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八下歷史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版)_第1頁
統編版八下歷史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版)_第2頁
統編版八下歷史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版)_第3頁
統編版八下歷史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版)_第4頁
統編版八下歷史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03單元測(2022·四川達州·八年級期中)1.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國家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54年這一年,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成就是A.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土地改革B.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C.開始實施“一五”計劃,初步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人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頒布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國成為法制國家,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所以答案選B。(2022·海南·??谑械谄咧袑W八年級階段練習)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社會主義制度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答案】B【解析】【詳解】據所學可知,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項正確;據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項;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社會性質,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規定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一“基本國情”開始于()A.開國大典 B.人民公社 C.三大改造 D.改革開放【答案】C【解析】【詳解】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1952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在,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而,這一“基本國情”開始于三大改造完成后。C項正確;開國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舉行,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始于1958年,排除B項;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始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排除D項。故選C項。(2022·河北保定·八年級期末)4.“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泵飨畲蟮膽n慮在于()A.農業人口過多 B.工業掌握在資本家手中C重工業基礎極度薄弱 D.缺乏制造設備【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輛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說明輕工業有所發展,但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工業水平很低,且門類不全,C項正確;題干材料體現不出農業人口過多,排除A項;工業掌握在資本家手中,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排除B項;題干材料體現不出缺乏制造設備,排除D項。故選C項。(2022·湖南株洲·八年級期末)5.下圖反映了我國某時期公私經濟成分比例。與此現象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國民經濟調整的完成C.改革開放的實行 D.“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圖示內容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私營經濟的比重非常低,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應該是三大改造以后,將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A項正確;國民經濟調整、改革開放實行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都與生產資料所有制沒有關系,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湖南岳陽·八年級期中)6.下面是1953年12月發表在《解放日報》的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該漫畫意在說明開展下列哪一運動的必要性()A.社會主義改造 B.農業“大躍進” C.人民公社化 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答案】A【解析】【詳解】1953年用“看鴨船”比喻小農經濟的不堪一擊,用來說明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彰顯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必要性,。1953年我國開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A項正確;大躍進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是1958至1960年發生的,這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是1958至1960年發生的,這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在改革開放時期發生的,這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022·山東濟南·八年級期中)7.下圖是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立初期,蘇聯專家正在給中國工人講解“古斯—150”型汽車。這一場景出現在()A.土地改革時期 B.“一五計劃”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優先發展重工業,建成了以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為代表的一大批重工業,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B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工業化建設,不是土地改革、政治運動,排除AC二項;改革開放初期,蘇聯和中國處于對抗狀態,不會援助中國,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濟南·八年級期中)8.創建于濟南的老字號瑞蚨祥,在1954年底響應國家號召,率先實現公私合營。我國在公私合營過程中采取的創造性舉措是()A.成立合作社 B.贖買政策 C.強制沒收 D.政企分開【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公私合營,實行贖買政策,順利實現了改造,B項正確;在農業、手工業改造中成立合作社,對官僚資本強制沒收,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政企分開,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2022·山西大同·二模)9.習近平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一大批時代楷模如雷鋒、王進喜等。他們所體現的共同時代精神是()A.艱苦奮斗、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圖片及所學可知,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鐵人”王進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雷鋒等,他們身上都具有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四川達州·八年級期中)10.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擔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為治理災害,改變貧窮面貌,與當地干部群眾同甘共苦,帶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干部”的是()A.焦裕祿 B.王進喜 C.彭德懷 D.雷鋒【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焦裕祿曾擔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為治理災害,改變貧窮面貌,與當地干部群眾同甘共苦,帶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稱頌為“黨的好干部”,A項正確;王進喜被譽為“鐵人”,排除B項;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指揮,還組織指揮抗美援朝戰爭,排除C項;雷鋒被稱作“解放軍好戰士”,排除D項。故選A項。(2020·全國·八年級單元測試)1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這種落后的經濟狀況只能靠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改變,只有鋼鐵等基礎工業發展了,機器制造業的原料增多了,輕工業的裝備才能保證……同時,當時的國際環境也急需我們盡快建立強大的軍事工業,以增強國防力量。材料二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地位項目公有經濟私有經濟工業總產值100%0商品零售額95.8%4.2%材料三1958年,一首打油詩這樣寫道:“深耕細作產量高,一棵玉米沖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嚇得月亮彎了腰。”(1)根據材料一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什么狀況?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結果如何?(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經濟成分有何特點?這與哪一事件有關?這一事件有何意義?(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發生了什么運動?造成了怎樣的危害?【答案】(1)①狀況:我國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②措施:“一五”計劃。③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①特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②事件:三大改造。③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①反映了“大躍進”運動。危害: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根據材料一“我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可概括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我國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采取了“一五計劃”。根據所學知識,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建設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根據材料二“1956年我國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的地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我國經濟成分中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這種經濟成分的特點與三大改造有關。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根據所學知識,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根據材料“1958年,……‘深耕細作產量高,一棵玉米沖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大躍進運動視了客觀經濟規律。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12.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事件是()A.抗美援朝戰爭 B.西藏和平解放C.“一五”計劃的完成 D.公私合營【答案】C【解析】【詳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C項正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排除A項;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排除B項;公私合營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方法,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3.1954年春,廣州郊區農村以22個常年互助組、5個臨時互助組為基礎,并吸收了一批單干農民,建成了1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反映了()A.社會主義改造的需要 B.企業公私合營的開展C.雜交水稻技術的推廣 D.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1954年春,廣州郊區農村以22個常年互助組、5個臨時互助組為基礎,并吸收了一批單干農民,建成了1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笨傻贸龌ブM推行主要是為了進行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需要,A項正確;公私合營針對的是工商業的改造,排除B項;雜交水稻1973年才出現,排除C項;對外開放是在1978年后,排除D項。故選A項。(2022·青海·中考真題)14.1953年,我國開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實質是()A.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B.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C.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D.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答案】D【解析】【詳解】1953﹣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農業和手工業的改造采用的是建立生產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的,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采用的是公私合營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而三大改造的實質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為社會主義公有制,D項正確;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是一五計劃,排除A項;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八字方針是在1961年開始實施的,排除B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15.1953年12月,新中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許多工業、農業和其他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被選為人民代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體人民參加的空前規模的普選。由此可知,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的是()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運動【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953年12月,新中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許多工業、農業和其他各方面的優秀人才被選為人民代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體人民參加的空前規模的普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可知,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基礎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項正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項;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C項;1958年,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隨后出現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北京·中考真題)16.下側照片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經濟領域重大變革的一個場景。這一變革的作用是()1954年,商戶鴻茂興公私合營改造后,舉行掛牌儀式A.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 B.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C.保衛了廣大中國人民和平生活 D.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下側照片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經濟領域重大變革的一個場景”、“1954年,商戶鴻茂興公私合營改造后,舉行掛牌儀式”可以判斷,題干材料反映的20世紀50年代的經濟領域的重大變革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A項正確;20世紀50年代,我國工業比較落后,1957年,一五計劃的完成,為我國工業化奠定基礎,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排除B項;題干材料體現的是經濟領域的重大變革,沒有涉及保衛了廣大中國人民和平生活,排除C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明確提出我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D項。故選A項。(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題)17.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設也順利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大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是A.《中國土地法大綱》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開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設也順利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及所學知識可得,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項正確;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召開全國土地會議,9月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1950年6月28日通過,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施行,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29日通過,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齊河縣啟蒙雙語學校模擬預測)18.對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下列對聯中反映20世紀50年代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新B.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C.扎根農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紅D.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新”反映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運動,A項正確;“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反映的是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排除B項;“扎根農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紅”反映的是文革期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排除C項;“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反映的是1949年的新中國成立,排除D項。故選A項。(2022·江蘇南通·一模)19.學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期關于“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的建設成就展,小明收集了以下四個成就,你認為符合條件的是()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②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③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④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產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開,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明確指出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這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是指1956--1966年?!吧鐣髁x建設探索”時期,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交通方面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我國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芍蠗l件的是②③。B項正確;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產,屬于一五計劃成就,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2·江西贛州·模擬預測)20.1956年—1966年,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時期,下列哪一項全面反映了其歷史階段的特征?()A.遭到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失誤 B.社會主義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C.社會主義民主和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D.正確與失誤、成就與挫折錯綜交織【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56年—1966年,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時期,期間,有八大的正確探索,有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誤,有原子彈爆炸成功,也有三年經濟困難的巨大挫折,這體現出,正確與失誤、成就與挫折錯綜交織,D項正確;遭到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失誤,這沒有體現出這一時期的成就,排除A項;大躍進體現出,發展中有挫折,排除B項;社會主義民主和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沒有體現了這一時期遇到的挫折,排除C項。故選D項。(2022·福建三明·二模)21.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石油工人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火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體現的時代精神是()A.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B.艱苦創業、無私奉獻C.革命英雄主義、國際主義 D.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可知,材料體現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B項正確;五四運動體現的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排除A項;抗美援朝戰爭體現的精神是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排除C項;D項是改革開放以來體現的精神,排除D項。故選B項。(2022·湖北隨州·中考真題)2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自古以來,各行各業人才輩出,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問題?!尽搬t圣”張仲景】材料一《傷寒雜病論》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在診斷上要辨證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還提出了“治未病”理論……——齊世榮主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和平使者”鄭和】材料二15世紀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鄭和遠航海外。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出海,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獜埛?、李帆主編《中外歷史綱要》(上)【“鐵人”王進喜】材料三王進喜(1923—1970)(1)材料一中“辨證分析病情”的思想與我國春秋時期哪位思想家看待問題的方法相似?“‘治未病’理論”對應對新冠疫情有何借鑒意義?(2)結合材料二,指出鄭和下西洋最遠達到的地區。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下西洋的背景。(3)材料三中“鐵人”王進喜參加的石油大會戰是建設我國哪一油田?他是我國哪一時期涌現出的英雄模范?(4)綜上所述,請談談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優秀品質?!敬鸢浮浚?)思想家:老子借鑒:要重視對疾病的預防。(2)地區: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背景:政府的支持;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航海技術先進;宣揚國威,“示中國富強”等。(3)油田:大慶油田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或社會主義探索時期(4)品質:開放性試題,有道理即可。學生可以從他們的共同品質方面回答,如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開拓創新精神等。也可從某個人的個人品質方面回答,如張仲景:救死扶傷的人文關懷;心系黎民的仁愛之心。鄭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勇敢堅毅的個人品質。王進喜: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不怕犧牲的精神;無私奉獻精神等?!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思想家:根據所學知識得出,春秋時期的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與材料一中“辨證分析病情”的思想相似。“‘治未病’理論”對應對新冠疫情的借鑒意義是要重視對疾病的預防。(2)地區: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達到的地區是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分析,得出政府的支持;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航海技術先進;宣揚國威,“示中國富強”等。(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鐵人”王進喜參加的石油大會戰是建設大慶油田。王進喜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或社會主義探索時期涌現出的英雄模范。(4)優秀品質: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他們的共同品質方面回答,如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開拓創新精神等,也可從某個人的個人品質方面回答。23.議一議:大躍進運動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議一議大躍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