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考(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資料
第一章計算機網絡概論
一、計算機網絡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
的網絡軟件〔網絡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二、計算機網絡由資源子網〔主機HOST〔提供資源〕和終端T〔請求資源)〕以及通信子網〔網絡結點和通信
鏈路〕組成,通信子網是計算機網絡的內層。
三、計算機網絡的演變概括為: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50年代初、SAGE)2、計算機-計算機網絡〔60
年代后期、ARPANET)3、開放式標準化網絡。
四、計算機網絡的實例:因特網、公用數據網和以太網。
五、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硬件資源共享、軟件資源共享、用戶信息交換
六、計算機網絡的分類:L地理:廣域網、局域網、城域網;2、交換方式: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
交換網;3、拓撲構造:星型網、總線網、環形網、樹形網;4、用途:科研、教育、商業、企業;按傳輸介質
分為雙線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帶寬分室帶網、寬帶網。
七、計算機網絡應用于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電子銀行、證券期貨交易、校園網、企業網(集散系統和計算
機集成制造系統是兩種典型的企業網絡系統〕、智能大廈和構造化綜合布線系統。
八、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制定機構有:國際標準化組織USO〕、國際電信聯盟〔ITU〕、美國國家標準局〔NBS〕、
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歐洲計算機制造商協會〔ECMA〕、INTERNET工程任務組和INTERNET工程指
導小組。
第二章計算機網絡根基知識
一、數據可定義為有意義的實體,分為數字數據和模擬數據,數字數據是離散的值,模擬數據是在某個區間內
連續變化的值。
二、信號是數據的電子或電磁編碼,分模擬信號、數據信號。模擬信號是隨時間連續變化的電流、電壓和
電磁波,數據信號是一系列離散的電脈沖,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間狀態來表示要傳輸的數據。
三、信息是數據的內容和解釋;
四、信源是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五、信宿是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間的通信線路。
七、數據通信是一種通過計算槌口其它數據裝置與通信線路完成數據編碼信號的傳輸、轉接、存儲和處理的通
信技術。它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用通信線路連接分布在異地的數據終端設備。以實施數據傳輸的一種系統。
八、模擬數據和數字數據都可以用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來表示。
模擬數據是時間的函數,并占有一定的頻率范圍〔頻帶〕,它可以用占有一樣頻帶的模擬信號來傳輸。
模擬數據用數字信號表示時,完成模擬數據和數字信號轉換功能的設施是編碼解碼器,數字數據用模擬信號表示,
轉換設備是調制解調器modem.
數據通信長距離傳輸信號衰減抑制的方法:模擬信號:放大器;數字信號:中繼器。
通信方式分為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用于近距離通信〔計算機內部〕,串行方式用于遠距離通信。
九、串行通信的方向性構造: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數字信號變換成音頻信號的過程稱調制,音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的過程稱解調。把調制和解調功能做成一個設備
稱調制解調器。
十、數據傳輸速率法: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位/秒〕。S=l/T*log2N.
信號傳輸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為波特(baud).波特率、碼元速率、調制速率。
二者的區別:信號傳輸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碼元個數,數據傳輸速率通過的是碼元的二進制信息位數。
它們的關系是:S=B*log2NB=S/log2N
信道容量:表示一個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它是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而數據傳輸速率是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
1、離散的信道容量:C=2*H*log2N[H:帶寬(Hz),N:可能取的離散值個數〕
2、連續信道容量:C=H*log2N*〔1+S/N〕(S:信號功率,N:噪聲功率,S/N:信噪比〕
誤碼率是關于傳輸可靠性的指標〔Pe=Ne/N〕,計算機網絡中一般要求誤碼率地獄10-9
十一、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模擬信號傳輸的根基是:載波,載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頻率和相位。
數字調制的三種基本形式:移幅鍵控法(ASK),移頻鍵控法〔FSK〕、移相鍵控法〔PSK〕移幅鍵控法(ASK):
效率低、能到達了速率為1200bps〔數據傳輸速率〕
移頻鍵控法〔FSK〕:可實現全雙工操作,也可到達1200bps.移相鍵控法[PSK):利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
相移,可以對傳輸速率起到加倍作用,
相位幅度調制PAM解決了相位數已到達上限的問題,實際上是PSK和ASK的結合。
模擬信道的頻帶范圍為300-3400HZ,所以,要用它來傳輸數字信號,就要把數字信號變為網所允許的
300-3400HZ
十二、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基帶傳輸就是在線路中直接傳送數字信號的電脈沖,要解決問題是: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表示以及收發兩端之
間的信號同步兩方面
雙極性歸零脈沖負電流正電流
不歸零碼在傳輸中難以確定位的開場和完畢,需要用其他方法使其同步,歸零碼的脈沖窄,所以他在信道上占
用的頻帶較寬〔脈沖寬度與傳輸頻帶寬度成反比〕
單極性碼服一積累直流分量,雙吸性碼就不會。〔導致結果:不能提供交流耦合,另外,它還會損壞連接點的
電鍍層〕同步方法位同步法〔同步傳輸〕外同步法〔接收端的同步信號事先由發送端送來〕
自同步法〔從數字信號中提取同步信號〕〔曼徹斯特編碼〕群同步法〔異步傳輸〕字符音的異步定時和字
符中的比特之間的同步定時,一般用于低速數據傳輸的場合曼徹斯特編碼從高到低表示"1”,從低到高表示
"0",其數據傳輸速率只有調制速率的1/2.
群同步的傳輸中每個字符由以下四局部組成:1、1位起始位;2、5-8位數據位;3、1位奇偶校驗位;4、1-2
位停頓位,以"1〃來表示。
十三、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常用的方法是脈碼調制PCM.脈碼調制是以采樣定理為根基,
十四、信號數字化的轉化過程包括采樣、量化和編碼三個步驟。
數字傳輸的優點是抗干擾性強、保密性好。
十五、多路復用技術就是把多個信號放在一個信道上同時傳輸的技術,最常用的兩種多路復用技術是:頻分多路
復用FDM和時分多路復用TDM.
頻分多路復用的原理是將物理信道的總帶寬分割成假設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一樣〔或略寬〕的子信道
時分多路復用的原理是將一條物理信道按時間分成假設干個時間片輪轉的分配多個信號使用,利用每個信號在時
間上的穿插,傳輸多個數字信號。時分多路復用不僅局限于傳輸數字信號,也可同時穿插傳輸模擬信號。
對于光纖信道,頻分多路服用的一個變種大波分多路復用。
十六、T1載波利用脈碼調制PCM和時分多路復用此用戶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此用戶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此用戶
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技術,數據傳輸速率為1.544Mbps.El載波是一種PCM載波標準,其數據傳輸速率為
2.048Mbps.
十七、異步傳輸〔群同步傳輸〕一次只傳輸一個字符〔由5-8位數據組成〕,每個字符用T立起始位〔0〕和T立
停頓位[1)來表示開場和停頓;同步傳輸時,在每個數據塊的開場處和結尾處各加一個幀頭和一個幀尾,
加上幀頭、幀尾的數據稱為一幀。
十八、交換網絡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
1、電路交換:在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直到數據傳輸完畢;
它要經歷電路建設、數據傳輸、電路撤除三個過程;電路交換的優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缺點是電路空
閑時會浪費;其特點是在數據傳送開場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
戶完全占用,交換網及技術應用是電路交換的典型例子。
2、報文交換:報文交換方式的傳輸單位是報文〔一次性需發送的翔居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報文交換方式采用
"存儲-轉發〃方式;發送報文時,他先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絡結點根據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
到下一個節點,一直逐個節點的傳送到目的節點,因此,這種交換方式無需事先通過呼叫建設連接,由于它需要緩
沖存儲,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八報文交換與電路交換相對比,有以下特點:L電路利用率高,
可分時共享二節點的通道,對電路的傳輸能力要求低;2、通信量大時仍然可承受報文,同時傳輸延時會增加;
3、報文交換可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電路交換卻很難;
4、報文交換網絡可以進展速度和代碼的轉換〔不同速率的站也可相連接。報文交換的缺點主要表現為不能滿足實
時和交互式的通信要求。
3、分組交換是將報文分成假設干個分組,每一個分組長度有一個上限〔為了提高交換速度而設上限〕,分組存儲在
內存中,提高交換速度,它適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分組交換又可分為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
報分組交換,分組交換式計算機網絡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虛電路方式:網絡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
間在傳輸首先建設一條邏輯通路,分組中除數據外還要包含一個虛目路標識符,由于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所以稱
他為虛電路。虛電路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它適用于兩端之間長時
間的數據交換。優點:可靠、保持順序;缺點:如有故障,則經過故障點的數據全部喪失
數據報方式中的每個分組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都攜帶地址信息。因為他們被單
獨處理,所以每個分組走的路徑不一定一樣,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有的甚至會喪失。在整個過程
中,沒有虛電路的建設,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適用于少量期數據到特點是: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組裝
報文。優點:如有故障可繞過故障點、:不能保證按順序到達,喪失不能立即知曉。
十九、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的對比:電路交換要設置一條完全的通路,并在傳輸過程中獨占,效率不
高;報文從源到目的地采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它不適合于實時通信;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相似,但規定了長
度。局域網不僅使用電路交換,也使用分組交換,但不使用報文交換。因為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二十、網絡拓撲是指網絡形狀,或是它在物理上的連通性。網絡拓撲的主要構造有:星型拓撲、總線拓撲、環形
拓撲、樹形拓撲、混合型拓撲、網型拓撲六種形式。
選擇網絡拓樸構造時要考慮的因素:可靠性、費用、靈活性、響應時間和吞吐量。
二十一、星型拓樸是由中央結點和通過點到通信鏈路接到中央結點的各個站點組成。星型網常采用電路交換和
報文交換,尤其以電路交換更為普遍。優點:控制簡單、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方便服務。缺點:電纜長度
和工作量大、中央結點負擔過重、各站點分布處理能力低。
二十二、總線拓撲采用一個信道作為傳輸媒體,站點通過接口連接到傳輸媒體上,發送信號到傳輸媒體上,而
且能對所有其他站點接收。中線突出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來確定哪個站點可以發送,它主要采用分組交換方
式。優點:所需電纜數量少、構造簡單,無源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擴大和減少用戶。缺點:傳輸距離有限、
故障不易診斷和隔離、不具有實時功能。
二十三、環形拓撲網絡由站點和連接站點的鏈路組成一個閉合環。環形拓撲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來進展控制。
優點:電纜長度短、增減工作站簡單、可使用光纖。缺點:節點故障會引發全網故障、故障檢測困難、負載
輕時,利用率較低。
二十四、樹形拓撲象一個倒著的大樹,由總線拓撲演變而來。樹形拓撲的優點是:易擴展、故障隔離較容易。
缺點是對根的依賴性太大。混合型拓撲是將單一拓撲構造混和起來。
二十五、傳輸媒體的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傳輸特性、地理范圍、抗干擾性、相對價格。
二十六、傳輸媒體的選擇:拓撲構造、實際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受的價格。
二十七、基帶同軸電纜用于傳輸數字信號,阻抗50Q,最大距離幾公里。寬帶同軸電纜即可傳輸數字信號也可
傳輸模擬信號,阻抗為75Q,寬帶電纜的最大距離可達幾十公里。
二十八、過失控制是指在數據通信過程中發現和糾正過失,把過失盡可能小的限制在允許范圍內的技術和方
法。
二十九、信道固有的、持續存在隨機噪聲為熱噪聲。熱噪聲引起的過失稱為隨機錯,它所引起的某位碼元的過
失是孤立的,與前后碼元無關,它導致隨機錯通常較少。由外界特定的短暫原因所造成的噪聲稱為沖擊噪聲,
它是傳輸中產生過失的主要原因,他不會影響到一串碼元。
三十、利用過失控制編碼進展過失控制的方法有兩個:自動請求重發ARQ、前向糾錯FEC.FEC中,接收端不僅
能發現過失,而且能確定二進制碼元發生的位置從而糾正他。ARQ方式只使用檢錯碼,FEC方式必須使用糾
錯碼。
三十一、編碼效率:碼字中的信息位數、:外加的冗余位數、:編碼后的碼字長度。
R=h/n=k/(k+r)0k:rn
編碼效率R越大,信道中用來傳送信息碼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三十二、奇偶校驗碼是一種通過增加冗余位使得碼字中"1"的個數后為奇數或偶數的方法,它是一種檢錯碼。
垂直奇偶檢驗又稱縱向奇偶檢驗,它能檢測出每列中所有奇數位錯,但檢測不到偶數位錯,它的編碼效率是:
R=P/[P+1],漏檢率接近二分之一。
水平奇偶校驗又稱橫向奇偶校驗,它不但可以檢測出各段同一位上的奇數位錯,而且還能檢測出突發長度<二P的
所有突發錯誤,漏檢率比垂直奇偶校縫低,但要使用數據緩沖器。
水平垂直奇偶校驗又稱縱橫奇偶校驗,它能檢測出:A、所有三位或三位以下的錯誤;B、奇數位錯;C、突發長度
〈二P+1的突發錯誤的,還可用來糾正局部錯誤。其編碼效率為:R=P*q/[(p+1)/(q+1)].
三十三、循環冗余校驗碼又叫多項式碼。K位要發送的加上R位冗余位形成一個整體來發送,K位要發送的信
息位對應一個〔K+1〕位的多項式,R位冗余位對應一個[R-1]的多項式。循環冗余校驗碼的特點:可檢測
出所有的奇數位錯、可檢測出所有雙比特錯、可檢測出所有小于等于檢驗位長度的突發錯。〔簡單應用〕
三十四、海明碼是一種可以糾正一位過失的編碼。〔簡單應用)
1、雙線線早就用于通信中的模擬信號傳輸,也用于數字信號的傳輸。對于模擬數據來說,大約每5-6公
里需要一個放大器,對于數字信號來說,每2-3公里使用一個中繼器。雙線線的帶寬可達268KHZ,因而可
使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在100Kbps速率下傳輸距離可達1公里,但10M和100M的傳輸速率下距離不
超過100米。
2、同軸電纜中的基帶同軸電纜用于直接傳輸數字信號。寬帶同軸電纜用于頻分多路復用的模擬信號傳輸,也可用
于不使用頻分多路復用的高速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傳輸。
3、在計算機網絡中均采用二根光纖〔一來一去〕組成的傳輸系統。光纖的傳輸速率可達Gbps級,傳輸距離達數
十公里。目前,一條光纖線路上只能傳輸一個載波,隨著技術的開展,會出現使用的多路復用光纖。光纖傳輸6-8
公里的距離內不用中繼器。波分復用技術WDM.
三十五、數字傳輸系統都采用脈碼調制與多路復用技術,早期的數字傳輸系統有如下弱點:數據傳輸速率不標
準、光設備接口標準不標準、復用系統中存在同步問題。
三十六、SDH信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模塊是STM-1.SDH傳輸網最核心的特點是同步復用、標準光接
口和強大的網管能力。
第三章計算機網絡體系構造及協議
1、網絡協議:為進展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設的規則、標柜或約定的集合,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準
確地說,它是對同等層實體之間的通信制定的有關通信規則或約定的結合。
2、網絡協議包括三個要素:語義:涉及用于協調與過失處理的控制信息;語法:涉及數據及可控制信息格式、編
碼及信號電平等、定時:涉及速度匹配及排序等。
3、網絡的體系構造的劃分所用的方法是分層劃分,要遵循以下原財:每層的功能要明確并且相互獨立、層間接口
必須要清晰,跨越的信息量盡可能地少、層數適中。層次構造一般以垂直分層模型表示。4、網絡的體系構造的
特點是:1、以功能作為劃分層次的根基、2、第N層實體在實現自身定義的功能時,只能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
務;3、N層向N-1層提供服務時,此服務不僅包含N層本身的功能,還包含由下層服務提供的功能;4、僅在相
鄰層之間有接口,而且所提供的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對上層完全屏蔽。
5、OSI模型〔開放系統互連模型〕包括了體系構造、服務定義和協議標準三級抽象。
6、OSI模型的七個模型:①物理層:作用是使原始數據比特流能在物理媒體上傳輸;②數據鏈路層:通過校驗、
確認和反響重發等手段,將不可靠的物理鏈路改造成對網絡層來說無過失的數據鏈路,并進展流量控制;③網絡層:
為運輸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交換網絡數據傳輸功能,并進展路由選擇、擁擠控制和網際互連等;④運輸層:第一
個端-端的層次,為會話層提供透明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并處理端到端的過失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⑤會話
層:組織和同步不同主機上的各種進程間的通信。;⑥表示層:為應用層用戶提供共同的數據或信息的語法表示變
換,如線碼轉換、格式轉換、數據壓縮和加密解密等;⑦應用層:升放系統互連環境的最高層,為OSI應用進程提
供服務,不同的應用層為特定類型的網絡的應用提供訪問OSI環境的手段。
7、發送進程發送給接收進程中的數據,實際上是經過發送方各層從上到下傳送到物理媒體,通過物理媒體傳輸到
接收方后,再經過從下到上各層的傳遞,最后到達接收進程。
8、物理層的傳輸單位是比特,它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它不是指具
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物理層的作用是確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傳輸。
9、物理層協議規定了與建設、維持及斷開物理信道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它直接面向實
際承當數據傳輸的物理介質,物理層的傳輸單位是比特。比特流傳輸可以采用異步傳輸,也可采用同步傳輸。
10、DTE〔數據終端設備〕和DCE〔數據通信設備)接口的各根導線的電氣連接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動接收
器的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三種。
11、接口信號線按功能可分為:數據信號線、控制信號線、定時信號線、接地信號線。
12、EIARS-232C是由美國電子工業-辦會EIA在1969年公布的一種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標準,它利用
公用網作為傳輸媒體,并通過調制解調器將遠程設備連接起來。以下為四種特性:機械特性:25芯的標準連接
器;電氣特性:規定"1〃的電平為-15至-5伏/0〃為+5至+15;功能特性:定義了25芯標準連接中的20根
信號線;規程特性:規定工作過程是在各個控制信號線有序的ON和OFF狀態的配合下進展的。
13、RS-449、RS-422,RS-423是保持與RS-232C的兼容性的前提下的改良。RS-449:使用了37芯和9芯的
連接器,9芯用于輔信道的信號;RS-422:完全采用獨立的雙線平衡傳輸,信號電平的定義為±6伏(±2伏為過
渡區域,平衡方式的電氣標準〕;RS-423:是非平衡電氣標準,它采用單端發送器和差動接收器,電平為±6伏(±
4伏為過渡區域〕。
14、100系列接口標準:傳輸速率為200bps-9600bps時,采用25芯標準連接器,采用V.28建議;傳輸速率為
48Kbps時,采用34芯連接器,控制信號使用V.28建議,數據線與定時線采用V.35建議。200系列接口標準:
采用25芯標準連接器,電氣特性采用V.28建議。15、X.21建議是于1976年制定的DTE若何與數字化的DCE
交換信號的數字接口標準。機械特性:采用15芯標準連接器,定義了八條接口線;電氣特性:類似于RS-422的
平衡接口;功能特性:按同步傳輸的全雙工或半雙工方式運行。16、數據鏈路層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機網絡
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絡層。數據鏈路層以幀為傳送單位。1)幀同步問題就是能從比特
流中區分出幀的起始和終止。常用的幀同步方法是:字節計數法、字符填充法〔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比特填充法〔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標志法〕和違法編碼法。①字節計數法:以一個特殊字符表征幀的開場,并一個
專門的字段標明幀內的字節數;②比特填充法:以一組比特模式〔如011111110〕來定界幀的起始于終止;③字
符填充法:用一些特定的字符來定界;④違法編碼法:例如曼徹斯特碼,"高-高〃"低-低〃是違法的,借用其序
列來定界幀的起始和終止,它只適用于采用冗余編碼的特殊編碼環境。目前較普遍使用的幀同步方法是比特填充法
和違法編碼法。
2)常見的過失控制方法有反響檢測法和自動重發請求。反響檢測法無須使用任何特殊代碼的過失檢測法,數據
傳輸時,接收方將收到的數據重新發回發送方,由發送包檢查是否對,優點:原理簡單、實現容易、可靠性好,缺
點:信道利用率低。用于面向字符的異步傳輸;
自動重發請求是指接收方根據檢錯碼對數據幀進展過失控制,假設發現錯誤,返回請求重發的應答讓發送方重新傳
送該幀;
空閑重發請求也稱停等法,該方案規定發送方每發送一幀就要停下來等待接收方確認返回,僅當接收方確認正
確接收后再繼續發送下一幀。這種方案的收發雙方都要設置一個幀的緩沖存貯空間,可有效實現重發而且不會出現
重份;
連續重發請求是指發送方可以連續發送一系列的幀,既不用等前一幀被確認就可發送下一幀,這種方法傳輸效率高,
但增大了緩沖存貯空間;
Go-Back-N的原理有兩種含義:1、接收方檢測出失序的信息幀后,要求發送方重發最后一個正確接收的信息幀之
后所有未被確認的幀;2、當發送方發送了幾個幀后,假設發現該N幀的前幾幀在計時器超時后仍未返回其確認信
息,則該幀及其后的幀被判定出錯,就要重發;
選擇重發策略:出錯的幀之后的幀可接收下來,存放在緩沖區中,同時要求發送方重新發送出錯的那一幀,這種策
略減少了浪費,但要求有足夠大的緩沖空間。
流量控制是對發送方數據流量的控制,使其發送速率不致超過接收萬所能承受的能力,流量控制并不是數據鏈路層
所特有的功能,許多高層協議中也提供流量控制的功能。
常見的流量控制方案有:XON/XOFF方案和窗口機制。
@XON/XOFF方案使用一對控制字符來實現流量控制,當接收方過載時,可向發送方發送字符XOFF〔DC3〕暫停,
待接收方處理完數據后,再向發送方發送字符XON(DC1),使之恢復發送數據;②窗口機制:其本質是在收
到一個確定幀之前,對發送方可發送幀的數目加以限制,這是由發送方調整保存在重發表中的待確認幀來實現的,
如接收方來不及處理,則接收方停頓發送確認信息,發送表的重發表就增長,當到達重發表的限度時,發送方就不
再發送新幀直到收到確認信息為止。
發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可以不同,但接收窗口的尺寸不能大于發送窗口,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窗口尺寸不得大于
信號范圍的一半。發送窗口指發送方已發送但尚未確認的幀序號隊列的界,上下界分別稱上下沿,上沿、下沿的間
距稱為窗口尺寸。發送方每發一幀,待確認幀的數目加1,收到一個確認幀時,待確認幀的數目減1.當重發表的計
數值〔待確認幀的數目〕等于發送窗口尺寸時,停頓發送新幀。
以滑動窗口的觀點來統一對待空閑的RQ、Go-Back-N和選擇重發,則①空閑RQ: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二1;
②Go-Back-N: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二1;③選擇重發: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17、數據鏈路層連接的
建設、維持和釋放稱為鏈路管理。18、數據鏈路控制協議也稱鏈路通信規程,也就是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鏈
路層協議,鏈路控制協議分為異步協議和同步協議兩類。
異步協議以字符為獨立的信息傳輸單位,一般用于數據速率較低的場合。
同步協議是以幀為傳輸單位,同步協議能更有效地利用信道,也便于實現過失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同步協議分
為三種類型:①面向字符的同步協議;②面向比特的同步協議;③面向字節的同步協議。
1)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協議①最早的同步協議、②典型的代表是IBM公司的BSC協議、③均由鏈路建設、數據
傳輸、電路撤除三局部組成。
@BSC協議用ASCII或EBCDIC字符集定義的10個傳輸控制字符
標識名稱含義
SOH序始1表示報文的標題和報頭開場STX文始2標題完畢或報文文本的開場ETX文終3報文文本的完畢
EOT送畢4一或多個文本塊完畢,撤除鏈路ENQ詢問5詢問,用于請求遠程站給出響應ACK確認6接收方發出
的正確接收的響應DLE轉義10修改緊跟其后的N個字符的意義NAK否認15接收方發出的未正確接收的響應
SYN同步16實現節點之間字符同步和無數據傳輸時同步ETB塊終17報文分成多個數據塊時一個數據塊的完畢
⑤BSC協議將在鏈路上傳輸的信息分為數據報文和監控報文兩類。
⑥數據報文一般由報頭和文本組成,文本是要傳送的有效數據信息,而報頭有時也可不用,報文較長時,可分為
多個塊來發送,每一個塊作為一個傳輸單位。發送方只有收到接收方返回確實認后,才能發送下一個數據塊。
⑦BSC協議的數據塊有四種形式〔注解:BCC:塊校驗字符,校驗范圍:STX-ETX或STX-ETB,BSC協議中所有
發送的數據均跟在至少兩個SYN字符之后]:
A:不帶報頭的單塊報文或分組傳輸的最后一塊:SYNSYNSTX報文ETXBCC
B:帶報頭的單塊報文:SYNSYNSOH報頭STX報文ETXBCCC:分塊傳輸的第一塊報文:SYNSYNSOH報頭STX
報文ETBBCC
D:分塊傳輸中的中間報文:SYNSYNSTX報文ETBBCC⑧當發送的報文是二進制數據而不是字符串時,為使二
進制數據中允許出現與傳輸控制字符一樣的數據〔即數據的透明性〕,可在各幀中真正的傳輸控制字符(SYN除外)
前加上DLE轉義字符。在發送時,假設文本中也出現與DLE字符一樣的二進制比特串,這可插入一個外加的DLE
字符加以標記,接收方假設發現單個DLE字符,則可知其后為傳輸空制字符,如發現連續兩個DLE字符,則知道
其后者為數據,在處理之前將其中一個刪去。⑨正反向監控報文有如下四種格式:A:肯定確認和選擇響應:
SYNSYNACK;B:否認確認和選擇響應:SYNSYNNAK;C:輪詢/選擇請求:SYNSYNP/S前綴站地址ENQ;D:
拆鏈:SYNSYNEOT.⑩BSC協議與特定的字符編碼集關系過于密切,所以兼容性較差。BSC是一個半雙工協議,
它的鏈路傳輸效率也很低。不過,由于BSC協議需要的緩沖存貯空間小,因而在面向終端的網絡中被廣泛使用。
19、面向比特的同步控制協議HDLC:
①特點:A、不依賴于彳小可字符編碼集;B、數據報文可透明傳輸;C、全雙工通信;D、傳輸巨靠性高〔均采用
CRC校驗碼〕;E、傳輸控制功能與媚功能別離。
②HDLC的操作方式是某站點是以主站方式操作還是以從站方
式操作,或者二者兼備。鏈路上用于控制目的的站稱為主站,其他受主站控制的站稱為從站。由主站發往從站的幀
稱為命令幀,由從站返回主站的幀稱為響應幀。
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有正常響應方式NRM、異步響應方式ARM、異步平衡方式ABM.
③正常響應方式NRM是一種非平衡數據鏈路操作方式,在這種操作方式中,傳輸過程由主站啟動,從站只有收
到主站某個命令幀后,才能作為響應向主站傳輸信息,該操作方式適用于面向終端的點一點和一點到多點的鏈路。
附:平耀操作:站可以兼備主站和從站的功能;非平衡操作:操作時有主站、從站之分的而且各自功能不同的站。
④異步響應方式ARM:也是一種非平衡數據鏈路操作方式,與正常響應方式NRM不同的是,ARM下的傳輸過
程由從站啟動,并控制超時和重發。該操作方式適用于采用輪詢方式的多站鏈路。⑤異步平衡方式ABM:它是
一種允許任何節點來啟動傳輸的操作方式。
⑦HDLC的幀類型:信息幀〔I幀〕、監控幀〔S幀00-接收就緒、01-拒絕、10-接收未就緒、11-選擇拒絕〕、和
無編號幀(U幀〕三種類型。20、網絡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是面向數據通信的彳氐三層中最復雜、最關
鍵的一層,網絡層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輸,具體功能包括路由選擇、阻塞控制、網際互
連等。21、在分組交換方式中,通信子網向端系統提供虛電路和數據報兩種網絡服務,而通信子網內部的操作也有
虛電路和數據報兩種方式。
1)虛電路:在這種操作方式中,網絡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間先要建設一條邏輯通路,稱之為虛電路。虛電路的實
際路徑可能一樣也可能不同,虛電路服務是網絡層向運輸層提供的一種使所有分組按順序到達目的端系統的可靠的
數據彳專送方式,它是一種面向連接的服務。
2)數據報服務:在這種操作方式中,每個分組被稱為一個數據報,假設干個數據報構成一次要傳送的報文和數據
塊。數據報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在傳送過程中,網絡結點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數據報服務是指端系統
的網絡層與網絡結點中的網絡之間一致地按照數據報操作方式交換數據,數據報服務是無連接的服務。3]虛電路
服務。即通信子網內部節點按數據報方式交換數據,而與端系統相連的網絡節點則向端系統提供虛電路服務。
22、路由選擇:是網絡結點在收到一個分組后,要確定向下一節點傳送的路徑。即根據一定的原則和算法在傳輸通
路中選出一條通向目的節點的最正確路由。路由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絡的性能,如網絡吞吐量、平均延遲
時間等。
23、確定路由選擇的策略稱為路由算法,設置路由算法時的參考以下技術要素:①選擇最短路由還是最正確路由;
②通信子網是采用虛電路操作方式還是采用數據報的操作方式;③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還是采用集中式路由算法;
④考慮關于網絡拓撲、流量和延遲等網絡信息的來源;⑤確定采用靜態路由還是動態路由。靜態路由選擇策略不用
測量,也不需利用網絡信息。這種策略按某種固定規則進展路由選擇,包括泛射路由選擇、固定路由選擇算法。23、
動態路由選擇策略:這種方法依靠網絡當前的狀態信息來決定路由,包括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和鏈路狀態路由算法。
24、擁塞現象是指到達通信子網中某一局部的分組數量過多,使得該局部網絡來不及處理,以致引起這局部及至整
個網絡性能下降的現象,嚴重時會出現死鎖。阻塞控制不同于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基于平均值的控制,是指對一
條通路上的通信量進展控制,主要解決一條通路上各接收節點接收能力缺乏的問題,阻塞多是由于某處峰值流量過
高而發生,它與通信子網傳送的分組總量有關。
擁塞控制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分為開環的和閉環的,一旦出現擁塞,有兩種解決方法:增加資源或降低負載。
25、X.25協議描述了主機〔DTE〕與分組交換網〔PSV〕之間的接口標準,X.25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分組
層三個層次。〔分組層相當于OSI參考模型中的網絡層〕其主要功能是向主機提供多信道的虛電路服務。
X.25分組級的功能是將鏈路層所提供的連接DTE-DCE的一條或多條物理鏈路復用成數條邏輯信道,并且對每一條
邏輯信道所建設的虛電路執行與鏈路層單鏈路協議類似的鏈路建設、數據傳輸、流量控制、順序和過失檢測、電路
的撤除等操作。
X.25提供虛呼叫和永久虛電路兩種虛電路服務,規定的虛電路服務屬于面向連接的服務。
在X.25的分組級上,所有信息都以分組為基本單位進展傳輸和處理,分組級包括RR、RNR、REJ三個分組,稱
為流量控制分組。X.25確認分組用作呼叫建設和去除、數據和中斷、流量控制和復位、重啟動等。26、網際互聯
的目的是使一個網絡上的用戶能訪問其它網絡上的資源,使不同網絡上的用戶相互通信和交換信息,網際互連不僅
有利于資源共享,也可以從整體上提高網絡的可靠性。實現網際互連的條件:A、在網絡之間至少提供一條物理上
連接的鏈路,并具有對這條鏈路的控制規程;B、在不同網絡的進程之間提供適宜的路由實現數據交換;C、有一個
始終記錄不同網絡使用情況并維護該狀態信息的統一的記費服務;C、在提供以上的服務時,盡可能不對互連在一
起的網絡的體系構造作任I可修改。
局域網、廣域網的網際互連有"LAN-LAN、LAN-WAN、WAN-WAN.LAN-WAN-LAN*四種形式。27、網間
連接器是指用于網絡之間互連的中繼設備,它可分為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①轉發器:在物理層間實現
透明的二進制比特復制,以補償信號衰減;②網橋:提供鏈路層間的協議轉換,在局域網之間存儲和轉發幀;
③路由器:提供網絡層間的協議轉換,在不同的網絡之間存例口轉發分組;
④網關:提供運輸層及運輸層以上各層間的協議轉換。28、運輸層是OSI七層模型中的第四層,運輸層是OSI
七層模型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層,是唯一負責總體數據傳輸和控制的一層。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目的是:①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通信;②向會話層提供獨立于網絡的運輸服務。運輸層的主要功
能是:對一個進展的對話和連接提供可靠的運輸服務,在通向網絡的單一物理連接上實現該連接的復用,在單一連
接上提供端到端的信號與流量控制、端到端的過失控制以及恢復等服務。
運輸層的服務包括的內容有:①服務類型:兩大類,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的服務。②服務等級;③數據傳輸:
一般采用全雙工服務;④用戶接口;⑤連接收理;⑥狀態報告;⑦安全保密。29、服務質量〔QOS〕是指在運輸
連接點之間看到的某些運輸連接的特征,是運輸層性能的度量,反映了傳輸質量及服務的可用性。根據用戶要求和
過失性質,網絡服務按質量可劃分為三種類型:①A型網絡服務:具有可承受的殘留過失率和故障通知率;②B型
網絡服務:具有可承受的殘留過失率和不可承受的故障通知率;③C型網絡服務:具有不可承受的殘留過失率。
用戶要求對比高,則一個網絡可能歸于C型。喪失數據對于電子郵件來說算是A型,而對于銀行系統來說就是C
型了。A型的服務質量最高。服務質量劃分得較高的網絡,僅需要較簡單的協議級別,即:A30級協議〔簡單級〕。
30、傳輸服務原語分為請求、指示、響應、確認四種類型。
31、在TCP/IP協議體系中,進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采用客戶/服務器模式〔原因是網絡資源分布不均和網絡環境中
進程通信的異步性〕,客戶/服務器模式采用"請求驅動〃方式工作。
32、TCP協議的特點是面向連接服務、高可靠性、全雙工通信、支持流傳輸、傳輸連接的可靠建設和釋放、提供流
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33、會話層在傳輸層提供的服務上,加強了會話管理、同步和活動管理等功能。
會話層管理方法包括令牌與對話管理、活動與對話單元以及同步與重新同步等。
34、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有:
①語法轉換:數據表示、數據壓縮、網絡安全和保密等;②語法協商;③連接收理。
35、應用層也成為應用實體[AE],它由假設干個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和一個或多個公用應用服務元素(CASE)
組成,每個SASE提供特定的應用服務,CASE提供一組公用的應用服務。36、應用層常用的協議有:文件傳送、
訪問和管理、虛擬終端〔非對稱模型和對稱模型〕、電子郵件和其他應用功能〔目錄服務、遠程作業錄入、圖形、
信息通信〕。
37、TCP/IP協議是美國國防部高級方案研究局DARPA為實現ARPANET互聯網而開發的,TCP/IP已成為一個事
實上的工業標準,TCP/IP分層模型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層次構造、二是各層功能的描述。TCP/IP參考模型可分
為應用層、傳輸層、互連層、主機-網絡層。38、TCP/IP在傳輸層提供兩個主要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數據流〔虛電路】服務,TCP采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TCP
采用"滑動窗口〃的流量控制機制提高網絡的吞吐量。
UDP是對IP協議簇的補充,發送方通過它可以區分一臺計算機上的多個連接者。UDP是依靠IP協議來傳送報文,
因而它的服務和IP的一樣是不可靠的。
39、TCP/IP應用層包括以下四種協議:①文件傳輸協議FTP:它是網際提供的用于訪問遠程機器的一個協議,
它使用戶可以在本地機與遠程機之間進展有關文件的操作。工作時建設兩條TCP連接,一條用于傳送文件,一條用
于傳送控制。
②遠程終端訪問TELNET③域名服務DNS
④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TMP:它是一個簡單的基于文本的協議,用于可靠、有效的數據傳輸。
第四章局域網
1、局域網是一種在有限的地理范圍內將大量PC機及各種設備互連在一起實現數據傳輸和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絡。
如NOVELL網、IBMTOKENRING網、3coMETHER網、WINDOWSNT等。
相對于廣域網,局域網的特點:①地理范圍小;②數據傳輸速率高;③傳輸時延小、誤碼率低;4〕以PC機為主
體;⑤只涉及通信子網的內容,⑥協議簡單、構造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擴大。
局域網可分為三類:①平時的局域網(LAN)
②計算機交換機CBX〔采用電路交換技術的局域網〕③高速局域網〔HSLN〕。
2、局域網的特性主要取決于拓撲構造、傳輸媒體、媒體訪問控制三類,其中最重要的是媒體訪問控制方法。
3、網絡拓撲構造對網絡性能影響很大,選擇網絡的拓撲構造時,首先要考慮采用何種媒體訪問控制方法,其次是
性能、可靠性、成本、擴大靈活性、實現的難易程度以及傳輸媒體的長度等因素。4、局域網采用的拓撲構造有總
線、環形、星型三種。
總線網:采用分布式媒體訪問控制方法。總線網的缺點:主干故障會造成全網癱瘓,站點較多時,數據沖突增多造
成低效率。總線網是用來實現局域網的最常用的拓撲構造,以太網就是它的最典型實例。總線拓撲網可采用兩種協
議,一種是以太網采用的CSMA/CD,另一種是總線拓撲網與令牌環相結合的變形,在物理上是總線拓撲,邏輯上
采用令牌環,兼有總線網和令牌環的優點。環形網:采用分布式媒體訪問控制方法。優點:控制簡單、信道利用率
高、通信電纜長度短、不存在數據沖突〔相對比于總線網)、局域網應用對比廣泛。缺點是對節點接口和傳輸線路
的要求對比高。典型實例:IBM令牌環網和劍橋環網,還有一種FDDI構造〔采用光纖的高速令牌環網〕。
星型網:采用集中式媒體訪問控制方法。優點:構造簡單、實現容易、信息延遲確定。缺點:通信電纜長、傳輸媒
體不能共享。典型實例是計算機交換機CBX.
5、LAN中使用的傳輸方式有基帶和寬帶兩種。基帶用于數字信號傳輸,常用傳輸介質是雙線線和同軸電纜。寬帶
用于無殘電頻率范圍內的模擬信號傳輸,常用同軸電纜。
6、基芍系統中,數字信號通常采用曼徹斯特編碼傳輸。7、寬帶系統用于傳輸模擬信號,可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
(FDM),寬帶系統采用總線/樹形網站撲構造,寬帶本質上是一種單方向傳輸的媒體,在物理上可用雙電纜和中分
兩種不同的構造來實姬入和輸出的通路。
8、常用的媒體訪問控制方法有三種: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CD,控制令牌、時槽環。
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CD采用隨機訪問和競爭技術,這種技術適用于總線拓撲構造網絡;控制
令牌方法除了用于環形網拓撲構造之外,也可用于總線網拓撲構造。它是按照所有站點共同理解和遵守的規則,從
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彳專遞控制令牌,一個站點只有當它占有令牌時,才能發送數據幀,發送完幀之后,再把令牌
傳遞給下一個站點。其操作次序如下:①首先建設一個邏輯環,將所有站點同物理媒體相連,然后產生一個控制令
牌;②浸制令牌由一個站點沿著邏輯環"I頁序向下一個站點傳遞;③等待發送幀的站點接收到控制令牌后,把要發送
的幀利用物理媒體發送出去,然后再將控制令牌沿邏輯環傳遞給下一個節點。對于一個物理環,令牌的邏輯構造和
物理環的構造是一樣的,令牌傳遞的次序和站點連接的物理次序也是一致的。而對于總線網,邏輯環的次序不必和
電纜上的站點連接次序相對應,所有站點沒有必要按照邏輯環連接。
時槽環只適用于環形網的媒體控制訪問,這種方法對每個節點預先安排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每個節點只能在時槽內
傳輸數據。時槽環采用集中控制方式C
在時槽環媒體訪問控制方法中,每個站點每次只能傳送一個幀,假設想要傳送另一個幀,則首先必須釋放前一幀所
用的時槽,這種對環的訪問方法表達了公平性。時槽環的優點是:①構造簡單②節點間相互干擾少③可靠性高。時
槽環的缺點是:①需要一個特定的監控站節點②由于繞環一周時間內每個站點只能占有一個時槽歷,假設某站點發
送的數據較長要占用多個時槽,而此時環上只有該站點有數據要發送,則許多時槽都是空時槽③"位的時槽只能
攜帶16位的蜂,開銷大、效率較低。9、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局域網是一個通信網,只涉及到相當于OSI/RM通信子網的功能。由于內部大多采用共享信道的技術,所以局域網
通常不單獨設立網絡層。
OSI/RM的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在局域網參考模型中被分成:媒體訪問控制MAC、邏輯鏈路控制LLC兩個子層。
LLC子層中規定了無確認無連接、有確認無連接和面向連接三種類型的鏈路服務。10、IEEE802標準。
IEEE802在1980年二月成立了局域網標準化與委員會〔簡稱正EE802委員會〕,專門從事局域網的協議制定,形
成了一系列的標準,稱為IEEE802標準。
IEEE802.1是局域網的體系構造、網絡管理和網絡互連協議。IEEE802.2集中了數據鏈路層中與媒體無關的LLC協
議。主要的MAC協議有:①IEEE802.3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訪問方法和物理層協議;
IEEE802.4令牌總線訪問方法和物理層協議;
IEEE802.5令牌環訪問方法和物理協議;?IEEE802.6關于城域網的分布式隊列雙總線DQDB的標準等。
IEEE802標準定義了LLC子層和MAC子層的幀格式。LLC的鏈路只有異步平衡方式〔ABM〕,而不用正常響應方
式[NRM]和異步響應方式〔ARM〕。IEEE802.2標準定義的LLC幀格式也分為信息幀、監控幀和編號幀三類。11、
CSMA/CD是一種用爭用的方法來決定對媒體的訪問權的協議,它只適用于邏輯上屬于總線拓撲構造的網絡。總線
爭用技術可分為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和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CD兩大類。載波監聽多路
訪問CSMA的技術也稱作先聽后說LBT[ListenBeforeTalk],如媒體空閑,該站點便可傳輸數據,否則,該站點
將避讓一段時間后再作嘗試。
常用的退避算法有:非堅持算法、1-堅持算法、P-堅持算法。1)非堅持算法:①如空閑,立即發送②如忙,等待
一個隨機重發延遲后,再重復①步驟c缺點:利用率低。
2)1-堅持算法:①如空閑,立即發送②如忙,繼續監聽,直至空閑,立即發送③如有沖突〔一段時間內未收到肯
定的回復〕,則等待隨機量時間后,重復①②步驟。優點:防止了媒體利用率損失,缺點: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站要
發送,則沖突不可防止。
3〕P-堅持算法:①如空閑,則以P的概率發送,而以1-P的概率延遲一個時間單位,一個時間單位通常等于最大
傳播時延的兩倍②延遲一個時間單位后,再重復A步驟③如忙,繼續監聽直至媒體空閑并重復A步驟。P-堅持算
法是一種既能象非堅持算法那樣減少沖突,又能象1-堅持算法那樣減少媒體空閑時間的折中方案,問題在于若何選
擇P的有效值,這考慮到防止重負載下系統處于的不穩定狀態。N個站,選擇適當的P值使NP<1,當P值選的
過小時,媒體利用率就會大大降{氐。12、如果發生沖突,信道上可以檢測到超過發送站點本身發送的載波信號的幅
度,由比判斷出沖突的存在。
13、從一個站點開場發送數據到另一個站點開場接收數據,即載波信號從一端傳播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時間,稱為信
號傳播時延。信號傳播時延(ps)=兩站點間的距離〔m〕X言號傳播速度[200m/|js]
在最壞的情況下,對于基帶這CSMA/CD來說,檢測出一個沖突的時間等于任意兩站之間最大傳播時延的兩倍。
14、數據幀從一個站點開場發送,到該數據幀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稱為數據傳輸時延,數據傳輸時延也表示一個接
收站點開場接收數據幀,到該數據幀接收完畢所需的時間。
數據傳輸時延〔s〕二數據幀長度(bit)?數據傳輸速率(bps)不考慮中繼器引入的延時,數據幀從一個站點開場
發送,到該數據幀被另一個站點全部接收所需的總時間,等于數據傳輸時延與信號傳播時延之和。
15、雌幀的傳輸時延至少要兩倍與傳輸時延。
因為:信號傳播時延(ps)=兩站點間的距離〔m〕:信號|專播速度〔200m/us〕,
并且:數據傳輸時延(s):數據幀長度(bit)?數據傳輸速率〔bps〕。所以:CSMA/CD總線網中最短幀長的計
算公式為:最短數據幀長(bit)/數據傳輸速率〔Mbps〕=2*〔兩站點間的最大距離〔m〕/200m/ps〕注意單位
要統一。16、因為寬帶CSMA/CD是單向傳輸,所以其數據幀的傳輸時延至少四倍于傳輸時延。
17、CSMA/CD算法中,檢測沖突并發完阻塞信號后,為了降低再次沖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個隨機時間,然后再
用CSMA方法試圖傳輸。它采用一種稱為二進制指數退避的算法,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是按照后進先出LIFO的次
序控制的。
18.IEEE802.3就是采用二進制指數退避和1-堅持算法的CSMA/CD媒體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傳染病醫院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互聯零售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事故響應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不銹鋼餐具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國際貿易合作合同
- 2025-2030中國三元鋰電池市場營銷創新與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 養殖基地運營與農產品供應合同
- 企業營銷策劃執行合同
- 古董買賣合同
- 農業產業信息化技術實施合同書
- 精神科手衛生與患者關懷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中考二模化學試題(無答案)
- 村辦公樓可行性研究報告
- MOOC 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力學三大觀點在電磁感應中的應用
- (2024年)小學體育籃球規則課件
- 吳明珠人物介紹
- 2024年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穴位貼敷治療失眠
- 于東來人物故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