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猴王出世》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猴王出世》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猴王出世》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猴王出世》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猴王出世》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古典名著7*猴王出世教學目標1.會認“芝、遂”等16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呵”。2.默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語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繼續往下讀。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石猴出世及成為猴王的經過。教學重難點1.默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語句,能猜出大致意思,并繼續往下讀。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石猴出世及成為猴王的經過。前置性學習內容1.自學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2.搜集關于《西游記》的資料。名著劇場發布會三:西游石猴真造化第1課時活動一:來名著發布會看孫悟空1.欣賞《西游記》開頭的主題曲。同學們一定都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吧?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個人物?你能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2.根據自己對猴王的了解,制作與他有關的名片并作介紹。3.同學們,我們心目中這位神通廣大、疾惡如仇、英勇無畏的孫悟空究竟從哪兒來?是怎樣成為叱咤風云的美猴王的呢?相信這個問題同學們都很關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猴王出世》這篇文章吧。活動二:了解“石猴”有秘訣1.根據學習提示,自由默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語句先大致猜懂后繼續往下讀。2.學習生字詞。3.小組交流文中難理解的詞語,說說自己用了哪些方法猜讀。預設:(1)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明白“抓耳撓腮”寫的是猴子們的動作。(2)抓住詞語中的關鍵字可以幫助理解詞語。從“喜不自勝”的“喜”可以理解這個詞語指的是非常高興;“瞑目”是閉眼的意思,“瞑目蹲身”就是閉上眼睛,蹲下身子。(3)聯系上下文能理解“大造化”指的是大福氣、大喜事。(4)通過聯系上下文和查字典,可以知道“石碣”是指石碑。4.全班交流文中較長的、難理解的句子,大致猜讀句子的意思。(1)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點撥:①嘗試根據句子中的“迸裂”“石卵”“石猴”等詞語,聯系影視劇片段或閱讀經驗,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預設:這句話說的是石頭裂開,石猴出世。②“內育仙胞”一詞如果讀不懂,可以先往下看,讀到“產一石卵”“化作一個石猴”,就能大致明白這里是說石猴從石頭里孕育出來。③通過“天真地秀”“日精月華”“靈通之意”等詞語,可以感受到這塊石頭很有靈性。(2)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點撥:①想一想句子大意,聯系句子中的“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預設:這句話說的是眾猴在拜石猴為王。②聯系影視作品中群臣叩拜皇帝的場面,猜猜“拱伏無違”“序齒排班”的意思。預設:這兩個詞的意思是眾猴列隊站好,拱手跪拜。5.小結:在閱讀古典名著時,遇到不理解的語句,可以運用聯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經驗、結合影視作品等方法來進行猜讀。有的詞句如果實在讀不懂,可以先跳過去,在讀完整句或整段后再回過頭來思考。活動三:走近西游,暢游經典1.圍繞課題“猴王出世”,說說課文中有哪些人物,寫了什么事,初步概括課文內容。預設: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有一天,它與群猴發現一處瀑布,它第一個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于是被群猴拜為猴王。2小組交流:課文哪幾段是寫石猴出世的?哪幾段是寫石猴成為猴王的?預設:課文第1自然段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第2~4自然段寫石猴和群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一處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于是被群猴拜為猴王。活動二:解密“石猴稱王”一、課文研讀,感受石猴形象。1.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猴王出世。(1)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小組交流:①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預設:這段話以極其精練的語言寫出了石猴的出生環境及經過。②仙石的形狀是怎樣的?仙石處在什么樣的位置?預設: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仙石處在那座山正當頂上。③石頭變猴的原因是什么?預設: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④石猴是怎樣出生的?預設: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⑤從這段話你感受到了什么?預設:石猴與其他猴不一樣,是一塊飽受日月精華的頑石見風瞬間迸裂而生的。⑥抓住關鍵語句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吧!(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小組交流:①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樣的?預設: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②讀了這段話,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石猴?預設:自由自在、快活逍遙、和善友愛、頑皮可愛……小結:作者寫的是一只歡快跳躍的猴子,用的語言也非常短促、跳躍、有節奏。或者說,從這樣的語言,我們讀到了一只活潑可愛、頑皮跳躍的猴子。文章內容與語言高度統一,這就是經典。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經典的句子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感受語言的魅力。2.研讀課文第2自然段——發現水簾洞。(1)默讀第2自然段,說說石猴是怎么發現水簾洞的。(2)用簡單的語句梳理出這件事的前因后果。預設:天氣炎熱,群猴到山澗中洗澡——閑來無事,前去尋找水源——找到瀑布——石猴率先跳進去,發現水簾洞。(3)自由朗讀“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一句,邊讀邊想畫面、做動作,體會石猴的膽大、敏捷。(4)嘗試聯系下文說說水簾洞里的環境、陳設。(5)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石猴發現水簾洞的經過。預設:天氣炎熱,群猴到山澗中洗澡。他們閑來無事,前去尋找澗水的源頭,來到一處瀑布旁,眾猴說,誰能鉆進瀑布找到源頭,大家就拜他為王。石猴瞑目蹲身,跳進瀑布,竟發現了水簾洞。3.品讀課文第3、4自然段——眾猴拜猴王。(1)石猴率先鉆進瀑布,發現水簾洞,這是他成為猴王的關鍵。石猴進入水簾洞后,探得洞中別有洞天,下面我們再次跟隨石猴的足跡,快速瀏覽第2~4自然段,去梳理他是如何成為猴王的。預設:(2)全班交流。點撥:①結合課文展開想象,說說群猴在洞中歡天喜地的樣子。②抓住關鍵詞句“拱伏無違”“序齒排班”,結合影視劇中的畫面,想象當時的石猴威風、氣派地端坐在石凳上,眾猴一個個俯首稱臣的情景。③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石猴威風氣派的樣子。二、總結全文,復述故事。1.用自己的話說說石猴出世成為猴王的經過,講一講這個故事。注意:不要遺漏關鍵情節,保證故事情節的合理、連貫。三、體會猴、人、神集一體的形象。1.小組交流:學完課文后,石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讀了課文,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僅僅是一只猴子,頑皮可愛;他更像一個人,勇敢無畏;同時,我們還感受到了他的神異出眾。3.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石猴是一個集猴、人、神于一體的形象?找出相關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活動四:一路與經典同行一、以一帶十,趣讀西游。1.《西游記》中的故事還有很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故事?預設:官封弼馬溫、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參果、過火焰山等。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