溫、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19.(20分)某歷史社團開展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完成。【項目名稱】創新?前行【項目目標】通過舉辦策展活動,搜集相關歷史史料,跨越歷史長河,共同感受創新推動歷史前行。【項目任務】任務一第一組同學整理了下列信息,準備布展。雅典衛城公共活動空間有雅典廣場,那里設有公民陪審法庭及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五百人議事會、十將軍委員會等重要權力機構。任務二第二組同學收集如下人物圖片,準備布展。任務三第三組同學整理了下列信息,準備布展。《西方近現代科技成就簡表(部分)》1687年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1825年新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使同流水線生產汽車20世紀4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請回答:(1)請根據任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雅典和美國政治制度的特點。(2)請根據任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如果你是布展員,從圖片中任選一位人物,對其進行介紹。(3)請根據任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蒸汽機的應用有什么影響?達爾文提出什么觀點?(4)從以上三個任務中,任選一個角度,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價值觀正確)【解答】(1)特點:①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規范漢字橫畫的研究與探討
- 2024秋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三章 代數式3.2 代數式 1認識代數式教學設計(新版)冀教版
- 《我愛我家:3 家庭生活小幫手》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2024秋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14章 勾股定理14.1 勾股定理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學設計(新版)華東師大版
- Module 2 Unit 2 Mr Li was a teacher.(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2024年五年級數學下冊 五 方程5.4 解方程(二)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5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西師大版
- Unit 4 What can you do?C Story time(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瑜伽理論知識
- 手術工作流程課件
- 2025年深圳市初三語文中考第一次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級建造師礦業工程真題卷(附解析)
- 2025年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初中語文】第16課《有為有不為》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一模)青島市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適應性檢測地理試卷(含標準答案)
- 2025年鐵嶺衛生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學生專用
- 2025年公務員遴選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必考題庫170題及答案(九)
- 廣告投放預算分配情況統計表(按預算項目)
- 2025年高考預測猜題 化學 信息必刷卷01(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