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先秦諸子學周淑萍先秦諸子研究
緒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睹献印罚衡矣蟹嗜?,廄有肥馬。功虧一簣巧言令色血氣方剛富貴浮云文質彬彬誨人不倦有教無類當仁不讓慎終追遠伍子胥田橫五百壯士先秦諸子研究緒論一、諸子百家之學產生的歷史背景(一)、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西周:周武王滅商(前1027年)周平王東遷(前770年)“小邦周”。“小邦寡民大邑商1、分封制青銅器《大盂鼎》“受民受疆土”。《左傳》“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先秦諸子研究緒論
燕晉周齊衛宋魯吳越先秦諸子研究先秦諸子研究周天子→王畿諸侯→國卿大夫→采邑士→祿田《詩·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2、宗法制先秦諸子研究天子↓長子二子三子四子…↓↓↓↓天子諸侯諸侯諸侯大宗↓長子二子三子↓諸侯卿大夫卿大夫大宗↓長子二子三子↓↓↓
卿大夫士士大宗先秦諸子研究層層分封:宗族,族權、政權一體,《左傳》:“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世卿世祿松散的統一“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諸侯強周天子弱先秦諸子研究3、王室、天子的地位變化:第一,周天子直轄的“王畿”之地縮小。第二,諸侯向王室的朝貢顯著減少國勢貧弱,王室漸趨衰微王室衰弱的后果:A、人才外流,文化下移諸侯國多元文化中心。楚國:老聃,道家學派魯國:孔丘,儒家學派宋國:墨翟,墨家學派
先秦諸子研究B、諸侯國以“尊王”的名義發動兼并戰爭爭當霸主齊、晉、楚、秦、吳、越(二)私門凌駕公室諸侯國權威的逐步衰弱政在私門三家分晉三桓逐魯昭公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田氏代齊先秦諸子研究緒論(三)士階層興起養士之風盛行1、士階層興起知識階層:來源:貴族平民特長:掌握禮樂知識,熟悉禮儀、數術懂得文、行、忠、信,出謀畫策,參與國家大事辦私學影響:為發展學術、傳播文化,結集文化思想群體,準備了條件。先秦諸子研究2、養士之風盛行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齊國的孟嘗君騶衍“平原君側行撇席”
燕昭王“擁彗先驅”,碣石宮鬼谷子學生:張儀、孫臏、龐涓,蘇秦。先秦諸子研究先秦諸子研究蘇秦游說秦惠王吞并諸侯,稱帝而治《戰國策》: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先秦諸子研究蘇秦游說六國:合縱抗秦司馬遷《蘇秦列傳》:蘇秦為縱約長?!安⑾嗔鶉奔胰说膽B度:前倨后恭3、自由平等的文化環境齊國稷下學宮先秦諸子研究二、先秦諸子起源說(一)、莊子“六經”說《莊子·天下篇》: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对姟芬缘乐?,《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于天下而設于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先秦諸子研究六經:諸子之學的源頭活水;明曉六經的鄒魯之士、搢紳先”:知識儲備者?!傲洝笔窃础?,諸子”是流。“鄒魯之士、搢紳先生”:中間重要的橋梁。先秦諸子研究(二)、班固“王官”說(此說最盛)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出于王官說”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名家者流,蓋出于禮官。墨家者流,蓋出于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于行人之官。農家者流,蓋出于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章學誠、龔自珍,章太炎、劉師培、呂思勉等先秦諸子研究(三)劉安“救弊”說(影響微)救時之弊,應時而興:故“太公之謀”、“儒者之學”、“墨子之學”、“管子之書”、“晏子之諫”、“縱橫修短”、“刑名之書”、“商鞅之法”生焉。胡適力詆“王官”說,力挺《淮南子·要略》“救弊”說始受重視。先秦諸子研究(四)馮友蘭職業說貴族養士(專家),專家是后來諸子的主干:儒家出于禮樂專家;墨家出于武士(俠);陰陽家出于方士;名家出于訟師;法家出于法術之士;道家出于隱士。先秦諸子研究(五)、錢穆“孔門說”開諸子之先河者為孔子。法家、墨家等諸家多師從孔門,系孔子之再傳弟子,或與孔門關系甚密切者。(六)、侯外廬“經濟”說先秦諸子研究
三、先秦諸子的基本思想1、民本思想例(一)“子產不毀鄉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例二:《國語·魯語上》晉人殺晉厲公魯成公:臣殺其君,誰之過也?里革:君之過也。先秦諸子研究例三:《左傳》襄公十四年晉侯問師曠:“衛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師曠:“或者其君實甚?!绷季?,困民之主“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將弗用之,弗去何為?”先秦諸子研究例四魯昭公被季氏放逐,死于乾侯趙簡子史墨:
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雖死于外,其誰矜之!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比笾?,于今為庶,主所知也。(《昭公》三十二年)先秦諸子研究諸子民本思想的體現儒家孔子:“足食”、“足民”,“先富而后教”道家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道德經》七十七章)墨家兼相愛,交相利;貴族親耕先秦諸子研究陰陽家鄒衍
“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王公大臣們“必止乎仁義節儉”法家
有德澤于人民立法愛民兵家戰爭必須“唯人是?!薄叭珖薄叭姟?、“全伍”為上先秦諸子研究南唐后主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李景:史稱南唐中主:“惟愿普天多瑞慶,柳條結絮鵝雙生。”
先秦諸子研究名家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堅白石”的邏輯理論,《孫子兵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避實擊虛”先秦諸子研究2、國家起源觀賢可說商:簡狄吞卵墨子:古者天下之亂,若禽獸然。是故先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三公、諸侯國君、正長。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尚賢上》)先秦諸子研究《商君書·修權》堯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而親越人也,明于治亂之道也?!狈▏R梭的“社會契約說”3、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道家萬物起源論、矛盾對立與矛盾轉化論,先秦諸子研究第一章管仲與管子一、管仲生平名夷吾,字仲,又字敬仲。姬姓,管氏。管:河南鄭州管叔鮮管仲:齊人(一)、早年困頓《史記管晏列傳》鮑叔,賈,多自與;謀事更窮三仕三見逐,三戰三走南陽經商:三辱于市先秦諸子研究(二)、輔君之爭顯鋒芒齊僖公三公子:公子諸兒,公子小白,公子糾管仲密友:鮑叔,召忽管仲輔公子糾,鮑叔、召忽輔公子小白管仲支持的理由:其一,成大事不能圖清閑其二,形勢未明,不能輕舉妄動其三,公子小白更具優勢管仲杰出的政治才華先秦諸子研究(三)、一心為主,箭射公子小白公子諸兒=齊襄公公子糾→魯公子小白→莒前868年,公孫無忌殺齊襄公齊人迎公子糾,未果齊人轉迎公子小白,管仲箭射公子小白。先秦諸子研究(四)、改事齊桓公,不為主死節鮑叔五不及管仲:寬惠愛民治國不失權柄忠信交好諸侯披甲擊鼓,鼓舞士氣制定禮義,約束四方(施伯,魯莊公)召忽:死臣→德行管仲:生臣→功名先秦諸子研究孔子贊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規小節不能成榮名,惡小恥不能立大功。先秦諸子研究司馬遷: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唐盧照鄰《悲才難》:若夫管仲不遇齊桓公,則陽城之贅婿也。結論:卓越政治才能,超越世俗倫理為社稷而死,不為君而死先秦諸子研究(五)、桓管霸業前679年,桓公為霸主1、攘夷前664年,伐山戎,救燕前661年,驅逐夷狄,存邢前647年,建新城,存杞2、攘楚先秦諸子研究3、穩定宗法秩序(1)尊王A匡扶周室B平定王室之亂周惠王寵王子帶,欲廢太子鄭前655年,首止之盟洮地之盟C、解除周王室的戎患先秦諸子研究(2)穩定諸侯各國的統治A平定魯國內亂哀姜:魯莊公夫人,齊桓公之妹,公子慶父與哀姜私通殺魯君自立齊召回哀姜,立魯僖公先秦諸子研究B葵丘之盟前651年,齊邀魯、宋、衛、鄭、許、曹盟于葵丘內容: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結語: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先秦諸子研究桓管霸業的貢獻1、開創了以盟會的形式號令諸侯的稱霸方式2、保衛了華夏文明3、維護了中原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先秦諸子研究二、《管子》思想(一)政治思想1、以民為本《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1)富民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何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2)利民2、廉政無私: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日如月,唯君之節。先秦諸子研究3、舉賢任能《七法篇》: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駿雄。(1)人才培養:樹人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一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得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2)人才選拔《牧民》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使之。(3)人才使用德能功并重管仲屬下隰朋→大行人寧戚→大司田王子城父→大司馬賓胥無→大司理東郭牙→大諫之官先秦諸子研究(4)人才管理:以法管理4、德治、法治并重儒家:唯賢論法家:唯法論二、經濟思想1、農業為本《揆度》:農有常業,女有常事。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者;一女不織,民有為之寒者。大農業:農林漁牧2、發展商業(1)、效太公之法(2)設六工商之鄉(→21鄉)先秦諸子研究(3)優惠政策扶持:A一物不重復納稅B優待客商《戰國策》:齊桓公宮中七市?!遁p重乙》:一輛車客商,用餐免費三輛車客商,加牲畜飼料五輛車客商,加五名服務員舉帷成幕,揮汗如雨子貢,范蠡先秦諸子研究2、富上而足下的政策(1)獎勵能人(2)扶貧抑富富能奪,貧能予巨家重葬其親者服重租,小家菲葬其親者服小租巨室美修其宮室者服重租,小家為室廬者服小租3、儉侈并存的消費觀(1)崇尚節儉先秦諸子研究(2)侈靡消費A提高積極性,促進生產《侈靡篇》:飯食者,侈樂者,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贍其所愿,則能用之耳,今使衣布而冠角,食野草,飲野水,孰能用之?先秦諸子研究B奪余滿,補不足賤有實,敬無用,則人可刑也,故賤粟米而敬珠玉,好禮樂而賤事業,本之始也。C擴大就業《侈靡》故上侈而下靡,而君臣上下相親,則君臣之財不私藏,然則貧者動肢而得食矣。先秦諸子研究(三)《管子》軍事思想1、運用經濟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七法》財不蓋天下,不能王天下(1)作內政以寄軍令(2)利出一孔(3)以粟制敵魯梁之國俗為綈,齊人皆服綈→改服帛(4)以四夷寶物為幣,使四夷臣服先秦諸子研究2、以外交手段達到軍事目的桓管霸業:德威并重視其所愛,以分其威視其陰所憎,厚其貨賂聽其淫樂,以廣其心(竽瑟美人,諂臣文馬)深親之,離間其盟友,挑動與他國為敵忠臣:令內不信3、武力戰爭用兵合乎道義出奇制勝:遍知,早知先秦諸子研究第二章孔子一、生平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歲。魯國昌平鄉陬邑(陬,鄹、郰)。(一)家世1、先世先秦諸子研究先秦諸子研究孔子曰:“予殆殷人也。”(《孔子世家》)宋:微子啟封國父親:叔梁紇:偪陽之戰,防邑突圍戰→陬邑宰母親:顏徵在2、野合而生孔子3、孔子的名與字名丘,字仲尼?!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岸\于尼丘,得孔子。”《史記·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薄墩摵狻す窍唷?孔子反羽.《白虎通·姓名》:“孔子首類魯國尼丘山,故名為丘?!爸倌衢L?!保ā盾髯印し窍唷?先秦諸子研究(二)生活經歷1、少年貧賤幼年喪父?!拔嵘僖操v,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姐豆(方形、圓形祭器),設禮容?!薄拔崾形宥居趯W?!保ā墩撜Z·為政》)2、初入社會。《世家》:(孔子)“既長,嘗為季氏吏,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委吏,乘田)《世家》:季氏家臣陽虎:“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鬃佑墒峭?。”先秦諸子研究3.學無常師
A受教于郯子
B訪樂于萇弘
C學琴于師襄
(曲,數,志,人)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如此也?”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先秦諸子研究D問禮于老聃
《孔子世家》老子: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
為人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先秦諸子研究《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4、三十而立:聚徒講學先秦諸子研究(三)政治經歷:1、挫折:(1)斥乎齊:34歲(31歲?)離魯入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晏嬰阻擋景公用孔子的理由:儒者滑稽,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厚葬,不可為俗;游說乞貸,不可以為國??鬃又囟Y,“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
先秦諸子研究《微子》: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痹唬骸拔崂弦樱荒苡靡病!笨鬃有?。由齊返魯,各方弟子至魯求教孔子。(2)去魯定公十四年,56歲,大司寇攝相事齊人離間:80美女,文馬三十駟季桓子,魯君怠政。子路:“夫子可以行矣。”先秦諸子研究(3)逐乎宋、衛之間:60歲,衛-宋→陳A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鬃樱骸疤焐掠谟?,桓魋其如予何!”
B陳-蒲→衛。蒲人止孔子。(公良孺)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
先秦諸子研究(4)困于陳蔡之間吳伐陳,孔子率弟子南行欲入蔡國,楚救陳。陳人圍孔子于野。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先秦諸子研究師生討論A與子路討論孔子問子路:“《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路:“意者吾未仁邪……意者吾未知?”B與子貢討論子貢: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子曰:今爾不修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先秦諸子研究C與顏回討論顏回:“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不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然后見君子!夫子之道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毕惹刂T子研究5、仕楚受阻:令尹子西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解陳蔡之困。6、晚年返魯:68歲魯哀公十一年,冉有,季康子厚禮迎孔子整理詩書禮樂,教學先秦諸子研究2、治世光彩齊魯夾谷之會:定公十年春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備者必有文備。齊景公:奏四方之樂,宮中之樂結局:齊歸還魯地:汶陽先秦諸子研究(四)家庭生活中的孔子:1、父親孔子嫁女與公冶長,嫁姪女與南容?!豆遍L》: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公冶長》: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秦諸子研究2、生活孔子《論語·鄉黨》:“八不食”“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不撤姜食飲酒無量
先秦諸子研究(五)教師孔子A孔子對弟子的分類: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子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
先秦諸子研究B因材施教:三思而后行:子路,冉有君子不器C真誠坦率、一視同仁
子見南子:謂子路:“予所否者,天厭之!”先秦諸子研究D師徒情深冉伯牛病顏淵死:子曰:天喪予,天喪予!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六)孔子之死孔子歌:“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先秦諸子研究三、孔子學說:人學(一)、孔子家世與其學說的關系第一,良好的文化熏陶:古代典章、禮儀文化
(周禮盡在魯)第二,出身沒落殷貴族,思古念舊第三,少孤,貧賤→了解、同情下層先秦諸子研究(二)孔子的學說1.仁學(1)孔子以自然說人世《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罕》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额仠Y》: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先秦諸子研究(2)孔子仁學的思想淵源1)“仁”字所見早期仁之源《說文》:仁,親也,從人從二。
古文仁,從人,從千心。
古文仁,或從尸。郭店楚簡:“喪,(仁)之耑也?!?/p>
“喪,仁也?!眴始乐Y:重→主→尸《禮記曾子問》:祭成喪者必有尸。先秦諸子研究古喪祭禮:夏立尸殷坐尸:東方遠古行屈肢葬。仁,從尸→對逝者、神靈盡心。《論語陽貨》:(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乃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先秦諸子研究《周禮》鄭注:夷之言尸也?!墩f文解字注》: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鬃釉唬旱啦恍?,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独献印罚何矣腥龑殻阂淮龋€,三不敢為天下先。仁之源:古喪祭之禮→對死者盡心→對生者盡心、不忍→對他人盡心、不忍。
先秦諸子研究2)春秋時期仁之觀念A仁不怨君:晉獻公,驪姬,申生,奚齊。申生: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若罪不釋,去而必重;去而罪重,不智。逃死而怨君,不仁。(《國語·晉語》)B殺無道而立有道,仁也。公子摯,重耳“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之,如鷹鷗之逐鳥雀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先秦諸子研究C愛親之謂仁例一,冀缺失位例二,宋公疾。太子茲父-目夷互讓君位D殺身以成志,仁也
申生老師:杜原款(3)孔子仁學的多層內涵(仁禮)“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第一層: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墩撜Z·顏淵》馬廄失火,孔子問:傷人乎,不問馬。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先秦諸子研究仁愛的對象:
“泛愛眾而親仁。”(《學而》)“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保ā独锶省贰#?/p>
仁愛的方法——忠恕?!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愛的起點:孝悌生前的孝道:養,敬,色難,唯其疾病之憂,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死后的孝道: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守喪三年。先秦諸子研究宰我曰:“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乃天下之通喪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乃天下之通喪也?!保ā蛾栘洝罚┛鬃俞尅叭陠省埃河H子關系,心“安”強制性的禮→自覺理念宗教神秘→人情日用之常倫理規范→心理欲求世俗倫理﹢日常倫理孔子引情感入內心←→宗教引情感至彼岸先秦諸子研究仁的第二層涵義: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p>
《顏淵》先秦諸子研究《禮記·鄉飲酒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思簭投Y:修身天下歸仁:歸宿內圣與外王。先秦諸子研究克己復禮的局限性:人的義務→人的權利觀念
克己復禮→愛人→愛有差等→親親與尊尊《論語·述而》: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魯昭公娶吳姬為妻→子曰:知禮。先秦諸子研究仁的第三層涵義恭:恭則不侮寬:寬厚,眾人擁護。信:守信可以得到別人的任用。敏:機敏可以成功。惠:給人恩惠就可以最大限度使用人。讱:靜。仁者靜。沉靜安祥,慎言少言,(巧言令色,鮮矣仁)不憂:安貧樂道,外逆境而樂觀向上。先難而獲先秦諸子研究(4)孔子人學的兩重性第一,“復禮”與“愛人”的矛盾“復禮”:保守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八佾》: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子罕》: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也?!蹲雍薄罚喊菹拢Y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八佾》: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先秦諸子研究“愛人”:消融與超越“禮”A尊重個人尊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蹲雍薄罚喝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B愛民、讓民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C奴隸是人仲尼曰: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禮記·檀弓下》:為俑者,不仁。先秦諸子研究第二,是“親親”與“舉賢“的矛盾親親:《中庸》:親親為大?!短┎肪雍V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p>
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先秦諸子研究親親→尊尊政治→“賢人政治”《子路》: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第三,“天命”與“人為”的矛盾孔子天命觀(哲學)——敬鬼神而遠之,聽天命、聽人事的人生哲學先秦諸子研究2.孔子天命觀天:(1)自然界的代稱?!墩撜Z·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難以測知的社會必然(命)《述而》: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先秦諸子研究命:(1)自然或社會的必然性《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牗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弊釉唬旱乐畬⑿幸才c,命也;道之將廢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先秦諸子研究《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先秦諸子研究(2)政治倫理規范或道德理想的追求
《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都臼稀罚壕佑腥罚何诽烀?,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先秦諸子研究孔子對天命的態度的變化避天命→畏天命→知天命天命→“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結論孔子人學思想矛盾性:非理性→真理的粒子保守的傾向→進步的要求消極的思想→積極的因素士階層動搖性先秦諸子研究3.孔子的中庸觀(1)何為中庸《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子貢:“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毕惹刂T子研究子夏: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子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盾髯渝蹲罚哄蹲鳌テ飨惹刂T子研究子曰: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后生可畏也,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保ā墩撜Z·子罕》)
先秦諸子研究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紋;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蛾栘洝?/p>
結論:中庸:“過猶不及。”→最佳尺度,最佳標準先秦諸子研究(2)“和而不同”的文化觀史伯:“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國語·鄭語》)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國語·鄭語》)晏嬰:和如羹焉。先秦諸子研究“多學而識”→“一以貫之”“學”與“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為政》)
“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墩撜Z·先進》先秦諸子研究“文”與“質”統一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队阂病肺莫q質也,質猶文也。(《論語·顏淵》)
先秦諸子研究(3)不可則止的出仕觀《論語·先進》: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p>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墩撜Z·衛靈公》邦有道則見,邦無道則隱;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先秦諸子研究第三章孟子一、孟子生平(前372-前289)生于鄒國1、幼年喪父,慈母嚴教魯三桓:孟孫氏之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孟母買東家豚肉孟子不敢去妻先秦諸子研究2、游說諸侯45歲始游(1)初次游齊:齊威王檀子守南城,楚不敢入侵,泗水十二諸侯朝拜;盼子守高唐,趙不敢入黃河捕魚;黔夫守徐州,趙、燕恐。種首稽查,盜賊匿跡,社會井然。
孟子首次結局:不果歸魯葬母離齊:齊威王贈100金→君子不可貨取。先秦諸子研究(2)至宋:宋王偃不果宋臣:戴不勝:一傅眾咻戴盈之:月攘一雞會見滕世子離宋:宋王贈七十鎰金→孟子受先秦諸子研究(3)斷炊薛邑:離薛:薛贈五十鎰金→孟子受(4)回鄒:再絕糧鄒與魯哄→出乎爾者,返乎爾者(5)至滕:滕文公孟子教滕文公:三年喪,仁政待遇優厚:上宮先秦諸子研究(6)至梁:未果梁惠王梁惠王: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與民同樂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先秦諸子研究(7)再度至齊:未果齊宣王:寡人有疾:好樂好貨好勇好色王顧左右而言他齊宣王挽留孟子:卿相齊伐燕:原因前315年,燕王子噲讓位于國相子之。不聽孟子諫。(8)離齊返鄒:65歲,著書教學。先秦諸子研究二、孟子其人(一)、胸懷天下,積極救世1、時代特點禮崩樂壞,世衰道微。
2、責任感伊尹:“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先秦諸子研究3、堅守仁義梁惠王:復仇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齊宣王:辭卿相位先秦諸子研究二、卓爾不群,威武不屈善養浩然之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
1、不媚世俗:
鄉原、“德之賊”:“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與匡章同游:五不孝: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先秦諸子研究2、不媚權貴:王歡: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孟子:“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踰階而相揖也。”
3、孟子不媚君王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不主動謁見諸候不奉齊王之召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費惠公:吾于子思,則師之矣。
先秦諸子研究三、自信的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先秦諸子研究四、咄咄逼人,率真意氣《梁惠王下》:王曰:“棄之?!薄耙阎??!泵献釉唬骸八木持畠炔恢?,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齊宣王:“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孟子: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晝縣:隱幾而臥,不理說客教訓樂正子:(樂正子舍館未定)在滕斥館客:牖上業屨
來者不拒,往者不追先秦諸子研究五、慈祥溫和,機智靈活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離開齊國,面有憂色:充虞:不怨天,不尤人孟子: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執中有權:淳于髡“男女授受不親”,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先秦諸子研究孟子性格的根本特征:剛正而有時近于狷介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孟子的形象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張儀、蘇秦吳起、商鞅楊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墨子老子、莊子屈原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藐視富貴權勢、傲岸不屈的精神沒有被封建政體完全同化而成為被御用的工具先秦諸子研究二、孟子學說(一)孟子人性論1、孔子留下的兩個問題:(1)“我欲仁,斯仁至矣?!睘槿视杉海?)仁難及,孔子從不輕許人以仁2、孟子之前的人性論(1)春秋:孔子:“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能源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五六年級健康教育課程要點解析
-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月考物理 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數學含解析
- 遼寧科技大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理護理職業學院《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視頻大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錦州醫科大學《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政法學院《嵌入式系統開發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安全及認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搬運卸貨合同協議書
- 黃岡市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廣州市2025屆高考二模試卷(含答案)
- 2025屆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高三模擬物理試卷及答案
- 2024年撫順市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法律文化-形考作業4-國開(ZJ)-參考資料
- 茶飲品牌門店運營效率提升策略:2025年管理優化報告
- 2025年山東菏澤市光明電力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州市海珠區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真題2024
- 高中學生法制教育
- 小兒推拿培訓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