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

一、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內容特別豐富。以“酷愛

自然,了解自然”為主題。通過學習,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會得到很多樂

趣,發覺很多隱私。

《古詩兩首》一一本課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杜甫的《絕句》兩首古

詩組成。兩首詩均為七言絕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和贊美了大自然的

漂亮景色,詩句情景交融,詩中形象生動逼真,是古詩中寫景名作。《雷

雨》、《最大的“書”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內容富于情趣,更能引起

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愛好,培育學生探究大自然、拓展課外學問,在找尋中

感受自然科學帶來的樂趣。

《雷雨》教學中應牢牢抓住這兩方面的優勢,從學生的生活閱歷動身,從

視察圖畫,進行圖文比照入手,溝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遵循學生的心理

特征。引導學生在體驗、視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視察生

活的愛好,酷愛自然的熱忱。同時,要留意引導課前課后的積累,比如收

集描寫雨景的文章或段落、視察雷雨這一自然現象。

二、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5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培育學生學科學,探科學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

(1)、圖文比照,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妙的意境,進而受到美

和感染,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酷愛和贊美。

(2)、引導學生在體驗、視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視察生

活的愛好,酷愛自然的熱忱。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學生在閱讀中了解自然現象,在找尋中感受自然科學帶來的樂趣。充分給

他們探究、發覺的機會,達到學科間的融合,并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們

呈現和溝通自己的課外學問,發覺更多的自然指南針。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

贊美之情。

2、教學難點: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妙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

四、教法、學法

1、教法: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讀中入境,讀中生情,在語

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

2、學法:學生要圖文比照,反復誦讀,自主探究。用朗讀感受人物對話

中所揭示的奇妙,用朗讀來表達自己對景的寵愛。

五、課時安排

第17課:《古詩兩首》2課時

第18課:《雷雨》2課時

寫字課1課時

第19課:《最大的“書”》2課時

第20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課時

語文園地五4課時

寫字課1課時

單元檢測五2課時

13、古詩兩首

一、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愛好。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認讀本課生字。

2、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古詩的趣味,并從古詩中

受到啟發。

三、授課類型:新授課

四、教學打算:生字卡片、插圖。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視察:老師出示打算的兩詩的插圖,引導學生進行視察。問:在圖中

你看到了什么?試著把自己視察到的景物說一說。在學生視察說話的基礎

上,引出課題。

二、初讀

1、出示古詩《望廬山瀑布》。引導學生初讀詩句,也可以讓課前會讀的學

生領讀,老師相機指導。

2、指讀。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閱讀、識字閱歷,抓住重點字進行正音和

識記,如:“紫”應讀“平舌音”、“川”應讀“翹舌音”;“瀑”由“三點

水”加熟字“暴”組成、“爐”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們要生火爐取暖。”

的方法記憶等,老師要充分激勵學生用自己寵愛的方式識記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識記字的狀況。

4、同伴練讀詩句,爭取背誦。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字:“爐、煙、流、銀”。引導學生進行視察,字

形、結構,在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須要留意的地方,提示大家。

2、指導。指導學生認犯難寫的字,老師進行示范書寫。其他的字學生比

照課本自行書寫。

3、溝通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實行多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評

價。

四、研讀

1、自學詩句。借助工具書和圖畫理解字詞的意思,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語。

2、小組合作。溝通自學中已經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

回指導。

3、全班溝通。每個小組選出代表進行全班溝通,重點解決學習中存在的

疑難。

4、邊讀邊想象每句詩都寫了怎樣的景色。

五、悟讀

1、自由讀詩,比照插圖,體會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小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圖描述畫面,老師巡察指導,引導學生把想

像的畫面說生動,說詳細。

3、啟發:假如你是詩人,站在這飛瀑的下面,會有怎樣的心情?引導學

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4、組織學生扮演詩人,借助老師打算的掛醫,進行角色換位,體會詩句

的含義和情感。

六、誦讀

1、帶著自己從詩中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組織學生進行多形式感情朗讀。如:評讀、賽讀、加動作讀、看畫面

讀等,引導學生讀好詩句。

七、布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背誦《望廬山瀑布》,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2、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方法。

二、自讀

1、按上節課的方法,自讀學習。學習生字,進行識記,讀準字音。

2、溝通自學狀況。出示卡片認讀生字,(鷺、含、嶺、泊、吳)說說自

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激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個別字

留意擴詞練習,加深學生對字意的理解,促進識記。

3、指讀詩句。抓住重點的字音,進行指導。如:“翠”讀“平舌音”,“泊”

讀“bo〃不要發成〃be〃的音等。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引導學生

從字形、結構等方面進行視察。找出自己認犯難寫的字,并把自己提示大

家在書寫中須要留意的地方說清晰。

2、老師范寫難寫字,邊寫邊強調須要留意的地方。如:“窗”留意不要丟

掉“囪”字上面的小撤。“含”和“嶺”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留意“含”

里面的是“今”,“嶺”里面的是“令二

3、學生書寫,老師巡察指導。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四、感悟

1、出示詩句(不出現插圖),默讀詩句,利用工具書自學詩句內容。

2、啟發思索:假如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當畫些什

么,并說出理由。

3、組內溝通。有條件的可采納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動筆畫簡筆畫,并說出

這樣畫的理由。溝通過程中要留意重點字詞的理解。如:“含”“東吳”

五、誦讀

1、出示插圖或學生的優秀畫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圖文比照,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繪聲繪色,

以與詩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濃的特點。

3、采納多種形式有感情地讀背詩句。如:自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讀、

指畫面讀等,實現美讀成誦的學習目標。

六、布置作業: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在小組內進行溝通。

2、以小組為單位召開一個小型“詩歌朗誦會”,展示學生課外的古詩積

累狀況。

板書:

望廬山瀑布一三千尺一似銀河

壯麗

古詩兩首千秋雪黃鵬翠柳

絕句

萬里船白鷺青天

教學反思:

18、雷雨

一、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

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視察天氣的愛好,能寫視察日記。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三、授課類型:新授課

四、教學打算:

1、生字卡片、插圖與雷聲錄音。

2、收集描寫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發想像:老師播放雨前和雨時的兩段音像資料(風聲、雷聲、雨聲),

啟發學生閉目想像。聽著這兩段錄音,你們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機出示文

中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像把兩段錄音和插圖進行正確搭配。

老師板題。

二、自學

1、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己不相識的字詞。

2、學習生字“壓、亂、垂、虹”,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識記,擴詞。老

師要留意組織學生進行識字方法的溝通,促進學生豐富識字閱歷。如:用

動作記住:“壓”〃垂〃;用換偏旁記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進行同桌互檢。也可設計識字嬉戲鞏固生字的認讀。如:

開火車讀、摘果子等。或引導學生找出這個字在文中的那句話,結合文中

的句子朗讀進行鞏固。

4、小組讀課文,相互正音,評價。

5、全班合作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細讀

1、范讀,引導學生談談聽讀的感受。啟發思索: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進

而理清課文記敘的依次。

2、學生再讀課文,試著把描寫“雷雨前一一雷雨中一一雷雨后”的三個

部分劃分出來。

3、圖文比照讀,體會作者視察的細致和課文語言的簡煉。

4、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寵愛的部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引導學生進行視察。(生歸類分析字形,說說發覺。)

如:“虹、蜘、蛛、蟬”都是蟲字旁,書寫時要留意“扁口”上寬下窄;“壓、

逃、越”都是半包圍構;“彩”字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

上邊的撇要寫得短而平,下面的橫漸漸加長,最終一橫又要縮短等。

2、老師范寫學生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留意的重點筆畫。

3、學生臨寫,同桌溝通評價。比照總結之后,再進行書寫,寫得好的全

班展示。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默寫生字。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讀寫上節課學習的字詞。利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字詞駕馭狀況。

2、分段讀文,回憶課文內容。

二、研讀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劃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內容,

進行合作讀書。思索:你認為這個部分寫得怎么樣?結合文中的句子,說

說自己的理由。

2、溝通讀書感悟的狀況;老師相機點撥。也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溝通的過

程中,相互提問題。

如:描寫雷雨前的部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黑沉沉”

寫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嗎?為什么?“壓”給你的感覺是什么?你認為

該怎么讀這句話?“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該怎么讀才能體現

天氣隧然改變?

描寫“雷雨中”的部分,為什么用三個“嘩”?該怎么讀三個“嘩”?

兩個“慢慢地”說明白什么?等等。

三、誦讀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朗讀自己寵愛的段落,練習背誦自己寵愛的段落。

四、練習

1、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雨越下越大。—越—越—o

2、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了,()也()了。

3、照樣子寫詞語:

黑沉沉()()()

五、拓展

1、你還讀過其他描寫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嗎?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組內或

全班溝通。

2、視察一個自然現象,寫一篇視察日記。

六、布置作業:

1、完成配套練習。

2、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葉不動枝亂擺

雷雨前:烏云壓下來一刮大風一電閃雷鳴

蟬不叫蜘蛛逃

15、雷雨雷雨中:下起來一越下越大一慢慢小了

天亮了空氣清爽

雷雨后:雨停了彩虹蟬蜘蛛青蛙

教學反思:

寫字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蜘、蛛、窗、嶺、鳴、絕”六個字。

2、培育學生正確的“雙姿”(坐姿、執姿)。

3、點燃學生的寫字愛好。

4、通過老師的示范、指導,增加學生視察、分析、比較的實力,并且學

會審美。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忱。

難點:橫折鉤、豎折鉤的寫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溝通,觀賞引趣

二、復習雙姿,做好打算

三、指導寫字,駕馭技巧

1、如:“虹、蜘、蛛、蟬”都是蟲字旁,書寫時要留意“扁口”上寬下窄;

“壓、逃、越”都是半包圍構;“彩”字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

字上邊的撇要寫得短而平,下面的橫漸漸加長,最終一橫又要縮短等。

2、老師范寫學生認為的難寫字,邊寫邊強調留意的重點筆畫。

3、學生臨寫,同桌溝通評價。比照總結之后,再進行書寫,寫得好的全

班展示。

四、創作練習,鞏固愛好

五、課堂總結

19、最大的“書”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新奇與酷愛,培育從小關注科學、探究自然的愛

好和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難點:培育從小關注科學、探究自然的愛好和意識。

三、授課類型:新授課

四、教學打算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關地殼變遷、化石等相關學問的文字、圖片資料。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依題激疑:你們讀過書嗎?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么樣嗎?(板題)

課題中的“書”為什么加上引號?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呢?

二、初讀

1、用自己寵愛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識記生字。

出示“我會認”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識字溝通,可以實行組內溝通的形

式,說說自己已經相識了哪些字,是怎樣相識的?同時溝通記字的方法,

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換偏旁、組詞語以與學生特性化的記字方法。同時

把自己不懂的詞語作一標記與組內的同學進行溝通。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相互檢查識字狀況。分段合作讀文,相互檢查讀文

狀況。老師巡察汲取反饋。

3、老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相機引導學生溝通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同時,老師強調重點字讀音、字形等相關內容。如:“冊”是平舌音;“質”

讀第四聲;“巖”和“印”的聲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

“艮”不是“良”等。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巖、冊、寶、包IJ、痕、質”

2、引導學生從筆劃、結構等方面視察這些字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溝通,

老師相機強調。如:“厚”字上下都無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

一”。“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

3、“挑戰難點字”。啟發學生到板前書寫大家認為不好寫的字,師生評議。

4、學生臨寫,老師巡察指導,同桌相互評議。展示優秀的作品。

四、布置作業:抄寫生字。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聽寫(指讀)詞語:

地質隊員、勘探、巖石、波痕、煤炭、細致、

驚奇、閃光、透亮、寶藏、蹤跡、刨根問底

2、接讀課文,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進一步檢查學生的讀文狀況。

二、研讀

針對上節課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溝通互動中有所得。

(問題假設:A、文題中的“書”為什么耍加上引號?B、這本書里有什

么?(有字嗎?有圖畫嗎?)C、讀了這本書,我們能知道什么?D、這

本書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學生實行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看看以讀中能解決哪些問題。如:自

由讀、小組溝通讀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全班進行溝通,相互補充,老師相

機點撥。在溝通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深化理解。如:

寶藏、刨根問底等。

四、演讀

1、小組合作演讀課文。角色選定。熟讀對話。分角色朗讀,熟識人物的

語言特點。創編動作。

2、朗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加強對話的朗讀指導。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嗎?說說你的依據。你能猜

想出叔叔是怎樣獲得這些學問的嗎?你有什么樣的感想?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埋、陸、鐵、底、趴”。組織學生視察其筆劃、

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2、老師范寫學生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留意的問題。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六、布置作業:

1、通過課外閱讀,收集其他相關的資料。

2、打算一次規模適當的的“自然界的奇異”展。

板書設計:

19、最大的“書”

字雨痕波痕礦石

巖石畫找寶

畫樹葉貝殼小魚

教學反思: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一、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駕馭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啟發學生兒童視察探討大自然,發覺更多

的自然指南針,培育學生對大自然的酷愛和視察自然的愛好。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培育學生對大自然的酷愛和視察自然的愛好。

三、授課類型:新授課

四、教學打算: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和指南針等相關用具。

2、指導學生收集有關辨別方向的資料

五、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故事引入:老師講故事:一群小摯友到郊處去野游,他們玩得可興奮

了,可是走著走著,樹林越來越密,慢慢地他們找不到集合的地點了一一

迷路了,大家特別焦急。你們想方法幫助他們嗎?

二、初讀

1、自由朗讀詩歌,學習生字,溝通識字記字方法。

2、利用字詞卡片,組織學生多形式識記生字詞語,進行正音。

3、選擇自己寵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師生評議,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

流利。

三、選讀

1、溝通初讀的體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請把你了解的和你同桌溝通

溝通。

2、選擇自己比較熟識或自己最寵愛的內容,細致讀一讀邊讀邊想讀懂了

什么。

4、讀后把你讀明白的內容講給你的同學聽,并按你的體會把你寵愛的一

節讀給老師、同學觀賞。

四、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內容。引導學生視察漢字字形,結構等方面的特點。

上下結構:忠、導、盞:左右結構:積、稠、稀、針、碰、慌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老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犯難寫的字。讓學生視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

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優秀作業展示。

五:布置作業:聽寫生字,熟讀課文。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利用字詞卡片,指讀字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分節指讀課文,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獲。

二、研讀

1、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選擇最感愛好的一個小節進行學習,老師巡察指

導。

自讀--探討這種景物是如何幫助我們辨別方向的一一結合圖片進行理解

—-有感情地朗讀

2、選派代表,圖文結合,展示小組學習成果,組內同學補充,其他組同

學提問質疑。引導學生簡潔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老師適時出示指南針和插圖資料,并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適時地進行語言訓練。如:第一節中“驚慌”一詞你怎樣理解,還能找出

與它意思相近的詞嗎?;你能用上“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語,

把課文中某個小節的內容說清晰嗎?等。

三、讀背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啟發學生溝通:怎樣讀才更有感情?

2、展示朗讀,嘗試背誦。

3、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朗讀和背誦競賽。

四、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用你寵愛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2、試著把自己你了解的自然指南針續寫進詩歌里。

五、布置作業:完成本課配套練習。

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等書,了解大自然的奇異。

板書設計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商面北邊

中午:太陽樹影細細視察

黑夜:北極星多多去想

陰雨天:樹葉稠樹葉稀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五

一、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學會運用“!”“?”“。

(2)認讀新詞新字或學習詞語的搭配。

(3)學習動賓類和偏正類詞組。

(4)積累(讀背)節氣歌。

(5)進行口語交際。

(6)學會寫一種小動物。

(7)展示自己積累的東西。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語文學問的了解.,通曉感嘆號和句號的用法。

(2)通過對漢字的結構或形成的相識學習新詞。

(3)通過背誦積累節氣學問。

(4)通過了解動物世界學習寫作。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培育學生的學習愛好,培育對大自然的酷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了解“!”和“?”的用法。

(2)學會新字新詞。

2、難點:

(1)能搭配詞語。了解和“?”的用法。

(2)口語交際并寫話。

三、授課類型:新授課

四、教學打算:卡片。

五、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覺

1、讓三個同學扮演句號、感嘆號、問號,介紹三種標點符號的形態特點,

再各說一句話,表示自己扮演的標點應表達的語氣。

2、自讀句子,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

3、組內讀句子,比比誰讀得好。

4、說動身覺。說說每組兩個句子的意思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5、嬉戲強化。每組派兩個人參與競賽,倆人背對背,師指句子,一人讀,

另一個人寫出標點,大家用掌聲激勵獲勝小組。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是利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

2、“我會連”是詞語搭配的練習。

所列詞語學生都學過。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連一連。再指名

讀,訂正錯誤。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