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_第1頁
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_第2頁
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_第3頁
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_第4頁
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部分古詩文閱讀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八、答謝中書書第1頁1.古今異義

夕日欲頹古義:____________今義:消沉,萎靡2.其它重點實詞(1)答謝中書書答:______________

書[F]:知識梳理書信墜落回復第2頁(2)五色交輝交輝:(3)四時俱備四時:(4)夕日欲頹頹:(5)沉鱗競躍競:(6)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交相輝映四季墜落競相參加,這里指觀賞第3頁3.文言虛詞(1)山川之美____________(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____________4.文意了解(1)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經過生命活動描寫,為景增添動感語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沉鱗競躍結構助詞,代詞,它猿鳥亂鳴第4頁

(2)課文描述“山川之美”,很像一首優美山水詩,也反應了作者歸隱山林、欣然自得心境。誦讀課文,說說哪些句子傳達出了這種心境。(課后習題)“實是欲界之仙都”和“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然地流露出作者歸隱山林、欣然自得心境。第5頁(預測)閱讀下面兩段古文,完成1~3題。(11分)【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金題演練第6頁【乙】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隱居。遍歷名山,尋訪仙藥。性愛山水,每經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已。特愛松風,每聞其響,欣然為樂。謂門人曰:“吾見朱門廣廈,雖識其華樂,而無欲往之心。望高巖,瞰大澤,知此難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祿,得輒差舛;若不爾,豈得為今日之事。豈唯身有仙相?亦緣勢使之然。”(選自《梁書·陶弘景傳》,有刪改)

第7頁1.解釋以下句中加點詞意思。(4分)(1)古來共談()(2)曉霧將歇()(3)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4)恒曰()經常皆,共同,一起休息,這里指散盡居住,住下第8頁2.將以下句子翻譯成當代漢語。(4分)(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2)特愛松風,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高高山峰聳入云霄,清澈溪流能見到水底。他尤其喜愛松間風濤之聲,每聽到松濤響,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樂。第9頁3.試分析【甲】文表示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結合【乙】文,談談陶弘景是一個怎樣人?(3分)【甲】文表示了作者沉醉山水愉悅之情和與古今賢人共賞美景得意之感。再從【乙】文“性愛山水”“亦緣勢使之然”能夠看出陶弘景是一個喜愛山水、淡泊名利、知道順從趨勢人。第10頁【參考譯文】【乙】他(陶弘景)便隱居在句容縣句曲山上。他常說:“過去漢代有咸陽三茅君,他們得道后,來掌管此山,所以又叫它茅山。”于是他在山中部建造了一處住宅,自號“華陽陶隱居”。他游歷遍訪各座名山,尋求仙藥。本性喜愛山水,每當經過山澗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臥,吟詠詩文,久久徘徊,激動心情難以平靜。他尤其喜愛松間風濤之聲,每聽到松濤響,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樂。

第11頁他對弟子說道:“我見到權貴之家,華屋大廈,即使見識過華貴之歡愉,卻沒有向往之心。遠望高高山,俯瞰遼闊湖,(即使)知道這難以容身居住,但卻經常想要靠近它們。而且永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