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00例檢測
檢測版
1.官人疑策(策:人名)愛(省略“騾子”)也,秘之。()
2.有功(有功:人名)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接之。()
3.高祖遣使就座(省略賓語“他”)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
5.齊孝公伐我北里”()
6.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康。(_________)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________)
8.煥(煥:人名)初除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據.()
9.師進,次于隆。()
10.天下有大勇者,生然臨之而不驚。()
11.王趣.見(省略賓語“他”),未至,使者四三往。()
12.強諸故人,請謝賓客。()
13.若復失養(省略賓語“母親”),吾不宜汝矣。()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壅。()
15.使裕(裕:人名)勝也,必整我假道之惠。()
16.陛下堂殺之,非臣所及。()
17.(省略主語“賈黃中〈人名>”)凡再典貢部,多簡拔寒俊。()
18.上聞而譴之,(省略主語“梁彥光<人名〉")竟坐免。()
19.諸公務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受。()
21.反有罪,廢國法,不可。()
22.弁(弁:人名)性好矜伐,芻許膏腴。()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宣,止乎一己而已。()
24.所犯無狀,王暴賢者。()
25.致知在搔物。()
26.(省略主語“漢朝”)欲通堂,道必更匈奴中。()
27.瓚(瓚:人名)聞之大怒,盟求獲疇。()
28.齊將馬仙理連營稍進,班解城圍。
29.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
30.往年春,漢族淮陰(淮陰:淮陰侯)。()
31.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完;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
32.(省略主語“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33.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
34.(省略主語“吳遵路〈人名>”)曾預市米吳中,以備歲魚。()
35.其篁開解年少,欲遣就師。()
36.時楊素(楊素:人名)恃才建貴,輕侮朝臣。()
37.(省略主語"王景<人名)”)遂銘石刻誓,令民知霍楚,()
38.(省略主語“吳起便<人名>”)明法審令,揖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
39.(省略主語)告儉(儉:人名)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_章討捕。()
40.每讀書至渲亂得失。()
41?時雖老,暇日猶述諸兒以學。()
42.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暹:人名)佐琛(琛:人名)史后事。()
43.然百姓直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
44.公(公:魏國公),相人也,世有金德,為時名卿。()
45.民不勝捷,自誣服。()
46.未及勞問(省略賓語“袁閔”),逆口:“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
47.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
48.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
49.屬與賊期,義不可欺。()
50.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
51.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
52.以予之究于世,貞甫(貞甫:人名)獨相信。()
53.十年,舉進士第一,授右拾遺,權翰林修撰。()
54.勉順時政,法督農桑。()
55.議者皆然固(固:人名)奏()
56.至朝時,惠帝讓參(參:人名)曰。()
57.彥章武人不知里。()
58.上曰:“君勿言,吾法之。”()
59.汝既不田,而戲魁人稻!()
60.受欺于張儀,王必遍之。()
61.絳侯望袁盎(袁盎:人名)曰:“吾與而兄善,今爾廷毀我!"()
62.眾皆夷踞相對,容(容:人名)獨危坐愈恭。()
63.(省略主語呂后)見周昌(人名),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64.我則天而行,有何不可!()
65.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
66.性剛嫉惡,與物多忤。()
67.后始詔民墾荒,閱三年乃稅。()
68.大業中,倫(倫:人名)見虞世基幸于煬帝而不因吏務。()
69.戒(或:人名)據案而立,立素(素:人名)于庭,辨詰事狀。素由是位之。()
70.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經矣。()
71.城(城:人名)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
72.數決疑獄,庭中稱平。()
73.乾寧三年,充(充:人名)武寧軍留后,紅潁州刺史。()
74.變不爰于方言,真臺輔之器也。()
75.觀者見其然,從而無之,其亦不達于理矣。()
76.叔(叔:人名)為人刻廉自得,喜避諸公。()
77.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
78.文長(文長:人名)既相不與時調合。()
79.公(公:秦孝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語數日不厭。()
80.方(方:人名)遣孟宗政、扈再興(人名)以百騎邀之,殺千余人。()
81.衡(衡:人名)攬筆而作,文不加慮。()
82.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
83.不去,羽(羽:項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
84.命下,遂縛(省略賓語“死罪案犯”)以出,不曼唇刻。()
85.臏(臏:人名)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86.jfe始者實繁,吏終者蓋寡。()
87.上令朝臣厘改舊法,為一代通典。()
88.(省略主語“子常<人名〉")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逸怨于民多矣。()
89.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誣耳。()
90.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忠。()
91.皆頓首避,及期無敢違。()
92.王氏諸少并佳,然聞值至,咸自矜持。()
93.階(階:人名)疾病,帝自臨查。()
94.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莊賈:人名)以徇三軍。()
95.在給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96.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貞甫:人名)不予易也。()
97.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遇。()
98.國家無廛,利及后世。()
99.輪扁(輪扁:人名),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
100.公琰(公琰:人名)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
微訓練
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00例檢測(提示版)
1.官人疑策(人名)愛(騾子)也,秘之。愛:
【譯】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2.有功(有功:人名)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援之。按:
【譯】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企罪應當處死,請求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理(省略賓語)東西道尚書令,封吳王。
【譯】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報:
【譯】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髭。鄙:
【譯】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大敗李信,入兩堂,殺七都尉。壁:
【譯】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7.堯民之疸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病:
【譯】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人名)初隆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理。除:
【譯】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吏部侍郎石器。
9.師進,次于品。次:
【譯】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怪地。
10.天下有大勇者,生然臨之而不驚。卒:
【譯】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建見(省略賓語),未至,使者四三往。趣:
【譯】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套諸故人,請謝賓客。存:
【譯】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省略賓語“母親”),吾不宜汝臭。貸:
【譯】如果再不贍養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萍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遵。逮:
【譯】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人名)勝也,必篋我假道之惠。德:
【遙】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登:
【譯】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管得了的。
17.(賈黃中)凡再耍貢部,多簡拔寒俊。典:
【譯】(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郃,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上聞而譴之,(省咯主語“梁彥光”)竟坐免。坐;
【譯】皇上聽到歌謠就責備他,梁彥光最終獲罪被免官。
19.諸公及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多:
【譯】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受。奪;
【譯】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21.且有罪,廢國法,不可。阿:
【譯】偏袒有罪之人,廢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
22.弁(弁:人名)性好矜伐,自許膏腴。伐:
【譯】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學糧,自認為門第高貴。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宣,止乎一己而已。富:
【譯】音樂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眾多,都不過是供自己一個人享受罷了。
24.所犯無狀,王暴賢者。干:
【譯】我們所做的太不像樣,侵擾了賢良。
25.致知在搔物。格:
【譯】豐富知識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規律。
26.i漢朝)欲通便,道必更匈奴中。更:
【注】漢朝想派使者去聯絡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經過匈奴統治區。
27.璜(人名)聞之大怒,購求獲疇。購:
【譯】公孫瓚?聽說這件事非常憤怒,重賞捉拿田疇,最后將他捕獲。
28.齊將馬仙坤連營稍進,燒解城圍。規:
【譯】齊將馬仙牌讓各座營寨相連逐步向前推進,謀劃解除對義陽城的圍國。
29.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過:
【譯】他勞男李常造訪他家,取出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
30.往年春,漢族淮陰(淮陰:淮陰侯〉。族:
【譯】去年春天,漢王將淮陰侯滅了族。
31.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生;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字:
【譯】催租不暇擾,這是催租中的托恤(愛護養育);刑罰無差錯,這是執法中的教化。
32.(省略主語“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展書聞于郡中。屬:
【譯】賈誼十八歲時,就因能誦詩作文在郡中聞名。
33.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致:
【譯】曾侯聽到這事,大為驚奇,求上腳帶上厚禮去招引他。
34.(吳遵路)曾預市米吳中,以備歲魚。儉:
【譯】(吳道路)曾經頸先在吳地買木,用來防備年成不好。
35.其直開解年少,欲造就師。簡:
【譯】(國淵對功曾說)你可以選拔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我想派他們去從師學習。
36.時楊素(楊素:人名)恃才卷貴,輕侮朝臣。矜:
【譯】當時楊素依恃奪根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輕視侮辱朝廷大臣。
37.i王景)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弟保。常禁:
【譯】王景就讓人在石碑上刻下誡辭,使百姓知曉法典禁令
38.1吳起使)明法審令,揖不急之官,啖公族疏遠者。捐:
【譯】(吳起便)申明法度,掇除冗余官員,廢除疏遠的王族的爵祿。
39.(朱并)告儉(人名)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_章討捕。刊:
【譯】(朱并)控告張儉和同郡二十嗎人結為朋黨,朝廷于是刪除奏幸上朱并的名字下發,搜捕張儉等人。
40.每讀書至滄亂得失。治:
【譯】每次讀書讀到有關國家太平、禍亂、成功、失敗的經臉教訓。
41.時雖老,暇日猶遽諸兒以學。課:
【譯】當時雖然年事已高,閑暇的時候還督促孩子們學習。
42.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人名)佐琛(人名)史后事。知:
【譯】高祖起兵將入洛陽,把崔遺留下來輔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務。
43.然百姓離_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離:
【譯】但是百姓遭遇秦國的殘暴統治后,曾參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無為而治。
44.公(公:魏國公),相人也,世有全德,為時名卿。令:
【譯】(魏國)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官。
45.民不勝捷,自誣服。掠:
【譯】那個州民經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實優罪了。
46.未及勞問(袁閡),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逆:
【譯】沒有問候(袁閡),迎著便說:“你們地方有位顏子,你認識嗎?”
47.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罷:
【譯】漢軍到幾千里以外去爭奪利益,就會人馬疲乏,敵人就會憑借全面的優勢對付我們的弱點。
48.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妻:
【譯】桓帝喜歡他的才貌,下詔要把公主嫁給他。
49.屬與賊期,義不可欺。期:
【譯】我剛才已經跟賊人約定好了,根據道義不能欺騙他們
50.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親:
【譯】父母不把我當孩子,兄弟不接納我,賓客拋棄我。
51.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寢:
【譯】已經退水的田地還不能耕種,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議。
52.以予之窮于世,貞甫(貞甫:人名)獨相信。窮:
【譯】因為我當時處境困厄,只有貞甫相信我。
53.十年,舉進士第一,授右拾遺,杈翰林修撰。權:
【譯】(天會)十年,考中狀元,被授官右拾遺,暫時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勸:
【譯】勸勉順應時代變化,勉勵督況從事農桑。
55.議者皆然固(固:人名)奏然:
【譯】議事的人都認為竇固的上奏是對的。
56.至朝時,惠帝讓參(參:人名)曰。讓:
【譯】到了上朝的時候,惠帝便責備曾參說。
57.彥章武人不知至。書:
【譯】王彥章是一個軍人,不識字。
58.上曰:“君勿言,吾法之。”私:
【譯】文帝說;"你不要說了,我偏愛他。”
59.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賊:
【譯】你既然不種田,卻輕慢毀害別人的稻谷!
60.受欺于張儀,王必惋之。惋:
【譯】受到張儀的欺騙,大王一定會悔恨的。
61.絳侯望袁盎(人名)曰:“吾與而兄善,今爾廷毀我!”望:
【譯】絳侯埋怨袁盎說:“我與你兄長友好,如今你卻在朝廷上毀誘我!”
62.眾皆夷踞相對,容(容:人名)獨危坐愈恭。危:
【譯】那些人都很隨便地蹲坐互相面對,茅容獨自端正地坐著更加恭謹。
63.(呂后)見周昌(人名),為跪謝日:“微君,太子兒廢。”微:
【譯】呂后看見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說:“如果沒有你,太子差點就被廢掉了。”
64.我則天而行,有何不可!則:
【譯】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65.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遺:
【譯】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歸漢朝后,漢王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會多得無法說盡。
66.性剛嫉惡,與物多忤。物:
【譯】生性剛烈,嫉惡如仇,與別人多有抵觸。
67.時始詔民墾荒,圓三年乃稅。網:
【譯】當初皇帝下令百姓開墾荒地,經歷三年才收稅。
68.大業中,倫(倫:人名)見虞世基幸于煬帝而不困吏務。閑:
【譯】大業年間,封倫見虞世基被煬帝寵幸卻不熟習為官的政務。
69.或(人名)據案而立,立素(人名)于庭,辨詰事狀。素由是行之。銜:
【譯】柳或手按幾案站立,讓楊素站在庭院中,審問楊素的犯罪事實,楊素從此懷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維矣。鮮:
【譯】季文子輔佐曾國,妾不穿絲調衣服。因節儉而犯錯的人少啊。
71.城(城:人名)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遇:
【譯】陽城性情謙虛恭敬簡約樸素,無論年長年幼,都一樣對待。
72.數決疑獄,庭中稱平。獄:
【譯】多次判決疑難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稱。
73.乾寧三年,充(充:人名)武寧軍留后,任潁州刺史。行:
【譯】乾寧三年,充任武寧軍留后,代理潁州刺史。
74.變不至于方言,真臺輔之器也。形:
【譯】內心變化不表現在言語上,實有做高官的氣量。
75.觀者見其然,從而無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尤:
【譯】看的人見到情況這樣,就跟著指賁他,那也太不通曉事理了。
76.叔(叔:人名)為人刻廉自得,喜游諸公。游:
【譯】田叔為人苛刻廉潔,并以此自得,喜歡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77.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憂:
【譯】他的品性最講孝道,在家為父親守喪趣過了常理,因此年輕時就有了名聲。
78.文長(文長:人名)既雅不與時調合。雅:
【譯】文長既然向來不與時俗調和.
79.公(公:秦孝公)與語,不自知碌之前于席也。語數日不厭。厭:
【譯】秦孝公與他交談,不知不覺地將雙腿移到席前。兩人長談幾天還不滿足。
80.方(人名)遣孟宗政、扈再興(人名)以百騎邀之,殺千余人<邀:
【譯】趙方派遣孟宗政、居再興率領一百我兵去半路攔截敵軍,殺敵一千多人。
81.衡(衡:人名)攬筆而作,文不加點。點:
【譯】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82.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憾:
【譯】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法;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官裕,沒有怨恨。
83.不去,羽(羽:項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恨:
【譯】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早離開罷了。
84.命下,遂縛(省略賓語“死罪案犯”)以出,不裝婷刻。羈:
【注】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綁上押出來,片刻也不停留。
85.臏(人名)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疾:
【譯】孫院來到魏國,龐涓擔心他才能超過自己,妒忌他。
86.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克:
【譯】好好開始的的確很多,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實在很少。
87.上令朝臣厘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厘:
【譯】皇上命令朝臣改正舊的法令,作為一切通用的典斗制度。
88.(省略主語“子常”)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逸怨于民多矣。速:
【譯】(子常)對這些都不去救濟,卻聚斂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89.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逆耳。誣:
【譯】從沒有看見他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騙(我們)的。
90.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息,息:
【譯】因此百姓能夠安心地居住下來并從事他們的職業,住戶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長。
91.皆頓首遨,及期無敢違。謝:
【譯】大家都叩頭謝罪,到期沒有敢違約的。
92.王氏諸少并佳,然聞值至,咸自矜持。信:
【譯】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聽到信使到來,都顯得拘謹。
93.階(階:人名)疾病,帝自臨疊,省:
【譯】桓階患病,曾丕親自前往問候。
94.既往,未及反,于是(穰苴)遂斬莊賈(人名)以徇三軍。徇:
【譯】已經派人前去報告景公,還沒來得及回來,穰苴就斬了莊賈來向三軍示眾。
95.昱給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尋:
【譯】不久賜給他一支鼓吹樂隊,并宣召他入宮值班。
96.一時富貨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貞甫:人名)不予易.也。易:
【譯】我一時間失去了富貴,眾人看了驚駭不已,但貞甫卻不因此而輕視我。
97.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偶:
【譯】(文正公的)忠義譽滿朝廷,事業布滿邊疑。
98.國家無虞,利及后世。虞:
【譯】國家沒有憂患,利益延及后世。
99.輪扁(人名),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與:
【譯】輪扁,是聽車輪的人啊,可是讀書人結交他。
100.公琰(公琰:人名)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贊:
【譯】公琰志向忠誠儒雅,應當是能與我一起輔佐君王成就帝業的人。
微訓練
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00例檢測
參考答案
1.官人疑策(人名)愛(騾子)也,秘之。愛:吝嗇(《齊桓晉文之事》吾何愛一牛)
2.有功(有功:人名)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撥之。按:審理(按察:稽查審察)
3.高祖遣使就注(省略賓語)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拜:授予官職(《陳情表》拜臣郎
中)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報:回復(成語:以德報怨)
5.齊孝公伐我北鄙_。郵:邊境(蜀鄙二僧;鄙:邊境。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
件。)
6.大敗李信,入兩蜃,殺七都尉。壁:軍營(成語:作壁上觀)
7.堯民之痛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病:擔心,憂慮(《論語》君子病無能
焉)
8.煥(人名)初映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堀。除:(被)授職(《陳情表》除臣洗馬)
9.師進,火于隆。次;臨時臟扎(次北固山下)
10.天下有大勇者,生然臨之而不驚。卒:通“猝”,突然(蘇軾說: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
之而不怒)
11.王超見(省略賓語),未至,使者四三往。趣:通"促”,趕快(通“促工催促;督促;通
“趨工趨向;奔向:通“取”趣舍(取舍))
12.套諸故人,請謝賓客。存:問候(存候、存問、存撫)
13.若復失養(省略賓語“母親”),吾不貨汝矣。貸:寬恕(成諸:嚴懲不貸)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逸。逮:及,達到(《陳情表》逮奉圣朝;成語:力有未逮)
15.使裕(人名)勝也,必掩我假道之惠。德:感激(《魚我所欲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
德。)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登:當即(《孔雀東南飛》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17.1賈黃中)凡再要貢部,多簡拔寒俊。典:主管(《三國志?吳儀傳》專典機密)
18.上聞而譴之,(省略主語“梁彥光”)竟坐免。坐:獲罪(坐贓:犯貪贓罪)
19.諸公務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多:稱贊(多、贊、嘉、許:稱贊)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受。奪:強行改變(《陳情表》爵奪母志)
21.反有罪,廢國法,不可。阿:偏袒(成語:剛正不阿、阿諛逢迎)
22.弁(弁:人名)性好矜伐,自許膏腴。伐:夸耀(成語;自矜功伐)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富:眾多(成語:年富力強)
24.所犯無狀,王暴賢者。干:冒犯、沖犯(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
25.致知在搔物。格:推究(格物致知:謂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26.1漢朝〉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更:經過(成語:少不更事)
27.瓚(人名)聞之大怒,典求獲疇。購:重賞征求(購求(設置獎金以捉捕犯人);購問;購募;
購懸)
28.齊將馬仙埠連營稍進,觀解城圍。規:謀劃(詞語:規劃)
29.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過:造訪、探望(過、造、詣、拜、訪、顧)
30.往年春,漢族淮陰(淮陰:淮陰侯)。族:滅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31.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宅;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字:養育(從…(mi芻n)從子,
子亦聲。在屋內生孩子。本義:生孩子)
32.i省略主語“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恩書聞于郡中。屬:寫作(屬:連綴)
33.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致:招引,引來(致天下之士。《過秦論》)
34.i吳遵路)曾預市米吳中,以備歲儉。儉:年成不好(貧乏,歉收:儉月、儉歲)
35.其直開解年少,欲遣就師。簡:選拔(《出師表》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36.時楊素(楊素:人名)恃才卷貴,輕侮朝臣。矜:夸耀(成語:不矜名節)
37.i王景)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常禁:準則、禁令(禁:禁令)
38.1吳起便)明法審令,揖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捐:撤除(成語:細大不捐)
39.(朱并)告儉(人名)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刊:刪除(成語:不刊之論)
40.每讀書至迨亂得失。治:太平(詞語:天下大治)
41.時雖老,暇日猶迷諸兒以學,課:督促(課: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42.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人名)佐琛(人名)翅后事。知:主持(詞語:知州、知縣)
43.然百姓鹿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離:通“罹”,遭遇(離騷)
44.公(公:魏國公),相人也,世有全德,為時名卿。令:美好(令郎、令媛)
45.民不勝捷,自誣服。掠:拷打(~笞。~治。拷,)
46.未及勞問(袁閑),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逆:迎著(逆流而上;倒行逆施)
47.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罷:通“疲”,疲乏(通“疲”。疲勞;衰弱。)
48.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妻:以女嫁人(名詞用作動詞)
49.屬與賊期,義不可欺。期:約定(陳太丘與友期、不期而遇)
50.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親:父母(詞語:父母雙親、至親)
51.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寢:息,止(“寢臥”停止了活動,引申為息、止義。)
52.以予之窮于世,貞甫(貞甫:人名)獨相信。窮:困厄,不得志(窮則獨善其身)
53.十年,舉進士第一,授右拾遺,權翰林修撰。權:暫時代理官職(領,以本官兼代較低職;
攝,暫時代理比本官高的職務;權,暫時代職;行,代行某職且無此官銜;署,代替無本官的職
務;護,原官短期離職,暫時守護印信)
54.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勸:勉勵(勸學)
55.議者皆然固(固:人名)奏然:認為……對(成語:不以為然)
56.至朝時,惠帝讓參(參:人名)曰。讓:責備(讓,相賀讓也。《蘇武傳》如惠語以讓單于,)
57.彥章武人不知書書:文字(字體楷?。隸?。)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私:偏愛(《鄒忌諷齊王納諫》吾妻之私我也)
59.汝既不出,而戲賊人稻!賊:毀害(傷害戕?。)
60.受欺于張儀,王必愧之。惋:悔恨(皆嘆惋。《桃花源記》)
61.絳侯望袁盎(人名)曰:“吾與而兄善,今爾廷毀我!”望:埋怨、責怪(怨怨?。)
62.眾皆夷踞相對,容(容:人名)獨危坐愈恭。危:端正(成語:正襟危坐)
63.(呂后)見周昌(人名),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微:如果沒有(《岳陽樓記》
微斯人,吾誰與歸?《燭之武退秦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4.我則天而行,有何不可!則:效法(成語:以身作則)
65.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遺:贈送(欲厚遺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66.性剛嫉惡,與物多忤。物:別人、眾人(詞語:待人接物)
67.時始詔民墾荒,閱三年乃稅。閱:經歷(詞語:閱歷)
68.大業中,倫(倫:人名)見虞世基幸于煬帝而不困吏務。閑:通“嫻”,熟習(詞語:嫻熟)
69.殘(人名)據案而立,立素(人名〉于庭,辨詰事狀。素由是徇之。銜:懷恨(詞語:銜恨在
心)
70.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維矣。鮮:少(詞語:鮮為人知)
71.城(城:人名)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遇:對待(詞語:摩遇《鴻門宴》不如因善遇之)
72.數決疑繳,庭中稱平。獄:案件(《曹劌論戰》小大之獄)
73.乾寧三年,充(充:人名)武寧軍留后,任潁州刺史。行:代理(見前面)
74.變不娶于方言,真臺輔之器也。形:表現(成語:喜形于色)
75.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尤:指責(詞語:怨天尤人)
76.叔(叔:人名)為人刻廉自得,喜漣諸公。游:交往(《鴻口宴》秦時與臣游)
77.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憂:父母的喪事(詞語:丁憂)
78.文長(文長:人名)既雅不與時調合。雅:平素、向來(素、向、夙、雅、曩、夕、昔)
79.公(公:秦孝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語數日不厭。厭:滿足(詞語:學而不厭)
80.方(人名)遣孟宗政、扈再興(人名)以百騎遨之,殺千余人<邀:半路攔截(詞語:邀擊)
81.衡(衡:人名)攬筆而作,文不加電。點:刪改(詞語:文不加點)
82.吾君優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憾:怨恨(詞語:死而無憾)
83.不去,羽(羽:項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恨:遺撼(詞語:抱恨黃泉)
84.命下,遂縛(省略賓語“死罪案犯”)以出,不置唇刻。羈:停留(詞語:羈留)
85.臏(人名)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疾:妒忌(妒、忌、疾、恨)
86.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克:能夠(詞語:克勒克儉)
87.上令朝臣厘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厘:訂正,改正(詞語:厘定、厘清)
88.(省略主語“子常”)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逸怨于民多矣。速:招致(詞語:不速之客)
89.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誣耳。誣:欺騙(紿、佯、謳、詐)
90.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息。息:增長(詞語:繁衍生息)
91.皆頓首遺,及期無敢違。謝:謝罪(《鴻門宴》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92.王氏諸少并佳,然聞值至,咸自矜持。信:信使(名詞)
93.階(階:人名)疾病,帝自臨食,省:探視、問候(詞語:省親)
94.既往,未及反,于是(穰苴)遂斬莊賈(人名)以徇三軍。拘:示眾(巡行示眾)
95.昱給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尋:不久(少頃、既而、未幾、俄而)
96.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貞甫:人名)不予易也。易:輕視(鄙:孔子鄙其小器
司馬光《訓儉示康》陋:宜其陋今而榮古矣!張衡《東京賦》薄:日以厭薄方苞《獄中雜記》)
97.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隅:邊疆(邊遠的地方:邊隅、海隅)
98.國家無虞,利及后世。虞:憂患(憂慮:興修水利,水旱無?。無凍餒之?。)
99.輪扁(人名),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與:結交(交往,友好:相與、與國。)
100.公琰(公琰:人名)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贊:輔佐(詞語:參贊)
微訓練
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100例檢測
教師版
1.官人疑策(人名)愛(騾子)也,秘之。愛:吝嗇(《齊桓晉文之事》吾何愛-牛)
【譯】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驟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2.有功(有功:人名)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捶之。按:審理(按察:稽查審察)
【譯】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求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蓮(省略賓語)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拜:授予官職(《陳情表》拜臣郎
中)
【譯】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報:回復(成語:以德報怨)
【譯】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齷。郁:邊境(蜀鄙二僧:鄙:邊境。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
件。)
【譯】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壁:軍營(成語:作壁上觀)
【譯】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7.堯民之瘋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病:擔心,憂慮(《論語》君子病無能
焉)
【譯】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人名)初映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堀。除:(被)授職(《陳情表》除臣洗馬)
【譯】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吏部侍郎石理。
9.師進,次于隆。次:臨時駐扎(次北固山下)
【譯】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隆地。
10.天下有大勇者,生然臨之而不驚。卒:通“粹”,突然(蘇軾說: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
之而不怒)
【譯】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省略賓語),未至,使者四三往。趣:通“促”,趕快(通“促”。催促;督促;通
“趨工趨向;奔向;通“取”趣舍(取舍))
【譯】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走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魚諸故人,請謝賓客。存:問候(存候、存問、存撫)
【譯】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省略賓語“母親”),吾不焚汝矣。貸:寬恕(成語:嚴懲不貸)
【譯】如果再不贍養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選。逮:及,達到(《陳情表》逮奉圣朝;成語:力有未逮)
【譯】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人名)勝也,必掩我假道之惠。德:感激(《魚我所欲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通
德。)
【譯】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登:當即(《孔雀東南飛》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譯】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管得了的。
17.i賈黃中)凡再要貢部,多簡拔寒俊。典:主管(《三國志?吳儀傳》專典機密)
【譯】(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上聞而譴之,(省略主語“梁彥光”)競坐免。坐:獲罪(坐贓:犯貪贓罪)
【譯】皇上聽到歌謠就責備他,梁彥光最終獲罪被免官。
19.諸公務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多:稱贊(多、贄、嘉、許:稱贊)
【譯】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至。奪:強行改變(《陳情表》舅奉母志)
【譯】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21.原有罪,廢國法,不可。阿:偏袒(成語:剛正不阿、阿諛逢迎)
【譯】偏袒有罪之人,廢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
22.弁(弁:人名)性好矜伐,自許膏腴。伐:夸橇(成語;自矜功伐)
【譯】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楣,自認為門第高貴。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寰,止乎一己而已。富:眾多(成語:年富力強)
【譯】音樂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眾多,都不過是供芻己一個人享受罷了。
24.所犯無狀,王暴賢者。干:胃犯、沖犯(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
【譯】我們所做的太不像樣,侵擾了賢艮。
25.致知在搔物。格:推完(格物致知:謂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75.2-2025塑料聚苯醚(PPE)模塑和擠出材料第2部分:試樣制備和性能測定
- 電視設備智能生物藥品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環境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空調器運行數據監測與分析考核試卷
- 派遣工勞動權益保障行動計劃考核試卷
- 紡織品檢測標準與方法考核試卷
- 洗浴用品選購指南考核試卷
- 煉鐵高爐廢氣熱回收技術考核試卷
- 電視發射機用廣播發射器散熱系統考核試卷
- 突發事件應對與危機管理考核試卷
- 舞臺人生走進戲劇藝術學習通期末考試答案2023年
- 新《用字母表示數》說課
- 河南省礦山儲量動態檢測技術指南
- 光學系統的像質評價和像差公差
- :AHA心肺復蘇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完整版)
- 垃圾焚燒爐渣綜合利用方案
- 12J1 工程做法 天津市建筑標準設計圖集(2012版)
- 專賣執法人員資格考試題庫
- 全要素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
- 腹部按壓技巧腸鏡檢查輔助技巧
- 5月業務學習第一篇輸液港的使用及維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