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施工方案_第1頁
廣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施工方案_第2頁
廣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施工方案_第3頁
廣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施工方案_第4頁
廣雙區間豎井及橫通道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了預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發生,并能在重大事故發生后有條不紊地開展救援工作,根據本工程施工的特點、范圍,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根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進行演練。結合本工程施工特點,確定為有坍塌危險的場所、有觸電傷害危險的場所、有高處墜落危險的場所、有機械傷害的場所等為應急防范重點區。12.1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措施1)由于在施工中存在發生坍塌、突水、突泥、火災等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在工程開工前就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編制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批。2)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搶險人員安排及組織工作。項目部成立應急指揮小組,指揮長由項目經理擔任,項目安全副經理任副指揮長,各個工班成立應對突發事件的搶險突擊隊,施工作業人員按工作面成立逃生小組。3)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有關安全操作規程,防止違章作業引發安全事故的發生;學習在各種突發事故發生后的自救及互救方法;進洞施工后還應組織施工人員就逃生路線及逃生方案進行演練,防止在事故發生后出現無序狀態。4)針對各種突發事件,做好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的備用電源、機械設備、搶險物資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安裝備用排水及通風設備,備足挖掘機、裝載機、發電機、應急電源、應急照明燈、砂袋、鋼管等應急設備及應急物資。12.2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1)為保證突發事件發生后搶險救助工作安全有序、減少事故影響、盡快恢復施工生產,組織工作必須貫徹“高度集中、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原則。2)成立突發事件搶險領導小組,以確保事件發生時,工程管理人員能立即進入崗位,組織指揮搶險救助工作,并及時準確將事件報告建設單位第四項目管理中心,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控制險情,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害及經濟損失。3)突發事件現場搶險組織機構圖4)突發事件搶險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序號分工負責人電話職責1組長蒙秀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2副組長姜占全副經理是應急救援第一執行人,擔任副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3成員王新強趙連平王忠義李玉斌蔡子峰李可應急救助隊:序號名稱救援大隊救援一隊救援二隊1隊長蒙秀林曲建生李志剛1891135081518910095858189111651512副隊長趙連平王新強王忠義1891135069518010095882136442220683救援隊員40人20人20人指揮:宋云財指揮:宋云財副指揮:蒙秀林安全保衛組長:李志剛搶險組組長:曲建生后勤保障組長:蔡子峰醫療救護組長:王新強善后處理組長:魯淑娣事故調查組長:趙連平組員:黃兆唐璇林本和劉軍于躍組員:全先虎段飛工區保安員組員:于晉濤穆懷剛食堂人員組員:梁瀟李玉斌段飛穆懷剛衛生員組員:祝喜彪劉鵬組員:胡瓏耀全先虎唐璇于晉濤技術專家車站工區:鄭計續豎井工區:趙軍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大隊40人圖12.1突發事件現場搶險組織機構圖6、突發事件搶險救援領導小組職責。(1)搶險組組長曲建生:成員有張東、黃兆、唐璇、林本和、劉軍、于躍,負責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2)安全保衛組組長李志剛:成員有全先虎、段飛、各工區保安員,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護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3)后勤保障組組長蔡子峰:成員有于晉濤、穆懷剛和工區食堂人員,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4)醫療救護組組長王新強:成員有梁瀟、李玉斌、穆懷剛、衛生員、段飛,負責遇險傷員或救援人員受傷護送到醫院,協調醫治問題。(5)善后處理組組長魯淑娣:祝喜彪、劉鵬,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6)事故調查組組長趙連平:成員有胡瓏耀、全先虎、唐璇、于晉濤及技術專家,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7、本區域以外配合搶險和提供援助的單位。配合搶險的單位:突發事件現場涉及的建、構筑物及各種管線所屬單位的工作聯系電話詳見附表。配合搶險單位電話表序號配合搶險單位電話號碼備注1燃氣輸配分公司一管所650236012自來水供水分公司661684233供電局電纜管理處運行工區650226474供電局電纜管理處高壓工區642044955市政公司管理所856262186市運輸局停車管理處630214597市朝陽交警支隊交通所677216438市燃氣公司運行所130012758849市路燈管理所1380118315410市網絡局基礎設施供救援單位電話表序號提供援助單位電話號碼備注1北京市消防局二支隊(119)66241188朝陽區英家墳總局電話2北京市朝陽醫院(120)85231000醫院總機號3北京市朝陽第二醫院(120)859934314朝陽區公安分局859534005朝陽區交警支隊677216436朝陽區建委工程科650163077朝陽區衛生局87789681(3)提供援助的單位有:120急救中心、119火警、朝陽區公安局、市公安交管局、朝陽區衛生局、朝陽醫院、朝陽二院、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有關單位。(4)施工單位職責:A、施工現場指揮人員冷靜判明事件險情并及時向上級和當地有關部門匯報。B、發生事件后,工地指揮員以控制事態發展、減少人身和財產損失為目的,根據現場需要按照搶險應急預案,迅速動員和組織人力、物力趕赴事件現場。C、根據事件性質和涉及專業,由分管領導及產權單位提出搶險救援方案,經搶險領導小組通過,同時明確施工單位和相關專業配合搶險分工。D、施工現場負責人掌握事件現場的發展動態,減少對工程和市政各種設施的干擾,努力保證其他工作的正常進行。8、現場搶險作業紀律。(1)搶險方案確定前,施工單位搶險隊到達事件現場后在指定位置待命,搶險隊負責人盡快與搶險總指揮取得聯系,掌握現場動態,并領受任務。(2)搶險領導小組成員不得擅自離開事件現場,必須隨時保證聯系暢通。(3)搶險救援實施方案所涉及建筑物和各種管線,由產權單位組織專業隊伍負責搶險救援,本工程施工單位的搶險隊負責配合,救援組織領導工作由搶險領導小組指定現場指揮員負責實施救助,參加救援的單位統一服從管理、聽從命令,其他人員不得向正在進行搶險救援的人員下達命令。(4)搶險救助過程中,任何人不經現場搶救指揮員的同意,不得接受媒體采訪。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方法如下:應急救援領導組聯系方法序號姓名職務辦公室電話移動電話1宋云財總協調189011989112蒙秀林項目經理189113508153曲建生項目總工189100958584李志剛安全副經理189111651515王新強工程部長180100958826趙連平安全部部長189113506957王忠義質量部長136442220688李玉斌電氣工程師189113509699魯淑娣辦公室主任677110871890139009110李可財務部部長1891135039511蔡子峰物資部長1891009587712馮麗明資料負責人1352190243312.3應急物資的準備應急搶險物資、機具儲備一覽表序號物資名稱及規格型號數量存放地點1挖掘機1臺料庫2裝載機2臺料庫3電焊機2臺作業區及料庫4水泵4臺作業區及料庫5發電機1臺作業區及料庫6通風機1臺作業區及料庫7噴漿機2臺作業區及料庫8注漿機2臺9工字鋼10根10鋼筋網50平米11小導管100米12急救箱2個13擔架1副14對講機8部1512.4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12.4.1地質災害事故的預防措施采用暗挖法在軟弱圍巖地層中施工,工程事故往往由不良地質災害引起,尤其是地下水與流砂的不確定性及不明地下管線的存在,危害甚大,易造成塌方事故與管線破壞事故。如能在施工中提前探知地下水的情況和不明地下障礙物的情況,制定預案,則可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本工程施工中,擬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地質預報,防止工程事故的發生。(1)地質素描每一循環開挖后,及時做地質素描,掌握掌子面地質變化情況,繪制地質變化曲線,為下循環開挖作指導,為突發情況的處理提供依據。(2)地質綜合判斷分析是綜合地質預報方法的中樞,主要是根據探測的預報結果,給出對其他預報方法的驗證和指導。(3)地質預報結果的分析處理為了確保預報結果質量,加快信息反饋速度,對每一次的預報數據均由計算機管理,并繪制特殊地質地段位置、范圍圖,組織相關人員對預報結果進行詳細分析,拿出既經濟又可靠的施工方案,把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12.4.2地面沉降異常,危害管線針對本工程地質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將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沉降:(1)建立地面沉降觀測點,在開挖前取得初始數據。(2)在開挖時對量測結果進行整理,以獲得開挖參數與沉降點的關系,以便在施工中調整各項參數。(3)地面沉降變化值較大時,加密觀測和主要人員現場值班是非常重要的。(4)建立嚴格的沉降量測控制網絡,及時定期進行監測,以掌握施工時和建成后對周圍環境及對結構本身的影響,以備必要時采取措施來確保基坑的安全和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12.4.3暗挖隧道塌方的應急預案坍塌事故判斷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塌方劃分為一般塌方、重大塌方和冒頂。一般塌方:粘性土塌方高度小于80cm,粉砂、砂類土塌方高度小于50cm,且掌子面前方10m范圍內的上部無管線及建(構)筑物。重大塌方:粘性土塌方高度大于80cm,粉砂、砂類土塌方高度大于50cm,且掌子面有滲水現象,或塌方影響到周圍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安全。冒頂:塌方連續直至露天。(1)開挖過程中出現滲水,拱頂土體少量塌落,發生小塌方洞內發生滲水和拱部掉塊現象,分析原因可能是管線附近存有滯水或管線滲漏造成的。采取措施如下:①提前在洞內準備應急物資和設備。在掌子面附近準備一臺雙液注漿泵,一臺混凝土噴射機,兩套電氣焊設備,兩臺泥漿泵及配套管路,各種設備供配電設施齊全。常備配制好的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和噴漿用干料混凝土,同時準備充足的不同長度的小導管、長短方木、砂袋、PVC管、一定數量的I16、I22工字鋼和支護用不同直徑的鋼筋、至少50m2②一旦出現危險征兆時,現場當班班長、值班技術人員立即責令施工人員停止施工,進行搶險。安排人員掛網噴錨封閉掌子面(注:要埋設PVC管以排泄地層中的水),然后立即注漿。③拱部漏水區域后側的預留注漿管壓注雙液漿封水,以免滲水面積擴大。④經沉降觀測,待掌子面土體穩定后繼續開挖施工。(2)開挖過程中管線開裂下沉,洞內涌水,產生大塌方當掌子面出現涌水、拱部塌方危及地面安全時,須立即封閉交通,起動地面抽水系統,對污水管線內水流進行導流疏干,洞內抽排積水,處理塌方和受損管線,進行路面回填。具體措施如下:①當發生重大塌方事故后,當班工班長和現場技術負責人除按發生一般塌方事故向上級匯報外,及時組織人員對塌方段上方道路進行交通疏散,嚴禁車輛、行人從塌方地段上方通過;接到報告后,有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組織人員采取應急措施,防止塌方進一步擴大。②項目經理部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向駐地監理工程師、總監辦、業主、設計院和交通管理部門報告,項目經理會同監理工程師、業主和設計代表進行原因分析,提出處理方案。③涉及到地下管線、建筑物時立即向相關產權單位報告,相關產權單位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盡快組織專業搶險隊伍到達出事現場進行原因分析,共同組織搶險。④塌方處理的全過程,搶險人員都要隨時觀察塌方情況,防止塌方傷人。必須確保通訊信息暢通,并對處理情況、圍巖變化情況、人員及機械設備狀況等及進上報;在搶險有困難或需要救援時,及時向有關單位請求救助。⑤在報告的同時,立即組織向事故現場調配所備用的搶險機械設備、搶險物資及人員,以配合專業隊伍進行搶險工作。當險情危及重大設備、車輛、建(構)筑物及人生安全時,人員、設備盡快撤離危險區。⑥塌方穩定后,如塌方段有滲水時,采用PVC管對滲水進行引流處理,防止滲水軟化塌方土體,引起連續塌方事故。⑦用方木、工字鋼支撐塌方掌子面,及時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塌方土體,并對距離掌子面10米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距0.5m⑧同時對受影響構筑物、管線架設臨時支撐,防止構筑物、管線繼續受破壞,對受影響的地下管線采取停止運營、導流等措施防止其產生更大災害。⑨清理塌方,安裝密排工字鋼拱架,預埋φ32小導管,長度隨塌方高度調整。⑩砼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墻后注漿,漿液為水泥砂漿,漿液要完全注滿塌方空洞方可停止注漿。(3)塌方處理不當,地表下沉塌陷,引起路面斷裂或其它管線開裂①地表下沉塌陷,引起路面斷裂或其它管線開裂出現后,當班工班長、現場值班技術人員必須立即向項目經理、總工程師、隊長、駐地監理工程師匯報,并派人對冒頂段上方的道路進行交通封閉,嚴禁車輛、行人從冒頂地段上方通過;接到報告后,有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組織人員采取應急措施,防止塌方進一步擴大。②項目經理部在接到報告后即向總監辦、業主、交通管理部門報告,總工程師會同監理工程師、業主和設計進行原因分析,提出處理方案。③涉及到地下管線、建(構)筑物時立即向相關產權單位報告,相關產權單位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盡快組織專業搶險隊伍到達出事現場進行原因分析,共同組織搶修。④塌方處理的全過程,搶險人員都要隨時觀察塌方情況,防止塌方傷人,必須確保通訊住處暢通,并對處理情況、圍巖變化情況、人員及機械設備狀況等及時上報,在搶險困難或需要救援時,及時向有關單位請求救助。⑤塌方穩定后,如塌方段有滲水時,采用PVC管對滲水進行引流處理,防止滲水軟化塌方土體,引起連續塌方事故。⑥用方木、工字鋼支撐塌方掌子面,及時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塌方土體,并對距離掌子面10米范圍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進行加固,橫向支撐及立柱臨時支撐間距0.5m⑦同時對受影響構筑物、管線架設臨時支撐,防止構筑物、管線繼續受破壞,對受影響的地下管線采取停止運營、導流等措施防止其產生更大災害。⑧清理塌方,安裝密排工字鋼拱架,預埋φ32小導管,長度3.0m。⑨砼達到設計強度后從冒頂部位的頂部往下回填砂或砂礫直到距離路面頂1米,其1米的范圍內分別澆注12.4.4涌水事故的事故應急處置(1)發生涌水征兆時,現場當班班長、值班技術人員立即責令施工人員停止施工,進行搶險。(2)立即上報項目經理部、駐地監理、設計、7號線第四項目管理中心、交通管理部門以及影響到的建(構)筑物產權單位,同時安排人員掛網噴錨封閉掌子面(注:要埋設PVC管以排泄地層中的水),在施工掌子面用砂袋筑圍堰、反壓堵塞,防止涌水、流泥導致大面積坍塌。(3)派人接通水泵,進行抽水,用工字鋼支撐初期支護(水平和豎向臨時支撐間距500mm)以及掌子面(斜撐)。(4)同時對影響構筑物、管線加設工字鋼等并架設臨時支撐,防止構筑物、管線繼續受破壞,對受影響的地下管線采取停止運營、導流等措施防止其產生更大災害。(5)在掌子面上打設3-6米(6)查找涌水原因并同監理、設計、業主商討下一步處理及加固方案。12.4.5管線破裂的事故應急處置施工前應調查所有與施工有關聯的管線,著重查明暗挖結構上方的中壓燃氣、雨污水、自來水等管線、規格、埋深、材質、接頭形式、節長和管線基礎等資料。此工作已經完畢。燃氣、雨污水管道破裂應急措施提前對管線(管溝)的檢查井及閥門位置進行標識,發生險情后及時在第一時間內將閥門關閉,及時通知相關產權單位及交通管理部門匯報,將損失降低到最小。(1)、當監測到管線累計沉降達到預警值且無滲漏水時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通知停止施工,采取在拱頂環向打設長3.0m間距0.3m的小導管進行局部注漿,加固地層,并注意避開地下管線。用洛陽鏟進行管線探測,看有無滲水現象。當管線觀測穩定后繼續施工(2)、當累計沉降大于警戒值或出現微小滲漏水時①、立即上報監理、設計、業主、同時上報產權單位,關閉兩側閥門,對管線(管溝)進行搶修。②、停止施工,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在掌子面埋設PVC管排水至水溝,防止水軟化土體造成更大災害。③、對距離掌子面10m范圍內初期支護采用工字鋼支撐加固橫向支撐和臨時立柱支撐間距0.5m設置。④、探測管線(管溝)基座位置,在基座底打雙排注漿小導管壓密水玻璃注漿,橫向間距0.5m,豎向間距0.3m。當當管線觀測穩定后繼續施工。(3)、當管線(管溝)出現較大滲漏時①立即上報監理、設計、業主、交通管理部門,同時上報產權單位,對管線(管溝)進行搶修。項目經理部組織搶險物資、機械、人員配合產權單位專業工班進行搶修。②洞內停止施工,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反壓堵塞,防止涌水、流砂導致大面積坍塌,在掌子面附近筑圍堰,迅速起用排水設施,將積水排至附近下水管道。③對沉降異常或坍塌區的道路上進行圍護、交通疏散。④用預備的鋼格柵拱架加固初期支護,對襯砌背后做補漿液加固;同時24小時不間斷對地層結構和地表的變形情況進行觀測,當土體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4)、當地層下沉導致管線(管溝)開裂時①迅速報告產權單位進行搶修,同時通知監理、六號線項目管理公司、設計單位和交通管理部門等單位。②洞內在管線處注漿加固,必要時采取高壓注漿上抬管線(管溝)。③隧道內掛網噴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及支撐臨時立柱,間距0.5m,協助產權單位制定方案恢復管溝設施。④用洛陽鏟進行探測管線位置及其它情況。管溝沉降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5)、當管線(管溝)出現破裂、斷裂、漏氣、掌子面涌水、涌泥時,立即執行以下程序:①停止施工,迅速與管線主管單位取得聯系,對水進行堵截、導流,對滲漏氣體關閉兩端閘門并報告監理、設計、業主、交通部門。②沉降異常或塌陷區的道路進行圍護及交通疏散,對該區段實施地層加固,打設φ32長3米③掌子面掛網噴砼封閉、反壓堵塞,防止涌水、涌泥導致大面積坍塌。④當大面積坍塌時,危及人員、設備、材料,安全時,及時撤離。清走坡頂堆積的物料,卸荷、減壓。在滑坡上方坡頂處,離開一定距離打導管注漿,加固土體防止滑坡擴大。⑤在土體穩定安全的前提下,清除坍塌的土方,并盡可能按安全放坡清除。⑥迅速用編織袋堆砌新的護坡體,重新造坡。若能用土釘錨桿時,盡力用土釘錨桿掛網噴射砼支護加固坡體。⑦待搶險救助已達到目的,坡體土方已完全穩定后,立即組織對物資、器材、設備及工程受損情況統計、核對,并立即研究下一步恢復施工方案,力爭把誤工時間盡量縮短,把損失控制到最小。⑧項目應急指揮部接到險情報告后,立即到事發現場勘察,查明險情,下達關閉管路命令,立即向水、油、氣管理部門通告,對搶修所需的資源進行估算。⑨對管路破損部位的土上地下障礙物進行清除,亮出被搶修地域。破土挖掘溝槽,亮出破損管道,對溝槽進行必要的防護和排水。⑩對管道進行修補或更換,接口、焊縫等作業必須達到有關技術質量標準。對被損壞管道修補或更換完畢后,加壓檢驗,合格后開通管道系統閥門。12.4.6提升架吊裝事故的預防措施及事故應急處置1、提升架吊裝事故的預防措施(1)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2)加強操作手的專業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3)制定提升架吊裝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抓落實;(4)嚴格遵守電動葫蘆操作規程及十不吊規范;(5)定期對提升架進行安全檢查,嚴格控制設備帶病作業現象;(6)嚴格控制提升架吊裝的重量,嚴禁超負荷作業;(7)加強吊裝危險區域的管理,設專人管理;(8)禁止與提升架吊裝施工交叉作業;(9)加強現場安全巡視,杜絕違章作業;2、提升架吊裝事故應急處置(1)當提升機械在正常作業中突遇停頓故障,使起吊物懸掛在空中,且時間長,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A、應將所有控制器撥至“0”位,斷開總電源。B、在吊物下方設置警戒區域,并有專人監護,不讓人員在吊物下走動或作業;C、電源恢復接通后,要進行全面檢查,然后將吊物在指定地點下降。(2)吊土斗吊裝過程中鋼絲繩突然折斷,造成土斗跌落,應采取以下緊急措施:A、立即停止吊裝作業,疏散豎井范圍內的施工人員;B、檢查土斗是否砸傷施工人員,同時按照突發事件上報程序逐級上報,若有人員傷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C、現場組織施工人員展開急救,移開土斗并清理傷員四周土方;D、安保部組織調查,分析鋼絲繩折斷原因,提出相應整改方案。(3)行走梁限位失靈,電動葫蘆滑出行走梁或撞擊其他物體:A、立即停止吊裝作業,關閉電源,防止電動葫蘆電線脫落、破裂造成觸電事故,并疏散豎井范圍內的施工人員;B、檢查電動葫蘆滑落或撞擊其他物體造成的人員或財產損失,同時按照突發事件上報程序逐級上報,若有人員傷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C、清理現場,確認安全后,組織調查,分析事故原因。12.4.7機械事故應急措施(1)發現險情的人員立即向領導報告。(2)采取安全的辦法立即切斷電源。(3)指揮長召集搶險小組進入應急狀態,并上報。(4)根據險情制定搶修方案,各小組按職責實施方案。(5)保護事故現場。12.4.8突發停電施工中采用雙電源供電方案,經常檢查備用供電設備,保持設備狀態良好,確保緊急時正常使用。定期檢修供電線路、高壓電源、高壓變壓器所設防護柵保持良好狀態。隨時同電力管理部門聯系,掌握動態信息。確保在任何情況下暗挖隧道的照明、安全用電,確保施工人員安全。12.4.9大風與暴雨與氣象部門保持聯系,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及早設防。大風與暴雨來臨前對基坑作業門吊等存在危險因素的設施均應加強防護,嚴格檢查,防止發生意外。硬化豎井四周場地,保證地面排水設施暢通,配備足夠的排水器材,保證工作井內積水能夠及時排出。大風或暴雨天氣要加強安全巡視,必要時要及時停止門吊作業,防止因這類惡劣天氣造成安全事故,產生人員傷害。12.4.10火災事故應急預案(1)發生火災先判明起火部位、燃燒的物質,并迅速報警。(2)在消防隊到達之前,滅火人員可以采取斷開電源,撤離周圍的易燃易爆物品的辦法控制火勢蔓延,根據起火物質,使用相關的滅火工具。(3)滅火現場要有專人統一指揮,防止混亂,滅火過程中應防止中毒、倒塌、墜落等事故發生。(4)消防隊到達后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服從和配合消防工作,立爭將災害控制到最低程度。12.4.11物體打擊及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物體打擊或高空墜落可能造成的傷害有:顱腦損傷、胸部創傷(如肋骨骨折)、胸腔儲器損傷、腹部創傷等。當發生物體打擊事件和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應域,對此類區域設定“監控點”,制定應急預案。預案的內容包括工程概況、事故形式、事故的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救災技術方案、防災措施、救災領導小組以及事故發生后的聯絡、救護、疏散和善后處理工作等。注意保護摔傷及骨折部位,避免應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并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報告,撥打急救電話“120”或送醫院救治,送醫院途中不要亂轉病人的頭部,應該將病人的頭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體位,防止嘔吐物吸入肺內。搶救過程中盡快將事故情況向項目部應急處理小組匯報,應急事件處理小組到達事故現場指揮搶救,根據事故情況大小向上級主管部門、安檢、公安部門報告并按規定填寫安全事故報告書。12.4.12觸電事故應急預案(1)有人觸電時,搶救者首先要立刻斷開近處電源(拉閘、拔插頭),如觸電距開關太遠,用電工絕緣鉗或干燥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或用絕緣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導電材料拉開觸電者或者挑開電線,使之脫離電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屬材料及潮濕物件直接去拉電線和觸電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觸電。(2)觸電人脫離電源后,如果觸電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人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人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必要時送醫院診治。(3)觸電人已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還有呼吸,應使觸電人在空氣清新的并迅速請醫生(或打120)到現場診治。地方舒適、安靜地平躺,解開妨礙呼吸的衣扣、腰帶,若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持體溫,(4)搶救過程中盡快將事故情況向項目部應急處理小組匯報,應急事件處理小組到達事故現場指揮搶救,根據事故情況大小向上級主管部門、安檢、公安部門報告并按規定填寫安全事故報告書。12.4.13傷亡事故應急處理措施(1)出現事故立即向領導報告。(2)總指揮立即組織搶險隊伍,進入應急狀態,控制事故蔓延發展。(3)聯絡組及時聯絡救援人員,車輛和物資。(4)救援、運輸隊及時、穩妥地疏散現場人員,正確快速地引導救援、救護車輛。救護隊對傷員正確施救。(5)保護事故現場。(6)死亡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報告公司安全管理部和公司領導。第十三章雨季施工措施13.1雨季施工措施北京地區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側,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夏季比較炎熱,冬季比較寒冷,近1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