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綠肥+有機肥+配方肥”行動以有機肥替代化肥為目標,充分發揮綠肥和土壤肥力的作用,為作物生長提供大量和豐富的有機質和養分,并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減少化肥用量、減輕面源污染,提升土壤質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基于此,本文討論“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的優勢和問題,深入探討施肥措施。關鍵詞: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肥料是作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它能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不僅能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的提高,而且還能提高產品品質,減少病蟲害發生。“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是一種新型的施肥模式,既能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又能為土壤提供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1“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的優勢1.1提高土壤有機質在南方紅壤丘陵等地形條件下,綠肥可以通過與耕作土壤混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湖南、江西等地區的綠肥作物以紫云英為主,平均每公頃紫云英增加土壤有機質0.28~1.92千克,最高達到1.66千克。“綠肥+有機肥+配方肥”能夠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土壤有機質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植物殘體的總重量。根據有機質含量和質量分級標準,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為優質土壤,在20%~30%為中等品質土壤,在30%以下為劣質土壤。對于南方紅壤丘陵等地形條件下種植的綠肥作物,由于其有機質含量較高,所以可以直接翻壓作綠肥進行栽培;而對于北方平原等地形條件下種植的綠肥作物,由于其有機質含量較低,需要腐熟后再施用。1.2提升土壤肥力綠肥和有機肥施用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技術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為作物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使作物產量和品質均有所提高。1.3降低化肥成本“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是一種傳統施肥模式,肥料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目前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同時,化肥替代有機肥存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要想實現有機肥替代化肥,就必須用更高效的生產方式。在“綠肥+有機肥+配方肥”的模式下,使用有機肥能進一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供肥能力,促進作物根系發育、增強根系活力、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因此,“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是一種更高效的施肥模式。2“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存在的問題2.1肥料用量不合理,施肥方式不科學通過近幾年的田間調查和試驗示范發現,我國目前在施用肥料時仍以過量施肥為主,尤其是氮肥用量偏高,且養分不平衡,導致氮、磷、鉀的比例失調,有些地方肥料投入嚴重不足,從而影響了作物產量的提高。另外,施肥方式也不科學。過去多采用“一炮轟”式施肥方式,即對農作物一次性施入大量的化肥;而現在則采用“多次少量”施肥方式,即將化肥分次施用。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施肥方法和合理的施肥時間間隔,養分不能及時被作物吸收利用或被土壤固定而失去肥效。同時由于作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多少和比例不同,對養分的吸收也有明顯的差異。例如,玉米在苗期和孕穗期所需養分分別為全N、全P、全K、Ca和Mg的1/3,而在開花期和成熟期分別只需N、P、K。因此,在施用化肥時要根據作物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元素制訂合理施肥計劃。2.2配方肥施用方法不當,影響肥料效果配方肥是根據作物產量構成的需求和土壤供肥性能狀況,以各種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按比例配制的一種肥料。配方肥中的養分含量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根據土壤供肥性能和作物需肥規律確定。只有科學合理地使用配方肥,才能保證作物高產穩產。而目前配方肥施用方法不當,導致肥料利用率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農戶在施肥時沒有根據作物品種、土壤性質和氣候條件確定肥料用量,或在缺鈣土壤上施用硫酸銨等氮肥;二是部分農戶在施用尿素時用量偏大;三是部分農戶在施用復合肥時沒有根據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確定施肥量,如水稻基肥中氮、磷、鉀的比例為1:0.6:1.6,但有些農戶施用復合肥時用量偏大;四是部分農戶在施用硫基復合肥時沒有根據土壤性質確定施肥量,如玉米、小麥等作物的追肥以磷素為主。2.3科學施肥知識宣傳不夠,農民認識不足目前,農民科學施肥知識不足,對“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模式認識不夠,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肥料的品種選擇及施用不合理。農民多選用傳統化肥,習慣于施入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而忽視了有機肥的施用。二是有機肥施用時間、數量不合理。很多農民沒有意識到施用有機肥的重要性,只是把有機肥當作肥料來使用,結果造成了土壤板結和地力下降。三是對肥料的用量把握不準。由于農民對肥料知識了解不足,對施肥量掌握不準,在施肥過程中就會出現過量、少施或不施化肥等現象。四是農民沒有意識到有機肥的重要性,在種植過程中多使用化肥,而忽視了有機肥的施用。3“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施肥措施3.1種植綠肥與其他作物輪作種植綠肥作物,可通過合理的輪作、間作套種和復種等方法,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減少肥料投入。合理的輪作和間作套種對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結構、提高作物產量和改善農產品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實行綠肥與其他作物輪作,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綠肥作物對土壤的肥力要求各不相同,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不同種類的綠肥作物,會導致不同種類綠肥養分含量不一致。若不能做到合理輪作,綠肥就會成為低質肥料而使土壤惡化。因此,必須進行合理輪作。其次,采用間作套種。間作套種是一項利用作物間的相互影響來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改善農產品品質的增產措施。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兩種以上的作物或在一塊土地上種植同一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都會影響到作物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綠肥作物與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輪作后,可減少肥料投入和勞動力投入。例如,在紅壤地區,若將紅壤作為綠肥進行間作套種,既可以節省勞力、化肥和農藥,又能提高經濟效益。最后,采用復種模式。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資源、利用綠肥作物的根瘤菌固氮作用和肥田草生作用來提高土壤肥力。綠肥與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輪作后可延長其生長季節或使其在更長時期內發揮作用。復種是一項把不同種類的綠肥作物進行間作套種,以達到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資源、提高經濟效益的增產措施。復種可充分發揮綠肥作物的增產作用,實現綠肥和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的合理輪作。由于綠肥作物各生育期所需養分不同,因而在不同生育期采用不同種類的綠肥作物進行輪作套種,可有效解決綠肥與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輪作中出現的養分不足、品種不匹配等問題。3.2施用有機肥料綠肥作物在整個生長期內都需要大量的氮素營養,同時還能吸收大量的磷鉀養分,因此施用有機肥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施足基肥:有機肥中的養分全面,能滿足綠肥生長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因此應早施、重施。一般以農家糞尿為主,其次是堆肥,第三是人糞尿。二是早施追肥:綠肥作物出苗后一般不追肥,但要注意結合澆水進行根外追肥。尤其是在生長前期土壤養分供應不足時,適當增加追肥量。三是多施有機肥:綠肥作物除具有很強的固氮能力外,還能分泌大量的有機酸,從而增加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含量。因此,應多將有機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四是其他綠肥:除了上述綠肥作物外,其他綠肥也是可以施用有機肥的。但要注意施用方法和數量。施用量:綠肥作物在整個生長期中需要的肥料量比一般作物多得多,因此要注意合理施肥。綠肥作物和一般作物一樣,應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土壤供肥能力進行施肥,一般可施一定量的有機肥或化肥作為基肥。3.3補充微量元素,確定施肥量植物體內有多種微量元素,但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有幾十種,如錳、銅、鐵、鋅、硼、鉬等。這幾種微量元素在各種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缺錳會引起植株生長緩慢,甚至產生畸形;缺銅會影響光合作用,使葉綠素減少,植株矮小;缺鋅會使植株葉片變黃、變厚,嚴重時還會出現葉尖枯萎現象。植物體內還含有較多的鉬,缺鉬會影響根瘤菌的活動和固氮作用;缺鐵會使葉片出現黃化現象,植株矮小;缺鋅會引起葉片失綠或壞死;缺銅會導致根部腐爛,葉片出現枯黃;缺硼會導致花器畸形,甚至花粉不能正常發育。因此,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補充上述微量元素。綠肥植物一般具有較高的蛋白質、氨基酸含量及含氮化合物含量等特點,可顯著提高土壤肥力,但在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時,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綠肥的種類不同,其產量也不一樣。如紫云英是一種常綠牧草,它在我國廣泛種植,主要用于養羊,紫云英飼料價值高。同時,紫云英含氮量高,在施肥時可作為一種主要肥料。而對大豆、蠶豆、豌豆等豆科牧草而言,它們的含氮量低,應施用一定數量的氮肥作為追肥。二是綠肥的種類:不同綠肥對氮、磷、鉀的吸收能力存在很大差異。例如,紫云英對鉀的吸收較高;豌豆對氮的吸收較高;豆科牧草如綠豆對氮的吸收較高;而在花生上,磷的含量則要高于氮。因此,在選擇綠肥種類時應考慮其對不同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三是綠肥品種:不同綠肥品種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例如,紫云英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都很高。蠶豆在植物中相對較低,但它主要是以氮為主。因此,在確定施肥量時必須考慮到品種本身的特點。四是綠肥作物養分需求:不同綠肥作物的養分需求差異很大。例如,紫云英對磷、鉀肥料有較高需要量;而豌豆則需較多氮肥。因此,在確定施肥量時,應根據土壤養分供應狀況和作物產量來確定。五是適當增加氮肥施用量。綠肥作物生長所需的氮元素中,90%以上來自土壤氮素供應。綠肥作物在生長期內吸收養分的主要途徑是葉片、根瘤和種子,從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占整個生長季需求量的40%~50%,是綠肥類作物產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綠肥作物需氮量大,而且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土壤中較多的氮元素,所以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土壤實際肥力,酌情增加氮肥使用量,防止綠肥因氮元素不足出現缺氮癥狀,保證植株正常生長。3.4因土、因地施用肥料由于土壤本身具有肥效差異,因此在施肥時要因土、因地、因作物而定。一般來說,沙質土壤堿性較大,氮元素流失快,所以應多施酸性肥料。黏性土壤質地疏松,通氣性和透水性好,pH為6~7,適宜施用氮肥。砂壤土砂性大,蓄水能力弱,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適宜施用磷肥和鉀肥。黏土、鹽堿土多為堿性或偏堿性土壤,應增施磷肥和鉀肥。對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有一定的效果。另外。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也不同。一般作物在幼苗期對氮、磷、鉀的需求量較少;在根系生長旺盛期和開花結果期對氮、鉀的需求量較大;在后期對磷的需求量較少。因此對于不同作物要根據其生長期、需肥量進行科學施肥。例如,水稻生長期需氮較多,宜施氮肥;玉米生長期需磷肥較多,可施磷肥;馬鈴薯生長期需鉀較多,可施鉀肥。從不同地區來看: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土質較硬、肥力較低、耕性差,應少施氮肥;華東地區、中南地區土壤肥沃、肥力較高、耕性好,宜多施氮肥。從不同土壤來看:不同土壤對氮、磷的吸收量不同,南方土壤易缺磷;北方土壤易缺氮;紅壤養分含量低。因此在施用肥料時要根據當地土壤肥力狀況及作物需肥特性進行合理施用。3.5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有機肥是一種營養全面的肥料,對作物生長發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中的養分不斷被分解和固定,造成了土壤的板結和鹽漬化,土壤肥力下降。長期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酸化,土壤溶液濃度過高,使作物根系生長受到抑制,甚至使根系窒息死亡。因此要注意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將有機肥作為基肥深施于作物根系活動層內,將化肥作追肥施用。在一般情況下,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能使土壤養分均衡;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的緩沖性能。但在施肥時必須注意:一是有機肥與化肥要配合施用。有機肥中所含的營養元素多數為有機態或微生物合成的有機化合物,一般難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轉化后才能為作物所吸收利用。因此在施用有機肥時要注意補充有機態氮肥,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雖然有機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江山實驗校2025年初三重點班下學期開學生物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臺州市第四協作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統一調研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河北省滄州市孟村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網考)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瓊臺師范學院《中外音樂史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廣饒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4月聯考物理試題(詳細答案版)含解析
-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專業英語及科技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太極與健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學院《戲劇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阿勒泰第二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8周測試題含解析
- 鄭州財經學院《食品工廠機械與設備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含深井鑄造)
- CRRT vs 中毒血液凈化模式選擇
- 《等量代換》ppt(基礎教育)
- 高壓液氧泵原理、結構及檢修、結構及檢修
- 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試題及答案
- 變頻器日常維護及常見故障處理85頁PPT課件
- XX光伏電站項目方案(自投)
- 《長方體正方體》課前小研究
- MIL-STD-105E抽樣計劃表
- 中國聯通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 一課一練21:關聯速度模型(答案含解析)—2021屆高中物理一輪基礎復習檢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