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考試 歷史_第1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考試 歷史_第2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考試 歷史_第3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考試 歷史_第4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考試 歷史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協作校第二次考試歷史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中外歷史綱要》(下)、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墨子說“必擇國之正壇,置以為宗廟……必擇國之父兄慈孝貞良者,以為祝宗(主祭祀之官)”;孟子謂“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韓非子也提到“為人子孫者,體此道以守宗廟,宗廟不滅之謂祭禮不絕”。這反映出戰國時期A.墨儒法三家皆注重禮樂制度B.社會轉型進程的艱難曲折C.諸侯借助宗法制來擴大勢力D.宗法觀念仍有重大影響力2.1909年10月,江蘇諮議局成立后,張賽以議長身份發表聲明指出:召開國會是為了合全國人力以“拱衛國家”,猶如“拯溺教焚”,豈可遷延觀望;各省士紳一致希望速開國會,如果請愿再三而毫無結果……那時國家前途就不堪設想了。這表明張賽A.主張維護民眾民主權利B.積極推動政治體制變革C.反對采用暴力方式進行革命D.政治觀點與革命派趨于一致3.公元前264年,埃及統治者托勒密二世進行稅制改革,以新人頭稅取代牛軛稅,新稅的稅額不到牛輔稅的三分之一。同時,官員在視區登記居民身份,職業,家庭情況,附加了免稅者登記。改養造放了一批以希黑移民為主體,擁有多種特權的群體,一般在構案中將其登記為“希屬人”。由此可見,這一改革A.埋下了族群沖突隱患B.開啟了“希臘化時代”C.弱化了社會管理能力D.實現了社會長治久安4.表1所示為古希臘不同時期的有關海神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可用于說明,古希臘A.經濟活動以跨海商品貿易為主B.民主政治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C.人口增長改變人們的審美傾向D.人文精神植根久遠的歷史傳統5.13世紀,西歐出現了農產品的專業生產區,這一生產區又推動了城市手工業的發展。城市的商人承擔了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換,并通過遠程貿易銷售至更遠地區的職責。這一狀況A.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創造條件B.促進了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C.造成了西歐封建地主勢力衰落D.導致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6.公元603—604年,日本圣德太子進行“推古改革”,先后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和憲法十七條。冠位十二階按才能和功績授予個人,是非世襲的官位。憲法十七條內容多出自中國儒家思想,規定了各級官吏的權利和義務。這一改革A.有利于提升日本天皇權威B.促成了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C.削弱了將軍與武士的關系D.表明日本全面效仿中國制度7.據西方學者估算,歐洲知識界對地球表面的了解情況為:1500年為22%(25%陸地,20.9%水域);1600年為49%(40%陸地,52.5%水域)。這一認識的變化主要是由于A.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B.制圖技術的快速進步C.全球航路的逐步開辟D.世界市場的初步成形8.1784年大選中,法爾默斯勛爵為竟選英國議會下院的3個議員席位花費9000鎊。有些大選區選民較多,花費就更高,比如1754年競選牛津郡議員的費用高達4萬鎊。這一現象的出現A.提高了議員的參政素養B.折射出下院的實權地位C.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D.有利于放寬選民的資格9,一些西方學者在深人研究了19世紀法國工業統計資料以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即19世紀法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起飛。對此解讀合理的是,19世紀的法國①經濟發展水平落后②工業化阻力較大③政局動蕩殃及經濟④企業壟斷程度較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1836年6月,英國倫敦工人協會成立。1837年6月,該協會起草了《人民憲章》,提出了年滿21歲的男子應擁有選舉權、無記名秘密投票權等權利要求。1840年7月,英國全國憲章協會成立,被恩格斯稱為“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據此可知,這時的英國A.工人階級主導社會政治變革B.社會主義由理想轉變為現實C.工人運動接受科學理論指導D.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歷史舞臺11.研究顯示,“(1790-1830年)探險家實際走完了尼日爾河全程。從幾內亞灣到馬格里布,他們橫跨了西非。主要城市或被訪問,或得到描述,其方位也基本(被)準確地確定。一系列山脈、重要的水系、主要的政治聯合體——所有這些都被大致地定位、描繪”。據此推知,“探險家”的行動A.受到了科學革命的鼓舞B.受益于大西洋航路的開辟C.助推了西方的殖民擴張D.激發了非洲民族解放運動12.印度國大黨在1885年成立時的宗旨是“希望加強目前的政府,使其更接近民眾”。印尼“伊斯蘭教聯盟”在1913年成立時的宜言是“和政府站在一起,并且取得政府支持……逐步以合法的途徑達到自治”。據此推知,這兩大政黨的共同訴求是A.拒絕政府改革,主張民族自決B.反思革命道路,推崇憲政體制C.維護工農聯盟,穩定社會秩序D.堅持改良方式,謀求政治權益13.圖1所示問題一直延續至赫魯曉夫時期,為解決該問題赫魯曉夫采取的措施是1928-1834年答物總產量和國家收購總量A.實行收購制B.改行余糧收集制C.征收糧食稅D.實施義務交售制14.1949年,美國總統杜魯門談及對外援助政策時表示,要“用我們的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以及工業發展的優勢,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改善與發展”。杜魯門政府這一決定意在A.誘導蘇聯發展重工業B.加強對中間地帶的爭奪C.改善美國的國際形象D.扭轉國際貧富分化趨15.英國撒切爾政府向社會福利制度開刀,強行降低通貨膨脹率,使英國經濟在20世紀80年代初又重現生機,GDP開始以3%的速度增長,1985年的增長率達3.5%,超過聯邦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同期增長速度。撒切爾夫人的內外政策取得了某種程度的成效,故能執政長達11年之久。這表明A.決策者能徹底解決危機B.英國放棄了國家干預經濟C.經濟成就影響政治統治D.福利制度阻礙了社會發展16.21世紀以來,歐盟強調聯合國應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當得到遵循;國際爭端應盡量避免訴諸武力,而應當通過對話與合作加以解決。這反映出A.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B.西方大國關系的惡化C.歐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D.聯合國維護了世界和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地方行政區劃一直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地方一級行政區劃發生過多次變化。元朝一級行政區劃面積非常之大,如江浙行省,不僅轄有今浙江、福建全部,還轄有今江蘇、安微南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區。古代中國在一級行政區劃上常以山河形便為主要原則。元朝反而以犬牙交錯為原則,將不同地理單元的土地整合到同一個行政區中,如將與蜀地關聯密切的漢中劃歸陜西行省。元代行省總數并不多,除特殊行省外,共10個,中書省居中調節,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機,行省分天下之治”的局面。盡管此種設里會導致行政效率低下,但元朝維持中書省融城不變生要考慮的仍是軍事層面。——摘編自史岳《元代行省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貢獻》材料二公元前227年,羅馬行省管理體制正式建立。行省由征服而來,放視為羅馬國家的財產,其居民被視作外國投降者。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地中海世界的絕大多數地區都被納入羅馬行省管轄之下。每當羅馬籌建一個行省時,元老院首先對此行省作出原則決定,并派出十人委員會協同征服該地區的軍事統帥具體執行,共同制定有關該行省的基本法規,確定行省內城市或公社的行政劃分和法律地位。總督擁有該行省的軍事、民政和司法全權,行省遠離羅馬,總督實際上不受同僚官員和羅馬保民官的限制,在司法方面除了涉及羅馬公民(市民)的案件,也不受上訴權的束鱒。羅馬對行省所征賦稅,一般沿裊該地區以前統治者的舊制,各行省稅收制度不盡相同。稅收的主要來源是土地稅,由耕地和種植園的所有者負擔。——摘端自朱景文《古代中國的朝貢制度和古羅馬的海外行省制度——中華法系和羅馬法系形成的制度基礎》(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古羅馬行省制度與元代中國的行省制度的差異。(8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古羅馬和元代中國實施行省制的共同意義。(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的報告中說:“決議案上把好事都掛在我的賬上,所以我對此要發表點意見。寫成代表,那還可以,如果只有我一個人,那就不成其為黨了。”后來,“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黨的十九大通過的新黨章也明確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把它理解成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的結晶。要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我們不僅要回顧歷史、從縱向上對比十八大前后黨心民意的變化,同時還要環顧世界、從橫向上對比中國上行發展和西方發達國家下行表弱的反差。通過這種對比不難發現,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來之不易。——摘編自石仲泉《新時代新理論新征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入黨章的歷史意義。(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史實說明“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他首開利用望遠鏡觀察天象之先河,發現了許多當時歐洲人從未了解的天文現象,充分證實了哥白尼日心說中的合理成分。時人稱:“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伽利略發現新宇宙。”1633年,伽利略被教會判處終身監禁,后死于獄中。與此同時,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1630)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這些定律修正了哥白尼的錯誤,指出行星皆沿橢圓形軌道繞日運行,這為牛頓后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并創造微積分等數學分析方法打下了基礎。開普勒的理論同樣遣到教會的攻擊,他的著作也被宣布為禁書。17世紀的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1632—1677)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指出宇宙間只有一個絕對無限的實體——自然界,物質和精神只是同一實體的兩種屬性而已;自然界不生不滅,是永恒存在的。——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編)》(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6、17世紀歐洲天文學發展的成就及其歷史背景。(10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6、17世紀歐洲天文學發展的意義。(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