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5版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5版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5版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5版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課時過關·實力提升基礎鞏固1.細致視察沈泊塵先生在1919年創作的漫畫,漫畫中的骷髏代表的是()A.協約國集團B.日本C.北洋政府 D.美國答案:B2.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后,五四運動由最初的學生愛國運動發展為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這充分說明()A.上海是最早發生工人罷工的城市B.五四運動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五四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質D.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解析:依據“全國性”“群眾愛國運動”等信息,可知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故選D項。A項中的“最早”與材料不符,解除;B項說法錯誤,解除;C項“反帝反封建”在材料中沒有體現,解除。答案:D3.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種“姿態”主要是指五四運動()A.由中國共產黨領導B.是一次社會主義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響D.具有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解析:五四運動標記著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氣登上了歷史舞臺,無產階級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了斗爭的堅決性和徹底性,故選D項。此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解除A項。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解除B項。C項是緣由之一,不是表現,解除。答案:D4.中國學問分子看到改造中國的新路徑,提出“到民間去”的號召,并起先深化到工人中間進行啟蒙宣揚,上述狀況發生在()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 D.國民革命時期答案:C5.中共二大上,中國共產黨將現階段的奮斗目標修改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軍閥,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國共產黨()A.代表了工人階級的利益B.正確分析和相識了中國的國情C.得到了共產國際的指示D.反映了全國人民的愿望解析:依據題干“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軍閥”,可知這是立足于當時中國的國情而制定的,故B項正確。答案:B6.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第一屆中心執行委員和候補執行委員41人中,有10人是共產黨員。結合所學學問,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共產黨限制了國民黨B.共產黨的實力超過了國民黨C.反映了孫中山與共產黨合作的誠意D.國共合作以共產黨為主導解析: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記著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兩黨合作體現了孫中山的誠意。故選C項。答案:C7.1924年,國共兩黨通過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下列對“革命”目的的理解最為恰當的是()A.打倒列強,除軍閥,統一中國B.建立民主共和國C.實現無產階級專政D.解放勞苦大眾答案:A8.有誓詞稱:“國民苦痛,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與該誓詞相關的歷史事務()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化人心C.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答案:D9.閱讀下列兩幅圖片,請你結合圖片的簡潔說明為它們配上解說詞(要求對相關的歷史事務進行簡潔說明)。參考答案:圖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由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實行。這艘游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圖2: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有共產黨員參與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實現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實力提升一、選擇題1.素有“民間思想家”之稱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五四”的演員在中國,劇本和導演卻是在國外。這說明五四運動()A.由外國領袖組織發動 B.是十月革命在中國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國的救濟 D.深受當時國際形勢的影響答案:D2.參與過五四運動的羅家倫說:“自從受了‘五四’這個大刺激后,大家都從睡夢中驚醒了。無論是誰,都覺得從前的老法子不適用,不能不別開生面,去找新的。這種潮流布滿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運動最干脆的影響是()A.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促進了中國教化的改進C.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D.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解析:本題旨在考查五四運動的干脆影響。材料信息主要涉及找尋新的救國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教化改進等問題,故A、B兩項錯誤;五四運動的實踐使部分先進學問分子看到改造中國的新途徑,馬克思主義起先在中國廣泛傳播,故C項正確;鴉片斗爭后,中華民族就已經起先覺醒,并非五四運動后,故D項錯誤。答案:C3.“國共合作的北伐斗爭在另一種條件下繼承了辛亥革命沒有做完的事業。”材料中的“事業”是指()A.發展資本主義 B.反帝反封建C.建立民主政治 D.實現國民同等答案:B4.1927年7月,宋慶齡在聲明中指出:“我對于革命并沒有灰心。使我悲觀的,只是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經走上了歧途。”此話針對的是()A.北伐斗爭的失誤B.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C.軍閥斗爭D.國民黨內部分裂對抗解析:結合1927年的史實,可知“有些領導過革命的人已經走上了歧途”針對的是國民革命失敗的緣由——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故B項正確。答案:B二、非選擇題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對現有其他政黨,應實行獨立的攻擊的政策。……我們應始終站在完全獨立的立場上,只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關系。——《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1921年7月)材料二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須要。因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心執行委員會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議決,此次全國大會亦通過此議決。——《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1923年6月)材料三農夫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夫不起來參與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勝利;農夫運動不趕速地做起來,農夫問題不會解決;農夫問題不在現在的革命運動中得到相當的解決,農夫不會擁護這個革命。——毛澤東《國民革命與農夫運動》(1926年9月)(1)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的政策發生了什么轉變。結合材料二和所學學問,分析上述轉變的緣由。(2)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上述轉變產生的干脆成果。這一成果產生了哪些主動影響?(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學問,分析在國民革命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的相識有哪些發展。參考答案:(1)轉變:從獨立和不與其他黨派合作到確定與國民黨開展黨內合作。緣由: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是革命的黨;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遭遇挫折,中國共產黨相識到有必要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執行共產國際的決議;孫中山同意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