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八上歷史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02練基礎(版)_第1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02練基礎(版)_第2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02練基礎(版)_第3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02練基礎(版)_第4頁
統編版八上歷史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02練基礎(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練基礎(2020·遼寧本溪·八年級期末)1.北伐戰爭打擊軍閥的順序是()A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B.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C.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 D.吳、張、孫【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首先進攻湖南湖北,攻打吳佩孚。8月,在汀泗橋一舉攻破吳佩孚防線,進而消滅吳佩孚主力。之后攻打孫傳芳,占領九江南昌,殲滅孫傳芳主力。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張作霖未被消滅,A項正確;而BCD排序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2018·山東濱州·八年級期末)2.影片《西安事變》中,蔣介石與周恩來互稱“蔣校長”和“周主任”,源于他們曾共事于()A.京師同文館 B.工農革命學校 C.京師大學堂 D.黃埔軍?!敬鸢浮緿【解析】【詳解】根據材料“……蔣介石與周恩來互稱‘蔣校長’和‘周主任’……”及所學可知,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亦稱“黃埔軍校”。孫中山兼任軍??偫?,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D項正確;京師同文館是清末第一所官辦外語專門學校,排除A項;工農革命學校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的,排除B項;維新變法時期,創辦了京師大學堂,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3.1926年開始北伐戰爭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長江流域,如果為國民革命軍勝利進軍譜寫一首軍歌,下列最為合適的歌詞是()A.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 B.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C.紅色政權建起來 D.打倒列強,除軍閥【答案】D【解析】【詳解】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北伐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戰場。其中第四軍中葉挺領導的獨立團,奮勇沖鋒,擊潰敵軍,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到武漢,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打倒軍閥,打倒列強,除軍閥”最能體現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D項正確;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與抗日戰爭相關,排除A項;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與抗日戰爭相關,排除B項;紅色政權建起來發生在國共對峙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2022·全國·八年級課時練習)4.魏宏運在《中國現代史稿》中寫道:“(1927年8月)二十七日拂曉,北伐軍主力出動。葉挺獨立團浴血奮戰,沖過鐵橋,突破敵人堅固陣地。其他各路左右配合,敵全線動搖,一片混亂。”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將士奮戰的主戰場是()A.湖南湖北戰場 B.江西戰場C.浙江戰場 D.中原戰場【答案】A【解析】【詳解】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將士奮戰的主戰場是湖南湖北戰場,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北伐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戰場,北伐戰爭中,第四軍中葉挺領導的獨立團,奮勇沖鋒,擊潰敵軍,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A項正確;B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1·云南楚雄·八年級期中)5.中國工農革命軍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中央革命根據地C.陜甘寧邊區 D.延安【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中國工農革命軍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A項正確;中央革命根據地、陜甘寧邊區和延安不是中國工農革命軍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1·云南楚雄·八年級期中)6.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下列與南昌起義有直接聯系的紀念日是()A.元旦節 B.建軍節 C.國慶節 D.中秋節【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建軍節是每年的8月1日,是南昌起義爆發的時間,是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的成立而設立的,B項正確;元旦節、國慶節和中秋節都與南昌起義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7.導致下表數據變化的原因是()1927—1928年中共黨員構成比例時間工人農民其他1927年51%19%30%1928年10%76%14%A.北伐戰爭進展順利 B.革命根據地的發展C.國共合作再次實現 D.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答案】B【解析】【詳解】1927年到1928年是國共對峙開始的時候,當時中共開辟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大量農民加入共產黨,改變了黨員結構,B項正確;北伐戰爭初期取得勝利,但是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民大革命失敗,排除A項;國共再次合作是在全面抗日戰爭時期,比1927——1928年晚,排除C項;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是1945年,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020·遼寧本溪·八年級期末)8.毛澤東的《七律·長征》里提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中的三軍是在()進行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的結束。A.井岡山 B.會寧 C.吳起鎮 D.遵義【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同在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第二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紅軍長征為中國革命鍛煉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為中國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井岡山是革命根據地,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紅軍三大主力軍在會寧會師,標志著紅軍長征的結束,而不是吳起鎮,排除C項;紅軍長征過程中在遵義召開會議,而不是結束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全國·八年級期末)9.在中共召開的某次會議后,中共中央常委進行了分工:“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責,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辈⒃陔S后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該會議是()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總責,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因此材料中的會議是遵義會議,C項正確;中共一大標志中國共產黨誕生,排除A項;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排除B項;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D項。故選C項。

(2022·廣西南寧·模擬預測)10.“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边@是蕭華創作的《過雪山草地》一曲的歌詞,這首歌詞主要反映出紅軍在長征中鑄造了()A.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B.國際主義精神 C.愛國主義精神 D.革命忠誠精神【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長征。詩歌突出體現的是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百折不撓、勇于拼搏的精神、團結互助、同甘共苦、革命樂觀主義精神,A項正確;國際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與抗美援朝精神有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

(2019·廣東·深圳外國語學校八年級單元測試)11.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20世紀30年代的長征,紅軍表現了英雄氣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前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被迫長征】材料一(1)讀材料一回答:紅軍長征開始和結束的時間。簡析紅軍長征的原因?!菊魍炯o要】材料二(2)讀材料二回答:圖一遵義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上的地位如何?圖二反映了紅軍長征途中的哪一次戰役?圖三場景再現了哪三大主力會師?【歷史感悟】材料三一路走來,我們沒想到沿途群眾的長征情結是那么濃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紅都”;路上遇到數不勝數的長征路、長征橋;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長征網吧”,也像“紅軍路”“成武路”一樣述說著當年的光榮與夢想。對紅軍走過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種形式來表達紀念。(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紅軍能夠取得長征勝利的原因有哪些?(4)從紅軍的長征歷程來看,紅軍身上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答案】(1)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由于“左”傾錯誤指揮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2)圖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圖二:紅軍飛奪瀘定橋。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3)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紅軍將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難,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等。(4)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窘馕觥俊驹斀狻浚?)結合所學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八萬多人突圍西進,開始長征。l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的原因是: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遭到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2)依據材料二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圖一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圖二反映了紅軍長征中的飛奪瀘定橋,圖三場景再現了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3)依據材料三“一路走來,我們沒想到沿途群眾的長征情結是那么濃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能夠取得長征勝利的原因有: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紅軍將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難,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等。(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紅軍的長征歷程來看,紅軍身上體現出的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言之有理即可)(2022·山東德州·模擬預測)12.“1926年,是你拉著我手,在村口的大樹旁,一同告別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戰場”,這是一首描寫國共關系的詩歌,詩中國共兩黨這次合作的戰爭是()A.抗美援朝 B.解放戰爭 C.抗日戰爭 D.北伐戰爭【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國共合作后,為了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進行了北伐戰爭,D項正確;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于1950年,排除A項;解放戰爭開始于1946年,排除B項;抗日戰爭開始于1931年,排除C項。故選D項。(2022·云南文山·一模)13.下圖信息有誤的一項是()北伐戰爭時間:1926~1928年作戰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袁世凱、蔣介石主要戰場:湖南、湖北重要影響: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A.時間 B.作戰對象 C.主要戰場 D.重要影響【答案】B【解析】【詳解】北伐的主要作戰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ACD三項均表述正確,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2022·福建三明·二模)14.“葉挺獨立團從廣東出發,挺進湖南,前赴后繼,浴血奮戰,占領武昌?!辈牧蠑⑹龅氖牵ǎ〢.北伐戰爭的進程 B.武昌起義的開始C.武漢會戰的僵持 D.國共合作的勝利【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926年9月,北伐軍攻打武昌,葉挺獨立團以第一營作為奮勇隊“敢死隊”攻城,曹淵率戰士攀登攻城時,不幸頭部中彈陣亡。曹淵等烈士的犧牲精神激勵著獨立團廣大指戰員。10月10日,武昌城終被占領,題干描述的是北伐戰爭的進程,A項正確;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武漢會戰、國共合作與題干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河南·虞城縣春來初級中學模擬預測)15.朱德同志曾歌頌井岡山會師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揮筆寫下:“紅軍薈萃井岡山,主力形成在此間,領導有方經百煉,人民專政靠兵權?!边@里的“主力形成”指的是()A.北伐軍第四軍 B.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C.中國革命軍第八路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紅軍薈萃井岡山,主力形成在此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8年,陳毅、朱德率領南昌起義的部隊和湘南的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兩軍會師后,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B項正確;北伐軍第四軍是國民黨的軍隊,排除A項;中國革命軍第八路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的,排除C項;解放戰爭中及以后,人民軍隊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排除D項。故選B項。(2022·福建福州·模擬預測)16.下列史實反映的主題是()A.國民革命運動 B.工農武裝割據 C.開辟敵后戰場 D.解放戰爭勝利【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從秋收起義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屬于工農武裝割據,B項正確;國民革命運動是指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北伐戰爭時期,排除A項;開辟敵后戰場為抗日戰爭時期,排除C項;解放戰爭勝利為解放戰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2022·山東煙臺·中考真題)17.可以說,當時起義軍退向井岡山,旨在避開占有優勢的國民黨軍的攻擊,卻尋找到自己生存發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A.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B.以城市為中心C.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D.農村包圍城市【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當時起義軍退向井岡山,旨在避開占有優勢的國民黨軍的攻擊,卻尋找到自己生存發展之路”可知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D項正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井岡山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排除B項;“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一論斷是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根據當時中國的國情提出的,是黨從大革命失敗的血的教訓中取得的正確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2022·江蘇常州·中考真題)18.“從實踐意義說,這次轉移是由城市到農村的歷史轉折點,是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端。”材料中的“這次轉移”是指()A.進軍井岡山 B.紅軍長征 C.挺進大別山 D.轉戰陜北【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從實踐意義說,這次轉移是由城市到農村的歷史轉折點,是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端?!笨傻贸鍪亲咿r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上井岡山,A項正確;長征不是城市到農村的歷史轉折點,排除B項;挺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爭反攻的序幕,排除C項;轉戰陜北不是城市到農村的歷史轉折點,排除D項。故選A項。(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19.史實就是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A.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B.1927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C.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可得出這是對遵義會議的評價,屬于史論,D項正確;ABC項都是歷史史實的描述,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廣西貴港·中考真題)20.“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痹娭忻枥L的歷史事件是()A.北伐戰爭 B.秋收起義 C.紅軍長征 D.挺進大別山【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詩句出自《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低頭、迎兩字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毯、氈兩字展現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C項正確;北伐戰爭并沒有爬雪山過草地,排除A項;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舉行起義。起義軍受挫后,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排除B項;D項是解放戰爭時期戰略反攻的序幕,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題)21.有一首歌唱到:“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边@首歌反映了()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 B.不怕艱險、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C.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答案】B【解析】【詳解】據材料“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襲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笨芍?,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