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高教修訂版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課件_第1頁
毛概高教修訂版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課件_第2頁
毛概高教修訂版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課件_第3頁
毛概高教修訂版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課件_第4頁
毛概高教修訂版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本章共有三節,其內容是:第一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第二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第三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經驗第一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何謂革命二、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三、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何謂革命一1.革命一般廣義的革命即質變,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性變革,引起事物由舊質向新質的飛躍。狹義的革命指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廣義和狹義:一〔二〕民主革命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和封建專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資產階級領導,故又稱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興旺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7世紀到19世紀中葉,先后經過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789—1794年的法國大革命是一次比較徹底、比較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三〕中國革命“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卦·彖傳?〕這里的革即變革,命即天命。商王湯討伐夏桀和周武王討伐商紂,實施變革更替朝代以應大命,順民意。實指改朝換代。這一詞義,兩三千年里沒有變化。出處:一“革命〞現在的用法,是從日本語來的。在日本,“革命〞這個詞本也是從漢語來的,但到后世,已經被改造,可指變革,如“明治維新〞便被稱為“革命〞,再后那么與“國際用法〞接軌。由于“革命〞的現代用法初進中國時和法國大革命的關系,使它從一開始就有兩種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義。即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在中國,太平天國運動,揭開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序幕;試圖將中國引向君主立憲資本主義道路的戊戌變法失敗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這場革命最終也失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一即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也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在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應當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者;在一些國家,無產階級也具有了擔當民主革命領導者的能力。中國革命以五四運動為開端,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二、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華夏中心論〞認為中國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唯一中心,是唯一的天朝上國,所有的制度和文化都盡善盡美。雖然孕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然占據主要地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法美等國的工業革命也相繼開展起來。他們為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掠奪勞動力,加緊對外擴張。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政治制度、經濟社會制度和文化制度差異之間發生了劇烈的碰撞。五大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近代中國的國情17三大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近代中國的國情根據興中會會員謝贊泰1898年發表在香港報紙上的漫畫改繪,反映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圖中熊代表沙皇俄國,虎代表英國,腸代表德國,青蛙代表法國,鷹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近代中國的國情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獨立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這是一個向下的過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為半封建的中國:這是一個向上的過程。畸形的社會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近代中國的國情

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從經濟、政治、文體等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國,中國逐漸淪為了它們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特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已經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狼狽為奸,相互勾結,成為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的社會根底。第三,外國列強的入侵,使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根底被破壞。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相結合,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明顯的優勢。〔二〕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特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第四,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開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本國官僚買辦資本勢力和封建勢力的夾縫中產生和開展起來的,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2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革命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近現代中國史1840年1949年1近代中國的國情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27近代中國的國情

兩個任務之間的關系:前者是從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后者是要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況,實現中國的近代化和現代化。二者之間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關。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與歸宿。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28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29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國內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30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國內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32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34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馬克思主義逐步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近代中國革命以五四運動為開端,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思想的初步形成1922中共二大1923中共三大2021開始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了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建立穩固的工農聯盟的思想。1925年到1927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思想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1921年中共成立

1925中共四大?中國各社會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一系列文章,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思想。38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思想的初步形成39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本思想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成熟二、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成熟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開展二、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1.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根本依據是〔〕。A.認清革命對象B.認清革命動力C.認清國情D.認清革命階段2.近代中國的最根本國情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半殖民地社會C.半封建社會D.新民主主義社會3.近代中國社會的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義和人民群眾的矛盾C.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D.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4.近代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標志是〔〕。A.新文化運動B.馬克思主義的傳播C.五四運動D.十月革命第二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和根本綱領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二、新民主主義的根本綱領路線通常是管方向、道路的。它又可分為根本路線和具體路線。總路線,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及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的途徑、手段等內容的根本概括,具有統一步調,號召人民的重大作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就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對象、動力、前途、領導權等方面的根本規定和原那么。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一〕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提出與表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思考: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帝國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封建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首先,封建剝削制度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主要支柱和中國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根底。其次,封建主義的統治也是近代中國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是中華民族進步的攔路虎。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互勾結,殘酷壓迫和掠奪中國人民,嚴重的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開展。義和團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中國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民族資本主義

依附于帝國主義,是革命的對象具有兩重性,是爭取的對象,是革命的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官僚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蔣宋孔陳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四大家族〞控制了以“四行二局〞(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托局、郵政儲金匯業局)為中心的全國金融,享有種種金融特權。他們通過幣制改革、發行公債等手段,掠奪了人民大量財富。四大家族積聚的財富在100億至200億美元之間,官僚資本占全國資本總額的70%。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官僚資本主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包括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無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無產階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最根本的動力,不僅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農民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翻身農民積極支前。翻身農民踴躍參軍。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城市小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根本動力和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青年學生舉行反美示威游行。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知識分子(學生界、中小學教員、小事務員、小律師等)小商人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如醫生)

城市小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民族資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民族資產階級具有革命的一面,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夠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被爭取和聯合,因此新民主主義革命動力之一。1946年,民盟主席張瀾拒絕參加偽國大。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為什么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中國的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致使其沒有能力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這些壓迫的嚴重性、殘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而在革命斗爭中比任何別的階級都來得堅決徹底。123中國無產階級和廣闊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便于他們結成緊密的聯盟,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傳播。中國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但比較集中,便于組織和領導,形成一支重要力量,開展斗爭。中國無產階級的特點決定的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或新民主主義革命到底“新〞在哪?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革命對象任務相同革命根本動力相同革命性質相同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內在聯系相同之處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革命所處的時代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革命的指導思想不同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新舊民主革命區別〔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即改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變為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在此根底上使革命向前開展,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使中國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土地革命時期的“左〞錯誤所主張的“一次革命論〞。他們混淆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企圖把兩種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并作一步走,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主張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時要反對資產階級,甚至上層小資產階級,要在民主革命中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只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系,而無視了兩者之間的區別。“必要準備〞

只有經過民主主義的革命階段,才能創造出后者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必然趨勢〞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果是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二、新民主主義的根本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

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毛澤東、周恩來參加選舉。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新民主主義政權是一種過渡性質的政權組織形式,但其開展趨勢是向社會主義方向轉變。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產階級的龔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1〕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主要內容〕翻身農民的土地執照。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翻身農民土地照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軍管會接收江南造船廠命令。軍管會沒收中央銀行命令。〔2〕沒收官僚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題中之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革命的性質一方面,反官僚資本就是反買辦、反封建,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質。

另一方面,剝奪大資產階級,又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毛澤東視察上海申新九廠。〔3〕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群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群眾的文化。毛澤東與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居于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的思想,新民主主義文化堅持民族的形式、科學的內容和群眾的方向。工農干部學習科學文化。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民族的:強調文化的民族形式。

就其內容說是主張民族的尊嚴和獨立;就其形式說是要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科學的:強調文化的科學內容。

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對待古今中外文化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群眾的:強調文化效勞的方向。是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農群眾效勞的,是人民群眾的文化一九四三年新安旅行團到蘇北向群眾演出?送郎參軍?文藝節目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根本綱領第三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經驗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一〕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P55〕

革命道路:

武裝奪取政權的途徑

1、中國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開展道路的特殊性

南昌起義指揮部一江西大旅社。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從“四一二〞到“七一五〞政變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

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對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

南昌起義:

1927八月一,

周賀葉朱南昌起。

打響武裝第一槍,

獨領革命創軍始。

南昌起義指揮部一江西大旅社。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

秋收起義部隊進攻長沙受挫后,毛澤東率領部隊“下鄉”向井岡山進軍,并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由城市斗爭轉向農村斗爭戰略思想的光輝起點。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毛澤東1928年10月1928年11月

從1928年下半年開始毛澤東結合井岡山和其他根據地斗爭的經驗,分析了中國的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原因、條件,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奠定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論的基礎。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共產黨人》發刊詞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戰爭和戰略問題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1、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必要性〕〔P56)2、中國的紅色政權存在和開展的原因、條件〔可能性〕(p56~57五點)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123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客觀形勢決定----敵強我弱,強敵長期占據中心城市,農村是其統治的薄弱環節。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1、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然性?〔客觀依據〕時代背景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2、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可能性〔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開展的原因和條件P56~57〕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開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最根本原因第一革命的廣泛影響和良好的群眾根底——重要的客觀條件第二

全國革命形勢的不斷向前開展第三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必要的主觀條件第四第五〔2〕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可能性〔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開展的原因和條件〕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及意義1、“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內容;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理論的偉大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1、“工農武裝割據〞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必由之路。〔內容P57〕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根據地的建設土地革命根本內容武裝斗爭主要形式戰略陣地工農武裝割據內容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工農武裝割據〞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必由之路。〔內容〕2、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意義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它指引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后勝利。〔歷史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中國革命道路理論,反映了中國革命開展的客觀規律,是指導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正確的理論。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獨創性啟示我們:搞社會主義建設與革命一樣,都必須走自己的路,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現實意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三大法寶〞的由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一〕統一戰線1、中國革命建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1〕中國社會的階級狀況〔構成特點〕決定。〔2〕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殘酷性和開展的不平衡性決定。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2、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現實可能性〔2〕中國社會具有建立廣泛統一戰線的社會根底,不愿意受壓迫奴役的各個階級、階層的人們都愿意團結起來,共同斗爭。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和根本經驗3、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內容性質地位關系處理勞動者之間的聯盟階級利益根本一致基礎上的勞動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