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遵義村務員考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
A.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B.制定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
C.確立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D.制定了紅軍長征的戰略方針
2.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是?
A.1935年1月
B.1935年2月
C.1935年3月
D.1935年4月
3.下列哪個事件不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A.四渡赤水
B.翻越雪山
C.強渡大渡河
D.群眾路線教育
4.遵義會議后,毛澤東提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
A.紀律嚴明,執行堅決
B.紀律嚴明,執行靈活
C.紀律嚴明,執行慎重
D.紀律嚴明,執行創新
5.下列哪個地方不是遵義會議會址?
A.遵義會議舊址
B.四渡赤水紀念館
C.紅軍長征紀念館
D.紅軍長征會師紀念館
6.下列哪個人物不是遵義會議的主要領導人?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劉少奇
D.朱德
7.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取得了哪些重要勝利?
A.四渡赤水
B.翻越雪山
C.強渡大渡河
D.以上都是
8.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遵義會議的轉折意義?
A.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B.制定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
C.確立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D.紅軍長征取得勝利
9.遵義會議會址位于哪個省份?
A.四川省
B.貴州省
C.云南省
D.陜西省
10.遵義會議會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遺址,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遵義會議會址的歷史價值?
A.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B.制定了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
C.確立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D.遵義會議會址是紅軍長征的起點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1.遵義會議召開于____年____月____日。
2.遵義會議會址位于____省____市。
3.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____點。
4.遵義會議確立了____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5.遵義會議制定了____時期的政治路線。
6.遵義會議確立了____原則。
7.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取得了____、____、____等重要勝利。
8.遵義會議會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____遺址。
9.遵義會議會址的歷史價值包括____、____、____等。
10.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意義在于____、____、____等。
四、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2.遵義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
3.遵義會議后,毛澤東被確立為中共中央的實際領導者。()
4.遵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糾正王明“左”傾錯誤路線。()
5.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取得了四渡赤水、翻越雪山、強渡大渡河等重大勝利。()
6.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
7.遵義會議會址是中國第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有助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9.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標志著長征的結束。()
10.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可以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遵義會議的背景和召開原因。
2.闡述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
3.簡要介紹遵義會議會址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價值。
4.闡述遵義會議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影響。
5.簡述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意義。
六、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結合遵義會議的歷史背景,論述遵義會議召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分析遵義會議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確立的影響,以及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啟示。
試卷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C解析: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包括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制定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確立民主集中制原則,以及制定紅軍長征的戰略方針。
2.A解析: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是1935年1月。
3.D解析:群眾路線教育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事件,不屬于紅軍長征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4.A解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強調紀律嚴明,執行堅決。
5.B解析: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軍長征紀念館、紅軍長征會師紀念館均為紀念性建筑。
6.C解析:劉少奇不是遵義會議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是。
7.D解析:紅軍長征過程中取得了四渡赤水、翻越雪山、強渡大渡河等重要勝利。
8.D解析: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是轉折點,而非紅軍長征取得勝利。
9.B解析: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
10.D解析:遵義會議會址的歷史價值包括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制定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確立民主集中制原則等。
二、填空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1935年1月15日解析:遵義會議召開的具體日期是1935年1月15日。
2.貴州省遵義市解析: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
3.轉折解析: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4.毛澤東解析: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5.抗日戰爭解析:遵義會議制定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
6.民主集中制解析:遵義會議確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則。
7.四渡赤水、翻越雪山、強渡大渡河解析:紅軍長征過程中取得了四渡赤水、翻越雪山、強渡大渡河等重要勝利。
8.紀念解析:遵義會議會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紀念性遺址。
9.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制定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確立民主集中制原則解析:遵義會議會址的歷史價值包括確立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制定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確立民主集中制原則等。
10.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黨性修養解析: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意義在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黨性修養。
四、判斷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2.√解析:遵義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
3.√解析:遵義會議后,毛澤東被確立為中共中央的實際領導者。
4.√解析:遵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糾正王明“左”傾錯誤路線。
5.√解析: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取得了四渡赤水、翻越雪山、強渡大渡河等重大勝利。
6.√解析: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
7.√解析:遵義會議會址是中國第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解析: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有助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9.√解析:遵義會議后,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標志著長征的結束。
10.√解析: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可以增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五、簡答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遵義會議的背景和召開原因:紅軍長征途中,黨內出現嚴重的路線分歧,為了糾正錯誤路線,統一思想,中共中央決定召開遵義會議。
2.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制定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路線,確立了民主集中制原則,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3.遵義會議會址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價值: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4.遵義會議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影響: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為中國革命道路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推動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發展。
5.遵義會議會址的參觀意義: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黨性修養。
六、論述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結合遵義會議的歷史背景,論述遵義會議召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義會議是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黨內出現嚴重的路線分歧,為了糾正錯誤路線,統一思想,遵義會議的召開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發展型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能否提升工作幸福感?-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
- 天然植物精油成分在抑制甘薯塊根發芽中的作用及轉錄組分析
- 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微波濾波器優化設計研究
- 煤制潤滑油基礎油熱氧化機理及其對抗氧化劑感受性的研究
- 兒科吞咽功能評估與改善流程
- 海洋工程泥漿護壁樁基礎施工流程
- 教育大講堂教師多元文化理解心得體會
- 中小學校園友善校園建設工作計劃
- 短期工溝通協議
- 房屋銷售代理協議
- IEEE33節點三相配網參數
- 中石化華北分公司鉆井定額使用說明
- 第四章莖尖分生組織培養
- 高中英語3500詞匯完整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施工單位項目部組織機構
- 政策性搬遷計劃書
- 2023年廈門市海滄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成都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