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解析卷)_第1頁
2018年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解析卷)_第2頁
2018年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解析卷)_第3頁
2018年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解析卷)_第4頁
2018年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解析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歷史試卷(新課標Ⅰ)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4分)《墨子》中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這反映出,《墨子》()A.匯集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C.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D.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 【考點】32:百家爭鳴.【分析】本題考查墨家思想,解題的關鍵是“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墨家代表的是下層勞動人民的利益,“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表明《墨子》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故C正確;材料說的是墨家,沒有涉及諸子百家,故A錯誤;完整的科學體系、貴族階層的旨趣材料未體現,故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墨家思想,墨家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2.(4分)據學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的藩鎮基本情況如表所示。表“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唐朝藩鎮基本情況表藩鎮類型數量(個)官員任免賦稅供納兵額與功能河朔型7藩鎮自擅不上供擁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駐重兵防驕藩邊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駐重兵守邊疆東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駐兵少防盜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藩鎮()A.控制了朝廷財政收入 B.彼此之間攻伐不已 C.注重維護中央的權威 D.延續了唐朝的統治 【考點】1C:唐朝的中央集權.【分析】本題依據材料并聯系教材可以得出唐朝“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的藩鎮有利于延續唐朝的統治。【解答】A.表格僅反映了“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唐朝四種藩鎮類型的賦稅供納狀況,不涉及其與朝廷財政的對比,無法得出這一時期的藩鎮控制了朝政財政收入的結論,排除;B.不能僅根據中原型藩鎮的兵額與功能中“駐重兵防驕藩”就片面推斷出這一時期的藩鎮彼此之間攻伐不已的結論,屬于片面推斷,排除;C.藩鎮容易造成割據政權,不利于維護中央權威,排除;D.表格中四種藩鎮功能各不相同,東南藩鎮,從財政上支持朝廷;邊疆藩鎮,保證了唐朝不亡于外敵;中原藩鎮,遏制了河北割據藩鎮。他們構成了一個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微妙關系,使唐朝的統治又較安穩地維持了一百多年,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以唐朝藩鎮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唐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掌握及綜合運用能力。3.(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縣一帶山谷中,密布著成百上千個采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受雇期間,若工作條件或待遇不滿意,輒另謀高就。這反映出當時()A.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 B.手工業者社會地位高 C.雇傭勞動已經普及 D.鹽業專賣制度解體 【考點】2A: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發展。需要掌握民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解題的關鍵是對“密布著成百上千個采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據題干材料“密布著成百上千個采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可以看出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故A項正確。手工業者社會地位高在材料中缺乏有力論據,而且古代手工業者地位較低,故B項錯誤。C項中的普及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應排除。材料沒有涉及鹽業專賣制度,故D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對民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4分)如圖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繪畫出現新的類型 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 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觀念更新 【考點】2U: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特點.【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特點,解題的關鍵是“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解答】從圖中可知,奇珍異獸是長頸鹿,“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表明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故B正確;傳統繪畫類型、傳統觀念更新材料未體現,故AD錯誤;明朝并未解除海禁政策,故C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特點,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5.(4分)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制定輿論宣傳策略,把中國和日本分別“包裝”成野蠻與文明的代表,并運用公關手段讓許多歐美輿論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宣稱,清政府戰敗“將意味著數百萬人從愚蒙、專制和獨裁中得到解放”。對此,清政府卻無所作為,這反映了()A.歐美輿論宣傳左右了戰爭進程 B.日本力圖變更中國的君主政體 C.清朝政府昏庸不諳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體鼓動中國的民主革命 【考點】97: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分析】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解題的關鍵是“清政府卻無所作為”。【解答】歐美的輿論宣傳并不能決定戰爭進程,故A錯誤;日本力圖變更中國的君主政體、西方媒體鼓動中國的民主革命材料未體現,故BD錯誤;面對日本的輿論宣傳策略,“清政府卻無所作為”,表明清朝政府昏庸不諳熟近代外交,故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甲午中日戰爭和《馬關條約》,以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與日本在輿論宣傳策略方面態度差異的對比,引導考生認識到外交宣傳在引導國際輿論方面的重要性,認識到在國際環境局勢復雜多變的今天,只有首先搶占輿論制高點,才能掌握主動權,快速反應、沉著應對。6.(4分)五四運動后,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富力”。發展實業;還有人主張“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 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 【考點】9I:五四運動.【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解題的關鍵是“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解答】“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表明這場爭論對社會主義、勞農主義有一定的認識,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故C正確;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A錯誤;歐美的社會制度材料未涉及,故B錯誤;D太過絕對,排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五四運動,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民眾的力量得到了廣泛的發動等,這些不僅使五四運動本身具有新民民主義革命的基本內涵,還直接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階級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條件。7.(4分)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國通過各自渠道同中國共產黨接觸,試探與將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種形式的外交關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慮: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采取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這反映出()A.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國家放棄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持 C.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獲取國際支持 【考點】FJ:新中國初期的外交.【分析】本題考查新中國初期的外交,解題的關鍵是“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采取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解答】“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采取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表明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正確;國民黨政權、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獨立材料未涉及,故BC錯誤;D是表面現象,排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獨立自主是新中國外交的根本方針,它貫穿于新中國外交的各個領域。8.(4分)如圖是1953年的一幅漫畫,描繪了資源勘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扣響山洞大門的情景。這反映了當時我國()A.已經初步改變工業落后局面 B.開始進行對礦產資源的開采 C.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 D.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正在展開 【考點】G3:一五計劃.【分析】本題考查一五計劃,解題的關鍵是“1953年”“資源勒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扣響山洞大門”。【解答】1953年中國開展了一五計劃,“資源勒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扣響山洞大門”表明當時我國正在展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故D正確;初步改變工業落后局面是在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后,故A錯誤;B錯在“開始”,排除;國民經濟調整是在1960年,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一五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制訂后,中國的工業化建議和社會主義改造蓬勃發展。9.(4分)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作惡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貧窮;但是,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據此可知,梭倫()A.反對奴隸制度 B.主張權利平等 C.抨擊貧富差別 D.具有人文精神 【考點】45:梭倫改革.【分析】本題考查梭倫改革,解題的關鍵是“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解答】“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表明梭倫認為道德勝于財富,具有人文精神,故D正確;奴隸制度、權利平等、抨擊貧富差別材料未體現,故A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梭倫改革,梭倫的價值觀以及改革中創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職權的各種制度,對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義。10.(4分)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新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舊口號,并規定同盟的目的是:“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這一變化說明()A.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了無產階級的斗爭 C.工人運動在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 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考點】7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分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解題的關鍵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井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解答】“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井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表明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故A正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在1848年,故B錯誤;C錯在“開始”,排除;D材料未體現,排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建立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11.(4分)傳統觀點認為,英國成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是因為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后來有研究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又有學者提出,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因素。據此可知,關于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認識()A.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 B.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 C.缺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 D.后期學者研究比傳統觀點可信 【考點】58:英國工業革命.【分析】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解題的關鍵是“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因素”。【解答】“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因素”表明人們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認識由經濟到政治再到自然條件,說明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故B正確;A太過絕對,排除;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材料未涉及,故C錯誤;后期學者研究與傳統觀點,都是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英國工業革命,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內閣制的形成和近代議會制度的確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它適應了英國國內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從而成為在英國發展資本主義和進行工業革命的根本保證。12.(4分)如圖反映了1945~1975年間聯合國成員國的變化情況,這表明()A.第三世界發展壯大 B.歐共體的成員增加 C.世界貿易范圍明顯擴大 D.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加強 【考點】EB:多極化趨勢加強.【分析】本題考查多極化趨勢加強,關鍵是看懂圖,把握住每個州的數量的發展情況。【解答】從圖中可知,美洲、歐洲聯合國成員國比例呈下降趨勢,非洲、亞洲聯合國成員國比例呈上升趨勢,表明1945~1975年第三世界發展壯大,故A正確;BC與材料無關,排除;經濟區域化材料未體現,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多極化趨勢加強,第三世界是在二戰以后發展起來的,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是第三世界形成和發展的三個標志。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13-14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5-1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37分。13.(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基層社會治理歷史悠久。改革開放以后,村民自治成為中國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材科一宋代一些地方實行鄉約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間組織和相關的賞罰制度。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當時,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鄉約制度,設主鄉約組織,每月召集百姓宣講、教化。康熙九年頒布了鄉約組織必須宣講的《上諭十六條》,內容包含“重農桑以足衣食”“訓子弟以禁非為”等。﹣﹣據楊開道《中國鄉約制度》材料二清末,時人認為“地方自治者,為今世界立國之基礎……于救亡之事,至為切要”。1909年,清政府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區劃分城鎮和鄉兩級,設立議事會為議決機關,議員由選民互選充任。﹣﹣據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紀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發展,到1997年底,全國共有91萬個村民委員會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大部分農村有90%以上的選民參加了選舉。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基層社會的群眾自治組織。﹣﹣據郭德宏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到明清時期鄉約制度的變化,并說明鄉約制度的積極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城鎮鄉地方自治的歷史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村民自治的意義。【考點】1V: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進;GE: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宋代到明清時期鄉約制度的變化和積極作用;清末城鎮鄉地方自治的歷史背景;村民自治的意義。需要掌握中國古代鄉約制度的演變和作用;清末地方自治制度的原因;新中國新時期民主政治發展的表現和意義。【解答】(1)第一小問的變化,依據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實行鄉約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間組織和相關的賞罰制度”、“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當時,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鄉約制度,設主鄉約組織,每月召集百姓宣講、教化”,結合所學可以得出宋代通過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以民間組織為主。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除了進行道德教化,還加強了政府對鄉約制度的管理;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第二小問的積極作用,依據材料一,結合第一小問的變化和所學可知,作用是有利于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2)本小問的背景,依據材料二“地方自治者,為今世界立國之基礎……于救亡之事,至為切要”、“1909年”、“設立議事會為議決機關,議員由選民互選充任”,結合所學可以得出背景是清末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為挽救統治危機進行清末新政;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3)本小問的意義,依據材料三的內容和所學可以得出實行村民自治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密切了干群關系,調動了農民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增強了他們的民主法制觀念。故答案為:(1)變化:宋代:通過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以民間組織為主。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除了進行道德教化,還加強了政府對鄉約制度的管理;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積極作用:有利于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2)背景:清末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為挽救統治危機進行清末新政;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3)意義:村民自治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密切了干群關系,調動了農民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增強了他們的民主法制觀念。【點評】本題考查對鄉約制度、地方自治制度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國作家笛福創作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于1719年,其中許多情節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歷史現象。小說梗概如下:魯濱遜出生于英國一個生活優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險。他在巴西開辦了種植園,看到當地缺少勞動力,轉而去非洲販賣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座荒島上。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種植谷物,馴養動物,經過十多年,生活居然“過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撐魯濱遜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教導下,通過自己閱讀《圣經》無師自通的”。后來,魯濱遜救出一個瀕臨被殺的“野人”,島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個小島都是他的個人財產。魯濱遜獲救回國后,還去“視察”過他的領地。結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及歷史現象,對歷史現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考點】5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56:三角貿易;86:宗教改革.【分析】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需要掌握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狀況和影響。【解答】第一小問的情節,依據材料中《魯濱遜漂流記》的內容可以得出情節是魯濱遜遇險漂流到海島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領地。第二小問的現象,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情節反映了近代早期的西歐殖民擴張。第三小問的概述和評價,結合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狀況和影響解答即可。故答案為:示例:情節:魯濱遜遇險漂流到海島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領地。歷史現象:這一情節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歐殖民擴張。概述和評價:近代西方殖民擴張始于新航路開辟,在亞非拉地區依靠武力等方式強占殖民地,掠奪財富,進行移民,開展貿易。殖民擴張掠奪的大量財富流入西歐,為資本主義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給遭受侵略的地區和人民造成極大災難,客觀上帶動了世界市場的發展。【點評】本題考查對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的狀況和影響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3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15分)材料漢武帝的諸多統一政策中,包含年號的制定。此前的紀年方法是,將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為元年,以在位年序紀年。皇帝在位時沒有特定的名號,如漢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稱為“二年”,與其他皇帝的“二年”難以區分。此外,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更易產生混亂。漢武帝首次“封禪”泰山時,創制了“元封”年號,將當年稱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于全國所有地方,后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且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據(日)宮崎市定《中國史》等(1)根據材料,說明漢武帝改革前后紀年方法的區別。(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武帝年號制改革的歷史意義。【考點】3W:歷史紀年方法;MI: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分析】本題考查漢武帝改革前后紀年方法的區別、漢武帝年號制改革的歷史意義,需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來回答。【解答】(1)“此前的紀年方法是,將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為元年,以在位年序紀年”“皇帝在位時沒有特定的名號,如漢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稱為“二年”,與其他皇帝的“二年”難以區分。此外,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更易產生混亂”“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于全國所有地方”原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2)“后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且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方便紀年;有利于君主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長期使用,影響深遠;傳播到其他國家,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故答案為:(1)原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2)方便紀年;有利于君主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長期使用,影響深遠;傳播到其他國家,為世界文明做出貢獻。【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歷史紀年方法,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長期使用,影響深遠。[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16.材料一在歐洲方面,德意帝國主義集團和英法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為了爭奪對殖民地人民統治權的帝國主義大戰,是迫在眉睫了。在戰爭中,為了欺騙人民,為了動員輿論,戰爭的雙方都將不顧羞恥地宣稱自己是正義的,而稱對方是非正義的。﹣﹣﹣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1939年9月)材料二這一太平洋戰爭,是日本法西斯為了侵略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而發動的非正義的掠奪的戰爭,而在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衛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正義的解放的戰爭……全世界一切國家一切民族劃分為舉行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陣線與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已經最后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1941年12月)(1)根據材料一、二,說明中國共產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不同認識。(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產生上述兩種認識的國際背景。【考點】T1:第二次世界大戰.【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不同認識及其國際背景,需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內容。【解答】(1)“德意帝國主義集團和英法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為了爭奪對殖民地人民統治權的帝國主義大戰”說明中國共產黨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為了保衛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正義的解放的戰爭”“全世界一切國家一切民族劃分為舉行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陣線與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說明中國共產黨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帝國主義戰爭的背景:英法采取綏靖政策,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戰爭最初在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展開。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的背景:蘇德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故答案為:(1)帝國主義戰爭;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2)帝國主義戰爭的背景:英法采取綏靖政策,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戰爭最初在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展開。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的背景:蘇德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點評】本題難度中檔,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