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七上第03課時師長情誼提分訓練_第1頁
江蘇專版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七上第03課時師長情誼提分訓練_第2頁
江蘇專版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七上第03課時師長情誼提分訓練_第3頁
江蘇專版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七上第03課時師長情誼提分訓練_第4頁
江蘇專版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七上第03課時師長情誼提分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3課時師長情意一、單項選擇題1.敬重老師是學生最至少的要求。學生對老師的敬重應當表現在 ()①對老師唯命是從②敬重老師的勞動,仔細聽講③和老師講話有禮貌④敬重老師的人格,不給老師起外號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冰心曾說過:“我說的既不是‘尊師’,也不是‘愛生’,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相互敬重、相互敬愛的摯友。”這里著重強調的是 ()A.尊師和愛生都是不必要的B.師生是摯友,不須要敬重C.真正的摯友應寬容、理解D.應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3.老師與我們亦師亦友,但在交往時也要講究原則和方法。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A.進老師辦公室不必敲門,因為辦公室是公共場所B.不打聽老師的隱私,多關切老師C.假如老師有錯,要用恰當的方式指出,不損害彼此間的感情D.當我們被老師誤會的時候,應當主動與老師溝通,說明狀況4.《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段話告知我們的道理是 ()①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②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溝通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③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④教與學總是完全一樣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快下課了,近五十歲的李老師寫下了一串數字,學生們面面相覷。李老師說:“這是我的QQ號,有事請留言。”大家掌聲雷動,李老師和學生QQ互動是新時代課改浪潮中的新理念,重新諦視師生關系的一個詳細行動。下列相識正確的是 ()①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②師生之間人格同等、相互敬重,亦師亦友③學生是學問的接受者④師生之間相互學習、教學相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6.物理課上,老師評講試卷,小林和同桌都錯了三道選擇題,但老師只對小林進行了指責,小林心中不滿:“老師不公允,同桌也錯了三道題,為什么不指責她”。作為學生,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應當 ()A.學會因材施教B.公允對待每一個同學C.當面和老師爭吵、頂撞D.換個角度看問題,相識到這體現了老師對我的關愛7.很多國家設立老師節贊頌感謝師恩。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確定老師節的國家,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老師節。下列關于老師的說法正確的是 ()A.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B.全部學習收獲都來自老師的講授C.網絡的發展導致老師專業性下降D.老師的指責必定阻礙學生健康成長8.某小學老師給全班58名學生獨家定制了“一人一首詩”的期末評語刷爆摯友圈。如:“小小乒乓擎在手,推擋之間悟真諦”。對于老師不同的評語,相識正確的是 ()①老師的表揚是對自己的激勵和期盼②老師的指責是對自己的貶損③對老師的評語別太當回事,該怎么著就怎么著④關注老師評語內容和用意,理解老師的良苦專心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①④9.歌曲《有愛就有家》中唱道:“有愛就有家,家是愛的加油站;有愛就有家,家是愛的避風港;有愛就有家,愛是家的一只槳。”從這首歌中可以看出 ()①家是我們永久的安樂窩②家僅為我們供應了物質生活保障③家里充溢愛、親情和暖和④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和人生的港灣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10.親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一聲親切的呼喊,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輕輕的囑咐,一個愛護的動作,一陣莫名的牽掛,這都是親情。對于親情,我們 ()A.可以不用理睬,應當順其自然B.應當讓父母接著靜默付出,自己裝作沒望見C.要學會體會親情與暖和,酷愛自己的家D.要學會感受和體會親情,但不用奉獻11.作為兩代人,由于孩子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驗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定存在差異,沖突難以避開。面對沖突,孩子 ()①要有效加強親子溝通,努力讓父母能理解自己②要有應對才智,用善意的謊言實現自己的訴求③要恪守孝親敬長的中華傳統美德,履行法定義務④可以嘗試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父母的愛是最無私、最真摯的愛B.等我們長大后,要好好孝敬父母C.孝敬父母是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D.孝敬父母要從現在起先,從日常生活做起13.吃飯時,小王的父親常把掉在桌上的飯粒、饃渣撿起來吃,還要用饃把菜碟里的湯水蘸凈。對于奢侈行為,父親會嚴厲指責。小王特別孝敬父母,有時間就陪母親一起吃飯,拉著她的手漫步,陪她閑聊。小王及其家人在共建共享家庭美德中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要孝敬父母②要勤儉節約③要獨立自強④要依靠父母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14.媽媽是我的好摯友,有時候我在外面受了氣,她勸慰我、逗我快樂;有不會做的作業,她總是耐性給我講解。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嬉戲。我有一個華蜜的家!這段初中生的話說明白 ()A.現代家庭的氛圍越來越同等、民主B.關切世界和國家大事,探討社會和人生問題,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C.學習現代科學文化學問,參加社區活動,是現代家庭的重要內容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摯友15.“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這些話啟示我們 ()①要相識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②要繼承好家風,學習家人優秀品質③要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④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不行選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簡答題16.李老師發覺班內一名同學在上英語課時從不舉手回答問題,于是就主動接近這位性格羞怯、自我封閉的學生,激勵他說:“以后假如不會回答就請舉起你的左手,老師就不會點你的名。”下一次英語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后,這個同學英勇地舉起了左手……后來,他最終舉起了右手。老師抓緊讓他回答,結果他答對了,臉上還露出了難得的微笑。我們不禁為李老師的“請舉起你的左手”叫好。(1)材料體現了什么?(2)你對老師職業是怎樣相識的?17.中學生菲菲的日記:“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感謝你們給了我一個溫馨的家。今日早晨起來晚了,來不及吃早飯,媽媽沒完沒了地嘮叨,盡管聽起來有點兒煩,但我心里還是暖暖的。爸爸媽媽,我肯定會改正睡懶覺的習慣,我也肯定會體諒媽媽的間或嘮叨和爸爸的間或急躁……”(1)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使我們的家庭更加和諧華蜜。①父母累了一天回到家時,我會:②自己的學習成果不志向,父母對自己進行教化時,我會:(2)我們可以感受到菲菲是個孝親敬長的好孩子。請你寫出她孝親敬長的緣由。(3)親子沖突有時難以避開,你覺得應當如何解決親子沖突?三、探究題18.構建和諧家庭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其次章第十八條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切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常常探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意味著,‘常回家看看’已被列入了法律條款”,應常常探望或問候老人,強調了精神贍養的重要性,要求兒女不僅要在經濟上擔負起贍養老人的義務,更應多噓寒問暖,豐富他們的內心生活,擺脫孤獨和孤獨感。(1)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對構建和諧家庭有何重要意義?(2)構建和諧家庭,須要我們每天的實際行動。請寫出你最想為家庭做的一件事。【參考答案】1.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敬重老師的詳細表現。①“對老師唯命是從”這種表現是錯誤的,因為師生之間是同等的。故選C。2.D[解析]本題通過冰心關于師生關系的名言,考查應當建立怎樣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應當是相互敬重、相互同等,教學相長的新型關系。故選D。3.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的詳細交往原則。進老師辦公室不必敲門,因為辦公室是公共場所,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是不敬重老師的體現。故選A。4.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教學相長內涵的理解。依據所學學問,①②③符合題意;現實教學中,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時也會出現沖突與沖突,并不是完全一樣的,④錯誤。故選A。5.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符合題意要求的是①②④;③說法錯誤,學生不僅僅是學問的接受者,也是學習的主動參加者。故選B。6.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指責。結合教材學問,物理課上,老師評講試卷,小林和同桌都錯了三道選擇題,但老師只對小林進行了指責。我們應相識到老師的指責,是對我們的鞭策,體現了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是對我們負責任,我們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看法,這樣有助于自身進步。所以我們不僅要經得起老師的表揚,還要能承受得住老師的指責,不應當和老師爭吵、頂撞。所以C錯誤,D正確;A、B不符合問題的要求,解除。故選D。7.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老師的相識。B、C、D的表述明顯錯誤。故選A。8.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如何正確相識老師的表揚與指責。②③表述錯誤。故選D。9.C[解析]題干體現出家里充溢愛、親情和暖和,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和人生的港灣。①②表述錯誤。故選C。10.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于親情的相識。A、B、D是與現實生活不相符的錯誤相識。故選C。11.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正確與父母溝通的學問。兩代人由于各種差異,產生沖突沖突很正常,但是須要加強溝通,緩解沖突沖突,作為子女要主動進行溝通,學會換位思索,敬重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的父母,想著要孝敬父母。用謊言實現訴求是錯誤的,解除②。故選C。12.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孝敬父母。結合教材學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是樹想靜靜地呆一會兒,可是風卻讓它不停地搖曳;當你想贍養雙親,可能他們已等不及便過世了。主要是告誡我們要趁父母都在身邊時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華老去,雙親不在之時后悔當時。孝敬父母要從現在起先,從日常生活做起。所以D正確;A、C不符合題意,解除;B錯誤,孝敬父母不分年齡大小,解除。故選D。13.D[解析]本題考查在共建共享家庭美德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示。④要依靠父母,這個觀點是錯誤的。③要獨立自強,題干中沒有體現這個觀點,故選D。14.A[解析]本題考查的學問點是現代家庭的特點。由材料可知,父母可以是孩子的摯友和伙伴,這說明現代家庭的氛圍越來越同等、民主,A是正確的;B、C本身觀點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解除;D觀點太片面。故選A。15.A[解析]本題考查如何構建和諧家庭。家和萬事興,建立和諧家庭,須要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涵,須要家庭成員之間有效溝通和溝通,須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的改變,才能讓親情更濃,讓家庭更和諧。①②③正確,④與題意無關。故選A。16.(1)材料中李老師關切學生,敬重學生的人格,想方設法為學生鼓起前進的風帆,這是有仁愛之心的表現。(2)①老師是履行教化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擔當教書育人的使命;②今日的老師要努力成為有志向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人民老師。17.(1)體現對父母的關切與敬重,合情合理即可。(2)①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③孝親敬長也是每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