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詩三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_第1頁
24 唐詩三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_第2頁
24 唐詩三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_第3頁
24 唐詩三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_第4頁
24 唐詩三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統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目錄112345678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杜甫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_________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影響深遠,被后人稱為“_____”,他的詩歌被稱為“_____”。詩風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實主義詩圣詩史沉郁頓挫《望岳》、《兵車行》“三吏”“三別”、《春望》、《登高》等等。

“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叫做“歌行體”,是由古代的樂府詩歌發展而來的。這種古體詩多為五言、七言,也有雜言,句式長短不一,用韻自由。內容多為敘事,與近體詩不同。題解2.領悟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懷。1.了解杜甫及本詩的寫作背景,理解詩歌內容。教學目標3.品味、積累詩歌名句,豐富文化積淀。

唐代中期爆發“安史之亂”,導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輾轉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資助在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暫時有了安身之處,但生活依舊是清苦的。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暴風雨把杜甫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導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眠之夜。此情此景讓杜甫感慨萬分,于是寫詩抒懷。怒號掛罥

突兀布衾飄轉

俄頃喪亂廣廈見此屋三重茅沉塘坳包庇chóng

每個學習小組選一位同學朗誦這首詩,評出最佳朗誦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飄轉沉塘坳。江邊的地方高高的樹梢茅草飛得低的寫詩人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慘狀。秋深怒吼在這里是虛數,表示多落釋文意翻譯深秋八月,狂風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幾層茅草。茅草飄飛,飛過浣花溪,散落在江邊,高的掛在高大樹林的枝頭,低的落在水塘和水邊地里。釋文意第一節賞析怒號

1、作者用哪個詞語來描寫秋風?

2、為什么用“怒號”而不用“猛烈”或是

“兇猛”等詞語呢?

“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同時,它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釋文意釋文意第一節賞析3、“卷”和“吹”相比較,在描寫風之猛烈上哪個詞更好?還有:“飛”—“渡”—“灑”—“掛”—“飄轉”—“沉”等動詞。刻畫了茅草飛揚的動感場面。“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的動詞還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處?5、請用最簡潔的詞句概括本節內容。秋風破屋

釋文意歸來倚仗自嘆息。

寫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現了詩人無可奈何的痛苦心情。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竟然忍心這樣呼喊也沒有結果公開,與“對面”呼應做動詞釋文意翻譯南村的一群頑童欺負我年老無力,竟狠心這樣當面做盜賊,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聲來了,只好回來靠著手杖自己嘆氣。釋文意合作探究

從1段“怒號”“卷”“飛渡”“灑”“掛罥”“飄轉系列動詞中,我感受到狂風的威勢,也感受到詩人目睹屋上茅草被狂風吹走的痛惜和焦急,可見他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從3段“冷似鐵”“踏里裂”“無干處”“未斷絕”中看到了作者生活環境的困苦,感受到了作者悲凄痛苦的情緒。1.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

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漫漫長夜,渾身沾濕,如何挨到天亮。

怎樣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庇護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1.本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生活狀態?2.“公然抱茅入竹去”,孩童們為何抱走茅草?3.“歸來倚杖自嘆息”,詩人在嘆息什么?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為什么這首詩卻一反常態,只寫詩人自己的個人遭遇?1.本詩反映了詩人怎樣的生活狀態?

反映了詩人屋漏又遭連夜雨,長夜沾濕難入眠的困窘、痛苦的生活。2.“公然抱茅入竹去”,孩童們為何抱走茅草?孩童天性:頑皮社會現實:貧困3.“歸來倚杖自嘆息”,詩人在嘆息什么?自己生活苦周圍百姓生活苦戰亂帶來的痛苦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為什么這首詩卻一反常態,只寫詩人自己的個人遭遇?

詩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風所破的痛苦,想到了飽經戰亂、流離失所的人民,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情懷。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這首詩寫的是幾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還有哪些詩句也表現了憂國憂民的情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國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表現憂國憂民情懷的詩句:1.選出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A.這首詩屬于近體詩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B.語言樸實、準確、形象、生動并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C.全詩通過屋破漏雨情節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在戰亂年代的貧苦生活和關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D.全詩將敘事抒情描寫融為一體,用憂國憂民這根感情線把他們交織在一起,意境深遠。A2.下列對詩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聯想到安史之亂以來百姓多難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B.“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預示大雨將至,烘托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C.“嬌兒惡臥踏里裂”一句表現出詩人對孩子在窘迫處境下還這么嬌氣頑皮的厭煩。D.“何由徹”和前面的“未斷絕”照應,表現了詩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C3.按原文填空。(1)表現詩人面對村中群童的頑皮搗蛋感到無可奈何的句子是:

。(2)通過描寫風云突變的天氣,烘托出詩人凄慘心境的句子是:

。(3)概括詩人自戰亂以來輾轉飄零,無法安寢的生活遭際的句子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4)詩中的“

”兩句與“屋漏偏遇連夜雨”的境況相同,寫出了詩人秋雨長夜的窘困處境。(5)表明詩人杜甫心系天下、犧牲自我的詩句是是

。(6)揭示全詩主旨,表現詩人關心百姓疾苦的博大情懷的詩是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3.按原文填空。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每個學習小組選一位同學背誦這首詩,評出最佳背誦者。杜詩填空露從今夜白,

。射人先射馬,

。朱門酒肉臭,

。會當凌絕頂,

。遲日江山麗,

。飄飄何所似,

。月是故鄉明擒賊先擒王路有凍死骨一覽眾山小春風花草香天地一沙鷗杜詩填空

,下筆如有神。

,陰陽割昏曉。

,當春乃發生。

,潤物細無聲。筆落驚風雨,

,死者長已矣。讀書破萬卷造化鐘神秀好雨知時節詩成泣鬼神隨風潛入夜存者且偷生杜詩填空白日放歌須縱酒,

。為人性僻耽佳句,

。出師未捷身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