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第一節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_第1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第一節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_第2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第一節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_第3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第一節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_第4頁
2025地理(人教版)選修一第一節陸地水體及其相互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標要求繪制示意圖,解釋各類陸地水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學習目標1.結合材料,說出陸地上的主要水體類型及特點。2.觀察身邊的水體,分析水體水源的補給方式,繪制河流補給方式示意圖。3.理解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利用陸地水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趨利避害,進行生產活動。知識點一陸地水體1.主要類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澤、地下水等。2.特點水量雖然只占全球水儲量的3.47%,但是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3.與自然環境關系(1)受自然環境制約:陸地水體的類型、水量、分布。(2)關系自然環境陸地水體特征氣候濕潤地區河網密度大,水量豐富氣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冰川發育地勢較低地區易形成湖泊或沼澤斷陷凹地可形成較大湖泊4.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對自然環境的重要影響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河流、湖泊、沼澤對周邊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動力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淡水資源;具有航運、發電、水產養殖、生態服務等價值[情境]瑪納斯綠洲是新疆最大的綠洲農耕區和國內第四大灌溉農業區,在瑪納斯河沖積扇邊緣有一條狹長的泉水溢出帶,有“千泉”之稱,人們以這里濕地中的湖泊或洼地為庫址,修建多個水庫,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濕地水庫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區。下圖為瑪納斯沖積扇及其瑪納斯河流域示意圖。[探究](1)千泉水屬于陸地水體中的哪種類型?(2)說明沖積扇邊緣“千泉”的形成過程。提示(1)千泉水屬于地下水。(2)大氣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沖積扇向下流的同時,大量滲入地下,當地下水流到沖積扇邊緣時,在地勢較低處就容易出露而成眾多泉水。馬略卡島年降水量約400mm,島上地下巖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巖層孔隙儲水豐富。最高處山峰的海拔不到2000米。近年來,馬略卡島受到水資源日漸短缺的威脅。下圖示意馬略卡島位置。據此完成(1)~(2)題。(1)推測馬略卡島城市用水最主要的來源是()A.地下水 B.大氣降水C.河湖水 D.高山冰雪融水(2)馬略卡島城市用水最緊張的月份是()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次年2月答案(1)A(2)B解析第(1)題,由圖示信息及材料信息可知,39.5°N,3°E穿過馬略卡島,可知該島最可能為地中海氣候,最高月氣溫大于20℃,最高峰不超過2000米,峰頂氣溫0℃以上,山上很難形成永久性的冰雪,D錯誤。年降水量400毫米,降水量少,B錯誤。圖中沒有大的湖泊,所以城市用水最主要的來源不可能是河湖水,C錯誤。島上地下巖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巖層孔隙儲水豐富,故最主要的來源應是地下水,A正確。第(2)題,由圖示信息及材料信息可知,馬略卡島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干燥,蒸發旺盛、水資源損耗大,且夏季用水量更大,因此馬略卡島城市用水最緊張的月份是6~8月,B正確。知識點二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1.河流與湖泊湖泊位置相互關系河流中下游調節河流徑流河流源頭河流發源地河流注入影響湖泊水量2.河流與地下水3.河流與冰川、積雪eq\a\vs4\al(補給水量,隨氣溫變,化而變化)eq\b\lc\{(\a\vs4\al\co1(高山永久積雪地區:夏季河流徑流量大,冬季有積雪的地區:河流會出現春汛))[拓展延伸]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補給類型補給季節主要影響因素徑流量的季節變化雨水補給多雨季節降水量的多少、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春季氣溫高低、積雪多少、地形狀況永久性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主要在夏季太陽輻射;氣溫變化;積雪和冰川儲量湖泊水補給全年湖泊水位與河流水位的高低關系地下水補給全年地下水位與河流水位的高低關系判斷河流的補給類型——“四看法”一看圖例、坐標軸。圖例中和坐標軸上往往標注有溫度、降水量等字樣,尤其要注意降水絕對數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趨勢。二看是否有斷流。冬季有斷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①汛期在春季,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斷流,以雨水補給為主。③全年流量穩定但流量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補給為主。四看河流所在地區。我國東部季風區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東北地區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兩個汛期,春汛是積雪融水補給形成的,夏汛是雨水補給形成的。[情境]葉尼塞河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上游湍急,中下游因地形平坦,凍土廣布,多沼澤濕地。葉尼塞河流程比亞熱帶地區的密西西比河稍短(區域降水量也較少),但流量是前者的1倍有余。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葉尼塞河冬春季徑流量有所增加。圖1為葉尼塞河多年氣候資料季節變化示意圖,圖2為葉尼塞河季節徑流量占比示意圖。[探究](1)指出葉尼塞河最主要的補給方式,并說明理由。(2)分析因全球氣候變暖葉尼塞河冬春季徑流量增加的可能原因。提示(1)補給方式: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理由:春季徑流量最大,說明冬季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補給河流;葉尼塞河全年降水稀少,且降水量與徑流量變化趨勢不一致,降水補給少。(2)冬季氣溫升高,凍土退化,更多凍結水進入河流;春季積雪融量增大,河流補給量增大;氣候變暖導致春季降水增多,河流徑流量增大。圖1所示區域陸地地勢平坦,圖2為圖1中河流甲、乙兩河段的徑流量曲線。讀圖,完成(1)~(2)題。(1)圖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補給形式主要是()A.湖泊補給 B.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C.冰川融水補給 D.雨水補給(2)圖示乙河段徑流量季節變化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A.乙河以地下水補給為主,徑流季節變化小B.湖泊的調節作用C.乙河段冬雨補給多D.甲河段植被覆蓋率較高答案(1)D(2)B解析第(1)題,由圖中最冷月等溫線可知,圖中所示季節為冬季,陸地氣溫應低于海洋氣溫,故圖中所示為南半球某區域。從甲河段的徑流量曲線變化來分析,徑流量季節變化較大,該區域位于30°S附近的大陸西岸,應為地中海氣候,故河流的補給形式主要是雨水補給;甲河段徑流量大于乙河段,且季節變化較大,故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河流補給湖泊。第(2)題,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乙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乙河段徑流量季節變化較甲河段小的主要原因是受湖泊的調節作用;甲、乙河段都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都是冬雨補給,乙河段在河流枯水期還受湖泊補給;植被覆蓋率高,徑流量季節變化應較小。課后質量評估【素養達標】下圖為水圈的構成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下列各水體分布最廣的是()A.大氣水 B.沼澤水C.河水 D.生物水答案A解析在水的三態中,氣態水數量最少,但是分布最廣。2.下列關于各水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河水儲量大于地下淡水儲量B.土壤水的分布范圍比地下淡水廣C.冰川主要依靠大氣降水補給D.冰川是人類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資源答案C解析河水儲量遠小于地下淡水儲量;地下淡水的分布范圍比土壤水廣;冰川主要依靠大氣降水補給;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體,但是,目前把它作為淡水資源直接加以利用的還不多。人類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資源有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淺層地下水。下圖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潛水位(指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位)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準確表述圖中水體相互關系的是()A.洪水期河流水補給地下水B.枯水期地下水補給河流水C.全年河流水補給地下水D.全年地下水補給河流水答案C解析根據圖示水位線,洪水期、枯水期河流水位都比潛水位高,河流水補給地下水。圖中水體相互關系是全年河流水補給地下水,C項正確。4.該河段最可能位于()A.長江下游 B.黃河下游C.黑龍江下游 D.珠江下游答案B解析該河段全年河流水補給地下水,可能是地上河,最可能位于黃河下游。下圖為我國某河流的年徑流量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5~7題。5.該河流位于()A.長江三角洲地區 B.珠江三角洲地區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答案C解析圖示河流徑流量3~4月期間有一小汛,最大汛出現在7~8月,冬季流量小,可判斷該河流位于東北地區,3~4月是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形成的春汛,7~8月是雨水補給形成的夏汛;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河流汛期長,且為夏汛,一般5~9月是汛期;西北地區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冬季是枯水期,夏季6~9月流量大。6.該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 B.塔里木河C.淮河 D.松花江答案D解析該河流位于東北地區,最有可能是松花江。7.該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是()①冰雪融水②大氣降水③地下水④季節性積雪融水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該河流春季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素養提升】讀我國某區域河、湖水位變化示意圖,該區域內湖泊與河流有互補關系,完成8~9題。8.關于該河流和湖泊的位置關系可以確定的是()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頭B.湖泊地勢高于河流C.湖泊地勢低于河流D.湖泊與河流相通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4~8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且河流與湖泊的水位變化基本一致,說明此時河流水補給湖泊水;10~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且兩者水位都在下降,說明湖泊水補給河流水,因而可確定湖泊與河流是相通的。9.下列關于該區域河、湖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A.湖泊儲水量最小的時間點是②B.湖泊水位與河流水位同步變化C.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湖水補給河水D.時間點③比時間點①河、湖之間水體補給更快答案D解析據圖中信息可知,在時間點②時湖泊水位較高,所以此時其儲水量并非最小;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變化大體一致,但并非同步變化;湖泊和河流有互補關系,其補給狀況由兩者的水位高低確定,圖示大多數時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所以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河水補給湖水;時間點③處比時間點①處河流和湖泊之間的水位差大,所以時間點③河、湖之間水體補給更快。(2023·江蘇鹽城校考)下圖是我國某河流多年對地下水補給量的年變化示意圖。完成10~11題。10.地下水位最高的時間是()A.2月 B.4月C.7月 D.11月答案D解析此圖為河水補給地下水的年變化圖,正值為河水補給地下水,負值則為地下水補給河水。從圖上看,4月份開始為正值,是河水補給地下水,之后地下水位不斷升高,此時地下水儲量達到最小值;11月份變為地下水補給河水,說明11月份地下水儲量達到最大值,為水位最高。11.該河流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長江下游C.東北地區 D.西北地區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地區的河流水位最高一般出現在夏季,A錯誤;該河4月份水位開始上漲,說明進入雨季,5、6月份水位較高,此時為梅雨季節,河流水位較高;7、8月份補給較少,為伏旱季節,河流水位較低,符合該河流水位季節變化特點的地區應該是長江下游地區,B正確;東北地區河流有兩次汛期,分別是春汛和夏汛,C錯誤;西北地區的河流一般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汛期出現在夏季,D錯誤。(2023·遼寧葫蘆島校考)大陸性冰川是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并沿地面運動的天然冰體,冰雪積累量小。海洋性冰川是在海洋性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冰川,冰雪積累量大,運動速度較快。我國西藏南部同時分布有大陸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下圖示意該地兩類冰川的融水月徑流分配。據此完成12~13題。12.相較于海洋性冰川,大陸性冰川()A.8月融水徑流量最大B.消融期持續時間更長C.夏季融水徑流分配占比低D.融水徑流極大值出現早答案D解析讀圖可知,灰色表示大陸性冰川,灰色立體柱在7月最高,說明大陸性冰川的融水徑流量極大值在7月,A錯誤。表示海洋性冰川的立體柱在8月最高,說明海洋性冰川的融水徑流量極大值出現在8月,故大陸性冰川的融水徑流極大值出現早,D正確。大陸性冰川的融水徑流從4月開始到11月結束,持續8個月,且在6、7、8月融水徑流分配比例高;海洋性冰川的融水徑流從3月開始到11月結束,持續9個月,且在7、8、9月融水徑流分配比例高;說明海洋性冰川消融早,消融期持續的時間更長,B錯誤。大陸性冰川在夏季融水徑流分配比例高,C錯誤。13.我國西藏南部大陸性冰川與海洋性冰川的區別是()A.大陸性冰川雪線位置高B.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反應滯后C.大陸性冰川運動速度較快D.海洋性冰川的冰雪積累量較小答案A解析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一路北上,給我國西藏南部部分地區帶來了大量的降水,形成海洋性冰川,故海洋性冰川的雪線位置低,而大陸性冰川雪線位置高,A正確;根據所給材料分析可知:海洋性冰川冰雪積累量大,對氣候變化反應敏感,運動速度較快,而大陸性冰川冰雪積累量小,對氣候變化反應滯后,運動速度緩慢,B、C、D錯誤。興凱湖曾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變成了中俄界湖。該湖由大、小興凱湖組成,兩湖由一條天然沙壩隔開。湖水從東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烏蘇里江西源。據此完成14~15題。14.天然沙壩面積最小的月份最可能為()A.2月 B.5月C.8月 D.11月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分析,沙壩介于大、小興凱湖之間,湖水水位低,則沙壩裸露面積大;湖水水位高,沙壩裸露面積小。該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湖泊水位高,天然沙壩面積最小。15.興凱湖湖水成為烏蘇里江徑流主要來源的季節最可能為()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興凱湖是烏蘇里江的西源。烏蘇里江春季有積雪融水補給,夏秋季節多雨水補給,冬季其他補給方式少,興凱湖湖水最可能成為烏蘇里江徑流主要來源。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東濟南被稱為“泉城”,其中趵突泉被稱為“天下第一泉”。清代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描寫趵突泉時寫道:“池子正中間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濟南泉水的枯水期,影響泉水噴涌的最直接因素是降雨,高溫少雨的蒸烤天氣是泉群的“天敵”。1971年后,趵突泉出現階段性停噴。2003年后山東省政府提出“涵養魯中水源,恢復趵突水泉”的設想。設計退耕還林、綠化引水灌溉等方案,但效果不甚明顯。下圖為趵突泉補給區示意圖。(1)甲、乙、丙三個區域為趵突泉直接補給區、間接補給區和匯集排泄區,指出其代表的名稱。(6分)(2)依據材料,推測趵突泉停噴最多的月份,并說明原因。(6分)(3)有專家認為趵突泉難以恢復到“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請給出合理的解釋。(6分)(4)據圖說明趵突泉泉水噴涌的原因。(6分)答案(1)甲:匯集排泄區;乙:直接補給區;丙:間接補給區。(2)月份:5~6月份。原因:此時為枯水期的末期,水量損失量較大;濟南地區雨季未到,補給水源不足;氣溫回升,蒸發量較大等。(3)南部山區植被破壞嚴重,涵養水源能力下降;氣候暖干化,水源補給減少;濟南周邊城鎮化發展速度快,地下水位下降嚴重。(4)含水層南高北低,地下水沿著石灰巖地層潛流,受北部不透水巖層的阻擋,大量地下水在趵突泉匯集,補給區水位高,趵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