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單元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02練基礎(2022·河北邢臺·八年級期末)1.“在‘兩彈一星’研制過程中,新中國千方百計地吸納海外核能與火箭專家回國。在周恩來等人的號召與關懷下,鄧稼先、錢學森等專家先后回國,成為核工業領域和航天科技領域挑大梁的人物。”由上可見,中國“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是()A.科技人員的努力 B.蘇聯的援助 C.國家領導人重視 D.綜合國力的增強【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新中國千方百計地吸納海外核能與火箭專家回國。在周恩來等人的號召與關懷下,鄧稼先、錢學森等專家先后回國”和所學可知,國家領導人對“兩彈一星”研制高度重視,包括人才、物質保障等都是在國家領導人關懷下進行的,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科技人員的努力,排除A項;蘇聯的援助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綜合國力的增強,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濟南·八年級期末)2.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如果我們要研究屠呦呦為青蒿素研究作出的貢獻,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電影《屠呦呦》 B.屠呦呦科研的手稿C.《屠呦呦傳》 D.某同學的聽課筆記【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遭跡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屠呦呦科研的手稿是當事人直接記錄或留下的珍貴資料,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B項正確;電影《屠呦呦》《屠呦呦傳》屬于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不具有一手史料價值,排除AC項;某同學的課堂筆記屬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獲取的關于屠呦呦的相關知識,但不具有史料價值,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四川廣元·八年級期末)3.為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加強糧食安全風險防范,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廣元市糧食應急預案(試行)》。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下列為此做出貢獻的人物是()A.邱少云 B.焦裕祿 C.袁隆平 D.鄧稼先【答案】C【解析】【詳解】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在實踐中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C項正確;邱少云是抗美援朝的英雄,排除A項;焦裕祿是人民的好干部,排除B項;鄧稼先是兩彈功勛,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青島·八年級期末)4.2022年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圓滿收官后,探月四期已全面啟動,中國航天事業正全面開啟星際探測的新征程。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在同一領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飛成功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答案】B【解析】【詳解】1970年,我國用長征1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開始躋身世界先進國家行列。B項正確;原子彈、導彈與航天事業無關,排除AC項;“神舟五號”發射在2003年,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煙臺·七年級期末)5.毛澤東曾再三強調,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為“原子彈”獻身的科學家是()A.王進喜 B.雷鋒 C.鄧稼先 D.孫家棟【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鄧稼先是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C項正確;鐵人王進喜是中國石油工人,排除A項;雷鋒被稱為解放軍好戰士,排除B項;孫家棟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制了45顆衛星;擔任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排除D項。故選C項。(2020·湖南邵陽·八年級期末)6.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曾經不斷地播放《東方紅》樂曲,它的名稱是()A.“東方紅1號” B.“神舟一號” C.“神舟六號” D.“長征一號”【答案】A【解析】【詳解】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東方紅一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A項正確;“神舟一號”、“神舟六號”是宇宙飛船,排除BC項;“長征一號”是運載火箭,排除D項。故選A項。(2020·湖南邵陽·八年級期末)7.她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青蒿中成功提取到一種無色晶體,并將其命名為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她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是()A.錢學森 B.莫言 C.屠呦呦 D.楊振寧【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60年代,為尋找治療瘧疾新型有效藥物,許多國家組織科研力量展開研究。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得靈感,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經過數百次實驗,終于在70年代初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C項正確;錢學森是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排除A項;莫言是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排除B項;楊振寧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排除D項。故選C項。(2022·河南濮陽·七年級期中)8.2022年2月27日,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2顆商業衛星,創造了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高紀錄。回眸歷史,新中國成立后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A.“東方紅一號” B.“風云一號” C.“墨子衛星” D.神舟一號【答案】A【解析】【詳解】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我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蘇聯之后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A項正確;B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山東煙臺·七年級期末)9.“中國的經驗第一條就是自力更生為主。我們很多東西是靠自己搞出來的……這樣,就可以振奮起整個國家奮發圖強的精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A.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 B.粙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C.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 D.成功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這些都是在改革開放后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D項正確;原子彈是在1964年,氫彈是1967年,排除A項;粙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是1973年,排除B項;20世紀70年代屠呦呦領導的科研團隊發現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青蒿素類藥物對瘧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排除C項。故選D項。(2022·遼寧沈陽·模擬預測)10.1985—2000年中國城鎮每百戶擁有家用電器統計(臺/百戶),對上述表格理解最準確的是()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錄音機41.1669.7572.8357.6347.93電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洗衣機48.2978.4188.9790.5790.52彩電17.2159.0489.79105.43116.56A.改革開放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B.改革開放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C.改革開放豐富了市場的商品種類 D.改革開放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條件【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由于實行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擁有的家電數量逐年增加,A項正確;家庭擁有的家電數量反映的是生活水平而不是外貿、商品種類、居住條件,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學八年級階段練習)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出現的蘑菇云,這幅圖片具體是在什么時候拍攝的?這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對我國有何重大意義?材料二材料三20世紀80年代以前,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等傳統的“四大件”是城鄉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電、洗衣機、錄音機等新的“四大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今,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2)據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物質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原因。(4)結合所學知識和你的親身感受,說說我們黨和政府為了“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做出了哪些努力。【答案】(1)時間:1964年10月16日。意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2)由物資緊缺、憑票購買到物資豐富、鼓勵消費;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質量或物質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3)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改變著人民的物質生活;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4)實施“安居工程”完善就業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以及醫療保險制度等)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取消農業稅;對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等。(一點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時間:據材料“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出現的蘑菇云”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意義:據所學可從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等角度回答。【小問2詳解】據材料“1982年全國通用糧票”可知,此時中國是計劃經濟為主;據材料“長城信用卡”可知,信用卡的實施,反映了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即由物資緊缺、憑票購買到物資豐富、鼓勵消費;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質量或物質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小問3詳解】據材料“80年代以后,彩電、洗衣機、錄音機等新的“四大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今,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并結合所學可知,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改變著人民的物質生活;據材料“80年代以后,彩電、洗衣機、錄音機等新的“四大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如今,家用電腦、汽車、住房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并結合所學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小問4詳解】據所學可從實施“安居工程”完善就業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制度以及醫療保險制度等)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取消農業稅;對農村中小學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等方面回答。(一點即可)(2022·山西·模擬預測)1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上涌現出許多模范人物,如始終站在中國核武器研究第一線的“兩彈元勛”鄧稼先;成功培育“秈型雜交水稻”、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袁隆平: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數百萬人生命的屠呦呦等。他們身上所反映出的時代精神是()A.崇尚民主、提倡科學 B.英雄主義、國際主義C.科技創新、強國興邦 D.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上涌現出許多模范人物,如鄧稼先、袁隆平、屠呦呦,國家因為他們科技力量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生產領域領域的巨大成就,不是政治理念、英雄品質、時代精神,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2022·湖南湘西·模擬預測)13.成功地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作出了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是()A.劉筠 B.陳國達 C.袁隆平 D.楊昌濟【答案】C【解析】【詳解】1973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秈型雜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產20%,被稱為“東方魔稻”,他被稱作“雜交水稻之父”,C項正確;ABD項與“秈型雜交水稻”不符,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河南南陽·二模)14.從圖一到圖二的變化,表明了各種票證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新時代”是指()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代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答案】D【解析】【詳解】從圖一購物票證到圖二今日商品任意買的變化,表明了各種票證逐步淡出歷史舞臺,糧票、布票、油票等購物票是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和物資短缺的產物,而改革開放后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資日益豐富,購物票退出歷史舞臺,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因此“新時代”是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D項正確,排除C項;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為我國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代還沒有開始“商品任意買”,排除B項。故選D項。(2022·江西贛州·模擬預測)15.中國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來自西方,所以人們稱棉布為洋布、火柴為洋火;改革開放后,洋布、洋火這些名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了。這說明()A.中國人不再崇洋媚外 B.語言的變化反映了歷史的巨大進步C.中國脫離了世界市場 D.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顯著提高【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中國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來自西方,所以人們稱棉布為洋布,火柴為洋火;而改革開放以來,洋油、洋火、洋車這些名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是因為中國民族工業有了長足發展,這些商品主要都是本國生產的,不再具有“洋”所代表的含義,這說明語言的變化反映了歷史的變遷,B項正確;日用生活必需品能夠自己生產,不再需要從國外進口,與崇洋媚外和脫離世界市場無關,排除AC項;題干“洋布、洋火這些名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消失了”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結果,說明不了國際地位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B項。
(2022·山東濱州·模擬預測)16.如下表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內容,其主題是()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飛行試驗2007年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成功2020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A.核能利用 B.走向太空 C.大國外交 D.軍隊改革【答案】B【解析】【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99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7年,“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成功。2020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升空。這些反映出我國走向太空,在空間技術方面科技研究水平的提升,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核能利用,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外交,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軍隊改革,排除D項。故選B項。(2022·河南·虞城縣春來初級中學模擬預測)17.下圖所示人物在2017年1月9日獲“2016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首次授予女性科學家,2020年3月入選《時代周刊》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人物榜。下列屬于她的貢獻的是()A.成功研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 B.培育出我國秈型雜交水稻C.發現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 D.完成神舟七號太空行走任務【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為發現抗瘧藥物青蒿素,攻克了一個世界性的健康難題,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獲得了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2017年1月9日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出生于浙江寧波的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C項正確;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核武器試驗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A項;袁隆平培育出我國秈型雜交水稻,排除B項;我國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務的航天員是翟志剛,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廣東·模擬預測)18.“兩彈一星”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發。在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攻關中,先后有26個部委,20個省、市、自治區,包括900多家工廠、科研院校參加,為原子彈的制造和試驗研制出10萬多種專用儀器設備和原料。由此可知,“兩彈一星”的研制()A.撐起了中國經濟崛起的保護傘 B.承載了民族的精神價值和訴求C.維護了地區及世界的和平安寧 D.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和科技實力【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兩彈一星”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彈一星”的研制,承載了民族的精神價值和訴求,B項正確;中國經濟崛起和“兩彈一星”的科技成就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維護了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夸大了“兩彈一星”的影響,排除C項;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和科技實力不是題干表述的重點,排除D項。故選B項。(2022·河南·二模)19.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時,一位富有遠見的政治家說:“那不僅是火紅的云團,更像是舉起的拳頭,是中國人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鐵拳。”這一說法主要是基于該成就()A.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 B.居于世界領先地位C.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 D.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根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的這一說法主要是基于該成就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D項正確;“一五計劃”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排除A項;中國的核技術并沒有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排除B項;1999年神舟一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排除C項。故選D項。(2022·黑龍江大慶·模擬預測)20.我國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也是我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獲得者的是()A.屠呦呦 B.錢學森 C.袁隆平 D.鄧稼先【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首屆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是袁隆平,他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C項正確;屠呦呦發現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題干沒有涉及,排除A項;錢學森是物理學家,題干沒有涉及,排除B項;鄧稼先被稱為“兩彈元勛”,題干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C項。(2020·云南昆明·模擬預測)21.2019年5月17日,我國在西昌成功發射了第45顆北斗導航衛星。中國航天人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1970年,我國在航天鄰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C.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標志著我國的空間技術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C項正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獅子啊1964年,排除A項;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獅子啊1967年,排除B項;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是在2003年,排除D項。故選C項。(2021·江西省全南縣陂頭中學模擬預測)22.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歷史會永遠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激勵著中國人勇于擔當、砥礪前行,使中華民族走向復興。請你參與下面的探究活動。探究一【聚焦古今展現科技魅力】(1)圖一人物是明代哪位杰出的醫藥學家?他編寫的哪部藥物學著作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圖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學家宋應星,他編寫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什么?(3)圖三人物是誰?他主要科技成就是什么?探究二【艱苦創業踐行英雄壯舉】中共八大為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制定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新的方針和思想是富于創造精神的。大會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黨的事業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4)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全國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哪些?探究三【四個自信弘揚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AI知識應用課件下載
- 膽總管結石的護理查房
- 臨江市2025年重點中學小升初數學入學考試卷含解析
- 遼寧省大連市一零三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擒拿防衛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河縣2025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廣東金融學院《老年社區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二中高三下學期第二次周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歲嬰幼兒早期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人體機能學實驗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03月黑龍江綏化市市委書記進校園引才活動公開招聘116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 青島版(2017)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4.14《不同環境中的植物》課件
- 直擊重點的2024年ESG考試試題與答案
- 2025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完美版
- 綜合與實踐+白晝時長規律的探究教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非營利組織離任審計報告范文
- 家電行業品質部門的質量提升職責
- 抖音服裝網店創業計劃書
- 2025年人工智能-智能算法考試題庫及答案(新版)
- 國家電投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