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我國人口規模持續擴大(通用3篇)中國人口變動七大趨勢篇一
趨勢一:14億人口零增長,努力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中國大陸總人口2023年突破14億,2023年14.12億人。“十四五”及中長期總人口將相繼經歷零增長、負增長。2035年前都在14億人左右。人口是我國發展潛力、發展韌性的基礎性因素。聯合國預測,印度總人口將在2023年超過中國。但是,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勞動力素質、人均產出均高于印度。
趨勢二:出生人口進入1000萬平臺期,應積極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中國年度出生人口,2023年1202萬,2023年降至1062萬。“十四五”及中長期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促進生育友好,出生人口到2035年乃至更長時間將在1000萬左右波動。
趨勢三:勞動年齡人口9億以上,素質提升,挖掘人力資本新紅利空間巨大。
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2023年為9.68億,2035年在9億以上,比目前歐洲人口總數多1.5億人,接近美國現在總人口的2.7倍。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挖掘人力資本新紅利空間巨大。
趨勢四: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低齡老人占比高,挖掘老年人力資源潛力大。
60歲及以上老人,2023年為2.64億,2025年達到3.21億,2032年突破4億。65歲及以上老人,2023年為1.91億,2025年達到2.21億,2033年突破3億。60-64歲低齡老人,2023年為0.68億,2026年突破1億,2035年為1.06億,挖掘老年人力資源潛力巨大。
趨勢五:高齡老人將翻番,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促進老年健康。
中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2023年為3570萬人。2035年翻一番多,為7960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規模不斷增長,關注老年健康影響因素,不斷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才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趨勢六:老年撫養比帶動總撫養比快速上升,需要不斷完善養老保障,促進代際平衡。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年人口持續上升,老年撫養比(15-59歲=100):2023年為30,2035年為54,2050年增長到82。總撫養比(15-59歲=100):2023年為58,2035年為73,2050年為106。2050年,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將撫養106個少兒和老年人口。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改變完善“一老一小”保障體系,促進代際平衡。
趨勢七:將有超過10億人居住在城鎮,人口在空間上的集聚將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生活在城鎮的人口,2023年為9億人,2035年將增長到10.23億人。城市和城市群將聚集更多的人口,人口聚集與收縮區域并存。優化人口與空間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可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我國人口規模持續擴大篇二
2023年末,我國人口數量為141260萬人,比2023年末增加5338萬人,年均增長593.1萬人;從出生人口性別結構看,2023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3,比2023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別結構改善明顯。
2023年,城鎮就業人員總量達到46773萬人,比2023年增加9486萬人,年均增長1054萬人。2023—202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由26261萬人增至29251萬人,農民工就業規模平穩增長。
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強。2023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就業人員分別為17072萬人、21712萬人和35868萬人,占比分別為22.9%、29.1%和48.0%;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占比比2023年分別下降10.6和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上升11.9個百分點。
2023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8074萬人,比2023年末增加17647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5431萬人,增加8945萬人。
我國人口發展呈現新特點篇三
——人口總量慣性增長,人口增速有所放緩。
我國人口總量慣性增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口(指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數量為141178萬人,與2023年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5萬人,增長5.38%。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一直保持增長趨勢,雖然我國人口生育率已經于上世紀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續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國早期高生育率帶來的人口慣性,總人口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增長。
我國人口增速有所放緩。在人口增速方面,從2023年到2023年間,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00-2023年0.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等因素導致人口增長慣性減弱,同時生育水平略有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下降,人口撫養比上升。
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比例雙雙下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8.8億人,與2023年相比,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少4000多萬人,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但作為人口大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龐大,勞動力資源仍較為充沛。
人口撫養比上升。改變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人口撫養比(0-14周歲與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加總與15-64周歲人口數之比)從1982年的62.6%下降到2023年的34.2%。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口撫養比為45.9%,與2023年相比,增長了11.7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推進,人口撫養比的下降趨勢在過去十年發生了逆轉。當前我國仍然處于人口撫養比低于50%的人口紅利期,但由低人口撫養比帶來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少。
——人口素質大幅改善,人力資本不斷提升。
人口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文盲率為2.67%,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1.41個百分點;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為15088人。這表明過去十年我國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續改善,人力資本不斷提升。我國教育事業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顯著。
——人口城鎮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動更趨活躍。
人口城鎮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比2023年提高了14.21個百分點,與前一個10年提高13.46個百分點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近十年間提升速度有所加快。
流動人口增速加快。改變開放以來,我國流動人口規模持續增長:根據歷年人口普查數據,流動人口規模從1982年的675萬增長到2023年的2.47億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3年流動人口規模近3.8億人,比2023年大幅增加1.5億人,與上一個10年流動人口增長1億人相比,我國流動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經濟和產業結構布局調整和戶籍政策的改變影響了流動人口規模的變化。
——人口性別比趨于合理,家庭戶人口規模持續下降。
人口性別比進一步回歸合理區間。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男性人口總數為72334萬人,女性人口總數為68844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以女性為100),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0.13個百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23年顯著下降,降低了6.8,這說明出生性別比長期偏高的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性別平等的生育觀念更加普及,初步達到了人口性別結構優化的目標。
家庭戶人口規模持續下降。家庭戶是指以家庭成員關系為主、居住一處共同生活的人組成的戶。根據歷年人口普查數據,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設備維修服務合同范本
- 2025長沙市“雙百計劃”申報合同書
- 2024年廈門醫院招聘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真題
- 軸承供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嘉興國際商務區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玉成汽車職業學校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合肥技師學院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水壩工程合同范本
- 研學旅行與學校簽訂合同(2025年版)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全國版圖知識競賽考試題庫資料(含答案)
- 小學生講衛生主題班會
- 2025《個人信息保護合規審計管理辦法》及指引解讀課件
- 《新生兒復蘇》課件
- 客戶投訴與客戶滿意度管理制度
- 心理健康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探討
- 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
- 無人機操控知識培訓課件
- 環境健康與安全EHS管理制度
- 2025廣東省廣州打撈局編外人員招聘21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產科護理臨床案例分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