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遼寧省燈塔市是東北主要的粳稻產地之一,位于下遼河平原地區,屬于典型黑土區,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悠久的加工歷史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得天獨厚的條件使“燈塔大米”具有優良的品質。“燈塔大米”外觀顆粒飽滿,白亮晶瑩,內在營養豐富,富含硒鐵鈣、蛋白質、粗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米飯潔白油亮,米香誘人,入口微甜滑潤,質地柔韌而不黏膩,略帶軟糯,唇齒留香。關鍵詞:優質大米;種植技術;發展對策引言燈塔市恰好處于生產優質粳稻的黃金緯度41.8度,是我國黃金水稻帶之一,東北水稻種植核心地區。燈塔市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活動積溫3300℃—3400℃,有效積溫1700℃—1800℃,常年平均氣溫8.8℃,年均降雨量686mm,無霜期171天,全年日照時數2660小時;燈塔市土壤類型主要是水稻土、草甸土和棕壤土,土壤肥沃,富含多種營養元素;流經燈塔市境內的主要有渾河、太子河兩大河流,均系遼河水系上游,水質優良,為提水灌溉提供優質水源。1燈塔市優質大米發展現狀為了燈塔大米的品質保證,相關部門實行嚴格的地標溯源管理和品牌保護制度,全域實施標準化生產,圍繞燈塔優質大米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各個環節,燈塔市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科學規范的田間管理,打造出六大系列“燈塔大米”,分別是鴨田米系列、蟹田米系列、龍蝦田米系列、富硒米系列、冷鮮米系列和清水香米系列。“燈塔大米”多次獲得國家各級各類獎項,并已在多個省設有經銷處,并且已經形成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模式,深受消費者青睞。2燈塔市優質大米種植技術要點2.1選擇優良品種選擇米質達到國家2級米以上標準的優質高產,綜合抗性好,特別是對生產上易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抗性好,分蘗力強,生育期合適的水稻品種。經品種引進及篩選,目前適合燈塔地區種植的高產抗病和優質高食味水稻新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遼粳419、隆粳852、遼粳香1號、遼粳香2號、鹽粳476、遼粳218、天隆優619等。2.2水稻工廠化育苗技術2.2.1種子處理技術選用純度不低于99.5%、凈度不低于97%、發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在14.5%以下的種子。先進行曬種,浸種前選擇晴好天氣,放在背風向陽處,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3時,連續曬種2—3天。浸種消毒同時進行,可用咪鮮·殺螟丹進行種子消毒,防治惡苗病和水稻干尖線蟲病。種子每盤播種量為4000—4400粒。2.2.2營養土配制技術營養土應采用肥沃、疏松、養分齊全,且pH值為4.5—5.0的偏酸性土壤,小的顆粒占70%以上,通透性良好。一般情況下用60%—70%無農藥殘留的園田土與30%—40%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充分混合,其肥力及pH值達不到育秧營養土的要求需要添加肥料及調酸劑,過篩攪拌均勻。2.2.3水稻苗期管理技術2.2.3.1溫度管理技術前期主要做好保溫工作,但并非溫度越高越好,若床內溫度達到36℃以上,應及時通風降溫或遮光降溫,以防止高溫灼傷稻苗。夜間苗床要蓋好蓋嚴,以防寒潮造成危害。根據苗情和天氣決定通風煉苗時間,控制床內溫度。1葉1心期棚內溫度一般控制在25℃—30℃;2葉1心期棚內溫度一般控制在20℃—25℃,三葉一心后期應控制在20℃左右為宜。2.2.3.2濕度管理技術盡量做到旱育壯苗,水長苗、旱長根,要想秧苗盤根好,必須控制苗床水分。在澆透底水的情況下,原則上在2葉前盡量不要澆水。澆苗床水要做到三看:一看早晚葉尖有無露珠;二看中午高溫時新展開的葉片是否卷曲;三看苗床土表面是否發白。補水一定要澆足、澆透,盡量減少澆水次數,提高地溫和根系發育。2.2.3.3其他管理技術秧苗進入二葉一心期,也就是離乳期,要做好水稻防病、滅草、追肥等工作。追肥可用硫酸銨2—3kg/100m2兌水100倍液噴施,噴肥后洗苗,防止化肥燒苗,追肥前不能澆水,以免床土含水太多,肥水不易滲透,追肥一定要噴施均勻。可在水稻移栽前澆一遍長效、微毒的農藥來防治二化螟,一般噴灑氯蟲苯甲酰胺,起到本田第一遍防治的作用,能夠節省人力、財力。2.3增密減氮技術2.3.1適當密植通過增加插秧密度,提高畝保苗數,減少氮肥施用量,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提高稻米品質,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常規插秧密度為9X6寸,畝保苗約1.1萬穴;通過增加插秧密度達到9X5寸,畝保苗達到1.3萬穴以上,同時減少氮肥用量10%,通過增加畝保苗數增加畝穗數,保障每畝產量,實現“燈塔大米”綠色發展。2.3.2寬窄行栽培針對農戶插植密度過稀,大水大肥,造成基本苗不足,肥料利用率低、稻谷品質下降的問題。以寬窄行33cm+17cm、37cm+17cm,結合不同等位、錯位插秧等方式,提高齊穗期灌漿期光合物質積累和籽粒灌漿速率,實現產量提升的同時保障稻谷的品質。2.4水稻測深施肥技術水稻測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時將肥料施在秧苗的側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將分蘗肥采用測深方式施入3—5cm寬、深5cm的稻田耕作層,肥料距離稻根側向2—3cm,施肥深度5cm。定位、定量、均勻施肥,肥料不流失、不揮發,并能得到充分利用,實現機械插秧與施肥一體化,減少了施肥次數,保證了施肥效率,達到減量增效的效果,從而實現節肥、省工、增產、減少污染的目的。2.5測土配方施肥及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在水稻上應用新型緩控釋肥料、生物炭基肥料等,采用有機肥替代技術,通過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水稻高留茬還田、堆漚有機肥還田等技術措施,結合土壤中的養分含量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效減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凈化土壤,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改善了燈塔大米的口感,提高了燈塔市大米的品質。燈塔市已建立國家級耕地質量監測點1個,黑土地監測點13個,省級監測點6個,持續監測耕地質量和墑情。2.6應用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草害推廣應用自走噴桿式噴霧機、無人機等進行統防統治,應用黑光燈、性誘劑、太陽能殺蟲燈等進行綠色防控。一般可采用40%稻瘟靈防治葉瘟、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防治穗瘟、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二化螟,防治穗瘟要在破口前3—5天噴藥。采用傳統噴霧方法,農藥利用率低,農藥飄逸和流失嚴重,費時費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安全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防治費用,增加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還能降低農藥殘留污染,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燈塔市已建立5個國家級蟲情基礎測報點,其中在水稻主產區3個,及時監測蟲害發生趨勢。2.7稻田生態種養技術開展種養結合技術。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長發育前提下,利用稻田資源開展水禽和水產養殖,進行稻田養鴨、稻田養魚和稻田養蟹等,形成季節性的農牧漁種養結合栽培模式,即可提高稻田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又是發展綠色水稻的重要舉措,也豐富了燈塔大米的品類。稻田養蟹應選擇適宜時期盡早插秧,5月中下旬秧苗定根返青,水溫適宜要及時投放蟹苗。放養規格密度為畝投放70—80只。一般在9月底或10月份開始上市,如果田塊較多的情況下,將田塊里的蟹集中放到20%的田塊里保管育肥,行情好時上市。2.8水稻節水栽培技術田間水分管理的原則是滿足水稻生理需水,盡量減少生態用水。以水調氣,以氣養根,以根保葉,靠葉增產。專家組在項目區指導農戶以晾田為經常性手段,實行耐旱栽培,構建水稻發達的根系,除在水稻生長的關鍵期建立淺水層外,灌溉時干濕結合,以濕為主,不僅實現了節約水稻生產成本,而且達到了豐產增收。在水稻生長的關鍵期建立淺水層,以晾田為經常性手段,推廣節水耐旱栽培技術,構建水稻發達的根系,提高抗倒能力,節約水稻生產成本。2.9稻谷加工技術9月末到10月份,根據不同品種水稻生育期不同,及時進行收割。水稻收獲后要及時晾曬或烘干保存,注意防止混入不同品種稻谷。稻谷經過色選,去除稻谷中的雜質和秕粒,然后經過礱谷,制成糙米,再進行谷糙分離、碾米,最后進行精選和分級處理,包裝后制成成品。3燈塔市優質大米發展中存在問題3.1農產品價格低、優質不優價受各種因素影響,水稻的價格十余年一直持續低迷,人工、肥料等水稻生產成本卻逐年上升,地租一直處于較高價位,導致水稻生產利潤極低。并且農事企業生產的綠色有機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價格差距不大,優質不優價,不利于水稻產業發展,影響企業種植的積極性。3.2沒有形成統一的區域名牌產品“燈塔大米”的種植面積大、產品品質優,但品種繁多,各農事企業均有自己的品種和商標,缺乏全市統一主打品牌,無法形成統一的產品來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沒有形成像“盤錦大米”“五常大米”這樣的統一品牌,無法抱團發展,不利于“燈塔大米”整體發展。3.3農業生產還在“靠天吃飯”。農業生產不止受自身產業發展影響,自然因素影響巨大,遇到暴雨、寡照和高濕等特殊天氣,影響水稻品質和產量,嚴重可導致絕收。3.4銷售渠道單一,產業鏈條不完善。燈塔市優質大米雖然獲得國內多家市場的認可,在各級農展會也多次獲獎,但由于沒有形成整體的對外銷售產品與渠道,只憑借企業自己進行銷售,缺乏一個系統整體的銷售平臺,在網絡銷售方面,很多企業還是靠口口相傳,還未建立網絡銷售模式。4燈塔市優質大米發展對策分析4.1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制定地理標志農產品—燈塔大米市級地方標準,形成燈塔大米標準化生產規程,保障燈塔大米的品質,并加強品牌建設,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強燈塔大米的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4.2借助項目支撐,強化科技創新通過水稻高質高效創建行動,引進與篩選優質高產抗病水稻新品種,如遼粳419、隆粳852、遼粳香1號、遼粳香2號等;開展水稻工廠化基質育苗技術、水稻寬窄行增密減氮技術、水稻密植減肥技術、水稻肥料增效劑應用技術及優質高食味水稻提質增效栽培技術研究;通過黑土地保護項目,水田區采用水稻留高低茬還田、增施堆漚肥等技術模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進而提升稻米品質,為燈塔市優質大米的生產保駕護航。自2019年以來,燈塔市通過黑土地保護等項目,在水田區域實施水稻根茬還田、堆漚有機肥施撒等培肥措施,可有效減少化肥施用量5%—10%,項目覆蓋面積近19萬畝;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土地平整、培肥地力、渠道襯砌、渠道清淤、田間作業路、橋涵等工程,規范了排水走向,減少了泥沙淤積,使農田實現了遇澇則排、逢旱則灌的良性循環,提升了項目區的糧食生產能力,促進燈塔市優質米增產增收。目前燈塔市水田實施高標準農田面積已達95%以上。4.3積極爭取上級科技部門的技術扶持,提升產品競爭力燈塔市加強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科技支持及技術引進,在佟二堡、柳條等地建立優質水稻產業示范基地,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示范推廣香粳1號、隆優619等5個優質水稻新品種及水稻工廠化基質育苗、寬窄行密植減肥、稻蟹生態種養、多病蟲綠色協同防控等7項提質增效栽培技術。并通過科企合作,帶動燈塔市優質米產業發展。目前燈塔市綠豐水稻專業合作社已與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技術扶持,提升產品品質,帶動企業發展,提高燈塔市優質米產業競爭力。4.4加強品種優化統一,形成市場競爭合力加強優質高食味稻米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培育扶持適合燈塔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并形成燈塔市優質米主要種植品種。將“燈塔大米”發展成統一整體,改善目前燈塔大米生產企業單打獨斗的狀況,化零為整,共享產品優勢,形成“拳頭效應”把各企業獨自開拓的零散市場優化統一,形成燈塔大米產業對外銷售的大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4.5形成燈塔市優質大米生產技術模式,提升燈塔大米的科技支撐保證燈塔市優質米的品質和產量,技術支撐是關鍵。完善燈塔市優質大米生產技術體系,如引進和篩選適合燈塔市種植的高食味優良品種、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與綠色防控技術、合理施肥及增施有機肥技術、水肥管理、機械收割與加工技術等。探索水稻應用旱直播技術,總結完善稻田養蟹、稻田養鴨、富硒米及冷鮮米生產技術規程。推廣實施水田濕耙還田技術,在秋季水稻收割后,立即實施水稻秸稈全量濕耙還田,翻深15—20cm,同時配合施用生物炭基有機肥每畝至少100kg。4.6加強技術培訓與推廣,促進科技落地生根加強與科技部門的溝通對接,引進燈塔市優質大米配套栽培技術,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等培訓活動及建立示范基地等措施,加強對農事企業與農戶的技術培訓,將品種引進、田間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培肥地力等先進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學前班保育員個人工作方案演講稿
- 2025年營銷部年度工作方案
- 職業生涯規劃 企業培訓與發展
- 保險公司2025年度工作方案
- 病歷書寫規范模板
- 疼痛病人的護理
- 金融市場全產品分類介紹
-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棒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溫州肯恩大學《化工類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寧夏平羅縣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題模擬卷(九)含解析
- 看板管理-精益生產
- 向最高檢察院提起申訴書范文
- 菜鳥WMS(大寶)操作手冊 (修復的)
- 葫蘆島蘭家溝礦業有限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nc600產品說明書串口服務器使用
- 2022年07月甘肅張掖市引進高層次急需人才23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不良資產處置法律實務
- 工程施工強制性條文執行記錄表
- 小學信息科技《羊村防御門-人臉識別的應用》說課稿
-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A)考試題庫
- 《植物生產與環境》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