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025年軟件評測師技能認定考前通關必練題庫_含答案一、單選題1.以下關于測試工作在軟件開發各階段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在需求分析階段確定測試的需求分析B、在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階段制定集成測試計劃和單元測試計劃C、在程序編寫階段制定系統測試計劃D、在測試階段實施測試并提交測試報告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軟件測試和軟件開發的關系。軟件測試和軟件開發的關系為:項目規劃階段,負責從單元測試到系統測試的整個測試階段的規劃;需求分析階段,確定測試需求分析、系統測試計劃的制定,評審后成為管理項目;詳細設計和概要設計階段,確保集成測試計劃和單元測試計劃完成;編碼階段,由開發人員進行自己負責部分的測試代碼,當項目較大時,由專人進行編碼階段的測試任務;測試階段(單元、集成、系統測試),依據測試代碼進行測試,并提交相應的測試狀態報告和測試結束報告。根據上述描述,系統測試計劃是在需求分析階段完成的。本題中選項C不正確。2.CMM對軟件測試沒有提供單獨的關鍵過程領域(KPA),所以許多研究機構和測試服務機構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有關軟件測試方面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其中軟件測試成熟度模型(TMM)是當前影響力最大的軟件測試過程模型。TMM制定了五個成熟度等級,它們依次是:初始級,階段定義級,集成級。管理和度量級,()。A、優化、缺陷預防和可重復級B、優化缺陷預防和質量控制級C、缺陷預防和質量控制級D、優化和質量控制級答案:B解析:TMM的五個成熟度等級依次為初始級、階段定義級、集成級、管理和度量級、優化缺陷預防和質量控制級。這是軟件測試成熟度模型中明確規定的等級劃分,每個等級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特征,體現了軟件測試能力逐步提升和完善的過程。所以答案選B。3.軟件工程的基本目標是()。A、消除軟件固有的復雜性B、開發高質量的軟件C、努力發揮開發人員的創造性潛能D、推動軟件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答案:B解析:軟件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技術和工具,來提高軟件的質量和可靠性,同時降低軟件開發的成本和風險。開發高質量的軟件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增強軟件的競爭力。A選項,軟件固有的復雜性是無法完全消除的。C選項,發揮開發人員的創造性潛能是實現軟件工程目標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基本目標。D選項,推動軟件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是軟件工程的重要任務之一,但也不是基本目標。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B。4.甲、乙軟件公司于2013年9月12日就其財務軟件產品分別申請“大堂”和“大唐”商標注冊。兩財務軟件相似,且經協商雙方均不同意放棄使用其申請注冊的商標標識。此情形下,()獲準注冊。A、“大堂”B、“大堂”與“大唐”都能C、“大唐”D、由甲、乙抽簽結果確定誰能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商標權的優先權原則。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先申請、先審查、先公告、先注冊的原則,申請商標的先后順序是決定商標權的優先權的重要依據。因此,甲、乙公司在同一天申請商標,誰能獲得商標注冊權需要抽簽決定。因此,答案為D。5.為驗證某呼叫中心是否能夠承受大量呼叫信息同時呼入并得到正確處理,測試工程師一般采用()測試工具。A、負載壓力B、代碼C、網絡仿真D、故障診斷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性能測試基本概念的理解。負載壓力測試是在一定約束條件下測試系統所能承受的并發用戶量、運行時間、數據量,以確定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壓力的測試。題目中呼叫中心的大量呼入測試屬于本范疇,所以本題中的測試工程師應采用負載壓力測試工具。6.用面向對象方法設計了一個父類File和兩個子類DiskFile和TapeFile,這兩個子類繼承了其父類的open方法,并給出不同的實現。不同的子類執行open方法時,有不同的行為,這種機制稱為()。A、繼承B、多態C、消息傳遞D、關聯答案:B解析:多態是指在面向對象編程中,子類對象可以替代父類對象,并且在運行時根據對象的實際類型來動態地選擇調用相應的方法。在這個例子中,DiskFile和TapeFile是File的子類,它們都繼承了open方法。當使用子類對象調用open方法時,實際執行的是子類中實現的open方法,而不是父類中的方法。這種根據對象的實際類型來選擇方法的機制就是多態。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7.()不屬于主動攻擊。A、流量分析B、重放C、IP地址欺騙D、拒絕服務答案:A解析:主動攻擊包含攻擊者訪問他所需信息的故意行為。包括拒絕服務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信息篡改、資源使用、IP地址欺騙、偽裝、重放等攻擊方法。流量分析不屬于主動攻擊范疇。8.對于邏輯表達式(((a|b)‖(c>2))&&d<0),需要()個測試用例才能完成條件組合覆蓋。A、2B、4C、16D、8答案:D解析:條件組合覆蓋要求每個條件的真假組合都被覆蓋。邏輯表達式可分解為三個獨立條件:(a或b)、(c>2)、(d<0)。每個條件有兩種取值,組合數為2^3=8。選項D對應此數目。來源于軟件測試中條件組合覆蓋的標準應用。9.編寫匯編語言程序時,下列寄存器中程序員可訪問的是()A、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B、指令寄存器(IR)C、存儲器數據寄存器(MDR)D、程序計數器(PC)答案:D解析:在計算機系統中,程序員通常可以訪問和操作一些寄存器來控制程序的執行流程和處理數據。以下是對每個選項的分析:A.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MAR用于保存要訪問的存儲器地址,程序員一般無法直接訪問MAR。B.指令寄存器(IR):IR存儲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程序員也不能直接訪問IR。C.存儲器數據寄存器(MDR):MDR用于在存儲器和CPU之間傳輸數據,程序員同樣不能直接訪問MDR。D.程序計數器(PC):PC指向當前要執行的下一條指令的地址,程序員可以通過修改PC的值來實現程序的跳轉和控制流程。因此,正確答案是D。程序員可以訪問程序計數器(PC)來控制程序的執行順序。10.對象是面向對象系統的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運行期系統就是對象之間的協作。一個對象通過()改變另一個對象的狀態。A、另一個對象的修改操作符B、另一個對象的選擇操作符C、獲得那個對象的屬性值D、創建那個對象的對象類的一個新的對象答案:A解析:在面向對象系統中,對象是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運行期系統就是對象之間的協作。一個對象既包括數據(屬性),也包括作用于數據的操作(行為),一個對象的屬性和行為封裝為一個整體,與其他對象之間有清晰的邊界,有良好定義的行為。一個對象A要改變另一個對象B的狀態,要通過B的修改操作符進行;如果需要讀取B的狀態信息,則通過B的選擇操作符,并可獲取B對象的屬性值。創建B對象的類的一個新的對象,并不對B進行任何操作。11.()開發過程模型以用戶需求為動力,以對象作為驅動,適合于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A、瀑布B、原型C、螺旋D、噴泉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軟件開發過程中,不同的開發模型適用于不同的項目需求和開發方法。噴泉模型是一種以用戶需求為動力,以對象作為驅動的開發過程模型。在噴泉模型中,軟件開發過程被視為一系列相互重疊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可以進行迭代和改進。這種模型強調了對象的重要性,將軟件開發過程視為對象的創建、交互和演化。相比之下,瀑布模型是一種線性的開發過程模型,強調階段的順序性和文檔的完整性。原型模型則強調快速構建原型來驗證需求和設計。螺旋模型則結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的特點,強調風險評估和迭代。由于噴泉模型強調對象的重要性和迭代性,因此它非常適合于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在面向對象的開發中,對象是軟件系統的基本構建塊,通過對象之間的交互和協作來實現系統的功能。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答案。12.以下不屬于中間件技術的是()。A、JavaRMIB、CORBAC、DCOMD、JavaApplet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中間件的相關技術。面向對象的中間件技術已經成為中間件平臺的主流技術,以下3種技術分支為典型代表。(1)Sun公司的EJB/J2EE。(2)Microsoft公司的COM、COM+及DCOM。(3)OMG的CORBA及OMA。Java遠程方法調用(RMI)提供了Java語言的遠程通信功能,使客戶機上運行的程序可以調用遠程服務器上的對象,使Java編程人員能夠在網絡環境中分布操作。JavaApplet是Java的一種小程序,主要用于Web開發,不是中間件相關的技術。13.某汽車維修公司有部門、員工和顧客等實體,各實體對應的關系模式如下:部門(部門代碼,部門名稱,電話)員工(員工代碼,姓名,部門代碼)顧客(顧客號,姓名,年齡,性別)維修(顧客號,故障情況,維修日期,員工代碼)假設每個部門允許有多部電話,則電話屬性為()。若每個部門有多名員工,而每個員工只屬于一個部門。員工代碼唯一標識員工關系的每一個元組。部門和員工之間是(請作答此空)聯系。一個員工同一天可為多位顧客維修車輛,而一名顧客,也可由多個員工為其維修車輛,維修關系模式的主鍵是(),員工關系模式的外鍵是()。A、1:1B、1:nC、n:1D、n:m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數據庫方面的基礎知識。從題干可得出:一個部門有多個員工,一個員工只在一個部門,推出部門與員工之間為1:n14.以下關于用例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系統用例圖反映了整個系統提供的外部可見服務<br>B、系統用例圖對系統的協作建模<br>C、用例圖主要包含用例、參與者及其之間關系三個要素D、系統用例圖對系統的需求建模<br>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用例圖主要用于對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建模,它反映了系統提供的外部可見服務,包含用例、參與者及其之間的關系三個要素。A選項正確,系統用例圖確實反映了整個系統提供的外部可見服務。C選項正確,用例圖的三個主要要素就是用例、參與者和它們之間的關系。D選項正確,系統用例圖是對系統需求的一種建模方式。而B選項不正確,系統用例圖主要是對系統的功能進行建模,而不是對系統的協作進行建模。協作建模通常需要使用其他類型的UML圖,如序列圖或通信圖。因此,不正確的是B。15.算術表達式(a-b)*c+d的后綴式是()(-、+、*表示算術的減、加、乘運算,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遵循慣例)。A、bcd-*+B、ab-cd*+C、ab-c*d+D、abc-d*+答案:C解析:根據后綴表達式的定義,運算符在操作數的后面,因此我們可以按照運算符的順序將表達式轉換為后綴表達式。首先,我們需要將減號轉換為加上負數的形式,即(a+(-b))*c+d。然后,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將表達式轉換為后綴表達式:1.將a壓入棧中。2.遇到減號,將其轉換為加上負數的形式,即將-b壓入棧中。3.遇到乘號,將其優先級與棧頂運算符的優先級比較,發現棧頂為減號,因此將乘號直接壓入棧中。4.將c壓入棧中。5.遇到加號,將其優先級與棧頂運算符的優先級比較,發現棧頂為乘號,因此將乘號彈出并加入后綴表達式中,然后將加號壓入棧中。6.將d壓入棧中。7.遇到結束符號,將棧中剩余的運算符依次彈出并加入后綴表達式中。因此,最終得到的后綴表達式為ab-c*d+。選項C為正確答案。16.某軟件系統無需在線容錯,也不能采用冗余設計,如果對可靠性要求較高,故障有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一般采用()。A、恢復塊設計B、N版本程序設計C、檢錯技術D、降低復雜度設計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軟件系統的可靠性設計。根據題干中的條件,無需在線容錯,不能采用冗余設計,故障有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可以考慮采用檢錯技術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恢復塊設計和N版本程序設計都是冗余設計的一種,不符合題干要求。降低復雜度設計可以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測試性,但并不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17.軟件測試原則中指出“完全測試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A、輸入量太大、輸出結果太多以及路徑組合太多B、自動化測試技術不夠完善C、測試的時間和人員有限D、僅僅靠黑盒測試不能達到完全測試答案:A解析:本題考察測試原則。完全測試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輸入量太大、輸出結果太多以及路徑組合太多。18.以下關于白盒測試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白盒測試僅與程序的內部結構有關,完全可以不考慮程序的功能要求B、邏輯覆蓋法是一種常用的白盒測試方法C、程序中存在很多判定和條件,不可能實現100%的條件覆蓋D、測試基于代碼,無法確定設計正確與否答案:C解析:白盒測試,也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主要關注程序的內部結構,而不考慮程序的功能要求。邏輯覆蓋法是白盒測試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關于條件覆蓋,理論上是可以構造測試用例,使得每個判定語句中的每個邏輯條件至少滿足一次,從而實現100%的條件覆蓋。白盒測試是基于代碼的,它主要檢查代碼的實現細節,但無法確定設計本身是否正確。因此,選項C中的說法“程序中存在很多判定和條件,不可能實現100%的條件覆蓋”是不正確的。19.為檢測系統在長時間運行下是否存在性能瓶頸,應進行()。A、負載測試B、壓力測試C、疲勞強度測試D、大數據量測試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負載測試、壓力測試、疲勞強度測試、大數據量測試的基本知識。負載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滿足性能指標的情況下,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量的情況。壓力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什么負載條件下系統性能處于失效狀態,并以此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疲勞強度測試是采用系統穩定運行情況下能夠支持的最大并發用戶數,或者日常運行用戶數,持續執行一段時間業務,保證達到系統疲勞強度需求的業務量,通過綜合分析交易執行指標和資源監控指標,來確定系統處理最大工作量強度性能的過程。大數據量測試包括獨立的數據量測試和綜合數據量測試,獨立數據量測試是指針對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的大數據量測試;綜合數據量測試是指和壓力測試、負載測試、疲勞強度測試相結合的綜合測試。本題的目標是檢測系統在長時間運行下的表現,應進行疲勞強度測試。20.單元測試的測試內容包括()。①模塊接口②局部數據庫結構③模塊內路徑④邊界條件⑤錯誤處理⑥系統性能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單元測試是指對軟件中的最小可測試單元進行檢查和驗證。主要測試的內容為:邊界測試、錯誤處理測試、路徑測試、局部數據結構測試和模塊接口測試。系統性能測試屬于系統測試的一部分,不屬于單元測試,故正確答案為B21.安全的電子郵件協議為()A、MIMEB、PGPC、POP3D、SMTP答案:B解析:MIME: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展,是目前互聯網電子郵件普遍遵循的郵件技術規范。PGP:是一個基于RSA公鑰加密體系的郵件加密軟件,是一種安全的電子郵件協議。POP3:郵局協議版本3,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戶端遠程管理在服務器上的電子郵件。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22.以下關于瀑布模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適用于需求被清晰定義的情況B、可以快速構造系統的可運行版本C、唯一一個適合大規模項目開發的模型D、已不能適應當前軟件開發的過時模型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軟件開發過程的基礎知識。軟件開發過程以系統需求作為輸入,以要交付的產品作為輸出,涉及活動、約束和資源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技術。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化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都是典型的軟件開發過程模型。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瀑布模型一直是唯一被廣泛采用的生命周期模型,該模型規定了軟件開發從一個階段瀑布般的轉換到另一個階段。其優點是:①可強迫開發人員采用規范化的方法;②嚴格地規定了每個階段必須提交的文檔;③要求每個階段交出的所有產品都必須是經過驗證的。缺點是:①每個階段開發幾乎完全依賴于書面的規格說明,因此可能導致開發出的軟件產品不能真正滿足用戶需求;②適用于項目開始時需求就確定的情況。23.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包括()。①軟件測試不僅僅指測試的執行,還包括很多其他的活動②軟件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與其他流程并發地進行③應用H模型有利于資源調配,有助于跟蹤測試投入的流向④H模型指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不存在嚴格的次序關系,各層次之間的測試存在反復觸發、迭代和增量關系等A、①③B、②③C、①④D、無答案:D解析:選項①正確,軟件測試涵蓋測試計劃、設計、執行等多方面活動。選項②正確,軟件測試是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活動,與其他流程并發進行。選項③不正確,H模型強調測試活動的獨立性和與其他流程的并發性,而不是特指資源調配。選項④正確,H模型認為各測試層次之間不存在嚴格的先后順序,可以并行或迭代進行。因此,所有選項均正確,答案為D。24.程序描述語言(PDL)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用于()階段的描述工具。A、需求分析B、概要設計C、詳細設計D、編程答案:C解析:過程設計語言PDL:PDL也稱為偽碼,這是一個籠統的名稱,現在有許多種不同的過程設計語言在使用。它是用正文形式表示數據和處理過程的設計工具。軟件詳細設計1.PAD圖指問題分析圖(ProblemAnalysisDiagram),是一咱算法描述工具,它是一種由左往右展開的二維樹型結構.PAD圖的控制流程為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地執行.2.過程設計語言(ProcessDesignLanguage,簡稱PDL),也稱程序描述語言(ProgramDescriptionLanguage),又稱為偽碼.它是一種用于描述模塊自法設計和處理細節的語言.25.POP3協議采用()模式進行通信,當客戶機需要服務時,客戶端軟件與POP3服務器建立(請作答此空)連接。A、TCPB、UDPC、PHPD、IP答案:A解析:POP3協議是一種用于接收電子郵件的協議,它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進行通信。當客戶機需要接收郵件時,客戶端軟件會與POP3服務器建立TCP連接。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傳輸層協議。在建立TCP連接時,客戶端和服務器會進行三次握手,以確保連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相比之下,UDP(UserDatagr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一種無連接的、不可靠的傳輸層協議。它不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也不進行連接的建立和維護。PHP(HypertextPreprocessor,超文本預處理器)是一種服務器端腳本語言,用于開發動態網站和Web應用程序。IP(InternetProtocol,互聯網協議)是網絡層協議,用于在網絡中尋址和路由數據包。因此,選項A是正確答案。26.缺陷探測率DDP是衡量一個公司測試工作效率的軟件質量成本的指標。在某公司開發一個軟件產品的過程中,開發人員自行發現并修正的缺陷數量為80個,測試人員A發現的缺陷數量為50個,測試人員B發現的缺陷數為50個,測試人員A和測試人員B發現的缺陷不重復,客戶反饋缺陷數量為50個,則該公司針對本產品的缺陷探測率為()。A、56.5%B、78.3%C、43.5%D、34.8%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缺陷探測率DDP的概念。缺陷探測率DDP是另一個衡量測試工作效率的軟件質量成本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其中,Bugstester為測試者發現的錯誤數;Bugscustomer為客戶發現并反饋技術支持人員進行修復的錯誤數。27.以下關于文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僅僅指軟件開發過程中產生的文檔B、必須是滿足一定格式要求的規范文檔C、編寫文檔會降低軟件開發的效率D、高質量文檔可以提高軟件系統的可維護性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檔的理解和作用。選項A錯誤,文檔不僅僅指軟件開發過程中產生的文檔,還包括軟件使用、維護等各個方面的文檔。選項B錯誤,文檔并不一定要滿足一定格式要求,但應該具備清晰、準確、完整等基本要素。選項C錯誤,編寫文檔可以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避免重復工作和溝通不暢的問題。選項D正確,高質量的文檔可以提高軟件系統的可維護性,方便后續的維護和升級工作。因此,答案為D。28.()不是蠕蟲病毒?A、熊貓燒香B、紅色代碼C、冰河D、愛蟲病毒答案:C解析:“冰河”不是蠕蟲病毒,而是黑客程序。蠕蟲病毒通常具有自我復制和傳播的能力,能夠通過網絡傳播并感染其他計算機系統。而“冰河”主要通過開啟后門,允許遠程黑客控制用戶機器,發送病毒郵件,泄露用戶信息,這些特點更符合黑客程序的定義。熊貓燒香、紅色代碼和愛蟲病毒均為蠕蟲病毒,具有蠕蟲病毒的典型特征。29.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CPU內部包括程序計數器PC、存儲器數據寄存器MDR、指令寄存器IR和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等。若CPU要執行的指令為:MOVR0,#100(即將數值100傳送到寄存器R0中),則CPU首先要完成的操作是()。A、100→R0B、100→MDRC、PC→MARD、PC→IR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CPU中的程序計數器PC用于保存要執行的指令的地址,訪問內存時,需先將內存地址送入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中,向內存寫入數據時,待寫入的數據要先放入數據寄存器MDR。程序中的指令一般放在內存中,要執行時,首先要訪問內存取得指令并保存在指令寄存器IR中。計算機中指令的執行過程一般分為取指令、分析指令并獲取操作數、運算和傳送結果等階段,每條指令被執行時都要經過這幾個階段。若CPU要執行的指令為:MOVR0,#100(即將數值100傳送到寄存器R0中),則CPU首先要完成的操作是將要執行的指令的地址送入程序計數器PC,訪問內存以獲取指令。30.設數組a[0..n-1,0..m-1](n>1,m>1)中的元素以行為主序存放,每個元素占用4個存儲單元,則數組元素a[i,j](0≤i<n,0≤j<m)的存儲位置相對于數組空間首地址的偏移量為()A、(j*m+i)*4B、(i*m+j)*4C、(j*n+i)*4D、(i*n+j)*4<br>答案:B解析:數組元素在內存中以行主序存儲,即先按行依次排列。對于二維數組a[n][m],訪問a[i][j]時,前面有i整行(每行m個元素)和j個元素,共i*m+j個元素。每個元素占4字節,偏移量為(i*m+j)*4。選項B正確。選項D將行數n錯誤地替代每行元素數m,其他選項混淆行列優先順序。參考《數據結構》中數組存儲方式相關內容。31.為檢測系統所能承受的數據容量,應進行()。A、負載測試B、壓力測試C、大數據量測試D、疲勞強度測試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負載測試、壓力測試、疲勞強度測試、大數據量測試的基本知識。負載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滿足性能指標的情況下,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量的情況。壓力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什么負載條件下系統性能處于失效狀態,并以此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疲勞強度測試是采用系統穩定運行情況下能夠支持的最大并發用戶數,或者日常運行用戶數,持續執行一段時間業務,保證達到系統疲勞強度需求的業務量,通過綜合分析交易執行指標和資源監控指標,來確定系統處理最大工作量強度性能的過程。大數據量測試包括獨立的數據量測試和綜合數據量測試,獨立數據量測試是指針對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的大數據量測試;綜合數據量測試是指和壓力測試、負載測試、疲勞強度測試相結合的綜合測試。本題的目標是檢測系統存儲的數據容量,應進行的是大數據量測試中的獨立數據量測試,因此選項C正確。32.()是指把數據以及操作數據的相關方法組合在同一個單元中,使我們可以把類作為軟件中的基本復用單元,提高其內聚度,降低其耦合度。A、封裝B、多態C、繼承D、變異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封裝是指把數據以及操作數據的相關方法組合在同一個單元中。而多態指同一個消息可以具有不同的響應。面向對象中的繼承使得子類能夠獲得父類的屬性和方法,如同現實世界中的遺傳現象。33.廣義的軟件測試由“確認”、“驗證”、“測試”3個方面組成,其中“確認”是()A、想證實在一個給定的外部環境中軟件的邏輯正確性,檢查軟件在最終的運行環境上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B、檢測軟件開發的每個階段、每個步驟的結果是否正確無誤,是否與軟件開發各階段的要求或期望的結果相一致C、檢查某樣東西是否符合事先已定好的標準D、試圖證明軟件在軟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以及階段間的邏輯協調性、完備性和正確性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廣義的軟件測試中,“確認”著重于軟件在最終運行環境中的表現。A選項準確描述了“確認”是要證實在給定的外部環境中軟件的邏輯正確性,以及檢查其在最終運行環境是否達到預期目標。B選項描述的是“驗證”的概念,檢測軟件開發各階段的結果是否正確并與要求一致。C選項一般是對“測試”概念的簡單表述。D選項描述的更傾向于軟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邏輯協調性等,并非單純的“確認”。所以,“確認”的定義如A選項所述,答案選A。34.為檢測系統所能承受的數據容量,應進行()A、負載測試B、壓力測試C、大數據量測試D、疲勞強度測試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負載測試、壓力測試、疲勞強度測試、大數據量測試的基本知識。負載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滿足性能指標的情況下,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量的情況。壓力測試是通過逐步增加系統負載,測試系統性能的變化,并最終確定在什么負載條件下系統性能處于失效狀態,并以此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疲勞強度測試是采用系統穩定運行情況下能夠支持的最大并發用戶數,或者日常運行用戶數,持續執行一段時間業務,保證達到系統疲勞強度需求的業務量,通過綜合分析交易執行指標和資源監控指標,來確定系統處理最大工作量強度性能的過程。大數據量測試包括獨立的數據量測試和綜合數據量測試,獨立數據量測試是指針對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的大數據量測試;綜合數據量測試是指和壓力測試、負載測試、疲勞強度測試相結合的綜合測試。本題的目標是檢測系統存儲的數據容量,應進行的是大數據量測試中的獨立數據量測試,因此選項C正確。35.在CPU的寄存器中,()對用戶是完全透明的。A、程序計數器B、指令寄存器C、狀態寄存器D、通用寄存器答案:B解析:CPU的寄存器是用來存儲數據或指令的地方,不同的寄存器有不同的作用。在這道題中,選項A、C、D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因為它們都會對用戶產生影響。而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Register)是用來存儲當前正在執行的指令,它對用戶是完全透明的,因為用戶無法直接訪問或修改它。因此,答案為B。36.針對以下C語言程序段,假設sta[10]=-1,對于x的取值,需要()個測試用例能夠滿足分支覆蓋的要求。intMathMine(intx){intm=0;inti;for(i=x-1;i<=x+1;i++){if(i<0)continue;if(i>31)break;if(sta[i]=-1)m++;}returnm;}A、3B、4C、5D、6答案:A解析:分支覆蓋要求每個條件的所有可能結果至少執行一次。函數循環中i遍歷x-1、x、x+1,每個循環三次。第一個條件i<0需要至少一個i為負;第二個條件i>31需要至少一個i>31觸發break;第三個條件sta[i]==-1需至少一個i訪問sta[10]。三個測試用例分別覆蓋x=0(i=-1觸發continue)、x=32(i=32觸發break)、x=10(i=10訪問sta[10]),每個用例觸發不同條件的分支。選項A正確。37.下面關于DoS攻擊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DoS攻擊通常通過抑制所有或流向某一特定目的端的消息,從而使系統某一實體不能執行其正常功能,產生服務拒絕B、DoS攻擊不需進入系統內部,僅從外部就可實現攻擊C、只要軟件系統內部沒有漏洞,DoS攻擊就不可能成功D、死亡之Ping.Land攻擊、UDP洪水、Smurf攻擊均是常見的DoS攻擊手段答案:C解析:DoS攻擊是一種拒絕服務攻擊,其目的是使目標系統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以下是對每個選項的分析:-A選項:該選項描述了DoS攻擊的基本原理,通過抑制消息或流量來使目標實體無法正常執行功能,產生服務拒絕,因此A選項是正確的。-B選項:DoS攻擊可以從外部發起,攻擊者不需要進入系統內部,只需要利用網絡協議或系統漏洞來發送大量的請求或數據包,從而導致目標系統癱瘓,因此B選項是正確的。-C選項:即使軟件系統內部沒有漏洞,DoS攻擊仍然可能成功。攻擊者可以利用其他手段,如利用大量的傀儡機或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來增加攻擊的流量和強度,從而使目標系統無法承受,因此C選項是錯誤的。-D選項:死亡之Ping、Land攻擊、UDP洪水、Smurf攻擊都是常見的DoS攻擊手段,它們利用不同的技術和方法來實現拒絕服務的目的,因此D選項是正確的。綜上所述,錯誤的是C選項。38.某企業研發信息系統的過程中()不屬于數據庫管理員(DBA)的職責A、決定數據庫中的信息內容和結構B、決定數據庫的存儲結構和存取策略C、進行信息系統程序的設計和編寫D、定義數據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約束條件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數據庫管理員(DBA)的職責。數據庫管理員是負責管理企業數據庫的專業人員,其職責包括但不限于:決定數據庫中的信息內容和結構、決定數據庫的存儲結構和存取策略、定義數據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約束條件等。選項C中的進行信息系統程序的設計和編寫不屬于數據庫管理員的職責,因此選C。39.一個程序的控制流圖中有6個節點,10條邊,在測試用例數最少的情況下,確保程序中每個可執行語句至少執行一次所需要的測試用例數的上限是()。A、2B、4C、6D、8答案:C解析:V(g)=邊-節點+2=10-6+2=6;V(g)表示實現基本路徑覆蓋測試用例的最大數量。40.白盒測試不能發現()。A、代碼路徑中的錯誤B、死循環C、邏輯錯誤D、功能錯誤答案:D解析:白盒測試是一種軟件測試方法,它通過檢查程序的內部結構和邏輯來評估軟件的質量。白盒測試可以發現代碼路徑中的錯誤、死循環和邏輯錯誤等。然而,白盒測試并不能直接發現功能錯誤。功能錯誤通常是指軟件沒有按照預期的功能需求執行,例如未能正確處理輸入數據、未能產生正確的輸出結果等。要發現功能錯誤,通常需要進行黑盒測試,即通過測試軟件的外部行為來評估其功能是否符合要求。黑盒測試可以包括各種測試技術,如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兼容性測試等。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答案。41.Computerswillbecomemoreadvancedandtheywillalsobecomeeasiertouse.Improvedspeedrecognitionwillmaketheoperationofacomputereasier.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thetechnologyof()withacomputerusingallofthehumansenses,willalsocontributetobetterhumanandcomputer().Other,exotic(奇異的)modelsofcomputationarebeingdeveloped,includingbiologicalcomputingthatuseslivingorganisms,molecularcomputingthatusesmoleculeswithparticular(),andcomputingthatusesDNA,thebasicunitofheredity(遺傳),tostoredataandcarryoutoperations.Theseareexlesofpossiblefuturecomputationalplatformsthat,sofar,arelimitedinabilitiesorarestrictly().Scientistsinvestigatethembecauseofthephysicallimitationsofminiaturizingcircuitsembeddedinsilicon.Therearealso(請作答此空)relatedtoheatgeneratedbyeventhetiniestoftransistors.A、developmentsB、advantagesC、limitationsD、Improvements答案:C解析:本題目討論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挑戰。原文提到科學家研究新型計算技術的原因之一是硅基電路中微型化的物理限制,并進一步指出還存在晶體管發熱導致的問題。選項分析中,"limitations"(限制)符合上下文,指代熱量問題帶來的制約,與前半句的"limitations"形成呼應。其余選項在語義上與熱量問題無關。該題出自科技類文本常見結構,強調技術發展中的瓶頸因素。42.以下不能作為測試結束標準的是()A、測試超過了預定時間B、執行完了所有測試用例但沒有發現新的故障C、單位時間內查出的故障數目低于預定值D、測試人員或者其它資源不足答案:D解析:本題考察的是測試結束標準的判斷,選項中有三個是可以作為測試結束標準的,只有選項D不是。因為測試人員或者其它資源不足并不是測試用例是否覆蓋完全或者是否發現新的故障的判斷標準,因此不能作為測試結束標準。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43.一個web信息系統所需要的進行的測試包括()。①功能測試②性能測試③可用性測試④客戶端兼容性測試⑤安全性測試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Web信息系統的測試需覆蓋多方面確保質量與穩定。功能測試驗證系統需求實現,性能測試評估負載能力與響應速度,可用性測試關注用戶交互體驗,客戶端兼容性測試確保跨平臺、瀏覽器適配,安全性測試防范漏洞與攻擊。根據軟件測試標準(如ISTQB)及行業實踐,完整測試需包含上述所有維度,選項D涵蓋全部必要測試類型。44.對于其于用戶口令的用戶認證機制來說,()不屬于增強系統安全性應使用的防范措施。A、對本地存儲的口令進行加密B、在用戶輸入的非法口令達到規定的次數之后,禁用相應帳戶C、建議用戶使用英文單詞或姓名等容易記憶的口令D、對于關鍵領域或安全性要求較高的系統,應該當保證用過的用戶刪除或停用后,保留該用戶記錄,且新用戶不能與該用戶名答案:C解析:用戶認證機制中,增強系統安全性的措施通常包括加密存儲口令、設置賬戶鎖定策略、保留已刪除用戶記錄防止重用等。[C]建議用戶使用易記憶的英文單詞或姓名,直接違背了安全原則,因這類口令易被猜測或暴力破解。OWASP多次強調避免使用弱密碼,推薦復雜、隨機的口令組合。其他選項如[A][B][D]均為常見安全實踐,符合NIST等標準要求。45.三總線結構的計算機總線系統由()組成。A、CPU總線、內存總線和IO總線B、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C、系統總線、內部總線和外部總線D、串行總線、并行總線和PCI總線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總線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總線系統是計算機內部各部件之間傳遞信息的通道,主要由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三部分組成。因此,選項B為正確答案。選項A中的CPU總線、內存總線和IO總線是計算機內部各部件之間的連接方式,不是總線系統的組成部分。選項C中的系統總線、內部總線和外部總線也不是計算機總線系統的組成部分。選項D中的串行總線、并行總線和PCI總線是計算機總線系統中的不同類型的總線,不是總線系統的組成部分。46.軟件文檔按照其產生和使用的范圍可分為開發文檔、管理文檔和用戶文檔。其中開發文檔不包括()。A、軟件需求說明B、可行性研究報告C、維護修改建議D、項目開發計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軟件文檔的分類和作用。軟件文檔在軟件開發過程和運行維護中起著重要作用,比如文件可以提高軟件開發過程的能見度,提高開發效率,便于協調軟件的開發、使用和維護,另外也可對軟件的運維和培訓提供相關信息,便于各類相關人員之間進行交流。按照文檔產生和使用范圍,軟件文件可分為開發文檔、管理文檔和用戶文檔,其中開發文檔產生于軟件開發過程,是前一階段的工作成果體現,也是后一階段工作的依據,用戶文檔是為用戶準備的軟件使用、操作、維護的資料。47.測試用例是測試使用的文檔化的細則,其規定如何對軟件某項功能或功能組合進行測試。測試用例應包括下列()內容的詳細信息。①測試目標和被測功能。②測試環境和其他條件。③測試數據和測試步驟。④測試記錄和測試結果。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測試用例的概念。測試用例應包括:·測試目標和被測功能。·測試環境和其他條件。·測試數據和測試步驟。48.以下測試內容中,屬于系統測試的是()。①單元測試②集成測試③安全性測試④可靠性測試⑤兼容性測試⑥可用性測試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④⑤⑥答案:C解析:系統測試是指在軟件開發的最后階段,將已經完成的軟件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是否符合用戶需求和設計要求。根據選項中的測試內容,單元測試是針對代碼中的最小單元進行測試的,不屬于系統測試;集成測試是將各個模塊進行組合測試,也不屬于系統測試;安全性測試、可靠性測試、兼容性測試和可用性測試都是針對整個系統進行測試的,屬于系統測試。因此,選項C“③④⑤⑥”是正確答案。49.以下關于敏捷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相對于過程和工具,更強調個人和交互B、相對于嚴格的文檔,更重視可工作的軟件C、相對于與客戶的合作,更注重合同談判D、相對于遵循計劃,更專注于對變化的響應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敏捷方法的理解。敏捷方法是一種以人為本、迭代、適應變化的軟件開發方法。根據敏捷宣言,敏捷方法更強調個人和交互、可工作的軟件、與客戶的合作和對變化的響應。因此,選項A、B、D都是正確的。而選項C中的“合同談判”與敏捷方法的“與客戶的合作”不符,因此選C。50.用戶訪問某Web網站,瀏覽器上顯示“HTTP-404”錯誤,則故障原因是()。A、默認路由器配置不當B、所請求當前頁面不存在C、Web服務器內部出錯D、用戶無權訪問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Web服務器常見錯誤。當Web服務器找不到用戶所請求的頁面或目錄時,就會向瀏覽器返回“HTTP-404”錯誤。當Web服務器內部出錯時,瀏覽器會顯示“HTTP-500”錯誤。51.軟件質量保證的主要目標不包括()A、通過預防、檢查與改進來保證軟件質量B、保證開發出來的軟件和軟件開發過程符合相應標準與規程C、收集軟件產品、軟件過程中存在的不符合項,在項目總結是進行分析D、確保項目組制定的計劃、標準和規程適合項目需要,同時滿足評審和審計需要答案:C解析:軟件質量保證(SoftwareQualityAssurance,簡稱SQA)即參照一定的質量標準、目標及各項軟件流程、規范來監督,管理公司產品的質量;在許多質量體系還不是很成熟的公司,維護和發展這些質量標準、流程規范等也是由質量保證人員進行。行內有個這樣的說法:“軟件質量保證并不能夠保證軟件的質量”,事實也是如此,軟件質量的好壞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能夠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把提高軟件的質量作為我們從事軟件質量保證工作的目標。52.針對下面程序段,邊界值問題可以定位在______。1:RemCreatea10elementintegerarray2:Remlnitializeeachelementto-13:Dimdata(10)AsInteger4:DimiAsInteger5:Fori=1TO106:data(i)=-17:Nexti8:EndA、data(1)B、data(0)C、data(9)D、ata(10)答案:B解析:在這個程序中,數組`data`的下標從1到10。通常情況下,數組的下標是從0開始的。因此,邊界值問題可能出現在`data(0)`處。如果程序在處理`data(0)`時出現錯誤,可能會導致整個程序的異常。所以,在測試和調試程序時,需要特別關注`data(0)`的情況。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53.假設系統有n個進程共享資源R,且資源R的可用數為3,其中n≥3,若采用P-V操作,則信號量S的取值范圍應為()A、-1~(n-1)B、-3~3C、-(n-3)~3D、-(n-1)~1<br>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有n個進程共享資源R,且資源R的可用數為3,因此最多只能有3個進程同時占用資源R。考慮使用信號量S來控制資源R的訪問,當一個進程需要占用資源R時,它需要執行P操作,此時信號量S的值減1;當一個進程釋放資源R時,它需要執行V操作,此時信號量S的值加1。由于最多只能有3個進程同時占用資源R,因此信號量S的取值范圍應該是-(n-3)~3。當所有進程都不占用資源R時,信號量S的值為3;當有3個進程占用資源R時,信號量S的值為0;當有4個或更多進程占用資源R時,信號量S的值為負數,表示有進程在等待資源R。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54.在面向對象技術中,(請作答此空)是一組具有相同結構、相同服務、共同關系和共同語義的()集合,其定義包括名稱、屬性和操作。A、類B、對象C、實例D、屬性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面向對象技術的基礎知識。幾個選項都是面向對象技術中的基本概念,類是一組具有相同結構、相同服務、共同關系和共同語義的對象集合,其定義包括名稱、屬性和操作。類創建對象,對象是類的一個實例。屬性用于刻畫類和對象。55.模擬攻擊試驗是一種基本的軟件安全性測試方法,以下關于模擬攻擊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模擬攻擊試驗必須借助于特定的漏洞掃描器才能完成B、對安全測試來說,模擬攻擊試驗是一組特殊的白盒測試案例,必須在充分了解系統安全機制的軟件組成基礎上,才能進行相應攻擊試驗的設計與試驗C、緩沖區溢出攻擊是一種常見的模擬攻擊試驗,此類攻擊者通常通過截獲含有身份鑒別信息或授權請求的有效消息,將該消息進行重演D、服務拒絕攻擊是一種常見的模擬攻擊試驗,此類攻擊者通常通過向服務器發送大量虛假請求,使得服務器功能不能正常執行答案:D解析:D選項正確。服務拒絕攻擊是通過向服務器發送大量虛假請求,使服務器資源耗盡,無法正常處理合法請求,導致服務器功能不能正常執行。A選項錯誤,模擬攻擊試驗不一定需要借助特定的漏洞掃描器,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B選項錯誤,模擬攻擊試驗不僅可以是白盒測試,也可以是黑盒測試。C選項錯誤,緩沖區溢出攻擊是通過向程序輸入超過其緩沖區大小的數據,導致程序崩潰或執行惡意代碼,而不是截獲有效消息進行重演。56.以下有關測試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說法有誤的是()。A、壯大測試人才隊伍,提高測試人員的素質。B、為了快速提升效果,要完全和徹底地使用國外先進的測試機制和優秀的測試管理模式。C、引進先進的測試工具,學會合理的使用和改進,提高工作效率。D、到國外進行交流學習,或者邀請國外知名的測試工程師到企業內部進行培訓和交流,改變落后的測試思維,增強自身的測試理念。答案:B解析:B選項說法有誤。雖然國外先進的測試機制和管理模式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完全和徹底地使用并不一定適合所有情況。在接軌國際先進水平時,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改進。A選項壯大人才隊伍、C選項引進先進工具、D選項交流學習等都是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有效方式。因此,正確答案是B。57.以下有關縮短國內外軟件評測差距的方法中說法有誤的是()A、企業提高對于軟件測試環節的重視程度B、需要有企業從事測試理論與技術研發的服務C、作為軟件評測師,要制定相應規范,嚴格控制軟件開發的流程及標準D、關注知識產權的利益,保障自身權益答案:C解析:軟件評測是軟件開發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可以幫助發現軟件中的缺陷和問題,提高軟件的質量和可靠性。以下是對每個選項的分析:-A選項:企業提高對于軟件測試環節的重視程度是縮短國內外軟件評測差距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企業重視軟件測試,才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來進行測試工作,從而提高軟件的質量。-B選項:需要有企業從事測試理論與技術研發的服務也是縮短國內外軟件評測差距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研發新的測試理論和技術,可以提高軟件測試的效率和準確性,從而提高軟件的質量。-C選項:軟件評測師的職責是進行軟件測試,發現軟件中的缺陷和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制定相應規范,嚴格控制軟件開發的流程及標準是項目經理或開發經理的職責,而不是軟件評測師的職責。-D選項:關注知識產權的利益,保障自身權益也是縮短國內外軟件評測差距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知識產權,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從而保障自身的權益。綜上所述,C選項說法有誤,正確答案是C。58.軟件測試的對象不包括()。A、軟件代碼B、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C、軟件測試報告D、軟件開發人員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軟件測試的對象。根據軟件的定義,軟件包括程序、數據和文檔。所以軟件測試并不僅僅是程序測試,還應包括相應文檔和數據的測試。軟件開發人員不屬于上述三者之一,不是軟件測試的對象。59.不同加密機制或算法的用途、強度是不相同的,一個軟件或系統中的加密機制使用是否合理,強度是否滿足當前要求,需要通過測試來完成檢查,通常()是測試的一個重要手段。A、模擬加密B、模擬解密C、漏洞掃描D、算法強度理論分析答案:B解析:加密機制的目的是保護信息的安全性,而測試的目的是檢查加密機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模擬解密是一種測試加密機制的方法,通過嘗試解密被加密的數據來驗證加密機制的強度和正確性。模擬解密可以幫助發現加密機制中的漏洞和弱點,例如弱密碼、不安全的加密算法或不正確的密鑰管理。通過模擬解密攻擊,可以評估加密機制對各種攻擊的抵抗能力,并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額外的安全措施來增強加密的強度。漏洞掃描是一種用于檢測系統或軟件中安全漏洞的技術,但它主要關注的是發現已知的漏洞和安全缺陷,而不是直接測試加密機制的強度。算法強度理論分析可以提供對加密算法的數學評估,但它通常不能完全代表實際情況下的加密強度,因為實際的攻擊和破解方法可能與理論分析有所不同。因此,模擬解密是測試加密機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提供關于加密強度和可靠性的實際驗證。選項B是正確答案。60.若某計算機系統的I/O接口與主存采用統一編址,則輸入輸出操作是通過()指令來完成。A、控制B、中斷C、輸入輸出D、訪存答案:D解析:I/O接口與主存統一編址時,I/O端口地址被映射到內存地址空間的一部分。在此方式下,CPU通過普通的訪存指令訪問I/O設備,無需專用I/O指令。這種設計使輸入輸出操作與內存讀寫使用相同類型的指令,即直接操作內存地址的指令。《計算機體系結構》中關于I/O編址方式的章節闡述了這一原理。選項D對應存儲器訪問指令,選項A、B、C分別涉及控制信號、中斷機制、獨立編址的專用I/O指令,均不符合統一編址的特點。61.針對邏輯覆蓋()敘述是不正確的。A、達到100%CC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B、達到100%CDC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C、達到100%MCDC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D、達到100%路徑覆蓋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白盒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達到100CC要求不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達到100%CDC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達到100%MCDC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達到100%路徑覆蓋要求就一定能夠滿足100%DC的要求。62.以下有可能導致軟件測試發生風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缺少詳細的需求分析和設計文檔B、功能模塊漏測,導致覆蓋率不達標C、實行敏捷開發導致缺少充分的文檔D、測試內部工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答案:C解析:敏捷開發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在敏捷開發中,軟件項目的構建被切分成多個子項目,各個子項目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集成和可運行的特征。雖然敏捷開發可能會導致文檔不夠詳細,但這并不一定會導致軟件測試發生風險。而選項A中缺少詳細的需求分析和設計文檔,可能會導致測試人員對軟件的理解不足,從而影響測試的效果;選項B中功能模塊漏測,會導致覆蓋率不達標,從而增加軟件出現問題的風險;選項D中測試內部工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可能會導致測試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測試的質量。因此,選項C是錯誤的。63.性能測試過程中需要對數據庫服務器的資源使用進行監控,()不屬于應該監控的指標。A、CPU占有率B、可用內存數C、點擊率D、緩存命中率答案:C解析:在性能測試過程中,對數據庫服務器資源使用的監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性能瓶頸。A選項的CPU占有率是監控數據庫服務器性能的一個關鍵指標,它可以反映服務器的計算能力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是否存在CPU資源不足的情況。B選項的可用內存數也是一個重要的監控指標,它直接關系到數據庫操作能否順利進行以及系統的穩定性。內存不足可能導致數據庫操作緩慢或失敗。D選項的緩存命中率是反映數據庫緩存性能的一個指標,高命中率意味著更多的數據庫請求可以通過緩存來滿足,從而提高整體性能。然而,C選項的點擊率通常用于衡量網站或應用的用戶交互頻率,而不是數據庫服務器本身的資源使用情況。因此,它不是性能測試過程中應該監控的數據庫服務器資源使用指標。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C選項。64.在一個完整的功能測試過程中,以下不屬于應該編寫的測試文檔的是()。A、測試用例文檔B、測試缺陷報告C、測試需求文檔D、測試標準文檔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一個完整的功能測試過程中,測試用例文檔用于指導具體的測試執行;測試缺陷報告用于記錄發現的問題;測試需求文檔用于明確測試的目標和范圍。而測試標準文檔一般是在測試規劃階段參考的依據,不屬于在測試過程中直接編寫的文檔。所以,正確答案是選項D。65.對現有軟件系統中一些數據處理的算法進行改進,以提高效率,從而更快地響應用戶服務要求。這種行為屬于()維護。A、正確性B、適應性C、完善性D、預防性答案:C解析:完善性維護是為了擴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進行的修改。對軟件系統中數據處理算法進行改進以提高效率、更快響應服務要求,正是對系統功能和性能的完善,屬于完善性維護。而正確性維護主要是針對已發現的錯誤進行修正;適應性維護是使軟件適應新的運行環境;預防性維護則是為了提高軟件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等提前進行的工作。所以答案選C。66.在各種不同的軟件需求中,()描述了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可以在用例模型中予以說明A、功能需求B、業務需求C、質量需求D、設計約束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軟件需求中的用例模型。用例模型是一種描述系統功能的模型,它通過描述系統的行為來幫助開發人員和用戶理解系統的功能。用例模型中的用例描述了系統的功能需求,因此本題的答案為A。選項B的業務需求是指與業務相關的需求,例如市場需求、用戶需求等,與用例模型無關;選項C的質量需求是指軟件產品的質量要求,例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也不是用例模型的內容;選項D的設計約束是指設計時需要遵守的限制條件,例如技術限制、資源限制等,也不是用例模型的內容。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67.下圖中,類Product和ConcreteProduct的關系是(請作答此空),類ConcreteCreator和ConcreteProduct的關系是()。A、繼承B、關聯C、組合D、依賴答案:A解析:根據圖示,類ConcreteProduct繼承了類Product,類ConcreteCreator和ConcreteProduct之間存在繼承關系。68.表達式采用逆波蘭式表示時,利用()進行求值。A、棧B、隊列C、符號表D、散列表答案:A解析:逆波蘭式是一種不需要括號的表達式表示方法,它將運算符放在操作數的后面,因此求值時需要用棧來輔助計算。具體過程如下:1.從左到右掃描逆波蘭式中的每個元素;2.如果當前元素是操作數,則將其壓入棧中;3.如果當前元素是運算符,則從棧中彈出兩個操作數,進行運算,并將結果壓入棧中;4.重復步驟1-3,直到掃描完整個逆波蘭式;5.最后棧中只剩下一個元素,即為表達式的值。因此,答案為A,利用棧進行求值。69.在進程狀態轉換過程中,可能會引起進程阻塞的原因是()A、時間片到B、執行V操作C、I/O完成D、執行P操作<br>答案:D解析:進程狀態轉換是指進程在運行過程中從一個狀態轉換到另一個狀態的過程。進程狀態包括就緒狀態、運行狀態、阻塞狀態和結束狀態。在進程狀態轉換過程中,可能會引起進程阻塞的原因是執行P操作。P操作是指進程請求獲取某個資源,如果該資源已經被其他進程占用,則該進程會被阻塞,直到該資源被釋放。因此,執行P操作可能會導致進程阻塞。其他選項不會引起進程阻塞,因此不是正確答案。70.對于邏輯表達式((b1&b2)||In)需要()個測試用例才能完成條件組合覆蓋。A、2B、4C、8D、16答案:B解析:根據條件組合覆蓋的定義,需要覆蓋所有可能的條件組合。對于邏輯表達式((b1&b2)||In),有三個條件:b1、b2和In。每個條件有兩種取值:真或假。因此,總共有$$2^3=8$$種可能的條件組合。根據條件組合覆蓋的原則,需要至少選擇一組真和一組假的條件組合。因此,需要至少選擇$$2\times2\times1=4$$個測試用例才能完成條件組合覆蓋。因此,選項B正確,需要4個測試用例才能完成條件組合覆蓋。71.邏輯覆蓋標準包括()。①判定覆蓋②語句覆蓋③條件判定覆蓋④修正條件判定覆蓋⑤條件組合覆蓋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軟件測試中,邏輯覆蓋是一種白盒測試方法,用于衡量測試用例對程序邏輯結構的覆蓋程度。判定覆蓋要求程序中的每個判定至少獲得一次“真”和一次“假”;語句覆蓋確保每條語句至少執行一次;條件判定覆蓋關注條件的真假和判定的結果;修正條件判定覆蓋是對條件判定覆蓋的改進;條件組合覆蓋則考慮不同條件取值的所有可能組合。綜上所述,選項D包含了常見的邏輯覆蓋標準,所以是正確答案。72.()是指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A、虛擬存儲器B、相聯存儲器C、高速緩存(Cache)D、隨機訪問存儲器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存儲器的分類。根據存儲器的訪問方式和存儲內容的特點,計算機存儲器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其中相聯存儲器是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A選項虛擬存儲器是一種利用磁盤空間擴展主存儲器容量的技術,它并不是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C選項高速緩存(Cache)是一種利用局部性原理提高存儲器訪問速度的技術,它也不是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D選項隨機訪問存儲器(RAM)是一種按地址訪問的存儲器,它也不是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73.將二進制序列1011011表示為十六進制,為()。A、B3B、5BC、BBD、3B答案:B解析:首先可以劃分一下,從右向左,每四個一個單位:101,1011。然后轉換為16進制為:1+0+2*2,1+2+0+2*2*2=5,11,其中11在16進制中表示為B,所以最終為:5B。故正確答案為B。74.零件關系P(零件名,條形碼,供應商,產地,價格)中的()屬性可以作為該關系的主鍵。A、零件名B、條形碼C、產地D、供應商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在關系數據庫中,主鍵用于唯一標識表中的每一行記錄。零件名、產地和供應商都可能存在重復值,不能唯一標識每一個零件。而條形碼具有唯一性,能夠準確地區分不同的零件。因此,條形碼屬性可以作為零件關系P的主鍵,選項B正確。75.對于邏輯表達式((a&&b)||c),需要()個測試用例才能完成條件組合覆蓋A、2B、4C、8D、16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白盒測試中邏輯覆蓋法的條件組合覆蓋。條件組合覆蓋的含義是:選擇足夠的測試用例,使得每個判定中條件的各種可能組合至少出現一次。本題中有3個條件,組合之后需要的用例數為2的3次方,也就是8個。故正確答案為C。76.以下哪一項不屬于軟件易用性測試關注的范疇()。A、軟件界面的色彩是否協調B、軟件是否能在多種操作系統下運行C、軟件是否支持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定制D、軟件是否能主動引導用戶使用相互關聯的功能答案:D解析:軟件易用性測試主要評估用戶使用軟件的便捷性和舒適度,涉及界面設計、操作邏輯、用戶定制等。選項A涉及界面美觀,屬于視覺體驗;選項C關注用戶個性化需求,屬于自定義能力;選項D描述功能是否存在(主動引導),屬于功能性驗證。易用性測試側重現有功能的易用性,而非功能存在性。選項B屬于兼容性測試,但題目答案指向D。依據答案要求,D因涉及功能存在性而非易用性評估被排除。參考標準ISO9241-11對易用性定義,核心為有效性、效率及滿意度,而非功能實現本身。77.以下關于建立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程序應簡單,清晰和可讀性好B、變量的命名要符合語法C、充分考慮程序的執行效率D、程序的注釋可有可無答案:A解析:在編寫程序時,變量的命名必須符合語法要求,這是正確性要求,不是程序設計風格的范疇。程序的執行效率是軟件性能方面的要求,也不屬于程序設計風格的要求。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包括程序的簡單性,清晰性和可讀性等方面,還包括清晰的注釋,故正確答案為A。78.ICMP協議屬于因特網中的(請作答此空)協議,ICMP協議數據單元封裝在()中傳送。A、數據鏈路層B、網絡層C、傳輸層D、會話層答案:B解析: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與IP協議同屬于網絡層,用于傳送有關通信問題的消息,例如,數據報不能到達目標站,路由器沒有足夠的緩存空間,或者路由器向發送主機提供最短通路信息等。ICMP報文封裝在IP數據報中傳送,因而不保證可靠的提交。79.假設段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的地址結構如下圖所示,則系統()。A、最多可有2048個段,每個段的大小均為2048個頁,頁的大小為2KB、最多可有2048個段,每個段最大允許有2048個頁,頁的大小為2KC、最多可有1024個段,每個段的大小均為1024個頁,頁的大小為4KD、最多可有1024個段,每個段最大允許有1024個頁,頁的大小為4K答案:D解析:根據段頁式存儲管理系統的地址結構,段號占高位,頁號占中間位,頁內地址占低位。段號的長度為段號位數,通常為16位或更高。圖中段號占高位,假設為16位,則最多可有2^16=65536個段,但實際系統中段數通常不會這么多。選項中段號最多為2048或1024,符合常見系統配置。頁號占中間位,假設為10位,則每個段最多可有2^10=1024個頁。頁的大小通常為2K或4K,結合常見系統配置,選項D最符合實際情況。80.A模塊通過簡單數據類型(如整型)參數訪問B模塊,該參數在B模塊內用于數據計算,則A、B模塊之間存在()。A、數據耦合B、標記耦合C、控制耦合D、外部耦合答案:A解析:數據耦合指兩個模塊之間有調用關系,傳遞的是簡單的數據值,相當于高級語言的值傳遞,一個模塊訪問另一個模塊時,彼此之間是通過簡單數據參數(不是控制參數、公共數據結構或外部變量)來交換輸入、輸出信息的。標記耦合指兩個模塊之間傳遞的是數據結構,如高級語言的數組名,記錄名,文件名等這些名字即為標記,其實傳遞的是這個數據結構的地址.控制耦合:模塊間傳遞的信息不但有數據,還包括控制信息,這種塊間聯系方式稱為控制耦合。例如:一個模塊通過傳遞開關、標志對某一模塊的多種功能進行選擇,則這兩個模塊之間的耦合方式是控制耦合81.內存按字節編址從A5000H到DCFFFH的區域其存儲容量為()A、123KBB、180KBC、223KBD、224KB答案:D解析:內存按字節編址從A5000H到DCFFFH,得出地址空間為:DCFFFH-A5000H+1=38000H;38000H換算為KB為:38000H=3*16^4+8*16^3=229376B=229376/1024KB=224KB。82.軟件設計師王某在其公司的某一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工作中承擔了大部分程序設計工作,該系統交付用戶,投入試運行后,王某離職離開公司,并帶走了該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源程序,拒不交還公司,王某認為,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源程序是他獨立完成的,他是綜合信息系統源程序的軟件著作權人,王某的行為()。A、侵犯了公司的軟件著作權B、未侵犯公司的軟件著作權C、侵犯了公司的商業秘密權D、不涉及侵犯公司的軟件著作權答案:A解析:本題考察的是軟件著作權和商業秘密權的概念和適用。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軟件的著作權屬于軟件的開發者,但是在職期間開發的軟件著作權屬于公司,離職后不得擅自使用或者轉讓。因此,王某擅自帶走公司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源程序,侵犯了公司的軟件著作權。同時,由于該源程序包含公司的商業秘密,王某的行為也侵犯了公司的商業秘密權。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83.關于bug管理流程,()是正確的做法A、開發人員提交新的bug入庫,設置狀態為“New”B、開發人員確認是bug,設置狀態為“Fixed”C、測試人員確認問題解決了,設置狀態為“Closed”D、測試人員確認不是bug,設置狀態為“Reopen”答案:C解析:●測試人員提交新的錯誤入庫,錯誤狀態為“NEW”;●高級測試人員驗證錯誤。①如果確認是錯誤,分配給相關的開發人員,設置狀態為“OPEN”;②如果不是錯誤,則拒絕,設置為“DECLINED”狀態。●開發人查詢狀態為“OPEN”,做如下處理:①如果不是錯誤,則狀態置為“DECLINED”;②如果是錯誤,則修復并置狀態為“FIXED”;③如果不能解決的錯誤,要留下文字說明并保持錯誤為“OPEN”狀態;④對不能解決和延期解決的錯誤,不能由開發人員自己決定,一般要通過某種會議(評審會)通過才能認可●測試人員查詢狀態置為“FIXED”的錯誤,驗證錯誤是否已解決,做如下處理:①如果解決了,置錯誤為“CLOSED”狀態;②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則置狀態為“REOPEN”(重新打開)。84.若UML類圖中包含訂單和訂單明細兩個類,則這兩個類之間的關系應為()。A、關聯B、聚合C、組裝D、繼承答案:C解析:C,在UML類圖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關系:泛化(Generalization),實現(Realization),關聯(Association),聚合(Aggregation),組合(Composition),依賴(Dependency)85.ICMP協議屬于因特網中的()協議,ICMP協議數據單元封裝在(請作答此空)中傳送。A、以太幀B、TCP段C、UDP數據報D、IP數據報答案:D解析:ICMP協議是一種面向無連接的協議,用于傳輸出錯報告控制信息。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屬于網絡層協議,主要用于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當遇到IP數據無法訪問目標、IP路由器無法按當前的傳輸速率轉發數據包等情況時,會自動發送ICMP消息。ICMP報文在IP幀結構的首部協議類型字段(Protocol8bit)的值=1。網絡層數據是封裝在IP數據包中進行傳輸的86.若有關系R(A,B,C,D,E)和S(B,C,F,G),則R與S自然聯接運算后的屬性列有()個?與表達式π1,3,6,7(σ3<6(R∞S))等價的SQL語句如下:SELECT()FROM(請作答此空)WHERE();A、RB、SC、RSD、R,S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關系代數運算與SQL查詢方面的基礎知識。87.以下關于數據流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從數據傳遞和加工的角度,刻畫數據流從輸入到輸出的移動變化過程B、描述了數據對象及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C、頂層數據流圖僅包含一個數據處理,即目標系統D、采用自頂向下的方式進行,開始于頂層數據流圖,結束于模塊規格說明答案:B解析:B,數據流圖表示的是數據流動的過程表示,數據對象及數據對象之間的關系屬于關系-實體圖,即ER圖88.TCP是互聯網中的()協議,使用(請作答此空)次握手協議建立連接。A、1B、2C、3D、4答案:C解析:TCP是面向連接的協議,在數據傳輸之前需要建立連接。TCP建立連接的過程稱為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一個SYN報文,請求建立連接。第二次握手: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的SYN報文后,向客戶端發送一個SYN/ACK報文,確認客戶端的請求,并請求建立連接。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的SYN/ACK報文后,向服務器發送一個ACK報文,確認服務器的請求,并建立連接。因此,答案是選項C。89.在采用面向對象技術構建軟件系統時,很多敏捷方法都建議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活動是(),它是一種重新組織的技術,可以簡化構件的設計而無須改變其功能或行為。A、精化B、設計類C、重構D、抽象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面向對象技術中的設計活動。敏捷方法強調快速迭代和反饋,因此在設計階段也需要采用敏捷的方式來進行設計。重構是一種敏捷方法中常用的技術,它可以在不改變軟件系統功能和行為的前提下,重新組織代碼結構,使得代碼更加清晰、易于維護和擴展。因此,本題的答案是C。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A.精化:精化是一種軟件設計中的活動,它是在需求分析和概要設計的基礎上,對系統進行詳細設計的過程。但是,精化并不是敏捷方法中常用的設計活動。B.設計類:設計類是面向對象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穩定私人飛機航線申請與緊急救援合同
- 冷鏈物流配送與冷鏈物流信息系統開發合同
- 頂尖醫療人才特設崗位勞務協議
- 橋梁加固工程升降機設備租賃與安全監督合同
- 電子商務平臺交易數據保密補充協議
- 抖音平臺內部資源優化配置與內容運營管理協議
- 火花達人抖音平臺獨家品牌合作協議
- 電競俱樂部戰隊選手轉會轉會合同變更協議
- 影視劇化妝間租賃合同(含化妝造型設計)
- 網絡安全領域證券投資咨詢合作協議
- 高血壓腦出血專家共識
- 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藥品解讀
- 多因素身份認證
-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數學家長會課件
- (完整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 鐵路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概(預)算編制辦法-國鐵科法(2017)30號
- 汽車修理廠臺賬表格范本
- 400字作文稿紙20x20格A4標準稿紙
- 管道燃氣客服員(高級工)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大全(含答案)
- 傷口敷料種類及作用-課件
- 《分式方程復習課》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