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_第1頁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_第2頁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_第3頁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_第4頁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1/23【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2023年高考真題完全解讀(山東卷)2023年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繼續保持以往風格,試卷結構和試題難度保持了相對穩定,難度適中,試題立足于高中化學主干內容,強調化學與科技、生產、生活的親密聯系.在考查化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實現了對山東考化學學科素養的全面考查。試題梯度設計合理,契合考生特點,堅持“重視根底、立足實踐、突出能力、不斷創新”的要求,體現了高考命題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原則,準確表達了考試說明的要求,科學、準確、公平、標準,難度適中,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區分度,全面測試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較好地反映了學生的潛質,實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一、注重引領,突出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高中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新高考的化學試題基于“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引導教學"的核心立場,發揮學科優勢,突出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提升品德修養,讓考生感受化學學科的獨特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化學試題的立德樹人作用.如:第1題以典型齊魯文化特色為切入口,考查常見合金的組成,傳統硅酸鹽材料。二、強化主干,筑牢學科基礎試題單選題盡管只有10小題,多選題也僅有5小題,但卻集中體現了對高中化學主干與核心知識的考查,涉及內容包括化學與技術、社會及環境的關系、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化學用語、熱化學、電化學、重要元素單質及化合物的相關性質、化學實驗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等等,可以說基本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如:第2題考查鹽酸、硫酸和硝酸的使用;第3題考查極性分子的判斷;第4題考查實驗室事故處理方法;第6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鑒別NaO、a、三種溶液等.三、巧選載體,情境立足實踐立足化學科學特點,注重選取新材料、新藥物、新催化技術等真實情境,呈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些試題情境充分體現了化學的時代性和應用性,使考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有用的化學”,解決實際問題還需進一步深化對信息獲取加工、邏輯推理、歸納論證思維等關鍵能力,有利于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考查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人才選拔質量。信息獲取與加工是整個化學學科能力發展的基礎,所取素材都是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有的是傳統的工業生產,有的則是應用廣泛的新技術,這些情境對考生來說可能是陌生的,但考查的重點仍是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充分體現出試題“高起點、低落點”的特點。如:第5題以石墨層間插入F得到層狀結構化合物(CF)x為情景,考查共價鍵的形成及主要類型,晶胞的有關計算;第7題以抗生素克拉維酸為載體,考查有機官能團結構與性質,把物質結構融入其中;第11題以利用熱再生氨電池可實現電鍍廢液的濃縮再生為情景,考查電化學基礎知識,原電池正負極判斷,原電池電極反應式書寫;第12題以有機物X→Y的異構化反應為載體,考查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同分異構體的數目的確定;有機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斷;第20題探究水氣變換反應CO+H2OCO2+H2的中間產物是HCOOH,考查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電離平衡常數及影響因素。四、多維呈現,考查思維品質試題在設計上很好地體現了能力立意要求。試題通過創設復雜的問題情境,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對于真實的工業生產過程,在信息獲取加工能力的基礎上利用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推測實際工藝過程中步驟、所發生的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考查化學計算等。試題對能力的考查往往不是孤立的,著重對某項能力考查的同時,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與之相關的其它能力,這一點在非選擇題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如:第14題以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應路徑為情景,考查活化能,化學平衡題中基于圖表數據的相關計算,與轉化率變化有關圖像的分析;第15題以HgI2(g)的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為載體,考查化學平衡移動規律,化學平衡常數影響因素及計算;第16題以鹵素可形成許多結構和性質特殊的化合物為載體,考查鍵能、鍵長、鍵角及應用,雜化軌道理論、晶體類型判斷和晶胞的有關計算;第17題以高鎂鹵水為原料經兩段除鎂制備的工藝流程為載體,考查物質分離和提純,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平衡常數、溶度積常數計算;第19題根據根據殺蟲劑氟鈴脲(G)的兩條合成路線,考查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五、注重實驗,發展探究能力實驗是培養化學學科素養的重要途徑和方式。2023年高考化學在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儀器的選擇、基本儀器的使用、實驗數據的處理、實驗結論的得出和解釋等方面加強設計,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對高中實驗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教學重視實驗探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切實提升實驗能力。如:第8題以乙酸酐醇解反應為切入點,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中的羥基含量,考查酸堿中和滴定實驗基本操作及步驟;第9題以乙酸酐醇解反應為切入點,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中的羥基含量,考查化學計算;第10題以乙酸酐醇解反應為切入點,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中的羥基含量,考查定量實驗誤差分析;第13題制備Cu2O的工藝路線分析,考查鹽類水解,氧化還原運用;第18題制備SiHCl3粗品,考查綜合實驗設計與評價。題號難度考查內容詳細知識點選擇題1易化學與STS化學科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常見合金的組成;傳統硅酸鹽材料。2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硝酸的強氧化性;易水解的鹽溶液的配制;苯的取代反應;淀粉、纖維素的水解。3易物質結構與性質(極性分子)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4中化學實驗基礎常用儀器及使用;化學實驗基礎操作;實驗安全。5中物質結構與性質(晶體結構)共價鍵的形成及主要類型;晶胞的有關計算;化學鍵類別與晶體類別間的關系;常見共價晶體的結構.6較難化學實驗基礎(物質鑒別)鑒別NaO、a、三種溶液。7較難有機化學基礎(官能團結構與性質)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烯烴的順反異構;含有氫鍵的物質;酰胺的性質與應用。8較難化學實驗基礎(滴定實驗操作)酸堿中和滴定實驗基本操作及步驟;酸堿中和滴定實驗相關儀器。90。40化學實驗基礎(滴定計算)酸堿中和滴定實質、原理;化學計算。10中化學實驗基礎(誤差分析)酸堿中和滴定原理的應用;酸堿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11易化學反應原理(電化學)原電池原理理解;原電池正負極判斷;原電池電極反應式書寫;新型電池。12中有機化學基礎(官能團結構與性質)紅外光譜;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同分異構體的數目的確定;有機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斷。13難化學工藝流程氧化還原反應,鹽類水解運用,化學實驗評價。14中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平衡)活化能及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化學平衡題中基于圖表數據的相關計算;與轉化率變化有關圖像的分析。15較難化學反應原理(離子曲線)離子平衡,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化學平衡常數的概念及表達方式;化學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及應用.非選擇題16難物質結構與性質綜合鍵能、鍵長、鍵角及應用;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化學鍵雜化類型;晶胞的有關計算;晶體類型判斷.17較難化學工藝流程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平衡常數的有關計算;溶度積常數相關計算;物質分離、提純綜合應用。18較難綜合實驗設計與評價硅的制備;元素性質與電負性的關系;物質含量的測定;物質制備的探究.19較難有機化學基礎(推斷與合成)含有苯環的化合物的命名;常見官能團名稱、組成及結構;有機物的推斷;有機合成綜合考查。20較難化學反應原理綜合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電離平衡常數及影響因素。一、夯實基礎,注重細節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常見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礎實驗等基礎性知識的教學,要著重關注學生容易出現理解偏差或理解深度不夠的內容,我們既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學科觀念和思維方法落實到位,避免過多“死記硬背".二、織線成網,突出重點復習過程中要加強學科知識融合,系統地對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縱向、橫向知識鏈,構建知識網絡,精心設計好知識復習專題,加強知識間的聯系,融匯貫通,形成更加網絡化、邏輯性更強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更好提取和運用。三、精講精練,提高效率避免過多的僵化機械訓練,此次模擬題給我們呈現很多新穎性、靈活性很強的命題案例,以后的高考題中,肯定還會出現更多的新的情境、新的設問、新的融合、新的角度,我們要多加強變式訓練,引導學生思維開放,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以便學生能夠更好應對高考,能更從容接受高考的選拔。四、明確考綱,把握方向緊扣《高考評價體系》,研究高考試題,學習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把握考試方向。備考復習中不能好高騖遠,以打牢必備知識為根本,能力培養為關鍵,素養培育為核心,價值引領為導向,不可一味求新、求變,不能一味加大難度、無限制拔高,應當根據學情,精心選擇和設計內容,把學生最需要的給他,讓他在現有水平上有所提高.1.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齊魯文化特色,據其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A.泰山墨玉 B.龍山黑陶 C.齊國刀幣 D.淄博琉璃【答案】C【解析】墨玉、黑陶、琉璃均為陶瓷制品,均屬于硅酸鹽制品,主要成分均為硅酸鹽材料,而刀幣的主要成分為青銅,故選C。2.實驗室中使用鹽酸、硫酸和硝酸時,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稀鹽酸:配制AlCl3溶液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C.稀硝酸:清洗附有銀鏡的試管D。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答案】D【解析】A項,實驗室配制AlCl3溶液時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以抑制Al3+水解,A不合題意;B項,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時常采用稀硫酸作催化劑,B不合題意;C項,清洗附有銀鏡的試管用稀硝酸,反應原理為:Ag+4HNO3(稀)=3AgNO3+NO↑+2H2O,C不合題意;D項,苯的磺化是苯和濃硫酸共熱,反應生成苯磺酸的反應,故不需要用到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溶液,D符合題意;故選D。3.下列分子屬于極性分子的是()A.CS2?B。NF3?C.SO3?D.SiF4【答案】B【解析】A項,CS2中C上的孤電子對數為×(4—2×2)=0,σ鍵電子對數為2,價層電子對數為2,CS2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分子中正負電中心重合,CS2屬于非極性分子,A項不符合題意;B項,NF3中N上的孤電子對數為×(5-3×1)=1,σ鍵電子對數為3,價層電子對數為4,NF3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分子中正負電中心不重合,NF3屬于極性分子,B項符合題意;C項,SO3中S上的孤電子對數為×(6-3×2)=0,σ鍵電子對數為3,價層電子對數為3,SO3的空間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負電中心重合,SO3屬于非極性分子,C項不符合題意;D項,SiF4中Si上的孤電子對數為×(4—4×1)=0,σ鍵電子對數為4,價層電子對數為4,SiF4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分子中正負電中心重合,SiF4屬于非極性分子,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4.實驗室安全至關重要,下列實驗室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是()A.眼睛濺進酸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沖洗B.皮膚濺上堿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的硼酸溶液沖洗C。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D.活潑金屬燃燒起火,用滅火毛(石棉布)滅火【答案】A【解析】A項,眼睛濺進酸液,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故A錯誤;B項,立即用大量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盡可能減少酸或堿對眼睛的傷害,再用20%的硼酸中和殘余的堿,故B正確;C項,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故C正確;D項,活潑金屬會與水反應,所以燃燒起火,用滅火毛(石棉布)滅火,故D正確;故選A.5.石墨與F2在450℃反應,石墨層間插入F得到層狀結構化合物(CF)x,該物質仍具潤滑性,其單層局部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與石墨相比,(CF)x導電性增強B.與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強C.(CF)x中的鍵長比短D。1mol(CF)x中含有2xmol共價單鍵【答案】B【解析】A項,石墨晶體中每個碳原子上未參與雜化的1個2p軌道上電子在層內離域運動,故石墨晶體能導電,而(CF)x中沒有未參與雜化的2p軌道上的電子,故與石墨相比,(CF)x導電性減弱,A錯誤;B項,(CF)x中C原子的所有價鍵均參與成鍵,未有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或者不飽和鍵,故與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強,B正確;C項,已知C的原子半徑比F的大,故可知(CF)x中C-C的鍵長比C-F長,C錯誤;D項,由題干結構示意圖可知,在(CF)x中C與周圍的3個碳原子形成共價鍵,每個C—C鍵被2個碳原子共用,和1個F原子形成共價鍵,即1mol(CF)x中含有2。5xmol共價單鍵,D錯誤;故選B.6.鑒別濃度均為0.1mol·L—1的NaO、a、三種溶液,僅用下列一種方法不可行的是()A.測定溶液 B.滴加酚酞試劑C.滴加0.1mol·L—1KI溶液?D.滴加飽和Na2CO3溶液【答案】C【解析】A項,Na溶液顯弱堿性,a溶液顯強堿性,溶液顯酸性,則測定溶液是可以鑒別出來的,故A不符合題意;B項,NaO溶液顯弱堿性,a溶液顯強堿性,滴入酚酞溶液,兩種溶液顏色變色深淺不一樣,溶液顯酸性,滴入酚酞不變色,則滴加酚酞試劑是可以鑒別出來的,故B不符合題意;C項,NaO溶液滴入碘化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液面會由無色變成黃色,振蕩后會變成無色,而a溶液,溶液滴入碘化鉀溶液后,因不與兩者反應而沒有現象,則僅用滴加0。1mol·L-1KI溶液無法鑒別,則C符合題意;D項,飽和Na2CO3溶液和NaO溶液不反應,和a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溶液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沉淀和氣體,則滴入飽和Na2CO3溶液是可以鑒別出來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7.抗生素克拉維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克拉維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存在順反異構B.含有5種官能團C.可形成分子內氫鍵和分子間氫鍵D.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1molNaOH反應【答案】D【解析】A項,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存在碳碳雙鍵,且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分別連有互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故該有機物存在順反異構,A正確;B項,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含有羥基、羧基、碳碳雙鍵、醚鍵和酰胺基等5種官能團,B正確;C項,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中的羧基、羥基、酰胺基等官能團具有形成氫鍵的能力,故其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其中距離較近的某些官能團之間還可以形成分子內氫鋟,C正確;D項,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1mol該有機物含有羧基和酰胺基各1mol,這兩種官能團都能與強堿反應,故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NaOH反應,D錯誤;故選D。8.一定條件下,乙酸酐[(CH3CO)2O]醇解反應[(CH3CO)2O+ROH→CH3COOR+CH3COOH]可進行完全,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ROH)中的羥基含量,實驗過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實驗步驟如下:①配制一定濃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體積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ROH樣品,充分反應后,加適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CH3CO)2O+H2O→2CH3COOH。③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1mL。④在相同條件下,量取相同體積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適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2mL。對于上述實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進行容量瓶檢漏時,倒置一次即可B.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即可判定達滴定終點C.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D.滴定讀數時,應雙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答案】C【解析】A項,進行容量瓶檢漏時,倒置一次,然后玻璃塞旋轉180度后再倒置一次,故A錯誤;B項,滴入半滴標準溶液,錐形瓶中溶液變色,且半分鐘內不變回原色,才是達到滴定終點,故B錯誤;C項,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無刻度處,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C正確;D項,滴定讀數時,應單手持滴定管上端無刻度處,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D錯誤;故選C.9.一定條件下,乙酸酐[(CH3CO)2O]醇解反應[(CH3CO)2O+ROH→CH3COOR+CH3COOH]可進行完全,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ROH)中的羥基含量,實驗過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實驗步驟如下:①配制一定濃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體積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ROH樣品,充分反應后,加適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CH3CO)2O+H2O→2CH3COOH。③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1mL。④在相同條件下,量取相同體積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適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2mL。樣品中羥基含量(質量分數)計算正確的是()A。?B.C. D.【答案】C【解析】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乙酸酐完全水解生成的乙酸,可以計算乙酸酐的總物質的量,根據反應方程式[(CH3CO)2O+ROH→CH3COOR+CH3COOH]系數關系,得出ROH與乙酸酐反應后剩余的乙酸酐的物質的量,由此可以計算與ROH反應的乙酸酐的物質的量,即R—OH的物質的量,即羥基的含量。根據滴定過程中,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乙酸酐完全水解生成的乙酸,消耗標準溶液V2mL,需要消耗cmol·L-1NaOH—甲醇的物質的量為,即乙酸酐的總物質的量=;則ROH與乙酸酐反應后剩余的乙酸酐的物質的量=,所以與ROH反應的乙酸酐的物質的量=,也即樣品ROH中羥基的物質的量,所以ROH樣品中羥基質量分數=,故選C。10.一定條件下,乙酸酐[(CH3CO)2O]醇解反應[(CH3CO)2O+ROH→CH3COOR+CH3COOH]可進行完全,利用此反應定量測定有機醇(ROH)中的羥基含量,實驗過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實驗步驟如下:①配制一定濃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體積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ROH樣品,充分反應后,加適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CH3CO)2O+H2O→2CH3COOH。③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1mL。④在相同條件下,量取相同體積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適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劑并用cmol·L-1NaOH—甲醇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V2mL.根據上述實驗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以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B。若因甲醇揮發造成標準溶液濃度發生變化,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C.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D.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答案】B【解析】步驟④測定乙酸酐的物質的量為;根據步驟②③可知ROH樣品中羥基的物質的量為。A項,乙酸與醇的酯化反應可逆,不能用乙酸代替乙酸酐進行上述實驗,故A錯誤;B項,若甲醇揮發,則甲醇消耗乙酸酐的物質的量減小,剩余乙酸酐的物質的量偏大,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偏大,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故B正確;C項,步驟③滴定時,不慎將錐形瓶內溶液濺出,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偏小,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大,故C錯誤;D項,步驟④中,若加水量不足,生成乙酸的物質的量偏小,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偏小,測定乙酸酐初始物質的量偏小,將導致測定結果偏小,故D錯誤;故選B。11.利用熱再生氨電池可實現電鍍廢液的濃縮再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甲、乙兩室均預加相同的電鍍廢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室電極為正極B.隔膜為陽離子膜C。電池總反應為:D。NH3擴散到乙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答案】CD【解析】A項,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電池開始工作,則甲室電極溶解,變為銅離子與氨氣形成,因此甲室電極為負極,故A錯誤;B項,再原電池內電路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若隔膜為陽離子膜,電極溶解生成的銅離子要向右側移動,通入氨氣要消耗銅離子,顯然左側陽離子不斷減小,明顯不利于電池反應正常進行,故B錯誤;C項,左側負極是,正極是,則電池總反應為:,故C正確;D項,NH3擴散到乙室會與銅離子反應生成,銅離子濃度降低,銅離子得電子能力減弱,因此將對電池電動勢產生影響,故D正確.故選CD。12.有機物X→Y的異構化反應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依據紅外光譜可確證X、Y存在不同的官能團B.除氫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C。含醛基和碳碳雙鍵且有手性碳原子的Y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D.類比上述反應,的異構化產物可發生銀鏡反應和加聚反應【答案】C【解析】A項,由題干圖示有機物X、Y的結構簡式可知,X含有碳碳雙鍵和醚鍵,Y含有碳碳雙鍵和酮羰基,紅外光譜圖中可以反映不同官能團或化學鍵的吸收峰,故依據紅外光譜可確證X、Y存在不同的官能團,A正確;B項,由題干圖示有機物X的結構簡式可知,X分子中存在兩個碳碳雙鍵所在的平面,單鍵可以任意旋轉,故除氫原子外,X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確;C項,由題干圖示有機物Y的結構簡式可知,Y的分子式為:C6H10O,則含醛基和碳碳雙鍵且有手性碳原子(即同時連有四個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的Y的同分異構體有:CH3CH=CHCH(CH3)CHO、CH2=C(CH3)CH(CH3)CHO、CH2=CHCH(CH3)CH2CHO、CH2=CHCH2CH(CH3)CHO和CH2=CHCH(CH2CH3)CHO共5種(不考慮立體異構),C錯誤;D項,由題干信息可知,類比上述反應,的異構化產物為:含有碳碳雙鍵和醛基,故可發生銀鏡反應和加聚反應,D正確;故選C.13。一種制備Cu2O的工藝路線如圖所示,反應Ⅱ所得溶液在3~4之間,反應Ⅲ需及時補加以保持反應在條件下進行。常溫下,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Ka1=1.3×10-2,Ka2=6.3×1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Ⅰ、Ⅱ、Ⅲ均為氧化還原反應B。低溫真空蒸發主要目的是防止NaHSO3被氧化C。溶液Y可循環用于反應Ⅱ所在操作單元吸收氣體ⅠD.若Cu2O產量不變,參與反應Ⅲ的與CuSO4物質的量之比增大時,需補加NaOH的量減少【答案】CD【解析】銅和濃硫酸反應(反應Ⅰ)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氣體Ⅰ)和硫酸銅,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與碳酸鈉反應(反應Ⅱ),所得溶液在3~4之間,溶液顯酸性,根據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Ka1=1。3×10-2,Ka2=6.3×10—8,可知NaHSO3溶液顯酸性(電離大于水解),則反應Ⅱ所得溶液成分是NaHSO3,調節溶液pH值至11,使NaHSO3轉化為Na2SO3,低溫真空蒸發(防止Na2SO3被氧化),故固液分離得到Na2SO3晶體和Na2SO3溶液,Na2SO3和Cu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SO32-+2Cu2++2H2O=SO42-+Cu2O+4H+,反應過程中酸性越來越強,使Na2SO3轉化成SO2氣體,總反應方程式是2CuSO4+3Na2SO3=Cu2O+2SO2↑+3Na2SO4,需及時補加NaOH以保持反應在條件下進行。A項,反應Ⅰ是銅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Ⅱ是SO2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NaHSO3、水和二氧化碳,是非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Ⅲ是Na2SO3和CuSO4反應生成Cu2O,是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B項,低溫真空蒸發主要目的是防止Na2SO3被氧化,而不是NaHSO3,故B錯誤;C項,經分析溶液Y的成分是Na2SO3溶液,可循環用于反應Ⅱ的操作單元吸收SO2氣體(氣體Ⅰ),故C正確;D項,制取Cu2O總反應方程式是2CuSO4+3Na2SO3=Cu2O+2SO2↑+3Na2SO4,化合物X是指Na2SO3,若Cu2O產量不變,增大比,多的Na2SO3會消耗氫離子,用于控制pH值,可減少NaOH的量,故D正確;故選CD。14.一定條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應路徑如下:

已知反應初始E的濃度為0。10mol?L—1,TFAA的濃度為0.08mol?L-1,部分物種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反應過程中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刻,體系中有E存在B。t2時刻,體系中無F存在C.E和TFAA反應生成F的活化能很小D.反應達平衡后,TFAA的濃度為0。08mol?L—1【答案】AC【解析】一定條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應路徑中,共發生三個反應:①E+TFAAF,

②FG,③GH+TFAA;t1之后的某時刻,H為0.02mol?L—1,此時TFAA的濃度仍為0,則表明0.10mol?L-1E、起始時的0。08mol?L-1TFAA、G分解生成的0.02mol?L-1TFAA全部參加反應,生成0。10mol?L-1F;在t2時刻,H為0.08mol?L—1,TFAA為0.06mol?L-1,G為0。01mol?L—1,則F為0.01mol?L-1。A項,t1時刻,H的濃度小于0.02mol?L—1,此時反應③生成F的濃度小于0.02mol?L-1,參加反應①的H的濃度小于0。1mol?L—1,則參加反應E的濃度小于0.1mol?L-1,所以體系中有E存在,A正確;B項,t2時刻,H為0。08mol?L-1,TFAA為0.06mol?L—1,G為0.01mol?L-1,則F為0.01mol?L-1,所以體系中有F存在,B不正確;C項,t1之后的某時刻,H為0。02mol?L—1,此時TFAA的濃度仍為0,表明此時E和TFAA完全反應生成F,所以E和TFAA生成F的反應速率快,反應的活化能很小,C正確;D項,在t2時刻,H為0。08mol?L—1,TFAA為0.06mol?L—1,G為0。01mol?L-1,F為0.01mol?L-1,只有F、G全部轉化為H和TFAA時,TFAA的濃度才能為0.08mol?L-1,而GH+TFAA為可逆反應,所以反應達平衡后,TFAA的濃度一定小于0.08mol?L-1,D不正確;故選AC.15.在含HgI2(g)的溶液中,一定c(I-)范圍內,存在平衡關系:HgI2(s)HgI2(aq);HgI2(aq)Hg2++2I-;HgI2(aq)HgI++I—;HgI2(aq)+I—HgI3--;HgI2(aq)+2I-HgI42-,平衡常數依次為K0、K1、K2、K3、K4。已知lgc(Hg2+)、lgc(HgI+)、lgc(HgI3-)、lgc(HgI42-)隨lgc(I-)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線表示lgc(HgI42-)的變化情況B.隨c(I—)增大,c[HgI2(aq)]先增大后減小C。D。溶液中I元素與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2:1【答案】B【解析】由題干反應方程式HgI2(aq)Hg2++2I-可知,K1=,則有c(Hg2+)=,則有lgc(Hg2+)=lgK1+lgc(HgI2)—2lgc(I-),同理可得:lgc(HgI+)=lgK2+lgc(HgI2)-lgc(I—),lgc(HgI3-)=lgK3+lgc(HgI2)+lgc(I-),lgc(HgI42-)==lgK4+lgc(HgI2)+2lgc(I-),且由HgI2(s)HgI2(aq)可知K0=c[HgI2(aq)]為一定值,故可知圖示中曲線1、2、3、4即L分別代表lgc(HgI+)、lgc(Hg2+)、lgc(HgI3—)、lgc(HgI42-)。A項,線L表示lgc(HgI42—)的變化情況,A正確;B項,已知HgI2(s)HgI2(aq)的化學平衡常數K0=c[HgI2(aq)],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故隨c(I-)增大,c[HgI2(aq)]始終保持不變,B錯誤;C項,曲線1方程為:lgc(Hg2+)=lgK1+lgc(HgI2)-2lgc(I—),曲線2方程為:lgc(HgI+)=lgK2+lgc(HgI2)—lgc(I-)即有①b=lgK1+lgc(HgI2)-2a,②b=lgK2+lgc(HgI2)—a,聯合①②可知得:,C正確;D項,溶液中的初始溶質為HgI2,根據原子守恒可知,該溶液中I元素與Hg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為2:1,D正確;故選B。16.鹵素可形成許多結構和性質特殊的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1)-405℃時,F2與冰反應生成HOF利HF。常溫常壓下,HOF為無色氣體,固態HOF的晶體類型為_____,HOF水解反應的產物為_____(填化學式)。(2)中心原子為,中心原子為,二者均為形結構,但中存在大鍵。中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_____;為O-鍵角_____鍵角(填“>”“<”或“=”)。比較與中鍵的鍵長并說明原因_____。(3)一定條件下,Cu、K和F2反應生成和化合物。已知屬于四方晶系,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胞參數),其中化合價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化合物的密度_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答案】(1)分子晶體HF、H2O2和O2(2)sp2〉分子中鍵的鍵長小于中鍵的鍵長,其原因是:分子中既存在σ鍵,又存在大π鍵,原子軌道重疊的程度較大,因此其中鍵的鍵長較小,而只存在普通的σ鍵(3)CuF2=K2CuF4+2K【解析】(1)常溫常壓下,HOF為無色氣體,則HOF的沸點較低,因此,固態HOF的晶體類型為分子晶體.HOF分子中F顯-1價,其水解時結合H2O電離的H+生成HF,則OH+結合H2O電離的OH-,兩者反應生成H2O2,H2O2不穩定,其分解生成O2,因此,HOF水解反應的產物為HF、H2O2和O2.(2)中心原子為,中心原子為O,二者均為V形結構,但中存在大π鍵()。由中存在可以推斷,其中原子只能提供1對電子,有一個O原子提供1個電子,另一個O原子提供1對電子,這5個電子處于互相平行的p軌道中形成大π鍵,提供孤電子對與其中一個O形成配位鍵,與另一個O形成的是普通的共價鍵(σ鍵,這個O只提供了一個電子參與形成大π鍵),的價層電子對數為3,則原子的軌道雜化方式為sp2;中心原子為O,根據價層電子對的計算公式可知,因此,O的雜化方式為sp3;根據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可知,=4時,價電子對的幾何構型為正四面體,=3時,價電子對的幾何構型平面正三角形,sp2雜化的鍵角一定大于sp3的,因此,雖然和均為V形結構,但鍵角大于鍵角,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對的排斥作用也改變不了這個結論。分子中鍵的鍵長小于中鍵的鍵長,其原因是:分子中既存在σ鍵,又存在大π鍵,原子軌道重疊的程度較大,因此其中鍵的鍵長較小,而只存在普通的σ鍵。(3)一定條件下,Cu、K和F2反應生成K和化合物X。已知X屬于四方晶系,其中Cu化合價為+2。由晶胞結構圖可知,該晶胞中含有黑球的個數為、白球的個數為、灰色球的個數為,則X中含有3種元素,其個數比為1:2:4,由于其中Cu化合價為+2、F的化合價為—1、K的化合價為+1,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以推斷X為K2CuF4,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F2=K2CuF4+2K。若阿伏加德羅富數的值為NA,晶胞的質量為,晶胞的體積為,化合物X的密度。17。鹽湖鹵水(主要含Na+、M、Li+、Cl-、和硼酸根等)是鋰鹽的重要來源。一種以高鎂鹵水為原料經兩段除鎂制備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常溫下,Ksp()=2。2×10-3.相關化合物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含硼固體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B(OH)4]—+H+(常溫下,Ka=1.010—9。34);B(OH)3與NaOH溶液反應可制備硼砂NaB4O5(OH)4·8H2O。常溫下,在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OH)3和[B(OH)4]—,該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該溶液_____。(2)濾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學式);精制Ⅰ后溶液中的濃度為2.0mol·L—1,則常溫下精制Ⅱ過程中濃度應控制在_____mol·L—1以下.若脫硼后直接進行精制Ⅰ,除無法回收外,還將增加_____的用量(填化學式)。(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進行操作時應選擇的試劑是_____,若不進行該操作而直接濃縮,將導致_____。【答案】(1)[B4O5(OH)4]2-+5H2O=2B(OH)3+2[B(OH)4]-9.34(2)a5。5×10-4純堿(3)加入純堿將精制Ⅰ所得濾液中的a轉化為a(或除去精制Ⅰ所得濾液中的a),提高純度鹽酸濃縮液中因濃度過大使得過早沉淀,即濃縮結晶得到的Na中會混有,最終所得的產率減小【解析】由流程可知,鹵水中加入鹽酸脫鎂后過濾,所得濾液經濃縮結晶后得到晶體,該晶體中含有Na+、Li+、Cl-、等,焙燒后生成HCl氣體;燒渣水浸后過濾,濾液中加生石灰后產生沉淀,在此條件下溶解度最小的是a,則濾渣Ⅰ的主要成分為a;由于a微溶于水,精制Ⅰ所得濾液中再加純堿又生成沉淀,則濾渣Ⅱ為a;精制Ⅱ所得濾液經操作X后,所得溶液經濃縮結晶、過濾得到氯化鈉,濃縮后的濾液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沉鋰,得到。(1)含硼固體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B(OH)4]—+H+(常溫下,K=10-9.34);B(OH)3與NaOH溶液反應可制備硼砂NaB4O5(OH)4·8H2O。常溫下.在0.1mol·L—1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OH)3和[B(OH)4]-,該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4O5(OH)4]2-+5H2O=2B(OH)3+2[B(OH)4]-,由B元素守恒可知,B(OH)3和[B(OH)4]—的濃度均為0.5mol·L—1,,則該溶液.(2)濾渣I的主要成分是a;精制I后溶液中的濃度為2。0mol·L-1,由可知,則常溫下精制Ⅱ過程中CO32-濃度應控制在mol·L—1以下。若脫硼后直接進行精制Ⅰ,除無法回收HCl外,后續在濃縮結晶時將生成更多的氯化鈉晶體,因此,還將增加純堿(Na2CO3)的用量.(3)精制Ⅰ中,燒渣水浸后的濾液中加生石灰后產生的濾渣Ⅰ的主要成分為a;由于a微溶于水,精制Ⅰ所得濾液中還含有一定濃度的a,還需要除去a,因此,精制Ⅱ的目的是:加入純堿將精制Ⅰ所得濾液中的a轉化為a(或除去精制Ⅰ所得濾液中的a),提高純度.操作X是為了除去剩余的碳酸根離子,為了防止引入雜質離子,應選擇的試劑是鹽酸;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剩余的碳酸根離子,若不進行該操作而直接濃縮,將導致濃縮液中因濃度過大使得過早沉淀,即濃縮結晶得到的Na中會混有,最終所得的產率減小。18。三氯甲硅烷(SiHCl3)是制取高純硅的重要原料,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沸點為31.8℃,熔點為—126。5℃,易水解.實驗室根據反應Si+3HClSiHCl3+H2,利用如下裝置制備SiHCl3粗品(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回答下列問題:(1)制備SiHCl3時進行操作:(ⅰ)……;(ⅱ)將盛有砫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爐中;(ⅲ)通入,一段時間后接通冷凝裝置,加熱開始反應。操作(ⅰ)為_____;判斷制備反應結束的實驗現象是_____。圖示裝置存在的兩處缺陷是_____。(2)已知電負性Cl>H〉Si,SiHCl3在濃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3)采用如下方法測定溶有少量的SiHCl3純度。m1g樣品經水解、干燥等預處理過程得硅酸水合物后,進行如下實驗操作:①_____,②_____(填操作名稱),③稱量等操作,測得所得固體氧化物質量為m2g,從下列儀器中選出①、②中需使用的儀器,依次為_____(填標號)。測得樣品純度為_____(用含m1、m2的代數式表示)。【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當管式爐中沒有固體剩余時C、D之間沒有干燥裝置,沒有處理氫氣的裝置(2)SiHCl3+5NaOH=Na2SiO3+3NaCl+H2↑+2H2O(3)高溫灼燒冷卻AC【解析】氯化氫氣體通入濃硫酸干燥后,在管式爐中和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三氯甲硅烷和氫氣,由于三氯甲硅烷沸點為31.8℃,熔點為—126.5℃,在球形冷凝管中可冷卻成液態,在裝置C中收集起來,氫氣則通過D裝置排出同時D可處理多余吸收的氯化氫氣體。(1)制備SiHCl3時,由于氯化氫、SiHCl3和氫氣都是氣體,所以組裝好裝置后,要先檢查裝置氣密性,然后將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爐中,通入氯化氫氣體,排出裝置中的空氣,一段時候后,接通冷凝裝置,加熱開始反應,當管式爐中沒有固體剩余時,即硅粉完全反應,SiHCl3易水解,所以需要在C、D之間加一個干燥裝置,防止D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C中,另外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吸收氫氣,需要在D后面加處理氫氣的裝置;(2)已知電負性Cl>H>Si,則SiHCl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H元素的化合價為—1,硅元素化合價為+4,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和SiHCl3反應時,要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氯化鈉、硅酸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SiHCl3+5NaOH=Na2SiO3+3NaCl+H2↑+2H2O;(3)m1g樣品經水解,干燥等預處理過程得到硅酸水合物后,高溫灼燒,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所用儀器包括坩堝和干燥器,所得固體氧化物為二氧化硅,質量為m2g,則二氧化硅的物質的量為n(SiO2)=,樣品純度為=。19.根據殺蟲劑氟鈴脲(G)的兩條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已知:Ⅰ.R1NH2+OCNR2→Ⅱ.路線:(1)A的化學名稱為_____(用系統命名法命名);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