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新疆部分學校高考語文二模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人文學界對AI詩歌的討論,往往圍繞“AI能否寫詩”展開。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首先,如果將詩定義為真情實感的抒發,那么當前的AI確實無法寫詩。因為真情實感意味著擁有心智,這樣的“強人工智能”迄今尚未現。不過,即便出現“強人工智能”,寫的未必就是人類可理解的詩。因為“強人工智能”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智能體,它甚至可能沒有個體意識。就當下的AI而言,其存在形式是整體而非群體——根據馮諾依曼結構,存儲器將參數分配給芯片進行運算,然后接收返還的結果。不同的AI之間算法機制不同,如果它們都能寫詩,其間的差別將遠遠大于人類世界中不同語言的詩歌。那么,AI能不能寫詩?答案是肯定的。AI完全有可能寫出以假亂真的詩。事實上,AI詩歌比其創作的日常語言更容易通過圖靈測試(測試是否為人類的語言)。因為后者必須考慮現實經驗,在擬真度上有很高的要求。AI沒有身體,無法掌握人類的動作順序,在敘述時難免露出破綻,“具身認知”仍然是AI自然語言面臨的難題。詩歌可以回避這一點,因為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其目的主要在于審美而非實用。它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像“翠萍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行書似舊藏處”“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這樣的經典詩句,我們就很難用日常的線性時間和因果邏輯去理解,而這樣的創作特點恰恰消解了AI面臨的障礙。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是,如何提高AI詩歌的質量?2018年以來,預訓練語言模型BERT和GPT基于Transformer算法取得重大突破。簡單來說,其原理是將自然語言轉化為向量,根據詞語之間發生關系的概率,模仿資料庫中的文本。這里就有文本細化的問題。如果文本數量過于龐大,比如以全唐詩為資料庫,其中包含了大量相異甚至沖突的風格,AI在學習過程中被不同方向的多力拉扯,寫出的詩歌就會平庸駁雜——用文論術語來說就是“缺乏面目”。要克服這一點,需要對AI進行風格化訓練。開發者應通曉詩歌,精心挑選風格相似的詩作為AI學習的素材。僅僅根據時代劃分是不夠的,誠如錢鍾書所說,“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唐人中有開宋調者,宋人中也有承唐音者,開發者需要更加細致的甄別。詩歌創作向來是“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那么,AI寫詩對人類究竟有什么意義?通常意義上的輔助功能,AI已進化至較為成熟的階段。上述提到的AI大模型,已驗證“明七子學唐”“同光體學宋”等結論。這意味著以往被認為抽象的文學風格,可以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參數。更重要的是,對詩來說,詞語的重組往往會生成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許AI生成的一些句子,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甚至成為詩歌發展中的吉光片羽。事實上,詩歌本身就蘊含著超越人類經驗的傾向性。俄因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認為,所謂“詩性”,意味著詞語指向自身而非現實。德國詩評家胡戈?弗里德里希認為,詩歌“逃脫人類中庸狀態,背離慣常的物象與俗常的情感,放棄受限定的可理解性,代之以多義性的暗示,以期讓詩歌成為一種獨立自主、指向自我的構成物,這種構成物的內容只有賴于其語言、其無所拘束的幻想力或者其非現實的夢幻游戲,而不依賴于對世界的某種暮寫、對感情的某種表達”。凡此種種,反而契合AI寫作的特性。從這個維度上說,未來AI有可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類型和風格。(摘編自程羽黑《人工智能或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風格》)材料二:在語言大模型出現之前,機器寫詩一直是技術專家進行文本實驗的方式。1952年,英國計算機專家克里斯多夫?斯特雷奇編寫了最早的文本生成程序,以檢驗使用計算機操作文本信息的可行性。七年之后,德國工程師魯茲從卡夫卡的小說《城堡》中分別選擇了16個名詞和形容詞,編制了計算機程序,按四種句式將其加以組合,產生出大量隨機排列的句子。由于這些句子排列規整,并因句式上的重復,而獲得別具一格的韻律感,這一題為《隨機文本》的作品被視為最早由計算機生成的詩歌。在談論自己的作品時,魯茲指出,他的目的在于表明計算機能夠應用于數學以外的領域,并將“計算”的概念拓展到字詞和邏輯推理上。為此,他應用了計算機中的隨機生成器,來做出決策、生成文本,并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應在于引入概率統計的結果,來使字詞的組合更有意義。后世的發展也確如魯茲所料,一些新的數學模型得以提出,并在詩歌形式的文本生成中展露身姿。即便今天的語言大模型在原理上已與當年基于模板和規則的方式大相徑庭,在對語言材料進行統計分析這一點上,仍然殊途同歸。在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歷程中,詩歌生成具有特殊地位,不僅因為它代表了最早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生成的嘗試,而且還在于它獨特的象征意義:利用千百年來詩歌的崇高精神地位,機器寫詩吸引了人們關注并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整體發展;借助詩歌體裁對詞句非日常用法的寬容,詩歌生成方面的探索描繪了通用文本生成的技術圖景。其背后的預期是,既然能夠用計算機生成某些“詩作”,那么未來也完全有可能生成新聞、報告,抑或小說、散文,從而產生社會與經濟價值?,F在,當初許諾的“未來”已經到來。語言大模型以一種通用的方式,實現了不同體裁文本的生成,其中詩歌已然不具有當初的特殊地位。要獲得一首機器生成的“詩”,人們只需將自己的需求按照大模型所能接受的格式寫成文本,這與讓機器生成其他形式的文本完全一致。大模型應用的普及讓專門化的詩歌生成反而成為邊緣技術。技術地位上的沉寂只是使“機器寫詩”蒙上陰影的一個方面。由機器生成的詩歌自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就受到詩人、作家和批評家們近乎一致的反對。一位當代著名詩人批評說,機器生成的“詩”只是“一些碎片的無機組合”,是“拙劣的”,玩弄“修辭智性”而已。機器寫詩這項古老的事業,誕生于對“人的機械化”加以批評的社會思潮中。然而三百余年來,從木制的機械齒輪到迅速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產生“機器寫詩”的文化境況已發生改變,連同詩歌生成技術地位的下降,以及技術的復雜性與詩歌的先鋒性之間聯系的“失是”,使機器寫詩很難再有未來可言。(摘編自朱恬驊《機器寫詩只是人工智能寫作的過渡階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當前的AI由于沒有心智,無法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詩歌,只有“強人工智能”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詩歌。B.詩歌的目的主要在于審美而非實用,詩歌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這一創作特點消解了AI面臨的障礙。C.詩歌生成代表了最早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生成的嘗試,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是因為詩歌生成具有特殊地位。D.語言大模型以通用方式實現不同體裁文本生成后,詩歌生成在技術地位上的沉寂使AI寫的詩歌失去了價值。(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們要提高AI詩歌的質量,就要將風格相似的詩歌作為AI學習的素材,而不能根據時代劃分AI學習的詩歌素材。B.目前AI的輔助功能已進化至較為成熟的階段,如以往被認為抽象的文學風格,可以通過AI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參數。C.克里斯多夫?斯特雷奇用行動論證了用計算機操作文本信息是可行的,魯茲用行動論證了計算機可以應用于多個領域。D.長期以來,由計算機生成的詩歌受到詩人、作家和批評家們的反對。由于多種原因,材料二認為機器寫詩難有未來。(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詩歌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的一項是()A.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錯誤》)C.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熱愛生命》)D.春天,從湖面鴨子追逐的翅膀下,冒出來了。(尹才干《春之歌》)(4)兩則材料都論及AI(機器)寫詩,各自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5)某班級擬舉辦一場有關“AI(機器)寫詩”主題的講座,假如你將在會上發言,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列出你的發言要點。(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賬單[美]伯納德?馬拉默德文本一:在威利擔任看門人的那座發了黑的公寓對面拐角處,聳立著另一座與它幾乎一模一樣的公寓樓,不同之處是后者有一個小賣店,而且是這條街上唯一的小賣店,是潘內薩夫婦開的。潘內薩太太告訴看門人的妻子埃塔說,這個店面是他們用最后一筆錢買下來的。經過多少個日夜的討論,他們感到這爿小店至少能給他們一碗飯吃。埃塔說她希望他們能如愿。埃塔把街對面新來的人將小店盤了下來的事告訴了丈夫威利,并說如果有機會可以去那里買東西。她這話的意思是他們仍然到超市買東西,但如果一時忘了買什么東西,他們就可以到潘內薩的店里去買。威利的確按她所說的去做了,從來沒有從這兒一次性買超過半美元的東西。后來有一天,威利從這兒購買了價值三美元東西,可是他身上只有五角錢。威利就像一只被主人痛打了一頓的狗一樣,但是潘內薩先生清了清喉嚨,嘖嘖地說,這算什么,剩下的他愿意什么時候還都行。他說什么事都要講信用,說到底,信用就是我們都是人,如果你是真正的人,你就應該相信別人,而別人也要信任你。這讓威利吃驚不小,因為他以前還從沒有聽到一個開小店的講這樣的話。過了一兩天他就把那二塊五角錢還上了。但潘內薩說只要他愿意,他賒什么都可以。威利吸了一口煙,然后就開始賒購各種各樣的東西。當他抱著滿滿兩袋子東西回到家里時,埃塔沖他吼著說他一定是瘋了,并把地常說的一句話搬了出來:“我們是窮人,威利,我們付不起呀?!蓖裁髅髦浪脑捠怯械览淼?,可不管她怎么說,他還是常去街對面賒購東西。一天,賬單總數已達到了八十三美元還掛零。潘內薩抬起頭,笑地問威利什么時候能還賬。從那天起,威利不再從潘內薩的店里買東西了,埃塔又拿起她那個用繩編織的購物袋去超市購物了。埃塔每次從超市買東西回來都緊貼著她這一側的墻根走,盡量離潘內薩的店遠一些。一個月過去了。一天,埃塔在街拐角處遇到了潘內薩太太,潘內薩太太的臉看上去不高興,可對賬單的事只字未提。埃塔回家后又提醒威利要他快點還賬。“別煩我,”威利說,“我拿什么來還?用從我骨頭上剛下來的肉還?還是用我眼里的灰還?”說完,把門砰地一關。那天夜里他出去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在街道邊上的水溝旁就睡著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家時,衣服又臟又臭,兩眼布滿血絲。埃塔把他們四歲兒子的照片捧到他的面前。兒子已經死了,是死于白喉,這時他老淚縱橫。每天早晨他出去放垃圾箱時,總不把頭抬起來看街的對面?!靶庞茫彼爸S地模仿著,“信用。”一天,他把四個垃圾箱放在路邊,等候垃圾車來運走。他看到了潘內薩夫婦,他剛看見他們的時候,他的眼都有些花了,他們就像兩只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一樣。他去找這一個街區另一個公寓看門人借扳鉗,回來時他們提醒他有兩棵細細而沒長葉子的灌木穿過木地板長了出來,他透過灌木看到了空空的貨架。春天,當草從人行道的縫隙中長出來的時候,他告訴埃塔說:“我只是在等候我能全部還清欠賬的那天?!薄拔乙欢ㄒ€?!彼疵馗苫?。每天早晨早早地起床,用肥皂和硬毛刷子擦樓梯,從頂樓一直到地下室。門廳里的筇也都用金屬上光劑和一塊軟抹布擦得光亮亮的,亮得可以當鏡子用。一天早景,威利在擦信箱,他發現他的信箱里有一封給他的信。他摘下帽子,把信封打開,把信拿列京去讀。那是用顫顫抖抖的手寫的,是潘內薩太太寫來的,她說她丈夫病了,就在對街的家里可家里分文沒有,問他能否先還十美元,其余的錢以后再說。他把俊撕成碎片,一整天躲在了地下室里。那天夜里,在街上尋了他一天的埃塔在鍋爐房的管道中間找到了他。第二天早,他披上工作服,跑出了公寓大樓,肩上搭著一件大衣,在街的一個拐角,他找到一家當鋪,九那兒他把大衣當了,拿到十美元,他十分高興。但是當他回來來時,街對面有一輛靈車,有兩個穿黑衣服的人從樓里抬出一個又窄又小的松木匣子。那個松木匣子從門廳的門勉強抬出去之后,潘內薩太太哀痛欲絕地一個人走了出來。威利趕緊轉過臉去,盡管他認為他長了胡子,又戴了一頂氈帽,她不會認出他來?!八窃趺此赖??”他小聲地問一個住戶?!拔乙舱f不好?!钡亲咴谀鞠缓竺娴呐藘人_太太聽到了?!袄纤赖摹!彼饴暣鸬馈K胝f幾句寬慰人的話,但他的舌頭就像樹上已枯的果子,千吊在嘴里,他的心就像一扇漆了黑漆的窗。潘內薩太太搬走了,而那份賬威利卻始終沒有還上。(有刪改)文本二:隨著時間而來的是空間。空間是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人物活動的場所??臻g和時間一樣,是小說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小說本體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作為現實主義的作家,馬拉默德短篇小說的空間雖然是虛構的,但都是實寫,比如《雜貨店》中的雜貨店,《銀冠》中的銀冠和牧師父女倆破敗不堪的住所,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故事發生的空間——場景沒有象征和暗示,這些空間都和人物的性格、命運緊緊相連,是人物表演的舞臺。馬拉默德對空間的構建是精心的、細致的,他搭建的舞臺,沒有瑕疵。馬拉默德的目的很明確,他搭建這個舞臺,只供人物演出。(選自馮積岐《小說藝術課》,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A.店主潘內薩夫婦用全部積蓄盤下了一個小賣店用來維持生計,公寓看門人威利知道后,會不時地去店里買一些小東西。B.當潘內薩詢問威利什么時候還賬時,威利根本無力償還欠下的債。威利夫婦不再去小賣店購物,還處處躲著潘內薩夫婦。C.威利當掉了大衣,拿到了十美元,正當他準備還錢時,卻發現潘內薩已經病逝,這讓他措手不及,也讓他的心情無比沉痛。D.經過評估,潘內薩認為威利有還款能力,就放心地允許他長期賒賬,這是導致小賣店關門、自己生病而無錢治療的根本原因。(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鑒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小說采用了雙線結構,一是威利夫婦欠賬、賴賬和還賬的經過,二是潘內薩夫婦賒賬、討賬、破產的過程。B.小說采用了第三人稱視角,呈現了故事的整個過程,這樣敘述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利于表現主題。C.小說人物不多,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刻畫威利的形象,使威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D.小說以“而那份賬威利卻始終沒有還上”作為結局,暗示這將成為一筆永遠無法償還的良心,引發讀者的深思。(3)文本一中畫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文本二中說“馬拉默德的目的很明確,他搭建這個舞臺,只供人物演出”,請結合文本一的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詩(本題共5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周書》日“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①絕,虞不出則財匱少?!必攨T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營丘,地潟鹵②,人民寡,于是太公勸其女功③,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糨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其后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④,位在陪臣,富于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于威、宣也。(選自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有刪改)材料二:《孟子》曰:“無政事則財用不足。”古之人君未嘗諱言財也,所惡于興利者,為其必至于害民也。昔明太祖嘗言利之御史,而謂侍臣曰:“君子得位,欲行其道;小人得位,欲濟其私。欲行道者心存于天下國家,欲濟私者心存于傷人害物?!贝藙t唐太宗責權萬紀之遺意也。又廣平府吏王允道言:“磁州臨水鎮產鐵,請置爐冶。”上曰:“朕聞治世,天下無遺賢,不聞天下無遺利。且利不在官則在民,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于官,官專其利則利源塞,而必損于氏。今各冶數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矣。”杖之流海外。圣祖不肩好貨之意,可謂至深切矣。自萬歷中礦稅以來,求利之方紛紛且數十年而民生愈貪國計亦愈窘。然則治亂盈虛之數從可知矣。為人上者,可徒求利而不以斯民為意與?讀孔、孟之書,而進管、商之術,此四十年前士大夫所不肯為,而今則滔滔皆是也。有一人焉可以言而不言,則群推之以為有恥之士矣。上行之則下效之,于是錢谷之任,榷課之司,昔人所避而不居,今且攘臂而爭之。禮義淪亡,盜竊競作,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后之興王所宜重為懲創,以變天下之貪邪者,莫先乎此。(選自顧炎武《日知錄》,有刪改)[注]①三寶:糧食、器物、財富。一說指珠、玉、金。②潟(xi)鹵(lu):鹽堿地。③女功:同“女紅”,指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④三歸:臺觀名。相傳為管仲修筑,作游賞用。(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求利A之方B紛紛C且數D十年E而民生F愈貧G國計亦H愈窘。(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與“辟邪說,難壬人”(《答司馬諫議書》)兩句中的“辟”意思不同。B.“貧富之道”與“剖之以為瓢”(《五石之瓠》)兩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C.“朕問治世”中的“治”與成語“長治久安”中的“治”意思相同。D.“杖之流海外”與“或植杖而耘籽”(《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杖”意思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別太公望在營斤受封,那里的土地是鹽堿地,人民又稀少,于是太公鼓勵那兒的婦女從事女紅,使其技巧達到極高的水平。B.齊國中道衰落,管子修訂整治,設置管理財物錢幣的九府,于是齊桓公因此稱霸,管子也位居權臣之首,其地位無人可及。C.明朝皇帝朱元璋罷黜過那些只想著賺錢的御史,還對身邊的臣子提出過告誡,他這種想法和唐太宗責備權萬紀的想法是一樣的。D.顧炎武認為,以前的讀書人讀孔子、孟子的書,他們不屑于學習管仲、商鞅那種追求利益的手段,但是現在逐利的現象到處都是。(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②今各冶數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矣。(5)兩則材料都提到了“財用”,但目的不同。請簡要分析其目的有何不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各題。天香景覃市遠人稀,林深犬吠,山連水村幽寂。田里安閑,東鄰西舍,準擬①醉時歡適。社祈零禱,有簫鼓、喧天吹擊。宿雨新睛,壟頭閑看,露桑風麥。無端睛亭暮驛。恨連年、此時行役②。何似臨流蕭散③,緩衣輕憤。炊黍京雞自勞,有脆綠甘紅④薦芳液⑤。夢里春泉,糟床⑥夜滴。[注]①準擬:說定,約好。②行役:旅行在外。③臨流蕭散:化用謝朓“并此終蕭散,垂竿深澗底”(《始出尚書省》)詩意。④脆綠甘紅: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⑤薦芳液:用美酒來搭配食物。⑥糟床:釀酒的器具。(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市遠人稀……山連水村幽寂”三句運用了動靜結合和視聽結合的手法,描繪了鄉村幽靜古樸的環境。B.“宿雨新晴……露桑風麥”三句意思是恰逢夜雨新晴,詞人漫步田邊,看到桑樹枝條帶著露水,麥浪迎風翻涌。C.“無端晴亭暮驛……此時行役”三句直抒胸臆,詞人的筆觸從描寫鄉村的場景中抽離,轉人對自身的感慨中。D.詞人結束“行役”,回到家鄉,終于過上了“炊黍烹雞”以及品嘗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釀酒的閑適生活。(2)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這首詞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們讀屈原的《離騷》,可以發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做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屈原列傳》中“、”兩句做出了自己的解釋。(2)李賀《李憑箜篌引》中,寫箜篌聲傳到月宮,讓吳剛和玉兔回味良久的兩句是“、”。(3)黃鸝因羽毛顏色鮮艷,鳴聲清脆婉轉,常常被視為美好歡快的象征,是我國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如“、”兩句就提到了“黃鸝”。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你想到世界的哪個地方去?”“到世界的世界去,”銅錢(人名)疲倦地說,“就跟你一樣,遠得幾年不回一趟家?!苯址粋冊诤褧r聽到這句話,似嘲諷又似關愛地說:“哎呀,銅錢跟個大人物似的,整天惦記著到世界去呢。”曹平凡一家人對此笑笑。自從銅錢被豬踢成了智力障礙者,三十三年里父母已經習慣了別人對自己兒子善意的取笑。在大和堂里,上心的只有初平陽,當銅錢再次重復“到世界去”時,他的頭腦里一亮,專欄有了等他寫好專欄,離開電腦走到北向的窗戶前時,黑夜已經來到花街:城市的萬家燈火次第點亮,從河北岸大兵壓境而來,正在跨越運河;運河被兩岸的燈火照耀,水面猶如一張起伏蕩漾的畫布,潑滿了細碎顛狂的油彩;石碼頭上有人走動,影子被路燈從一邊拉到另一邊,胖疫不等,忽短忽長。(1)從語法的角度來看,“到世界的世界去”這句話看似不合邏輯,但在文中自有妙處。請結合文段分析其妙處。(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請分別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題,10分)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當我們對外界的事物感到恐懼和焦慮時,當我們被外在的壓力困擾和侵襲時,背后的本質是什么?它其實說明:我們大腦認為我們的身體預算不夠了,A了,不足以應對外界的威脅,因此才會產生這些負面感受。也就是說,大腦認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和狀況,不在“我們能做什么”的預測框架內,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能量和精力去處理,而我們可能(甲),或者這么做是不經濟的。所以,我們產生的負面感受和情緒,實際上就是一種警報——大腦在告訴我們:①我對你的了解,②我認為你不足以應對這些問題。③盡管你能夠解決這些問題,④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⑤因此,大腦希望我們做什么呢?希望我們回避它,盡量不要直面它。但是大多數時候,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在人生的某些階段,難以解決的問題甚至會B,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去面對——這也就造成了壓力的產生。簡而言之,造成我們種種負面感受和壓力的,很大程度上是什么呢?其實并不是外在的威脅有多困難、多復雜,而是大腦(乙),解決不了這些威脅。(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上恰當的成語。(2)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3)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民日報》“夜讀”上說:“與大雁齊飛,目之所及皆是廣袤天空;與蒼蠅為伍,所到之處皆是污穢狼藉?!鄙鲜霾牧献屇阌辛嗽鯓拥穆撓牒退伎??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年新疆部分學校高考語文二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人文學界對AI詩歌的討論,往往圍繞“AI能否寫詩”展開。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首先,如果將詩定義為真情實感的抒發,那么當前的AI確實無法寫詩。因為真情實感意味著擁有心智,這樣的“強人工智能”迄今尚未現。不過,即便出現“強人工智能”,寫的未必就是人類可理解的詩。因為“強人工智能”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智能體,它甚至可能沒有個體意識。就當下的AI而言,其存在形式是整體而非群體——根據馮諾依曼結構,存儲器將參數分配給芯片進行運算,然后接收返還的結果。不同的AI之間算法機制不同,如果它們都能寫詩,其間的差別將遠遠大于人類世界中不同語言的詩歌。那么,AI能不能寫詩?答案是肯定的。AI完全有可能寫出以假亂真的詩。事實上,AI詩歌比其創作的日常語言更容易通過圖靈測試(測試是否為人類的語言)。因為后者必須考慮現實經驗,在擬真度上有很高的要求。AI沒有身體,無法掌握人類的動作順序,在敘述時難免露出破綻,“具身認知”仍然是AI自然語言面臨的難題。詩歌可以回避這一點,因為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其目的主要在于審美而非實用。它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像“翠萍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行書似舊藏處”“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這樣的經典詩句,我們就很難用日常的線性時間和因果邏輯去理解,而這樣的創作特點恰恰消解了AI面臨的障礙。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是,如何提高AI詩歌的質量?2018年以來,預訓練語言模型BERT和GPT基于Transformer算法取得重大突破。簡單來說,其原理是將自然語言轉化為向量,根據詞語之間發生關系的概率,模仿資料庫中的文本。這里就有文本細化的問題。如果文本數量過于龐大,比如以全唐詩為資料庫,其中包含了大量相異甚至沖突的風格,AI在學習過程中被不同方向的多力拉扯,寫出的詩歌就會平庸駁雜——用文論術語來說就是“缺乏面目”。要克服這一點,需要對AI進行風格化訓練。開發者應通曉詩歌,精心挑選風格相似的詩作為AI學習的素材。僅僅根據時代劃分是不夠的,誠如錢鍾書所說,“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唐人中有開宋調者,宋人中也有承唐音者,開發者需要更加細致的甄別。詩歌創作向來是“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那么,AI寫詩對人類究竟有什么意義?通常意義上的輔助功能,AI已進化至較為成熟的階段。上述提到的AI大模型,已驗證“明七子學唐”“同光體學宋”等結論。這意味著以往被認為抽象的文學風格,可以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參數。更重要的是,對詩來說,詞語的重組往往會生成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許AI生成的一些句子,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甚至成為詩歌發展中的吉光片羽。事實上,詩歌本身就蘊含著超越人類經驗的傾向性。俄因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認為,所謂“詩性”,意味著詞語指向自身而非現實。德國詩評家胡戈?弗里德里希認為,詩歌“逃脫人類中庸狀態,背離慣常的物象與俗常的情感,放棄受限定的可理解性,代之以多義性的暗示,以期讓詩歌成為一種獨立自主、指向自我的構成物,這種構成物的內容只有賴于其語言、其無所拘束的幻想力或者其非現實的夢幻游戲,而不依賴于對世界的某種暮寫、對感情的某種表達”。凡此種種,反而契合AI寫作的特性。從這個維度上說,未來AI有可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類型和風格。(摘編自程羽黑《人工智能或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風格》)材料二:在語言大模型出現之前,機器寫詩一直是技術專家進行文本實驗的方式。1952年,英國計算機專家克里斯多夫?斯特雷奇編寫了最早的文本生成程序,以檢驗使用計算機操作文本信息的可行性。七年之后,德國工程師魯茲從卡夫卡的小說《城堡》中分別選擇了16個名詞和形容詞,編制了計算機程序,按四種句式將其加以組合,產生出大量隨機排列的句子。由于這些句子排列規整,并因句式上的重復,而獲得別具一格的韻律感,這一題為《隨機文本》的作品被視為最早由計算機生成的詩歌。在談論自己的作品時,魯茲指出,他的目的在于表明計算機能夠應用于數學以外的領域,并將“計算”的概念拓展到字詞和邏輯推理上。為此,他應用了計算機中的隨機生成器,來做出決策、生成文本,并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應在于引入概率統計的結果,來使字詞的組合更有意義。后世的發展也確如魯茲所料,一些新的數學模型得以提出,并在詩歌形式的文本生成中展露身姿。即便今天的語言大模型在原理上已與當年基于模板和規則的方式大相徑庭,在對語言材料進行統計分析這一點上,仍然殊途同歸。在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歷程中,詩歌生成具有特殊地位,不僅因為它代表了最早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生成的嘗試,而且還在于它獨特的象征意義:利用千百年來詩歌的崇高精神地位,機器寫詩吸引了人們關注并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整體發展;借助詩歌體裁對詞句非日常用法的寬容,詩歌生成方面的探索描繪了通用文本生成的技術圖景。其背后的預期是,既然能夠用計算機生成某些“詩作”,那么未來也完全有可能生成新聞、報告,抑或小說、散文,從而產生社會與經濟價值。現在,當初許諾的“未來”已經到來。語言大模型以一種通用的方式,實現了不同體裁文本的生成,其中詩歌已然不具有當初的特殊地位。要獲得一首機器生成的“詩”,人們只需將自己的需求按照大模型所能接受的格式寫成文本,這與讓機器生成其他形式的文本完全一致。大模型應用的普及讓專門化的詩歌生成反而成為邊緣技術。技術地位上的沉寂只是使“機器寫詩”蒙上陰影的一個方面。由機器生成的詩歌自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就受到詩人、作家和批評家們近乎一致的反對。一位當代著名詩人批評說,機器生成的“詩”只是“一些碎片的無機組合”,是“拙劣的”,玩弄“修辭智性”而已。機器寫詩這項古老的事業,誕生于對“人的機械化”加以批評的社會思潮中。然而三百余年來,從木制的機械齒輪到迅速更新迭代的人工智能,產生“機器寫詩”的文化境況已發生改變,連同詩歌生成技術地位的下降,以及技術的復雜性與詩歌的先鋒性之間聯系的“失是”,使機器寫詩很難再有未來可言。(摘編自朱恬驊《機器寫詩只是人工智能寫作的過渡階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B)A.當前的AI由于沒有心智,無法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詩歌,只有“強人工智能”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詩歌。B.詩歌的目的主要在于審美而非實用,詩歌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這一創作特點消解了AI面臨的障礙。C.詩歌生成代表了最早使用計算機進行文本生成的嘗試,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是因為詩歌生成具有特殊地位。D.語言大模型以通用方式實現不同體裁文本生成后,詩歌生成在技術地位上的沉寂使AI寫的詩歌失去了價值。(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人們要提高AI詩歌的質量,就要將風格相似的詩歌作為AI學習的素材,而不能根據時代劃分AI學習的詩歌素材。B.目前AI的輔助功能已進化至較為成熟的階段,如以往被認為抽象的文學風格,可以通過AI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參數。C.克里斯多夫?斯特雷奇用行動論證了用計算機操作文本信息是可行的,魯茲用行動論證了計算機可以應用于多個領域。D.長期以來,由計算機生成的詩歌受到詩人、作家和批評家們的反對。由于多種原因,材料二認為機器寫詩難有未來。(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詩歌可以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的一項是(C)A.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錯誤》)C.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熱愛生命》)D.春天,從湖面鴨子追逐的翅膀下,冒出來了。(尹才干《春之歌》)(4)兩則材料都論及AI(機器)寫詩,各自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5)某班級擬舉辦一場有關“AI(機器)寫詩”主題的講座,假如你將在會上發言,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列出你的發言要點?!窘獯稹浚?)A.“只有‘強人工智能’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詩歌”錯誤,原文是“因為真情實感意味著擁有心智,這樣的強人工智能“迄今尚未出現”即便出現“強人工智能”.寫的未必就是人類可理解的詩”。C.“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是因為詩歌生成具有特殊地位”錯。由原文“詩歌可以回避這一點,因為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其目的主要在于審美而非實用”可知,選項因果顛倒。D.“使A1寫的詩歌失去了價值”錯誤,原文是“技術地位上的沉寂只是使‘機器寫詩’蒙上陰影的一個方面”,并沒有說“使A1寫的詩歌失去了價值。故選B。(2)A.“而不能根據時代劃分AI學習的詩歌素材”錯誤,原文是“僅僅根據時代劃分是不夠的,開發者需要更加細致的甄別”,并不是說不能根據時代劃分AI學習的詩歌素材。故選A。(3)A.“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將“黑夜”與“黑色的眼睛”這種看似平常的事物組合,且表達出獨特的思考,具有片段化、陌生化特點。B.“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這種表述打破常規認知,具有陌生化效果。C.“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語句表意直白,邏輯清晰,沒有采用片段化、陌生化的筆法。D.“春天,從湖面鴨子追逐的翅膀下,冒出來了”,這種表達打破常規的描寫順序,具有陌生化特點。故選C。(4)由“那么,AI能不能寫詩?答案是肯定的。AI完全有可能寫出以假亂真的詩”“詩歌創作向來是‘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那么,AI寫詩對人類究竟有什么意義”等可知,材料一側重探討AI寫詩的可能性、提高AI詩歌質量的方法以及闡釋了AI寫詩對人類的意義;由“在語言大模型出現之前,機器寫詩一直是技術專家進行文本實驗的方式。1952年,英國計算機專家克里斯多夫?斯特雷奇編寫了最早的文本生成程序,以檢驗使用計算機操作文本信息的可行性。七年之后,德國工程師魯茲從卡夫卡的小說《城堡》中分別選擇了16個名詞和形容詞,編制了計算機程序,按四種句式將其加以組合,產生出大量隨機排列的句子。由于這些句子排列規整,并因句式上的重復,而獲得別具一格的韻律感,這一題為《隨機文本》的作品被視為最早由計算機生成的詩歌”“現在,當初許諾的‘未來’已經到來”等可知,材料二側重介紹機器寫詩的歷史起源,分析了其當下的處境,并指出其未來發展趨勢。(5)由“通常意義上的輔助功能,AI已進化至較為成熟的階段。上述提到的AI大模型,已驗證‘明七子學唐’‘同光體學宋’等結論。這意味著以往被認為抽象的文學風格,可以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參數。更重要的是,對詩來說,詞語的重組往往會生成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許AI生成的一些句子,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甚至成為詩歌發展中的吉光片羽”“事實上,詩歌本身就蘊含著超越人類經驗的傾向性……凡此種種,反而契合AI寫作的特性。從這個維度上說,未來AI有可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類型和風格”可知,AI寫詩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AI生成的句子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甚至成為詩歌發展中的吉光片羽,未來AI還有可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類型和風格;由“要獲得一首機器生成的‘詩’,人們只需將自己的需求按照大模型所能接受的格式寫成文本,這與讓機器生成其他形式的文本完全一致。大模型應用的普及讓專門化的詩歌生成反而成為邊緣技術。技術地位上的沉寂只是使‘機器寫詩’蒙上陰影的一個方面。由機器生成的詩歌自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就受到詩人、作家和批評家們近乎一致的反對”等可知,A1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它沒有身體和心智,甚至可能沒有個體意識,無法抒發真情實感,無法寫出真正意義土的詩歌,這也是它一直備受批評的原因之一。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詩歌生成技術地位下降,詩歌不再具有最初的特殊地位,專門化的詩歌生成成為邊緣技術。答案:(1)B(2)A(3)C(4)材料一側重探討AI寫詩的可能性、提高AI詩歌質量的方法以及闡釋了AI寫詩對人類的意義;材料二側重介紹機器寫詩的歷史起源,分析了其當下的處境,并指出其未來發展趨勢。(5)AI寫詩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AI生成的句子能夠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甚至成為詩歌發展中的吉光片羽,未來AI還有可能開拓出新的詩歌類型和風格;A1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它沒有身體和心智,甚至可能沒有個體意識,無法抒發真情實感,無法寫出真正意義土的詩歌,這也是它一直備受批評的原因之一。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詩歌生成技術地位下降,詩歌不再具有最初的特殊地位,專門化的詩歌生成成為邊緣技術。(二)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賬單[美]伯納德?馬拉默德文本一:在威利擔任看門人的那座發了黑的公寓對面拐角處,聳立著另一座與它幾乎一模一樣的公寓樓,不同之處是后者有一個小賣店,而且是這條街上唯一的小賣店,是潘內薩夫婦開的。潘內薩太太告訴看門人的妻子埃塔說,這個店面是他們用最后一筆錢買下來的。經過多少個日夜的討論,他們感到這爿小店至少能給他們一碗飯吃。埃塔說她希望他們能如愿。埃塔把街對面新來的人將小店盤了下來的事告訴了丈夫威利,并說如果有機會可以去那里買東西。她這話的意思是他們仍然到超市買東西,但如果一時忘了買什么東西,他們就可以到潘內薩的店里去買。威利的確按她所說的去做了,從來沒有從這兒一次性買超過半美元的東西。后來有一天,威利從這兒購買了價值三美元東西,可是他身上只有五角錢。威利就像一只被主人痛打了一頓的狗一樣,但是潘內薩先生清了清喉嚨,嘖嘖地說,這算什么,剩下的他愿意什么時候還都行。他說什么事都要講信用,說到底,信用就是我們都是人,如果你是真正的人,你就應該相信別人,而別人也要信任你。這讓威利吃驚不小,因為他以前還從沒有聽到一個開小店的講這樣的話。過了一兩天他就把那二塊五角錢還上了。但潘內薩說只要他愿意,他賒什么都可以。威利吸了一口煙,然后就開始賒購各種各樣的東西。當他抱著滿滿兩袋子東西回到家里時,埃塔沖他吼著說他一定是瘋了,并把地常說的一句話搬了出來:“我們是窮人,威利,我們付不起呀?!蓖裁髅髦浪脑捠怯械览淼?,可不管她怎么說,他還是常去街對面賒購東西。一天,賬單總數已達到了八十三美元還掛零。潘內薩抬起頭,笑地問威利什么時候能還賬。從那天起,威利不再從潘內薩的店里買東西了,埃塔又拿起她那個用繩編織的購物袋去超市購物了。埃塔每次從超市買東西回來都緊貼著她這一側的墻根走,盡量離潘內薩的店遠一些。一個月過去了。一天,埃塔在街拐角處遇到了潘內薩太太,潘內薩太太的臉看上去不高興,可對賬單的事只字未提。埃塔回家后又提醒威利要他快點還賬。“別煩我,”威利說,“我拿什么來還?用從我骨頭上剛下來的肉還?還是用我眼里的灰還?”說完,把門砰地一關。那天夜里他出去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在街道邊上的水溝旁就睡著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家時,衣服又臟又臭,兩眼布滿血絲。埃塔把他們四歲兒子的照片捧到他的面前。兒子已經死了,是死于白喉,這時他老淚縱橫。每天早晨他出去放垃圾箱時,總不把頭抬起來看街的對面?!靶庞?,”他嘲諷地模仿著,“信用?!币惶?,他把四個垃圾箱放在路邊,等候垃圾車來運走。他看到了潘內薩夫婦,他剛看見他們的時候,他的眼都有些花了,他們就像兩只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一樣。他去找這一個街區另一個公寓看門人借扳鉗,回來時他們提醒他有兩棵細細而沒長葉子的灌木穿過木地板長了出來,他透過灌木看到了空空的貨架。春天,當草從人行道的縫隙中長出來的時候,他告訴埃塔說:“我只是在等候我能全部還清欠賬的那天?!薄拔乙欢ㄒ€?!彼疵馗苫?。每天早晨早早地起床,用肥皂和硬毛刷子擦樓梯,從頂樓一直到地下室。門廳里的筇也都用金屬上光劑和一塊軟抹布擦得光亮亮的,亮得可以當鏡子用。一天早景,威利在擦信箱,他發現他的信箱里有一封給他的信。他摘下帽子,把信封打開,把信拿列京去讀。那是用顫顫抖抖的手寫的,是潘內薩太太寫來的,她說她丈夫病了,就在對街的家里可家里分文沒有,問他能否先還十美元,其余的錢以后再說。他把俊撕成碎片,一整天躲在了地下室里。那天夜里,在街上尋了他一天的埃塔在鍋爐房的管道中間找到了他。第二天早,他披上工作服,跑出了公寓大樓,肩上搭著一件大衣,在街的一個拐角,他找到一家當鋪,九那兒他把大衣當了,拿到十美元,他十分高興。但是當他回來來時,街對面有一輛靈車,有兩個穿黑衣服的人從樓里抬出一個又窄又小的松木匣子。那個松木匣子從門廳的門勉強抬出去之后,潘內薩太太哀痛欲絕地一個人走了出來。威利趕緊轉過臉去,盡管他認為他長了胡子,又戴了一頂氈帽,她不會認出他來?!八窃趺此赖??”他小聲地問一個住戶?!拔乙舱f不好。”但是走在木匣后面的潘內薩太太聽到了。“老死的?!彼饴暣鸬?。他想說幾句寬慰人的話,但他的舌頭就像樹上已枯的果子,千吊在嘴里,他的心就像一扇漆了黑漆的窗。潘內薩太太搬走了,而那份賬威利卻始終沒有還上。(有刪改)文本二:隨著時間而來的是空間??臻g是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是人物活動的場所。空間和時間一樣,是小說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小說本體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席位。作為現實主義的作家,馬拉默德短篇小說的空間雖然是虛構的,但都是實寫,比如《雜貨店》中的雜貨店,《銀冠》中的銀冠和牧師父女倆破敗不堪的住所,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故事發生的空間——場景沒有象征和暗示,這些空間都和人物的性格、命運緊緊相連,是人物表演的舞臺。馬拉默德對空間的構建是精心的、細致的,他搭建的舞臺,沒有瑕疵。馬拉默德的目的很明確,他搭建這個舞臺,只供人物演出。(選自馮積岐《小說藝術課》,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D)A.店主潘內薩夫婦用全部積蓄盤下了一個小賣店用來維持生計,公寓看門人威利知道后,會不時地去店里買一些小東西。B.當潘內薩詢問威利什么時候還賬時,威利根本無力償還欠下的債。威利夫婦不再去小賣店購物,還處處躲著潘內薩夫婦。C.威利當掉了大衣,拿到了十美元,正當他準備還錢時,卻發現潘內薩已經病逝,這讓他措手不及,也讓他的心情無比沉痛。D.經過評估,潘內薩認為威利有還款能力,就放心地允許他長期賒賬,這是導致小賣店關門、自己生病而無錢治療的根本原因。(2)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鑒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A.小說采用了雙線結構,一是威利夫婦欠賬、賴賬和還賬的經過,二是潘內薩夫婦賒賬、討賬、破產的過程。B.小說采用了第三人稱視角,呈現了故事的整個過程,這樣敘述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利于表現主題。C.小說人物不多,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刻畫威利的形象,使威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D.小說以“而那份賬威利卻始終沒有還上”作為結局,暗示這將成為一筆永遠無法償還的良心,引發讀者的深思。(3)文本一中畫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文本二中說“馬拉默德的目的很明確,他搭建這個舞臺,只供人物演出”,請結合文本一的內容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解答】(1)D.“經過評估,潘內薩認為威利有還款能力,就放心地允許他長期賒賬,這是……的根本原因”錯誤,從文本“但是潘內薩先生清了清喉嚨,嘖嘖地說,這算什么,剩下的他愿意什么時候還都行。他說什么事都要講信用,說到底,信用就是我們都是人,如果你是真正的人,你就應該相信別人,而別人也要信任你”可知,潘內薩允許威利賒賬是基于他對信用和人與人之間信任的理解,認為真正的人應該相互信任,并非經過評估認為威利有還款能力才放心讓他長期賒賬。而“他拼命地干活。每天早晨早早地起床,用肥皂和硬毛刷子擦樓梯,從頂樓一直到地下室”等內容也表明威利生活并不富裕,沒有足夠能力償還賒賬,所以潘內薩是出于信任而非對威利還款能力的評估才讓他賒賬,這種信任導致了小賣店因資金問題最終關門,潘內薩生病也無錢治療。故選D。(2)C.“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錯誤,在文本一中,對威利的描寫更多的是通過語言描寫,如“別煩我,”威利說,“我拿什么來還?用從我骨頭上剛下來的肉還?還是用我眼里的灰還?”以及動作描寫,像“說完,把門砰地一關”“他把信撕成碎片,一整天躲在了地下室里”等。而關于威利的心理描寫極少,文中幾乎沒有大段的威利心理活動的刻畫,所以心理描寫不是刻畫威利形象的主要描寫方式。故選C。(3)內容上:“他看到了潘內薩夫婦,他剛看見他們的時候,他的眼都有些花了,他們就像兩只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一樣”,由“他們就像兩只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一樣”可知,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潘內薩夫婦比作骨瘦如柴、被拔掉毛的鳥兒,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潘內薩夫婦此時的外貌狀態,表明他們生活困苦,而威利欠賬不還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使他們的生活陷入了更加困頓的境地。情節上:因為潘內薩夫婦生活窘迫,如“他去找這一個街區另一個公寓看門人借扳鉗,回來時他們提醒他有兩棵細細而沒長葉子的灌木穿過木地板長了出來,他透過灌木看到了空空的貨架”,生活如此艱難,所以才有后文“那是用顫顫抖抖的手寫的,是潘內薩太太寫來的,她說她丈夫病了,就在對街的家里可家里分文沒有,問他能否先還十美元,其余的錢以后再說”以及“但是當他回來來時,街對面有一輛靈車,有兩個穿黑衣服的人從樓里抬出一個又窄又小的松木匣子”,即潘內薩太太給威利寫信、潘內薩病逝的情節,所以此句為后文這些情節做了鋪墊。(4)空間環境與人物關系:從文本“在威利擔任看門人的那座發了黑的公寓對面拐角處,聳立著另一座與它幾乎一模一樣的公寓樓,不同之處是后者有一個小賣店,而且是這條街上唯一的小賣店,是潘內薩夫婦開的”“埃塔又拿起她那個用繩編織的購物袋去超市購物了”可知,馬拉默德在《賬單》里搭建了由小賣店、公寓樓、超市構成的空間環境,這個空間是虛構的,但它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場景。威利是公寓看門人,潘內薩夫婦經營小賣店,他們的活動都圍繞著這些空間展開,這個空間與他們的性格、命運緊密相連,是他們表演故事的舞臺,比如威利在公寓和小賣店之間賒賬、賴賬的行為,潘內薩夫婦在小賣店的經營等。創作初衷:文本中雖然有威利在小賣店賒賬等與商業活動相關的情節,但馬拉默德并沒有把重點放在詳細描述小賣店里的商業經營細節上,而是以這個商業環境為背景,著重展現威利和潘內薩夫婦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的行為所反映出的倫理道德問題。威利賒賬不還,潘內薩夫婦信任威利卻陷入困境,通過這些情節表現了人們心中的善惡以及人性的復雜。比如潘內薩出于信任賒賬給威利,威利卻無力償還甚至一度逃避,這體現了人性中善與惡的沖突,而這正是馬拉默德創作想要表達的內容,所以這才是他創作的初衷。作者的講述方式:小說采用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敘述,作者并沒有直接參與到故事中,而是以一種平靜客觀的口吻講述人物的故事。從“潘內薩太太告訴看門人的妻子埃塔說,這個店面是他們用最后一筆錢買下來的”“一天,賬單總數已達到了八十三美元還掛零。潘內薩抬起頭,笑地問威利什么時候能還賬”等內容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客觀地呈現人物的言行和故事的發展。潘內薩夫婦對威利欠下的賬單始終抱以寬容的態度,如“這算什么,剩下的他愿意什么時候還都行”,然而直到小說結束“而那份賬威利卻始終沒有還上”,作者通過這種客觀的講述,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考故事中所反映的問題。編輯分享文中的“信用”有什么深刻含義?從情節發展的角度,分析這篇小說的結構特點。這篇小說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答案:(1)D(2)C(3)①內容上,這句話描述了威利再次見到潘內薩夫婦的情景,表明威利的欠賬使潘內薩夫婦的生活陷入困頓之中。②情節上,潘內薩夫婦的窘迫為后文潘內薩太太給威利寫信、潘內薩病逝的情節作鋪墊。(4)①馬拉默德在《賬單》里搭建了一個由小賣店、公寓樓、超市構成的空間環境,這個空間雖然是虛構的,但都反映了現實生活,它與人物的性格、命運緊緊相連,是人物表演的舞臺。②馬拉默德并沒有把焦點聚集在小賣店里的商業活動,而是以商業環境為依托,著重強調游走于其間的人們的倫理道德,表現人們心中的善惡及復雜的人性,這才是馬拉默德創作的初衷。③馬拉默德并沒有直接參與故事,而是以一種平掙客觀的口吻講述人物演繹的故事。潘內薩夫婦對威利欠下的賬單始終抱以寬容的態度,然而直到小說結束,這筆賬也分文未還。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詩(本題共5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材料一:《周書》日“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①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營丘,地潟鹵②,人民寡,于是太公勸其女功③,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糨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其后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④,位在陪臣,富于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于威、宣也。(選自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有刪改)材料二:《孟子》曰:“無政事則財用不足?!惫胖司磭L諱言財也,所惡于興利者,為其必至于害民也。昔明太祖嘗言利之御史,而謂侍臣曰:“君子得位,欲行其道;小人得位,欲濟其私。欲行道者心存于天下國家,欲濟私者心存于傷人害物?!贝藙t唐太宗責權萬紀之遺意也。又廣平府吏王允道言:“磁州臨水鎮產鐵,請置爐冶。”上曰:“朕聞治世,天下無遺賢,不聞天下無遺利。且利不在官則在民,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于官,官專其利則利源塞,而必損于氏。今各冶數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矣。”杖之流海外。圣祖不肩好貨之意,可謂至深切矣。自萬歷中礦稅以來,求利之方紛紛且數十年而民生愈貪國計亦愈窘。然則治亂盈虛之數從可知矣。為人上者,可徒求利而不以斯民為意與?讀孔、孟之書,而進管、商之術,此四十年前士大夫所不肯為,而今則滔滔皆是也。有一人焉可以言而不言,則群推之以為有恥之士矣。上行之則下效之,于是錢谷之任,榷課之司,昔人所避而不居,今且攘臂而爭之。禮義淪亡,盜竊競作,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后之興王所宜重為懲創,以變天下之貪邪者,莫先乎此。(選自顧炎武《日知錄》,有刪改)[注]①三寶:糧食、器物、財富。一說指珠、玉、金。②潟(xi)鹵(lu):鹽堿地。③女功:同“女紅”,指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④三歸:臺觀名。相傳為管仲修筑,作游賞用。(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求利A之方B紛紛C且數D十年E而民生F愈貧G國計亦H愈窘。(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與“辟邪說,難壬人”(《答司馬諫議書》)兩句中的“辟”意思不同。B.“貧富之道”與“剖之以為瓢”(《五石之瓠》)兩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C.“朕問治世”中的“治”與成語“長治久安”中的“治”意思相同。D.“杖之流海外”與“或植杖而耘籽”(《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的“杖”意思相同。(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從別太公望在營斤受封,那里的土地是鹽堿地,人民又稀少,于是太公鼓勵那兒的婦女從事女紅,使其技巧達到極高的水平。B.齊國中道衰落,管子修訂整治,設置管理財物錢幣的九府,于是齊桓公因此稱霸,管子也位居權臣之首,其地位無人可及。C.明朝皇帝朱元璋罷黜過那些只想著賺錢的御史,還對身邊的臣子提出過告誡,他這種想法和唐太宗責備權萬紀的想法是一樣的。D.顧炎武認為,以前的讀書人讀孔子、孟子的書,他們不屑于學習管仲、商鞅那種追求利益的手段,但是現在逐利的現象到處都是。(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②今各冶數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矣。(5)兩則材料都提到了“財用”,但目的不同。請簡要分析其目的有何不同?!窘獯稹浚?)“且”為連詞,“而且”的意思,其前斷句;“民生愈貧”“國計亦愈窘”結構對稱,中間斷句,“而”前斷句。故在CFG三處斷句。句子翻譯為:各種求財的方法層出不窮,而且持續了元十年,結果老百姓越來越窮,國家的財政也越來越緊張。故選:CEG。(2)D.“意思相同”錯。被用棍棒打了,還被流放到了海外。杖:動詞,用棍棒打/有時扶著拐杖除草培苗。杖:名詞,棍杖。故選:D。(3)B.“管子也位居權臣之首,其地位無人可及”錯誤,材料一原文為“位在陪臣,富于列國之君”,應該是管子地位雖處在陪臣之列,但他比各國的君主還要富。故選:B。(4)①原:同“源”,本源;饒:富饒;鮮:少、匱乏。句子翻譯為:這四個方面,是人民穿衣吃飯的本源。本源大就富饒,本源小就匱乏。②冶:冶煉作坊;軍需:軍隊的供應;重擾:嚴重地擾亂。句子翻譯為:現在各地的冶煉作坊很多,軍隊的供應不缺,百姓的牛計已經穩定下來,如果再設立這些,必然嚴重地擾亂他們。(5)根據材料一原文“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可以概括出:材料一提到“財用”,是為了闡述經濟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根據材料二“朕聞治世,天下無遺賢,不聞天下無遺利。且利不在官則在民,民得其利則財源通,而有益于官,官專其利則利源塞,而必損于氏。今各冶數多,軍需不乏,而民生業已定,若復設此,必重擾之矣”可知,材料二提到“財用”,是為了論述統治者不能為求利而害民,不能先利后義。答案:(1)CEG(2)D(3)B(4)①這四個方面,是人民穿衣吃飯的本源。本源大就富饒,本源小就匱乏。②現在各地的冶煉作坊很多,軍隊的供應不缺,百姓的牛計已經穩定下來,如果再設立這些,必然嚴重地擾亂他們。(5)①材料一提到“財用”,是為了闡述經濟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②材料二提到“財用”,是為了論述統治者不能為求利而害民,不能先利后義。參考譯文:材料一:《周書》上說:“農民不種植就會使其糧食缺乏,工匠不制造就會使其器物缺乏,商人不貿易就會使三類寶物隔絕不通,虞人不生產就會使財物匱乏?!必斘飬T乏而山林水澤就不能開發了。這四個方面,是人民家衣吃飯的水源。本源大就游繞,本源小就匱乏。對上就可以使國家富強,對下就可以使家庭富足,貧窮富足的規律,沒有人能奪取給予,然而聰明的人害裕有余,笨拙的人貧窮不足。從前太公望在營丘受封,那里的土地是鹽堿地,人民又稀少,于是太公鼓勵那兒的婦女從事女紅,使其技巧達到極高的水平,又開通了魚、鹽貿易,于是百姓和財物都歸向他像錢串般絡繹而至,像車特聚集在一起。所以齊國衣帶杜帽遍布天下,東海與泰山之間的人都束好衣袖前往齊國朝拜,那以后齊國中道衰落,管子修訂整治,設置管理財物錢幣的九府,于是齊柜公因此稱霸,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國正,而管子也有了三歸臺,雖然地位處在陪臣之列,但他比各國的君主還要富有。因此齊國的富強延至威王、宣王的時代。材料二:《孟子》里說過:“沒有好的政策,錢財就不夠用?!币郧暗幕实蹅儾⒉患芍M談錢財,他們只是不喜歡那些只想著賺錢的官員,因為這往往會讓老百姓遭殃,當年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曾經罷免過那些只想著賺錢的御史,還對身邊的臣子說:“正人君子當官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小人當官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理想主義者心里裝的是國家和人民。而自私的人心里想的只是怎么傷害別人、占別人的便宜。”這和唐太宗責務權萬紀的想法是一樣的。還有一次,廣平府有個叫王允道的官員建議道:“磁州臨水鎮出產鐵礦,請允許我在此開礦煉鐵?!被实郏ㄖ煸埃┱f:“我聽說在太平盛世,國家不會遺漏任何一個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沒有遺漏的利益。況且利益不在政府手里,就在老百姓手里,老百姓能賺到錢,國家的財源就會暢通,這對政府也有好處,但如果政府獨占了利益,財源就會堵塞,老百姓就會受苦,現在各地的冶煉作坊很多。軍隊的供應不缺,百姓的生計已經穩定下來,如果再設立這些,必然嚴重地擾亂他們,“(結果那個官員)被用棍棒打了,還被流放到了海外。朱元獐對貪財的厭惡,可以說是非常強烈了,從萬歷年間開始征收礦稅以來,各種求財的方法層出不窮,而且持續了元十年,結果老百姓越來越窮,國家的財政也越來越緊張,這樣看來,大平與動亂、充盈與匱乏的道理就很明白了。作為傾導者,難道可以只想著賺錢而不關心老百姓嗎?讀孔子、孟子的書,學習管仲、商換那種追求利益的手段,這是四十年前的士大夫不肯做的。但是現在逐利的現象到處都是。如果有人明明可以發表意見卻選擇保持沉默,大家反而會認為他是個有羞恥心的人。上面怎么做,下面就會跟著學,于是那些管理財政、征稅的職位,以前人們都避之不及,現在卻爭著搶著要。道德淪喪,盜賊橫行,如果只看重利益而忽視正義,人們就會貪得無厭。后來的君王如果想要糾正這種風氣,改變天下人的貪婪和邪惡,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的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各題。天香景覃市遠人稀,林深犬吠,山連水村幽寂。田里安閑,東鄰西舍,準擬①醉時歡適。社祈零禱,有簫鼓、喧天吹擊。宿雨新睛,壟頭閑看,露桑風麥。無端睛亭暮驛。恨連年、此時行役②。何似臨流蕭散③,緩衣輕憤。炊黍京雞自勞,有脆綠甘紅④薦芳液⑤。夢里春泉,糟床⑥夜滴。[注]①準擬:說定,約好。②行役:旅行在外。③臨流蕭散:化用謝朓“并此終蕭散,垂竿深澗底”(《始出尚書省》)詩意。④脆綠甘紅: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⑤薦芳液:用美酒來搭配食物。⑥糟床:釀酒的器具。(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市遠人稀……山連水村幽寂”三句運用了動靜結合和視聽結合的手法,描繪了鄉村幽靜古樸的環境。B.“宿雨新晴……露桑風麥”三句意思是恰逢夜雨新晴,詞人漫步田邊,看到桑樹枝條帶著露水,麥浪迎風翻涌。C.“無端晴亭暮驛……此時行役”三句直抒胸臆,詞人的筆觸從描寫鄉村的場景中抽離,轉人對自身的感慨中。D.詞人結束“行役”,回到家鄉,終于過上了“炊黍烹雞”以及品嘗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釀酒的閑適生活。(2)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這首詞的思想感情?!窘獯稹浚?)D.“詞人結束‘行役’,回到家鄉,終于過上了………的閑適生活”錯誤,“炊黍烹雞”,品嘗新鮮的蔬菜、水果和釀酒,這些都是詞人想象出來的,而不是詞人結束“行役”,回到家鄉過上的生活。故選D。(2)上片寫到“市遠人稀,林深犬吠,山連水村幽寂”,鄉村地區遠離鬧市,環境清幽,可以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這里山水環繞?!疤锢锇查e,東鄰西舍,準擬醉時歡適”寫的是百姓閑時生活,左鄰右舍時不時地聚在一起飲酒。“社祈零禱,有簫鼓、喧天吹擊”寫的是農村的社日活動,非常熱鬧?!八抻晷戮?,壟頭閑看,露桑風麥”寫的是下雨之后放晴了,桑樹麥子經雨后生長得更加迅速。上片字里行間中傳達出對自然的熱愛,對鄉村生活的眷戀。下片寫到“恨連年、此時行役”,寫的是自己多年漂泊異鄉得愁苦。“炊黍京雞自勞,有脆綠甘紅薦芳液。夢里春泉,糟床夜滴”展現的是歸隱生活得自由閑適。兩者形成對比,更加旗幟鮮明地表現了對長期漂泊生活愁苦得厭倦,對自身命運命運不順的抱怨,對美好生活(鄉村隱逸生活)的向往。答案:(1)D(2)上闋通過對鄉村自然景色和人文風俗活動的描寫,表現了詞人的山野情趣,表達了詞人對自然的熱愛,對鄉村生活的眷戀。下闋將詞人多年漂泊異鄉的勞苦生活與自由閑適的隱逸生活進行對比,表達了詞人對漂泊生活的厭倦,對命運不順的抱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們讀屈原的《離騷》,可以發現屈原在文章中經常用香花芳草做比喻。關于這一點,司馬遷《屈原列傳》中“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兩句做出了自己的解釋。(2)李賀《李憑箜篌引》中,寫箜篌聲傳到月宮,讓吳剛和玉兔回味良久的兩句是“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3)黃鸝因羽毛顏色鮮艷,鳴聲清脆婉轉,常常被視為美好歡快的象征,是我國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句就提到了“黃鸝”?!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其志潔故其稱物芳(重點字:潔)(2)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重點字:倚)(3)示例一: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重點字:映、隔)示例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重點字:鷺)示例三: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重點字:囀)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題,10分)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澳阆氲绞澜绲哪膫€地方去?”“到世界的世界去,”銅錢(人名)疲倦地說,“就跟你一樣,遠得幾年不回一趟家?!苯址粋冊诤褧r聽到這句話,似嘲諷又似關愛地說:“哎呀,銅錢跟個大人物似的,整天惦記著到世界去呢。”曹平凡一家人對此笑笑。自從銅錢被豬踢成了智力障礙者,三十三年里父母已經習慣了別人對自己兒子善意的取笑。在大和堂里,上心的只有初平陽,當銅錢再次重復“到世界去”時,他的頭腦里一亮,專欄有了等他寫好專欄,離開電腦走到北向的窗戶前時,黑夜已經來到花街:城市的萬家燈火次第點亮,從河北岸大兵壓境而來,正在跨越運河;運河被兩岸的燈火照耀,水面猶如一張起伏蕩漾的畫布,潑滿了細碎顛狂的油彩;石碼頭上有人走動,影子被路燈從一邊拉到另一邊,胖疫不等,忽短忽長。(1)從語法的角度來看,“到世界的世界去”這句話看似不合邏輯,但在文中自有妙處。請結合文段分析其妙處。(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請分別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窘獯稹浚?)這是智力障礙者說的話,符合人物身份;也是在回答“你想到世界的哪個地方去”這個問題,體現了這個智力障礙者的內心想法和渴望??梢詫懀孩龠@句話在文中是一個智力障礙者說的,因此不合常規語法的背后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文中人們對智力障礙者的認知。②這句話通過重復“世界”,表達了智力障礙者對未知世界的向往,這種向往不僅僅指空間上的旅行,更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